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 1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成果,知道不浪费。
2、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小麦生长挂图一幅、小麦头饰。
活动建议:
一、出示小麦生长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组成部分,认识根、茎、麦穗的形状。
二、了解麦子的播种和生活状况。
三、游戏“麦爷爷的`孩子”。请一名幼儿戴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四、教师总结:
小麦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他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做到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爸爸、妈妈平时给我们做的饭,我们平时看的书,玩的玩具等都是成人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不能浪费别人的劳动成果。
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 2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提问: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 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劳动,以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能够按照小麦的生长顺序对相关的图片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一套、VCD光盘。
2、学具:实物小麦(每组一束)、每人一套小麦生长过程图片。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难点是知道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及其名称并为相关图片正确排序。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启发幼儿积极回忆所吃过的白面食品,初步感知小麦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请幼儿品尝好吃的面包,引出课题。
2、你都吃过哪些白面食品?(幼儿自由发言)
3、白面粉是怎么来的.?
(二)展开:认识小麦及其生长过程
1、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后提问:你现在看到的小麦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几部分组成?
2、小麦什么季节种?什么季节收?
3、从种到收,小麦都有哪些变化呢?
4、组织幼儿观看影像资料,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经验。
5、请幼儿尝试按顺序给小麦的生长图片排序,并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排列。(教师巡回指导)
6、运用影像资料和学具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小麦的七个生长阶段及其名称。
7、运用录像激发幼儿从小热爱科学、尊重农民劳动,以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三)结束:欣赏教师舞蹈《好收成》,自然结束。
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过程。
认识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
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尊重和珍惜粮食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小麦生长各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影响小麦生长的关键因素。
难点
理解小麦生长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展示小麦的图片或实物,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小麦是如何生长的,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
介绍小麦的播种:包括播种时间、种子处理、播种方式等。
小麦的发芽和苗期:讲解小麦发芽的条件和苗期的生长特点。
分蘖和越冬:解释分蘖的`概念和小麦越冬的注意事项。
返青和拔节:描述这两个阶段小麦的生长状况和需求。
孕穗和抽穗:说明小麦生殖生长的开始和特点。
灌浆和成熟:阐述小麦籽粒形成和成熟的过程。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如何保证小麦的高产和优质?
(四)总结归纳(5 分钟)
总结小麦生长的全过程,强调每个阶段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五)拓展活动(课后)
安排学生回家观察附近农田里的小麦生长情况,或者进行简单的小麦种植实验。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小麦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借助更多的多媒体资源或实地观察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 5
一、设计思路
小麦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作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对于幼儿来说,其生长过程及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可能较为陌生。通过本教案,旨在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认识小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爱惜粮食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理解小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包括小麦的生长过程图片或视频。
实物小麦一株,展示小麦的根、茎、叶及麦穗。
麦粉制的食品(如馒头、面包、面条等)和麦杆工艺品。
儿歌《大馒头,哪里来》的音频或歌词。
环境布置:教室一角布置成“小麦农场”,展示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图片和实物。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谈话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讨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粮食作物,引出小麦的话题。
实物展示: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认识其根、茎、叶及麦穗。
2. 认知环节(15分钟)
播放课件:利用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向幼儿展示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讲解说明:结合课件内容,详细讲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期、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等阶段。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并复述小麦的生长过程。
3. 体验环节(10分钟)
麦制品展示: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认识这些都是用小麦做的。
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幼儿当面粉制品(佩戴相关图片),通过游戏加深幼儿对麦制品的认识。
4. 联想环节(5分钟)
引导联想:提问幼儿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引导幼儿将小麦与其他粮食作物进行联想和比较。
5. 教育环节(10分钟)
儿歌教育:播放或朗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教育幼儿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情感升华: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感激之情和对粮食的珍惜之意。
6. 总结环节(5分钟)
回顾总结:引导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布置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并认识更多的麦制品,进一步加深对小麦的认识。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的展示、生动的讲解和有趣的游戏等方式,激发了幼儿对小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儿歌教育和情感升华等环节,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尊重农民劳动、爱惜粮食的情感。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如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与拾麦穗等公益劳动,以加深他们的体验和认识。
【社会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设计教案09-23
社会活动教案01-13
小麦的作文03-13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12-09
社会活动优质教案12-05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6-12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05-18
幼儿社会活动教案01-26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