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1-26 12:00:10 教案 投诉 投稿

初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1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内容分析

  1、初中主要是通过几种简单的函数的初步介绍来学习函数的,前面三小节,先学习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这是为学习后面的几种具体的函数作准备的,从本节开始,将依次学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大体上,每种函数是按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这个顺序讲述的,通过这些具体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函数意义、函数表示法的认识,并且,结合这些内容,学生还会逐步熟悉函数的知识及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旧教材在讲几个具体的函数时,是按先讲正反比例函数,后讲一次、二次函数顺序编排的,这是适当照顾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了正反比例关系的知识,注意了中小学的衔接,新教材则是安排先学习一次函数,并且,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予以介绍,而最后才学习反比例函数,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第一,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识规津,从函数角度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都是比较简单的,相对来说,反比例函数就要复杂一些了,特别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先学习反比例函数难度可能要大一些。第二,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介绍,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又便于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3、“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一方面,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进行学习,因此,全章的主要内容,是侧重在具体函数的讲述上的。另一方面,在大纲规定的几种具体函数中,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教科书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也比较全面。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函数?

  2、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3、举出几个函数的例子。

  新课讲解:

  可以选用提问时学生举出的例子,也可以直接采用教科书中的四个函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实际上均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s=3t等。观察时,可以按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些式子表示的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明确这些式子表示函数关系后,可指出,这是函数。)

  (2)这些函数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在学生分清后,可指出,式子中等号左边的y与s是函数,等号右边是一个代数式,其中的字母x与t是自变量。)

  (3)在这些函数式中,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分别是关于自变量的什么式呢?(这题牵扯到有关整式的基本概念,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也就是等号右边的式子,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式。)

  (4)x的一次式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x的一次式是kx+b(k≠0)的形式。)

  由以上的层层设问,最后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对这个定义,要注意:

  (1)x是变量,k,b是常数;

  (2)k≠0 (当k=0时,式子变形成y=b的形式。b是x的0次式,y=b叫做常数函数,这点,不一定向学生讲述。)

  由一次函数出发,当常数b=0时,一次函数kx+b(k≠0)就成为:y=kx(k是常数,k≠0)我们把这样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在讲述正比例函数时,首先,要注意适当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比例关系,小学数学是这样陈述的: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写成式子是(一定)

  需指出,小学因为没有学过负数,实际的例子都是k>0的例子,对于正比例函数,k也为负数。

  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课堂练习:

  教科书13、4节练习第1题.

初中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初中数学教案3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初中数学教案4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动手操作得出矩形的概念,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推导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证明、

  3、通过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能推导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感受直角三角形与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矩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灵活应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

  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一方面巩固就知,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一:矩形的定义

  阅读课本第17-18页,“实验与探究”,思考:什么叫做矩形?

  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下图,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自己归纳出矩形的定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归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合作探究二:矩形的性质定理

  1、自主完成18页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实际操作回答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完成对性质的.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手中的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矩形的性质获得丰富的直观体验,为总结矩形的性质定理打下坚实基础

  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性质定理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合作探究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3

  设矩形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那么,BE是Rt△AB中一条怎样的特殊线段

  (BO是Rt△ABC中斜边AC上的中线)它与AC有什么大小关系,为什么?

  【设计意图】:

  根据图形学生很容易猜想结果,关键是从数学的角度证明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明确论证方法、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题讲解:

  例1、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6㎝,求矩形对角线AC的长?

  当堂检测:

  1、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

  (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Rt△ ABC中,∠ABC=90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

  (1)若BD=3㎝,则AC=㎝

  (2)若∠C=30°,AB=5㎝,则AC=㎝,BD=㎝

  3、在矩形ABCD中,若已知∠DOC=120°,AC=8㎝,求AD的长

  4、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1),使AB=CD,EF=GH;

  (2)摆放成如图(2)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_____,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

  (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3)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4),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____,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请说出你本节课的收获,与大家一块分享!!

  作业:

  课本P、20第2题

  板书设计:

  xxx

初中数学教案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中数学教案之公式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示例一——公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二——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育巡回指导.

  评讲时注意1.如果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则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学生这样计算,则启发学生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学生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第二次请中等层次的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能照顾两极,使所有的同学有所发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许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习

  (一)填空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二)一种塑料三角板形状,尺寸如图,它的厚度是,求它的体积V,如果,,,V是多少?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xx页x、x、x第xx页x组x

  (二)选做题课本第xx页xx组x

初中数学教案6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实验中学 章福枝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一)内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

  (二)内容解析

  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解法,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这是学习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教材通过一个实例入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让学生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进而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些概念.学习不等式组时,我们可以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利用数轴很直观,这是一种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仅现在有用,今后我们还会有更深的体验.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二、目标及目标解析(一)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二)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征.

  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在数轴上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并获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但是对于学生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还不够熟练,理解还不够深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数轴上找公共部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形成概念

  问题: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的积存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超过1200吨而不足1500吨,那么将污水抽完所用的时间的范围是什么? 设问(1):依据题意,你能得出几个不等关系? 设问(2):设抽完污水所用的时间还是范围?

  小组讨论,交流意见,再独立设未知数,列出所用的不等关系. 教师追问(1):类比方程组的概念,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怎样表示? 学生自学概念,说出表示方法.教师追问(2):类比方程组的解怎样确定不等式组中x的'取值范围?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老师点拨: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x的取值范围. 教师追问(3):怎样解不等式,并用数轴表示解集?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追问(4):通过数轴,怎样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 教师追问(5):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什么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学生自学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测、概括和自学能力.并且渗透类比思想,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其解集的概念,利用数轴的直观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二)解法探讨 步骤归纳 例1 解下列不等式组

  学生尝试独立解不等式组,老师强调规范格式

  设问1:当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设问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学生总结归纳,老师适当补充,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1)求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找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3)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和步骤.

  (三)应用提高 深化认知

  例2 x取那些整数值时,不等式5x+2>3(x-1)与

  都成立?

  设问1:不等式都成立表示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

  设问2:要求x取哪些整数值,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先合作交流,再独立解不等式组 设问3.怎样取值?

  学生在不等式组的解集范围内,取整数值.老师强调即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设计意图:通过例2可以让学生构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同时根据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特殊解,这是对学生解不等式组的一次提高训练.

  (四)归纳总结 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外反馈 教科书习题9.3第1,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初中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简单的图形?

  学生回答:画成两条相交的直线,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

  教师提问: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对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

  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只会改变数量关系而不会改变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教师提问: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1.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的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3.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学生思考回答:1、2是对的,3是错的.

  第3个应改成: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直观体验.

  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

  在右图中,∠AOC的邻补角是∠BOC和∠AOD,所以∠AOC与∠BOC互补,∠AOC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

  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

  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三、例题讲解

  【例】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2=180°-∠1=180°-40°=140°;由对顶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下图中具有这两种位置关系的角.

  eq o(sup7(,图(1)) ,图(2))

  (2)如图,若∠AOD= 90°,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案】

  1.都不存在对顶角.

  2.(1)对顶角,邻补角.

  对顶角:∠AOC和∠BOD,∠AOD和∠BOC.

  邻补角:∠AOC和∠AOD,∠AOC和∠BOC,∠AOD和∠BOD,∠BOC和∠BOD.

  (2)垂直.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类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选择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探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练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2)

  (3)(4)

  (5)(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与都有意义.

  (3)小题的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

  同理(4)小题的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且.

  第(5)小题,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被开方数是.

  同理,第(6)小题也是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函数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与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则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函数,当自变量时,相应的函数y的值是.60叫做这个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例3、求下列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1)————(2)—————

  (3)————(4)——————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业:习题13.2A组2、3、5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

  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为:

  y=-2x2+20x(0<x<10)……………………………(1)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2+100x+20D (0≤x≤2)……………………(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

  四、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2.P3练习第1,2题。

  五、小结

  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六、作业:略

初中数学教案10

  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可以说紧张忙碌却收获多多。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教九(4)班的数学,我总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将教学所得总结如下:

  一、在备课方面

  在上课前我总是查阅很多教参、教辅,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写教案,力争做到熟知知识要点,心中有数。

  二、在教学过程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自主的去探究问题,发现知识。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是难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经验不足,不太敢放手,怕完成不了当趟课的教学任务。后来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下,才开始进一步尝试,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经验。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教学模式下新的教学思想。

  2)、熟读初一到初三的数学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老教师对知识点的处理和对教材的把握,以及他们处理突发事件方法。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断的摸索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初中数学教案11

  ①结合你对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次的理解,说一说你对一次函数中的“一次”的理解. ②k可以是怎样的数?

  ③你怎样认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一个常数b的和即 Y=kx+b 定义:一般地,形

  如

  Y=kx+b( k,b 是常数,k≠0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

  b=0时,

  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例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①Y=X-6②Y=3X③Y=X2④Y=7-X

  学生独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例2、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

  解释与应用

  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①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中y(千米)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式;②圆的面积y(厘米2)与他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③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月后这棵树的高度y(厘米)之间的关系式

初中数学教案12

  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加例题型”课,此种课型中的学习内容一部分是概念,一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基础。这类课一般采用“导学导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别留意学生运用概念解题或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在移项法则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渗透化归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自学、讨论、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学难点:移项法则的探究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引例: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分别是( )

  A.3个老头,4个梨 B.4个老头,3个梨 C.5个老头,6个梨 D.7个老头,8个梨

  设计意图:大部分同学会用算术法(答案代入法)来解答的,而这类问题我们如何用方程来解答呢?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巧妙过渡,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移项法,明确移项法的依据,会解形如ax+b=cx+d类型 的一元一次方程。

  2.会建立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也验证了本节课学生自学的效果,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导教导学

  1.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教材问题2到例3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的等量关系是什么?(2)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8分钟后,比谁能仿照问题2和例3的格式正确解答问题)

  2.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教师巡视,对自学速度慢的、自学能力差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给以暗示和帮扶,有利于自学后的成果展示。

  3.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展示)

  (合作交流一)教材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两种不同分法这批书的`总数就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这批书共有(3 X+20)本或(4X-25)本。

  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x+20 = 4x-25(板书)

  【总结提升】解决“分配问题”应用题的列方程的基本要点:

  A.找出能贯穿应用题始终的一个不变的量.

  B.用两个不同的式子去表示这个量.

  C.由表示这个不变的量的两个式子相等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在自学提纲的引领下,每个小组自主学习的效果不同,反馈的意见不同,所以在展示中首先要展示学生对课本例题的理解思路。采取主动自愿的方式,一个小组主讲,其它小组补充。

  (变式训练1)某学校组织学生共同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3棵树苗,求参与种树的人数

  (只设列即可)

  (变式训练2)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各多少?

  设计意图:检查提问学生对“分配问题”应用题掌握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所列方程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学生会带着“如何解这类方程?”的好奇心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合作交流二)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板书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师:为什么等式(方程)可以这样变形?依据什么?

  (出示)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师: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出示) 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的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与课题对照渗透转化思想)

  (基础训练)抢答:判断下列移项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修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设计理念:让各个小组凭着势力去抢答。这五个习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习题分层设计且成梯度分布。

  【归纳板书】 解“ax+b=cx+d”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移项,(2) 合并同类项,(3) 系数化为1

  (综合训练) 解下列方程(任选两题)

  设计理念:第(2)、(3)两题未知数系数是相同类型的,所以让学生任选一题即可。通过综合训练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巩固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去解方程了。

  (中考试练)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

  设计理念:通过本题的训练让学生明确中考在本节的考点,同时激励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抓住知识的核心和重点。

  (四)我总结、我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谈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相互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本节课获得的知识、解题的思想方法、学习的技巧等方面交流意见。

  (五)当堂检测(50分)

  1.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2x=6, 得x=3

  B.由-3=x+2, 得x=-3-2

  C.由-7x+3=x-3, 得(-7+1)x=-3-3

  D.由5x=2x+3, 得x=-1

  2.一批游客乘汽车去观看“上海世博会”。如果每辆汽车乘48人,那么还多4人;如果每辆汽车乘50人,那么还有6个空位,求汽车和游客各有多少?(只设出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即可)

  3.(20分)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3m+8x=m+x的解,求m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答题,教师巡回检查,对先答完的学生进行及时批改,并把得满分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对后解答完的学生的检测进行评定,最后老师进行小结。

  (六)实践活动

  请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年龄编一 道“ax+b=cx+d”型的方程应用题,并解答。先在组内交流,选出组内最有创意的一个记在题卡上,自习在全班进行展示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数学教案13

  【学习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 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90---P93,思考下列问题:

  1、 什么叫圆周角?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

  2、 在下面空里作一个圆,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圆心角及圆周角。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3、默写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证明。

  4、能去掉同圆或等圆吗?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质成立吗?

  5、教材92页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三、 典型例题:

  例1、(教材93页例2)如图, ⊙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AD、BD的长。

  例2、如图,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C,使AC=AB,BD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四、 巩固练习:

  1、(教材P93练习1)

  解:

  2、(教材P93练习2)

  3、(教材P93练习3)

  证明:

  4、(教材P95习题24.1第9题)

  五、 总结反思:

  【达标检测】

  1.如图1,A、B、C三点在⊙O上,AOC=100,则ABC等于( ).

  A.140 B.110 C.120 D.130

  (1) (2) (3)

  2.如图2,1、2、3、4的大小关系是( )

  A.3 B.32

  C.2 D.2

  3.如图3,(中考题)AB是⊙O的直径,BC,CD,DA是⊙O的弦,且BC=CD=DA,则BCD等于( )

  A.100 B.110 C.120 D.130

  4.半径为2a的⊙O中,弦AB的长为2 a,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________.

  5.如图4,A、B是⊙O的直径,C、D、E都是圆上的点,则2=_______.

  (4) (5)

  6.(中考题)如图5, 于 ,若 ,则

  7.如图,弦AB把圆周分成1:2的两部分,已知⊙O半径为1,求弦长AB.

  【拓展创新】

  1.如图,已知AB=AC,APC=60

  (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2)若BC=4cm,求⊙O的面积.

  3、教材P95习题24.1第12、13题。

  【布置作业】教材P95习题24.1第10、11题。

初中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3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贯穿整章,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尝试检验法”求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习准备】

  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1)3

  (2)1;

  (2)x31;

  (3)3x5;

  (4)2xy4;

  (5)x31;

  (6)3x14.

  2.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

  【课本导学】

  思考一阅读并解答课本第114页“合作学习”的三个问题,思考:

  1.列方程就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原价为50元的衣服,按8折销售,售价是多少元?原价若为x元呢?

  (2)你能举例说明你对“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米,物体承受的压力就增加

  (3)张明投进x个,那么“小杰投进的球的个数”可以怎样表示?“3人一共投进的球数”怎样表示?

  你是怎么理解“三人平均每人投进14个球”这句话的?

  思考二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思考:

  1.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这些方程进行观察呢?说说你的想法。

  2.具有“合作学习”中所列方程一样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说这个名称中“元”和“次”的含义吗?[练习]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

  1.『归纳』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应抓住哪几个关键特点?

  思考三阅读课本第114页倒数3行至第115页正文结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1)如果一个数是方程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一个数是方程350应该是多少?

  (3)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3m?2?1?m的解,你会怎么做?2.对方程2x12

  14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与14 3 1

  x500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10 2x12

  14进行尝试求解时,你认为x必须是整数吗

  x可以取21吗20呢?x可以取10或者比10还小的值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练习]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

  2.『归纳』1.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步骤有哪些?

  2.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你觉得关键的步骤有哪些?【盘点收获】

  【学习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是等式(b)x1是方程(c)方程是等式(d)等式是方程

  2.下列式子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5x 1

  (b)ab8(c)1257(d)5x82x9 3

  3.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求该数的方程:

  (1)某数加上1,再乘以2,得6.

  (2)某数与7的和的2倍等于10.

  (3)某数的5倍比某数小3.

  4.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己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设还需租用x辆,则可列出方程44x+64=328.

  (1)写出一个方程,使它的解是

  2.【作业布置】略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总是在“预设”与“生成”间交融进行,如何根据学情做好充分的预设,又根据课堂生成灵活应变,这既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能展示教师的教学功底.反刍本课,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反思与改进:

  1.忽略课堂“火花”,错失追问良机

  在交流对方程的共同特征探讨的环节,有一个同学直接说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名称.【片断实录】

  师:讨论好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所归纳的特点.生8:这些等式都含有未知数的,用x或y来表示.师(板书):嗯,都含有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呢,有的地方是x,有的地方是y.还有呢?生8:还有黑板上的所有等式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师(惊喜):嗯,你都知道了所有的等式都是我们今天接下来要具体研究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呢.我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归纳了:都含有未知数.那么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

  不难看出,笔者在这里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的课堂即时生成资源,用一句“嗯,……,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呢.”轻轻带过,仍然拉着学生回到了预设的轨道“……,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如果当时直接问她“那么请你讲讲什

初中数学教案15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挂图小棒圆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部分实物模型

  智能培养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思路及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

  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初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12-30

初中数学教案范文08-24

初中数学教案15篇12-29

初中数学教案(15篇)12-30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2-27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2-16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20篇)03-29

初中数学教案14篇03-26

初中数学教案合集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