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诵读经典
二、活动背景: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我们的母语记载了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这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是前人留给子孙的财富,给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无尽的教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感受诗词之美,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提高同学们对中华古典诗词认知与赏析的水平,本次开展“传承文化,诵读经典”诗词主题班会,在诗情画意中,同学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三、活动形式:
1、组织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欣赏的诗词,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观看视频,组织同学们通过情境对话、才艺表演等方式通读传统经典,检测班级的古诗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人文修养。
四、参考材料:
1、视频《中国诗词大会》;
2、资料获取:
(1)校团委公共邮箱;
(2)自行网上下载;
(3)到团委办公室拷贝。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典诗文诵读,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的习惯。
2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爱我锦绣山河,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五彩斑斓的大自然激发了人们许多的灵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时刻铭记祖国在我心中,写下了无数动人的壮丽诗篇,它们都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诵读经典,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血液中里流淌,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的脊骨!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们的足迹,走进古今诗文的长河中,去领略祖国锦绣山河,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点题:爱我锦绣山河,传承经典诵读)
二、过程
(一)现代诗文(媒体)
1、《长城和运河》
(1)齐颂《长城与运河》——分角色朗诵
(2)朗诵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师:听了你们的朗诵,让我顿时感受到作为炎黄子孙,很骄傲,很自豪,是阿,长城和运河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长江与黄河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她们源远流长,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称为“母亲河”、(让我们向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2、《长江之歌》《黄河颂》
(1)自由读《黄河颂》——分角色朗读(师点评)
师:黄河以他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伟大又坚强,作为我国第一大河的长江,我们的的诗人又是怎样来赞颂的?
(2)指名读《长江之歌》(这首诗文还谱成了歌曲)——听《长江之歌》
师:《长江之歌》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美景到处都是,瞧,这是一首描写瀑布的诗。
3、《瀑布》
(1)齐读《瀑布》
(二)古代诗文
1《望庐山瀑布》
师:现代诗人用诗歌描写了瀑布,我们的古代诗人也挥笔写过一首描写瀑布的诗。
(1)指名读《望庐山瀑布》——齐背
(2)李白:一生周游了祖国许多地方,爱在山水间漫游,诗歌中融入了许多名山大川和奇异的风光,他的诗想象丰富
a、找找哪句是描写瀑布的诗句
b、从这句诗句中,你知道了什么?
c、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李白游玩了庐山瀑布,又去天门山游玩
2《望天门山》
(1)指名读,写了那些景物?(天门山、江水、帆船、太阳)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齐读,背诵)
师:看完长江,让我们登上鹳雀楼去看一下黄河
3《登鹳雀楼》
师:不知不觉,我们来到西湖边,景色多美啊
(1)那句诗描写黄河的
(2)诗意:
师: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西湖看看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那句描写西湖美景
总结:游览了那么多的美景,你有什么收获?(我们祖国有美丽的风景,山川河流,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更激发我们爱国的激情。
结束:我们跟随诗人游览了祖国美丽的山川河流,源远流长的古今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他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采,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文,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让我们再一次高呼:“爱我锦绣山河,”
希望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大家能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3
为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进一步培养我们班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好地弘扬国学传统文化,呼唤人文精神,加强自身修养,营造活泼开放的班级文化,经班委会讨论决定开展“品鉴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13汉语杯”国学知识大赛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1、国学是中国五千年来各个民族共同积累的优秀中国文化的“学术”。以此为基本内容,通过选手的系列比赛,向同学们展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哲学、科技等学识,推广中国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传播中国优秀的社会价值观。
2、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依托财经学科优势和财经人文背景,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既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功底,广博的世界文化知识素养,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又了解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熟悉文化传播经营方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举办国学知识竞赛符合本专业的专业特色,有助于同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补充国学常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文化底蕴。
3、活跃共青团基层组织生活,鼓励创新,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基层组织生活的凝聚力和育人作用,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将以国学知识竞赛活动的形式作为“我们的团日,我们的风采”进行宣传和展示。
二、活动主题:
品鉴经典,享受国学
三、活动举办方:
西南财经大学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四、活动地点:
B503
五、活动时间:
1、宣传时间:11月15日——11月20日
2、大赛时间:11月21号(本周日)晚上6点——8点
六、参与人员:
主体:西南财经大学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同学
分为3个小组进行参赛,每组7~9人
嘉宾兼评委:人文学院学生会代表及学院其他班级班委
工作人员:主持人(兼多媒体操作)2名
拍照摄影:1名
会场安排1名
七、活动开展策划:
1、前期宣传
宣传期:xx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
宣传方式:
1、在人人网班级主页、以及13汉语班群、微信中发布国学知识竞赛相关内容的通知。
2、制作请柬,联系和邀请人文学院团组织学生会代表以及学院其他班级班委前来参与。
2、正式开展:
本环节为颁奖活动,将颁发出以下奖项:
团体奖:国学知识大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再议】
单项奖:最佳风采奖1名
最佳欢乐奖1名
最佳酱油奖1名
八、奖品设置:
团体奖:
一等奖:颁发一等奖奖状一张,每名同学将会获得精美便携笔记本一个。
二等奖:颁发二等奖奖状一张,每名同学将会获得美味巧克力一块
三等奖:颁发三等奖奖状一张,每名同学将会获得棒棒糖一根
单项奖:
相应奖状一张
九、活动预算
【暂且保密】
十、活动结束
1、拍照合影留念
2、整理并清点相应物资。
3、清理活动教室桌椅和打扫卫生。
4、财务清单的结算及报销。
5、写新闻宣传稿件,进行后期制作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
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 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文明礼貌的举止和语言。
2、鼓励幼儿大胆用清楚的语言叙述自己做客的经历,引导幼儿安静、专心地倾听同伴谈话。
3、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谈,乐意在集体场合谈话,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
做客的图片
请幼儿回忆爸妈带自己做客的经历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做客的图片,提问:这图上画的画章什么?(到别人家做客)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做客了吗?去了谁的家?你们喜欢做客吗?为什么?让幼儿自由回答。
2、引导幼儿与最好的同伴交谈,要求每个幼儿将自己做客的经历说给同伴听。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谈话,提醒幼儿在倾听时要安静、耐心,教师重点帮助胆小、内向、不善表达的幼儿谈做客的经历。
3、请几名幼儿给大家谈谈自己做客的经历或请几名幼儿在集体表演做客的游戏。
4、教师围绕做客的话题,拓展谈话内容,提问:到别人家做客与自己家有什么不同?应注意哪些礼节?进别人应该怎样打招呼?怎样回答别人的问话?别人招待你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向别人告别时,你应该说些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客人?
5、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到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的礼节。让幼儿懂得做客要有礼貌,不影响大人谈话,不随便翻弄别人家的东西,不
主动讨吃别人家的食物,与主人的孩子玩耍时应懂得谦让,争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反思:
本课内容非常贴合幼儿生活实际,幼儿在学习时,积极性高涨。特别是在现场模拟中,大多数幼儿能用上礼貌用语进行文明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幼儿进行“如何做好小客人”教育时,应注意区别主人与客人的关系。让幼儿非常明确待客有礼貌是尊重他人、讲文明的表现,在日后的生活中要能做个热情的小主人,文明的小客人。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明”和“文化”的概念,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文章层进式的议论结构和多种论述方法与说明方法并用的写法。
[学习重点]
理解“文明”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文化系统之间交流和渗透的普遍性,增强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认识与“文明的对话”中的自觉性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拿来主义》中我们知道了怎样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同时我们也正不断地感受着外来文化的传入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如何正确理解“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增强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认识与“文明的对话”中的自觉性,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文明”与“文化”》。
二、了解作者
陈炎教授,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7年,2000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
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文明”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2.“文明”与“文化”彼此的关系怎样?
3.为什么文化交流与渗透是普遍的和必然的?我们应取的原则是什么?
4.怎样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
四、讨论明确
1.《“文明”与“文化”》是一篇学术论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科学论文(简称“社科文”)。
文章的题目是论题,全文的论点是:文明与文化互为里表,文明是内核,文化是表现形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是普遍的,必要的;当今,我们要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间的交流与渗透。
2.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阐述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阐述了两者的联系。
第1段,谈什么是“文明”。作者先给文明下了个定义,从手段、方式、途径和目的等方面对它加以界定。在陈述这个定义之中,强调了作为目的的“基本需要”和“全面发展”两点,并由此转而探究人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作的种种追求,揭示出一切文明所共有的特征和统一的价值标准。
第2段,谈什么是文化。指出文化是实现文明创造中所体现出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第3段,列举事例,说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
“文明”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彼此的关系怎样?一直是学术界纠缠不清的问题。本文作者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从一点到另一点,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文明——内容——统一的价值标准(例:衣料)
文化——形式——多样性(例:服装样式)
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了文化交流与渗透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应取的原则。
这一部分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谈起,指出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与渗透的两面性:好的一面—一使弱势文化提高文明含量;坏的一面——文化面貌日渐趋同。进而从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中,引出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这一部分的论述,着眼于区别,作者对于文化系统进行分类,先选择了标准,即以强弱来分。再进一步探究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关系,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第8—14段),阐述怎样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
这一部分论述的中心是怎样进行文明对话的问题。文章先把形成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总的概括出来,再逐一分析。
第9、10两段,着重分析文化系统的要素与功能所起的作用。文化要素——实现文明价值的特殊功能——满足人类群体需要。要素是基本点、出发点,满足需要是归结点。由于生存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人们文化需求会有所差别,文明的功能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第11—14段,分析文化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分别论述了:
1文化要素与结构的关系;
2.从结构角度看,不同文化形式的差异性与其内在价值的一致性;
3.从结构角度看,注意文化要素的“代偿”作用;
4.文化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5.在这一部分论述之中,作者运用了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大流派的学说,对问题逐一分析,从如何认识问题谈到不这样认识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正反论证,把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讲得比较透彻。
6.本文论述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层进式的,后面的论述以前面的论述为基础,从弄清楚“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人手,接下去谈论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作用,再谈了如何改善文明对话。每一部分的关系,是逐层深入。
7.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述方法和说明方法。一是下定义、作解释,比如为文明下的定义就相当周密,由于涉及的方面多,在定义后面又作了剖析。二是举例子,打比方。因为所说的道理比较抽象,作者举了不少富有民俗意味的例子。
8.在语言使用上,体现了学术文体的严密性,同时又注意到深入浅出。作者所运用的学理是属于前沿的,然而并没有简单地搬用,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明确成功要靠自己,克服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2、引导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树立自强自立信念。树立报国志向,培养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信念
3、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献身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要成功就要自强不息,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由认识自强自立到持之以恒,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强
通过观看《20xx年国庆大阅兵》视频、图片,让学感知中国人民子弟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国防取得成就正是国家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取得的。
二、品味自强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
(1)孙膑身残志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就是在这个信心的鼓舞下,孙膑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终于消灭了庞涓,并最终写了《孙膑兵法》。
(2)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让学认识《史记》是伟大志向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
(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充分体现了徐悲鸿那自强自立的精神。
(4)“轮椅作家”张海迪,五岁时因患病,下身瘫痪,她却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用镜子看书的故事更充分说明荣誉的花环属于自强者。
让学生认识教材中人物的自强不息精神,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三、深层感悟
1、从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材,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欣赏歌曲《爱拼才会赢》
四、凝聚升华
让学生认识要自强自立,做生活的主人
1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自强自立的一些表现。
2说说自强自立的一些名言警句
3做生活的强者,你准备从哪做起?
3、教师寄语:(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
1)、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总结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六、教学后感:
这节课学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学习着,从古代就有了许多自强自立的说法,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种美德逐渐被我们遗落了,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辈的传统,反而还有许多人忘了本,这次的班会正好提醒了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老一辈留下的传统,也正式的宣告了我们新学习态度的良好开端。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8
活动设计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
一、背景音乐:(用轻快古风的音乐,营造古代场景氛围,可参考附件音乐)教师提前将幼儿分好组,提前10分钟引导孩子入场,安排好座位并协助主持人组织好现场秩序。分组以方便之后分批次到指定场景参与体验活动。)
二、教师引导全体幼儿用轻快的律动热场。
1.古诗新唱(幼儿古诗诵读)地点:操场
2.墨舞丹青(幼儿画国画、写书法)地点:国艺室
3.韩信点兵(幼儿围棋)中庭
4.清耳悦心(古筝)地点:中庭
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潜在资源,配以适当的有效的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从而激发爱国情感。
传统文化是中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象征,它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并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大胆交流中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民俗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传统文化琴棋书画的特征和种类,体验张贴活动的乐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的照片。
2、宣纸、毛笔、砚台等。
经验准备:
1、幼儿有写毛笔字的经验
2、了解汉字的由来和传说。
3、联系会写会书法和国画的家长助教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琴棋书画的照片,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引导语:看看这些照片都有什么?汉字书是怎么演变来的?国画要怎么画呀?
围棋要怎么下
二、多媒体展示这些活动的照片:引导幼儿一起了解。讨论:他们在做什么?汉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汉字的.由来,教师小结。
三、出示各种各样的汉字照片,探究汉字的种类。
1、请小朋友观察这些汉字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区别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汉字有好几种,就好像小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绍春联的种类和名称。
汉字的种类很多,每个朝代不同的演变形成的字体不一样。四、畅所欲言——我看到的字体。
展示小朋友写汉字的照片,请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照片里的他正在写的人字。
五、体验画国画。
1、教师现场表演画国画,并请小朋友观察。
2、幼儿体验用毛笔画国画。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还可以继续用毛笔画国画写汉字,下围棋。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武术的风格、作用,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
2.教师教学资源《中国功夫》(音频、视频);武术动作图示;北京奥运会、春晚节目中有关武术的视频。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歌曲《中国功夫》,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
提问: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对歌曲的感受?请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风格。
(1)提问:为什么大家喜欢中国功夫?武术有什么用?
小结:中国功夫可以帮我们强身健体,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术动作变幻多端、刚劲有力,用武术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它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好多幼儿春节有和爸爸、妈妈贴春联的经历,但他们只是盲目地帮忙,觉得好玩而已,并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大胆交流中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民俗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对春联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春联的特征和种类,体验张贴春联的的乐趣。
3、初步了解春联的演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节里幼儿与家长一起贴春联的照片。
2、红纸、毛笔、砚台等。
经验准备:
1、幼儿有贴春联的经验
2、了解春联的由来和传说。
3、联系会写春联的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春联的兴趣。
引导语:看看这些照片的门上都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春联?
二、多媒体展示春联演变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联。引导幼儿一起了解春联的演变。
讨论:为什么春节或办喜事的时候门上要贴春联?春联到底是怎么来的?
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春联的由来,教师小结。
三、出示各种各样的春联照片,探究春联的种类。
1、请小朋友观察这些春联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分别贴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春联有好几种,就好像小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绍春联的种类和名称。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门心和框对就像我们班的两对双胞胎,他们大小、长短、字数是一样的,分别贴在门板和门框上,且要对称。
四、畅所欲言——我在春节贴春联。
展示小朋友贴春联的照片,请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照片里的他正在贴的.春联名称及所贴的位置,巩固对春联名称和使用场所的认识。
五、感知、区分上联和下联。
站立在门外观看贴在门上的春联,右手边是上联,左手边是下联。
六、体验写春联。
1、家长现场表演写春联,并请小朋友说出其名称和贴的位置。
2、幼儿体验用毛笔画春联福娃。
七、组织小朋友给班级的活动室贴上春联,巩固对春联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好多幼儿有亲身体验的经历,通过老师精心设计,整个活动流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幼儿兴趣浓厚,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形象比喻,认识门心、框对。我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区分各种不同使用场所春联及其名称。再借助班级两对双胞胎进行巧妙的比喻,引导幼儿认识门心、框对,使幼儿形象地弄明白其对称关系,也初步了解了上联与下联的关系。
2、借助幼儿的春节活动相片加深对不同场合春联种类的认识。
3、设置情景,请家长写春联,幼儿贴春联,引导了解春节贴春联的整个过程,激发幼儿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此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文化传承冬至主题班会教案12-21
文化传承教案12-29
传承红色经典班会教案03-12
文化传承作文02-14
传承文化作文04-07
古老的文化传承作文01-25
传承经典文化作文02-11
文化传承,看我的作文02-25
弘扬文化传承经典的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