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时间:2023-01-16 17:56:04 松涛 教案 投诉 投稿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精选31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精选31篇)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

  目标

  1.能观察、了解帖的形状,知道帖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盒子装、布袋装、纸包等)带到幼儿园。

  2.每张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帖图形(建议用吹塑纸)剪成帖小屋的轮廓。

  3.墙面上布置帖的轮廓作为超级帖屋(用绉纸围成,简单且效果好)。

  4.双面胶撕成段,事先贴在“帖屋”内,以便幼儿粘贴糖纸。

  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帖。

  帖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帖的糖纸,为帖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帖小屋。

  帖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软的,有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的,等等。

  2.尝尝甜甜的帖。

  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嘴巴里的帖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3.给帖穿花衣裳。

  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帖小屋”内。

  幼儿与教师一同把帖小屋“搬”进墙上屋。

  建议

  1.儿歌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它作为幼儿发现和感受帖变化的经验总结。关键是让幼儿关注事物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联系:帖放在嘴里会溶化变小。

  2.超级帖屋的制作可尽量夸张些,贴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儿观察。

  3.可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利用墙面超级帖屋互相交流,获得有关帖的经验。

  活动思:

  帖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帖,品尝帖,制作帖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意认识并结交新朋友。(难点)

  2、知识目标:尝试用组合图形表现帖。(重点)

  3、能力目标:培养孩子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难点)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糖宝宝模型、黑板。

  2、幼儿准备:油画棒每组一盒、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糖宝宝朋友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

  2、教师以糖宝宝的口吻说:“家好,我是糖宝宝,我想和家交个朋友,家喜欢我吗?谁先记住我的样子,我就和谁先交朋友。现在就请家好好地看看我,看看我是什么样子的?”

  3、糖宝宝和能说出样子的小朋友握手。

  4、教师以糖宝宝的口吻说:“家把我观察得真仔细。我长着圆圆的身子和两个尖尖的翅膀。(教师空中画,幼儿跟学。)家都认识我了,我就和每位小朋友都交好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画“糖宝宝”,引导幼儿学画圆和两个三角形的组合图形。

  1、教师以糖宝宝的口吻说:“现在只要小朋友拿起笔跟我一起做,我就跑到你身边去了。”

  2、教师示范,幼儿跟学。

  A、我有圆圆的身子。(画圆形)

  B、还有两个尖尖的小翅膀。(两个三角形)

  C、还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衣服。(涂色)

  三、游戏《找朋友》,欣赏作品。

  师:小朋友,糖宝宝跑到你身边去了吗?我们和它一起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配班教师把幼儿作品放到3张桌子上,教师带领幼儿围着桌子唱《找朋友》的歌曲,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就拿起身边的一幅画,和它敬礼、握手、再见等。如此重复23遍。

  选择依据:这是小班的一节美术课,根据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新奇的东西,我选择孩子喜欢的帖,采用孩子喜欢认识新朋友的特点组织了这节课。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我以“糖宝宝”找朋友的游戏贯穿始终,开始以“糖宝宝”和家打招呼的方式导入活动,孩子很新奇,一下就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接着说请小朋友记住它的样子就和它交朋友,孩子就会认真的观察“糖宝宝”的形状,从而为画图形做好准备。接下来我以和老师一起做“糖宝宝”就会跑到身边来吸引孩子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图形,最后以找朋友的游戏欣赏作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教学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分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反思、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准备小棒(每人20根),圆片(每人5个),分小棒记录表格(每组1张),豆子(同桌1袋),游戏记录表(每人1份)

  教师准备分糖果记录表若干,,圆片20个,彩笔,磁扣,小棒

  把学生平均分组,每组4人,如有剩余,独立成组。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乐乐家来了几位小朋友做客,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

  板书课题:分糖果

  请随老师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应该能够发现一共有5个小朋友和一些糖果。

  师:想帮助乐乐分糖果,还应该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产生糖果总数的需要,再告诉学生一共有20块糖果。

  (如果学生直接说出是20块糖,问一下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是现场数出来的,要表扬数的快、数的准。也可能是提前预习得知的,要表扬预习的好习惯。)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想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 “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如果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随时解决或放入问题银行,随机处理。如果和平均分有关,也可以顺势引出主要问题。

  如果提出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同时板书问题,并接着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活动前想一想

  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想到实际分一分、算一算等。教师引导学生要动手实际分一分。

  师:可是没有糖果,怎么分呢?

  根据学生前两节课的经验,会想到用学具代替糖果分一分。

  师:用学具代替糖果,同学们真有办法!为了交流方便,我们统一一下,用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请快速准备好学具,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2。活动中分一分。

  学生独立分一分,教师走入其中,了解学生活动参与情况,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掌握学生的不同分法,为后面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预测:由于有前两节课的基础,多数学生会一次分完。可能会有个别学生是通过几次分步完成的。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与不同方法的孩子做简单交流。让先完成的孩子和同桌说一说分的过程,也可以让他们帮帮未完成的孩子。

  3.活动后说一说。

  (1)示范记录。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利用学具解决了问题,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分法并不一样,想知道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合理的吗?

  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你的方法?

  请一名多次分完的孩子到前面做展示准备,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倾听:请同学们仔细看,注意听,认真想,看看这个方法和你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看看你能不能看得懂,听明白。

  这时,教师提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可以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分糖果教案 相关内容: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数一数)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节日的广场 教学设计《一分能干什么》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分桃子》教学反思《田园风光》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可爱的小青蛙》教案“认识乘法”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出示分糖果记录表格,先让学生认识一下。第一排表示的是5个小朋友,第一列表示的是分的次数,中间应该填上每次分的小棒根数。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 块糖。

  现在请这名同学边介绍边在展台上进行操作,(教师引导汇报的学生有序表达,如:第一次,给每个小朋友几根小棒,共分了几根,还剩下几根,第二次,……最后,把各次分到的小棒根数加起来,就知道每人分了几根小棒。)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记录,进行如何做记录的示范。

  师:记录表完成了,现在通过这个表格,你能了解这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他的方法合理吗?

  学生简单回复。

  (2)学生进行记录。

  师:那其他同学想不想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呢?你可以回忆一下刚才分的过程,或者再摆一摆,然后把你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书上36页右下的表格中。

  学生打开书,边摆边做记录。教师巡视,个别帮助,关注不同方法的学生是否是在记录自己分的过程,为下面的多种方法交流做好准备。适时,请不同方法的学生到板前填表(做展示用的大表格)。

  预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分法一: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1 1 1 1 1

  第二次 1 1 1 1 1

  第三次 1 1 1 1 1

  第四次 1 1 1 1 1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分法二: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2 2 2 2 2

  第二次 2 2 2 2 2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分法三: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2 2 2 2 2

  第二次 1 1 1 1 1

  第三次 1 1 1 1 1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分法四: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4 4 4 4 4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

  (3)交流方法,比较、反思。

  师:请大家把学具快速收起来,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不同的方法。请观察不同方法,这里一定有和你一样的方法,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师评价:你的表达真不错!一定是边分边思考了。

  师:看另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不一样?你能看懂吗?来介绍一下。

  请生介绍,师评:你能仔细观察,会动脑思考,更敢于表达,这个方法也属于你了!

  对于第四种分法,也就是一次就能分完20块糖果的,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是一次恰好分完,还是想到了什么好方法(如乘法口诀)?如果是后者,应加以赞赏,评价:你们发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看来平均分可以用乘法口诀来帮忙呢。

  师: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之处在于分的次数不同,而相同之处在于总数相同,人数相同,所以结果相同。还有,每次分给5个小朋友的是同样多的。体验分法的多样化与结果的一致性。

  师:现在的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的,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从下面的大数目的分小棒活动中,自己发现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好处。

  三、拓展活动,巩固提升

  1。提出问题。

  师:“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再大一些的数目,你还能平均分吗?想试试看吗?

  教师拿出一包小棒,提出问题:要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板书问题“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

  2。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明确要求

  师:这个活动要在小组内进行,一会儿大家边分,各小组要把分的过程记录到这张表格上(出示表格)。

  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根,还剩 根。

  介绍表格:这个表格的记录方法与刚才的表格基本上是一样的。第一行写什么(姓名),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只写姓,或干脆用字母a、b、c、数字1、2、3等来代替。再看下面,这一行怎么这么高?(当分的次数多时,可以把这个格子继续分,接着往下写)

  现在请各小组进行分工(操作员负责分,记录员负责记录,检查员负责检查,汇报员做好汇报准备)。

  (2)组内商定方法。

  师:分好工,再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每个人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分法。请组长拿出50根小棒和记录表,动手分一分,认真做好记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3.小组活动

  学生小组内分一分。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个别指导和协助,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分几根,要用去多少根,还剩多少根,第二次可以怎么分……。提醒学生不要把学具弄到地上,操作员等各负其职。请先完成的小组再次核对每次分的数量及最后结果,并做好汇报准备。对于不是四人一组的小组,要特别关照。

  4。汇报交流。

  请各小组将表格上交,教师按分的次数的多少倒序板贴在黑板上。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

  分法一:

  姓名

  第一次 1 1 1 1

  第二次 5 5 5 5

  第三次 5 5 5 5

  第四次 1 1 1 1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分法二:

  姓名

  第一次 5 5 5 5

  第二次 5 5 5 5

  第三次 2 2 2 2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分法三:

  姓名

  第一次 10 10 10 10

  第二次 1 1 1 1

  第三次 1 1 1 1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分法四:

  姓名

  第一次 10 10 10 10

  第二次 2 2 2 2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

  师:请各组汇报员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本组的学生做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做检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和对表格的观察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说清每次每人分了几根,已经分掉多少根,剩下多少根,第二次,……,共分了几次,每人一共分到多少根。并追问:还剩下2根,怎么不分了?引导全体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再次体会平均分也会有剩余,并且余数小于份数。

  对于学生的汇报,教师及时评价,如:这个小组很会合作,不但会分,而且用口诀算得清,算得快!这个小组记录真认真,汇报的很有序!……

  对于第一次每人分10根的小组,要追问他们的想法,你们是怎么想的?再请其他小组的学生说一说,第一次分掉了几根,还剩几根?追问:怎么算得这样快?引导学生体会到,在够分的情况下,10根10根地分,便于口算一共用去几根,还剩几根。如4人小组,第一次每人分10根,4个10就是40,还剩10根。这样能够很快算出分掉的和剩余的根数,计算快捷,简便,而且分的多,剩下的少,利用后面继续分。

  5、比较反思。

  再问一下第一次不是分10根的小组,你觉得第一次分10根的方法怎么样?如果让你们重新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你们会怎么分?至少要分几次才能分完呢?

  对于学生的比较和反思,及时评价:你们能虚心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并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方法,多么难得的学习态度呀!

  师:尽管我们仍然是分法不同,但结果还是一致的。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四位小朋友,每人分到12根,还剩2根。

  由于班级人数的不确定,可能不会正好平均分成四人小组,那么最后处理特殊的一个小组。如果是小于4人的,可以与4人小组一样,先用较大的计数单位——10来试试,再继续分。如果是大于4人的,尤其是6人小组,正好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让学生体验“试商”。第一次分10根,不够分,说明每人分多了。再调小些,每人分9根,还是多。直到每人分8根,分掉48根,剩余2根。

  师小结:看来,对于大数目的平均分,要根据总数和份数各是多少,第一次可以用10来试试,尽可能地多分一些,使剩下的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分的次数会变少,也就能够快捷准确地完成平均分的任务了。

  四、数学游戏,活动延续。

  1、明确游戏规则。

  先让学生自读游戏规则,然后请一生与教师合作进行,并做记录,为学生提供游戏示范。

  抓豆子游戏记录表:

  抓了几粒 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得分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2、学生组内活动。

  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记一记,比一比。

  每人一张记录表,同桌轮流进行,并做好记录。教师参与活动中,指导、帮助进行。如告诉学生“抓一把”,要随意去抓。根据活动进行情况,可适当改变游戏规则,但强调在活动中,游戏规则必须统一。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我抓的是……粒,可以平均分成……份,得……分等。表扬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孩子。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的,问一问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出是想抓确定的粒数,应该在批评的同时,表扬这个孩子肯动脑筋,发现了快速致胜的窍门。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课后可以和家长、同学继续进行。

  (如果前面的活动用时过多,课上时间已经不够,可以把这个游戏活动放在课下与家长进行,做好记录,下节课上再交流。)

  五、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你都做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可以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快捷地完成任务;……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2、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过年的时候,人们有摆放糖果、瓜子、糕点等供别人来拜年的时候食用的习俗,加深对过年风俗习惯的了解。

  准备:

  旧糖纸、糖块状泡沫塑料或橡皮泥、纸碟子。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交流一下过年时自己到别人家拜年主人是如何招待自己的,引导幼儿说出:主人会摆出糖果给自己吃、倒茶等。教师把幼儿讨论的话题集中到糖果摆放上,提问幼儿:家里过年时会在什么地方摆放糖果?如何摆放?

  2、布置幼儿学习包糖果。发给幼儿旧糖纸、泡沫塑料若干(如果是用橡皮泥代替泡沫塑料的,要先教幼儿学习用橡皮泥搓糖果)。示范指导幼儿用旧糖纸、泡沫塑料包糖果。

  3、发给幼儿纸碟子,让他们把自己包好的糖果摆放在碟子里,供布置活动室时使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浓,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5

  活动名称:包糖果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喜欢包糖果的.念头,感受包糖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皱纹纸,双面胶、扭扭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糖果吗?那老师就变、变、变,变出大糖果,

  2、今天,糖果宝宝有点不开心了,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它的小伙伴太少了,怎么办呢?(幼儿自由畅谈)

  二、尝试操作

  1、认识材料。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果包装起来,

  请一至二位幼儿示范,其余小朋友仔细看,他们是怎么包的?

  2、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助糖果找小伙伴吧!

  三、制作糖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大糖果。

  四、设计糖果宝宝的花衣服

  幼儿用小粘纸装饰包好的糖果。

  五、结束活动

  哇!糖果宝宝今天真开心,小朋友帮助它找到了这么多的小伙伴。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巩固“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与游戏活动。

  3.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4.引发幼儿对玩数糖果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牌,操作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糖罐,引起幼儿兴趣

  (2)尝试听声音数糖果,引出“默数”的概念

  二、基本部分

  小组竞赛游戏

  (1)以默数的方式进行第一个听数举牌游戏。

  幼儿分成蓝,黄,红,绿四组,四个人轮流听声音数糖果,在举牌口令下达之后,该轮幼儿举牌,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答案,正确的小组得到大拇哥。

  三、操作部分

  (2)复习“多一”“少一”

  (3)进行第二个“多一少一”游戏

  幼儿每人一个自制的圆形数字操作盘,听完糖果数后根据“+1”或“-1”的附加条件,转动盘上的指针选择答案,一组内的所有幼儿都正确,该组得到一个大拇哥。

  四、结束部分

  (1)祝贺获胜小组

  (2)课后延伸:“多二”和“减二”。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7

  教案目的:

  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小朋友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案准备:

  糖果若干,小篮子若干,保鲜袋若干,数字卡片1—5

  教案过程:

  1、老师出示装有糖果的篮子,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小朋友对活动的兴趣。

  2、老师给出1、2、3、4、5这五个数,让小朋友选择一个数猜一下老师手中的糖果个数,可以多次游戏,引导小朋友反复感知5以内的数量,从而提高小朋友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的能力。

  3、老师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口令进行手指夹糖果,夹到糖果之后要说出自己加了几颗糖,重复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小朋友点数和计数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小朋友手指的灵活性。

  4、小朋友根据塑料袋中数字来进行装糖果,引导小朋友将圆点和实物正确的匹配起来,提高小朋友的匹配能力。

  教案总结:

  糖果,是小朋友生活中亲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小朋友都喜欢糖、爱吃糖,本次教案抓住这一兴趣点,通过玩糖、品糖,让小朋友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匹配,在游戏中培养小朋友的数学能力。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身边的东西有所认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2、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色彩。

  3、培养幼儿的审美感。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蜡笔,打印好的糖果图片。

  2、彩色糖果的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喜不喜欢吃糖果啊?”

  老师接着提问,小朋友知道糖果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吗?

  2、播放PPT,让小朋友观察糖果的颜色以及不同的'形状。引导幼儿观察,糖果是有很多种颜色的,五颜六色的。

  3、教师示范,给糖果穿漂亮的衣服时,不能把颜色涂到糖果的外面去,而且要给它涂不同的颜色。

  4、每人一张印有糖果的图片,用蜡笔时尽量不要弄到自己的身上,注意卫生。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作品展示,好的给予表扬。

  7、请小朋友把把画笔和纸收好。

  教学反思

  喜欢糖果是每个幼儿的共性,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最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能够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孩子们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糖果的各种认知。

  在教学中,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大多数幼儿达到了学习目标,但也有个别幼儿不乐意、不主动回答问题,不能够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我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了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鼓励和个别指导。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浓,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在品尝糖果这一环节中,如何让幼儿品尝是争论的焦点:一是用舌尖品尝一下,不影响下一个创编儿歌的教学;二是把糖果放入嘴里,等待孩子把糖全部吃完,这需要很长时间。反复思考后,我采用了第一种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1至7数量与物体的匹配,体验操作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2、加强同伴之间的交流。

  3、幼儿在生活中积极灵活运用数字。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多样糖果店的多媒体课件

  2、操作筐每人一个

  3、带有数字的自制糖果每人若干个

  4、数字游戏卡

  5、1-7的数字操作筐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数字1-7游戏卡,从中增加幼儿的兴趣

  2、引出课题,小动物不记的糖果店的.密码了,请小朋友帮忙。出示糖果店的课件根据糖果数量提示说出相应的数字来。

  3、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已的数字糖果认一认,找到和老师一样的数字糖果来。

  4、教师引导幼儿将数字糖果装在它相应的数字操作筐中

  5、请幼儿将分好的数字糖果随音乐一起送给森林中更多的好朋友们一起分享。

  6、结束本课

  活动反思:

  1、教学活动生活化。这次集体活动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题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有着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他们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糖果的认识,这是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前提和保证。

  2、教学活动的情感化:活动切合中班幼儿情感特点,是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的提问也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和思维特点,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从同伴身上获得了关于糖果的信息,得到了经验的分享。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0

  主题目标:

  1、学习用语言描述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自己对糖果的喜爱。

  2、欣赏糖果美丽的包x,尝试用糖纸制作漂亮的小物件。

  3、愿意与同伴分享糖果。

  主题内容:

  周一:社会《甜蜜糖果屋》

  周二:艺术《棉花糖》

  周三:语言《云朵棉花糖》(脱班)

  周四:健康《摘糖果》

  周五:科学《小狗糖果屋》

  社会:甜蜜糖果屋活动目标:

  1、学习用语言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自己对糖果的喜爱。

  2、愿意与同伴分享糖果,知道不乱扔糖果纸。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幼儿自带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发幼儿吃糖的回忆和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糖吗?吃过哪些糖?看到过什么糖果?自己最喜欢什么糖果?

  2、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幼儿从带的糖果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糖果。

  请幼儿介绍最喜欢的糖果,幼儿阅读用书第13——14页,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有各种各样的糖果,如棒棒糖、棉花糖、跳跳糖和巧克力糖等,有大的,有小的,有硬的,有软的,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味道的等等。

  3、尝尝糖果。

  大家一起来吃糖。剥下的糖纸请幼儿拿在手里。

  提问:你吃的糖是什么味道的?糖在嘴里有什么变化?

  幼儿同伴间相互交换糖果,知道不乱扔糖纸。

  讨论:什么时候不能吃糖?

  4、布置糖果屋。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糖纸布置一个糖果屋。

  美术:棉花糖活动目标:

  1、了解棉花糖的制作过程,认识棉花糖的特性。

  2、乐意参与手工活动,尝试运用棉花粘贴的方法表现“棉花糖”。

  活动准备:

  1、挂图2号。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水彩画笔(记号笔),一把剪刀、一支固体胶(胶水)。

  3、棉花若干,教师刨好的蜡笔屑若干。(各色颜料每桌一盘、棉签)活动过程:

  1、提问引题。

  小朋友,你们见过棉花糖吗?为什么取名叫棉花糖?棉花糖吃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棉花糖是用棉花做起来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挂图和视频,了解棉花糖的制作过程。

  结合挂图、视频进行讲解。

  3、教师示范做棉花糖。

  今天我们用棉花来做各种各样的棉花糖。讲解:首先是在白纸上画出棉花糖的形状,接着把画好的形状沿轮廓线剪下来;然后在图形中均匀地涂满胶水;再把把棉花均匀地粘贴图形中,这样棉花糖就做好了。

  4、幼儿学做棉花糖。

  幼儿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如何均匀地涂满胶水,如何把棉花均匀地粘贴在图形中。

  完成作品的幼儿可以在棉花糖上撒上蜡笔屑,用手轻轻的搓揉,把白色的棉花糖变成彩色棉花糖。

  活动反思:首先活动材料的选择上和原教案有一定的改变,把固体胶改成了胶水,因为用固体胶的话黏贴的牢度不理想,棉花容易掉,第二个把蜡笔屑改为了颜料,让幼儿用棉签来涂抹到棉花上,棉花糖这一课题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并且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觉上更觉得棉花糖的神奇和美味,为了提高孩子的构图能力,我没有事先框死轮廓,而是在示范中讲解画法,虽然有些孩子画的形状比较小,但是我启发他可以多画几根棉花糖,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大多数孩子能自主完成棉花糖轮廓的构图,本次美术活动在动手能力上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大的提升,不仅接触了多样的绘画形式,打轮廓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感受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道德,以及对顾客的热情与爱心。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熟练、模范、一抓就准、破涕为笑、周到”等词语的含义。

  3、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会有“称赞”说话,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说说“熟练”、“破涕为笑”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老张卖糖果“一抓就准”的高超技能。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议论”、“一抓就准”、“热情周到”等词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老张”身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提出疑惑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去百货大楼走走,瞧瞧那的售货员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几个问题:如老张是谁?他怎样卖糖果?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立阅读课文,明确学习要求,读通课文,读顺课文。

  2、检查反馈:

  ①字词过关

  ②抽读课文

  ③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了解到了哪些?有谁能告诉大家“老张是谁”?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

  老张是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

  教师补充介绍:

  张秉贵,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1955年参加工作以来,以满腔热情地为顾客服务,在糖果柜台站了27年,练就一手过硬的本领,深受广大顾客的赞扬,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3、再读课文

  导:老张能被两次评上全国劳动模范,那他一定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在仔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思考,讨论。(找关键词:一抓就准,服务周到,熟练的动作,热情)。

  三、研读课文

  导:课文是怎样写老张的这些优秀品质的呢?让我们先来学习1—5自然段。

  1、自由朗读1—5段,想一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百货大楼人多,人们的`议论声)。哪些词语写出了百货大楼人多?(人流,热闹)。

  百货大楼中人很多,这又说明了什么?(糖果柜台很忙,售货员很辛苦)。

  2、人们是怎样议论的呢?出示三个句子,集体朗读。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

  “你瞧他拿糖,一抓就准。”

  “他的动作这么快,又这么热情,真不简单!”

  根据上下文理解,说说“议论”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也学着大家的样子来议论议论,分角色朗读。

  什么叫“一抓就准”,选择确切的意思:

  A.只要抓一把,分量就足了。()

  B.只要抓一次,分量就足了。()

  C.不管要多少,只要用手抓就可以了,不会缺斤少两。()

  猜一猜,老张“一抓就准”的本领是怎么练出来的?

  3、小结:看来,老张还真不愧为全国的劳动模范,那么模范还表现在哪儿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1、2、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破涕为笑”,“称赞”,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在用“称赞”说话,写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老张的爱心,热心,用心周到以及工作的认真负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游戏:以男女生为单位,根据词语意思相互猜词语。(一抓就准,热情,议论,熟练等)。

  2、导入新课;评上全国劳动模范先有过硬的本领还不行,还要有热情周到的服务之心,老张的“热情周到”表现在哪儿?咱们一起来看看老张究竟是怎样为顾客服务的!

  二、研读第6自然段

  1、读、找。你是从那些词语能看出老张的热情周到;说说你的理由

  2、动作:圈一圈第6段中,表现老张动作熟连的动词(拿、称、放、塞、递、扎、装)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说明老张不仅动作熟连,而且有爱心,对顾客心又热心)

  “破涕为笑”是什么意思?

  选择:A、在哭,一下子又笑了。

  B、刚才在哭的,现在笑了。

  C、一会儿哭,一会笑。

  孩子为什么会破涕为笑呢?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3、语言:读一读老张的话,体会到了什么?(办事认真、服务周到)

  4、是啊,老张真是一个工作负责,服务热情周到的先进模范,他的工作赢得了顾客的称赞。带着对老张的敬意,齐读课文。

  5、谈体会,说感受

  如果去商店购物,遇上来像老张一样的售货员,心情会怎么样?这些售货员给我们的生活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堂练习◆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在摸摸、看看、抓抓、尝尝中,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2、能够快乐积极的进行操作活动。

  3、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不同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果,标有形状标记分类盒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约3分钟)

  1、猜一猜,引发兴趣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好吃的甜甜的礼物,我来摇一摇,你们听一听,猜猜他们会是什么?

  幼:糖,糖果。

  师:哦,糖果是甜甜的,你吃过甜甜的糖果。

  2、糖果大聚会师: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糖果呀,好可爱的糖果宝宝呀,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糖果?

  请幼儿取出一颗糖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引导幼儿说一说糖果的形状、颜色,如红色的、圆圆的、方方的等。

  二、抓糖果,数一数。(约3分钟)

  1、抓糖果师:等一下请宝宝们抓一下糖果,记住,只能抓一次,一只手抓哦!放在自己的小盘子里,数一数抓了几颗糖?(教师边说边示范)。

  2、幼儿自由抓糖果,并数一数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抓糖,指导幼儿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师:请数好糖果的宝宝拿着你的糖果回到位置上来吧。

  师幼交流拿到了几颗糖果。

  三、认识标记,分一分糖果,送糖果回家。(约5分钟)

  1、出示空的盘子,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标记(圆形、正方形)师:这些糖果都混放在一起了,超市阿姨没办法卖掉了,她想请小三班的宝宝帮她分糖果,这个盘子上画了一个圆圆的`标记,那你们觉得这个盘子里应该装什么样的糖果宝宝呀?

  幼:圆圆的糖果宝宝。

  师:哦,这是圆形糖果的家。(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画有圆形标记的是圆形糖果的家,放圆形糖果,画有方形标记的盘子放方形的糖果)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放置糖果在不同标记的盒子里。

  2、幼儿自由分组分糖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超市阿姨说糖果宝宝要回家了,帮他们找一找吧。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刚才抓到的糖果,回到桌子旁,帮他们找到家吧。

  (先分完的幼儿可以和身边朋友说一说帮哪个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师:请大家看一看我们小朋友都为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吗?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验证)师:每颗糖果都找到家了,超市阿姨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下阿姨可以在超市里卖了,为自己鼓鼓掌吧!

  四、最后教师要奖励幼儿品尝糖果。(约1分钟)师:每组的宝宝都帮糖果宝宝找到家了,谢谢你们,今天糖果宝宝要感谢你们,送给你们每人一颗糖果,糖果的味道有很多种,我们以后还可以按照他们的不同味道给他们分分家,但是糖不能多吃,要注意保护牙齿。

  (幼儿品尝糖果,引导幼儿感受糖果有多种味道,并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3

  教案目的:

  能够按照物体的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能说出一个物体同时所拥有的颜色和形状,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和不怕失败的精神,感受探索所带来的乐趣

  教案难点:

  小朋友能够说出一个物体同时所有的形状和颜色。

  教案准备:

  硬纸板做的正方体糖果三颗(红、黄、蓝每种颜色各一颗)、硬纸板做的圆柱形糖果三颗(红、黄、蓝每种颜色各一颗)、硬纸板做的.三角形糖果三颗(红、黄、蓝每种颜色各一颗)

  教案过程:

  1、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出今天的主题活动。

  2、老师给小朋友出示一堆糖果,引导小朋友观察说出糖果的颜色,并且能够按照糖果的颜色进行分类,初步感知按照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3、又出示糖果,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认识糖果的形状,并且能够根据糖果的形状进行分类,初步感知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4、老师随意的拿出一个糖果,让小朋友观察说出糖果的颜色和形状,进一步加深对物体颜色和形状的认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做客包糖果按数取物

  小狗糖果店

  糖果的乐趣

  橡皮泥糖果

  多彩美味的糖果

  爱吃蔬菜身体棒

  喜气洋洋大鞭炮糖果盒手工制作

  太阳(糖果纸贴画)

  橡皮泥糖果制作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学习包糖果的技能,锻炼幼儿手部肌肉发展。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橡皮泥、各种糖纸,一盘糖。

  2、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一盘糖"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糖)"小朋友吃过糖吗?好吃吗?""娃娃也想吃糖,我们来给它们做糖吧。我们一起来包糖果。"2.请能力强的幼儿来包糖果。两手拿住纸的'两条花边,反面朝上放好,橡皮泥摆放在纸的中间,将纸的前后两边分别往里折,包住橡皮泥,左右两头的纸分别收拢并扭转一下,糖果就好了。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

  --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方法。

  --包好一颗糖果后,还可以包另一颗糖,比比谁包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果"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活动延伸:将糖果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教学反思:

  《糖果》这个活动很有趣味性,效果也很好,受到很多老师的运用和赞许。因为这个活动中所运用的教材是幼儿们平时都常遇到的,对于他们来说都不陌生。然后这个活动,运用了语言,数学,手工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活动的综合性。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非常投入很愿意积极参与。在做这个活动开始,我以为幼儿们会不认识糖果妹妹身上的汉字,而不会给糖果穿上正确的衣服,但是因为孩子们对糖果的喜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操作时却基本能选择正确,这个活动增强幼儿们对汉字的学习,也能更好记住,所以我认为这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熊形象一个,图片三组。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熊形象一个,图片三组。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图片导入

  1.今天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是谁呀?你觉得这会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2.这只小熊记性特别不好。什么是记性不好?

  3.小熊记性特别不好,还闹出了许多可笑的`事情呢,你们想不想来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1.欣赏故事(第一段)。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后提问:

  (1)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它去买什么?(出示图片)

  (2)小熊担心忘了,所以一路上都在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把要买的东西记成了什么?(出示图片)

  (3)它是怎样把气球、宝剑、枪带回家的呢?(结合图片、动作理解动词“牵、挎、背”并进行表演)

  2.欣赏故事(第二段)。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1)第二次,小熊记住要买的东西了吗?它怎么又没记住呢?

  (2)那它买的是什么?这么多东西小熊怎么带回家呀?(结合图片理解动词“夹、顶、抱”并进行表演)

  (3)妈妈见了大吃一惊,只好再给它一些钱,这次小熊会买对吗?为什么?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 将各种各样的糖果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 增强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1. 幼儿人手一盘糖果(其中有某一特征不同,如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包装不同、软硬不同等)、小盘子个两只。

  2.每组糖果一箩筐(其中有四种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糖果)、小盘子每组若干。

  3.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将糖果按不同的特征分类。

  (1)师: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糖果分一分,把相同的糖果放在一个盘子里。

  (2)幼儿操作分糖果。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能边操作边讲述“我把××糖果放在一起”并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糖果。

  (3)幼儿展示(在视频展示仪上)和交流分糖果的过程与方法。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分糖果的,把那些糖果放在了一起。

  幼A:我把圆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瓶子装的'糖果和盒子装的糖果分开,把瓶子装的糖果放在一起,把盒子装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C:我把硬的糖果和软的糖果分开,硬糖放在一起,软糖放在一起。

  评析:在这个环节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了不同的糖果,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我提供的糖果数量较少,而且只有一种分法,帮助他们通过操作,理解分类的含义,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提供的糖果不仅数量增加了,而且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分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分类的标准,给予他们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

  2. 游戏:“糖果超市”。

  (1) 讨论糖果超市的糖果怎么分。

  师:了“糖果超市”的糖果真多,你们准备怎样把它们分一分?

  幼A:把不一样的糖果都分开来。

  幼B:把一样颜色的糖果放在一起。

  (2) 幼儿给“糖果超市”分糖果。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来分糖果,可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呢?平平想出了举手表决的方法,最后幼儿决定用按颜色特征来分,“糖果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很快就把|“糖果超市”的糖果分得整整齐齐。

  (3) 幼儿交流分糖果的过程。

  师:“糖果超市”真整齐,请营业员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红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绿色糖纸的放在一起,兰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黄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水果糖果放在一起,把牛奶糖放在一起,把巧克力糖放在一起,把润喉糖放在一起。

  幼C:我把圆的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的糖果放在一起,把长圆的糖果放在一起。

  评析:其实幼儿最后采玫母菅丈煌捶痔枪姆椒ú⒉皇趾侠恚庖卜从吵隽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我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比较,采用更合理的分类方法。

  3. 延伸活动:角色游戏增添“糖果超市”的游戏,让幼儿巩固练习。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7

  语言:小熊买糖果

  一、活动目标:

  1、喜爱欣赏幽默作品,感受作品的诙谐之情。

  2、从小熊记性差,而做了傻事的故事中领悟记忆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数字、动物图片, 故事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以记忆游戏引题

  今天,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好吗?比一比,谁的记性好。

  1、游戏

  (1)数字记忆游戏

  老师出示画面念一组数字,幼儿立即按需复述一组数字,看谁念得又快又准。7758158

  (2)看图记忆玩具

  出示画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画面上有什么动物,待会儿老师把图片取下后,看谁能记得这些动物的名称。(幼儿默看20-30秒,教师盖住图)

  想一想,刚才你看见哪几样动物?

  (3)提问思考:

  刚才做游戏时,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一下子就记住数字,有的却记错了;看图时,为什么有的'记得少,有的记住好多动物呢?

  幼儿说自己的认识

  小结:注意地听,仔细地观察,用脑记住,记忆就好;如果注意力不太集中,听话不仔细,看图不仔细,记性就可能差些。

  2、引题

  有一只小熊记性很不好,什么话听过就忘记。有一天,妈妈叫它去买东西,却闹了个大笑话。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听故事《小熊买糖果》。

  (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作品的诙谐、有趣

  1、教师以生动、夸张的语气语调,辅以图片讲述故事。

  2、谈听后感受:你听了这个故事,感觉怎么样?什么地方很好笑?

  客人来了,妈妈请小熊买什么东西,小熊怎么会忘记的,最后买了什么东西回来?

  (三)以图辅助幼儿理解、记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边讲故事

  2、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与学习扮演角色。

  (1)小熊第一次购物。

  ①妈妈请小熊买什么东西,第一次小熊不是背得很熟吗,怎么会忘记呢,结果买了什么回来?

  ②幼儿扮演小熊,教师扮演妈妈,以对话的方式讲前半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2)小熊第二次购物

  ①第二次小熊去买东西,又是怎么会忘记的?结果买了什么?

  妈妈看见小熊回来时,表情怎么样?是怎么对小熊说的?

  ②幼儿扮演小熊,教师扮演妈妈学讲后半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3)故事的结尾怎么样?最后,小熊的记性好点了吗?

  (四)讨论、理解作品的内涵

  1、你认为小熊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认为记性不好有什么坏处?你们在平时有没有因记性不好,而出一些麻烦呢?

  3、我们怎样帮助小熊改掉这个缺点呢?

  (五)结束

  1、提出希望:今天: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老师希望以后你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听、仔细看、动脑记,还要把学到的知识经常复习,这样记性才会越来越好,学习就会更加进步,做事才不会丢三拉四,忘这忘那。

  2、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帮助小熊记忆所买的东西。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2.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法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二、玩法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三、玩法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积极投入,**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戏中的规则简单,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戏具有趣味性,默数是中班上学期不常用的一种数数方法,所以幼儿很喜欢。听完声音后不能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听到命令后才能报出答案或去踩相应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了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

  对于教师来说,我也非常喜欢这则活动。其一这个活动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规则简单,便于教师交待清楚。其三是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了默数、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等。整个活动贯穿了“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幼儿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19

  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添上一个或减少一个的方法体验一样多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导入:

  在欢快的音乐中让孩子与客人老师打招呼成功导入。

  T:(老师指着PPT)宝宝看这是什么S:许多许多的糖果T:有几排糖果S:2排T:2排糖果一样多吗S:不一样多(一个靠着排有4个,一个横着排有5个)T:你是怎么得到的S:我是看出来的T:那还有什么办法我们能一下看出来呢S:数(两行都是5个)T:总结(两排是一样多的)T: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出是一样多的呢S:分类T:怎么分类(孩子的意思是吧糖果一个一个对着放)S:第二张图的`两行糖果有什么区别S:颜色不一样,一个是半圆形,一个是直排T:总结T:指着半圆形的糖果,这像什么S:桥形T:数量还一样吗S:不一样T: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出来S:一个一个数T: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个对着一个数T:排整齐了吗S:齐了T:一样多吗?

  S:不一样T:有什么办法让它们一样多呢(让一个宝宝说)S:增一个T:(增一个在第二排)一样多了吗S:一样多了T:除了添一个还有什么办法使糖果一样多呢,小眼睛看看老师怎么做的T:现在看看有没有一样多的S:一样多了T:老师怎么做的S:减掉一个T:总结(目标2)T:小朋友们想成为糖果宝宝吗?

  S:想T:分为两组站站好眼睛看客人老师,一个成圆形,一个成直线(一一对应去找宝宝)T:多了一个宝宝,我们怎么办?

  S:可以让他休息T:;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还能怎么办(小朋友不高兴了,也想加入)S:添一个T:老师加入(抱抱)现在一不一样多S:一样多T:宝宝们回到座位上T:老师手上是什么S:糖果T:宝宝们喜欢吃吗S:喜欢T:不仅你们喜欢吃,小动物也喜欢吃,你们看到了那些小动物S:小兔子,小青蛙,小狗T:小青蛙家有几个宝宝?

  S:4个T:那我们要送几个糖果给他们S:4个T:小狗家呢?

  S:5个T:小兔家呢?

  S:4个T:我们要送糖果给小兔(找了个)看看你手里有几块糖S:3块T:多了还是少了S:少了T:怎么办S:添一个T:可以,去给小兔送糖果,和小兔说,小兔我请你吃糖果T:我们的宝宝送糖果了,每人只能给一个小动物送糖果(操作)T:(送完)回到位子T:我们的小动物都吃到糖果了吗S:吃到了啊T:我们的小动物吃了糖果很开心,又要请我们宝宝们帮忙了,它们想和朋友们出去玩T:小动物和他们的朋友在哪里?

  S:在盘子里T:老师发现啊,操场上有几个点点,小朋友们猜猜点点是什么意思S:哪几个小朋友一起玩T:有几个小动物一起玩S:4个T:有几个小动物和好朋友一起玩S:4个T:所以操场上要几个小动物和好朋友一起玩S:4个T:万一多了或者少了呢S:减一个或添一个T:(提出操作要求)那我们去帮助小动物们吧

  课程评价:

  教师通过孩子们爱吃的糖果的排序导入首先给孩子们灌输了减一个或是加一个使糖果能一样多的概念,同时通过之后的练习加强了孩子们一一对应的概念整堂课生动有趣,教师运用了情景表演等方法使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更加的强化。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能说出想要糖果的名称。

  2、通过活动感知“1”和“许多”。

  3、初步排除颜色、大小等干扰,区别物体的“1”和“许多”二个不同的量。

  4、激发幼儿(幼儿食品)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

  通过活动感知“1”和“许多”。

  难点:

  初步排除颜色、大小等干扰,区别物体的“1”和“许多”二个不同的量。

  准备:

  1、巧虎头饰一个

  2、魔术袋一个,里面装有不同颜色形状的玩具。

  3、在花园里有许多花和蝴蝶(事先布置好)

  4、用糠纸包裹泡沫块、油泥、绉纸等材料,自制成各种糖果

  过程:

  一、出示巧虎,

  师:巧虎开着火车带小朋友去玩,大家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了

  师:出发。(徒手开火车,嘴里发出“唔唔”的声音)

  二、感知“1”和“许多”

  师:巧虎要给我们玩什么呢?请幼儿坐下来,我们来看看,请小朋友们看好哦!

  教师出示魔术袋,自言自语的说:“这是什么呢?

  拿出一个玩具,哦是玩具,巧虎的魔术袋里原来有那么多玩具呀,

  三、游戏“捉鱼”排除物体的大小感知“1”和“许多”

  巧虎要带我们继续去旅游,到了一个花园里。

  师:这是哪呀?里面有许多蝴蝶。

  师: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只蝴蝶

  师:花园里的.蝴蝶呢在哪了呀?

  师:小朋友手上有几只呢?请小朋友把蝴蝶放回去,花园又有多少了呢?

  巧虎说,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还要带我们去玩呢!

  带小朋友开火车一圈。

  四、游戏“买糖果”排除颜色不同感知“1”和“许多”

  教师:“商店到了,哇!!商店里有糖果哟”

  1、教师问:“有多少糖果呀?”

  {请个别与集体回答相结合(一筐糖果)}一筐里面有多少颗糖果呢?

  {(请个别与集体回答相结合)有许多个糖果}

  2、请幼儿一人拿一颗糖果。教师问:“筐子里的糖果还有吗?每个宝宝手里有多少糖果?

  (请个别幼儿回答)

  五、活动结束开火车回家找“1”和“许多”

  教师:“天黑了宝宝们要回家,回家去和你的爸妈一起找一找家里什么东西是一个的,什么东西是许多个的好吗?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1、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并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糖果的有关经验。

  2、引导幼儿围绕"我喜欢吃的糖果",逐步深入地交流自己的理解。

  3、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乐意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地谈话。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一颗自己喜欢吃的糖果。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谜语:红纸包,绿纸包,里面睡着一个甜宝宝。

  二、相互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糖果告诉身边的同伴,自己带的是什么糖果,是什么样子的?吃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引导幼儿进行"糖果"的谈话

  1、请几位小朋友在集体面前交流关于"糖果"的经验。

  2、鼓励幼儿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并要求其他幼儿安静倾听。

  四、引发丰富的话题。1、你喜欢吃什么糖果?为什么喜欢吃?

  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论自己喜欢吃的糖果,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进一步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引导幼儿谈谈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糖果,以及最好玩的糖果。例如:跳跳糖、口哨糖、海绵糖等,鼓励幼儿谈谈吃这种糖果的独特感受等。

  我从哪里来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家长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2、在日常生活中能体谅、关心孕妇及自己的父母。

  二、活动准备:

  1、录像带(宝宝的成长过程)

  2、班上联系怀孕的老师

  3、请家长、幼儿共同完成调查表: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孕妇在行动上的不便,激发幼儿关心、帮助孕妇的愿望。

  1、小宝宝在出生之前,生活在哪里?

  幼儿:生活在妈妈的肚子里。

  2、我们幼儿园姜老师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后,生活上有哪些不方便?

  幼儿1:做操不方便,弯腰不方便。幼儿2:姜老师上楼梯很累,我见过她扶着栏杆很累的。幼儿3:她重一点的东西会拎不动。

  3、小朋友,你怎么关心姜老师?你能为他做什么?

  幼儿1:看到她的东西掉在地上,我会帮她捡。幼儿2:我帮她擦桌子、我帮她擦椅子。幼儿3:如果我和姜老师一起乘汽车,我就把座位让给她。

  4、小结:小朋友都愿意关心、帮助姜老师,姜老师心里一定很高兴,小宝宝也会生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健康。

  评析:因为幼儿亲眼目睹了怀孕老师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幼儿积极性很高,帮助怀孕老师的愿望油然而生,我们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是这一环节成为关爱教师和幼儿教育的`过程。

  (二)看看、讲讲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父母的准备工作。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妈妈要为他准备那些事情?(看录像)

  幼儿1: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的,妈妈要为小宝宝准备小衣服。幼儿2:妈妈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妈妈要做操。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等到妈妈的肚子里放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评析:幼儿边看录像边议论:小宝宝吸收的是妈妈的营养,是靠脐带吸收营养;长大一点小脚会踢来踢去,还会翻身呢。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直观形象的录像吸引住了,他们都发出惊叹:我们小时侯都是这样的!幼儿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三)交流调查信息:"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小时候,爸爸妈妈为你做了那些事?

  教学反思:

  《糖果》这个活动很有趣味性,效果也很好,受到很多老师的运用和赞许。因为这个活动中所运用的教材是幼儿们平时都常遇到的,对于他们来说都不陌生。然后这个活动,运用了语言,数学,手工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活动的综合性。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非常投入很愿意积极参与。在做这个活动开始,我以为幼儿们会不认识糖果妹妹身上的汉字,而不会给糖果穿上正确的衣服,但是因为孩子们对糖果的喜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操作时却基本能选择正确,这个活动增强幼儿们对汉字的学习,也能更好记住,所以我认为这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2

  活动设计背景

  这是一节大班的数学课,大班的幼儿对方位的认知已有一定的理解,能较好的掌握上下、前后等方位。左右方位的掌握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以客体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在这一方面幼儿很容易混淆。本节课就是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进行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数过来,它的次序是有变动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双向排序,并能应用在生活中。

  2.通过操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其重点是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同一物体从不同的方向数,它的位置始终不会改变,但是序数会变。难点是认识左右的双向排序,需先向幼儿确定是以面向物体来确定左右的.,再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练习和巩固,最终掌握左右的双向排序。

  活动准备

  各色实物磁贴、方向卡(箭头磁铁)、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糖果么?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糖果店里瞧瞧。我们一起坐小火车去吧。

  2.出示红、蓝火车头,请两名老师扮演火车司机,请幼儿做乘客。

  二、观察情境挂图

  1.师:你们看,糖果店到了。

  2.水果店老板: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我的糖果店。请小朋友随便看看吧。(请幼儿自由观察图片,让幼儿自由的说)

  3.使用方向卡随机提问。

  三、师生互动活动

  1.师:小朋友们来到糖果店,数学王国里的小动物们也来了。可是糖果店的老板说,小动物太多,要让他们排队进来,请小朋友帮他们排排队好吗?(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给小动物排队。数数看来了几个小动物)

  2.请幼儿说一说从箭头方向数过去,胖胖猪排在第几位?从另一个方向数过去,他又排在第几位?

  四、幼儿探索操作

  师:小动物们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的水果宝宝,他们在哪里呢?水果宝宝已经在小朋友的作业纸上排好队等着小朋友了呢,他们想请小朋友也来看一看,从不同的方向数过来,他们都排在了第几个位置?

  五、结束部分

  1.师:小朋友们,咱们在这里玩了很久,该回去了。你们看,火车司机在等咱们呢!请小朋友们先去排队领火车票吧。

  2.师:请拿到火车票的小朋友们,根据车票的颜色和座位号按顺序上车吧!

  3.请幼儿说说自己排在第几位。

  4.乘火车出教室,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首先从设计意图来说,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吃糖果,通过去糖果店这一缘由,带孩子们进入活动当中,过度比较自然。

  其次从教学方法来说,打破了以往的教受方法,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这样,孩子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自发而主动的投入到了学习之中,从由孩子提出问题来看,他们不但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语言的发展也得到了锻炼,整个活动都是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了学玩合一。

  从教学程序来说,是有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由游戏活动自然过度,结束部分通过每一位小朋友持票上火车,通过乘车游戏来复习巩固双相排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最后谈谈自己的经验感受:

  一、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反应。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通常都不愿听到“异样的声音”,有时听到后也“装做”没听见,其实这样不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而有效的反应,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灵活处理。

  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备课时要有几手准备,即备可遇见的问题也做好出现不可遇见的问题的准备。如果出现了不可遇见的问题,处理中要尊重幼儿的感受,理解幼儿的选择,帮助幼儿渡过他的难关。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3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能用动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通过活动能够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并知道正确记忆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小熊形象一个、图片三组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形象导入

  1、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瞧瞧它是谁呀!(跟小熊打招呼)

  2、你觉得这只小熊在干什么?(想东西)

  3、它在想事情,因为他的记性不好,什么叫记性不好?(记性不好就是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一会就忘记了)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1)妈妈请小熊去买什么?(根据幼儿所说出示图片)

  (2)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小熊把要买的东兴记成了什么?

  (3)小熊市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把玩具带回家的?(注意引导幼儿说出牵、挎、背等动作并以同模仿)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这次小熊记住了要买的东西了吗?它怎么会又忘记了。

  (2)这回小熊买了哪些东西回家。

  (3)小熊这回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把东西带回家的?(分别让幼儿说说注重强调动词夹、顶、抱,并让幼儿尝试模仿)

  3、讲述故事余下部分

  (1)先让幼儿猜猜你们觉得这回小熊能买对吗?(幼儿自由答):那我们继续听故事看看小熊到底买对了没有。

  (2)教师讲述故事,这回小熊买对了吗?发生了什么事,让小熊又忘记了。

  (3)小熊忘记了什么事情呀?

  4、听完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

  5、师幼结合图片共同讲述故事《小熊买糖果》

  三、结合生活经验帮帮小熊,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1)小熊没能完成妈妈的任务,谁能帮帮它来记牢妈妈的话?

  (2)师总结:可以用笔写下来;可以画下来;听得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努力记;

  四、活动延伸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记性不好闹出笑话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帮助我们记忆的好办法,请你再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想到了告诉老师,我们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第一次试教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具太大,整个画面看起来比较凌乱,教师讲得比较多,就像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记忆不好,孩子能说出来,教师不用去举例说明。还有游戏环节不要用数字,应该也弄一些和故事相关的东西,如水果、食物、学习用品等等。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没有进行第二次的试教,虽然我做了相应的调整,但第二次执教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听课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特别是对教案的设计方面,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应该要层层递进,自己要对故事理解透,知道其内涵。还有游戏环节如何让它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它变得更有趣,都值得我去思考。班内的常规问题也要抓牢,有个别幼儿比较调皮,要想办法去吸引他们,如何让他们对你上的内容感兴趣,也有待我去琢磨探究。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4

  活动设计背景

  糖果是小班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感兴趣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糖果有许多造型和包装,色彩丰富,味道不同,质地也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小小的糖果能够如此吸引孩子们目光的原因之一。每当聊起糖果,孩子们总是滔滔不绝、意犹未尽。根据这点,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漂亮的糖果》,目的是:在班里搞一次糖果大聚会,让孩子们进行一次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感知糖果的特征;难点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糖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洗净小手;

  2、各式糖果放于一个果盘内,若干个一次性纸盘和小筐子(放置若干块湿手帕);

  3、布置糖果超市(准备“糖果超市”字样和几盘特殊的糖果)。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糖果,它们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不高兴呀?

  幼:高兴!

  师:每块糖果身上都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自己喜欢的糖果,仔细看一看,它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上面都有什么图案。(分发糖果,幼儿自由选择糖果)

  二、探索糖的特征

  1、看包装

  师:你的糖果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上面有什么图案?

  幼:我的糖果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上面有几只可爱的小兔子。

  幼:我的糖果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上面有几只可爱的小猴子。

  ……

  2、摸质地

  师:请你轻轻地摸一下你的糖果,告诉我,你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幼:我的糖果是软软的,像棉花一样!

  幼:我的糖果是硬硬的,像石头一样!

  3、剥糖果

  师:教室里真闷热,我们一起帮糖果把衣服脱下来,好不好?

  4、看形状、颜色

  师:你的糖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幼:我的糖果是圆形的。

  幼:我的糖果是红红的`、方方的。

  ……

  5、闻气味

  师:每个糖果身上都有不同的气味,小朋友们仔细闻一闻,你的糖果身上有什么气味呢?

  幼:我的糖果是桃子味的。

  幼:我的糖果是苹果味的。

  ……

  6、尝味道

  师:请小朋友们用舌头尝一尝你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幼:我的糖果是凉凉的,像薄荷的味道。

  幼:我的糖果是甜甜的。

  ……

  7、师小结: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漂亮的糖果,我们都知道了糖果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糖果有圆圆的、方方的、长长的、扁扁的,摸上去有的硬、有的软,它们身上都有不同的气味,尝起来有的甜,有的酸。

  8、创编儿歌

  (1)老师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糖果糖果真漂亮,有的圆,有的方,有的弯弯像小船;

  糖果糖果真漂亮,有的甜,有的酸,小朋友们都喜欢。

  (2)师生复述儿歌内容。

  三、逛糖果超市,品尝几种特殊的糖果。

  1、在我们的糖果超市里,有几种很特别的糖果,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想)

  2、逛“糖果超市”,品尝特殊的糖果,互相交流吃糖果后的感受。

  四、结束

  师:小朋友们这么喜欢这些糖果,糖果吃多了好不好,为什么?

  幼:糖吃多了牙齿会蛀掉的,还疼呢。

  师:对,我们要从小保护牙齿,可不能多吃糖。尤其注意在睡觉之前,更不能多吃糖,平时吃过糖后要及时漱口。现在我们一起去漱口吧!

  教学反思

  喜欢糖果是每个幼儿的共性,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最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能够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孩子们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糖果的各种认知。

  在教学中,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大多数幼儿达到了学习目标,但也有个别幼儿不乐意、不主动回答问题,不能够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我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了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鼓励和个别指导。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浓,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在品尝糖果这一环节中,如何让幼儿品尝是争论的焦点:一是用舌尖品尝一下,不影响下一个创编儿歌的教学;二是把糖果放入嘴里,等待孩子把糖全部吃完,这需要很长时间。反复思考后,我采用了第一种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5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盒子装、布袋装、纸包等)带到幼儿园。

  2.每张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糖果图形(建议用吹塑纸)剪成糖果小屋的轮廓。

  3.墙面上布置大糖果的轮廓作为超级糖果屋(用绉纸围成,简单且效果好)。

  4.双面胶撕成段,事先贴在“糖果屋”内,以便幼儿粘贴糖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的,等等。

  2.尝尝甜甜的糖果。

  ――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3.给糖果穿花衣裳。

  ――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活动建议

  1.儿歌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它作为幼儿发现和感受糖果变化的经验总结。关键是让幼儿关注事物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联系:糖果放在嘴里会溶化变小。

  2.超级糖果屋的制作可尽量夸张些,贴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儿观察。

  3.可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利用墙面超级糖果屋互相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经验。

  活动反思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6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对身边的东西有所认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2、 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色彩。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感。

  4、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蜡笔,打印好的糖果图片。

  2、彩色糖果的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喜不喜欢吃糖果啊?”

  老师接着提问,小朋友知道糖果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吗?

  2、播放PPT,让小朋友观察糖果的颜色以及不同的形状。引导幼儿观察,糖果是有很多种颜色的,五颜六色的。

  3、教师示范,给糖果穿漂亮的衣服时,不能把颜色涂到糖果的外面去,而且要给它涂不同的颜色。

  4、每人一张印有糖果的'图片,用蜡笔时尽量不要弄到自己的身上,注意卫生。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作品展示,好的给予表扬。

  7、请小朋友把把画笔和纸收好。

  教学反思

  喜欢糖果是每个幼儿的共性,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最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能够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孩子们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糖果的各种认知。

  在教学中,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大多数幼儿达到了学习目标,但也有个别幼儿不乐意、不主动回答问题,不能够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我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了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鼓励和个别指导。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浓,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在品尝糖果这一环节中,如何让幼儿品尝是争论的焦点:一是用舌尖品尝一下,不影响下一个创编儿歌的教学;二是把糖果放入嘴里,等待孩子把糖全部吃完,这需要很长时间。反复思考后,我采用了第一种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7

  活动目标

  1.观察糖果, 知道糖果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感知圆形,方形。

  2.能够正确说出糖果的形状特征。

  3.知道糖果吃多对牙齿不好,少吃糖。

  4.懂得与小伙伴分享。

  5.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糖果的形状 的正确感知

  活动准备

  1 每四名幼儿一盘各种形状的糖果2圆形方形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卡片,激发兴趣。

  “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个漂亮的卡片,哎,快看,我这个卡片是什么 样的,谁来说说看?”

  “好,孩子们太聪明了,这是个圆形的卡片,我们一起用手指先做个圆形(双手拇指食指对一个圆形)”

  2,变魔术,展示糖果。

  “孩子们,我会用圆形变魔术,赶快闭上双眼”

  “圆形变变变,变出大糖果,谁来说说这些糖果是什样的.? ” 3,分发糖果观察讨论。

  请个别孩子说出糖果的颜色特征。

  请孩子从糖果中找出像圆形一样的糖果。

  “谁能说一说,这个不是圆形的糖果是什么形状的?”

  “对了,是方形,谁会用小手做出来?”

  双手拇指食指对起来做个方形。 请孩子找出盘子里的方形糖果。

  4,糖果按标记分类

  “孩子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你们的盘子里有一个圆形和方形的卡片,把它找出来认一认。'

  “小手动起来,给糖果宝宝分分类。圆形的放在圆形卡片那里,方形的糖果放在方形卡片那里”

  “大家一起检查放得对不对。"

  5, 活动延伸

  请孩子找出一颗自己喜欢的糖果剥开吃一吃,说说自己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告诉孩子糖果很好吃,但不能多吃,要不牙齿会疼的

  6,结束上课。

  教学反思

  在组织这节课时候,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快地分辨清楚圆形和方形,于是我选择了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糖果作为活动的内容。在活动时候, 大多孩子一直比较积极,而且通过活动在对糖果进行分类时候分辨得比较清楚, 总体来说目标完成的不错。不过也有个别幼儿,可能是糖果的吸引力太强, 在分发糖果之后,就不太注意听讲,于是我就将孩子在用手指对圆形和方形时候,边做边唱。另外我感觉,对这一节活动的目标定的有些低,应该加上对颜色的区分,还可以让幼儿说一说糖果的味道,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延伸的那一块,感觉孩子能够接受老师的忠告,在活动之后,来园带糖的孩少了很多。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糖的形状、软硬、颜色等外形特征,了解糖果的名称。

  2、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3、鼓励幼儿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幼儿自带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各种味道的糖果来园,知道一到两种糖果的名称。

  2、大班幼儿画的糖果作品。

  教学过程:

  一、邀请哥哥姐姐

  1、出示糖果,引出话题,引导分享。

  师: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糖果,你们看到这么多糖果,想做什么呢? 大班的哥哥姐姐也喜欢吃糖果,可是他们没有糖果,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和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吃糖果)。

  2、讨论:怎样和哥哥姐姐一起分享糖果,要说些什么话?(如:给他们送过去、打电话、老师去邀请、小朋友去邀请等等)。

  3、让幼儿分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邀请大班的幼儿参加活动,每人找一个哥哥姐姐做朋友。(小班幼儿第一次邀请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活动,孩子们都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态度,愉快地进入对“糖果”的自由谈论之中,在幼儿的交互作用中,获得了对糖果的认知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在切切实实的生活情景中,探索交往的方法和技能。)

  二、自由谈论

  1、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介绍所见过吃过的糖果的名称、味道、形状、颜色等。(师:你们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讲讲,自己吃过或看到过哪些糖果?它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

  2、比一比谁说出的糖果多。(在自由谈论的过程中,教师、大班幼儿、小班幼儿都是处在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倾听的相互作用之中。)

  三、参观糖果展览

  1、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糖果,老师把这些糖果都放到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带着哥哥姐姐一起去看看呀?

  2、引导幼儿挑选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果,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自己拿的糖果是怎么样的。(如糖的颜色、形状、气味、软硬程度等。)

  3、幼儿自由交流 个别幼儿讲述(小班幼儿可以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

  四、品尝糖果

  1、引导小班幼儿请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品尝糖果,说说糖果的味道、名称。

  (1)师:我们拿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呢?你们想不想请哥哥姐姐一起尝一尝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糖果请哥哥姐姐吃,也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请哥哥姐姐吃糖果)。

  (2)师:你吃的是什么糖?叫什么名字?

  2、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糖果,有圆的、方的等不同的形状,有红的、黄的、白的`等不同的颜色,有奶油味、咖啡味、桔子味,许多糖果吃到嘴里是甜甜的。(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帮助者等身份的介入,让幼儿在与不同年龄孩子的交往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画糖果

  1、欣赏大班幼儿画的糖果,引起小班幼儿的作画兴趣。

  2、在小班幼儿也想画糖果时,为幼儿提供糖果实物及绘画工具,同时引导大班幼儿:小弟弟、小妹妹不会画,怎么办呢?

  3、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鼓励大班幼儿帮助弟弟妹妹互相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对方的作品。(整个活动都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对话的相互作用之中进行,使幼儿成为真正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教学反思:

  糖果是孩子们非常熟悉非常喜爱的食品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往往被孩子们所忽略。因此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抓住他们对糖果的兴趣,开展大小幼儿混龄活动,通过让他们看看、摸摸、比比、讲讲、尝尝、做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他们对糖果的种类、形状、颜色、制作材料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获得充分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并且把认知、交往、语言等活动巧妙结合,使不同的活动内容合理搭配,互相补充,给孩子们构造了一个相互支持、松弛交替的活动环境。为了避免集体活动中幼儿与老师近距离交流的片面性,使幼儿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的材料和内容,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有更加密切与自由的交往,我在活动中给了幼儿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的时间和机会。之所以选择大小幼儿混龄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有机会与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交往,在交往中获取不一样的经验,并试着学习处理交往中的人际问题,使整个活动进入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对话的相互作用之中,使幼儿成为真正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由于年龄不同,幼儿能力各有差异,把问题抛给大班幼儿,是适合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的,自然产生了幼儿教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之间产生了互动和共同学习,小班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体验到了作画的乐趣,大班幼儿帮助小班幼儿获得成功后,自信心更强了。整个活动在宽松、友好的氛围下开展,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使整个活动顺利完整的结束。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2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分类。

  2、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1—2颗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糖果。

  2、大小盘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大聚会。

  教师:糖果宝宝真可爱啊!你带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的形状、颜色、介绍后将糖果放在盘子里。

  2、说说糖果。

  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黄的;有圆形的有方形的……

  (二)送糖果回家,认识标记。

  1、学习按颜色标记分类。

  教师出示有颜色标记的篮子:这些糖果放在哪个篮子里最合适?谁来试试?(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怎么知道把红糖果放在这个篮子(贴有红标记的篮子)里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标记:涂红颜色的卡片叫红标记,贴红颜色标记的篮子是红颜色糖果的家……

  3、学习按形状标记进行分类。教师出示有形状标记的篮子:谁来试试把糖果分类?

  教师:怎么知道把圆形糖果放这个篮子里呢?(贴有圆形标记的.篮子)

  (三)分一分糖果——分组操作。

  娃娃家的糖果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幼儿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边分边说:“XX糖果送你回XX家里。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分类的技能,并能边说边分。

  五、反思:

  1、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培养幼儿科学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30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不同特征。(颜色、软硬、味道等)

  2、愿意与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1、各种糖果

  2、糖果王头饰一个

  3、ppt过程:

  三、参观糖果王国

  1、师:小朋友,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今天呀,我带你们去参观糖果王国,你们觉得王国里有哪些糖果呀?那我们现在去看看王国里到底有哪些糖果?我们在看的时候不能用手去碰哦!

  2、带领幼儿参观糖果王国(边参观边提问)师:这里有什么糖啊?你猜这是什么味道呀?把你们的秘密藏在心里哦,现在我们坐到椅子上去休息一下吧,待会告诉大家。

  四、说糖果

  提问:你在王国里看到了什么糖果呀?你看到的糖果是怎么样的?你看到的'糖果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师:每个糖果都有自己的衣服,有的穿红色、黄色、蓝色等。

  提问:穿不一样颜色的衣服,你们觉得这些糖果的味道一样吗?你觉得哪些糖果是什么味道的啊?你怎么知道的呢?

  师:小朋友真棒,糖纸上画了一个草莓,告诉我们这颗糖果是草莓味的

  五、播放ppt

  1、(出示草莓糖果图片)

  提问:你们觉得这颗糖果是什么味道的呀?为什么是草莓味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

  (哦,你是看到糖纸上画了一个草莓,就觉得它是草莓味的)

  2、(出示菠萝、橘子、牛奶糖果图片)小朋友,那你们看看这些糖果是什么味道呀?

  3、(出示芝麻糖图片)那你们觉得这有事什么味道的呀?你看下这黑色的是什么呀?

  师:这些穿不同颜色的衣服的糖,味道都不一样,是糖加上草莓就变成了草莓味的糖果了。

  六、品尝糖果

  师: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糖果呀?这些不一样的糖果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呢?待会呀我们选一颗你自己最喜欢味道的糖果,尝一尝你选的糖果是不是和你说的味道一样呢?

  提问:你吃到的糖果是什么味道呢?和你刚才说的味道一样吗?

  提问:今天呀,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宝宝,也吃了糖,那我们还可以再吃糖吗?为什么?

  师:你说的真好,那多出来的糖怎么办啊?

  师:那我们明天再吃哦,现在你们每人喝一杯水,去漱口一下。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 篇31

  目标:

  在赢糖果的游戏中,体验和运用数的组成经验,尝试从颜色和数量两个纬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体验游戏乐趣。

  准备:

  红、黄、蓝三色雪花片各一篮;红黄蓝三色圈各一个;糖果一包;幼儿人手一个一次性纸碗;数字卡片3—7;骰子1个(六面的数字可以插片更改);

  过程:

  一、导入游戏情境,引发兴趣:

  引导观察游戏材料,推理游戏玩法:

  主要提问:这里有些什么材料

  根据这些材料想想,游戏可能是怎么玩的为什么

  梳理讨论的游戏规则:

  骰子掷出数字几,就拿几个雪花片(颜色不限),放到相应圈内;

  一个圈里相同颜色的雪花片数量正好为数字卡上的数字时,就能取走雪花片,放到自己的纸碗里。

  二、尝试游戏,体验数的组成

  提供骰子(三面为“1”、二面为“2”、一面为“3”),了解幼儿是否有目的地挑选不同颜色的雪花片。

  主要提问:你想扔到数字几为什么

  扔到其他数字行吗为什么

  主要关注: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悟出可以拿取不同颜色的雪花片

  孩子的个体差异;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变换三个圈中间的'数字卡片,并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变换骰子上的数字;

  主要提问:把三个圈中间的数字3换成4,你想如何变换骰子上的一个数字为什么

  主要关注:孩子是否能根据三个圈里已有的雪花片的情况,来变换不同的拿取

  雪花片的方式

  三、延伸活动:

  请每个幼儿数一数,自己的纸碗里有几个雪花片,如果换成糖果可以怎么换;

  提示幼儿想到与另一半同伴分享,并提醒幼儿不要一下子吃太多糖果。

  大班社会科学《脚趾头起名字》优质公开课视频+有声PPT课件教案音乐点评希沃白板!版本2中班健康《情绪泡泡》幼师公开课视频+教案+希沃白板课件+说课稿(无PPT)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06-15

小班艺术教案:包糖果07-01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15篇01-15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15篇)01-15

小班艺术包糖果教案(汇编15篇)01-15

糖果小班艺术教案03-20

小班游戏包糖果教案及反思07-27

小班教案《糖果》04-04

运糖果小班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