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大班幼儿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食物包装袋上的秘密很感兴趣,他们每每凑在一起讨论着包装袋上有什么,有些还认真地读者上面的文字,希望自己可以直接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针对孩子旺盛的求知愿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索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开动脑筋,在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中收获更多。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探究活动,有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仔细观察、记录的方法发现食品袋上的信息,认识食品袋上的防伪条码、保质期、生产日期,以及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3、有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带一袋有包装袋的食品。
2、幼儿记录信息表、水彩笔、自制挂历卡
3、幼儿掌握一些文字、年月日的表达方式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主观察食品袋,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幼儿自主观察食品袋。
师:今天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带了一包食物,但是我们今天不是参加品尝大会,而是参加一次发现之旅,去发现食品包装袋上的秘密。现在就请你们仔细看看到底包装袋上都有那些秘密?
2、提问: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出示大的记录纸,教师将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小结:哦,你们发现了包装袋上有漂亮的花纹、文字、标志,这些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食品了。
3、进一步发现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秘密,你觉得哪些秘密可以直接地告诉我们这个食物是安全的,对我们健康没有危害,为什么?
师:那到底哪些秘密是直接可以告诉我们食物是安全的、健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
二、观看幻灯片,认识包装袋上的防伪条码、保质期、生产日期
1、幼儿观看幻灯片,知道这些信息与身体健康的重要联系。
认识生产日期、保质期、防伪条码。
生产日期:是指商品在生产线上完成所有工序,经过检验并包装成为可在市场上销售的成品时的日期和时间
保质期:是在规定的贮存温度条件下产品保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时间
防伪条码:是指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识,用以表示一定的商品信息的符号。有了它你在超市或者商场购买的食物就可以通过电脑很快查到,而假冒伪劣的商品的条形码就不能在电脑上查到。
小结:以后不管吃什么食品,一定要仔细看看这些信息,才能保证我们吃的食品是安全的、健康的,对身体是没有害处得。
2、出示两瓶生产日期不一样的牛奶
(1)提问:请小朋友看看这两瓶牛奶哪瓶是生产日期过期的`牛奶?
(2)出示自制挂历卡,教师讲解如何分辨过期食品和健康食品。(重点引导幼儿辨别保质期中月份的变化。)
三、操作练习,提升认识
出示操作纸,讲解操作要求:刚才我们学习了在购物时要注意的信息,现在徐老师要考考你们到底记住了吗。在这张纸中的食物,他们有些食物的日期是对的,而有些是错误的,请你将里面过期的食物下面打×,在健康的事物下面打√
现在请你将自己的答卷交给客人老师,让她们帮忙看看你做得对不对。
活动反思:
我觉得本次活动的亮点就是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以孩子的主动观察、探索为主。以及教师的退位。在活动中,从最初幼儿找出各种标志,通过观察猜想它们的含义到在表格中检查标志,分类找出食品,处处体现出教师在活动中的退位,使幼儿成为了本次活动的主体。充分的体现了孩子的主动观察和主动探索。
小百科:秘密,指有所隐蔽,不为人知。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2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我上大班了》是一节谈话活动,主要围绕“我上大班了”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本话题主要围绕新环境、新同伴、新老师、新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和谈论。
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是:围绕“我上大班了”这一话题,积极参与谈话。难点目标是:仔细倾听同伴讲述,在交谈过程中相互补充交谈内容。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能力方面:1.大多数幼儿很愿意参加谈话活动,但是部分幼儿词汇量不多,围绕话题讲述有些困难,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2.部分幼儿倾听习惯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同伴讲述的时候没有耐心,倾听不仔细,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应该给予更多鼓励。
情感方面:升入大班后,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伴不是特别熟悉;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班小朋友了,对于大班的生活和学习还很陌生。
活动目标
1.围绕“我上大班了”这一话题,积极参与谈话。
2.仔细倾听同伴讲述,在交谈过程中相互补充交谈内容。
3.喜欢新的幼儿园,产生我是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入园时对新幼儿园的环境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环境准备:布置班级环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导语:孩子们,现在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
过渡:是的,你们现在都是大班小朋友了。
二、说说新班级
过渡语:现在我们升入大班里,那你们觉得和中班有什么不同?
1.讨论并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不同之处。
提问:你发现哪里与中班不同?我们一起说一说。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新校园、新教室、新教师、新同伴)绘制表格,让幼儿对新班级的环境更明了。
三、新要求
小结:我们升入大班了,希望你们能喜欢我们的新环境,并很快地适应。
提问: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应该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那么我们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大班的哥哥姐姐?
小结: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大班小朋友!
四、延伸活动:参观新校园
现在我就带大家去参观参观我们的新校园吧!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年、月、日、周等时间概念在日历上的表示形式。
2.学习在日历上找出几月几日、星期几,愿意在日历上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日子。
活动准备
1.备:自制20xx年全年日历一大张;自制幼儿用20xx年全年日历每人一张;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台历、墙历,布置成日历展;课件三份。
2.经验准备:1.生活活动:认识星期,知道一星期有七天;观察日历上不同的数字;能在日历上找到“今天”,并用图画记录今天发生的事。
3.与自学:认读日历上的各种数字,交流讨论与思考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活动过程
1.参观“日历展”,引导幼儿发现和了解日历的不同种类及作用。
师:这几天,每个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了漂亮的日历,我们来个“日历展”,怎么样?
孩子们立刻变得兴奋起来。教师带孩子们进入展区,他们马上被各式各样的日历所吸引,有的指着黑板上的挂历向周围的幼儿炫耀:这是我的!有的手里拿着一本样式新奇的日历,忙不迭地向大家述说:这个上面还能插笔呢!大家在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观察。
师:这些日历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到活动主题中来。在教师的提示下,孩子们开始边比较边说出自己的看法:“样式不一样!”“这个是挂在墙上的,这个是折起来放在桌上的。”“上面的图案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这个是纸的,这个是竹子的,那个是皮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孩子们简单了解有关挂历、台历、墙历的知识,感知日历的装饰作用。
师:这些日历有相同的地方吗?仔细找一找。(都有1、2、3、4……每个日历上都有数字)
师:这些数字到底表示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日历上的数字。
分析: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层层深入,让孩子们在有目的`的观察中自然进入本次活动。
2.学看日历,在日历上找到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
(1)认识年
出示自制大日历,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观察。
师:老师特意做了一张大大的日历,大家来看一看,你首先看到的是哪个数字?(20xx)表示什么?(当是20xx年)
分析:从最醒目的数字入手,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巩固练习:出示不同年份的日历,请幼儿找出表示年的数字,说出这是哪年的日历。
(2)认识月
指认日历上表示月的数字1~12,提问: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时间、表、天……月)一年有几个月?(12个)
分析:“月”的概念对孩子而言是比较模糊的,因此,“12个数字表示什么”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猜测与讨论。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不过,由于有了活动前的铺垫,问题还是得到了顺利的解决。讨论的过程,正是让孩子们加深记忆、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巩固练习:找找3月份、6月份在哪里?
幻灯出示一张残破的日历:日历上有哪几个月?撕去了哪几个月?
(3)认识日
认读数字1~31,告诉幼儿这些数字在日历上表示日,一个数字表示一日。
示范讲解:“日”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个个大格子里,这些大格子就像一个个小房子,外面还有“月”做成的门牌号呢!要找x月x日,必须先敲x月的“门”,再在x月的“房子”里找到x日。
练习:我说你找。(5月1日在哪里,6月3日呢)
分析:教师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讲解和及时合理的操作练习突破了第一个难点。
(4)认识周
师:一星期有几天?星期在日历上如何表示?
教师出示字卡一、二、三、四、五、六、日,并带领幼儿认读。
课件演示,用画线法在日历上找到x月x日是星期几。
分析: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制作了课件,在课件上用画竖线的方法直观地演示出星期的查找方法。画线的方法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孩子们一下子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第二个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
练习:我说你找。(今天是.x月x日,大家在日历上找到了吗?你再来看
看今天是星期几呢?3月21是星期几,4月12日呢)
3.操作活动,在日历上记录有意义的日子。
出示幻灯,请幼儿根据图片回忆,这是什么节日?(新年、3.8妇女节,5.1劳动节、6.1儿童节、教师节……)
它们在每年的几月几日过?怎样过?你能在日历上标出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发放自制幼儿用20xx年全年日历表每人一张)
你还有哪些特别的日子?在日历上圈出来,说给老师和小朋友听。(自己及家人的生日等)
分析:为了让幼儿感知到日历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准备了大量表现各种节日的图片,以幻灯的形式呈现,目的是帮助幼儿回忆生活中经历的节日场景,与日历上的数字建立起联系。
4.结束活动
欣赏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继续观察日历,发现日历上更多的秘密。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4
活动的思考:
在进行小主题是“爱牙周”时,我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高涨,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孩子又不多,所以我们通过一些收集活动和一些体验活动让孩子来保护自己的牙齿,其中我生成了一次活动“牙齿上的黑洞洞“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体验的,并通过实验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我们不注意的小细节也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让孩子在内容中了解照成蛀牙的因素和怎样去爱护我们牙齿的,并能养成爱护牙齿的好孩子。
活动名称:《牙齿上的黑洞洞》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牙刷一个,每人一块饼干、一面小镜子、鸡蛋壳、醋
三、活动预设过程:
情景交流,引出牙齿课题。
1、明明,你能告诉小朋友昨天你干什么去了吗?(我去补牙了,我的牙上有个洞,很疼!)
2、小朋友肯定想知道明明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么就先来看个实验吧!
二、做实验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清水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清水泡的蛋壳没什么变化,醋泡的蛋壳变黑、变软,手一拿就烂了)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醋是酸的',会腐蚀鸡蛋壳中的钙,所以鸡蛋壳就变黑变软了)
三、找龋齿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3.观察龋齿。(长有龋齿的幼儿)
四、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
3.讲解:我们人的嘴里有一种细菌会使食物残渣变酸,时间久了,这些酸就象醋腐蚀鸡蛋壳一样,将我们牙齿里的钙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产生龋洞,也就是龋齿,我们也叫它“蛀牙”、“虫牙”。
五、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1.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活动后的反思:
1、孩子们的前期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交流的时候能说到重点问题,孩子的语言表达还是很流畅的。
2、做实验的时候孩子很感兴趣,他们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结果,但是过程的等待是漫长的,所以请孩子讨论会发生什么结果,有想象的成分。孩子对于实验的结果很好奇,但是体验的时候孩子已经知道牙齿的重要性了。
3、材料的准备比较充分,收集的过程很重要,也是一种长大的表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5
设计意图:
幼儿总是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通过各种方式去体验成人的世界,例如,常常模仿成人的口气说话,穿成人的大鞋子,女孩尤其爱穿妈妈的高跟鞋,男孩爱穿爸爸的大皮鞋。大班的'幼儿作为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更愿意尝试一些具有挑战的事情,尤其是成人经常做的事情,做饭是成人经常做的事情之一,幼儿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创设的情境,能够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2.体验歌曲的趣味,根据部分歌词编创动作进行表演。
二、活动准备:
PPT、音乐、布娃娃玩偶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跟随音乐《扮家家》进行律动,音乐结束后,提问问题,引出主题。刚才有这样一个动作(炒小菜),谁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啊?(炒菜、炒小菜、做饭)你们记得可真清楚,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玩一个炒菜做饭的游戏。
2.展开
(1)欣赏儿歌《娃娃上灶》,引导幼儿做事认真专心。
我们的娃娃家里有一个小娃娃她也很喜欢做饭,今天可是她第一次做饭,老师把她做的饭带来了,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小娃娃做的饭好不好吃。出示ppt。
(2)听音乐《娃娃上灶》,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做出与部分歌词对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以“菜谱”形式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演唱歌曲并掌握间奏。
(5)跟随音乐以全体合唱、分组等形式跟唱歌曲。
(6)根据部分歌词引导幼儿做出动作,并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动作。
四、活动延伸
幼儿仔细观察家长做饭时动作,为整首歌曲添加动作,进行歌表演。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6
设计意图: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通过游戏《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生生互动,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也体验到了扮演小米粒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通过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2、 感知音乐中强弱、快慢的变化并用肢体表现。
活动准备:
小米粒、音乐磁带、小鼓。
活动过程:
一、 跟着鼓唱歌。
1、 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2、 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跟着鼓槌唱歌。
教师有节奏地敲鼓,幼儿用象声词"咚"唱出鼓的节奏二、 鼓的声音哪里来。
1、 鼓的声音是振动发出来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出示米粒,介绍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动就会跳舞。
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轻,米粒跳得低三、 跳舞的小米粒。
1、 教师边唱歌曲边敲鼓。
问:鼓上的小米粒是怎么跳舞的?
小鼓敲得响,米粒怎样?
小鼓敲得轻呢?
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3、幼儿试着跟唱歌曲四、 游戏:我是鼓,你是米粒。
地板代表鼓,全体幼儿蹲在"鼓"上,个别幼儿扮演敲鼓的人,部分幼儿扮演米粒,边游戏边唱。敲鼓的人用脚跺地板,或快或慢,或重或轻,扮演米粒的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反思:本次活动幼儿直观地感知振动与发生的关系,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他们在活动中游戏、表演、创编,展现出了自信心。这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机会,"小米粒"在舞蹈时既有节奏,而且表演很丰富、很多样化,孩子们用自己的想法展现出不同的小米粒舞蹈情景。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的美。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挂图16号。
2、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北宋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在位置。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清明的时候会和家里人做什么?你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清明节期间做些什么吗?我这里有一幅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画,名字叫《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这幅画很长,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部分画面。(教师事先准备有关张择端的相关事迹)
二、欣赏整体画面。
教师出示挂图,提问: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看来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热闹,繁荣)
三、欣赏画面中的人和物。
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画面中桥上、桥下及桥边各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他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那时候人们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那时候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见过这样的房子吗?在哪里见过?和现在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进一步欣赏。
各种人:桥上的行人、卖东西的人、看热闹的人、桥下的人、船上的人、桥边店里的人。
各种交通工具:毛驴、马、独轮车、轿子、船等。
各种建筑:桥、茶馆、饭店等。
四、总结。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桥头繁荣热闹的景象。这幅画总长528.7厘米,一共画了1643个人,每个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样。在我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画家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所以说《清明上河图》是和珍贵的。现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
五、学学画画。
幼儿选择画面中喜爱的人物、交通工具或建筑画一画,或将自己周围人们赶集、逛街的场景画一画,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
【活动反思】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我请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找到课文中描写这一片段的文字,通过朗读,体会画作的内容。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这副画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学习,我想:只要学生学到了知识,得到了能力,课堂就是成功的。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张择端的相关资料,上课已始让学生相互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根据阅读提示让学生读课文,整体了解这幅画,之后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将字读准,并反复读文标出自已的感受,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在学生交流感受时,我再对学生的读进行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的数量,当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孩子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接着我让学生自已选自已喜欢的那一段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结尾时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课文的描写顺序(总分的结构)。最后是播放课件,欣赏古画《清明上河图》,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欣赏图,通过图片播放,学生从整体感知,再具体出示部分图片让学生具体欣赏,结合作者的描述达到合作者共鸣。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学生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还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8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验。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儿制作玩具,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小百科: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用单色笔勾勒毛毛虫的身体形象,特别是面部表情地细节描写,并用遮挡的方式表现画面。
2。能细致观察画面,并进行大胆想象。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纸制毛毛虫一个,比毛毛虫体形大的绿色、黄色、红色树叶各一个。
2。幼儿绘画用纸、彩笔、记号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3。生活环节已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③第8页。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毛毛虫”和“树叶”边讲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故事:秋天来了,地上飘落了许多树叶,红的、绿的、黄的,真是好看。一只毛毛虫出来散步,看到这么多漂亮的树叶,高兴极了。它一会爬到绿色的叶子上走一圈,一会又爬到黄叶上转一转,最后来到红叶子上,这时太阳暖暖地照下来,叶子也晒得暖暖的,就像一张大床。毛毛虫不由得停下脚步,趴在叶片上,美美地睡着了。
2。 通过观察学习遮挡法。
(1) 教师反复出示整张叶片和毛毛虫在树叶上的两种情景,请幼儿仔细观察,说一说毛毛虫趴在叶片上该怎么画。回忆幼儿学习资源中有关毛毛虫的画面,总结遮挡的画法,即给叶片涂色时,遇到毛毛虫就要抬起笔跳过它的身体再涂。
(2)请幼儿说一说当毛毛虫趴在暖暖的叶片上,它的心情会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与邻近的小朋友学一学毛毛虫的表情,尤其注意眼睛、嘴巴的表现。
3。 教师将纸制的毛毛虫和树叶固定在黑板上,供幼儿参考。请幼儿以“树叶上的毛毛虫”为题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遮挡部分的正确涂色。
提示:
(1) 先画毛毛虫,再在外围画出树叶,画面要大,尽量占满整张纸。
(2) 涂色。先涂毛毛虫,再涂树叶,注意颜色不交叉。
(3) 根据想象画出毛毛虫的神情,可以在大叶片外添画各种颜色的小叶片。
4。 教师有选择地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请幼儿从画面布局、涂色均匀程度、遮挡部分的涂色情况、毛毛虫的表情细节处理、添画情况等方面点评,将全班幼儿作品布置在班里。
活动反思:
秋高气爽的季节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落叶缤纷的季节里,我们一起学习了好多关于秋天的知识。其中,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叶片上的毛毛虫》了。我们在这一天,让幼儿用自己的太空泥制作了五彩毛毛虫,还用折纸做了一片美丽的树叶。看看这些“叶片上的毛毛虫”,是不是都非常的漂亮。看到这些毛毛虫,谁会想到是小朋友做的呢?
这也说明,我们的小朋友现在各方面都在飞速地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也开始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了。但是在这些众多漂亮的毛毛虫之间,你会发现,也会有几个不是很漂亮的毛毛虫,而且毛毛虫的身体做的不是特别地好。即使这样,也抵挡不住小朋友制作的热情。
在进行《叶片上的毛毛虫》这节活动课之前,我曾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幼儿园绘画比赛“最丑作品”惊醒了谁?》。看完这篇文章,我受到很大的触动。作为一名幼儿老师,不能仅仅只看幼儿最后的作品及成果,还要考虑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文章中的老师,就因为一名小男孩画的兔子不如其他小朋友画的像,而找到他的父母,说小男孩画画不认真。但是家长回复说:这幅画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家长没有给予任何的帮助。而且孩子在家为了画一只兔子,画了半个小时,非常地认真,这就是他心中的兔子。好一个“认真”、“心中的兔子”,这些话一句句地触动着老师的'心,所以老师在得到这样的答复的时候才会非常吃惊。这也正是我深受感动的地方。幼儿画画不仅仅是让他们画的像,而是让他们先享受画画的过程,考虑他们在画画过程中的专注力的培养。这些对于幼儿来说才是更重要的。
正因为读了这篇文章,所以在组织《叶片上的毛毛虫》这节活动课的时候,我也比平时更注意幼儿兴趣和专注能力的培养。当我看到小朋友们做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毛毛虫的时候,也是为幼儿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但是幼儿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不仅仅表现在一名幼儿的不同方面,更表现在不同幼儿在同一方面发展的差异性。
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些,所以当一个小朋友拿着一个绿绿的毛毛虫(左图最右边)问我:“老师,你看,我做的毛毛虫漂亮吗?”的时候,我才会对她说:恩,原来你喜欢绿绿的毛毛虫呀,很不错!你制作毛毛虫的时候也非常地认真,很努力,要继续加油哦!当听到我的回答后,小女孩非常开心的跳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我在撒谎。但我想说的是,我保护的是幼儿那颗积极向上的心。因为他们不可能每个方面都能达到同一个水平,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理念来教育他们。只要他们肯努力,认真学习,再加上老师的适时鼓励与认可,相信他们一定会像文章中的小男孩一样,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富有想象力。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0
设计意图:
我园距纸厂较近,厂里废弃的纸简结实耐用,粗细不一,是幼儿进行彩绘、粘贴等美术创作的好材料,经创作的作品可摆可挂,装饰性极强。我设想纸简较适合画一些接龙图案,但幼儿对于接龙图案有多少经验呢?让幼儿直接在纸筒上彩绘有一定规律的接龙图案是否有难度?是否需要一些标记引导幼儿布局图案,以便作品更具美感呢?
带着这些思考,在有关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首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开展了多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如临摹实物、做纸筒游戏、接龙练习等。这些经验准备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幼儿对纸筒特征和接龙图案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纸筒上的秋天”的活动,将设计、彩绘接龙图案作为活动重点,将探索和表现图案的规律变化作为活动难点。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纸简,说说在纸筒上作画与平面作画的不同,从而进一步感知纸筒的外形特征;接着用一组接龙图案引导幼儿辨析其规律;然后让幼儿选择一个纸筒与同伴交流设想,拓宽幼儿的设计思路:在幼儿选择专题、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强调接龙图案是按规律变化的,并及时发现幼儿设计图案的新思路,鼓励他们把想法表现出来;在最后的欣赏点评环节,关注作品的规律变化、创意设计。通过以上五个环节,我试图让幼儿在引导线的提示下以秋天的物品为图案,在纸筒外表进行接龙图案的设计、彩绘。彩绘后的纸筒不仅可以用来装饰,还是幼儿爱不释手的体育玩具。
目标:
1.按引导线的提示在纸筒外表进行有关秋季物品的接龙图案的设计、彩绘。
2.感受接龙图案有规律变化和色彩对比产生的美感。
3.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准备:
1.幼儿对依样接画有一定的认识。
2.将大小、粗细、高矮、色彩不一的纸筒置于展示台,大部分纸筒上面已画好细的引导线。
3.黑板上贴接龙图案。
4.六张桌子上分别贴上“秋天的水果”“秋天的农作物”“秋天的树叶”“秋天的花朵”“秋天的虫子”“秋天的?”字卡,每桌颜料、毛笔、抹布若干。
过程:
一、初步感知在纸筒上作画的方式
1.出示展示台上的各色纸筒。
师:我们玩过的纸筒被刷上了五彩的颜色,好看吗?今天我们要在纸筒上画秋天。想一想,在纸筒上画画和我们平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2.演示在纸筒上作画的方式:左手按住纸筒顶,右手拿毛笔,放慢速度转动纸筒作画。
二、感知并辨析图案规律
1.寻找引导线,了解其作用。
师:仔细看看,纸筒上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们发现是什么了吗? (线。)
师:今天我们要把秋天的东西画在这些线上。你们看,我在线上画了些什么东西?(出示黑板上的接龙图案。)
2.辨析图案规律。
师:仔细看看每一条线上的图案有什么规律?
3.小结。
师:它们都是秋天里的东西,有秋天的花朵、秋天的水果……一组接着一组,有规律地变化,就像我们玩的接龙游戏一样,所以我们叫它接龙图案。
三、交流设想
1.交代任务。
师: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纸筒,看看它上面的线是什么样的',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准备设计什么样的接龙图案。
2.幼儿选择纸筒并讨论,教师倾听、了解幼儿的想法,留意有新意的设想。
3.交流设想。
师:刚才听到×××的设想非常好,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四、选择专题和设计图案
1.分组。
师:后面的每张桌上都有字卡,这是“秋天的农作物”组,这是“秋天的水果”组……请你们选择一个喜欢的组去设计秋天的接龙图案。如果你想设计的东西都不在这些组里,或者你想几组东西合在一起设计,那你可以选择“秋天的?”组。
2.讨论操作要求。
师:如果纸筒不小心滚倒在桌上或者手握着纸筒转,都会把颜料弄花。怎样让纸简上的画保持干净呢?
师:看看你选择的纸简是什么颜色,想想在上面用什么样的颜色才能让图案更加明显。
师:接龙图案有很多种变化,你能不能在线上设计出属于你的接龙图案?
3.操作。
(1)教师提示幼儿看清桌上的提示。按专题设计接龙图案。
(2)巡回指导时,教师应留意幼儿设计图案的思路,鼓励他们把想法表达出来;提醒反复使用相近颜色的幼儿更换对比明显的颜色作画。
五、欣赏点评
1.建议完成作品的幼儿小心地把纸筒拿到展示台上。
2.引导幼儿集中欣赏。
师:这么多纸筒放在一起可真美啊!你最喜欢哪一个纸筒上的图案,为什么?
3.注意幼儿的欣赏角度,顺着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从色彩对比是否明显,图案设计是否独特。
4.播放幻灯片“生活中的接龙图案。
师:其实接龙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来看看幻灯片,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还有接龙图案。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1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包装袋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包装袋,明白包装袋上标识的作用,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愿意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2、认识食品包装袋的各种标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学习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活动准备】
1、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见到的包装袋标识,与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初步了解标志的意义和作用。
2、多媒体课件
3、教学挂图
4、每位幼儿带一袋小食品
5、大挂历纸、牛皮纸、透明胶、打孔机、塑料绳、彩笔等。
【活动过程】
1、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2)师:“他们是装什么的?有什么图案?在哪里见过?”(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认识包装袋上的标志。
(1)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很多小食品,现在请你和身边的小朋友讲一讲:你带来的是什么食品?在哪里买的?食品包装袋上有什么图案?为什么选择这个食品?
(2)请幼儿看挂图,教师小结:食品包装袋上有质量安全认证,绿色食品标志、环保标志、可回收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选择有以上标志的食品。
(3)请幼儿看一看自己的小食品包装袋上有没有以上标志,有没有超出保质期
(4)请幼儿和同伴一起品尝有以上标志没有超出保质期的食品
3、组织幼儿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师:“小朋友,我们生活中的这些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有些包装袋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请你说一说,什么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白色的吗?他们是怎么破坏我们环境的?
(2)播放白色污染环境的图片,教师小结:塑料袋方便而我们却不提倡使用,因为塑料袋很难降解,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4)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比如: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绿色食品标志、可回收标志的,不使用塑料袋,要使用环保手提袋,同时争当一个环保小卫士,告诉家长也要这样做。
4、请幼儿用提供的材料制作环保手提袋。
(1)请幼儿用挂历纸根据幼儿用书上提示的步骤制作环保手提袋。每人选一块大积木玩具作为模具,在上面进行包装,按提示这叠好,用透明胶粘住。注意不要包的太紧,以免积木拿不出来。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2)请幼儿装饰环保手提袋,在手提袋上栓绳、装饰花纹等。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做一名小小宣传员,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一讲什么是在、白色污染,为什么不能使用塑料袋。
2、制作更多的手提袋送给家人和朋友。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2
设计意图:
最近,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好多的卷筒纸纸芯,它结实、耐用,粗细不一,圆筒的外形、单一的色彩,是幼儿进行美工创作的好材料。可摆,可挂,装饰性极强。在收集了一些纸筒后,我就这一材料进行设想:感觉纸筒浑圆的外形适合画一些图案。大班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正值“美丽的秋天”话题进行中,我设想,如果把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设计在这些高矮、粗细不一的纸筒上,那就是一个个非常有艺术特色的工艺品啊。于是,带着这些思考,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纸筒上的秋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纸筒上创作秋天的景物,体验秋天的美和丰收的喜悦。
2、感受色彩和图案的美感。
3、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能够把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加以组织,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各种各样的有关秋的美丽图画。
2、难点:在圆形的立体的纸筒上进行绘画、剪贴、盘贴、捏等手工技能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展示台:高矮、粗细不一的纸筒;幼儿人手一个;
2、操作工具:抹布、报纸、剪刀、彩色的纸张、各种色彩的毛线、油画棒、颜料、棉花签、彩泥、勾线笔、双面胶、盘子。
活动过程:
一、感知秋天。
1、教师:美丽的'秋天来了,请你说一说你在秋天里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从农作物、花、水果、树叶、虫子等方面讲述)那么你知道秋天里还有什么东西?
2、小结:是啊,秋天是一个美丽、收获的季节。有清新的空气、迷人的景色、成熟的庄稼和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果子。我们都喜欢秋天。
二、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秋天”的创作想法。
1、教师: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把这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搬到纸筒上。大家想一想:你要在纸筒上创作什么样的秋天?用什么方法?怎么做?
2、教师适当示范在纸筒上绘画的方式。
教师:想一想,在纸筒上绘画和我们平时绘画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么做呢?
示范:左手按住纸筒,右手拿笔,可以将纸筒转着画画。
3、介绍操作材料。
教师:在桌子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操作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提醒幼儿在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和使用颜料的清洁卫生习惯。如遇到困难,应该自己想办法,或请同伴帮忙合作解决。)
三、幼儿创作,教师适当指导。
四、作品展示。
教师:看!我们的展示台上多么美啊!你们最喜欢哪个纸筒上的图案呢?为什么?
五、经验拓展。
教师:除了把秋天装饰在纸筒上,我们还可以把它装饰在其它的费旧物品上。以后,我们小朋友要多留心,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更多更漂亮的小工艺品,好吗?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内容是生成性的,所提供的操作材料既特别,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又贴近大家的生活,有亲切感。尤其是完成后的作品,就是一个个漂亮的小工艺品,深得大家的喜爱。
只是,在幼儿的创作方面来讲,想象力和创意还不够丰富,没有特别新颖的作品出现。而且,操作技能的难度也不大,作品过于单一。
在材料的提供上,可以再加大范围,为孩子准备高矮、粗细、色彩不一的纸筒,那么,我想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大家的创作灵感,使作品更漂亮。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关注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3、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数字卡若干、10以内的加减题卡、电话号码联络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1、玩游戏“碰球”,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10、9、8、7、6、5等等。”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速度相应地加快或放慢。
2、请幼儿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用数字卡排出来。
教师请个别幼儿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3、分组游戏“打电话”。
⑴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张电话号码纸,每名幼儿答一道题,把得数写在下排空格内,完成后传给下一位幼儿,最后一名幼儿报出完整的电话号码。
⑵每次游戏后,师生共同检查号码是否正确,鼓励那些完全正确的那一组。
⑶然后更换号码纸,继续游戏。
4、利用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来设计试题卡,与同伴互相交换进行口算,看谁能正确地说出对方家的电话号码。
5、延伸活动:
请幼儿各自把自己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下来,并经常联络。
把电话号码纸放到“数学区”,幼儿利用区角活动时间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进行完10以内加减法之后进行的,结合《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组织本次活动的意义不但变相地复习10以内加减法,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孩子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就要分开到不同的小学去了,离别之情不言而喻。为了以后更好地联系,分别记一下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很有必要的。
此次活动在红缨教材《帮我学数学》的`指导下,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这次活动就是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加减法。教师平时会列出算式要求幼儿把得数写出来,而这个游戏是要求幼儿看着得数说出算式,所以训练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利用电话号码来说出算式题,刚开始孩子们感到不太适应,但慢慢地孩子们思维变得活跃了,感兴趣了。孩子们对10以内加减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决定着他们出题的速度的快慢。
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具有共同协作能力。而幼儿在此次活动中,互相鼓励、互相加油的品质让我非常感动,在有的幼儿出题比较慢时,孩子们会不断给他鼓劲,并冲他伸出大拇指,相信他很棒!得到鼓励的幼儿就能很快说出来了。孩子们这种协调合作能力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种精神,我大大表扬了他们,我希望这种精神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与发扬!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能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坐、走、跑等基本动态。
2、大胆想象进入小学后的情境,进一步增强进入小学的光荣感。
二、活动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小学生活动的照片或已参观过小学。
三、活动过程
1、谈谈对小学生活的印象。
提问:你在参观小学时,看到小学生都在干什么呀?
2、想象自己做小学生的摸样。
教师:我们长大了,做小学生了,想象下自己的'样子,你的小伙伴在做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绘画范例。
3、大胆展开想象,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理想。
提醒幼儿自己的模样特征要画明显,人物形象稍微画大一些,简单画出人物走、坐、跑的基本动态,并注意要将画面安排的合理、丰富。
4、举办"我是小学生"的展览会。
鼓励幼儿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5
设计意图
“数”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主题,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有丰富的生活认知经验、有较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火车、高铁、动车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并十分感兴趣的,每逢节假日,孩子们都会跟着家人一起出游,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且能够真正的.运用数字来帮助我们的生活,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火车票上的秘密》。
活动目标
1.知识:初步了解火车票上不同数字的意义,重点感知时间、车次及座位号中的数字。
2.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运用火车票上的数字解决出行的问题,知道数字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3.情感:乐意积极探索,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火车票上不同数字的意义,重点感知时间、车次及座位号中的数字。
活动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运用火车票上的数字解决出行的问题,知道数字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坐火车或高铁出行的生活经验。
2.教具:图片(小女孩、问号、钟表、列车、座位);ppt《高铁站里的数字》、火车票若干、笔、卡纸、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导入:报数游戏
请幼儿按顺序依次报数,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二、基本部分
1情境导入:假期就要到了,豆豆准备和妈妈、爸爸一起去旅行。豆豆兴奋极了,这是她第一次坐高铁,高铁站里面可真漂亮,还有好多的数字呢!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坐过高铁吗?乘坐高铁时,你在哪里见过数字宝宝?
2.观察讨论:根据幼儿回答,播放ppt(高铁站里的数字)。讨论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探索交流:
(1)情景:豆豆看到高铁站里面这么漂亮,她迫不及待的想要赶紧坐上去,可是拿到火车票的时候,她遇到了困难。车票上有好多的数字啊,她一个也看不懂。
(2)出示火车票的图片,集体感知,初步了解火车票上不同数字的意义,重点感知时间、车次及座位号中的数字。
(4)每人一张火车票,请幼儿分组观察探索,教师巡回交流。
提问:你在火车票上发现哪里有数字?你觉得它代表什么意思?
4.分组操作:
第一组:《火车票上的秘密》
幼儿运用数字,尝试自己设计火车票。
第二组:《车票信息我知道》
根据车票中时间、车次、座位的信息,在表格中填写对应内容。
第三组:《找一找圈一圈》
在教师制作的火车票中,寻找检票口、价格、日期的信息,并圈画出正确的答案。
5.教师巡回,交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2.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在与家人出行时,尝试自己根据车票信息解决问题。
2.在区域活动时可投放机票、车票、船票等,让幼儿继续探索和感知生后中的数字。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学》11-12
牙齿上的洞洞大班教案11-24
大班音乐教案:鸭子上桥11-27
牙齿上的洞洞大班健康活动教案11-21
食品袋上的秘密大班教案11-21
《鸭子上桥》大班教案(通用20篇)09-15
我上幼儿园幼儿园教案12-05
大班主题准备上小学了教案及反思08-04
小班社会我上幼儿园教案04-07
幼儿园大班夏天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