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科学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科学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2、让幼儿掌握对事物的探讨方法。
2、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沉与浮的关系,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准备】
1、塑料盆、水、冰块、酒精灯、烧杯、小木块、塑料制品、铁块、小石头等等。
2、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水吗?看,老师今天准备了什么?(五盆清水)
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感知一下水的温度是凉是热?(让幼儿通过感知,说出水的凉与热,说出自己的感觉。)
2、启发幼儿的想象活动。
师:孩子们,你知道水有什么用处?(让幼儿展开想象回答,老师进行个体和集体提问,并随时小结:用水可以洗衣服、做饭、洗菜、浇花、洗手、洗脸、发电、救火等,还可以制做许多食品、饮料等也都需要水)。
师:听小朋友刚才的谈话,水原来有这么多神奇的用处,可是水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你们知道吗?
3、引发幼儿讨论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师:孩子们,水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幼儿展开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植物不能没有水,动物也不能没有水,如果没有水,人类、植物、动物就不能存在)。
4、研究水的由来,分别让孩子表达,利用讨论、交流、提问等引导。
(水是从天上来的,水是从地底下抽上来的,从井里来的,从山上流下来的,有河水、海水、湖水、雨水、洪水、井水、污水、雪水等。)。
5、小实验:教师利用酒精灯、冰块等演示水的三态变化。
师:这里有一块冰,是老师把盛上水的容器放到冰箱里做的,今天我们做个实验,给冰块加热,看看有什么变化?
教师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讨论水的`变化。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水遇冷结成冰,冰遇热变成水,水遇热变成蒸汽。
6、实验:沉与浮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再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水有什么作用,请小朋友将你们准备的物品,一样一样轻轻地放在水里,带着几个问题仔细观察:什么物品沉下去?什么物品浮在水面?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让沉下去的物品浮上来,浮在水面的物品沉下去?(幼儿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教师小结。)
7、课件演示:
(1)人们都在干什么?
游泳、滑冰、洗澡、洗菜、浇花、养鱼、养虾、海洋运输、河水发电等。(让幼儿互相讨论水对人类的好处)
(2)发生了什么?
洪水冲跨了高楼、工厂、学校、住房、庄稼、许多动物也都受到伤害等。(幼儿说说水给人类带来的害处)
(3)污水对人类和动物的损害。(让幼儿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4)展开讨论:
师:通过观察短片,知道了水与人类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水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好处,但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灾害,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利资源,你们想让水为人类创造什么好处?
【延伸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请妈妈帮助你找出节约用水的方式方法。
有关科学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活动准备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6、创新操作活动探索:探究实验水如何会变干净,出示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A 幼儿讨论:
B 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C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D 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7、提升幼儿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幼儿用记录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有关科学的教案3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做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四、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有关科学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实物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2、学习列出相应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一幅,数字卡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师:你们看看老师的卡片上分别有数字几呢?
(3、4)我们要把这两个数字合起来变成一个大数,小朋友想一想,这个大数是几呢?(7)。对了,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分合式,我们一起把这个分和式念一遍。
小结:这个分合式的两个小数加起来就成为一个大数。
师出示一张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数字有一个大的,有一个是小的,怎样算出另一个小数?
小结:把大的数字减去一个小的数字,就得出另一个小数字。
2、尝试编8以内的加减应用题。
(1)师:刚才我们复习了7以内的组成,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本领〈〈看实物编应用题〉〉
(2)师:你们看,小鸟飞来了,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先给小朋友来编一题加法应用题吧!
天空中飞来了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可以怎么列这道题呢?(3+2=5)
小结:加法编题中,要用到又、一共。
(3)小朋友们你们会编吗?你们看现在小鸟有几只?又飞来了几只?请你们一起来编一道应用题,记得编加法应用题一定要用上:又、一共,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编应用题吧!
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说得真不错,我们也给这道题列一道算式吧!(3+2=5)
(4)现在老师又要把小鸟给变走了,现在是1,4请你们来编一编。
请你们来列一道算式吧!(小朋友真棒)
3、小朋友的加法应用题编的真好现在我们来编减法应用题。
(天空中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列一道算式吧!(5-2=3)对了,飞走了可以用减法来算就可以知道还剩只小鸟)
(1) 现在请小朋友你们自己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真棒小朋友编的真好。
(2) 现在请小朋友轻轻拿出椅子下的卡片,请你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来编应用题,编好的小朋友就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看下谁编的最好。
有关科学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育孩子触碰觉、嗅觉、味觉的综合能力,
2、孩子体会秋季水果成熟的欣喜心情。
教学预备:
1、教学前观摩果园
2、苹果、梨子、甘蕉(即指:香蕉)、柑橘(又称橘子)、柚子、石榴等水果数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小刀子每个人一把
教学过程:
一、引进:今日,农村老百姓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的水果,我们一块儿来瞅瞅均有哪一些水果?
二、了解水果
1、分组观测和察看水果(启发孩子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来体会水果的色、香、)
2、集合沟通探讨。勉励孩子勇敢把自个儿看见、摸到、闻见的体会告知别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
1、孩子分组探讨:例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孩子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教师协助孩子切好)
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孩子开展点评
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启发孩子品尝自个儿做的水果拼盘,且说一说吃到的滋味怎么样
五、教学游戏“运水果”完结。
有关科学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使幼儿了解酚酞溶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红色的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浓厚的探究欲望。
2.小组合作完成酚酞溶液绘画,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和发现水的神奇之处。
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头饰、白猫警士头饰若干。
2.毛笔、杯子、棉签、稀碱溶液、酚酞溶液、清水。
3.图画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用毛笔蘸取酚酞溶液绘画老鼠脚印晾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事黑猫警长,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一黑猫警长头饰问:“小朋友,想和黑猫警长做游戏吗?
2.分配角色,教师扮演黑猫警长,小朋友扮演白猫警士。
3.接到报警电话
提问:谁打的电话?(鸡妈妈)鸡妈妈的蛋宝宝怎么了?
4、分组搜寻、营救蛋宝宝
5、出示神奇的水(碱溶液),喷一喷,现出脚印。
二、幼儿实验并交流。
1、教师讲解酚酞溶液的`制作过程 。
2、幼儿用酚酞溶液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
3、教师在集体面前讲述实验过程
4.幼儿配置碱溶液,教师讲解要求;
5.幼儿喷画:如何让我们的酚酞溶液画“现身”呢?(幼儿用碱溶液喷画)
结论: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
6.老师实验论证。(两种溶液直接反应)
三、结束活动
酚酞溶液和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在一起的时候,会变成红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变化,只要我们小朋友仔细的观察,还会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请小警士回去后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再次接到报警电话:森林里又有新的案情发生了,小警士们带好我们的办案工具出发)结束活动。
有关科学的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
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能对家人和自己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出合理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4.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5.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与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三、教学准备:
图片、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导入×××你长得像谁?你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现象。
2.观察并比较图片中三个孩子与父母的相似点。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让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各他们自的父母。
你怎么找出的,依据是什么?
升学仔细观察他们相象的地方并交流。
开始找同学家人的活动。通过把同学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进行比较,找出身体特征的相似处。
揭示:子女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观察植物动物、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体亲代和后代的相似特征。
学生观察图片或交流的资料,从而探究动物植物的遗传特征。
小结遗传先行是生物体共有的特征。
4.交流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学生交流收集的遗传的谚语和俗语,加深学生对遗传现象的认识。
5.依据遗传规律推测小猫爸爸的样子。
学生推测并说明理由。
6.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内容是,遗传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基本特征。
有关科学的教案8
目标:
(1)初步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住铁的东西。
(2)能围绕磁铁的问题积极地探索,培养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浓厚兴趣。
准备:
每人一盘物体:磁铁.铁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玻璃制品.布制品等
过程:
(1)了解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的东西。
操作:幼儿自由玩盘中的东西,用磁铁吸住东西。
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2)探索:用磁铁吸非铁制的东西。
提问:磁铁能吸住不是铁制的`东西吗?(不能)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方法告诉大家。
(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
活动延伸:
(1)在科学角中提供磁铁和磁性玩具以及其他不同材料,让幼儿继续做实验。
(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磁性:磁铁能吸住水中的东西吗?磁铁能吸住埋在沙中的东西吗?
(3)幼儿可以利用磁铁特征来制作玩具。
有关科学的教案9
一、活动准备:
1.了解骨骼的主要功能。
2.让幼儿了解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与骨骼的关系。
3.增强幼儿保护身体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有关人体骨骼的图片资料、人体骨骼模型。
三、活动过程:导入-讨论-动动(一)导入1.摸一摸:自己手臂、大腿、小腿、手上的骨骼是什么样的?(如:长短、大小等)2.出示图片资料及模型,让幼儿初步感知、认识。
(二)讨论1.图片上的骨骼都长在哪里?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作用?
2.小结:骨骼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它是人体的支架,有了它人才能运动,五脏六腑才能有活动的空间,才能不被挤压。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师:骨骼对我们很重要,如果坐的时候身体不直会导致脊柱弯曲,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有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的生长。
4.提问:骨骼对我们很重要,那我们除了坐、立、行要有正确的姿势我们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骨骼呢?(幼儿讨论)5.总结:我们要保护骨骼就要多做运动,坐要有坐相身体坐坐直;站的'时候也要站直;走路也要挺起胸膛,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防止骨骼弯曲。还有要补钙增强骨骼的坚韧性,还要多晒太阳骨骼会更牢固。
(三)动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训练正确的站立、坐、行的姿势,做做简单的锻炼的活动。
有关科学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复习数字6—8,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重点、难点:
感知9以内数量,正确观察比较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铅笔、橡皮、小积木若干、保鲜袋若干(贴有数字)6—9数字卡片一套; 分别画有四种不同点心的卡片四张,每张卡片上均有九个点心;点心筐四只。教师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 数点心。
1、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幼儿认读。
4、9可以表示9个点心,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 包装点心。
1、 点心屋的营业员阿姨请小朋友帮忙把点心装进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数字几,就装几个积木)。
2、 幼儿将各种点心分别按袋子上的数字逐一装进袋里,然后看看装得是否正确。
3、 老师随意得抽三包,集体进行检查。
三、 点心装筐。
1、点心装好了,要分开放到篮子里,瞧,这里有四个篮子,每个篮子上面都贴有数字,看一下数字娃娃是几?你的袋子上是几就装到几的`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将点心包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3、老师请四位家长当营业员,每人拿一个篮子,检查孩子是否放对。
四、 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教师作业纸)点心送好了,要请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2、教师对操作题进行讲解示范,幼儿进行集体操作(幼儿活动材料)。
3、做玩了以后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帮你检查一下。
有关科学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活动准备:
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
效果分析:
孩子们虽然对春天这个季节概念有点模糊不清,但通过观察实物芽芽以及观察图片,能大胆说出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张文豪小朋友在看到种子刚刚露出尖尖的小芽的图片时,幼稚地大声叫着:“种子冒尖了!”还有的孩子在讨论种子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时说出像小虫子、象枣核、象小兔的耳朵。在到室外寻找植物发生的变化时,由于是初春,很少能发现植物的变化,但细心的孩子还是通过拨拉草坪上的枯草发现了刚刚露出点点绿意的小芽芽。
有的孩子在泥土中发现了昆虫,经及时教育,孩子们了解了春天气温逐渐上升,各种昆虫都会相继出来活动。在进行完活动一的`第三天早晨,第一场春雨就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由于初春的寒意,小班幼儿体质又差,我们马上组织孩子在室内隔着门、窗进行观察、倾听,利用各种感官来感受沙沙的春雨。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争着抢着往前挤,伸手用手接,还有的说:“春雨落到地上,地上起了水泡呢。”我们紧接着进行第二个活动。有了认识春芽和观察春雨的基础,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很轻松就学会了歌曲。有的孩子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自己主动用动作表现出了歌词种子发芽部分的内容。孩子们都能够用声音、手势和动作表现出春雨的沙沙声和种子说话的弱的声音。通过这两个活动,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有关科学的教案12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六个一"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生成:激发幼儿进一步寻找、发现更多生活中各种各样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3、录音机,有 "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3、 听一听: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
2、玩一玩:请幼儿自选玩具3、说一说:玩具发出的声音。
4、看一看: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5、唱一唱:《 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6、猜一猜: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播放课件"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有关科学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说出吃过的早餐名称及味道。
2、初步了解食物的营养知识。
2、体验做点心师的愉快情感。
活动环境及准备:
ppt图片、面团若干、馅料若干、每桌一个盘子、油泥板人手一块、帽子围裙一副。
活动过程:
一、 看ppt图片引出主题
1、 看图片了解天线宝宝们的早餐吃了什么?
师:吃完早饭宝宝来到草地上,宝宝们边锻炼边告诉小伙伴们早饭的时候自己吃了什么……
2、 通过看图片幼儿了解天线宝宝们的早餐。
二、 幼儿讨论自己的早餐和味道
1、 回忆早上吃的早餐
提问为什么每天要吃早餐?
师:我们宝宝们为什么要每天吃早饭。
幼:……
师:早饭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是我们身体必需的营养。吃了吃饭,我们就有了营养,就会长个子,变得强壮。玩玩具有力气。
2、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早餐?味道怎样
师:那我们小朋友们早上吃的是什么早饭啊?味道怎么样?
幼儿自由回答
三、资源介入
1、这些丰富的早餐是谁做的?
师:这些营养的早餐是谁做的呢?(激发幼儿做点心师的愿望)
幼:……
师:哦,点心师阿姨做的。宝宝们,我们来学点心师阿姨做早餐吧。
2、点心师阿姨做早餐点心。(师充当点心师阿姨,头戴带厨师帽。)
四、行为操练
1、提供好面团、盘子、面板(油泥版替代)馅料若干
2、师充当点心师阿姨做早餐。
3、幼儿学习做点心。
4、幼儿自由操练,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赏析幼儿的作品
1、通过视频展示仪器展示幼儿有创意作品,师幼共同赏析作品。
2、通过象形词描述结束活动
圆圆的饼干 弯弯的饺子 大大的馒头 小小的鸡蛋
六、活动反思
幼儿的游戏充满了教育的'契机,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游戏,并努力捕捉有价值的教育因素生成教育活动。教师要支持和推进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幼儿对品种丰富的早餐非常感兴趣,于是就针对吃早餐这个生活环节的内容预设了一次集体学习的活动。
在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早餐材料,给了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从活动的效果可以看出,幼儿基本能说出早餐的名称和味道。初步了解营养知识。
在快乐的点心制作活动中,利用了家长资源介入活动,满足了幼儿做点心师的愿望,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主动获得了生活的经验。了解了营养常识。
有关科学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通过看、听、说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重点:
通过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
难点:
通过看、听、说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棉花、香烟、瓶子
2、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听乐音说感受——听了这些声音你感觉怎样?
(听噪音,想想说说)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听了这些声音你又有什么感觉?
2、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请幼儿自由从书本上了解并交流。
3、结合生活经验讲述:
你还在哪里听到过乐音?什么地方听到噪音?
4、结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
出示难受的、笑的两张脸谱图请幼儿说说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5、延伸、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找哪里有噪音,并寻找有关资料,寻求解决方法。
有关科学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由于科学课上学习的内容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学习科学充满浓厚兴趣,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科学课不需要进行考试,思想上不够重视,所以总是抱着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态度,上课不认真、实验不做以及不按老师要求完成练习等情况还是会出现。
教学内容:
(1)交流有病毒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2)探究病毒是怎样的一类生物
(3)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画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第二课 细 菌
教学目的: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
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二)猜想假设
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三)制定方案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施探究
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
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
(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
(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前排的学生闻)
(五)展示交流
师:谁知道米饭为什么会变味?估计夏季在室温下米饭多长时间会变味?
生:因为米饭中有细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一天的时间米饭会变味。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那么,细菌为何会生活在米饭中?
生:因为米饭有营养。
生:因为米饭里有糖。
生:因为细菌也是生物,也要吃食物,也要消化。
师:米饭变馊是细菌作用繁殖的结果。大家想想,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 生:细胞分裂。
师: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生:现实生活中细菌能繁殖这样多吗?
师:不可能。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外界条件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生殖对环境的要求。
生: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是不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我要说流行性感冒有的.是由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 生:病毒不是细菌,冬天细菌繁殖也这么快吗?
生:不快。
师;同样是细菌,冬天和夏天繁殖速度为何不同呢?
生:因为,细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
生:在夏天为什么腌肉、罐头能长时间地保存?
生:腌肉中盐分比较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腌肉可长时间的保存。罐头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而且是密封的,没有氧气细菌无法繁殖。
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
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
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
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 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
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
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
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
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
第三课 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猜想假设
2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制定方案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施探究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五、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六、拓展创新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第四课 食用菌
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观察蘑菇.
二. 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 菌丝,柄, 菌褶,菌盖. )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二、猜想假设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三、制定方案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
四、实施探究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五、展示交流
.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
【科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教案11-02
科学的种子教案01-11
科学的小班教案03-30
《哪里的科学》教案08-26
科学鱼的教案01-15
科学教育的教案02-03
科学《光》教案02-06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8-05
关于科学的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