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4-08-05 19:26:10 思颖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背诵和默写全曲。

  二、教学设想:

  1、以学生活动为主,其中包括朗读、讨论、描绘、写作、欣赏等,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2、这首元曲释义简单,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指导阅读、讨论景物描述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题上。

  3、本课教学拟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现存130首,除《天净沙秋思》外,还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2、在曲牌“天净沙”中,最为著名的一篇便是《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板书题目)

  3、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它开拓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大自由。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通常是独立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一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如这天我们将要学的《天净沙》。(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说明: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元曲,有助于学生阅读和欣赏。

  4、教师范读。

  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而低缓。(能够结合多媒体动画Flash,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述。(朗读节奏见板书,可幻灯显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说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透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旨在透过读让学生对这首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理解全曲作铺垫。

  6、结合自己的朗读后的感受(或观看的动画Flash),学生进行素描(有条件的校园能够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画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绘的合理、形象、生动。(教师给予点评,选取好的进行鼓励、展示)

  说明:初一的学生对直观性的东西感受较深刻,透过学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尽在眼底,能够激起学生对自己经历(或媒体上的景物、故事)的联想,到达体验理解课文资料的目的。

  7、分析全文:

  ㈠曲中前三句共描述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比较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㈡、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㈢、结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述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群众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透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学生再读全曲。(要读出感情)

  9、你能用现代文的形式来描述这首曲吗?(要求:用第一人称,语序能够自行安排,能够增删资料,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交流,选取一两名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教师下水文:绛红的夕阳慢慢地走进西山,残霞血一般的染红了天空。我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风卷起黄土,迷朦了双眼,但在隐约中,我望见路旁的一根枯干的藤萝死死的盘附在叶落枝干的老树上,一只暮鸦站在枝头孤独的哀鸣。忽儿飘过一架小桥,听到桥下潺潺的水声,又望见人家已是炊烟袅袅,我不禁愁已断肠,望天长叹,“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里?!”

  说明:透过学生对曲的描述,加深了情与景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主题也有了更深的印象,为以后的背诵和写作情景作文带给了参考。

  10、小结: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设计,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迹,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之为“秋思之祖”,近人王国维赞它“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

  11、迁移:朗读白朴的《天净沙秋》,体会一下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明确:同:两曲都是描述萧瑟的深秋晚景。

  异:白曲描述重景,马曲描述情景并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说明: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课“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潜力的养成为依归”。教师利用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扩大视野,养成比较阅读的实践潜力。

  12、全班齐诵全曲

  13、作业:

  ①学生背诵默写全曲。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取你认为经典的欣赏背诵。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2

  一.教学资料

  语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25课《天净沙秋思》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潜力目标

  ⑴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⑵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资料和思想感情。

  ⑶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潜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⑵透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⑶知人论世,透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⑴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态度。

  ⑵体味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曲的资料,品味曲中情趣。

  ⑵背诵、默写全曲。

  2.教学难点

  ⑴透过诵读,发展语感。

  ⑵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简介散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2.作者及写作历史背景简介。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知识分子被降到与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因受统治者的歧视,思想仍多苦闷,正如明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郁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声歌之末,以舒其佛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马致远年轻时迷恋功名,曾做过地方小官,五十岁左右脱离官场,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生活,沉溺于山水之间,寄情诗酒,成了一个啸傲风月、玩世不恭的诗人,其内心仍然充满了一股牢骚不平之气。他最著名的剧目是《汉宫秋》;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这天我们就来品味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

  (二)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

  1.学生活动: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节奏,再自己朗读。注意找出文中你认为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

  字音:涯(yá)瘦(shu)

  词义:昏:黄昏,傍晚。枯藤:干枯的枝蔓。断肠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抽生叙述课文所写的资料:一个秋日的黄昏,骑着一匹瘦马的游子正在苍凉的古道缓缓前行。在小桥流水人家的院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昏鸦正在归巢。游子不竟悲从中来。

  3.学生再读课文,从资料、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质疑探讨,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⑴曲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用词上有何特点?

  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怡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三句诗用了九个名词,一字一词,一词一景。各个事物名词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事物又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还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深秋的暮色中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在简约中更见细深。像这种把几个彼此相关的典型景物巧妙而有机地排列组合在一齐,构成一幅群体的、生动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深化意境的语言现象,人们称之为列锦手法。这种手法使诗句语句凝练、文辞简洁。

  但我们在阅读中只要少加留意,就会感觉到九种事物的名词并列,节奏基本上是两个音节一个节拍,显得十分单调而迟缓,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句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行进。这种节奏与诗歌资料的基调是一致的,正适合表达作者心中那种凄凉、无助,甚至有点呆滞的感受。这种节奏读起来一词一顿,这种多次的停顿,给人一种呆板、枯燥、乏味之感。加之第一句中的“枯”“老”“昏”,第三句中的“古”“西”“瘦”等词蕴涵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感情,又点染出一种让人生愁、生闷的“哀景”,这就让读者很容易感知到作者当时那种孤独凄苦之状。

  ⑵诗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⑶诗的第二句与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对全诗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

  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枯藤”、“老树”、“昏雅”,呈此刻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片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生气、暮气沉沉,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现了无家可归的哀怨与迷惘;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第二句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含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那里写他人有家而我独无,更添一份思乡之情;与一、三句构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倘若诗的其他几句是正面写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则是从反面来写,更添悲愁,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总之,曲的前面几句写景都是为后面的人物出场营造环境和气氛的。断肠人出此刻那些撩人情绪的意境中,能够说那景也是断肠人的“断肠景”了。

  ⑷同学们再细读这首小令,看看写法上有何特点?

  ①静景与动景相应。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构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写环境的幽静用“流水”的动态与“小桥”“家”的静态相映;写苍凉的道路则用“西风”“古道”相映;“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适、静雅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②景色与情思相融。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本是没有感情的,但作者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时,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象,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断肠人”心碎断肠之触发物,使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即是此理。

  ⑸透过我们对这首曲的阅读、讨论和分析,你对这首曲表达的主旨有何看法?

  从对全诗的阅读欣赏中,我们明白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此时的情绪是:看到傍晚归巢的乌鸦,溪边桥旁的小院,不禁顿生思乡念亲之情。这便是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作为游子的诗人,“夕阳西下”时,仍“断肠”“古道”,此时,连马都已瘦,可见人又何堪呢?即使如此,也还得如古往今来的游子一样,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没有人明白,他们只是这样默默行走着,漂流天涯。这就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愁。诗人为何会产生那些羁旅之愁、思乡之愁呢?我们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的时代来看,主要是诗人一生不得志,漂泊于外,或许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吧?这就更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人生失意之愁。总之,诗人在诗篇中所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漂泊羁旅之愁、人生失意之愁,充分说明了作者的秋思实乃秋愁也!诗篇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那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4.板书设计

  秋思(散曲)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写景触情秋野黄昏悲凉

  寓情于景

  羁旅之思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思乡)悲凉之景

  古道西风瘦马(游子惨状)惆怅之情

  抒情夕阳西下(特定的时间环境)写景铺垫哀愁

  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游子之悲

  5.潜力训练,学习反馈

  6.学生自读课文,用散文的语言将曲中描绘的意境写出来。

  例: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7.学生默读、背诵、并默写全曲。

  8.完成课后第3题。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诵读整首小令,体味词的韵律美。

  2、品味这首小令,体会其中的景物描述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整首小令。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游子的凄苦心境。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语(2分钟)

  秋天是一个适合抒情的季节,许多诗人、词人都在这个季节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等。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一首别致的描述秋景、抒发秋情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板书)。

  2、朗读而成诵(15分钟)

  师配乐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老师指名读

  学生自由读

  学生分组读

  学生配乐诵读:先个人读、再齐读。

  3、分组看“景”、察“情”、问“法”(20分钟)

  五人为一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这首小令写了哪些景物,

  第二、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第三、这首小令使用了什么手法,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第一、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十种景物。十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增添景物的个性,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

  第二、这首小令在最后一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从第一点中“十景”的某些修饰语和“断肠人”这个主角名称能够挖掘出这首小令的情感。

  第三、这首小令主要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十种景物并置,一词一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景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思乡之情,有相通之处,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朗读整首词,体会词的韵律美。

  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能理解意象的含义。

  品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境。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中所运用的意象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有过长时间离开家的经历吗?那时候是什么情绪呢?透过你们的回答,我们能够总结出你们基本都是因为旅游或拜访亲友,你们能够说就应是很享受这种过程的,但是想一想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务必面临一些其他的事,你们可能在外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成家立业,那个时候你们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回到你的故乡见到你的亲人,那时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先进的通讯,我们能够用这些东西来缓解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但是你们明白在古代如果背井离乡的人想家了该怎样办吗?对,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电话,只能靠书信或者是诗词等一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这天就来看一下古人是怎样用诗词寄托思家之情的,请打开书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简单介绍诗人,写作背景及题材。(师生共同完成)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它的题材是“曲”,曲: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不仅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58字以下)。这首诗的名字其实只有“秋思”两个字,而天净沙只是一个词牌名(词的曲调,格式的名称,而多数词牌与词题无关。)在元曲中还有许多的曲牌名,如:[阳春曲][寄生草]

  3.齐读全词,感受词的韵律感。请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再感受一下。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讲解意象的概念。

  同学们,请看一下这首词,是不是有超多的景物,这些事物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它们就叫作意象。下面,请同学们识记一下这个概念,它将会经常出现我们以后学的诗中。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5.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词中都有哪些意象描述,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师:透过这些意象能够看出这是一幅悲凉秋景图,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设想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一生不得志,长久漂泊在外,他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2)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意象用自己的话对这样的景色进行描述。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6、请同学们根据咱们的讲解,总结一下他的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找几位同学尝试背诵这首词。

  8、课下作业。

  扩展阅读: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它的思乡之情。

  透过本首词的学习,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记叙文散文皆可。

  [板书设计]

  (词牌名)天净沙秋思(诗名)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曲状元”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悲凉秋景图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中心句: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悲,游子的悲苦与心酸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这几首诗的作者,知人论世,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处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处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两个关键词,秋天、游子,你们会想到什么?好,同学们大都想到了悲凉的心境,那么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异国他乡看到秋景时的大多心情如何,在这种心情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诗人,走进他们的诗歌,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首先探讨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了解作者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被尊称为“曲状元”,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首元曲,把握节奏。

  2、听录音,学生跟读,感受意境。

  3、学生齐读,进一步走近这首元曲。

  四、曲径通幽,深入探讨

  1、找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首元曲所描绘的画面,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

  2、再读这首诗,思考:在这首元曲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这首元曲中哪些句子或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明确意象的概念: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4、作者悲秋思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领会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诵读并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想像法。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成绩比较差的班级,学习诗歌,对他们来说,也许除了朗读以外可能就没有别的印象了。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而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仍不得不想到这篇作品《天净沙 秋思》。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解题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读文本

  2、 教师配乐朗读

  2、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读出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学生合作探究

  赏景品情

  1、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学生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笔画,加深思考。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首小令

  抄写重点字词、词意

  将这首小令改写成一首现代散文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7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介绍元曲知识和作者.

  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小令。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二、读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1.学生自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代表读

  三、说一说

  整首小令写了哪几种景物,描绘了哪两幅风格不同的画面?在文中有何作用?

  赏析感悟:一首好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赏。诗歌的魅力是诗人通过具体的语言向我们传达出来的,所以赏析诗词主要从字、词、句入手。赏析古诗的角度有很多,可从炼字、词语的表现力、修辞手法、蕴含的情感、包含的哲理、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赏析。下面老师先做个示范,抛砖引玉。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字用得好,“枯”有枯萎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晚秋藤蔓毫无生机的特点,给人一种悲苦凄凉之感。

  中心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短时间思考,也可以自主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赏析,一边探究,一边展示画面,一边对学生进行指导性地朗读,反复吟诵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背会。)

  四、背一背

  请学生代表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全体起立,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有感情的吟诵。

  五、写一写

  1.选出最打动你的句子,结合自身体验,写一段赏析文字。

  2.同学们在董贞的.《天净沙·秋思》乐曲感染下,书写文字。

  六、布置作业

  1.将写好的赏析文字发到里。

  2.查找资料,搜集一首与《天净沙·秋思》风格相似的诗摘抄并背会。

  结语: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传承的精神瑰宝!让古诗词的魅力融入我们的生命与灵魂,让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诗情画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美丽与飘逸。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

  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的季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三、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四、背景资料及文学小常识

  这首散曲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少年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执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困窘潦倒的羁旅生活。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我国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五、诗歌朗读: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

  注意重音: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听读课文说原初体验

  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诗句最能扣动你的心弦?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六、品析鉴赏: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相信许多同学都十分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一下。那么,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人记住呢?

  归纳:①作者用心体验与写出来的作品;

  ②语言朴实不华非常优美的作品;

  ③通俗的老少偕宜的作品;

  ④境界高,内容丰富思想健康;

  ⑤表达一定的思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能达到以上境界的作品就是杰作。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首诗,探究一下它是怎样一种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一首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的作品。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二)、再读古诗,理解其意。

  1、细读每句话,说说新的理解和感悟(老师依次出示四幅图分别对应四句话让学生看图理解)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首句写秋末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次句推出一幅优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人有家而我独无,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行着一匹)瘦马。

  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此句从侧面写出了游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

  以上几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上句点明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下句卒章显志,正面

  抒发感情。“断肠”的愁苦、“天涯”的遥远,点明了这首小令的主题。

  段解: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为全篇主旨所在。

  2.根据画面提示背诵本曲(老师放映四幅画面学生看图背诵)

  (三)、再读课文,总体把握

  1、归纳主题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里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2.结构图解(内容在课件上)

  (四).手法探究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五).语言品析

  这首小令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七、课外拓展

  比照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

  八、作业

  1、背诵古诗

  2.联想想象

  断肠人为何漂泊天涯?请你展开联想,演绎一段故事。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9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这首诗歌具有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注意营造音乐的氛围,采取角色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体验优美、充满韵味的语感。

  3、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令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片、录音带和 VCD 碟片。

  2、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低声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学生凝神静听,乐曲像小溪般流入学生的心田。)

  在音乐的节奏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学习主题。

  二、感知内容

  配乐朗读:播放陈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呀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读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学生也许会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

  教师用语言描述这幅画面: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昏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学生闭目想像,感悟其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之情(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活而不乱),并要求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创意作简笔画,加深思考。(学生的简笔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工笔,有的写意。)

  配乐朗读,调动情绪;描绘情景,引导想像;交流发言,表达情感;作简笔画,加深印象。

  三、研读与赏析

  请一位学生模拟费翔的声音小声地唱《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小声哼唱,充满感情。)

  播放凯丽金的钢琴曲《回家》,烘托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请一位女同学将自己搜集的有关小令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并举例说明。(女学生们争先恐后)同时,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请一位男同学介绍《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学补充说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学生深入意境,进入角色。)

  学生配乐(《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袅袅炊烟飘来了思乡愁……”)朗读。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独而思乡。)

  营造氛围,烘托情感,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轻音乐《江南好》和《采花》,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进行扩展性学习。

  1、介绍20世纪初以庞德为先导的英美意象派诗人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的情况。(学生静静地听。)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对英美意象派的影响。

  3、比较意象与意境的异同。(学生纷纷发言,教师正面激励。)

  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5、提问:游子为什么思乡思亲呢,哪一首诗可以作证?(分组讨论《游子吟》。组织学生朗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扩展学习,开发教学资源。

  五、课后延伸

  1、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并低声播放《窗外》曲子。

  2、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3、组织学生齐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结束新课。

  搜集诗歌,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改写诗歌为散文,进行创新作文练习。

  【课后反思】

  这堂课我注重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这一节课还渗透了音乐和美术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10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5分钟)

  1、引入新课:今天一起学习《天净沙·秋思》。请先听一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2、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3、 “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初读准确朗读这首小令。学生自由朗读。

  2、放录音学生听读,指导学生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指导: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3、再读

  指导: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学生大声朗读。老师巡视纠正点拨。

  4、三读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感受它的意境美

  (1)引导: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组内交流,老师鼓励展示。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2)老师再继续引导:好,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老师小结: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三、合作探究(12分钟)

  1、引导设疑: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听听朗读,你能够想象和联想些什么?

  指导: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我们分为六组,各选一个执笔,中心发言人,选取以下的一个问题,研究学习,把结果写出来。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说说原作结构、某种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将原作改作画面;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

  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学生交流:以上问题有可能需要教师补充的有:

  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因而,王国维说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同时,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徐志摩的诗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四、当堂达标(8分钟)

  1、准确朗读本曲。

  2、准确默写本曲。

  指导:学生先独立默完,之后互批,老师统计过关情况

  教学反思: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教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长教”的原则,先让学生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情感,与选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然后让他们改写成习作,通过朗读重点训练学生“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训练目的,我先跟学生一块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为世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本小令于短短二十八字中,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在萧瑟苍凉的秋景中,叙述出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读来,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泪下……

  仔细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为两幅:

  第一幅画是由作者精心选取的九个名词、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再读下去,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袅起的炊烟的农家小院。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呢。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那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情感: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古人说“悲落叶于劲秋”,在深秋的风中,马致远将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唏嘘不已。

  也许是初一的孩子涉世未深,学生的当堂改写的小习作不能很好地体现令中那种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但在习作的路上,他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后教学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引导他们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10-06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08-26

《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设计08-26

天净沙秋思教案05-06

天净沙 秋思作文10-07

天净沙·秋思作文05-02

天净沙秋思翻译07-24

天净沙秋思教案12-09

《天净沙·秋思》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