- 相关推荐
挖荠菜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夹叙夹议,对比的写作手法。
2.教育学生不忘过去,珍惜今天。
教学重点:
1.叙议结合的手法。
2.体会新老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教学难点:
1.体会“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2.理解前几段的记叙描写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的父辈、祖辈,凡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都对榆钱饭、荠菜、苣荬菜等有着特殊的感情,而我们却对这些不屑一顾甚至反感,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种差别呢?《挖荠菜》这篇课文会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二.介绍作者
张洁:当代女作家,生于1931年,196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1978年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这篇处女作和后来的《谁生活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都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她的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曾改编为电视剧。1981年创作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此外,还有中篇小说《方舟》《七巧板》《祖母绿》等。
三.检查预习(幻灯片)
jì qiángwēi bāi hǔp zhàn mǎ xiàn
荠菜 蔷薇 掰手 琥珀 绽 码 苋
四.阅读自读提示,了解课文的内容,写作顺序和方法。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练习一、二。
六.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一.1.文章开头仅有一句话:“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想想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句末不用句号,而用省略号,是为什么?“我”对荠菜的这种“特殊的感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
这一句在全文中起提纲挈领,总领全文的作用。
用省略号更富诗意,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在这种感情里,有痛苦的回忆:想起荠菜,就想到当年的饥饿,想到那饱受压迫的痛苦和灾难;有深深的怀念;生活在幸福中,怎不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如同怀念那与自己共过患难的朋友;有无限的感慨:身在福中的下一代,并不理解“我”要他们挖荠菜、吃荠菜的深意;也有真诚的希望:看到了两代人的隔膜,想到了如何帮助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2.第二段不讲荠菜,却从“馋”字说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是不是离题?
课文写“馋”,看似写小孩的稚气,但由“馋”到“馋丫头”的得名,到引出“饿”,又由“饿”引出了一次危险的遭遇,再由生理上的“饿”写到造成“饿”的原因——剥削制度的罪恶。
在此基础上,再来写“挖荠菜”,写出了“挖“中的辛酸,表现了更深刻的思想。因此,这样写不但不离题,而是更有利于中心思想的表达。
3.文章在写到“我”摆脱了大管家的追逐之后,有一段景色描写。这景色描写与“我”当时处境是否相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这“更可怕的东西”,怎样理解?
这是一幅美丽、和平静穆的“晚归图”,似与“我”当时的处境不相称。但这是有意使用的一种反衬写法,连羊儿、乌鸦都能回家,而“我”却不能。这样反衬,产生了更强烈的艺术魅力。
4.孩子们把挖荠菜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是出于对“我”的“迁就”;吃荠菜时,他们“懒洋洋”的,“漫不经心”,带着“迁就的微笑”。说说作者运用这些词语的深意。
“有趣的游戏”说明不理解长辈带他们挖荠菜的用心及特殊感情。“迁就的微笑”表明因不了解长辈的苦心而不得不保持一种尊重的礼貌。“漫不经心”表明对荠菜的十分淡漠。“挑”则反映了厌食荠菜的情绪。
二.本文先是形象具体的叙事,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找出议论的语句,体会它们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议论的作用是明确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三、阅读《荠菜》,完成文后作业。
后记:学生对挖荠菜的感受不深,要加强背景介绍和今昔对比,以加深其体会。
【挖荠菜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挖荠菜作文03-20
《挖荠菜》教案03-05
课文《挖荠菜》教案08-25
《挖荠菜》教案14篇03-10
挖荠菜作文15篇06-05
挖荠菜作文【大全4篇】11-12
(实用)挖荠菜作文15篇11-12
挖荠菜作文300字三篇06-26
挖荠菜作文600字八篇07-25
挖荠菜的作文300字6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