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称象》讲读的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称象》讲读的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装上水的玻璃器皿、小木船、玩具泥象、小卵石、秤,或相应的替代物品。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称东西吗?
板书“称”,学生齐读“称”。
(二)你们见过大象有多大?这么重的大象古时候怎么称呢?板书“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评:解题着眼于对课文整体内容的了解,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称”的字义。]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二)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想一想,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评:初读课文要求明确:
①识字教学注意字的音、形、义的结合,初读眼见字形,口读字音,感知字义,但把重点放在掌握字音上;
②初读时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这样,既让学生有较多读的机会,又突出了读的层次性。]
三、讲读课文
(一)指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这头象长得怎么样?为了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官员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学生回答大象长得样子时,结合理解“一堵墙”的意思。
学生回答官员们的称象方法时,相机板书:“议论”“宰”,并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说一说“宰”有几种解释,结合句子说说在课文里的意思。
比较句子:“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按以下步骤教学:
第一步:引导学生弄清这两句话的异同点,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底”一词的意思。
第二步:从说话语气角度体会“到底”一词的含义。先引导标出句子重音和声调变化:“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再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象重量大,急于知道大象有多重。
[评: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宰”的教学突出了培养学生借助字典,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子的训练,体现了在比较中理解,在朗读中理解,渗透了理解方法,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
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
比较句子:“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按下列步骤教学:
第一步:找出句子异同点,初步了解“直”的意思。
第二步: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直摇头”,进一步体会曹操不同意官员们称象的笨拙办法这层意思。
[用比较和动作直观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词语“直摇头”的意思。对于不同的词句,采取了不同的理解方法。]
3.讨论:
曹操听了官员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曹冲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称象?结果怎样?
2.学生一句句地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这个办法每一步都是什么。
师生逐句共同理解。
第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总的写曹冲有称象的办法。)
比较句子:“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运用前面比较句子的方法,体会“才”强调了曹冲年纪小,但很聪明这层意思。
第二至四句写的是什么?(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这个方法的第一步怎么做?第二、三步怎么做?
第五句:怎么知道大象的重量?议答:“石头总重量=大象重量”
学生先一步一步地说,再完整地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评: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先让学生整体了解本段写的是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再到部分,逐句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然后回到整体,真正理解了曹冲称象的科学方法。在逐句理解每句话时,渗透了句与句间的联系。]
3.实验演示。两名学生到讲桌前,一人讲方法,一人操作。然后再找其余数名同学演示。
[评:通过直观实验,使学生明白装上石头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大象和石头的总重量相同。这样,以船代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象,解决了宰象的笨想法。]
4.为什么曹操听了点头微笑?从哪个词看出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理解“果然”的意思。)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5.朗读指导。
四、课堂作业 :
课后第三题,抄写句子。
[评:通过抄写,加深了对曹冲称象办法的印象。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作业 ,既体现了强化教学重点,又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 负担。]
第二课时
一、比较曹冲与官员们的称象方法。
然后再引导思考:年仅七岁的曹冲为什么会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受官员们的启发:以船代秤,以石代象,化整为零,聚零为整。这是曹冲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问题的结果。平时多观察,多思考,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
[评:通过曹冲与官员们称象方法的比较,概括了全文,深化了认识,又回到了整体。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二、朗读课文
三、练习复述。
以前后桌四人为一组把这个故事互相讲给同学听。
四、写字指导。
(一)启发学生想办法记生字的字形。
1.部首相同。秤议
称论
2.分析结构。
左右结构:砍石—欠
块土—夬
沉氵—冗
线纟—戋
上中下结构:量曰—一—里
3.指导笔顺。曹止然
(二)抄写生字词
[评:字形识记是生字教学的难点。在掌握了生字的音、义基础上,针对本课生字特点运用归类识字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识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果,使生字的音、形、义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作业 。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称象》讲读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称象》教案08-27
称象的教案04-01
称象教学反思01-12
称象教学设计03-14
《称象》教学反思04-04
《曹冲称象》教案09-13
曹冲称象的教案01-27
曹冲称象教案01-15
《曹冲称象》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