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

时间:2022-11-01 08:41:36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1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二、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中国地图、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理解、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2、物质材料准备

  (1)录音机、磁带等

  (2)教具:可操作性挂图一幅、教师梳理的图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㈠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

  ㈡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多种方式欣赏诗歌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⒈ 幼儿两两交流互动学习: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 教师用图示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

  (一)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师:我们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我们一起回班也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吧。(活动自然结束)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课件让幼儿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幼儿感受到祖国各地四季的不同美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磁带,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习: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五、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3

  教材分析:

  《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语言精炼,节奏琅琅上口,同时又蕴含着韵律美,适合大班幼儿学习。这首诗歌不仅语言生动形象,而且运用了比喻与对比的手法,用冬爷爷与春姑娘、雪花与鲜花、滑雪与游泳、火炉与西瓜勾勒出了一个美丽又博大的祖国形象,主题突出,幼儿通过学习和朗诵能够感受和体验到祖国的美丽、富饶、强大,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我国有地域广阔、南北方差异很大的特点,为祖国的辽阔博大感到自豪。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祖国风貌、物产、各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图书、图片,丰富幼儿经验。

  2.教学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利用地图,引导幼儿初步感知 “东西南北中”。

  老师运用眼神、表情、手势,故作神秘状:老师要请小朋友看一样东西,它非常非常的大。猜猜会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 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像什么?谁能在地图上找到祖国的最南边和最北边? 其它是什么地方?教师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南”、“北”,“东”、“西”、“中”,幼儿自然地认读。教师接着提问:地图上最南边和最北边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表示什么呢?地图上有许多颜色,有许多的地方,说明我们的祖国——(真大)这里通过观察来引导幼儿直观地感知祖国的`博大与辽阔。

  (二)比较各地不同,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这个时候,祖国的北方是谁的家? 祖国的南方是谁的家? 你从哪里看出来?启发幼儿通过雪花联想到冬爷爷,通过对比推断南方是春姑娘的家。如果幼儿未能回答出与诗歌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用一些小问题加以引导。如:你看见这是谁?什么季节盛开鲜花?但是南方一年四季开鲜花,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重点理解“在同一个时候”。教师:现在,我们来看在同一个时候,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说明什么?此环节通过诗歌的语言来感知祖国的辽阔。

  (三)比较诗歌语言,欣赏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

  师:这张地图上藏着一首优美的诗歌,仔细听——

  从诗歌中,你发现了哪些优美的词语?根据幼儿的讲述,从图谱中取下图片对应呈现。如冬爷爷——雪花;春姑娘——鲜花;东西南北中——滑雪、游泳、吃西瓜

  启发幼儿发现最后一句的秘密: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调动幼儿已知经验,丰富幼儿关于西部的一些知识。

  2.看图读诗。

  师:这真是一首既优美又有趣的诗,我们一起读一读。

  3.变换多种方式,学习并朗诵诗歌

  师:你们念一句,我念一句,我们来试一试。

  (四)总结,结束活动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相关文章: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11-03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08-31

《我们的祖国真大》大班教案03-17

我们祖国真大大班教案11-25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15篇)02-08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02-24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15篇02-08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精选15篇04-01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