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案

时间:2022-04-07 20:31:18 教案 投诉 投稿

夜书所见教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夜书所见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夜书所见教案6篇

夜书所见教案6篇1

  一、导入

  1、复习:秋天来了(板书:秋)。你们还记得学过描写秋天的诗吗?同样是秋天,杜牧感受到了它枫叶似火的美,苏轼感受到了它橙黄橘绿的丰收,但叶绍翁感受到了它的秋风扫落叶的凋零,而心中生愁(板:心)是离人心上秋。

  2、解题:今天学习一首诗,诗人有什么感受呢?

  夜书所见:见:看见;书:写(书: 我们学过两种意思:(1)出示书本;(2)做动作——写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诗人夜晚看见了什么?请读读古诗

  1、按要求自读三遍

  2、结合注释再读古诗

  3、出示生字带读,挑(tio) 促(cù) 深(shn)

  4、齐读两遍 出示图片

  5、出示词语

  萧萧 促织 篱落 夜深

  6、书写

  促 深

  7、生写两遍

  三、解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2名)

  2、齐读1遍

  3、师配乐读,生边听边想:见到了哪些景物。

  4、交流、板画:我们一起来画一画

  看到:梧叶被风吹响了,被风吹落下来了。梧叶飘飞

  江:吹来带有寒意风,这是冷冷的江。江面清冷

  听到:秋风;萧萧。它们在风中瑟瑟发抖

  没有白天的热闹,现在只

  此时江水感到这寒不就是作者此时的.心境写照吗?

  第一句,该画什么,该如何画

  第二句,该画什么

  (树叶被吹落了,离开了哺育它的大树,失去依靠。诗人看着看着不禁想起自己也如这东里一样孤苦无依)画上梧桐树,没有树哪来叶。江水在秋风中静静地躺着,没有了白天的热闹,现在是冷冷清清的。

  (1)诗人在本诗中称自己为(客)(2)秋风动客情,其实有一个典故。

  这萧萧的秋风送来了阵阵寒气。寒(感到寒冷)

  这飘落的梧桐树叶送来了无依无靠。寒(感到孤苦)

  这静卧的江面送来了冷冷清清。寒(感到寂寞)

  这寒气袭人的秋风,这枯萎的梧叶,这冷清的江面评价的心里如这秋风一样寒,如这梧叶一样伤,如这江面一样冷。

  (3)在这夜深人静的夜晚,身在他乡的诗人看到了什么?

  一.二句

  (4)梧叶(比较夏天)

  江面(比较白天)

  三、四句

  (1)篱落,灯

  四、品读

  1、指导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引读

  3、赞读

  五、拓展《静夜思》

  身在他乡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家,秋天的秋容秋貌

  秋天的一草一木

  本课我们要学习一首秋天思念家乡的诗,板书《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案6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⑴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⑵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夜书所见教案6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杜牧的关于秋天的诗,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全班背诵杜牧的《山行》(注意“行”的读音)

  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

  板书课题:夜书所见

  二、新授

  (一)了解作者及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查有关叶绍翁的'资料,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跟大叫说一下?

  3.解诗题

  提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正音。(教师相机教授多音字“挑”。)

  3.全班齐读。

  (三)再读古诗

  1.请同学们快速的读古诗,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事物及人物勾画下来。

  2.指名回答,板书。

  梧叶

  江秋风

  儿童促织

  篱落灯

  3.将诗中意象进行归纳。

  4.理解“注释”

  a.同学们仔细看古诗,除了文字,你还看到什么?

  诗中的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中的①②③④是相对应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b.学生利用注释解释诗中词语。

  (四)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人感情

  1.全班朗读第一句古诗

  “萧萧”指风声,“梧叶”是梧桐树的树叶。萧萧的秋风把梧桐树的树叶吹落了,给人送来了一种寒冷的感觉。

  2.全班朗读第二句古诗

  a.这里的“客”指的是谁?

  b.为什么诗人要成自己是“客”?(远离他乡,孤身在外,就像在他乡作客一样)

  江上的秋风让叶绍翁觉得格外的寒冷,孤身在外的他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亲人。

  3.前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思念家乡,心情愁闷孤独。)

  4.全班朗读第三、四句古诗

  三、四句古诗应当颠倒过来看,古人有颠倒诗句的习惯。

  “夜深”指夜幕降临的时候,“篱落”指篱笆,“知”指猜想、推测,“促织”指蟋蟀。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忽然看见篱笆外面有一盏灯亮着,他猜想可能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5.后两句诗作者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忆童年,心情亲切悲伤舒缓。)

  三、巩固提高

  1.根据板书重述诗意,体会诗人感情的变化。

  2.练习背诵,朗读。

  a.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b.全班背诵。

  c.指名朗读,比赛朗读。

  四、课堂小结

  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他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心情非常愁闷,虽然儿时的回忆让他感到几分亲切,但思念家乡的感情仍然浓烈,于是他便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诗,《夜书所见》。

  五、拓展延伸

  另外还有一首诗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在题目上有点相似,只多了一个字。

  出示《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六、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板书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梧叶

  江秋风

  儿童促织篱落灯

夜书所见教案6篇4

  【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一、交流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

  1、学生交流。

  2、谁会背王维的诗。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师小结: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配乐朗读。

  五、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

  附: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兄弟

  少一人

夜书所见教案6篇5

  学目标:

  1、读通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通过诗句展开想角。

  3、背诵、默写诗文。

  教学重点:

  根据诗句领略作者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几首古诗及所表现的画面并伴随舒缓的音乐。)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古诗。大家知道,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历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诗人常常用短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就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处处迷人的景致生动地再现于我们的眼前。随着诗人的笔,我们今天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呢?让我们来学习《舟夜书所见》。请把课本翻开到79页。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二、解题,简介作者。

  1、你知道“舟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理解?(根据学生答强调“书”在这里是写、记的意思。)

  2、你能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吗?你怎样了解到的?

  三、学习《舟夜书所见》。

  过渡:诗人能将他在黑夜里见到景色写成一首小诗,这景色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

  1、读通全诗。(将读落到实处,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获得帮助。)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请同学之间互相听读,指出对方的错误并帮助他(或她)改正。

  2、在读的过程中,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如果有,看看这幅图能帮帮你吗?

  3、小组研读,品味词句,感悟诗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调控,指导读懂诗意,读好诗句。重点扣住渔灯从“一点萤”到“满河星”的变化让学生领略诗中情境的美妙与神奇,体会诗人比喻之精妙。

  4、美读诗文。

  过渡:看到这样一幅绝妙的水上夜景图,我情不自禁地跟着诗人一起吟诵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先由学生推荐班上读得最好的学生读,然后鼓励其余学生向他挑战,尽自己所能达到最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四、开拓思维,发展、积累语言。

  过渡:古人尚且能够写出精妙的小诗,我们之中一定也不管文人大家,一定有人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这样一幅水上夜景图描述得更美。

  (1)指名说。

  (2)师:给个机会让我也来说一说,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动态画面及音乐)我看到这如诗如画的江上晚景,不禁诗兴大发,赋上这样一首小诗。(师朗诵:江上晚景)(附诗词)

  (3)师:如果你喜欢我这首小诗,可以和我一起朗诵。(重复一遍)

  (4)师:查慎行和你的同学还有我都描述了这水上的夜景,你最欣赏谁的描述,为什么?

  (5)给学生配上音乐,学生自由读或说。(选择《舟夜书所见》或《江上晚景》配乐读,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五、作业。

  过渡:诗人笔下的景致是如此的具有诗情画意,(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诗配画图片)遗憾的是,我这儿还有一幅画只有诗情,没有画意,试着为这幅画上《舟夜书所见》这首诗吧。

  (1)要求学生试着默写诗文,忘记了可以看一看,不会默就认真地抄下来。师巡视、评价,挑选最好的作品剪贴后让大家欣赏,把画送给这个学生以示鼓励。

  (2)提出课外作业要求。

  夜里看长江,别有一番情趣。去看看现代的水上夜景,用你生花的笔写一写或画一画当时的景致,倘若你写的是诗,可以给它配上一幅画,倘若你画了一幅画,请为它题上一首诗。

夜书所见教案6篇6

  教材简析: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设计理念

  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用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对话激趣,导入古诗

  1、同学们到外地去作过客吗?在别人家里作客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说说?

  2、为什么总是想家?

  3、刚才,他说的在人家家里作客的心情,大家都有过吗?

  4、好。这就叫:作客的心情。下面,我们学一首古诗【课件:夜书所见叶绍翁】看看诗人在外作客时是怎么想念家乡和亲人的。先齐读题目。

  5、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

  6、“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7、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

  8、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

  9、“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

  10、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诗歌就知道了【课件出示:全诗】。自由默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2、【课件出示生字】谁来拼拼音?

  3、【课件出示生字: “促、深” 】这两个字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那就不要加点!

  4、这首诗的左下角有【课件出示:“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初步弄懂全诗的大意?

  5、这首诗都能通读了。能背吗?谁来?

  6、现在,同桌的互相背,看能背这首诗的有多少?

  7、看来多数同学都能背这首诗了。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背一次。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1、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提个要求: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课件出示:前两句】先学前两句,仔细默读,认真想,在重点词语下边画一横。想好了就举手。

  2、你说对了。不过,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课件出示:“秋风、落叶、寒冷,江上刮来秋风??”】这前两句诗中“秋风呀、落叶呀、寒冷呀,江上也刮来秋风??”这么一个夜晚,诗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认真体会后,谁想好了谁回答。

  3、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又在这么冷冷清清的夜里还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读读想想后回答。【课件出示:孤单、寂寞、苦闷。】

  4、对,诗人这时确实感到孤单、寂寞、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的心情就会很容易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5、对,对!很容易想家,想亲人。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容易引起的一种心情。这就叫【课件出示: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客情”就是作客的思乡之情。请大家把前两句再读一遍。【课件出示:前两句】

  6、现在来学后两句诗【课件出示:后两句】。【课件出示插图】边读边看看注释。

  7、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

  8、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诗人在这深夜里忽然从远处看到灯火下的儿童捉蟋蟀,他会高兴吗?

  9、是的,诗人一定会高兴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

  10、【课件出示:“知”】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看见(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知”字该怎么解释?(料定)

  11、这些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料定”多少带有肯定的意思,要确切些。请再读全诗。

  12、是的,诗人看到那两个儿童捉蟋蟀玩得真开心呀,他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可是,诗人这时毕竟不是在自己的家乡呀,他看到这里的儿童们玩得那么高兴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课件出示: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13、是的.,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那么,这首诗的第二句写了“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是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客情;在后两句诗中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

  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14、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蕴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课件出示:全诗】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15、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声音太高??。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16、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课件播放: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17、(范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我再请大家齐读全诗。

  18、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19、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越睡不着,越兴奋。)

  20、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21、你们看:“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吧!

  22、刚才,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现在我们根据《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把古人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课件出示:诗意】

  四、拓展阅读

  1、你们还读过那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试试!

  2、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课件出示】,请你们认真听一听,跟着一起体会诗歌的感。

  3、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首古诗带回去背一背,讲一讲,你一定会成为现代小诗人的。

  五、作业。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案】相关文章:

《夜书所见》教案01-28

夜书所见教案06-11

《夜书所见》教案15篇03-09

《夜书所见》教案(15篇)03-18

夜书所见教案15篇01-24

夜书所见教案(15篇)01-24

夜书所见的诗意01-03

夜书所见教案(汇编15篇)02-02

夜书所见教案汇编15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