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儿歌教案

时间:2023-01-15 09:43:00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儿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儿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儿歌教案

数儿歌教案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儿歌欣赏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通过借助拍节奏、轮流接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

  3、通过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能大胆参与组词和仿编。

  活动准备:

  1、课件:《数花灯》。

  2、花灯图片:鸡娃灯、鸭娃灯、青蛙灯、桃花灯、莲花灯、牡丹灯、南瓜灯、西瓜灯、瓜果灯、汽车灯、火车灯、飞机灯。

  3、制作幻灯片。

  活动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

  2、展示幻灯片内容,请幼儿观察幻灯片。

  (1)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请幼儿讲述。

  3、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儿歌朗诵。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教师:你听到了什么?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3)鼓励幼儿跟着教师看图有序地朗诵儿歌。

  4、借助拍手、拍腿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结构。

  (1)教师:你觉得儿歌的第一句和第几句相似?(第1、3、5、7句式相同)

  (2)师生一起念儿歌,再幼儿念单句,练习做拍手动作。

  (3)教师:你觉得儿歌的'第二句和第几句相似?(第2、4、6、8句式相同)

  (4)引导幼儿念复数句子,并做拍腿动作。

  (5)带领幼儿完整地儿歌,前8居分别做拍手和拍腿动作,最后4句,大家一起念儿歌。

  5、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句式特点,变换方式,轮流接说儿歌。

  (1)请幼儿念儿歌的单句(第1、3、5、7句),教师念儿歌中复数句子(第2、4、6、8句)师生轮流接说儿歌,并做相应的拍手和拍腿动作。最后四句大家一起表演。

  (2)交换角色,教师念儿歌的单数句子,幼儿接说儿歌中的复数句子……

  (3)分男女角色轮流接说和表演儿歌。

  5、正确感知量词,学习词组:—X—X。

  (1)教师:听了这首儿歌,你觉得在这首儿歌里,哪些词语是相似的?

  (2)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启发幼儿读一读,说说:在儿歌中哪些地方有“—□—□”?

  (3)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书写量词:“—X—X”,并带领幼儿读一读词组。

  (4)教师:除了儿歌中的“一架一架”、“一朵一朵”等词组,还可以用“一、一”说什么灯呢?假如是汽车灯,怎么说?(一辆一辆汽车灯),火车灯呢?(一列一列火车灯)……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开展“一X一X”组词接龙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并仿编新儿歌。

数儿歌教案2

  设计思路

  《数角》是一首包含数学知识的游戏儿歌。数学在幼儿看来比较枯燥,但是,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幼儿接受起来容易的多,而且儿歌中巧妙地运用了脑筋急转的内容,让儿歌添了更多情趣。

  “一头牛,两只角,两头牛,四只角,三头牛,几只角?”这样的语句似乎在帮幼儿理解数的概念,但是笔锋一转“别急,别急,请看好———要是牛犊没长角”如果你按照正常的数学思维去思考,那就一定中了小圈套,是呀,小牛犊是没有角的呀。在这首儿歌中,将角从小动物扩展到桌子,在训练数学思维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常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感知儿歌的有趣和幽默

  2了解哪些事物是有角的.

  活动准备

  儿歌《数角》图书、字卡——角;数字——2·4·8

  学具:字卡——角、《幼儿用书》

  欣赏儿歌

  ⑴欣赏儿歌第一段,并尝试学说

  ①出示教具一头牛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提问﹕“它是谁啊?”看看它头上有什么啊?出示字卡“角”引导幼儿认读

  “数一数,这头的头上有几只角啊?”带幼儿一起点数并对应贴上数字卡“2”

  引导幼儿学说:“一头牛,两只角”

  ②出示教具两头牛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几头牛啊?”两头牛有几只角啊?带幼儿一起点数并对应贴上数字卡“4”

  引导幼儿学说:“两头牛,四只角”

  ③出示教具两头牛和一头牛犊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几头牛啊?三头牛有几只角呢?”

  “为什么还是四只角?”

  ④请幼儿观察图片上的牛犊

  提问:“看看这头牛有角吗?为什么没有角啊?”

  ⑤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第一段,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和老师一起学说。

  ⑵欣赏儿歌第二段,并尝试学说

  ①出示教具一张方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啊?看看这张桌子有角吗?桌子的角在哪里?”

  “数一数,这张桌子有几个角?”带幼儿一起点数并对应贴上数字卡“4”

  引导幼儿学说:“一张桌,四个角”

  ②出示教具两张方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几张桌子啊?”

  “数一数,两张桌子有几个角?”带幼儿一起点数并对应贴上数字卡“8”

  引导幼儿学说:“两张桌,八个角”

  ③出示教具两张方桌和一个圆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几张桌子呢?”

  “数一数,三张桌子有几个角?”

  “为什么三张桌子还是八个角啊?”

  ④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第二段,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和老师一起学说

  游戏————找找什么有角

  将学具字卡“角”放在有角的物体上或旁边,然后请幼儿在教室中找一找什么东西有角。找到后,大家一起数一数有几个角。然后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有角,有几个角。

  附:

  一头牛,两只角,一张桌,四个角,

  两头牛,四只角,两张桌,八个角,

  三头牛,几只角?三张桌,多少角?

  别急,别急别急,别急

  请看好————请数好————

  要是牛犊没长角。要是圆桌没有角。

数儿歌教案3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3、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识记"蜻蜓展翅"等6个短语。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6个主谓短语,正确读写"间"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文中六种小动物名称词卡(注音);课文图画的ppt。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课文。

  你觉得老师读的怎样?(流利、正确,注意停顿)

  2、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预设: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3、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书。

  4、检查读书情况,找生朗读,评价。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用笔画下来。

  三、利用规律集中识字

  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1)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图片演示"虫"的演变过程。

  小结:带有虫字旁的在古人眼中都是虫子。

  (2)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掌握了形声字,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字。

  (3)识字加油站

  蝈蝈蚊子蛀牙蛐蛐

  材肝籽忠

  3、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游戏,运用有序语言识记形声字,再将生字组词迁移到句子中,尝试读文,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四、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儿歌中讲了"谁在哪里干什么"

  (出示课文插图)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蜻蜓半空展翅飞(板书:蜻蜓展翅)

  蜻蜓怎样飞?做一做展翅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读句子。

  (2)蝴蝶花间做迷藏。学习"迷"和"藏"(板书:蝴蝶飞舞)

  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

  b、扩词。

  c、读儿歌。

  (3)蚯蚓土里造宫殿。(板书:蚯蚓松土)

  学习"造"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的好处。了解什么是益虫。

  (4)蚂蚁地上运食粮(板书:蚂蚁搬家)

  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

  b、扩词。

  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和生活想一想蚂蚁有什么特点,(勤劳)。

  (5)蝌蚪池中游得欢。(板书:蝌蚪游水)

  (6)蜘蛛房前结网忙(板书:蜘蛛结网)

  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汉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再借助做动作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儿歌,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探索兴趣。

  五、拓展思维练习说话

  1、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小动物,想一想,他们会在哪里干什么?

  (出示图片)学生练习说

  2、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设计意图:结尾处结合板书启迪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六、作业

  1、课下留心观察小动物,模仿课文,再编几句儿歌。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识字五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数儿歌教案4

  一只熊,一座山,

  两只熊,两座山,

  三只、四只、五只熊,

  就像小山连小山。

  我们一起来数山,

  一、二、三……

  一共数了三座山。

  故事:大熊山

  一只小老鼠,看见远处有一座棕色的小山坡,小老鼠说:“我要去爬小山坡。”

  小老鼠越走越近,看见一座大山坡,小老鼠说:“我要去爬大山坡。”

  小老鼠走近一看,原来使一只大熊在睡觉,呼噜——呼噜——,小老鼠看了真高兴。

  小老鼠爬到大熊身上,也睡着了。

  呼噜——呼噜——(小声地)小老鼠睡得真香呀。

  呼噜——呼噜——(大声地)大熊睡得真香呀。

  【教案目的】

  1、学习儿歌《数熊山》,尝试1—5点数。

  2、愿意参与游戏“小班美术教案数熊山”,体验爬小山的愉悦心情。

  【教案准备】

  欣赏《大熊山》故事,儿歌《数熊山》,教学挂图。

  【教案流程】

  一、导入:小老鼠爬熊山。

  1、在《大熊山》的故事里小老鼠爬上熊山了吗?

  2、今天大熊又带来了好几个朋友来和我们玩“爬熊山”游戏,数数一共有几只熊?

  二、边看教具边学习儿歌《数熊山》。

  1、出示一只熊,并念儿歌:一只熊一座山。

  2、又来了几只熊呢?出示两只熊的粘纸:两只熊两座山。(以此类推至五只熊)注意突出数数,用手指点物数数。

  3、一起看图片,念儿歌。

  三、游戏:数熊山。

  1、“呀!你们看!那里有一座熊山(请一个幼儿做“熊山”,另一个幼儿做“老鼠”来数“熊山”),一只熊一座山。(扮熊山的幼儿弯腰,双手撑地,双腿伸直或跪在地上)。

  2、“咦,幼儿园小班教案又来了一只熊1(再请一个幼儿做熊山),两只熊两座山。(依次请出五只熊)。扮老鼠的幼儿边念儿歌边数山。念完儿歌后,即用双手手指沿“熊山”的.身体爬过,表示小老鼠爬过山了。

  3、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熊山”可以一个人扮,也可以两、三人合作一起扮),边念儿歌边玩,然后角色互换。

  【延伸活动】

  自由活动时间,和好朋友一起玩《数熊山》的游戏。

数儿歌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进行歌曲表演,探索交流合作的.快乐。

  3、愿意参与活动,感受与同伴相互祝贺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红包》音乐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鞭炮声引入过年情境。

  (2)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鞭炮声)

  (3)在什么日子里你们会听到这种声音?(搬迁、结婚、过年)

  过年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一般会做些什么呢?(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拜年的时候我们我们小朋友还会得到长辈送的什么?(红包)

  (4)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学习一首新歌,名字就叫作“数红包”。

  2.过程

  (1)播放音乐《数红包》。

  师:你们在这首歌当中听到了些什么?你们的小耳朵都非常的灵。下面就跟着老师把节奏学习一下。

  (2)跟着音乐拍手,熟悉节奏。(播放音乐)

  (3)教师范唱歌曲。

  (4)幼儿跟唱歌曲。

  (5)幼儿创编恭喜、拿红包动作。

  (6)幼儿进行歌曲表演。

  活动拓展

  幼儿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红包的规划活动。

  附音乐:数红包

数儿歌教案6

  设计背景

  由于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只知道自由自在的玩耍和游戏,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了解并不多。而眼睛的好坏却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从小学会保护眼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知道眼睛的功能,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眼睛。

  2、 使幼儿初步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3、 使幼儿能够同情、尊重盲人并帮助他们。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难点:牢记并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镜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教师说谜语,幼儿猜一猜,从而引出眼睛的话题。

  二、 基本环节。

  1、 小朋友照照小镜子,然后说说眼睛的作用。(能看到东西,能表达感情等)

  2、 小朋友蒙眼走路,体验没有眼睛的痛苦。

  3、 适时教育小朋友学会帮助盲人。

  4、 听故事《小猫的眼睛》

  5、 小朋友出主意帮帮生眼病的小猫。

  6、 看图片,判断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三、 结束环节。

  读儿歌,理解并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 延伸环节。

  让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学会做“眼保健操”。

数儿歌教案7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设计意图:

  吃过餐点,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突然间有孩子指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叫起来:“我变成小兔了。”大家好奇地围过去问道:“你怎么变的呀?”有的认为是太阳公公帮他变的;有的则认为是他自己变的';有的甚至疑惑他会不会真的变成小兔了。看到孩子们对影子这么感兴趣,我想:何不抓住孩子们生成的话题,顺应他们的活动,将疑团抛给他们,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奥秘。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影。

  活动准备:

  1、图片,手影dv。

  2、《手指儿歌》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引导幼儿说说手可以做什么。

  幼儿讨论。

  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手可以变魔术。

  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观看手影dv,让幼儿感知手指头变魔术的乐趣。

  五、教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

  提问: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

  六、幼儿学念儿歌:鼓励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提问:

  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

  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乐趣。

  七、让幼儿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术,体验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种影子的乐趣。

  延伸:鼓励幼儿讨论手还可以变什么。

  附:儿歌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花蝴蝶呀。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呀。

【数儿歌教案】相关文章:

《动物儿歌》教案06-24

编儿歌教案12-29

儿歌中班教案12-30

关于儿歌的教案01-24

语言儿歌教案01-28

学儿歌教案02-02

中班儿歌教案01-17

家的儿歌教案02-03

车儿歌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