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科学教案1
目标:
1.感知声音可以通过管状材料从一头传到另一头的现象。
2.在“打电话”的情景中尝试两个人合作探索。
3.能控制音量,避免音量过大损伤同伴的听力。
准备:
用管状材料(如PVc管、纸筒、塑料软管等)连接成传声筒。
玩法说明:
两名幼儿合作探索,一名幼儿对着传声筒说话,另一名在传声筒的另一端倾听。
指导要点:
1.创设“打电话”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了解材料的'玩法。
2.观察两人共同玩“打电话”游戏时是否明确“听”和“说”的关系,能否互相配合。如果两名幼儿出现同时听或同时说的现象,可通过提问“两个人都说(听),谁来听(说)呢”引导幼儿关注两种角色之间的配合。教师不要替幼儿分配角色,如果幼儿之间不能较好地协调,教师可以游戏者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分配角色。
3.创设“说悄悄话”的情景,引导幼儿控制音量。当幼儿用较大的音量对着管子说话时,教师可请他的同伴表述“听”的感受。
4.幼儿说话时鼓励其先对着管子说一说,再离开管子说一说,然后问一问另一端的同伴在两种情形下声音听起来是否一样。
小班科学教案2
一:活动目标:
①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知目标)
②能够大胆猜想尝试,观察彩虹糖溶化在水中的现象
③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情感目标)
二:活动准备
彩虹糖若干,白纸盘20个,塑料杯子20个,塑料杯一个,一瓶牛奶,勺子20把
三:活动过程
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教师出示盖好布的彩虹糖盒子
①今天老师带来了个神秘的礼物,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摇晃彩虹糖盒子,用声音激起幼儿的兴趣。
②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好, 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看一看(给上来的小朋友看一个角落,然后让他说出来刚看看到了什么)
二、观察彩虹糖的颜色
1.教师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
①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带来的礼物到底是什么?
②那我现在把它变出来,让你们看看。
③咦!这是什么?
④你们有吃过彩虹糖吗?你们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⑤我们来看一看。彩虹糖有哪些颜色?(根据彩虹糖的颜色回答)
三、幼儿动手实验操作
①师:“彩虹糖有这么多颜色,那用什么方法能把彩红糖的颜色变没呢?” (幼儿大胆猜想,大胆表达)
②师:“我觉得呢,用水可以把彩虹糖的颜色变没,你们相不相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③师:“水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有幼儿说白色,教师出示装牛奶,把牛奶放到塑料杯里,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我能透过水看到你们,所以水是透明的。
小结:我们水是透明的,我们可以透过水来看到对方。
一、操作步骤
1、拿一颗彩虹糖放到装了水的塑料杯里
2、再拿我们的勺子轻轻的搅拌
教师提问:“我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彩虹糖的颜色怎么不见了”
小结:原来彩虹的颜色融化到了水里了
二、幼儿操作
①师 :“你们也想不想让彩虹糖变没?”
②师 :“你们看一下我们后面的桌子有什么?”
(准备操作的物品)
③师:“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杯子,勺子,和一颗彩虹糖,还有在操作的时候我们要观察我们的彩虹糖是怎么变没的,还要注意我们的这个彩虹糖能吃吗?我们这个彩虹糖是用来做实验的”。
(讲一些注意事项)
总结:“小朋友我们今天做了什么实验啊。让幼儿说出彩虹糖的颜色融化在水里了,那我们今天晚上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下实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小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产生对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知道一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3、通过观察、观看资料图片、录像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动物们在森林里忙碌的图片。
2、动物过冬的视频资料。
3、小兔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设置,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戴小兔头饰出场。
教师:小朋友好,我是小兔斑比。我现在有一件很烦恼的事情:我不知道我的朋友们到哪里去了,你们能帮我找找看吗?
2.教师:秋天的时候我还见到它们了,你们看。出示图片。
出示图片:秋天里,森林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小松鼠忙着把松鼠运回树洞里;大狗熊到处找吃的;大雁王温暖的地方飞......
教师:请你看看,在秋天的时候小动物都在干什么?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了解一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1、教师:可是冬天到了,我就再也没见我的一些朋友了,青蛙、小蛇、松鼠、狗熊、乌龟这些好朋友都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你知道吗?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播放视频资料,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
教师:我的动物朋友们到哪儿去了?
教师小结:动物过冬有很多方法,有的冬眠,像小青蛙、小乌龟、熊;有的到温暖的地方,比如大雁;有的在树洞里不出来,害怕被冻坏了,小松鼠冬天就躲在树洞里。
三、欣赏儿歌《小动物过冬》,结束活动。
小动物过冬
冬天里,刮北风,小动物,忙过冬。
羊儿换上厚皮袄,青蛙睡到泥洞里;
雁子飞到南方去,鱼儿躲到水底层;
松鼠贮足粮食后,一头钻进大树洞。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动物过冬的资料,在幼儿了解足够多动物过冬方式后,可以组织“找朋友”的游戏,同种过冬方式的小动物分类到一起。
2、引导幼儿说说人类是怎样过冬的。
小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肢体表现乌龟缩进龟壳以及乌龟爬行的动作。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
“乌龟”图片;《小乌龟》视频;《乌龟爬》视频;游戏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乌龟”,引出活动主题
二: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乌龟并模仿缩壳动作
——小乌龟的壳是什么形状?乌龟壳上有什么图案?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缩进乌龟壳的动作。
三: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乌龟爬的动作
——小乌龟在地上是如何前进的?
——我们来学一学小乌龟爬的动作吧。
四:播放背景音乐,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2.幼儿愉快游戏。
3.可根据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来调整游戏的速度。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将幼儿带入到一个游戏的情境中,以捉迷藏的游戏引出小乌龟,后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观察乌龟的环节,情节也是环环相扣。作为一堂科学课更是以两次观察将乌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了解个透彻。第一次观察时幼儿只注意到乌龟的外形,是一些比较外在的'东西,然而经过教师引导性语言的第二次观察,有目的地将幼儿带往了解乌龟生活习性的方面。活动的最后,以游戏的形式将乌龟的主要特征和习性呈现以及达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小班科学教案5
科学活动:香蕉{科学}
活动目标:
1、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2、品尝香蕉,知道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用黑色布透明的袋子包裹的香蕉五六袋(香蕉多为黄色,其中两三根是绿色的),擦手巾若干;垃圾桶。
活动过程:
1、以神秘的礼物引起兴趣。
教师手拿一个装有物品的黑色袋子,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些什么东西吗?
2、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1)教师:老师先不告诉你们这是些什么东西,你们自己用小手袋里摸摸,说说它们长什么模样,然后猜猜它们是什么。
(2)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3)出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
(4)鼓励幼儿用肢体表证香蕉的外部特征。
(5)教师:香蕉真可爱,有的弯,有的直。谁能将自己变成一根漂亮的'香蕉呢?
3、剥香蕉,吃香蕉,认识香蕉肉的特征。
(1)教师:猜猜香蕉肉的颜色和皮的颜色一样吗?
(2)引导幼儿剥香蕉,然后品尝香蕉。(丰富词汇:软软的、香香的。)
(3)讨论吃香蕉的好处:水果可是好东西,多吃水果有助于消化,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香蕉就是水果的一种。
4、游戏“香蕉变变变”,自然结束。
游戏玩法:教师说“串串香蕉变梳子”,幼儿双手合十,放于头顶,弯腰,手与同伴相连;教师说“分开香蕉变小船”,幼儿与同伴手分开,弯腰;教师说“剥开香蕉变
花儿”,幼儿双手分开手心向上,做托盘的样子于体侧;教师说“咬一口---咬一口---,再咬一口---,最后咬一口---,吃完了”,幼儿不断下蹲,蹲到无法蹲下。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中摆放一些香蕉,引导幼儿自由观赏品尝。
2、结合学习儿歌《香蕉》,拓展对香蕉的认识。
小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眼睛的结构特征、作用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2.尝试辨别几种小动物的特殊眼睛,感受眼睛特征的多样性。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猜猜他是谁”白板课件(包括教师的眼部特写、辨识度较高的几位幼儿的眼部特写、所有小朋友的眼睛)。
2.特殊动物眼睛的特写。
3.人手一面小镜子(活动前放在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萌发观察眼睛的兴趣。
1.教师逐步放映几位幼儿及老师眼部特写的画面,引导幼儿猜测。
师:XXX,你的眼睛真亮,你们都有一双亮亮的眼睛,这里也藏着一些亮亮的眼睛,请你猜猜他是谁呢?
师:他们的眼睛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呢?(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
师:看,这里还藏着许多双眼睛,你能找到自己的眼睛吗?
小结:宝宝们真棒,看眼睛就能猜出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真是太棒了!
二、观察眼睛,初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和简单功能。
1.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和好朋友的眼睛。
师:(教师自然的拿出小镜子)那我们的眼睛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呢?请你拿出小镜子来看一看,眼睛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起来,闭着的眼睛还能不能看到东西了?为什么看不到了?被什么挡住了呢?用小手摸一摸你的眼皮。(幼儿自由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说眼睛的外形特征
师:看过自己的眼睛了吗?谁来说说你的眼睛长得什么样子?
3.幼儿结合白板再次集体感知眼睛的外形特征。
师:宝宝们说的真好,这里也有一只大眼睛,眼睛上面和下面有什么呀?眼皮会一睁一闭。眼皮上长着什么呢?它能帮助我们挡住灰尘。眼睛里面有什么?眼球上有黑色的眼珠和白色的眼白,眼珠会转动,它能让我们看到各个地方的东西。
三、感受眼睛的作用。
1.教师用手遮挡住自己的眼睛,引发幼儿思考。
师:宝宝都知道眼睛长什么样子了吗?那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眼睛会怎么样?
2.师:那现在请你来做一件事情,把你的镜子轻轻的`送过来,然后闭着眼睛去找你的小椅子,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3.师:哎呀,眼睛闭起来什么也看不到了,有的宝宝坐错了位置,有的宝宝和别的孩子撞在了一起,那说明眼睛对我们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小朋友平时要怎么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
四、扩展话题,了解几种特别动物的眼睛
1.师:宝宝们真棒,知道那么多保护好眼睛的方法,(出示特别小动物眼睛的课件)这里呀还有一些特别的眼睛,它们是谁?你发现它们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原来动物的眼睛有那么多特别的地方。
2. 游戏:猜猜谁不见了?
师:现在我们要和这些小动物玩个游戏,考考你们的小眼睛,猜猜谁不见了?小眼睛仔细看,记住了吗?请用手把眼睛蒙起来,数1、2、3才能打开哦!
五、结束
师:楼下的小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景色和有趣的东西,我们去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看一看!
延伸活动:
1.开展户外游戏“捉迷藏”。
2.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人和动物的眼睛。
小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物品标记,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
2、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活动准备
1、实物图标若干张。
2、活动前已让幼儿选择过自己喜爱的图标,教师在其中的一张上写好幼儿的姓名,将该套图标中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橱、毛巾架等处。
活动过程
一、认图标。
出示插有实物图标的纸板,让幼儿回忆自己选择的图标,并在纸板上指认出来。
教师核对图标上的姓名,说对的就让幼儿将图标取走;说错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明确生活用品使用规则。
告诉幼儿,在幼儿园里每个人都要使用自己的一套生活用品:
茶杯、毛巾、小床等,并说明每个小朋友只准用自己的物品。
三、寻找自己的生活用品。
让幼儿手持图标自由走动,去对应茶杯橱、毛巾架等处的相同图标,
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用品所在位置后,再将手上的图标还给老师。
活动中,教师提醒幼儿看看自己的图标旁边是哪些图标,丰富幼儿表述方位的词汇和语句,
如:我的图标旁边是小兔子图标等。
小班科学教案8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态度。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3、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
教案准备:
1、挂图:图一,小长颈鹿开心地住在小房子里;图二,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
2、大小各不同的积塑,纸筒,纸盒(大小不同),小篮子,托盘,各种罐子和瓶子,纸杯,纸皮……
教案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故事内容: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
1)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2)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
2、介绍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堆高。
教师
⑴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
⑵你们能用这些东西建一间高高的房子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做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做。
2)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4、小结。
1)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
2)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楼底部太小,不平。)
3)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楼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启发幼儿用托盘,纸皮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
5、鼓励幼儿再一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
1)提醒幼儿行走时要注意,手脚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
2)重点引导幼儿如何利用辅助材料建高楼
6、评价结束活动。
请幼儿比比谁的房子又高又稳,请他说说他建楼的方法。
小班科学教案9
活动一:捡落叶、玩落叶(略)
活动二:树叶分类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法给树叶分类。
2、能大胆地进行实践活动,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树叶数份。
2、每人两个篓子。
3、集体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1、这是什么?
2、枯叶、绿叶数份
3、积木、白纸等操作材料。
4、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
2、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学习词:枯叶、绿叶)
3、猜一猜,叶子里面有什么?。,有没有水?
(1)介绍记录表,教师交待如何记录。
(2)幼儿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二、幼儿进行实验,探索绿叶里的水。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儿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三、幼儿交流:
1、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绿叶里有水,枯叶里没有水?
3、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反思: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小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3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到3。
2、能看图讲述,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三只小猪》语言CD、教学挂图。
2、香蕉、苹果、鸭梨水果操作卡片各三个。
3、三只小猪的头饰,实物适量。
活动过程
一、介绍故事角色导入
故事角色介绍:鼠老大、鼠老二、鼠老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你们看后面坐着客人老师,前面还有三位小客人(出示三只老鼠图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教师引导幼儿分别认识猪老大、猪老二、猪小弟。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分段讲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帮助小猪一起捡水果。
(1)教师讲到“走近一看,原来是黄黄的香蕉”时,问幼儿:“怎么办呢?快快帮帮猪老大捡到小拖车里吧”。师幼一边数香蕉一边操作卡片。
(2)教师讲到“他往树上仔细看,啊!有几个红苹果”时,问幼儿“怎么办”?师幼一起一边数苹果一边操作卡片。
(3)教师讲到“树干旁边竟然有大鸭梨”时,请幼儿快快帮猪小弟捡水果。
2、幼儿继续看教学挂图讲故事第二部分,帮助小猪比比谁的水果多。
(1)请幼儿猜想:谁的'苹果最多?
(2)幼儿操作卡片,比比谁捡的水果最多。
(3)教师示范并和幼儿共同总结比较的方法。
数的方法:
一一对应的方法:
3、观看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欣赏故事。
刚才小朋友帮了小猪一个大忙,一会小猪请你们吃水果,在吃水果之前小猪有个小要求,请小朋友完整欣赏故事并会看图讲这个故事。
4、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教师出示课件和小猪头饰。
小猪说:小朋友的故事讲的真好,现在请你们吃水果了。
小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草特点,表达自己观点。
2.认识小草的种类。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户外草地、小兔手偶、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户外拔草
小兔子要去小羊家做客,请小朋友帮忙,每人拔三种不同的草送给小羊,去户外找找。
二、游戏:播放音乐,找不同
1.找一个好朋友,把自己的小草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不同。
2.第二次游戏:拿出另一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3.第三次游戏:拿出第三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三、再次观察,交流结果
1.拿一棵小草看一看,说一说小草叶子是什么形状?
2.看一看,你的小草根长什么样?
3.闻一闻,小草有气味吗?像什么一样的'气味?
4.摸一摸小草,你有什么感觉?
四、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能够自己去寻找发现不同种类的草,为比较小草的不同特点做铺垫。引导幼儿发现草的根部生长与土壤土质的关系。游戏进行三次,每次幼儿拿出的草都不同,为此幼儿在进行比较时,每次的发现都不同,找的朋友也不同,充满了兴趣和发现探究欲望。比较环节幼儿很认真的从草的叶子、茎部、根部去观察比较,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发现。活动充满趣味性。
不足之处:
游戏的时间太短,没有更加透彻的比较三种草的特点。
小百科:草和庄稼一样,需要有一定的矿物质养料才能长得好,但平时很少有人给草施肥。冬天把草烧成灰,其中的矿物成分保留在灰中,灰可以随着雨水渗到土壤里,这样,矿物质又回到土里,就好像施了一次肥一样。
小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找影子、藏影子、做手影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使幼儿对探索影子的自然现象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木偶、投影仪、胶片、彩笔。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找影子
1、木偶影子表演
教师在投影仪上操纵木偶小猴,使小猴影子做出各种动作。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猴的影子在干什么?
2、幼儿找影子。
小朋友看看,墙上有小猴的影子,你们也出来找找自己的影子。(教师拉上窗帘,开灯,然后放音乐,幼儿找影子)
告诉我,你们的影子在哪里。让你们的影子表演各种动作,看哪个影子的动作最优美。(幼儿表演各种动作)
刚才,你们的影子在干什么?影子怎么也是会跳、会走的?
小结:影子真好玩,我动他也动,我做什么动作,它也做什么动作。
(关灯)咦,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没有了 ?(开灯)为什么影子又出来了?(再开灯、关灯)
小结:影子跟亮光有关系,有亮光,影子就出来,没有亮光,影子就没有了。
二、藏影子。
我们来做藏影子的游戏,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来找。想一想,怎样藏,老师才找不到你的影子。(幼儿藏影子,教师找影子,被找到影子的幼儿站在一边)
(问没被 找到影子的`幼儿)我怎么没找到你的影子?你为什么藏在这里?
小结:亮光照不到的地方,没有影子,所以老师就找不到了。
游戏玩两遍。
三、做手影游戏。
今天,老师青睐一个表演家,她会做各种手影游戏。(老师表演手影游戏)
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哪个小朋友也会表演?(小朋友用木偶或者手影表演)
说说你表演的是什么?
小结:在亮光下面,可以做各种影子游戏。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找找还有哪些地方有影子。找个好伙伴做做有趣的影子游戏吧。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贴近他们生活,深受孩子们喜爱。
2、本次活动,目标设置得当,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跳跳就能达成新的认知目标。
3、本次活动过程井然有序,过渡环节自然,消除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4、在教师找幼儿影子,幼儿找其他幼儿的影子环节让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充分的互动了起来,活跃了课堂氛围。
5、在找影子环节,让幼儿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小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分为本影,半影。
小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石头的特征,知道石头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观察、讨论,发现石的用途以及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了解石头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课件:有用的石头。
2、课-照片:岩石。
3、幼儿用水彩笔。
4、幼儿搜集的小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漂亮的岩石。
教师提出疑问:漂亮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展开。
1、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经过风吹日晒,又经过雨水、空气等外力的作用,沉积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教师: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岩石吗?想一想在哪里见过岩石?(提示:海边,山林等)
2、实验。
出示:一团捏在一起的'湿沙。
你们看这是什么?现在,我们用吹风机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球上的沙,由于湿度的变化和挤压,可变成岩石。
老师告诉小朋友,岩石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浪的冲击可变成大石头呢。
3、了解岩石的沙化特征。
课件演示:岩石和沙子。
教师: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们知道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结:岩石被风化成为小块后,还必须经水流的不断冲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进一步又可变成细沙。所以,可以说沙是石头变的,石头也是由沙变的。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认识石头。
(1)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石头(每人一块,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2)启发提问:
石头是什么样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石头是多种多样的,颜色有……,形状有……)
5、讨论:石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有用的石头》
铺路、铺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桥和石凳、石栏杆。
结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
三、结束。
引导幼儿在小石头上作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后继续收集不同的石头,了解不同石头的作用,然后讲给大家听。
小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小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知春笋的外形特征。
2、了解春笋与竹子的关系。
3、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剥笋、玩笋壳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两支春笋、一把刀(供教师用)、沙盘、色拉油、每组两个篮子、春笋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底粗顶尖像宝塔,层层衣服粘泥巴,衣服里面节节肉,做菜汤顶呱呱。”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
3、请幼儿说说春笋是什么样子的?(长长圆圆,下粗,上尖)看上去像什么?什么季节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出示图片)春笋外面包着什么?是怎么包着的?
4、请幼儿将春笋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破。
5、教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6、请幼儿说说,笋肉是什么颜色的?
7、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菜吃。
二、玩笋壳
1、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看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欣赏。
三、品尝笋肉
教师将笋肉洗干净,切成数块。淋上色拉油,请幼儿品尝。
小班科学教案15
目标:
1、通过玩水,发现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里。
2、在玩水发展幼儿对操作的兴趣。
准备:
盛水的大盆3—4个,内装有半盆水;每人一个塑料筐,内有多种材料(小积木。塑料玩具。玻璃球。铁夹子。木夹子等)
过程:
1、介绍各种材料,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提问:小朋友很喜欢玩水,这儿有几盆水,每人还有一个小筐,小筐里有许多东西,你们一样一样地把它们放入水里玩玩,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引导幼儿边玩边说说自己的发现。
(1)组织幼儿谈话,问幼儿玩水时发现了什么。
(2)根据幼儿的发现,教师请幼儿再玩一次,看是否是这样?(不同的材料有的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建议:
活动继续进行,当孩子发现材料的.沉与浮后,再请幼儿将会沉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将能浮起来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n
【小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教案:玩泡泡_小班科学教案07-07
小班科学教案:能干的小手_小班科学教案07-05
小班科学教案:糖消失了 _小班科学教案07-13
小班科学教案:做泡泡水_小班科学教案07-07
小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蚕豆花_小班科学教案07-05
小班谷雨科学教案03-29
小班科学教案:小鸡的一家_小班科学教案07-07
小班科学教案:《橘子》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