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生借书说》教案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黄生借书说教案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生借书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黄生借书说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散读,理解品位文章主旨。
难点:多音字的朗读,难句理解。
重点:朗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2)作品简介
1.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掌握字词,借助注释理解句意
1.注音
摩mó俟sì辄zhé俸fèng度膅uǐ
2.词句补释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音f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suō)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俟,音sì,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凡是)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以前)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不借给别人)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把)书(借给别人)。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这样的吝啬鬼)。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3.辨音
①假jiǎ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jià假期
②省xǐng故有所览辄省记shěng节省
③juǎn翻卷juàn素镡灰丝时蒙卷轴
4.辨义
子不闻藏书者乎你
子孙弃者无论焉儿子、儿辈
然天子读者有几然而
非独书为然这样
非独书为然是
若业为
吾所有被
为一说作、写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接着,这以后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说来,那么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表强调语气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地
子孙弃者无论焉表感叹语气
必高束焉指代书,也可理解为表感叹语气授以书而告之曰代指黄生
吾不得而见之矣代指书
少时之岁月的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独立性
三.读课文
1.读课文,领悟语旨。
①散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②抽查诵读情况,重在指导读出语气。
③领悟文旨——论述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以勉励黄生勤奋读书。
2.读课文,体会语脉。
①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
②中间三段论述“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结构严密,层次清晰。首先列举藏有书者不读书的例子,再以生动的笔法描绘读自己书和读借来的书的两种不同心理,论述“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最后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印记“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将文中加点词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就课文内容质疑。体会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观点,背诵课文,并能够领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一.读课文,品味语词。
①第二段中两个反问句语气和作用,如将它们改为陈述句,效果有何区别?
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与“天下物皆然”中的“然”词义相同否?是否都应重读。
③“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一句中去掉“惴惴焉”如何?“摩玩”一词表达什么感情?
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句中“叹”与“惜”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而“叹”?为什么而“惜”?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⑤“然则予因不幸而遇张乎,生因幸而遇予乎?”中“然则”一词删去有什么不好?
⑥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读课文,感受语情。
重在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句式来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以及形象化语言的感染力,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
因课时有限,背诵可放在课外。因议论文的背诵较记叙文背诵难度更大,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可采用线索记忆法或分层消化法进行记诵。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二部分(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
第四部分(第5段)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三、质疑讨论。理解中心。
1.找出课文中形象表现借书读书专心、困难的句子,以及有书读时懒散的情况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故有所览辄省记”
写了年轻时候借书困难,用心之专。
B“素蝇灰丝时蒙卷轴”
与前句对比,写出了不求进取的懒散状态。
2.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书非借不能读也”。
3.根据中心论点,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自己不必存书,只有借书才能“读书也必专”呢?
作者写作文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在于借“书非借不读也”的观点予以发挥,否定那种耽于安逸、不思进取的行为,勉励青年们正视客观困难,创造条件,在逆境中奋发进取。
4。“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意义?作用?
黄生借书说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能领会其中真正含义。
2、初步了解直译和意译,借助注释,熟悉文章内容。
3、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听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
2、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
难点:
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学生借书读书的经历导入。
(拉近文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为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学点读法
1、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标出难读的句子和字。
2、听读,注意用横线标示的地方,并用斜线化难读句子的停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向同组请教仍然读不准的地方。
(提高学生听读能力,学会在听读中培养语感。)
三、学点译法
1、教师示例,让学生了解“直译”和“意译”的特点。
2、学生自译前两段,用波浪线标出难译之处。
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语句特点,学生再次解决刚才标出的地方。不能解决的,提出班内交流。
3学生自译后两段。标疑难处。组内交流。
4、把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班内交流。
(让学生初步明白两种翻译方法,并掌握一些文言文字句特点。)
四、学点悟法
1、用“黄生啊,我告诉你:----------------------------------”句式,从2、3、4段中分别提炼一句话。
组内交流,提问,并分析作者如何论述这句话的。
2、用“其实这篇文章,我就想表达的观点是------------------”从三句话里再提炼一句话。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分析,如何提炼要点。
3、如何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用提取关键句,分析关键句之间关系的方法,告诉学生一种分析文章的方法。)
五、作业
把自己束之高阁的某一本书拿出来,认真读读。也可用“书不借也能读”为题目,写写自己的感受。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一、常识填空
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朝的著名学者_______。
2、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余幼好书,家贫难致4、今黄生贫类余
5、归而形诸梦6、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7、为一说,使与书俱8、姑俟异日观云尔。
9、汗牛塞屋10、非独书为然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4、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四、内容理解
1、为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点,作者列举了三个藏书者不读书的事
《黄生借书说》配套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字,号,
自称,朝。他的著作还有:,
2、本文中一个形容书籍多的成语是:
二、加点字注音
强( )惴( )庋( )俟( )辄( )
省( )记蠹( )虫挲( )蟫( )吝( )
三、加点字解释
1、无论2、祖父积
3、非独4、强假焉
5、强假焉6、必虑人
7、惴惴焉8、摩玩
9、不已10、通籍
11、若业12、若业
13、为吾所有14、高束
15、庋藏16、故俟
17、故俟18、异日
19、难致20、其切如是
21、卷轴22、诸
23、辄24、省记
25、可惜26、公书
四、特殊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祖父古:( )今:( )
子孙古:( )今:( )
无论古:( )今:( )
夫人古:( )今:( )
2、词类活用:汗牛塞屋( )归而形诸梦( )
3、一词多义:子不闻……?( )子孙弃者( )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 )
五、句子翻译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3、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4、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5、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6、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7、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六、课文理解
1、为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在第一段中首先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了三类藏书但不读书的事实,分别是:(1)“ ”(2)“ ”(3)“ ”。然后又运用的论证方法,将与作比较,进一步证明:
2、第二段中“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这句话运用了和的描写方法,生动刻画出借他人物品时的心理。
3、第三段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讲述了自己借书读时的态度,和做官后读书的态度;这样写的目的是:
4、第三段“其切如是”中的“是”是一个代词,它指代的是:“ ”这种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5、第四小节中作者对黄生的希望是:(用自己的话表达)
黄生借书说教案3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
2.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3.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异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
①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
②课文作者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
③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作者对黄生的学业也深有影响,黄生原想致力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自己走,学诗文。
④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4.学生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
①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
②概括各段大意,注意课文中引号用法,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课文共5段,第一段以黄生借书说起,由于黄生来借书,引起作者对黄生有关借书读书的一番议论。这句话统领了下边第2、第3段的内容。第二段开始的引号,直到第三段结束才引号回头,表明这两段话都是专对黄生说的。
第2段先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举例说明那些有书的人大都是不读书的。第3段叙述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幼时借书之难,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记在心里;做官后有了书就让书束之高阁不读了。第4段向黄生提出一定要专心读书,一定要很快还书的希望。第5段一句话是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的,并进一步对黄生表示了殷切的期望。
黄生借书说教案4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解题目
1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2 .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作者简介
袁枚( 1716 - 1798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诗人。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四、掌握字词
惴惴zhuìzhuì摩mó俟sì辄zhé俸fèng庋guǐ夫fú俟sì,
五、翻译文章
本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文章,并点出每段需要重点记忆理解的语段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suō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凡是)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以前)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不借给别人)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把)书(借给别人)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这样的吝啬鬼)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六.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并板书,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作用是什么?
归纳:
( 1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 2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作者的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黄生借书说教案5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章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学习重点、难点)
3、诵读课文,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认识到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重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语
二、预习检测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汗牛塞屋(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4)家贫难致
(5)故有所览辄省记。(6)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2翻译句子
(1)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三、交流、展示
读课文,思考: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友情提示:说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分以下几步作答:
1、作者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被证明的(先概括各段内容,看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3、联系全文结构,分析论证思路。
2、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是对比鲜明,请结合课文内容做具体分析。
示例: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我幼时和黄生无书的对比
3、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须借书才能认真阅读呢?
友情提示:先表观点,再说理由,能自圆其说就行。
4、试设想,袁枚和柏杨相遇,关于借书的利弊,他们会怎样对话?
友情提示:注意要点
1、袁枚和柏杨对借书的观点的异同。
2、两人不同的语言特色。
四、盘点收获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作者对黄生所寄托的感情是要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那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益,请谈谈你的收获。
老师寄语:同学们,现在和过去不同。过去许多人想读书而得不到,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都很优越,大小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图书真是琳琅满目,咱们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书店去读一读,相信书籍一定会填补你精神世界的空虚。希望同学们趁着青春年华,珍惜拥有的读书条件,多读书,读好书!
五、巩固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若业为吾所有姑俟异日观
子孙弃者无论焉其切如是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3、课文为了论证“____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如何论证论点的?
六、拓展提升
1、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和勤学苦读事例,制成读书卡片。
读书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0)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王安石
(14)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勤学苦读的事例:战国时苏秦刺股提神、汉代孙敬头发悬梁,汉代的匡衡凿壁借光,晋时的车胤囊萤夜读和孙康映雪诵书,南北朝的江泌随月取光
我积累的:
2、以“谈读书”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写一个议论片断。
黄生借书说教案6
题目:《黄生借书说》
【相关资料】
袁枚(1716~1978),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
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 出示目标】(1分钟)
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散读,了解文章主旨。
目标的实现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读)约15分钟
一读: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要求:自主阅读,认真专注,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随时圈点批注,对读错之处给以指出。
二读:再次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散读课文,课下注释,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对于难于理解的在文中标出,请教同组同学或老师。3分钟后初步疏通全文,力求通读。
三读: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来。
二、合作探究(说)约14分钟
一说:说字词,归纳文中虚词 “而”的用法。要求小组合作,共同分析下面“而”的用法,2分钟后小组代表发言。.“而”作为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 ( )(二)表示递进关系 ( )
(三)表示承接关系 ( )(四)表示转折关系 ( )
(五)表示假设关系 ( )(六)表示修饰关系 ( )
将本课“而”用法填在上面括号内。只填序号,没有此用法的不填。注意老师说的方法。
①授以书而告之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③必虑人强取,而惴惴焉
④归而形诸梦
⑤吾不得而见之
⑥……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⑦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⑧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二说:说观点
本文是一篇“说”, 说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文章大意你已有所了解,那么作者 表述的观点是什么呢?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钟之后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三说:说设想
本单元是就读书为中心的文章,作者各抒己见。《借书不还,天打雷劈》的作者柏杨如果和袁枚相遇,关于借书利弊,他们会怎样对话?(依据文章给我们提供的观点设想)
三、当堂检测(测)10分钟(见附页)
四、布置作业
1、归纳文言现象
2、背诵课文
五、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 出示目标】(1分钟)
1. 积累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
2、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目标的实现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读)约18分钟
一读:指定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合上书听读,然后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现象。(1)双音词的古今异义(2)一词多义(3)此类活用(4)特殊句式
学生黑板展示,每位同学只展示一项。3分钟时间,看谁写的全,写得好。
二读:齐声背诵课文,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看谁理解最好
1、根据课文大意,注意课文中冒号用法,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2、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三读:学生个别背诵课文,理解下列句子,注意在文中位置,2分钟后谁能先说
1、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2、如何理解“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二、合作探究(说)约14分钟
一说:说疑惑,说一说自主学习不理解的内容。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解答疑惑。
二说:说观点,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作者的观点和写作目的有所了解,那么作者怎样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呢?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展示,学会合作哟。
1、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
2、.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
三说:说写法,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特点使用了对比手法,2分钟后说一说:
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
三、当堂检测(测)10分钟(见附页)
四、布置作业
1、巩固本课内容
2、完成助学中相关练习
五、我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故有所览,辄省记。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4)其切如是
(5)落落大满
(6)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二、课内阅读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1. 注音。
惴( ) 庋( )
2. 解释。
强假:_________ ; 高束:_________。
3. 解释句中“然”字。
①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 )
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
4. 翻译下列短语及句子。
①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②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书非借不能读也。
5. 分辨“祖父”、“子孙”的古今义。
6. 本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手法,写出了读书人的两种态度,表明作者“_____________”的观点
指出下边句中加点的双音词的古今异义:
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黄生借书说教案7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的解释、归纳特殊文言现象,翻译全文
通过圈划关键句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理解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解释、归纳特殊文言现象,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圈划关键句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理解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一样东西没有得到之前特别期盼得到,仿佛只要得到了它,生活就洒满了美好幸福温暖的阳光。然而真正得到后又觉得不过如此。读书也是这样,自己有的书往往懒得读,然而如果听说别人有一本好书并把它借来读,却会读得很快很认真,这是什么道理呢?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又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作品集《小仓山房文集》。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汗牛塞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惴惴焉为吾所有
庋藏焉姑俟
辄省记素蟫灰丝
卷轴吝书
3、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4、听老师朗读,标注句中停顿
5、学生朗读,注意停顿
三、把握文体特点,确定学习目标
1、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古文体裁?有什么特点?之前学过哪篇?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说”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
2、本文《黄生借书说》是借什么事情来写的?
黄生——黄姓青年,名叫黄允修
针对黄姓青年来借书一事来写。
3、读懂“说”这种文体就必须明白,“说”文体的重点不在于所假借的是什么事情或现象,而是理解这些事情和现象引出的观点究竟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这种观点的。所以我们的学习分为三大板块:
(1)掌握字词解释,准确翻译全文,为理解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打好基础。
(2)通过寻找关键句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中心思想
(3)学习文章构思谋篇、写作手法上的可取之处
四、落实文言相关知识与技能
1、首先我们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解释
(2)翻译全文,读懂文章意思
(3)归纳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
2、由学生逐段朗诵、逐段翻译、逐段概括大意
3、归纳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
古今异义:祖父
子孙
无论
夫人
词类活用:汗牛塞屋
归而形诸梦
一词多义:子不闻藏书者乎?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
特殊句式:七略、四库,天子之书(判断)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省略、倒装)
若业为吾所有(被动)
4、完成当堂检测
五、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了什么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书非借不能读也
用双重否定句增加预期,进行强调,增强表达效果
2、运用圈划关键句的`方法,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书非借不能读也。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3、论证过程中结合了哪些论证方法?整理文中的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4、古人借书学习的例子很多,在第三小节中作者用自己的例子有什么用意?
5、完成配套练习中相应的练习
六、 总结迁移
1、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2、如果你是黄生,读到了老师的这篇文章,你打算如何给老师回信呢?
黄生借书说教案8
一、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复习检查(投影)
温故而知新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汗牛塞屋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 (4)家贫难致
(5)归而形诸梦。 (6)故有所览辄省记。
(7)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8)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说出划线词的古今义: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多义词:
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有地洼然而方以长。
4、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为一说,使与书俱。
5、翻译句子,并体会语句表达的语气:
(1)子不闻藏书者乎?
(2)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三、研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翻译,下面请同学进一步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投影)
1、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
3、 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探讨1、(板书)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探讨2、举例论证:天子之书——七略四库
(投影) 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 有书而不读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
(作者提出观点后,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这些例证有何作用?生回答)(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有书而不读,依次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又如何呢?“非独书……”一句由书过度到“天下物”,写“天下物”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生回答)
(投影)书→天下物:物非己有: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不同心态
物为己有:心安理得、束之高搁
(以上由书及物都是从别人说起,接着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运用什么论证方法?生答)
(投影)自己 通籍 前:家贫难致 有所览辄省记——勤奋
后:俸去书来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懒惰
(第四段通过哪些对比,劝勉黄生认真读书?生答)
(投影) 借书:“予之公书”与“张氏吝书” 提出希望
“予不幸”与“生幸” 读书必速、归书必速
(这些对比论证有什么作用?)
小结:根据板书进行总结,作者由书及物、由人及己,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劝勉黄生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勤奋读书。
四、拓展:
1、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须借书才能认真阅读呢?
小结: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气,有决心,不利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
(投影)2、积累读书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列夫托尔斯泰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 (10)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
(14)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
五、小结:
同学们,现在和过去不同。过去许多人想读书而得不到,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都很优越,大小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图书真是琳琅满目,咱们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书店逛一逛,相信这里的书籍一定会填补你精神世界的空虚。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趁着青春年华,珍惜拥有的读书条件,多读书,读好书!
六、作业设置:(任选一题)
1、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和事例,制成读书卡片。
2、以“谈读书”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写一个议论片断。
【黄生借书说教案】相关文章:
《黄生借书说》教案设计03-29
黄生借书说教案01-23
《借书》教案09-26
《周总理借书》语文教案04-21
借书的经历作文02-15
借书风波日记04-01
借书风波作文05-28
《说“木叶”》教案03-17
《说“屏”》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