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10-21 11:36:59 教案 投诉 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科学教案汇总五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另外,还应让学生课前观察身边哪里有风,什么地方可以产生风,并做好记录。也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取暖锅炉或工厂的烟囱、车间或煤矿鼓风机、早点摊用的风葫芦等等,从而获得第一手生活实例,为课堂上的交流作好铺垫,也为探究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准备尽可能多的原型。在模拟实验材料的准备上,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如可以准备教科书提示的模拟实验用的主体材料——可乐瓶,也可以用易拉罐、牙膏盒、纸筒等,只要学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师课前也应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自然界风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生活中哪里有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说一说生活中的与风有关的现象及自己对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意识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科学基础上,不能是空想。要让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我们的猜想与假设

  2、猜想与假设:我的证据(根据)

  3、制定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4、实施探究:

  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师提出问题:“以上是我们对风的成因进行的猜想与假设,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让学生思考、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在这之前,教师要启发学生再现生活原型,可以展示几张有关火炉、锅炉等的图片,也可以语言提示学生回忆火炉等的生活体验或经验,给学生以原型启发。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方案,相互补充和完善,进而形成1—2个模拟实验方案,并将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实现相互启发、方案共享的目的。在充分交流和完善验证方案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按照既定方案展开验证活动,教师要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或小刀时注意安全,并要求学生将实验现象做好记录。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模拟实验的现象推测自然界中风的成因。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描述风的形成过程。

  5、展示交流

  让学生用绘图的方式绘制风的成因图,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活动结束,教师要组织学生总结评价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6、拓展创新:

  本课的拓展活动主要是对课堂研究风的活动的一个延伸,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完成,因此,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和汇总,并以此为基点,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与大气层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本拓展活动只是一个指向,教师完全可以自己设计适合学生课后探究的题目或活动,如“月球上有没有风”、“太阳风是怎么回事”、“风与我们的生活”、“风的利弊”等等,以此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

  先由小组交流资料,再在全班发布新闻。

  小组合作,探索研究,对于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合作小伙伴”

  学生按照不同的问题进行回答,同时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有疑问的问题,通过交流进行解答。对于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到课下或以后解决。

  作业设计:

  思考题:浴室里的凉风是怎么来的?

  小实验:跳来跳去的小球。

  将两个玻璃杯口对口的平房在桌上,两个杯口的距离不要太远。在一个玻璃被里放一个乒乓球,双手扶稳杯子,往两个杯子口中间吹气。

  板书设计:

  风从哪里来

  生活中哪里有风?

  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验证猜想

  风的种类:

  1、海陆风2、季风

  3、信风4、台风

  5、山谷风6、龙卷风

  7、飓风8、火风

  课后反思:

  风的形成是非常抽象不好理解的,本课通过做实验使学识进一步了解了风的形成原因和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假设进行思考,如:有一个学生问:把一台电冰箱放到一个很热的屋子里,打开电冰箱门的时候,会感到有风吹吗?达到了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从而真正理解了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分析简单填埋和直接焚烧垃圾带来的危害。

  2.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尝试设计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3.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4.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每天产生的这么多垃圾,是怎样处理掉的呢?你知道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内容吗?

  2. 垃圾填埋起来,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3. 是不是把垃圾填埋起来就一定安全了呢?

  二、进行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过程

  1.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种方法。如何操作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2 页的内容。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⒈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

  ⒉能正确观察和照顾植物,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⒊养成有序取放工具材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活动中种植的黄豆、绿豆等发芽种子。

  2.《怎样让种子发芽》集体记录单、《种子发芽》记录单。

  活动过程:

  ★回顾上次活动

  结合集体记录单,展开话题。

  教师:小朋友,上次我们一起进行了种植活动,几天过去了,我们来看看,你种的种子有什么变化?它们象记录单里说的那样,发芽了吗?

  幼儿1:我种的绿豆发芽了!

  幼儿2:我中的黄豆也发芽了!

  ★观察比较

  (1)让幼儿观察对比试验1的种子的变化,感知植物发芽的条件。

  教师:没放水的种子有什么变化吗?

  幼儿:没有发芽,还是干的、硬的。

  教师:这是为什么?

  幼儿:因为没有水,种子就不能发芽!

  (2)让幼儿观察对比试验2的种子的变化情况,感知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纸盒里的`豆芽和窗台上的豆芽有什么变化?

  幼儿:窗台上的豆芽还在长,纸盒里的豆芽变黑了,要死了!

  教师:这是为什么?

  幼儿:因为植物生长要有阳光!

  小结: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就不能茁壮成长。所以,我们通常要把植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还要经常给它们浇水。

  ★记录

  指导幼儿用自己喜欢、别人又能看得懂的记录方式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继续记录下来。

  教师:看一看,你的种子发出小芽了么?我们把观察到的情况继续记录在《种子发芽》记录单上吧!请你每天注意观察,定期做好自己的发芽记录。

  引导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⒈本次活动历时时间长,教师要重视交流和观察的环节,不断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2.活动结束后,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操作单投放到活动区,指导幼儿完成。

  3.教师可以运用几种不恰当的栽培方式和幼儿一起做种子发芽的实验,以便幼儿对比观察,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活动纪实资料:

  这是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的记录情况: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二、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CB稠油泵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3、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

  会用多种方法来观测风向,会根据观察自然现象估测风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够制作风向标,并知道怎样使用。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手绢、纸巾、纸ZB燃烧器泵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CLB型沥青泵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2、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

  5、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6、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7、准备好制做材料。

  8、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9、连续观测一周的CG高温齿轮油泵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三、课后作业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必备科学教案07-26

关于科学教案07-26

有关科学教案02-06

冬天科学教案02-14

科学教案范文06-06

关于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模板03-27

小班科学教案:糖消失了 _小班科学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