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教案
《爱的教育》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爱的教育”系列丛书或文章的推荐,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表达爱,同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表达爱,同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爱的教育”系列丛书或文章的推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1、话题1:你需要爱吗?
冰心有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关于爱的思想与观念,贯穿了每一个人的一生,爱母亲,爱父亲,爱弟弟,爱一切人;爱小猫、小狗和一切小动物;爱星星,爱大海,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爱祖国,爱人民,爱整个地球……
2.话题2:但是,怎么去爱呢?
我常常碰到看到听到一些人由于不会爱而引起误会,造成痛苦的事。比如有的同学痛苦的说:“我是爱你的呀,为什么你不明白我的爱,反而怪罪我呢?”那么,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社会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怎样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当我们有了困难,犯了错误,又应该怎样对待,对贫困的、残疾的、学习困难的、学习优秀的等等不同的人又应该怎样对待呢?这不仅使学生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家长的问题,
3.小调查:你会爱吗?
二.好书推荐
1.有这样一本书,能够做我们的老师。那就是——《爱的教育》,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不同的人读这本书有不同的推荐理由。
⑴孙老师的推荐理由:
A.以故事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
B.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
C.读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⑵听听作者、译者的话:
《爱的教育》(原名Cuore,直译为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恩利科的眼光,从4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载了小学生恩利科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自然之爱、家乡之爱、祖国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⑶同学的推荐理由:让学生自由说说(略)
三.分享好书
四.读后送话
1.爱祖国;2.爱人民;3.爱父母;4.爱兄弟姐妹;5.爱老师、同学、他人;6.爱自己;7.爱大自然;8.让好书教会我们爱,教会我们做人!
五.课堂总结
读书的好习惯:A边读边想;B联系实际;C认真摘抄;D天天读书。
《爱的教育》教案2
目的:
1、检查半学期来,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情况。
2、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活动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
2、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
3、生自由畅谈心中对爱的理解
4、问: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导出《爱的教育》)
5、简介相关内容
二、走进人物
1、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2、出示思考题:
(1)、这本书是写 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
(4) 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
(6) 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3、指名试做
4、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人物?交流
5、指导:在这些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安利珂的女老师,因为她﹍﹍
6、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三、印象最深的故事
1、过渡: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故事情节交流
3、引导:你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四、 感人的片段
1、过渡:这一个个故事打动了我们,多少次,我们边读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老师把读的.过程中最感动的片段划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出示几处感人的片段。
3、指名读。
4、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打动你的地方划下来?
5、交流
五、小结
1、从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2、以“ 教会我 ”的句式说一句话。
3、小结:《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音乐:《爱的奉献》)
4、作业:给你最佩服的一个人物写一封信
《爱的教育》教案3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激发阅读原著《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深情地):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随即响起歌曲那清澈的童声)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同学们,母亲,是给我们最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亲爱的母亲,他就是——卡罗纳
(板书课题——23*卡罗纳——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2.想想、说说: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
生1:卡罗纳应该会很悲伤。
生2:也许他把眼睛哭肿了。
生3:我读了课文,知道卡罗纳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打不起精神听课;在座位上不时哭泣着。
师: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受了巨大的不幸,他来到了学校上课,等待他的是什么呢?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对待他的呢?
[评析]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想想说说: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怎样的,让学生借助想象或凭借预习获得的初步印象,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爱”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表达。
2.生畅谈感受:
生1:善良的老师,善良的同学,善良的同学的妈妈,他们用爱心鼓励和关爱卡罗纳
生2:我感受到的是真诚,人们真诚地理解别人遭遇的痛苦,真诚地安慰卡罗纳。
生3:我想说,卡罗纳是不幸的,他失去了亲爱的母亲,但是他又是幸运的,他有爱他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周围的人。
生4:课文写得真感人,我被感动了。
……
师:课文中强烈的爱感动了同学们,同学们也很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评析]初读阶段,意在训练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的能力。读完一篇文章,能基本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和大致内容,体现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的习得。
三、深入阅读——理解“爱”
1.生默读课文,思考: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用笔画下来。
2.学生交流:
师(出示句式,帮助表达)当卡罗纳……谁怎么做?
生1:当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提前嘱咐孩子们不要开玩笑,要热情地对待卡罗纳。
(师相机示范朗读老师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低沉)“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郑重、严肃地)“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生2:当面容灰白,非常伤心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生3:当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放声大哭时,老师把他拉到自己的胸前,安慰他、鼓励他。
生4: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
生5:放学时,当“我”跑过去扑进母亲的怀抱时,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生6:当“我”发现卡罗纳目光里充满无法形容的悲哀时,我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3.感情朗读:
师读卡罗纳表现的句子,生读大家怎么做的句子。
[评析]留足时间,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提供表达语言的句式参考,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规范语言,也降低交流感受、口语表达的难度,给予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的信心。
四、品析、想象——领悟“爱”
1.再次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朗读,看看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让你为之一动,为什么?在书上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播放一段轻音乐)
(师巡视,发现部分学生面露难色)
师:同学们可以注意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看看哪一处描写,哪个词,那个句子特别好,为什么?(学生继续读文,圈圈写写)
2.学生交流想法:
师:请同学们来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老师,哪个词你认为用得很好呢?(师一愣)
师:我认为“屏息凝神”这个词用得很好,可怜的卡罗纳来到学校,同学们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从“屏息凝神”这个词可以看出同学们不敢有任何多余的表情,生怕任何不恰当的表情触动了卡罗纳的心,只是用和他一样悲伤的眼神看着他。同学们对卡罗纳那深切的爱便在这凝视的目光中深含着了。
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来说说。
生1:我找的是“暗示”:当卡罗纳看到书上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的`时候,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暗示”这个词表达出老师对学生,对卡罗纳的关爱。老师会怎样暗示大家呢?肯定不是用言语提醒大家。(为什么呢?)因为用言语来提醒大家,卡罗纳也就知道了,所以老师的暗示可能是一个眼神。
师:是的,老师把对卡罗纳真切的关心淡化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里了。老师时时记着不要伤害到卡罗纳,真是用心良苦。
生2:我认为“目不转睛”这个词用得很好,当“我”扑进母亲的怀抱时,母亲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读到“目不转睛”这个词的时候,我被作者的母亲感动了,一个并不是经常与卡罗纳接触的人,一个同学的家长,对卡罗纳也是如此同情和关心。人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卡罗纳,大家都是关心他的。
(班级响起掌声)
[评析]对词的敏感是一种阅读素质。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触动心灵的词语,做批注,谈感受,旨在培养学生对词的敏感,深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爱的延伸:
1.师: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爱,是一个轻轻的接触;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是的,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同学深受感动。
2.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3.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出自何处吗?
生:《爱的教育》!
师:让我们再快速阅读选自《爱的教育》的另外两篇文章
《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选自《同步阅读》)
学生自由选择一篇,静静阅读。
4.走近《爱的教育》
(1)阅读文后“资料袋”:
(2)展台展示同学们带来的《爱的教育》。
(3)师补充介绍《爱的教育》,激发阅读兴趣:(幻灯出示)
《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说教,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日常生活。《爱的教育》以娓娓动听的语言和生动感人的事例,启迪人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师长。
[评析]推荐文章阅读,挤进课堂,加大阅读的容量。其次,一本好书,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爱的教育》是一生中务必一读的经典,补充介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
1.阅读《爱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父母交流阅读感受,讨论其中的人物。
[评析]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教师,首先要让文本打动自己,再寻找打动自己的点,以这个点生发开去。《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生发的点是什么呢?是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找准了“点”,就能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设计以“爱”为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其次,对于此类情感性强的文章,教师还注意把握好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巧妙地引导学生在畅谈感受时,有效的运用文本的语言,既有表达的冲动,又有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在下水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本领”,丰富阅读量,并延伸到课外阅读中。
《爱的教育》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爱的故事”的分享交流,体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爸爸、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爸爸、妈妈讲小宝宝的故事;
物质准备:创设分享交流的环境,提供幼儿表证的实物及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讨论
1.边听边回忆小朋友想念陈老师时,录下的感人的话。
提问:这些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2.教师讲述《陈老师爱宝宝》的故事。
插问:(1)宝宝这么小,为什么就说他“做夜班?”(2)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到底爱不爱宝宝?你们是怎么着出来的?
3.小结: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都是爱宝宝的',爱的方式是不同的,是各种各样的。
二、交流体验
1.启发幼儿自述故事
刚才你们都说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是很爱宝宝的,你们的眼睛也很亮,你们也有许多爸爸、妈妈爱你们的事情,你们可以讲给大家听听吗?
2.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帮助幼儿理解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
(1)夏一帆的故事--“脚肿了,妈妈哭了”
插问:
①帆帆有脱鞋子的坏习惯,猜猜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②妈妈为什么会哭?③夏一帆的妈妈爱不爱他?(幼儿小结)
(2)倪品故事--“我的肚脐”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很爱他的?
(3) 沈佳依的故事--“我一直喜欢到铁轨上去兜一圈”
插问:
①爸爸是怎么做的?②为什么爸爸不带她去公园、超市玩,而带她去看铁轨呢?③说明沈佳依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师生共同小结)
(4)朱健宁的故事--“杯子宝宝,我再也不扔你了”
插问:
①爸爸、妈妈骂你,打你时,心里怎么想?②爸爸、妈妈心急了,是不是就不爱孩子了?为什么?(幼儿结合自身经验重点讨论)③现在宁宁扔杯子的坏习惯有没有改掉呢?是怎么会改掉的?④宁宁应该感谢谁?为什么?(幼儿小结)
3.总结归纳
老师听了你们的故事,真感动。你们的爸爸、妈妈确实是很爱你们的,而且不同的爸爸、妈妈,用了不同的爱孩子的方法。你们的眼睛也真亮,爸爸、妈妈的爱都被你们发现了,以后老师还跟小朋友一起学学怎么样来爱爸爸、妈妈,好吗?
三、师生互动(激发爱的愿望)
你们看谁来了?(音乐响起)
1.陈老师以爱的神态抱着宝宝步人孩子们中间,让幼儿感受母亲爱孩子的情感。
2.师生交流:
(1)小朋友你们想我吗?我的宝宝可爱吗?
(2)老师,这么小的宝宝你是怎么爱他的?
(3)你们来抱抱他,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爱他?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爱的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爱牙主题教育的教案06-03
中班健康教育《爱运动爱健康》教案04-16
爱的教育10-07
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反思10-02
爱的教育日记10-06
爱是最好的教育10-05
《爱的教育》的心得10-03
爱与教育心得09-26
爱的教育故事10-03
爱的教育心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