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2-07-20 21:38:21 教案 投诉 投稿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过程方法:

  学生在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情感与态度:

  提高学生欣赏平行美的能力,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平面”、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孩子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桌上有两枝铅笔,一位同学从旁边经过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咦,铅笔呢?(课件演示:两支铅笔从桌子上滚掉在地上)。

  生:铅笔掉下来了。

  师:那两支铅笔掉在地上,可能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一下,把他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吗?动手画之前,老师提出几个要求: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能把这两枝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可以吗?(直线有什么特征?)画的时候用上工具尺子;各种方法尽可能不一样,给定的时间里比比谁画得多。

  2.初探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一个同学的画法如下

  师:我们看这位同学的画法,他画了()种,有比他多的吗?老师刚才提出了要求,各种画法尽可能不一样。现在这几种画法中,真的没有相同的画法吗?

  生:不是。

  师:哪些画法是相同的?为什么?

  生:第一种和第四种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有重合在一起的地方。

  师:老师懂了你的意思,就是两条直线有一个点是重合在一起的。那就是说,两条直线——

  生:交叉在一起。生:相交。

  师:很好。刚才有同学说了一个很好的词:相交。(板书:相交)指着学生画了“角”形状的两条直线,引导学生辨析他们是否相交?师:(手指第三种方法)这两条直线相交吗?生:不相交。

  师:我们的眼睛还没有看到相交师肯定的,但这是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后,是什么结果?

  生:画得长一些会相交的。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那条直线斜过来。生:这条直线靠过来了。

  师:老师知道大家的意思。原来这两条直线之间有这么宽(指第三组直线的下半部分),现在这条直线向这条直线靠过来了,两条直线间靠得越来越近了,按照这个趋势,他们肯定会有相交的一点。

  师:哪个同学上台,用测量的数据把大家刚才观察的结果表示出来?师:还有不同的方法说服大家吗?(让事实说话)(测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

  师:看上去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实际上是相交的。照这样看来,这两组的两条直线也是相交的。

  生:不是。

  师:怎么不是呀?那位同学用测量的数据来说服大家。

  生上台测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并说明:宽度没有变化,两条直线一直隔着这么远,不会相交。

  师:经过一番分析,这位同学画的这么多种画法中,归根结底实际上是几种不同的画法?看来画在点子纸上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生:或者相交,或者不相交。

  师: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刚才画的各种画法中,哪几组直线是相交的,哪几组直线是不相交的。

  交流。(你画了几种画法,实际上是几种不同的画法?)

  师:同学们画的直线都在这张纸上,我们把他们说成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我们把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互平行。(板书: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来看这样一组判断题。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对教材中关于平行概念的语言描述学生理解尚有困难。

  3.深究

  师:我们是通过掉在地上的两枝铅笔,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让我们还是回到上面的话题上吧。如果桌上的铅笔,一枝掉在地上,另一枝还在桌上,那这两枝铅笔所在的直线还能相交吗?(课件演示这样的场景)

  生:不会。师:为什么?

  生:一枝在上面,一枝在下面。画长一些,上面的还在上面,下面的还在下面。师:很有想象力。看到两枝铅笔现在的位置不由得想到了立交桥,请看大屏幕有些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有些在立交桥上高速公路上行驶,我们动手做个模拟试验,用一个手指移动演示下面的汽车行驶的.路线,用一个手指演示在上面路面上行驶的路线,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开来,结果:两辆汽车会相撞吗?为什么?

  生: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多请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你们抓住了关键,因为两辆汽车在上、下两个不同的路面上,所以这时这两条行驶路线既不相交,也不是平行,它是一种特殊的情况。而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相交和平行特别强调,在同一个平面内。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图形和线条的世界,借着这两枝铅笔我们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你能从下面的图片中找出相互平行的直线吗?(课件出示:课间10分钟)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平行或是相交的直线的?

  【设计意图】生活是学生认知形成和发展坚实的踏板,离开了生活进行教学,为学生支起的就是一个空架子。“同一平面”的含义是学生理解的一个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

  利用刚才的情境深掘一尺:桌上的两枝铅笔只有一枝掉在了地上,这时候两枝铅笔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孩子的意见会出现分歧,有的认为相交,有的认为不相交。多媒体适时出示立交桥,并且带领孩子做一个模拟试验,用一个手指头表示下面汽车的行驶路线,一个手指头表示天桥上汽车的行驶路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从不同的方向开来,不会撞车的原因在于这些汽车在上、下两个不同的平面上,而我们小学阶段所讲的平行与相交都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以此为踏板支撑起学生对抽象数学术语“同一平面”的理解。在孩子内心世界,他们较少用数学术语、命题的方式来建构自己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的,鲜活而有贴切的表象是理解抽象概念内涵的最佳“锚桩”。

  4.操作

  师:我们的同学勤观察、善思考,已经认识了平行。那我们能动动手画出平行线吗?一边画,一边总结画平行线你用了哪几个步骤。

  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生: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一条直线。

  师: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这两步之间有没有做什么?生:把尺子这样。师:谁能帮助他表达?生:移动生:平移

  师:(板书:平移)老师刚才听到同学这样说:要平移!非要平移吗?为什么?生:不平移的话,直线就会斜掉,就不是平行了。

  师:那怎样保证是平移呢?,还记得图形在方格纸图上的平移吗?请看大屏幕,正方形在方格纸上移动,它能一次平移到这一格吗?为什么?将方格纸斜着放,正方形在方格纸上平移。

  师:如果没有方格纸,要想平移,你觉得关键是什么?

  师:对了,如果要让这个正方形,就像小火车,要想火车平移,那关键就得给它造一条轨道。现在请你拿一把三角尺,你能想办法,让他平移吗?

  演示画平行线吗?和老师同步练习。

  学生独立练习。

  加大难度,你能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学生尝试,然后演示。

  再加大难度,你能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学生尝试,演示。交流:在画平行线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应该要这样画,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画。知识不能很好的为技能的展开提供有力的支撑。

  5.冲浪

  想想、摆摆、填填

  (1)第一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第三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那么第三根小棒和第一根小棒()

  (2)先摆一组平行线,再在不同的方向上又摆了一组平行线,可能摆成()图形。摆成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之处?

  书第41页第3题。自己思考,讨论交流。

  6.总结。

  学到这里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看老师的板书,还缺个课题,你能帮帮忙,给我们今天的课取个名字吗?能说说理由吗?

  欣赏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

  总结:平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无处不在,下面大家一起来感受平行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美。美的事物有千千万万,其中的奥秘有许许多多,老师相信,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你不但会发现其中的秘密,你还会用你的智慧来创造出更多的美好画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请看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黄河的走向,弄清楚黄河流域与黄河长度的区别,汇报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学生根据图中信息独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师: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可以怎样算?

  学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研讨,汇报交流师:这是一个规律吗?想办法验证一下。经过验证这确实是一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A+(B+C)=(A+B)+C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加法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完成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也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A+B=B+A

  师:学习了加法的两个定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观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算

  四、自主练习

  第1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3、4题。注意用简算。

  五、简要回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

  自主练习3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可能性、方向与位臵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用酸律”。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臵”。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臵,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臵。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课题:

  《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调查、计数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统计图表。

  3.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图表中反映出的数据关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给以解决,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与同伴交流思想。

  5.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知识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关系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小桶、小红旗、旗座、玻璃珠

  教学过程:

  (课前交待插红旗的个人成功体验与小组团结协作!)

  一、大象生日事例,巩固统计认识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入课

  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天吗?生答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动物园里正准备给一位小朋友过生日。他是谁啊?(直接入课)

  这么多的客人,他们正给大象胖胖唱生日歌呢。我们也一起来吧!(一起唱生日歌)。(营造气氛)

  2、统计客人数量,完成统计表

  让我们找找,都来了那些客人?(学生指出,老师点出来形成象形统计图)

  数一数各有多少?师课件填表。

  3、问题与解决

  根据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提出问题,再解决。

  二、摸珠子事例,教学可能性大小

  1、介绍游戏做法

  (投影仪投影)游戏方法;游戏规则。

  裁评方法:做得又好又快。

  2、小组玩并做好统计,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巩固统计图的记录方法

  3、结果分析,导出结论

  请一小组代表发言:根据图表,你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次数最多?)再看实物论证。

  再次发言,引导形成结论意识。

  小组同学根据图表,推测哪种颜色球的多少,再实证。

  三、水果事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1、提出问题

  老师有一个水果店,卖了这几种水果(课件出示)。

  你喜欢吃那些水果?生答

  好的!大家到时来的时候,老师请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调查一下,把你们喜欢吃的水果都记下来?

  2、学生调查

  小组活动,完成统计表格。

  3、学生发现情况,解决问题

  根据你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现在生意特好!我呢,就想再进一点水果?你认为现在可以去进点什么水果才是最好卖的?

  四、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统计呢?

  班上的同学,看一看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

  统计学校的老师,知道学校是男老师多还是女老师多!

  看看什么东西好卖!(市场调查,进货)

  天气调查,帮助农业生产!

  比多少!

  …

  五、学习情况事例,就地挖掘教材

  1、统计学习情况

  学生清理小红旗的面数,完成数据收集。

  完成统计表(课件)

  2、学生发现

  你可以看出什么?

  3、教师总结

  六、品牌电视事例,课堂延伸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上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

  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上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天平)

  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你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

  (两边的质量相等。5=5)

  2。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右侧也加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

  3。分别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动手实验,列算式

  4。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

  5。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X=10)

  6。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7。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8。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9。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

  (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活动二:解释运用:解方程

  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

  (1)什么是未知数?

  (2)根据刚才我们的游戏,你会求X?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8—8=10—8

  X=2

  (3)怎样检验?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理解题意,解方程

  活动三:建立模型。

  1。看书: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等式两边都乘上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能成立吗?你怎样验证?

  3。解释运用:解方程

  (1)饼400克,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怎样列方程?

  4X=400

  (3)怎样解方程?

  4。试一试:解方程。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仪、计算器、写有试题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 8125=( )

  620=( ) 24125=( )

  6200=( ) 72125=( )

  (1)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上面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同伴听。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2)组织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1)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804=( ) 25160=( )

  404=( ) 2540=( )

  204=( ) 2510=( )

  (2)引导学生讨论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洁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P59、3

  (2)举例说明积变化规律。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5、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2、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 10545=

  (182)(242)= (1053)(453)=

  (182)(242)= (1055)(455)=

  ②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②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4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毛线的过程,知道线有直线与曲线之分。从中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

  2.在观察比较中掌握三种线的特征。

  3.体验点与线,线与线,线与面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难点:建立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玩篮球吗?(屏幕出示)看,四(1)班的一、二组同学正在进行投球比赛呢,规则是每人投10次球,看哪组投的准?今天,我们班同学来给他们当裁判,好不好?第一次,每组出一人,老师用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出了第一组和第二组投中的个数(多媒体出示第一组投中7个,第二组投中6个),哪组投的`准一些?生判断:第一组投的准一些;

  问:你是怎么判断的?指名回答。

  第二次,每组出两人,(多媒体出示第一组两人分别投中6个、7个,第二组两人分别投中5个、9个),哪组投的准?生判断:第二组投的准;

  问,这次你们是怎么判断的?指名回答。

  第三次,两个组所有同学都参加比赛,(多媒体出示第一组四人,第二组五人及成绩),这次又是哪组赢呢?预设:

  生1:第二组赢,第二组投的总数多;

  生2:我觉得比总数不公平,因为第二组多一个人师:到底事实情况怎样?我们必须想个方法来说服对方,请你们开动脑筋,先自己思考,有了想法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问: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比什么?师:你觉得哪一种比法更加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师:

  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明白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多,算总数不公平,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有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一比胜负。

  (出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师:你能试着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几个球吗?

  1、先合再分(多数学生都会先想到计算的方法)

  (生答,师演示)

  会列式吗?板书:6+9+7+6=28(个),28÷4=7(个)师:这种方法是先怎样,再怎样的?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这样我们求出了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反映了第一组投中的平均水平。

  那你会计算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吗?自己算一算。

  (指名答,师板书)9+8+5+3+5=30(个),30÷5=6(个)。

  问:刚才第一组用总数除以4,到了第二组,怎么就除以5了呢?(因为第二组是5个人)

  通过算平均成绩,现在你能比较出是第一组投得准一些还是第二组投得准一些了吗?(出示:答:第一组投得准一些。)

  2、移多补少法。

  ⑴(出示:第一组投球成绩统计图)我们再来看第一组同学的投球成绩统计图问:谁还有不一样的、更独特的方法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吗?(预设:二号和四号本来就是7个,把一号的8个移1个给3号,最后大家都是7个。(生答,师演示)师:通过把多的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个人都一样多。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⑵你能用移多补少法看出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吗?(生答,师演示)(出示第一组、第二组投球成绩统计图)同学们,不管用哪种方法,刚才我们都得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这个7就是8、7、6、7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个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师:请问这个6(第二组平均成绩)能代表刘杰的投球水平吗,能代表刘杰的投球水平吗,那它代表的是什么?生交流;

  师:是的,孩子们,平均数是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它不仅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还能进行不同组数据之间的比较。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智慧的头脑想到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了本不公平的事情,老师真替你们骄傲!

  3、理解平均数的范围。

  同学们是不是都会求平均数了呢?挑一个你喜欢的数据读读,并说明它的意义吧。(出示课件)

  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出示亮亮家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统计表),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几个塑料袋;

  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使学生体会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而是虚拟的数)

  平均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练习巩固,灵活应用

  1、解决问题。

  小熊冷饮店的进货问题。

  2、问题讨论。

  怎么理解“平均水深120厘米”?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平均数,静静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板书设计平均数移多补少先合再分平均数=总数÷个数反思:能够让学生学会了平均数的求法,体会了平均数的意义,做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不足:放手还不够彻底,学生参与率不高,板书过于随意,以后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在教学中要参考教师用书,吃透课本,讲到位,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有准确性,学生回答要用数学术语。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6′

  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各数:

  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后交流。

  新课22′一、教学例2:

  1、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问:这些数怎样写?

  2、问:这些数的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

  三亿写作300000000

  三十亿九千万写作309000000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700300200000

  3、想一想:整亿的数怎样写?

  4、重点分析“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这一中间有零数的题型

  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

  1、学生试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法回答。

  3、学生归纳:有多少亿,就在亿级上写多少,再写8个0。

  4、学生练习。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25页,例5、6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等活动中。体验探索规律的快乐,培养探索精神,并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2、在计算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红旗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

  4、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25×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

  (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

  c、用字母表示定律

  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板书公式:a×b=b×a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 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

  (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

  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

  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2、教学乘法结合律

  (1)发现问题:教师谈话引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比较选择的算法是否相同,组长作好不同算法记录。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两种算法

  (25×5)×2 25×(5×2)

  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

  (2)举例验证

  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25页,汇报板书学生举的例子。 教师出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5×4)×10 ○ 15×(4×10) (125×8)×5 ○ 125×(8×5)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

  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

  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让学生说说运用乘法结合律时注意的问题。

  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

  教师提问:比较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出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完成做一做后两道

  四、回顾整理

  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简便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五、作业

  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25=25×4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5×5)×2=25×(5×2)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1

  一、学术条件分析

  4 (2)年级有xx名学生,其中女生xx名,男生xx名。这些孩子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不理想。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基础薄弱。他们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不会用到,作业正确率低。有些学生拒绝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延。这学期的数学课,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想得好,愿意思考,不怕错误,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愉快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在各方面都会通过上一段楼梯。

  二、本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大数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二位数除、测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多重条形图、广角数学和教学实践活动。

  三、本教材的教学目标:

  1.知道“十万”、“百万”、“十亿”、“十亿”、“千亿”的计数单位,知道自然数,掌握十进制的计数方法,按几级读写一亿以内和一亿以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按要求求出一个数的近似值。体验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了解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公里及其换算;

  3.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知道几个常见的角度,你会比较角度,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度数,按照指定的度数画出角度。。

  4.我会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再除以两位数。我会相应地估计和检查乘除运算。你可以用一位数(100以内)来数两位数,用一位数来数几百个十,用整个十除以整个十,再用整个十除以几百个十。

  5.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知道几个常见的角度,你会比较角度,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度数,按照指定的'度数画出角度。知道了垂直线和平行线,就会用尺子和三角形画垂直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图,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理解运筹学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9.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难点:

  1、1亿以内的读写,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计方法。

  3.让学生理解竖平行线的概念,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竖平行线。

  4.让学生知道两种复合条形图。他们可以根据图表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查找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运筹学和博弈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提高本学期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理解大数的教学突出数学的趣味,联系生活资料,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数字意识。

  2.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让学生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1)为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素材。

  (2)注重体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我探索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节省对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关注,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多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取得了什么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体辅导。

  6.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灵活处理教材。

  7、掌握套路,确保教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我们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努力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认真、勤奋、求真、求知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好好学习”,不允许任何人落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3

  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怎样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观察,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的?

  2、课件演示采用重合比较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教师:尽管我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到底大多少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量角。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出示教材第40页制作量角器的原理介绍,并出示量角器。

  (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度”以及度的符号。

  (板书:1°)

  (2)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线和内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2、教学例1。

  讨论:怎样用量角器量出前面看到的∠1的度数呢?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演示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第三步:读准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一个刻度线上,这个刻度所对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中∠1和∠2的度数。

  学生动手量一量,看准刻度,记在旁边。怎样看刻度,你有什么好办法?

  (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里圈的刻度数;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数)

  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1)观察下面两个角,哪个角的边画得长一些?

  (2)猜想一下哪个角大一些。

  (3)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你发现了什么?

  (4)在教材上把左边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再量一量,看看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お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越大,角越大。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图中的量角器上分别找到相应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注意刻度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点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指名汇报各个角的度数,集体订正,要求测量不准确的同学重新测量一次。

  3、教材“练习七”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4、教材“练习七”第3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5、教材“练习七”第4题。

  (1)量出图中4个角的度数,并记下来。

  (2)∠1与∠3有什么关系?∠2与∠4呢?

  (3)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本领?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动手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通过对比,观察了解角的大小的实质问题,培养认真、细致和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也激发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例3。

  【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算。

  15×8=

  25×4=

  170×5=

  26×100=

  30×50=

  32×300=

  36×20=

  9×800=

  42×400=

  8×600=

  20×300=

  240×5=

  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学生开火车练习。

  2.引入。

  买一个文具盒需12元,买2个文具盒需多少元?(24元)买4个文具盒呢?(48元)买6个文具盒呢?(72元)买文具盒的.个数越多,所需的钱就越多。那么在乘法算式中,积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ぃò迨榭翁猓夯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探究

  1.投影出示例3。

  (1)6×2=12

  (2)20×4=180

  6×20=120

  10×4=40

  6×200=1200

  5×4=20

  2.仔细观察两组题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讨论,互相说出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交流看法,在学生汇报中点拨。

  (1)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哪个因数没有变,哪个因数变了?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

  (2)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比较,又有哪些地方变与没变呢?

  (3)请将左边第二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也作类似的比较,发现规律。

  (4)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你的发现吗?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乘10、100,积也分别乘10、100。

  (5)用以上的方法比较右边三道算式,概括出你的发现。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除以2、4,积也分别除以2、4。

  (6)你还能举例说说你的发现吗?

  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4.教材第51页“做一做”第1题。

  (1)你能看出每组算式有什么规律吗?小组交流,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然后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51页“做一做”第2题。

  (1)要求学生先弄清题意,想一想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点名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方法一:200÷8=25(米)25×24=600(平方米)

  方法二:200×(24÷8)=600(平方米)

  追问方法二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做法。(长不变,宽乘3,面积也乘3)

  师:你的方法真巧妙,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材“练习九”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能说说今天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吗?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具准备:

  直尺、小棒

  教学过程:

  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四组小棒,课上组织学生摆一摆,让学生边操作边把有关的数据记录在表内。当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并在填出“>”“<”或“=”。

  一、数学活动

  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

  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

  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三角形形路线,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3、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画一画,算一算。把计算结果填写在第33页的表上。

  二、运用知识模型

  1、第1题: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2、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3、第3题:摆一摆,填一填。

  4、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3-07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8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4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4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02-01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02-1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23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