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空气》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空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从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中,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懂得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萌发爱自然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关领域:
科学、语言
适用对象:
中班幼儿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童话故事
活动准备:
蜡烛一根,小碟子一个,香烟一根,大口瓶子一个,雪白的棉花一团,打火机一个,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空气遭受污染情况。
1、谈话。
师: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想知道用它们干什么用吗?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我做小实验,想一想,这些事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2、小实验,幼儿观察。
实验1:在大口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棉花要尽量膨松些。然后,把一只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里。(不要让香烟接触到瓶壁)请幼儿猜想,棉花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在等待实验结果过程中,完成第二个小实验。
实验2:点燃蜡烛,把碟子放在火苗上熏一会,请幼儿猜想碟面会变成什么颜色。
3、讨论:为什么碟面变成黑色的?
小结:我们点燃蜡烛,在碟子靠着火苗那面,蒙上了一层乌黑的炭,这种炭通常进入空气中,我们看不到,但是,它会污染空气,使空气变脏。
4、向幼儿展示实验1的结果:瓶子里的一部分棉花被熏黄了,请幼儿闻一闻瓶子里的气味,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棉花被染成了黄色,这是一种有害物质,它也会进入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或直接进入到抽烟人的气管里。)这些空气带着病菌进入我们的呼吸道,把整个呼吸道染成了黑色或黄色,我们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的身体危害很大。其实这样的空气除了对我们的身体不好,对动物朋友也带来了的很大的危害,想不想听听它对动物朋友的危害。
(二)教师讲述故事“乌龟找朋友”
1、听故事,想问题。
师:乌龟爷爷,好久没有听到鸟朋友唱歌了。这天,乌龟爷爷来找它的鸟朋友,小朋友想一想,乌龟爷爷找到它的朋友了吗?它听到鸟的歌声了吗?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老师讲述故事。
3、提问及讨论:
(1)、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小朋友说一说。
(2)、请幼儿看图:图上画着什么?为什么天空不是蓝蓝的而是灰蒙蒙的?这样的天空你喜欢吗?是什么原因使喜鹊得了哮喘病、鸟妈妈得了气管炎、小鸟们都搬了家、星星不敢睁开眼睛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分别讨论回答。
4、小结:鸟是我们的朋友,由于工厂冒出的黑烟、汽车排出的废气等,把空气弄得很脏,鸟朋友们整天呼吸这样的空气,结果都得了病,有的离开了这里。乌龟爷爷没有听到鸟朋友的合唱。
(三)请小朋友想想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会怎样呢?
1、请小朋友想办法,怎样做不让空气受到污染?
2、争当“环保小卫士。”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怎样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和行为?让空气变得更干净。(请幼儿讨论)
3、老师可以出示“禁烟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许多科学家,他们发明了无烟电动汽车,这样就不污染环境了,请小朋友下课后自己画一些禁止空气污染的标志,教育幼儿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初步了解物质燃烧需要空气。
2、引起幼儿探究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三、动手做实验: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四、总结: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的存在。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让幼儿在多次的实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探索过程中。活动主要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感知。真正促进了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发扬了个性,发展了能力。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知道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感知空气
活动难点:
了解空气
活动准备 :
空箱子一个,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塑料袋、气球、吸管、口杯等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
一、开始部分。
律动,幼儿听音乐《十个印第安人》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认识空气。
1、空气的特点。
教师通过做游戏请幼儿用鼻子闻一闻,耳朵听一听,小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礼物的`特点,请大家来猜一猜,这个箱子里边到底装的是什么礼物?
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
2、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1) 请幼儿闭上自己的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憋得喘不上气来,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没有空气。)
(2) 请幼儿做深呼吸再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这次我们能坚持一会了,不是那么憋的荒了,因为我们肚子里吸进空气了。)
还有哪些东西离不开空气呢?(动植物)
3、空气在哪里。
老师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空气玩一玩游戏,好不好?”
“可是空气在哪里呢?谁知道?”
(1) 幼儿自由发言。师小结:其实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是,现在我们想办法把空气装起来。
(2)教师给幼儿提供教材(气球、塑料袋、吸管、口杯等)让幼儿找空气,并把它装起来。
(3)用吸管对着手吹,告知幼儿空气还是流动的,这就叫做风。
(4)幼儿交流: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装空气?(瓶子可以装空气、轮子有空气、衣服兜里有空气等等)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结束部分。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不断地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压力、作用等,并在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在活动中让他们推理、判断,表达探索方法。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大水盆每组一个。
2、吸管、毛线、透明胶、塑料袋、泥工板
3、塑料杯、玻璃杯、火柴、蜡烛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谈话:空气在那里?
1、引题:老师出示透明塑料袋,请幼儿说说里面有什么?(幼儿回答:什么也没有)。老师把塑料袋随意一装,捏紧问幼儿?"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请幼儿回答并感知)。
2、引导:如果塑料袋里没有东西为什么鼓鼓的?按不下去,里面到底有什么呢?为什么有东西,我们看不见呢?塑料袋里到底有什么?
3、游戏:找空气
⑴老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就象一个隐身娃娃,在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它到底躲在哪里?请小朋友们找一找。
⑵老师提出游戏任务:用塑料袋装空气,并说说在哪里找到的。
⑶幼儿游戏
⑷交流发现,老师小结:"到处都有空气。"
二分组探索:
1、老师:空气到处都有,空气还有许多秘密,谁知道?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东西,有气球、瓶子、杯子、手帕等等,我们一起动手找空气有什么秘密,好吗?
2、分组探索:
⑴幼儿按意愿自由分成二组,选择喜欢的材料探索,说一说自己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记下来,等一下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A组:提供蜡烛、玻璃杯、火柴、手帕、泥工板,
游戏:《不吹自灭》、《泡泡出来了》、《不湿的手帕》
B组:提供毛线、吸管、气球
游戏:《气球火箭》
⑵幼儿分组探索空气的存在、作用。空气动力等特性,可互相交流发现,由老师记录。
⑶幼儿交换游戏
鼓励幼儿大胆发现问题,思考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鼓励幼儿质疑,发现不同问题。
三幼儿交流发现,老师小结:
空气无处不在,它有动力、压力,帮助人们做许多事,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
活动反思:
《指南》中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5
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发现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
感受到空气流动能传播各种气味。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准备:
较厚的纸。
将酱油、醋、麻油、黄酒、碎苹果粒等装在胶卷盒里,并标上号码。
空气清香剂或香水。
过程:
感觉空气。
--你知道空气在哪里吗?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空气在哪里呢?
--幼儿各自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进行尝试。
--引导幼儿拿着厚纸靠近脸呼气或吹气,感觉空气的流动。说说自己的感觉。(痒痒的、暖暖的`)--引导幼儿用手像扇子一样在脸旁扇动,再次感受空气的流动与存在。
--原来空气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到处都有。
嗅觉大师。
--给每组幼儿提供一套用来嗅闻的物品。
--请幼儿闭上眼睛,逐一挥动、嗅闻,并记住胶卷盒上的号码。
--胶卷盒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谁能闻出来,谁就是了不起的"嗅觉大师"。
--是谁让我们成为了"嗅觉大师"?(空气)神秘的气流。
--教师在活动室里悄悄地喷一些空气清香剂,让幼儿感受。
--为什么我们的活动室里到处都有香香的气味呢?
--因为空气宝宝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它能帮我们闻到香香的气味。
--你最喜欢空气宝宝给你带来些什么香味呢?(花香、饭菜香、巧克力的香味,等等)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让幼儿在多次的实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探索过程中。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让幼儿自己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多动手,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讨论、参与发言,增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6
活动目标:
1、 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巾、玻璃杯子、塑料袋若干、蜡烛、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问好:律动《早上空气真正好》
2、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不想看啊!
(想)那小眼睛可要仔细看哟!
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
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
是块干毛巾。这是什么呀?
(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猜毛巾会不会湿?
(请你说……),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
小朋友用手摸摸,湿了没有呀?
(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
请小朋友做这个实验。
现在,老师再来变个魔术,这是(毛巾),这是(杯子),我们也要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噢!
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
小朋友,猜猜毛巾有没有湿(你说说看……)到底毛巾湿了没有?
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
为什么毛巾会湿了呢?
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说,什么跑进去了?
对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谁还想尝试这个实验,请小朋友实验。
第一次毛巾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第二次毛巾湿了,是因为斜着放进去,空气出来了,水进去了,所以毛巾湿了。
刚才老师给你们变了两上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好看)
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实验。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还有一封信,大一班小朋友们收,哦!
给小朋友们写信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请小朋友读信的内容。请小朋友和我一起说咒语那你嘎嘎那你嘎嘎,赐予我力量吧!
用袋子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红色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诶,我捉了袋空气,你说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用白色的更大的袋子从四周,再用最大的蓝袋子从拐角捉)……
我在旁边也捉了一大袋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想)
请小朋友从老师这儿每人拿一个袋子,你们都有了吗?(都有了),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得空气又多又快?(你真能干!)
现在,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们能看得见袋子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没有颜色)空气是没有颜色的。(同样的方法再来捉)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袋子里面的空气有气味吗?对,空气是没有味道的;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小手能摸到袋子里面的空气吗?空气是摸不着的'。我们去到别的地方去捉捉空气,好不好?试试能不能捉到空气呢?(播放背景音乐带幼儿到各个地方去捉空气)。好,请小朋友把袋子放回来。我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是在哪里捉到空气的,自由发言)。
好了,你们刚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捉到了空气?那小朋友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吗?能摸到吗?
原来,我们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东西,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有什么感觉?再用小嘴巴吹吹空气,又有什么感觉?这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是流动的。
出示蜡烛,尝试不用嘴用什么东西可以把蜡烛弄灭,杯子,蜡烛是慢慢灭的吗?再次点燃蜡烛感觉蜡烛是怎么灭的,请小朋友们来说说蜡烛为什么灭了,因为空气支持蜡烛燃烧,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当杯子里的空气用尽了,蜡烛就会慢慢灭了。就像我们一样,把嘴巴闭紧,用收捏住鼻子,感觉到什么了?很难受,对我们人类生存需要空气。
如果我们不呼吸到新鲜空气,我们就会死亡,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环境,爱护环境要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活动结束: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就玩到这里,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爱护环境的方法并一起玩这个游戏,小朋友再见!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7
活动目标:
1、探索生活中空气压力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2、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
活动难点:
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准备:
玻璃瓶、纸片、玻璃弹珠、水。
活动流程:
直接导入――实验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力量吗?从小实验中找答案。
二、实验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气能形成压力
1、材料介绍
猜一猜纸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吗?
2、验证
(1)教师演示
重点步骤讲解:水倒满玻璃杯、用手轻压纸片、慢慢翻转。
(2)幼儿操作
两人一组完成实验。
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3、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杯子倒过来水没有流出来,是谁在帮忙?
(2)为个别实验失败幼儿纠错
为什么水不加满,杯子倒过来水会落下来。
小结:杯子里的空气和外面大气压相互抵消。
(3)小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形成一股力量,我们叫它空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二)第二次操作:空气压力大
1、设疑
装满水的`玻璃瓶里如果再放入弹珠,纸片会掉下来吗?
2、幼儿操作
数一数,放几颗弹珠。
提醒幼儿注意实验要点。
3、实验结果
幼儿交流
放了玻璃弹珠后,纸片掉下来了吗?
你放了几颗?
小结:原来空气的压力能够托起玻璃杯里那么多、那么重的弹珠,空气的压力很大。
活动延伸:
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实物操作:粘勾、汽水
生活中有很多空气压力的存在,找一找。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多次实验,探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8
活动目标:
1、 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气球、打气筒、纸、笔。
活动过程:
1、 引导、观察。
(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
(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2、 探索:气球里的空气
(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
(2)、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
(4)、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5)、请幼儿记录
3、请幼儿在自己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里面有空气?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让幼儿在多次的实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探索过程中。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让幼儿自己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多动手,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讨论、参与发言,增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9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空气的特点,了解空气的用处。
能力目标:
能够用塑料袋捕捉空气,并且制作空气小玩具。
情感目标:
喜爱参加科学活动,体验抓空气的乐趣。
活动重点:
知道空气的用处和特点,体验抓玩空气的.乐趣。
活动难点:
能够独立用塑料袋等物品捕捉空气制作空气玩具。
活动准备:
塑料袋、夹子若干,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导入 (边唱边做动作)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
二、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1、师出示保鲜袋,并提问,这是什么?
2、小口袋饿了,想吃饱,请幼儿们想办法让小口袋吃饱
三、教师示范,引导幼儿感知空气
1、师用塑料袋捕捉空气,向幼儿解说,小口袋吃饱饱了,小口袋吃了什么呢?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并且组织幼儿讨论
2、进一步向幼儿提问,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空气在哪里呢,有什么作用呢
3、幼儿自由发言
总结:小口袋吃了很多空气,变得的鼓鼓的,胖胖的。空气无色无味,存在在我们身边的,比如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就是空气
四、幼儿尝试装空气,感受空气的流动
1、向幼儿解说如何用塑料袋装空气,鼓励幼儿尝试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指导
3、请每组一个代表幼儿发言,说一说如何捕捉空气,怎么样不让空气逃跑
4、打开口袋放走空气,请幼儿说一说袋子为什么不鼓了
小结:空气宝宝很淘气,喜欢跑来跑去(空气是流动的)
五、自制空气小玩具
1、出示彩纸、塑料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创意,引发幼儿制作的热情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塑料袋风筝”,“先用彩纸装饰,用马克笔在塑料袋上绘画,在装满空气”
3、教师进行分组指导
结束: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说
活动延伸:
延伸至户外,拿着自己制作的塑料袋风筝去户外游玩吸水的?组织幼儿,活动结束。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清水、手帕、塑料杯、每人一个塑料袋、每人一根塑料吸管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作用及特征。
活动过程:
一、感知空气的存在: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师示范)。
(一)将手帕团塞入玻璃杯杯底。让幼儿观察:
(1)杯子里有什么?
(2)杯里除了手帕还有别的东西吗?
(3)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里的手帕会怎么样?我们来试一试,杯子里到底有没有其它东西。将玻璃杯倒扣压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手帕湿了吗?为什么?(师:杯子里还有其他的'东西,是它把水挡住,不让水流进杯子里,所以手帕没有湿。)
(二)杯子里有什么东西呢?请小朋友仔细往下看:将杯口斜着浸入水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东西从杯子里跑出来吹出泡泡的?(空气)
(三)杯子里有空气,空气把水挡在了杯子的外面,所以手帕没湿。
二、寻找空气:
1.空气是个淘气的小娃娃,平时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今天我们一起把空气娃娃找出来,好不好?
2.幼儿试验:
(1)将幼儿分成三组,其中两组每人一个瓶子,将瓶子横放到水里,观察现象。
(2)第三组幼儿每人一根塑料吸管,用吸管往水里吹气,观察现象。
3.水里冒出了什么?是谁在吹泡泡?空气藏在了哪里?(瓶子里、我们的身体里)。
4.除了这些地方有空气,还有哪里有空气?幼儿讨论后回答问题。
三、空气的特征和作用
1.空气娃娃每天都围绕在我们的周围,谁来说一说空气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幼儿讲述)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塑料袋,我们来玩“抓空气”的游戏。请小朋友拿起塑料袋,把袋口张开,然后用力一晃,迅速的将袋口拧紧,用手慢慢向袋底挤,为什么挤不动了?塑料袋里有什么?
(1)我们在哪里找到的空气?
(2)张开口袋看一看,我们能看见空气吗?
(3)能闻到气味吗?
(4)能摸得着吗?
师小结:空气娃娃一直都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空气娃娃很会变魔术,平时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
2.我们生活在空气当中,如果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幼儿讨论。
3.我们一起闭紧小嘴巴,捏住小鼻子,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当你坚持不住的的时候就把小手拿下来。
4.为什么会有难受的感觉呢?因为空气不能进入到我们身体里了,我们不能呼吸了,所以会觉得很难受。如果时间长了,人就会慢慢死去的。你说空气对我们的作用重要吗?(非常重要)
5.如果没有了空气,我们就没法呼吸,没法生活了。所以说空气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那如果空气变脏了,我们呼吸了变脏了的空气会怎么样呢?(幼儿讲述)小朋友知道怎样来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吗?(多种树,让树木来帮助我们净化空气;少开车,减少废气的排放等)
四、结束部分和幼儿一起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做运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1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空气的特性。
2、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 到处都有空气。
活动准备:塑料袋,气球,空气字卡,皮球。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了解空气的'特性。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塑料袋)
2、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要用这个塑料袋给小朋友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变变变”。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知道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
小结:塑料袋变得大大的,鼓鼓的,是因为它里面装的是空气。出示字卡(空气)。
3、了解空气的特性。
小朋友那空气娃娃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A、老师放空气,让幼儿仔细看,用鼻子闻。师:你们看到闻到了吗?幼儿:没有。
B、老师再次放空气,让幼儿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空气……
结:空气是看不见,闻不到,抓不住,摸不着的。
二、通过玩《捉迷藏》的游戏,知道到处都是空气。
1、感知身体里有空气。我们来吹气球,看看气球能不能鼓起来?说明我们的肚子里有空气。
2、物体里有空气。出示皮球,老师发现皮球里有空气。皮球里有空气,就能跳得高,我们来拍一拍皮球。
3、我们周围都是空气。
我们来找一找空气娃娃藏在哪里?
通过问答:“空气娃娃你在哪里?”A、我在森林里找小动物玩。B、我在大山里找小草玩。C、我在田野里找庄稼玩。D我在教室里和小朋友玩。
4、捉空气。
空气娃娃来到中七班教室和小朋友一起玩,老师想让小朋友用塑料袋把空气娃娃捉住,好不好?让幼儿玩捉空气放空气游戏。
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都是空气,皮球、大树、小草、小动物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空气里。
三、通过说儿歌,复习巩固空气特性。
看不见,闻不到,抓不住,摸不着,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都需要。
四、结束语:
我们大家都需要空气娃娃,空气娃娃还有许多的本领,以后老师再慢慢告诉你们。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2
教学设计:
在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明确指出“说明性讲述是一种要求使用简单明了、独白语言,说明与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或操作过程的讲述形式。”所以本次活动,幼儿通过观察实验、亲自实验、交流和讨论实验,使幼儿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并逐步运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空气。
3、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塑料袋、玻璃杯、蜡烛人手一份,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
1、今天汪汪队邀请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探险,你们准备好了吗?
那我们就出发吧!
森林了的空气真好啊,蝴蝶飞来飞去,我们一起来抓蝴蝶吧!
那我们用什么来抓呢?
来看看老师的背包里有什么可以给小朋友们用的。
2、收集空气,无色无味透明气体
大家来看看你们的袋子里有什么呢?空气,所以袋子鼓起来了。
告诉我你们袋子里的空气是从哪里抓到的呢?
发现了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现在闻一闻你们袋子里的空气是什么味道的呢?
空气是没有味道的,是透明的,把手伸进去看看能不能摸到空气。
总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透明气体。
二、山洞探险,蜡烛燃烧试验,了解火的燃烧离不开空气
1、汪汪队山洞探险
我们继续出发去探险吧!
看这是哪里呢?山洞。一座黑漆漆的山洞,看起来好可怕,汪汪队拿着火把走进了山洞,突然火把灭了,火把为什么会灭了呢?
2、准备实验验证猜想
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
老师这里有一个玻璃杯,玻璃杯里有什么呢?
刚才我们说了,空气无处不在,所以看起来空空的玻璃杯里面也充满了空气,这个杯子好比是黑漆漆的山洞,小蜡烛就是点燃的火把,如果把玻璃杯放在蜡烛上面,会发生什么呢?
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猜想,我们来验证一下。
做实验的`时候,要求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声讨论。
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就回到座位上来。
3、老师指导幼儿操作实验
将玻璃杯盖到点燃的蜡烛上,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请小朋友们来说说你刚才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刚才我们说过,玻璃杯里有空气,燃烧的火焰把空气用完了,就灭了。
总结:火焰的燃烧离不开空气的帮忙,我们平时做饭炒菜时的火焰也需要空气。
4、总结和延伸空气的更多用处
空气的作用可真大啊,
那火把灭了我们还能在山洞里前进吗?
没有了空气,我们就没法喘气,会憋闷,所以我们的呼吸也需要空气,离开了空气我们会头晕,胸闷,再严重了会窒息,所以我们是真的离不开空气。
三、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空气可以充气
山洞里没有空气,我们快把汪汪队叫出来吧,汪汪队出来的时候,天就黑了,毛毛看不清楚路不小心掉到了水里,毛毛需要我们的救援。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小朋友们自由回答。
我们可以用游泳圈去救他,但是现在游泳圈是空的,我们需要给它充气。
小朋友们自由操作给游泳圈充气。
谁来说一说,这个游泳圈是怎么鼓起来的呢?
我们借助了打气筒的帮忙,把空气剂到泳圈里,泳圈就会鼓起来。
空气有充气的作用,泳圈充起来了,我们就可以去救毛毛了,
2、空气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要保护环境,减少空气的污染
空气除了有帮助燃烧,充气的作用外还有很多的本领,我们把空气的本领用到了生活当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我们说一说有什么好的办法来保护空气。
少放鞭炮,多种树,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我们说过的这些方法都能很好的保护空气,我们回家和爸妈们说一说一起行动好吗?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初步掌握做前思,多试试才知道的科学理念。
活动准备:
1、袋子人手一个,气球,纸袋子,瓶子,吸管每组一份;
2、教室二维图一张,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揭示空气的存在。
1、出示食品袋,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张开袋口直接朝里看,自问自答地:里面有东西吗?
2、回应幼儿的跟从与参与:边说“到底有没有”边慢慢收紧袋口。让幼儿判断。
3、针对幼儿不同看法采用不同的回应策略:
对a:让其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对b:有什么?什么样?
揭示“空气”这个词:或顺应幼儿,或告知幼儿。
二、找一找,抓一抓,进一步感受空气的无所不在。
1、幼儿找空气、捉空气
“你认为还有空气吗?哪里有?”
“到底有没有,试试才知道。”
交代要求:到你认为有的地方去找、去捉。听到提醒就上位。
2、交流:
①个别交流:捉到了吗?在哪捉到的?
②集体交流:并在空间图上作标注。
师:通过试试,现在来看看,哪里有空气?
③期间,穿插对“空气会流动”特性的关注。
请两名抓到和没有抓到空气的.孩子上来演示,同他们动作的差异中发现“如果手不抓紧空气就会从袋子里跑出去一部分”,感知空气的流动性。
三、做一做、玩一玩,进一步感知空气的流动性。
介绍操作要求
师: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在流动的时候还会发出声音呢,想想看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些材料里的空气发出声音。
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通过挤一挤、吹一吹的方法,让操作材料发出声音。
分享结果,教师小结。
①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吹一吹)猜猜是哪里的空气流动起来发出声音的?(瓶子里的空气)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是瓶子里面的空气在流动,而不是瓶子外面的空气在流动?(引导幼儿朝着瓶子外面和瓶口吹起来证明。)
②师:你是怎么让气球发出声音的?(幼儿示范放出气球的气)这又是哪里空气在发出声音?
③师:这个纸袋子能发出声音吗,你是什么做的?(引导幼儿用力将袋子压扁)为什么会发出“嘭”的一声?
小结: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实验发现空气在很快流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四、延伸:
我们去科学角来用更多的材料和空气玩一玩发声音的游戏吧。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4
活动目标:
1、对空气有初步的了解,感知空气是到处都有的,无处不在的。
2、通过小实验,使幼儿知道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
3、对科学小实验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塑料袋的经验,喜欢参与户外活动并能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空气
2、物质准备:塑料袋人手一份、塑料瓶、气球、手帕、玻璃杯、透明水缸。
活动重点:
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活动难点:
通过小实验,使幼儿知道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
活动过程:
一、找空气。教师变魔术,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哦。
1、教师出示塑料袋变魔术,并提问:变变变,刚才扁扁的塑料袋现在变成什么样的了?
2、幼儿回答。
3、师:谁能告诉我是什么让塑料袋变的鼓鼓的吗?那你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找到空气宝宝的吗?
4、教师换地方找空气,引导幼儿说说是在哪里找到的空气。
5、幼儿变魔术寻找空气引导语:小朋友可以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寻找空气,但是空气宝宝有点淘气,如果你不紧紧的捏紧塑料袋口,空气宝宝就会跑出去了,然后告诉我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空气宝宝。
6、师幼交流:你是从哪里找到的空气宝宝的呢?
7、教师总结:你刚才找空气的时候,你看得见它吗?你闻到什么了吗?你来摸一摸,摸的到吗?原来空气宝宝既看不见又摸不到闻不到的,而且他到处都有。
二、实验:手帕的变化,进一步验证空气是到处都是的。
师:空气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们变魔术,我们来看看他是不是到处都是。
1、教师出示干手帕,并请小朋友们验证。
2、实验一:玻璃杯里的空气师:出示一只空玻璃杯和一只干净的手帕,把手帕塞在玻璃杯底,把杯子垂直倒扣在水槽中,请小朋友猜一猜,玻璃杯里的手帕有没有湿?(出示玻璃杯里的手帕)
3、教师提问:手帕为什么是干的?是什么东西把水挡在了外面呢?
4、实验二: 玻璃杯里的空气师:出示另一只空玻璃杯和另一只干净的手帕把手帕塞在杯底,把杯子倾斜倒扣在水槽中,请小朋友猜一猜,玻璃杯中的手帕有没有湿?(出示玻璃杯里的手帕)师:为什么第一次手帕没有湿,第二次手帕湿了呢?(请幼儿回答)
5、教师总结:因为第一次玻璃杯是垂直放入水槽中的,空气没有进到玻璃杯中,所以手帕没有湿。第二次玻璃杯是倾斜的,玻璃杯里的空气跑出来了,水进到玻璃杯里,所以手帕湿了。
6、重复进行实验一实验二一次并总结。
三、游戏:气球鼓起来。
1.教师出示瓶子和气球。
师:这是一个塑料瓶,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把气球套在塑料瓶上,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怎样才能让气球鼓起来呀?我们一起来事实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随机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教师小结:塑料瓶里什么使气球鼓起来?我们的瓶子里是空的吗?里面装的是空气。
四、教师总结。
空气是到处都有,无处不在的,看不见闻不到摸不到。
师幼手拿塑料瓶离开活动室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5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蜡烛、打火机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
2、教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
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
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气原理。
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
2、教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
3、教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
(三)身边捕捉空气,感知空气。
1、教师: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气,你们说一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师: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老师帮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个袋子,(首先让孩子问一问,摸一摸,感知袋子里没有味道)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
3、教师:现在请小朋友用眼睛看一看,你看见了什么? (什么也看不见),打开袋子闻一闻,有没有什么味道?(没有)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能摸到空气吗?
总结:原来,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空气,实际上空气是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有什么感觉?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流动的
(四)与空气宝宝做游戏。
1、教师:小朋友们玩过气球吗?(玩过)今天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不过,你们先想一想,怎样让气球变大呢?(让小朋友自己总结、自己说)
教师小结:谁吹的气多谁的气球就大。气球宝宝累了,我们让它在边上休息一下。
(五)感知空气的作用
1、将蜡烛点燃,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手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玻璃杯罩的蜡烛很快会熄灭是因为蜡烛把杯子里面的空气燃烧完了,因为空气可以支持燃烧。人没有了空气会很难受,呼吸困难。
(六)保护空气,争做环保小卫士。
1、世界上除了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外,哪些东西还需要空气呢?
2、教师:我们虽然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呢?是干净的空气还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呢?如果我们吸进了不干净被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对我们的身体就不好,所以小朋友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呢?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干净,我们吸入干净的空气,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身体才会健康。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12-06
中班科学空气的秘密教案03-25
中班科学:空气的力量08-23
中班寻找空气教案03-20
大班科学好玩的空气教案01-06
《空气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0-16
中班《呼吸新鲜空气》健康教案06-13
大班科学好玩的空气教案9篇01-06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空气宝宝力量大》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