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超市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的学习方法与生活不同于成人,提供给他们的学习内容应有助于其生活与发展,并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通过幼儿亲身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来学习;对幼儿进行的综合教育,用整合的观念和方法组织课程活动。同时二期课改也提出数学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动用逛超市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消费的过程中,体验货币的.价值。
2、初步认识植物的根、茎、叶
3、通过讨论了解钱是大人辛苦挣来的,平时要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不同标价的商品若干、篮子、自制电脑、
幼儿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宣布消息
顾佳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开了一家娃娃超市。里面的东西又多又便宜,欢迎大家光临。
顾佳说:我的超市还缺三个营业员,谁愿意?
幼儿自由聘请营业员。
二、高高兴兴逛超市
1、观察幼儿购买的情况,鼓励幼儿购买不同的商品。
2、适时引导幼儿看清标价后再拿。
3、观察幼儿付钱的情况,适时引导。
三、交流分享
1、你买了什么商品?(根据幼儿购买的植物介绍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都有根、茎、叶,谁能找到这些植物的根?茎?叶?
幼儿指认青菜、芹菜、郝菜、萝卜、土豆等的根、茎、叶
2、你买了几件商品,他们分别是多少钱?
引导幼儿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3、引导:你们想知道我买了什么吗?我为我的妈妈买了酸奶,因为酸奶有营养,我妈妈吃了会健康。你们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
你们真有爱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处处想到我们,关心我们,我们也要想到他们,关心他们。
4、引导: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花了不少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人们平时赚钱很辛苦,万鼎洲讲他的爸爸常常要上夜班,王超说:她的妈妈每天要很早出门。爸爸妈妈赚钱这么辛苦,我们平时一定要节约用钱,对吗?
四、与客人交流
沈一阳:娃娃超市的东西可多了!请客人老师也来逛逛我们的娃娃超市,好吗?(幼儿邀请客人老师)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2、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收集幼儿用品、玩具类、食品类的物品若干、袖套、笔、记录板,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擦六快。
活动过程:
一、分类--按不同的要求分类
1、师幼共同搬运货物(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类)过超市
2、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幼儿讨论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
4、教师提出分类要求:
1)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
2)要轻拿轻放,与同伴商量,互相合作
5、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归放,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
6、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统计--尝试用数字的形式记录
1、讨论:想知道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吗?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该怎样统计呢?
2、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
3、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
2)重点指导幼儿清楚地记录,统计的是什么物品,它的数量是多少?
3)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
三、延伸--经验提升、迁移
1、出示统计表,帮助幼儿从随意的统计过渡到表格的统计
2、进一步激发幼儿统计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反思:
1、小朋友通过活动掌握了基本的分类方式。
2、本活动是在幼儿自由探索中学会了合理的统计方法。
3、活动中能贯穿一点思想教育效果会更好!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3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4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习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习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5
设计意图: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数学比比皆是,货品统计、货品分类、货品排列、货品重量、货品价格、货品买卖等等。通过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把需要的物品数量清楚地记录下来,这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让幼儿带着“开超市”为目的学习任务,尝试分类,并使用新方法图表法来统计物品,并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利用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并了解图表统计的特点。
2、乐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货架3个,小篮5个,推车2辆,玩具类、餐具类、文具类若干。
2、统计图范例一张,表格两张。
3、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谈论与超市有关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开一个超市,我当老板,你们当员工好吗?我已经准备了这些货物,你们看是什么?
2出示货架、小篮、推车问:这些东西有几个呢?你能用线条、数字、图片
等各种办法记录下来吗?
二、通过记录货架等物品初步尝试统计
1、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货品的数量。
2、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归纳出幼儿统计的方法:画上一样物品再写上数字,有多少物品就画多少个。
3、讨论图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师的统计表让幼儿讨论它的优点,能看出各种物品的多少,还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操作演示图表的记录方法:数字标号从0开始从下往上标,每一格表示数量一个,要统计的货品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在对应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幼儿尝试用图表的统计方法进行记录。
三、通过对超市商品的分类,学习和利用图表方法统计货品。
1、请幼儿把超市的商品进行分类。师:看看我又采购了什么货品?出示铅笔、橡皮、水彩笔、碗、筷子、勺子、积木、皮球、风车,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并数数分别有多少。引导幼儿分类并把货品放在货架上尝试合作学习。
2、采用任务的形式请幼儿对各种类别的商品进行统计并进行检验。
3、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图表法来统计物品的数量,但是还有许多种方法也可以统计物品的数量,以后我们再学。
四、结束部分
1、我们的超市全部准备好了,谁能给它取个名字呢?
2、为了让超市生意兴隆,我们去宣传,让更多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超市。(幼儿出教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实际流程展开,实际上内在遵循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注重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原则,如:先让幼儿自由的记录,然后教师推荐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和检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既起到与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经验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验证,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提供让幼儿自主操作,主动学习的机会。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2、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操作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3、初步尝试计划购物,萌发合理消费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钱币(自制)(1元、2元、5元、10元)若干;收集水果、蔬菜、玩具、饮料、学习物品、零食若干(保证物品的卫生)并贴上标签(价格为10元以下);收银机4台。
2、六类物品分类标志,超市货架12个;购物篮每人一个,自制奖品10个。
3、购物计账单、水彩笔、幼儿答题卡,幼儿每人一套。
活动重点:
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得出正确结果。
活动难点:
正确进行购物记录。
活动过程:
1、以超市经理招聘员工的形式,复习物品分类及10以内的加减法,并布置超市。
(1)教师以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正确将超市里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按标志将物品放在货架上。
幼儿按要求快速布置好超市,动作又快又好的幼儿可聘为优秀员工。
(2)招聘收银员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师出示加减法答题卡,幼儿抢答。根据幼儿答题情况招聘4~5名收银员。
2、邀请智慧顾客,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条件:会记录购物记账单,能遵守超市规则,文明购物。
总经理讲故事“马大哈买西瓜”(自编),引导幼儿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3、游戏:超市购物乐。综合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玩法:将幼儿分为收银员和智慧顾客两部分,每位顾客发10元钱购物。每次可购1~2件物品,顾客选好物品后,收银员和顾客一起计算一共用了多少钱,收银员将正确钱数找补给顾客。每次购物后,顾客要记录购物记账单,才能第二次到超市购物。
4、交流讨论:我的购物记账单,评选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1)组织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记账单,根据幼儿记账情况,了解幼儿的加减运算情况。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用10元钱买的物品样数多,有的小朋友买的物品样数少?
看看小朋友购买的物品种类是否单一,说说为什么要买这些物品,从而引导幼儿了解计划购物的意义,萌发合理消费意识。
(3)根据记账单的交流展示引导评出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5、组织幼儿分享自己所购物品,充分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6、师生共同整理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超市作为幼儿学习的环境,以10以内的加减运算练习为主线,孩子们充分运用有生活经验进行模拟活动。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基本上每位幼儿都融入活动中,并且在真实的生活游戏情境中解决问题,在算账、找零钱,记录账单等各种新的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新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同时,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巧妙地将幼儿设在不发展水平层次上,每个层次都有新的挑战,随机指导。在分析幼儿记账单时,引导幼儿合理消费、计划购物,自然地将社会与科学两个领域相互渗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将玩学合一,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体验成功前后的情感。
活动评析:
模拟超市购物可以重现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它作为学习的载体,是一种聪明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它既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将数学教育与社会性教育有地统一起来,从而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地列出加减法的算式。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教学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可以用哪一道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对。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活动评价。
表扬在活动中认真操作的幼儿。
教学反思: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说说讲讲中,体验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游戏感知数的组合。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超市物品若干(图片)、固体胶、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根据孩子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谈谈对超市的了解。
1、师:“超市里都有些什么?”
2、师:“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幼儿讨论(超市中可以买到的东西,物品摆放是有规则的)、小结:超市里可真热闹啊,这么多的商品摆放的既整齐又有规则,能让我们很快的找到想要买的东西,超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二)请个别幼儿分享“五元购物”的经历
师:“你是怎样购物的?”
小结:数字的作用可真大,我们学会了数的本领就可以自己买这么多的'东西了,可真了不起。
(三)操作(逛超市)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6元钱,你们来购物好不好?”
1、教师示范操作
2、请个别幼儿演示操作
3、提要求:做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商品的价格
一次买两件东西
4、幼儿操作
(四)讲评
1、请幼儿介绍自己用了几种方法来选购物品的。
2、教师为幼儿总结数的组合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设置小超市(物品都卖一元或两元),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若干,垫板,两台取款机,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人教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评析:生活中幼儿喜欢逛超市,老师以游戏的口吻把幼儿引入情境,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取钱
1、教师:逛超市买东西,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
(评析:神秘的小包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神情专注,听觉参与活动,凭借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测,活跃了思维。)
2、教师:取款机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三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谁又快又准。(老师手上是3枚1元的硬币)
(评析:引导幼儿触摸、感知、辨别大小不同的硬币,发展了幼儿的触摸觉。)
3教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三枚硬币的?
(评析:引导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教师观察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了解了幼儿的操作水平。)
4、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三、观察硬币
1、教师: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子?反面是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外形特征,增进对硬币的认识,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教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么你们手上有多少钱呢?请用动作告诉大家。
四、抛玩硬币
1、教师: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找空地方坐下玩玩吧。
2、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3枚硬币轻轻撒到垫板上,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五、猜硬币教师:我手里有三枚硬币,我将它们藏到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枚?
六、购物教师: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你们跟好朋友一起逛逛,商量商量买什么,送给谁,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活动反思:
将数的分合经验运用到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进一步体验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及游戏活动的快乐。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10
教材分析: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里的数字比比皆是,货品分类、排列、价格、买卖等。本活动旨在通过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把超市的物品进行分类,并使用立柱图表的方法进行统计,这对于大班幼儿是一种经验的提升。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便利。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便利。
难点: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并说出统计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朋友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也来开一家超市,你们说,我在超市做什么呢?(总经理)你们来做我的小助手吧!
(二)、初步感知立柱统计:
1、开超市需要什么呢?(货架、购物篮、宣传画)
2、这些我都准备好了,你们帮我看看,它们分别有几个?
3、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多?什么东西少?
4、今天总经理带来了一张立柱统计表,你们看,表上有什么?(数字,从下向上排列的;立柱图,是一格一格的)
5、小助手们,你们可以和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怎么来统计呢?(先在立柱的下面画上要统计的东西,可以画得简单一点;然后数数这个东西有几样,就在立柱图上画几个格子)
6、该从哪里开始画呢?为什么?(从下往上画、因为旁边的数字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大的)
7、教师示范统计购物篮数量,个别幼儿统计货架、宣传广告数量。
8、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立柱有高低、越高表示东西的数量越多)
9、小结:立柱统计能使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最多,什么东西最少,使用起来真方便。
(三)、学习运用立柱表统计商品数量:
1、幼儿把商品分类:师:小助手们,超市就要开张了,送货员已经把货品送来了,有水果、蔬菜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把商品都放到货架上去吧。注意要轻轻拿轻轻放,一件一件地放整齐。
2、幼儿运用立柱图表统计商品数量:师:商品都摆整齐了,哎呀,不好,粗心的送货员忘了告诉我,每种商品有几个了,那可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我统计一下吗?请你们用立柱统计的方法,选择三种商品进行统计,看看分别有几样?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3、交流汇总:统计好了吗?请你来告诉大家,超市里每一种商品分别有几样(由教师、幼儿共同在立柱图表上汇总商品数量)从立柱图表中可以看出,哪些商品最多?那些需要补货呢?如果补齐的话,要补几个呢?
(四)、延伸活动:
现在我马上去通知送货员,把这些商品补齐了。货品补齐了,我们的超市开张了,大家快去外面招呼客人来购物吧!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11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已能说出许多水果名称,并初步积累了一些有关超市的知识及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们也非常乐意去超市逛逛或购物。通过“水果超市”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及游戏中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是他们最为乐意的。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4、有规律点数,丰富点数经验。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a、请小朋友按袋上数字将“水果”装进袋子里
b、请小朋友将装错量的“水果”按正确的数量装好。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设置小超市(物品都卖一元或两元),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若干,垫板,两台取款机,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人教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评析:生活中幼儿喜欢逛超市,老师以游戏的口吻把幼儿引入情境,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取钱
1。教师:逛超市买东西,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
(评析:神秘的小包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神情专注,听觉参与活动,凭借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测,活跃了思维。)
2。教师:取款机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三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谁又快又准。
(评析:引导幼儿触摸、感知、辨别大小不同的硬币,发展了幼儿的触摸觉。)
3教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三枚硬币的?
(评析:引导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教师观察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了解了幼儿的操作水平。)
4。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三、观察硬币
1。教师: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子?反面是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外形特征,增进对硬币的认识,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教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么你们手上有多少钱呢?请用动作告诉大家。
四、抛玩硬币
1。教师: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找空地方坐下玩玩吧。
2。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3枚硬币轻轻撒到垫板上,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五、猜硬币
教师:我手里有三枚硬币,我将它们藏到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枚?
六、购物
教师: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你们跟好朋友一起逛逛,商量商量买什么,送给谁,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活动反思:
将数的分合经验运用到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进一步体验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及游戏活动的快乐。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习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习: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15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习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超市教案】相关文章: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11-16
水果超市大班教案11-17
大班教案《超市》(精选19篇)04-01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11-12
超市大班主题教案11-22
大班社会逛超市教案01-17
大班主题逛超市教案03-30
大班主题孙悟空超市教案08-25
大班数学教案数学宫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