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时间】第十三周下 【累计课时】2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xx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xx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5、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同时,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宇宙充满了活力。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 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3. 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放大镜、树叶、新闻纸;书写纸、铅画纸、过滤纸;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水槽(带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它?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探究过程
1. 放大镜下的发现
(1)教师出示桂花树叶和新闻纸,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记录。
(2)出示放大镜,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3)讨论:用眼睛看到的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科学文件夹
(5)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原始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讨论:在放大镜下的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是什么样的?
2. 它们是什么
(1)教师出示书写纸(1号)、铅画纸(2号)、吸水纸(3号),让学生根据眼睛观察到的特点判断哪张是书写纸,哪张是铅画纸,哪张是吸水纸?
(2)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铅画纸、吸水纸的'特征,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科学文件夹
3. 自制放大镜
(1)教师出示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讨论:怎样用这些器具制作放大镜?
(2)学生制作放大镜,并用自制放大镜观察指纹。
(3)讨论:这些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大呢?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资料。
4.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凸透镜),其放大倍数越大、透镜视野越小;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小、透镜视野越大。
2. 掌握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3. 学会选择用适当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放大镜、直尺、方格纸、书写纸(打有小6号文字)。
学生分组:方格纸、放大镜(5倍)、放大镜(10倍)、布、无色玻璃球、粉笔、铅笔头、石块、八角茴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有哪些问题?每个放大镜把物体都放得一样大吗?怎样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呢?
二、探究过程
1.放大了多少倍
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上的小字,我们怎么知道被放大了多少倍?让学生讨论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放大镜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2.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更大
(1)教师出示放大倍数不同、直径相同的两个放大镜,问: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形状上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2)学生观察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并用这两个放大镜放大书写纸上的字。讨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3)教师出示一块布,问: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看到的布有什么不同?观察并用表记录观察结果。
(4)学生讨论: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看到的布有什么不同?
(5)学生用无色玻璃球观察物体布料,讨论: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范围有什么变化?(6)教师小结: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倍数越大的透镜,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的透镜,视野越大。
(7)教师出示粉笔等物体,要求学生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8)教师出示蝗虫和蚕卵标本,让学生思考:观察蝗虫标本和蚕卵标本,应该各选择怎样的放大镜?
4. 教师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3、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
3.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准确画图的能力。
4.了解晶体用途。
5.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放大镜、糖、食盐、碱面、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学生活动手册。
2.演示材料:矿物质晶体的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N1.观察:教师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如水晶、黄铁矿、方解石和雪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赏。
2.描述:学生描述这些晶体的不同和共同特征。
3.小结:这些物质,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人们把它们叫做晶体。晶体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过去我们在“岩石和矿物”一课也曾经接触过一些晶体。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的物质都是晶体,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来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二、观察晶体
1.谈话:白糖、食盐或碱面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今天我们来仔细观察它们。
2.观察:用肉眼观察白糖、食盐或碱面,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3.汇报交流: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盐和碱面的样子。
三、制作晶体
1.对话:我们自己也来制作晶体。
2.对话:我们在四年级时怎样分离食盐和水?用了哪些方法?
3.小结:我们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是减少水分,即把食盐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使食盐重新析出。另外还有一种制作晶体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法,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4.自然界中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得到的,如海水蒸发可以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石晶体。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的制作方法是减少水分法。步骤如下:先制作食盐、白糖或碱面的浓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让其蒸发。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几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加热时玻璃片离火焰要远一些。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摸它。
5.分组制作晶体:学生用白糖、食盐或碱面溶液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6.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制作的白糖、食盐或碱面晶体,并画图记录。
7.对制作晶体的活动进行小结。
四、欣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
1.欣赏更多的晶体:教师用实物或 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晶体。
2.讲解: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如红宝石晶体激发后能发出激光,叫做激光晶体。例如,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雷达、激光手术刀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半导体晶体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中,我们今天的随身听、超薄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如果没有这些半导体晶体,我们就不能看到高清晰度的电视,也不能清楚地听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亲人传来的声音。此外,光纤通讯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利用这种晶体做光源,人们就能在一根头发丝般的光导纤维中传递几十万路电话或几千路电视,从而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数量和质量。
3.小结:晶体的用途还很多很多。晶体是一类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体。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认识犹如冰山之一角,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五、课外延伸,了解有关晶体的知识,观察身边更多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促进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3.以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粉、青苔、蚕丝、纸纤维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讨论。
2.怎样放得更大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汇报。
讲解: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解: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 1 万倍。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了放大率 2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
7.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
5、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2.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能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在班上和大家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些资料卡片或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料卡片主要是操作方面的。比如如何培养和观察霉菌、如何培养手上细菌的菌落、如何获得生活在水里的微生物等。
2.根据学校的条件,准备一些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入
对话: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列文虎克会有这么多精彩的发现?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用显微镜发现了生物世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读读我们教材上的事例。
学生阅读教材第 15 页“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等内容。
讲解:“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的作者善于观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解决了问题,得出了宝石花耐旱的答案。我们在平时观察中,对周围的生命世界也一定有许多问题,让我们也来自己寻求答案。
2.提出问题
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可以从自己的家、校园、我们的身体等方面好好想想。自学课文第 12 页,然后分组讨论,互相启发,然后归纳出几个可以探究的问题。如: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不是水里有什么微生物?
厨房里的砧板上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土壤中有没有微生物?
我们的头发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
大组交流。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
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准备观察材料
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
出示显微镜,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4.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
各组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
根据问题制订观察研究的计划。
大组交流计划。
5.布置课外观察任务
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下,按计划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研究。
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写出研究报告。
告诉学生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要求,包括课题名称、问题是怎样提出的、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收获和体会。内容要真实,除正文外,可附图、表格、照片、实物等。
科学教案 篇3
重点
主要星座、恒星的位置和形状
难点
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的缘由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关于著名星座的传说
教学器材:星空图
教学课件:无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同学们,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
(学生回答)
(教师)每颗星星的亮度是不同的,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星星,全天大约有6000颗,由于南北半球、空气质量、人眼视力等原因,我们每天晚上在夜空中能够观察到的星星数目还要小很多。即便如此,我们在夜晚也很难将星空中的星星数清楚。
古代人为了明确星星的位置,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星空连接成各种图案,并赋予它们神话的形象,这就是星座。
(展示)教师展示一个星座的实际星图和星座想象图。
(简要讲解)教师介绍古代巴比伦人的十二星座,并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星座的名称只是人类的想象。教师提及古希腊人的四十八星座和的二十八星宿。
现在,国际上将星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成88个星座。在北半球的`人们,只能看到北天的星座;在南半球的人们,只能看到南天的星座。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的北天、南天星空图,回答第1题和第2题,并描述那些星座的形状。
(教师讲解)这些明亮的星星都是恒星,每个星座包括了许多恒星,而我们经常说的北极星、织女星等都是单一的恒星,它们是星座中的一颗恒星。
(提问)请同学们说出第2题的恒星都属于哪个星座。
(简要讲解)教师讲解北斗七星、大熊座、北极星的关系。请同学们观察北天星图,明确北极星的位置。
(教师提问)在夜晚观察星空,北极星应该处于天空中的什么方向?(正北方向)北极星为什么会指示正北方向呢?
(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的观察2,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利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没有望远镜的同学可以肉眼观察当地、当时的大熊座方位。教师提问:北斗七星的斗柄在不同的季节为什么会指向不同的方向?
(同学讨论)(下节课教师讲述)。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当堂完成教材的练习1、2。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空间想象和星座的形状。学生需要在头脑中形成三维空间的宇宙印象,以及记住一些重要星座的形状,并能够在夜空中独立寻找出这些星座。由于生活中预测命运的“十二星座”的影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即好奇,又有偏见。因此,教学设计以先从星座的产生导入,澄清一些知识点,然后将空间的概念和形状的概念渗透到教学中,重点是夜空中的主要恒星和主要星座的位置或形状。星空的季节变化在本节结尾处点出,为下节课做准备。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对于学生而言,“溶解”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无意识的。究竟什么是“溶解”,学生是很难说清楚的。学生也可能从来没有对溶解的现象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的观察比较,逐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科学概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按教材的陈述顺序和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将“食盐、沙、面粉”三种物质的观察同步进行,以利于学生在观察时就能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这样做可能比单独观察更直观、更省时,更便于学生掌握溶液的概念。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了多种鼓励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吸引到实验上来,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井然有序,观察描述得比较丰富生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
2、难点: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小组实验用: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糖、搅拌棒、杯子、自来水、抹布、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教学过程】
1、品尝饮料,复习引入。
出示一杯糖水,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饮料,尝一尝。
说一说:糖水是哪些物质的混合物?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了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把几种物质和水的混合现象。
2、食盐、沙、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猜一猜:如果把食盐、沙、面粉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组织学生把这三种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看哪一个小组发现得多。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可引导:水中能看到的是什么?什么看不见了?
介绍滤纸的作用,猜一猜:如果把杯中的混合物倒入装有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滤纸上留下什么呢?
指导学生进行过滤,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沙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3、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猜测高锰酸钾和糖在水中会溶解吗?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高锰酸钾和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两杯水中,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轻轻搅拌后继续观察描述。
想像糖也像高锰酸钾那样分散到水中去了吗?
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讨论分析: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8-01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8-14
关于科学教案07-24
必备科学教案07-26
关于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科学教案模板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