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2-04-21 08:21:51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

  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和哲理的语言文字,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3、培养勤观察、勤思考品质和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品味丰富、优美、哲理的语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作为风景,尽管巴黎铁塔“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因为有作为独特的“这一个”的作家主体的深度参与,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作者笔下埃菲尔铁塔独一无二的审美风采,一篇与众不同的精彩美文便应运而生。

  1、解题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如果说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的文眼是“雨”、余秋雨《寂寞天柱山》的文眼是“寂寞”,那么,本文的文眼则是“沉思”。由登临铁塔而触发的感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议题。在本文中,作者几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索之中,铁塔仿佛只是触发作者“沉思”的契机和媒介。

  整体感知:

  实:整个登塔的过程和所见的情景。

  虚:产生的思索和感受。

  由实生虚,以虚写实,虚实相生。

  2、线索

  游踪线:登塔前——登塔中——登塔后。

  情感线:无知的偏见和戒心——震撼、感动、赞美、敬仰。

  (结合语句分析,探寻“它的灵魂”)

  表现方式:欲扬先抑。

  小结这是作者登塔的收获,是铁塔给作者的启示,更是铁塔对作者情感和心理征服。这既证明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古训,更暗示出铁塔的无穷魅力和强大震撼力,它征服了一个怀有戒心和偏见的人,一个“唯独没有膜拜它”的高傲的灵魂。作者克服偏见的过程,就是“我”被铁塔的魅力所征服的过程。作者情感变化的历程颇有代表性,埃菲尔铁塔由一个“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的“大铁架”变成巴黎市象征的过程,由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变成“永远矗立的丰碑”的过程,也是相当耐人寻味的。

  二、品味语言

  以学生个体感悟、小组推荐、教师点拨、全体共享的形式品味张抗抗散文语言的丰富、优美、酣畅淋漓的'特点。

  三、问题探究

  1、无数双温热的手抚摸它冰凉的铁杆,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为什么说铁塔是孤独的?你又如何看待这种孤独?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

  2、“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你对这句话有何感悟、启迪、共鸣?

  四、课堂总结

  作者感受的丰富性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敏锐的感觉,甚至错觉和幻觉,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了自己登临埃菲尔铁塔的所见、所感和所思。语言丰富、优美、酣畅淋漓,极具个性,不仅充满哲理性,而且不乏幽默风趣的意味。张抗抗散文丰富、新颖、独特和较为深邃的哲理意蕴,显示出她过人的才情和睿智。

  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

  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对照文本分析讨论语言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色。

  3、深化理解由铁塔的特点写人的特点的意蕴,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和学习现代散文“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

  2、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感悟作者的心灵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王安石《登飞来峰》引出“写实藏虚、虚实相生”。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主要作品集有《夏》《张抗抗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朱丹》《情爱画廊》,散文集《橄榄》等。

  三、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独特的游记。与常见的游记散文不同,作者没有把兴奋点放在对游览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上,而是出人意料地重点表达由登临埃菲尔铁塔而触发的心理感受和主体思考,从而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作者笔下埃菲尔铁塔独一无二的审美风采。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如果说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的.文眼是“雨”、余秋雨《寂寞天柱山》的文眼是“寂寞”,那么,本文的文眼则是“沉思”。由登临铁塔而触发的感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议题。黑格尔认为,在抒情诗中,“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对一件事进行丝毫不露主体性的(纯客观的)描述,而是主体的掌握方式和情感,即响彻全诗的欢乐或哀怨,激昂或抑郁。”(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优秀的散文也是如此。在本文中,作者几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索之中,铁塔仿佛只是触发作者“沉思”的契机和媒介。作为风景,尽管巴黎铁塔“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因为有作为独特的“这一个”的作家主体的深度参与,一篇与众不同的精彩美文便应运而生。在登临和观赏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的过程中,作者的感觉神经和思维细胞处于高度兴奋和极度活跃的状态,及时捕捉并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思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作者在登临铁塔前后情感和心理的显著变化非常值得关注。在登塔之前,作者对铁塔充满了“无知的偏见和戒心”,对其并没有多少特殊感情和崇敬心理,正如文中所写,“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在视线所及的图像中,它又淹没在巴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间……它也似乎只是一个小摆设,甚至,有那么一点儿被压抑的冷峻。”在作者眼中的铁塔并无特别之处。但登塔之后,作者思想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我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曾经的“大铁架”变成了“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不仅如此,作者还深切而严肃地告诉我们:“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这是作者登塔的收获,是铁塔给作者的启示,更是铁塔对作者情感和心理的征服。这既证明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古训,更暗示出铁塔的无穷魅力和强大震撼力,它征服了一个怀有戒心和偏见的人,一个“唯独没有膜拜它”的高傲的灵魂。作者克服偏见的过程,就是“我”被铁塔的魅力所征服的过程。作者情感变化的历程颇有代表性,埃菲尔铁塔由一个“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的“大铁架”变成巴黎市象征的过程,由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变成“永远矗立的丰碑”的过程,也是相当耐人寻味的。

  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3

  [设计思想]

  《埃菲尔铁塔沉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该单元教学重点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张抗抗的这篇散文,由登临铁塔的“所见”(实)触发“沉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虚)。无疑,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应该是学习本文的目标和重点;而理解铁塔形象的内在含义则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设计从王安石《登飞来峰》导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然后整体认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接着分析研读,探究铁塔的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和心理;最后整合、迁移。

  [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2 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2 难点: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怎样的特点?

  一、导入定向

  由王安石《登飞来峰》引出“写实藏虚、虚实相生”。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我站得最高——在飞来峰千寻塔顶上。言外之意是什么?有着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深厚的学养,所以不惧怕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这种写法,叫做“写实藏虚、虚实相生”。字面意义为“实”,言外之意为“虚”。“虚实相生”中的“虚实”还有多种情况: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外形为“实”,内蕴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写实藏虚、虚实相生”,可以形成绝妙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埃菲尔铁塔沉思》也具有“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学习中要注意探究。

  二、整体认读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分几个部分,各写什么?

  1.登塔前对塔的认识(1-5段);

  2.登塔过程中的感受(6-9段);

  3.登上塔后的沉思(10-20段)。

  三、分析研读

  探究课文“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在作者看来,铁塔是审美客体,作者是审美主体。在我们读者看来,铁塔、作者,都是审美客体。对这两个客体,我们分别探究。

  (一)探究铁塔的形象

  1 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用形容词概括你认为最重要的特点,并引用文中语句说明。)

  (1)高大 脱尘

  第2段:我总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第3段: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第4段: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高大脱尘。(齐读第2、3段)

  第6、7段: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地壳在下陷,在沉没。——巴黎迅疾下沉,反衬铁塔的高。

  第8、9段: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我的上升,衬托铁塔的高。

  第10段:只是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人呢?可惜我没有带望远镜。——反衬铁塔的高。

  第11、12、13段: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铁塔超尘的`气质和阔大的胸怀。

  (2)孤独寂寞

  第19段:当它存在的时候,在巴黎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孤独寂寞的表现。(齐读第19段)

  第15段: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第20段:当年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据说当年艾菲尔铁塔建造时,莫泊桑、大仲马等一批作家领着市民签名反对,说这个高高的铁家伙是在给巴黎毁容。)——孤独寂寞的原因:世人的误解和排斥。

  第1段: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它也似乎只是一个小摆设,甚至,有那么一点被压抑的冷峻。第15段: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朽铁会呻吟。会晃悠颤栗……第16段:这威严古板的铁塔。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孤独寂寞的原因:作者的偏见和戒心。

  (3)坚韧 宽厚

  第15段:此时它却纹丝不动,不必担心它会断裂倒塌……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坚韧。

  第16、17段: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将那各种肤色各种头发的孩子都拥在你的怀里……铁塔是仁慈的,温暖的。——宽厚。

  第20段:它从没有对人说过,当年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的铁塔,后来为什么竟成了巴黎城市的一个象征。——宽厚。

  2 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讨论)

  主要特点(作者着力表现的特点)是:“孤独寂寞”。

  “高大脱尘”是铁塔“孤独寂寞”的原因;“坚韧宽厚”是铁塔“孤独寂寞”中显示出的高尚品质。且“高大脱尘”写在文章前半,“坚韧宽厚”写在文章后半,而“孤独寂寞”写在全篇。

  3 作者这样写铁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借塔喻人,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高大脱尘而孤独寂寞”的人。李白诗云:“古来圣贤多寂寞”。古今中外有许多“圣贤”,卓有建树,但不为人知,不为人容,因而孤独寂寞。李白还说:“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自嘲,是调侃。我们改为:“超尘脱俗留其名”。埃菲尔铁塔最终不是成为“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巴黎城市的一个象征”吗?那些不为人知、不为人容的“圣贤”,最终不也成为受人景仰的人吗?

  古今中外有哪些人是像铁塔一样高大坚韧而孤独寂寞的人?一生留下大量画作的凡高,去世后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创“日心说”的哥白尼,丰富发展哥白尼学说的布鲁诺,受到教会的迫害,布鲁诺被处以火刑;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斯蒂芬逊,遭到人们的嘲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自投汨罗江,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苏东坡被贬海南——他们都是高大坚韧而孤独寂寞的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王安石,坚持变法而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不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所有在哲学,艺术,政治上有杰出成就的伟人,无不具有孤独而忧郁的气质。”他们因其高大超尘而孤独寂寞,也都因此而受人景仰。所以说:“古来圣贤多寂寞,超尘脱俗留其名。”

  4 写铁塔形象,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写铁塔的特点是“实”,喻生活中的人是“虚”。写铁塔的特点,其外形(高大)是“实”,其内蕴(超尘脱俗、孤独寂寞、坚韧宽厚)是“虚”。

  (二)探究作者的情感和心理

  1 作者写登铁塔,写出了自己情感和心理怎样的变化?

  (1)登铁塔前,有偏见、戒心。第1段: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似乎只是一个小摆设……

  ——存有无知的偏见和戒心(第17段)。

  (2)在铁塔下,凝视、仰望。第5段:我凝视它,仰望它,唯独没有膜拜它……

  ——开始仰视,但没有膜拜。

  (3)登铁塔中,震撼、上升。第6、7段:写错觉——巴黎下沉,反衬铁塔之高,更是表明自己受到强烈的震撼。第8、9段:(指名读第8段)无意间,我抬头仰视,怦然心跳——我忽然发现了自己是在上升……透明的铁匣子还在疯狂地往上升,一个劲地向上升……固执而又痴迷地向上升。

  ——空间上升,更是登塔过程中思想的上升。

  (4)在塔顶上,超越、升华。(默读第15-18段)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朽铁会呻吟,会晃悠颤栗……此时它却纹丝不动(坚韧)。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我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宽厚)。于是,我认识到,我过去“对它存有那么无知的偏见和戒心”,感悟到,“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可见作者在登塔中境界发生了超越,精神得到升华。这与第4段相照应。

  (指名读第4段)第4段:我是要登塔的。上去寻觅它的眼睛、窥视它的灵魂。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我是要上去的,默默企望一次没有国界的超越,一次没有阶梯的升华。

  ——作者经过沉思,终于寻觅到铁塔坚韧宽厚的眼神,窥视到铁塔高大而孤独的灵魂。“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第18段),这是铁塔对作者情感和心理的征服,给作者的启示;也是作者登塔的收获,是作者的超越和升华,体现了作者一种强烈的生命情怀和人生感悟。(齐读第4段)

  2 写作者自己,什么是“实”,什么是“虚”?

  写自己登铁塔是“实”,情感和心理的变化是“虚”。

  四、整合评读

  1 概括本文“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本文由登临铁塔“所见”,触发作者的“沉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就全文言,写埃菲尔铁塔和作者的登铁塔是“实”,写作者感情和心理的变化是“虚”;就写铁塔言,写铁塔的特点是“实”,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的人是“虚”;就写铁塔的特点而言,写其高大雄奇的外形是“实”,写其超尘脱俗、孤独寂寞、坚韧宽厚的内蕴是“虚”。本文就是这样“写实藏虚,虚实相生”。使铁塔的形象更丰满,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充沛,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绝妙意境。

  2 你读了这篇散文,得到哪些启示?(讨论)

  埃菲尔铁塔这个形象启示我们,当你因为独树一帜而遭受误解、甚至排斥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生命的寂寞,用坚韧和宽厚去对待他人的误解和排斥。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作者对埃菲尔铁塔认识的变化又启示我们,对待生活中那些特立独行的先锋人物,应当宽容,尊重,关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正如张抗抗所说:“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如果说张抗抗的《埃菲尔铁塔沉思》这篇散文是一种“实”,那么,我们从中得到的这些启示,大概也是作者藏于其中的一种“虚”吧。

  五、外向迁移

  1 从已学课文中举出一些类似写法的散文。

  《紫藤萝瀑布》《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病梅馆记》……

  2 课外阅读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进一步体会这类散文的特点。想一想,作者抓住怎样的自然现象,赋予牡丹怎样的高贵品质?在实与虚的结合上,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与《埃菲尔铁塔沉思》相比,有何同异?

  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并适当应用于写作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对照文本分析讨论语言特色,深化理解由铁塔的特点写人的特点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善于观察、思考以及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

  2、分析铁塔的特点以及引申含义。

  3、培养善于观察、思考以及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与点播法相结合、品读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以及P106《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自己作答。

  例如:

  1、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虚“实”相生的特点的。

  2.你认为铁塔有怎样的形象,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课前在PPT上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

  一、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吧,(埃菲尔铁塔)恩,这就是坐落于浪漫之都法国巴黎的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之一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大家有没有去过的啊?那对它有什么了解吗?”(停顿) 那我们来看一个短片,具体的了解一下埃菲尔铁塔的相关事宜。 大屏幕播放关于埃菲尔铁塔视频 看过视频我们可以整理出这些资料吧(PPT)相信同学们在看到埃菲尔铁塔介绍之后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那现在我们就一同来欣赏张抗抗是怎样用文字对铁塔进行描述的。”

  二、问题模块:(预设)

  大家都预习了这篇文章,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啊。举手回答。(1min)好,你说讲了作者登埃菲尔铁塔之后的所思所想。那么你一定都、预习了106页的关于散文虚与实的相关知识了,那你认为本文“实”指的是什么,“虚”指的是什么呢?(1min)

  预设:板书

【埃菲尔铁塔沉思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花语代表沉思的花11-25

公开课教案08-28

秋日的沉思作文(精选60篇)10-24

《劝学》公开课教案07-07

师说公开课教案04-09

《掌声》公开课教案02-16

公开课教案《空气》02-20

《口技》公开课教案03-01

《比尾巴》公开课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