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鸟的天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教案 篇1
教材内容
《鸟的天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需两课时)。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无疑是一篇有利于训练学生朗读和熏陶情感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⑴通过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的对比,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⑵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2、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
天堂
提问:“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2、板书:
鸟的
提问:“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
看,鸟儿们飞啊,叫啊,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活啊!这里就是鸟的天堂。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我国的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三、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
2、赏析好句: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
四、总结
“我们”一起出去游玩,这一次有没有看到“鸟的天堂”呢?“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交流大榕树部分:
(根据学生的发言,选择学习。)
⑴ 指名读5~9自然段:
说说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大、美)
⑵ 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生找出词语、句子,读一读。)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⑶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榕树的美的呢?
(出示挂图,生画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一部分树枝才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句话写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⑷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⑸ 有感情地朗读5~9自然段。
3、交流鸟的文段:
⑴ 自由读10~13自然段,想想:作者这是第几次去鸟的天堂?他这次看到了什么?
⑵ 说说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
(多、欢)
⑶ 哪些句子体现鸟多?哪些句子体现出鸟欢呢?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应接不暇”说明鸟儿多得看不过来。)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扑翅膀。”
(这几句写出了鸟的天堂里鸟儿欢的情景,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
⑷ 今天所看到的一切,让我对鸟的天堂有了新的认识。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的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打了引号,而第二个没打呢?)
4、有感情地朗读10~13自然段。
5、这里的鸟为什么这么多?这么快乐?
(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的自觉行为。)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课文中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和谐相处的行为之美,难怪巴金爷爷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让我们共同期盼:这样的鸟的天堂再多一些吧!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大榕树 鸟
形状、数量、颜色 变化、声音、动作
静态 动态
相关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 )到地上,( )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 )看,就像( )。
2、那( )的颜色,( )地(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 )在( )。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 ),看清楚了这一只,( )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 )又飞起来了。
4、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
鸟的天堂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
2、指名读第一次、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三、指导分段:
思考:(媒体课件出示)
1、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
2、文章开头就写了“我们”已经到了鸟的天堂么?
3、在到鸟的天堂前写了些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还是我们在鸟的天堂吗?
5、课文可分几段?
四、学习第一段
讨论回答:
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
3、感情朗读第一段。
(评析: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第二节
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分了段,学习了第一段内容,那请同学们思考:
师:我们已经陪伴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观察句子,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呢?
师: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师:同学们问题抓得真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教师板书: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师: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中逐步解决。
(评析: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仅仅抓住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学习新课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
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读懂了描写榕树的那些内容或语句?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有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 :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
生:叶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说出枝、 干、 根)
师:一起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有无新的了解?
投影描写“我有机会……伸进泥土里。”的媒体投影。
师:枝上生根也是根,为什么它会伸进泥土里呢?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因为土地潮湿,垂下来才会伸进泥土里,天长日久也成了树干,这不仅说明榕树大,也说明榕树很古老。
师:这是榕树特有的美,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多名学生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真有感情。
师:继续看书,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些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绿、茂盛,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
鸟的天堂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教学难点
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作者简介。
1.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正确;
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检查反馈。
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教学反思
小学生形象思维潜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透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透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资料,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五、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远:茂盛干、枝
近:根、叶
第二次——鸟多
欢、叫、飞、扑
教学反思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潜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方,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貌,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
鸟的天堂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以达到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趋势。本课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网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议,读中写",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
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归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生:(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
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生:(美读)——鸟的天堂。
二、课件出示:
目标导航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我知道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生反馈,随机板书)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许多鸟
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边听边找:
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找出可以概括它特点的词,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师配乐朗读3自然段。
师:一株怎样的树?有着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生:生机勃勃
(板书:大茂盛)哪些语句突出了榕树的“大”?师:为什么不可计数?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生:没有。
师:(出示鸟的天堂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生: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生:“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因为树很大,所以树枝垂到了水面。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师:继续交流,哪里写出了茂盛?
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用展示生命力,来表现茂盛。师:它是怎么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
生:从“不留一点缝隙”我感受到这树的茂盛,那么大的一棵树,居然不留一点缝隙。
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
三、我交流,我收获
课件出示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感情朗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小组交流
“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生自由地读、体会)交流生1:是躲在树叶中的鸟在动。
师:哦,那是飞倦了小鸟们归巢了,躲在茂密的叶丛中,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所以作者感到——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这是生命涌动之美,因为这树的生命力很顽强,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叶子在生长出来。师:这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都涌动着新的生命。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3: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
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4:我觉得树叶太绿了,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师:那翠绿的颜色,绿得鲜亮,绿得发光,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所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好好地读读这句话。
展示读。一个接一个读下去。
师: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所以——
生:(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
课件出示:(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师: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师: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生:齐读第3自然段。
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
师: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课件出示
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遮盖住整个小岛,独木成林,那树叶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哪儿冬暖夏凉,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
生2:我发现了一个天堂,那儿依山傍水,丰衣足食。一株树就是一片林子,周围很静,人们善良……
师: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生读:鸟的天堂。
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
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课件出示,思考:
这里的鸟的特点
学生汇报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师: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课件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四、作业菜单:(第一题必做,二、三、四选作)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一篇传统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以前也教过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老师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想象美景。对于文字这么优美的文章,学生往往是学文,而不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次教学这篇课文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轻松多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中心句入手,引导质疑问题,接着细读课文,体会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认识大榕树奇特、美丽、大而茂盛的特点。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缩短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由于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形,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变实。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在教学第三大段鸟多、鸟欢时,我又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的作用。开始我播放了群鸟在榕树上活动的录象,让学生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群鸟雀跃,嬉戏玩闹的场面就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产生想亲眼看到画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它能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生动,使文字教学信息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鸟的天堂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树与鸟,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和谐美,产生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鸟的天堂教案 篇6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画出自然段,给课文做批注。
(4)有条件的同学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小鸟天堂的图片和巴金的资料。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4、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育方面: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经典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一是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群鸟活动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感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是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确是鸟的天堂。四是重视课堂中的环境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
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重点学习第
12、13自然段,体会“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可写一段文字,读一读;可写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笔,画一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这篇课文较长,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活动的景象。在这么繁复冗长的文本内容中,我迎难而上,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两个重点,鸟的天堂是怎样的?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以此为中心来选取的线索,从部分到整体再回到部分,再结合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体验,既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又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完整性。通过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不过由于太注重这种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有些顾此失彼了,也是我需要加强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2—3人)
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二、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出示)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出示课件)
去了几次?什么时间去的?每次都见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板书
5、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语句。
6、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了那些语句?读给大家听听
7、你找到了那些句子?(出示句子)从中能看出什么?(板书:榕树大)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2人)全班一起来读读,读出榕树的大来!
8、还有什么?(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2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板书:充满生机)(学生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同学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9、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播放录像)
10、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1—2人)
11、多么奇妙的景色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
12、师生互动: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八字然段!(齐读)
三、小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读上节课所学的描写榕树的部分,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授:
1、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
2、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一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次经过了这个地方,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
(录像)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我们又一次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让我们继续拍掌……
3、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很多鸟)板书
4、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找出来读一读
5、除了鸟很多外,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小鸟很快乐)
6、从哪能看书来?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你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1—2人)。
7、多么热闹的景象!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一下12、13自然段。(齐读课文)
鸟的天堂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榕树 ”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5、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6、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天堂》。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我们内心在问:天堂比喻什么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出示课题:鸟的天堂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本课指叶子十分翠绿明艳。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静寂:指没有声音;很静。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
纠正:改正(缺点、错误)。
逼近:主动地靠近、接近。
不可计数:不能计算,形容很多。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雨》《雾》《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2、写作背景
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有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奇特的大榕树。树冠大得出奇,浓阴笼罩着约20多亩的土地,独木成林。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成了鸟的天堂。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朝出晚归,灰麻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鹤群一出一归,盘旋飞舞,掩映长空,嘎嘎而鸣,蔚为壮观。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5、带着问题读课文:《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玩。
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三部分:(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 14 )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桨、榕、纠、桩、涨、塔、梢、暇、眉、抛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木+庄=桩 木+容=榕
氵+张=涨 木+肖=梢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榕—木+火=熔 暇—日+王=瑕
晕— 日+扌=挥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桨、榕、纠、桩、涨、塔、梢、暇、眉、抛”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桨:下边的“木”字要扁,撇和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纠:左窄右宽,“纟”要写的小一些。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桩: “木”字要小,“庄”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榕:左窄右宽,“谷”字上面的撇、点要小,下面撇和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涨:“氵”和“弓”偏左,“弓”字变窄。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塔:“土”左偏旁时要变窄小,横变成提。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梢 :“木”字要小,“肖”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暇:左窄右宽,“日”旁,不要写成“目”。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眉: 上小下大要的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抛 :“扌”字要扁,“九”要舒展。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不可计数 树梢 应接不暇 画眉
(四)课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与赞美。
四、布置作业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五、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十四个生字和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⑴ 读准字音:
“颤”读 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 yìng;“一簇”中“簇”读 cù;“隙”读 xì。
⑵ 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
质疑问难。
二、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三、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
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 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⑴ 描写“大”的语句:
①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⑤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描写“美”的语句:
①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⑴ 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⑵ 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
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中国点水花。
鸟的天堂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
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鸟的天堂教案】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教案05-12
《鸟的天堂》教案09-03
《鸟的天堂》的教案02-24
鸟的天堂教案01-07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01-29
【荐】《鸟的天堂》教案03-11
《鸟的天堂》教案【荐】03-09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10-01
关于鸟的天堂的教案08-22
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