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2-08-28 04:12:15 教案 投诉 投稿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4、35页的例2、例3、例4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历,在生活中感受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与数学活动,抽象、概括、提炼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从而达到巩固小数意义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的构成及小数各位上的数的`含义。

  2.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会读、写小数,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正确地说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

  教法与学法

  1.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生活情景引入: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

  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

  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揭示课题: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这些小数该怎样读写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

  【品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

  激趣引入:

  抢答题:地球上长的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学生抢答,猜测长颈鹿的身高)

  出示教材第34页的情境图,学生读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小数。

  【品析:这样的导入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想要学的愿望,同时又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具体数据。】

  故事引入:今天一大早,熊二就吵着要吃蜂蜜,熊大告诉它,只有回答出它提出的几个问题才会有蜂蜜吃。你愿意帮助熊二吗?

  1.读出下面各数。

  234 7093 31 10000 38950 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

  3.导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熊二顺利拿到了蜂蜜。你知道吗,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品析:由学生喜爱的动画故事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复习了整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为研究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打下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观察教材第34页例2的主题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板书1.8、5.63、12.378)

  (2)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这些小数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小结:像1.8、5.63、12.378……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这些小数都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提问:小数点左边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讨论: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改写和化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2.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3.引导学生初步领略解题过程中常用的转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验证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思维。

  2.培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用具准备: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

  板书:三个1,判断相等吗?

  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

  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0.1米= 0.10米 = 0.100米

  (2) 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3.引入新授:0添在一个数的哪里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灵活运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从中找到三个相等的数量,发现问题,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1)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猜一猜)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数射线)

  学生汇报:

  0.3就是

  , 把这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这样的三份,就是

  , 0.30就是

  ,把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取这样的30份,就是

  ,从图形上发现

  =

  ,所以 0.3=0.30。

  推算10个0.01是0.1

  30个0.01是0.3

  所以0.3=0.30

  把0.3和0.30标在数射线上,发现0.3=0.30。

  (3)从比较中中发现了什么?

  (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末尾和后面哪个更好?

  (4)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

  板书: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利用小数的性质举例。

  [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 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过程就是把小数化简。

  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小数:

  6.0=( ) 3.500= ( ) 3.340=( )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判断:不改变小数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 有时根据需要,利用小数的性质来改写小数。

  不改变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8.01= 9.8= 6=

  改写小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需要注意什么?

  (1)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2)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3)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4. 当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时,可以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较3.14与3.141

  (把3.14改写成3.140,就可以从高位起依次比较每个数位上的数字。01 所以3.143.14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5.28( )5.2 0.61( )0.612 6.37( )6.375

  [通过一系列练习,使学生明确了小数性质的两大运用:把小数改写和化简。]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没有用到过小数的性质?(价格标签)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单位转换:填一填

  0.5米=( )分米 3平方分米=( )平方米

  0.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口算:

  20×40= 4×6= 7×6= 8×9=

  2×4= 0. 4×6= 7×0.06= 0.8×9=

  [设计意图]在接下来的新知探究环节,我要让孩子自主探究出0.3×0.2的计算方法,其中就用到通过单位转化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小数乘整数是学生第一课时学的内容,复习这一知识,为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广场图)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会宁县城的街心广场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了?

  (板书) 广场 花坛 瓷砖

  长: 30米 3米 0.3米

  宽: 20米 2米 0.2米

  2.他们的面积你会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谁来说说你算到的结果是多少?(完成板书)

  要算广场和花坛的面积,很简单,算得都不错。瓷砖的面积你算到多少呢?是怎样算的?

  4.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听听同伴的方法是不是有道理。

  5.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计算0.3×0.2的方法?你听明白了吗?

  6.学生交流:0.3米=3分米,0.2米=2分米,2×3=6(平方分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0.2×0.3=0.06(平方米)

  是啊,根据这样的方法,我们发现0.2×0.3=0.06,真了不起!

  7.从老师摘录的数据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组数据比较特殊,他们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呢?

  8.引导学生观察广场和花坛的数据:30变成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0变成2,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结果600变成6,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联系这个规律,你能说说还可以怎样得出瓷砖的面积吗?

  9.施工人员觉得用长0.3米宽0.2米的瓷砖太小了,想改成长0.5米宽0.3米的.瓷砖,这样每块瓷砖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学生独立计算)

  10.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算式、结果)

  11.回过头再来看看我们课开始时口算的几道小数乘法题,

  观察0.2×0.3=0.06,0.5×0.3=0.15等一些算式,老师发现一个问题,都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结果是一位小数,有的结果却是两位小数呢?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12.全班交流:原来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中小数位数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17—18。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好多人都旅游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课件出示: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周。

  生2:李叔叔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2.师: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李叔叔今天上午比下午少骑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选取“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来做我们的学习材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列式?

  生1:40+56(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6+40(板书)

  师:它们之间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师板书等号)

  师:为什么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1:因为它们的和都是96千米。

  生2:因为它们都是求的李叔叔一天行的总路程。

  2.课件出示:

  123+377 Ο 377+123

  1124+76 Ο 76+1124

  师:这两道题,它们的算式之间的能用等号相连吗?请你算一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和都相等。

  师板书:

  3.师:观察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从刚才的发现中,你们会猜想到什么呢?

  生: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呢?

  (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师:口说无凭,你打算怎样验证咱们的猜想?

  生:我们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

  师:那请大家拿出本子来,举几个这样例子来验证看看!

  (生独立举例验证)

  5.师:谁来上台说说你是怎么举例验证的?

  生:(百以内的加法、多位数的加法、小数加法……)

  师:通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举例,都能证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谁有没有发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相等的情况吗?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我们举不出反例,那证明我们该刚才的发现是正确。

  师:谁能够再一次总结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个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旁边的问号是不是可以擦掉了?!

  师:这个规律,数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加法交换律)

  6.师:刚才同学们举了那么多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举不完。

  师:是啊,像这样的等式我们能写出很多很多来。

  (师边说便在等式的下面板书“……”)

  师:既然像这样的等式写不完,你能否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吗?试一试,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出来。

  (学生尝试)

  7.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一个怎样的算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

  生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

  生3:a+b=b+a

  师:这三位同学的方法能表示出所有的'情况吗?

  生:能。

  师:这三种方法,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第三种。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第三种更方便、更简洁。

  师:其实咱们的数学家想到的式子,跟生3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a+b=b+a。

  (师板书a+b=b+a)

  师:你觉得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8.师:同学们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加法交换律”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们是先观察发现,再举例验证,最后是总结规律。

  师:很简单明了,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2:我们第一步是观察发现,我观察这三个等式,发现了任意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第二步是举例验证,我们举了好多例子,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最后一步是总结规律,总结的规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说的好不好?把掌声送给他!

  (板书: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9.师:我们刚才是通过观察发现,然后是举例验证,再总结规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刚才大家经历了一次像数学家一样做数学的过程,那你能不能用这种学习方法去探索其他的运算定律呢?

  生:能。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师:现在请大家自学<学习单一》,自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锦囊,谁愿意大声读一遍?

  生:

  一.观察发现。

  仔细算出每一组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二.举例验证。

  你能再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吗?

  三.总结规律。

  你能用符号表示这个运算定律吗?

  2.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学锦囊上的提示自学,开始。

  (生独立完成)

  师:完成的同学同桌交流一下。

  3.师:都完成好了吗?谁愿意到前面分享一下你的自学收获?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都等于288,第二组算式都等于273,第三组算式都等于507,它们都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师:每一组题的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前一道算式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后一道都是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分享了这么多自学的收获,那你还发现了什么?还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还发现这三组题,后面的题都改变了运算顺序。

  师:运算顺序改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

  生:和不变。

  师:还有没有什么不变?

  生:数字的位置没变,只是运算顺序变了。

  4.师:刚才通过这三组算式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那这个规律对不对还需要我们怎么样?

  生:举例验证。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举的例子?好,你来!

  生1:(24+76)+28=24+(76+28)(师板书)

  师:谁再来分享一下你举的例子?

  生2( 8+7)+3=8+(7+3)

  师:谁再来举一个?

  生3:(325+178)+22=325+(178+22),他们都等于525.

  5.师:谢谢大家的分享。刚才,我们大家进行了举例验证,你们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对不对?

  生:对!

  师:有没有举出反例的?

  生:没有。

  师:那由此可以说明,我们该发的规律是……

  生:正确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发现的规律齐读一边,预备,起!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刚才发现这个重要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结合律)

  6.师:这是我们发的第二个运算定律,那你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生:(a+b)+c=a+(b+c)。

  7.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总结规律的学习方法,发现了两种的加法运算定律,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得、想提出来供大家研究吗?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内交流研究,开始!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哪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发现的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加法,和不变;不同点是加法交换律的加数是两个数,加法结合律的加数是三个数。加法交换律是数字的位置变了,加法结合律是运算顺序变了。

  师:你们同意吗?还有和这一组不一样的吗?

  师:好的,看来其他组的同学的发现同他们是一样的,我们班的同学观察力和思考力非常强,那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会的本领来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下列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你能( )中填上适当的数吗?

  3.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看到体育用品柜台有下列物品:

  4.小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五.板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5

  设计说明

  1.提倡算法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更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合理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算法,优化算法。

  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算法,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不同算法,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归纳,优化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纸卡 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歌手大赛》这个节目吗?

  (播放一段歌手大赛的比赛片段)

  师:比赛总是激动人心的,看!我们这也有一场比赛,5号选手和9号选手脱颖而出,那么最后谁能获得冠军呢?(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5号选手 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 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1.引导学生理解“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的含义。

  (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包括音乐理论知识、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得分)

  2.导入:谁一举夺冠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手大赛中的数学问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探究

  1.提出估算问题。

  谁能估算一下9号选手的总分大约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伴讨论,尝试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2.提出计算问题。

  师:谁的总分高?高多少?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算法一: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算法二: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通过计算得出: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3.明确运算顺序。

  师:算式9.43-(8.65+0.40)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4.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拓展延伸。

  师: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1)课件出示:笑笑是这样做的,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

  8.65-8.55=0.10(分)

  0.88-0.40=0.48(分)

  0.48-0.10=0.38(分)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大数的改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在下面○里填上>、<或=,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999○1010;601○564;687○678

  提问

  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因为三位数比一千小,四位数大于或等于一千。)

  2、第二、三组数都是三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是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例题。

  提问

  ①五个数各是几位数?

  ②六位数位是什么位?七位数位是什么位?

  960万和166万,谁大谁小?

  9600000>1660000。(板书)

  ①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

  ②这两个数都是七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③两个数左起第一位百万位上分别是9和1,

  由此来看,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

  ③同学们推想一下,七位数与六位数比较呢?八位数与七位数比较呢?那么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怎样比较大小呢?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七位数比六位数大,八位数比七位数大。)

  出示第二组数:1220000,450000。

  提问:谁大谁小?

  启发学生逐步总结出完整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提问

  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怎么比?

  ②如果位数相同怎么比?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比较两数大小方法的结语,举例说明。

  教师说明:“位数”是指一个数用几个数字写出来的(最左端的数字不能是0),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如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左起第一位”是数位,数位是指一个数中的数字所占的位置。如99864左起第一位是“9”,“9”是在万位上,101010左起第一位是“1”,“1”在十万位上。“数位”与“位数”是不一样的。

  练一练

  (1)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是怎么比的?

  70080○70101;98965○10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4004004400050004

  指导学生做第(2)题时,先比较位数的多少,再把位数相同的几个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这四个数排成一竖行,相同数位对齐。如

  可以看出:400400,40400最小。再把它们从小到大编成序号,按序号进行排列:40400<4400<50004<400400就不容易错。

  2、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出示50000,让学生读数。

  教师指出:这是一个整万的数。像这样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比较简便。

  提问: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几个0?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50000写成5万,或50000=5万。又如1800000写成180万,或1800000=180万。

  练一练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50000

  (2)3200000

  (3)1994年我国共生产自行车40450000辆。

  其中第(3)题强调单位名称,即4045万辆。

  (三)巩固反馈

  1、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3)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发展性练习。

  指导学生做10页2、3题。

  第3题指导性提问

  (哪个数最小,哪个数,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3、课后练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后,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虽然内容不十分集中,但与过去学过的.旧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出新方法。

  本节课分三个层次,分两段提出课题。

  第一层次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由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引伸到比较亿以内两个整数的大小。分成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的两种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第二个层次是学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第三个层次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训练强化所学新知识,并适时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中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对课本中的练习进行适当地指导。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和数的改写

  比较方法: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起。

  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7

  小数天地

  [复习内容] :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习重难点] :

  1、 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 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准备] : 课件

  [复习方法] :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

  一、 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 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 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 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 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 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 零点零八二 230.9

  一点零二三 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 每块9.80元

  薯条 每包5.50元

  可乐 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8

  第1课时 鸡 兔 同 笼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03~105的例1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例1是在古代趣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呈现了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主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采用情境导入、巧设疑问、引导探究等教法。

  2.本课以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为主要学习方法。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承前启后链

  复习:回顾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如:整数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

  学习:理解鸡兔同笼问题。

  如: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延学:用假设方法解决问题。

  如:有2分、5分硬币共20枚,共8元4角,问2分、5分各有几枚。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导入:同学们,老师假期游玩时,在一个农家小院里,看到一个老爷爷正在考他的小孙子,老爷爷出的题很有趣,于是我近前去看,发现那个小孩非常聪明,不管老爷爷怎么变化题目,他都能经过思考,回答上来。看到这种情况,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也想考考同学们,看同学们是否能赶上那个孩子。

  今天我把那些题带来了,你们有信心和那个孩子比一比吗?

  1.笼子里有10只鸡, 有( )个头, 有( )只脚。

  2.笼子里有8只兔,有( )个头,有( )只脚。

  3.笼子里有5只鸡和4只兔,有( )个头,有( )只脚。

  4.笼子里从下面数有16只鸡脚和8只兔脚。有( )只鸡,有( )只兔,有( )个头。

  5.鸡和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品析:导入部分出一些由易到难的问题,实质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智力热身活动,为鸡兔同笼问题的揭示做好了巧妙的铺垫。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趣题,知道了鸡、兔的头数与鸡、兔脚的只数之间的繁杂关系。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住知识上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卡片。

  顶上红冠戴 红红眼睛白白毛

  身披五彩衣 长长耳朵短尾巴

  能测天亮时 身披一件白皮袄

  呼得众人醒 走起路来轻轻跳

  (猜一动物) (猜一动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先后在黑板上出示鸡和兔的图片。

  2.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3.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鸡和兔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鸡和兔各有一个头,鸡有两只脚,两只翅膀,兔有四只脚。)【品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的欲望,同时引出课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生活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们都喜欢看哪一类的`书呢?老师也喜欢看书,最近我在书上遇到了一个问题,没能解决,同学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是这样的: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吗?这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古人留给大家的珍贵问题吧。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品析:这一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学生自己读题,并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只脚。

  ③鸡有2只脚。 ④兔有4只脚。

  猜测:先猜一猜,鸡、兔各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

  明确: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只脚,而题目中是26只脚。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只脚。

  小组活动:怎样才能确定我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请同学们分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列表法

  头数 鸡 兔 脚

  8 1 7 30

  8 2 6 28

  8 3 5 26

  8 4 4 24

  根据鸡兔共8只的条件,假设鸡有1只,兔有7只,脚共有30只;鸡有2只,兔有6只,脚共有28只;鸡有3只,兔有5只,脚共有26只,符合题意。小结: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并会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并会少两只脚。

  2.假设法

  方法一 : 假设笼中全部是鸡。

  8×2=16(只)

  (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只脚)

  26-16=10(只)

  (把兔看成鸡来算,每只兔就少了两只脚,10只脚是少算了兔的脚)

  4-2=2(只)

  (4-2=2表示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只脚)

  兔:10÷2=5(只)

  (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只脚呢?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鸡:8-5=3(只)

  (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

  方法二 : 假设笼中全部是兔。

  很显然笼中共有8×4=32(只)脚,与实际脚26只不相符,多了6只脚。原因是我们把2条腿的鸡当成了兔,每只鸡看成一只兔,就比实际多了4-2=2(只)脚,那么6里面有多少个2就有多少只鸡。

  列式解答:鸡的只数:(8×4-26)÷(4-2)=3(只) 兔的只数:8-3=5(只)【品析:本环节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探究用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刚才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你认为哪种方法一般都能适用?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复习整理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感受整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整理与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行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会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复习和整理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请打开课本,回顾一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打开课本共同回顾:信息窗1:小数的口算,以及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的小数笔算。信息窗2:小数连加、边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小数的简便运算。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回顾与整理,好吗?在整理知识之前,请思考你打算采取哪种整理方法进行整理,如大括号式、集合图式、表格式、树形式、其他形式等,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参考课本,整理后让别人看了既美观又清晰,一目了然,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准备汇报。

  课件出示问题引领:

  (1)小数加减法口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位数相同与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怎样的?(3)小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有哪些相同点?怎样计算?(4)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的简便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怎样计算?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分工要求:

  1号:检查知识整理有无错误,遗漏的地方。

  2号:标出单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易混不懂的地方。

  3号:对整理的形式及美观度提出修改方法。

  4号:综合组员意见,整理出一份优秀的知识整理卡准备展示。

  学生分组合作整理知识网络,老师参与其中。教师巡视时,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和建议,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全班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

  展示两组学生作品,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给予适当的评价。

  师:刚才同学整理的知识网络都很有特点,并且知识点也比较准确全面。老师也整理了一个知识网络。(出示知识网络)针对每种方式整理出来的内容,教师从下表中的几方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只板书部分内容)项目计算方法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利用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大小不变,把小数位数对齐,再相加减。

  认真,仔细,容易对错数位。

  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及演算(进位、计算结果要化简)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从(末)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或减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计算结果是小数,且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

  ①小数点对齐②从末位算起③别忘记化简④竖式要写得美观⑤计算要细心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添0占位)及演算。

  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算括号外边的。

  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相同。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3.提升认识师: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认为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易错或不懂的,以及同学们应该注意的问题?预设:

  ①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是重点。

  ②重点是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同学们不仅在整理知识方面有了进步,还能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重难点,我们要在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之上再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看看这个单元我们掌握的如何?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口算。

  4.5+5.5=1-0.25=5.4-0.7=12.7+7.3=7.3-0.98=7+0.7=9.8-7.9=0.02+7.98=指名直接说得数,全班集体判断对错。并说一说小数的口算需要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小数的口算首先要看清楚算式中的两个数分别是几位小数,在心中口算时一定要对齐数位,其次要注意进位和退位问题。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1.35+2.65=6.7-5.02=10-0.8=9.7+12.34=(1)独立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2)集体更正答案,并且让板演的同学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

  (3)指名说一说竖式计算和验算需要注意的事项。

  (4)教师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总结强调:

  计算时首先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然后当数位不相同时,要利用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再进行计算;

  接着在计算时跟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一样加法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最后要把得数的最简形式写到横式的后面。

  验算方法也和整数的验算方法一样:加法可以互换加数计算或者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或者差加减数进行验算。

  3.算一算,填一填。(新课堂95页第1题加补充题目)(1)8.64比1.28多(),0.34比5.58少()(2)甲数是4.2,比乙数多1.4,乙数是()(3)3千米500米比2千米50米多()千米。

  (4)2.25+0.72+0.75+0.28=(+)+(+)(5)比5小0.5的数比4大()(6)17.5-()=15.05()+0.8=3.93(7)2.73.44.1()()学生在练习本上只计算不抄题,找生汇报,集体更正。教师重点关注后进生,给予指导。

  3.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64.45-14.3-32.19②12.25+36+7.75③5.83+3.6-4.79④159-(62.39+58)⑤13.05+12.38-4.05⑥5.6-0.71-0.29⑦65.3-(5.3-1.24)(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更正,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能简算的说一说运用什么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

  (2)第5小题和第7小题是简算的一些变式练习,学生易错,容易与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搞混,教师注重指导后进生的做题情况。

  (2)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进行简便计算时一定要先观察算式中各数的特点和联系,然后再利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1.教师总结: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评价满意吗?你能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五五个方面评价一下自己吗?学生评价。

  2.提升认识:我们通过整理与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课上,大家不仅能灵活地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触类旁通、学以致用,老师为大家感到特别高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口算:数位对齐竖式计算:小数点对齐,末位算起,化简混合运算: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简便计算:整数的运算律适用小数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整理有序。上课时发现很多同学整理知识找不着头绪,而且整理的知识比较乱,不清晰,用时较多,不知采取何种方式去整理,针对此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问题引领的形式,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以哪些问题开始整理思考,并在整理之前思考采取哪些方式进行整理并提出整理要求,怎样整理既美观又清晰,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合理科学的把知识形成网络,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2)用心练习。除了知识的整理与归纳之外,练习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练习的设计很全面,涉及到各个知识点,层次性较强,由基本的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混合运算、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循序渐进,沟通了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形成技能,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

  2.使用建议。

  在整理知识时,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整理方法,注意把握小数与整数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练习要适量适当,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不仅体现在知识上,还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上,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课本121页至123页中的“课堂活动”1,2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使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知道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难点: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

  1、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师: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

  师总结: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人或事物的变化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两种(或几种)人和事物的变化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图例-------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

  五、生活中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孩子们想一想当统计什么对象的时候需要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

  师:总结:当统计对象不止一个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师:老师在网上也收集了一些不同类别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

  (2)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生:......

  师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后还会学习更多的统计图。如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3)师:请看这幅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生: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一格代表5毫米。

  生:在东部,7、8、9月份降水量最高。

  生:在()部,()季度降水量最低。

  1、纠错练习

  (1)刚才我们一起看了这么多的统计图,请孩子们观察这幅统计图。

  这是小明画的统计图,回答图下面的问题。

  师:

  ①五年级的男生比四年级的男生?)。

  生:......

  ②()

  生:......

  ③()

  生:......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1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钝角、锐角、直角、平角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和学习的。

  1.重视知识的探究与发现。

  在教学中,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而是整节课都是在引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活动探究中进行。在探究活动中,不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主动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能在实践中感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量角器 直尺 三角尺

  学生准备:量角器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常识导入。(3分钟)

  1.介绍帕斯卡:早在300多年前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验证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他就是法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也来验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1.倾听教师的介绍,了解帕斯卡。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2)平角=( )°

  直角=( )°

  周角=(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8分钟)

  (一)量算法。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1)出示一副三角尺,引导学生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

  (2)引导学生算一算它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1)引导学生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组织学生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①引导学生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计算三个内角的和。

  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把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明确由于测量有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剪拼法。

  1.组织学生用剪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内角和。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

  3.课件演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折拼法。

  1.引导学生结合剪拼法尝试折拼法。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课件演示折拼法。

  (一)1.(1)说出每个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

  ①90°;60°;30°。

  ②90°;45°;45°。

  (2)独立算出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和。

  (3)得出结论:这两个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

  2.(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猜测:一种是内角和可能是180°,另一种是内角和一定是180°。

  (2)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

三角形种类


每个内角


的度数


三个内


角的和


锐角三角形


65°


46°


68°


179°


钝角三角形


110°


25°


46°


181°


等腰三角形


70°


55°


55°


180°


等边三角形


60°


60°


60°


180°


  通过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3)听老师讲解,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1.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小组内拼合。在拼合过程中要注意:顶点重合,三个角拼合。

  2.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

  3.观看课件演示,明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0°。

  (三)1.动手折一折、拼一拼。

  2.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观看课件演示,再次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算一算。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3.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后面画“√”。

  (1)90°;20°;70°。 ( )

  (2)100°;50°;50°。( )

  (3)70°;70°;70°。( )

  (4)80°;70°;30°。( )

  4.猜一猜。

  有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20°,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5.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请你计算出每个三角形中∠1的度数。

  (1)∠2=58° ∠3=48°

  (2)∠2=∠3=70°

  (3)∠1=∠2=∠3

  三、巩固练习。(16分钟)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两个小三角形合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2.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则第三个角( )。

  A.也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

  D.无法确定

  小组合作,选一选,明确答案。

  1.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2.通过讨论,明确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无法确定。

  6.如下图,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2=30°,不计算,你知道∠1的度数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它通过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2课时,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建立两者的表象,再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3、 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重点: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学习难点:“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预设过程

  一、复习两端都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揭题:植树问题。

  2、呈现问题,请学生解决。新课标第一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种”与“间隔数+1”。

  二、研究两端都不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不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提出研究课题:要是两端都不种呢?

  2、呈现问题,请学生思考后试解。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不种”与“间隔数-1”。

  4、比较:“两端都种”与“两端都不种”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

  1、画示意图,完成P118例2,注意“两端都不种”与“两旁都种”。

  2、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1,注意“两端都种”与“两旁都种”。

  3、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2,发现“锯的次数=段数-1”。

  4、完成补充题,知道“四层楼三个间隔”。

  四、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

  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数的意义:0.2 0.05 (学生口答)

  2、小数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 0.1+0.1+0.1+0.1+0.1

  (1)学生口算

  (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

  (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3、揭示新课:

  (1)0.2+0.2+0.2,用乘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这样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

  (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

  4、归纳意义:

  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

  二.探究算法

  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1)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连加法:0.2+0.2+0.2=0.6

  b.联想、转化:0.2元=2角 2角×3=6角=0.6元

  c.画图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要画3个0.2?

  d.推算:因为2×3=6,所以0.2×3=0.6

  e.还有不同的吗?(略)

  2、小结:只要适合自己,就是的!

  三.巩固拓展

  1、填一填

  0.8+0.8+0.8=( )×( )=( )

  0.3+0.3+0.3+0.3+0.3=( )×( )=( )

  0.1+0.1+0.1+0.1+0.1+...=( )×( )=( )(10个0.1)

  1.2×2=( )+( )=( )

  ( )×( )=( )+( )+( )+( )+( )(可以怎样填?你发现了什么?)

  2、算一算

  2×0.4 0.3×0 3×1.1 9×0.8 0.6×4 5×0.2 0.7×1

  3、文具店里的数学问题:

  (1)买4块橡皮多少元?

  (2)买3支铅笔多少元?

  (3)买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选一种文具,你还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吗?

  四.阅读质疑

  (1)阅读教材38~39,把书中内容补充完整。

  (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五.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它通过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情况。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植树问题”,是后继学习的准备,需要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规律,建立“树的'棵数=总长÷间距+1”的数学模型。

  2、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4、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重点:采取什么策略正确解决“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

  学习难点: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规律,建立“树的棵数=总长÷间距+1”的数学模型。

  预设过程

  一、尝试解题发现问题

  1、揭题:今天我们来研究植树方面的问题。(板)

  2、课件呈现学习材料,请学生尝试。

  3、反馈,形成争议:

  1)100÷5=20

  2)100÷5+1=21

  4、提出研究问题:植树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还是间隔数加1呢?(板)我们来研究。

  二、研究规律

  1、议:在晒场的一侧(8米)种小树,两端都种,可以怎么种?

  2、生述师画,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

  3、自己尝试画图,完成表格。

  4、议:你发现什么?

  5、:当在路的一侧种树时,如果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也就是等于总长÷间距+1。(板)

  6、分析尝试题的正确解法

  三、练习

  1、变式练习

  2、扩展练习

  1、完成1-1。

  1)议:已知什么,求什么?(师在模型的相应地方画√)

  2)尝试完成,并反馈。

  2、完成1-2。

  1)议:已知什么,求什么?(师在模型的相应地方画√)

  2)议:怎么求总长?(板)

  3)尝试完成,并反馈。

  3、完成2。

  1)议:已知什么,求什么?(师在模型的相应地方画√)

  2)议:从间隔10米,能停41辆,能求出什么?求出总长后,怎么安排这51辆车?

  3)尝试完成,并反馈。

  四、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25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02-17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2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4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02-24

四年级下册《优化》数学教案(精选6篇)05-2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12-16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精选10篇)05-30

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数学教案(精选9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