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的严重危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从字里行间体会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板书:活泼能干)齐读第一小节(板书:喜欢)
二、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过渡:这么一个又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但好景不长,后来姐姐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1、出示第七小节,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姐姐?(板书:没笑脸没歌声)从哪看出来的?(加红两个“再也没有”)指名读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是什么让姐姐发生这样的变化?)
4、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读读课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交流:妈妈要姐姐缠足。
过渡:对!是缠足这件事使姐姐失去了笑脸,失去了歌声,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2、妈妈是怎样给姐姐缠足的?指名读第二小节。
(1)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痛苦流泪)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缠足的痛苦?把它圈出来。
(3)交流“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直往下流”读好圈出的词语,体会姐姐的痛苦。
(4)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缠足的样子呢?通过老师介绍、观看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5)你能把姐姐缠足时的痛苦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第二小节
3、看到姐姐这么痛苦,如果你是孙中山,会怎么想?怎么做?
是啊,孙中山当然不愿姐姐受这份罪,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心情怎样?(板书:生气心疼),于是他同妈妈激烈地争吵起来。
课文的3-6自然段写了孙中山与妈妈的争吵,同桌练读对话,要求在读的时候,注意抓住人物说话的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读好人物的语言。
(1)孙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气什么?
出示: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住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2)“还能下田干活吗?”是什么意思?
(3)你能用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来读读孙中山的话吗?指名读
(4)齐读这一小节,读出孙中山当时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
4、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指名读课文的第4小节。
(1)妈妈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呢?
(2)你知道封建社会的妇女为什么要缠小脚吗?
师介绍:缠足之风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从宫廷传入民间,后来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脚女子成为当时男人择偶的标准,说什么“娶妻要娶小脚妻”。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婆家,做母亲的往往在女儿七、八岁的时候给她缠足。在小脚盛行时期,大脚女子往往被视为没有教养,会被人家耻笑,甚至难以出嫁。
(3)难怪妈妈在说的时候先——叹了口气,你从这声叹气声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无可奈何)
(4)谁能把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5、孙中山能接受这种理由吗?
引读,出示: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1)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这里没有提示语,你能给它加个吗?
出示填空:孙中山___________地说:“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2)指名读,体会孙中山的气愤。
6、但妈妈只是说:(引读)
出示:“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1)比较句子: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2)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妈妈含着的“眼泪”中你读懂了什么?(痛苦、无奈、心痛、对女儿的爱)
(3)这是无奈的眼泪,心疼的'眼泪,你能把妈妈的无可奈何读出来吗?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4)出示课文插图,看图想象: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
她会对姐姐说些什么?
姐姐又会是什么样子?
孙中山听到什么?又想些什么?
屋内妈妈______________,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屋外孙中山看到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______,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
7、总结:在封建陋习面前,妈妈屈服了,姐姐也不得已屈服了。但孙中山很心疼,很生气,坚决反对。
让我们再一起读2-6小节,老师读提示语部分,男生读孙中山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读出孙中山的心疼,生气、坚决……读出他母亲的无可奈何。
三、学习第七小节
从那以后,(引读)第七小节
(1)看来缠足的陋习不仅伤害了姐姐的身体,更伤害了姐姐的心灵。
(2)(加红“深深地、幼小的”)从“深深地”、“幼小的”,你读出了什么?
(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创伤,永远不会忘记。)(板书:刺痛)
四、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使他从小就立下了“破陋习”的决心,我们来看看,后来孙中山有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1、齐读最后一节。板书:革命成功
2、当了大总统的孙中山做了一件什么事?“首先废除”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什么?(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相机理解“残害”。他从小立下了志愿。)
3、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呀!让我们来欣喜地齐读这一段。
五、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想到这里,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表达你的心情或想法吧。(出示句式)
2、问问周围的老人,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
情感目标:
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同情心。
能力目标:
1.能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
2.能从指定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写一写。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学难点:
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同情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放拍卖的录象
这是什么场面?
今天我们和一个小男孩一起去参加一场自行车的拍卖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请你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先看看书后生字表或者借助字典。
2.在课文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朋友,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快看看你们认识他们吗?在这些词中有你不明白的吗?
出示: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无所获逐渐即将结束不约而同
吞吞吐吐什么样?学学。
恍然大悟什么意思,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3.请你自己记忆这12个字。我们看谁想的办法最巧,记得又快又好!
获,草的下面有两之狗。
逐:里边是豚,表示猪。这里是追猪,也指追动物。出示古文字。
即:出示古文字比较。
想提醒同学注意哪?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问,纠正字音。
2.同桌互读。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事么不懂的问题?
4.全班交流。
四、小结。
继续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五、作业。
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5美元的故事
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无所获逐渐即将结束不约而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同情心。
2.正确有语气的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
3.能从指定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写一写。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学难点: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导入。
师:什么样的人才能参加拍卖会呢?
小男孩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拍卖会?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思考:他想用多少钱拍到一辆自行车?可能吗?
对于这个不可能的事,那小男孩为什么能用5美元就买下了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呢?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画出相关的语句。
全班交流,引导理解:
当小男孩竞拍时全场的人不约而同地看着小男孩,会场鸦雀无声。
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鸦雀无声又是什么意思?
想像一下当时什么场面,人们心中都在想什么呢?
如果你是小男孩,你现在是怎样想的?
所以,当拍卖员宣布小男孩得到车时,人们立即欢呼起来。
从这你能看出什么?
当小男孩得到漂亮的自行车,露出灿烂的笑容的时候,他会怎么想?
2.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开始不让小男孩竞拍成功呢?人们为什么又有了这样的转变呢?这说明什么?
3.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带着这种感情把课文有语气地读一读?
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1.同学们对课文理解的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2.下面,我们来表演这篇课文。
要求:
在本小组里,一位同学做小男孩,一位同学做拍卖员。其他同学做好心的人们。
在表演的时候,要争做一名合格的演员,注意台词。以及表情,动作。特别是小男孩的扮演者。
提示
1.小男孩眼睁睁地看着自行车被别人买走。什么样?
2.注意,拍卖员和小男孩的对话。疑惑不解、吞吞吐吐、恍然大悟
3.注意,后面所有参加拍卖人的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教师讲评,鼓励学生。评选优秀小组。)
四、读一读,再选择几个写一写。
而且逐渐结束立即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无所获不约而同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5美元的故事
善良具有同情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
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
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
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
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适时提问:金色巴掌你认为是什么?(梧桐树叶)
5、书写课题中的多音字“铺”。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笔画:右边“甫”字的两小短横不能挨着两边,保持间距才好看。
师强调书写姿势,生打开《写字课堂作业》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圈出难以理解的词语。
生朗读时,师板书“熨帖”、“凌乱”两个词语在黑板上。
2、课件出示同学们普遍不会读且生字表里没有出现词语:粘在,熨帖。指读,齐读。
3、我会认:出示带有生字的六个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开小火车读。
再点生说说,那些字容易读错:“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再出示读音,点生领读。
4、趣味游戏读词:登楼梯。男生上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大一点。女生下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低一点。
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1、课件出示难以理解的词语:熨帖、凌乱。学生齐读。
2、师引导:除了这两个词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词,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关注的。师板书:明朗。
课件出示课文前三自然段。点生读,读完找人说一说“明朗”是什么意思。
预设:晴朗,总结第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
将“借助近义词”的卡纸粘贴在黑板。
3、出示雨后初晴的天空图:你们观察过雨后初晴的天空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说出“光线充足”。
4、教师总结:“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第二个好方法。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卡纸粘贴在黑板上。
5、课件出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以及小气泡:二年级时,我知道在“寻找”这个词语中,“寻”和“找”意思相近,“寻”就是“找”的意思。那么“明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
点生按照上面小气泡的'方法来说一说“明朗”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师:《说文解字》里讲,“朗”,明也。意思就是说“朗”就是光线充足的意思。而“明”是我们熟悉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猜“明朗”这个词的词义。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种方法“借助熟字猜词义”,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6、出示第四自然段:利用“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等词语,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前文的“明朗”。总结出第四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师生看黑板上的卡纸共同回顾学过的四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和联系上下文。
四、水泥道的全景图与特写。
1、默读5、6、7三个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用圆圈圈出喜欢的词语。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喜欢它们的原因。
3、点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的落叶之美(特写):
预设:第五自然段“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梧桐树落叶的美。
师提问: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落叶之美?(数量,颜色)
4、再点生说说水泥道的美(全景):
预设:第六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师再提问,这一自然段又从哪个角度写了落叶之美?(光泽)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
朗读提示: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要读得舒缓平静,读出水泥道的意境之美。师范读之后,多次点生读一读。
5、镜头再次拉近:第七自然段里有哪些好词美句?
(1)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理解“熨帖”和“凌乱”。
预设:“熨帖”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熨帖就是“紧紧地粘”、“平展地粘”。
“凌乱”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词义”等方法来理解。“凌乱”就是“排列不规则”。
课堂小实验:师将梧桐落叶没于小桶中,再拿出来,粘贴于黑板上,这样的“粘”就是“熨帖”。
师:同学们看起来“凌乱”就是杂乱无章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却说“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之美”)
(2)贴一贴:贴出“凌乱美”
师:同学们,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是不是把美丽的梧桐树叶也吹到大家的课桌里来了?请大家代替秋姑娘将自己做好的梧桐树叶,随意地贴在黑板上老师画出的“水泥道上”。让学生参与创造。深切体会凌乱之美。
师:这种动人心魄的凌乱之美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带来的,是美丽的秋姑娘带的,更是神奇的大自然带来的!
(3)师:同学们,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止于此,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天空中凌乱的云层、山谷里凌乱的五彩池、海面上凌云的鸥群、大洋中凌乱的岛屿)
(4)再读第7自然段,读出这种凌乱美。
(5)第7自然段有哪些好句子?
预设: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比喻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写了落叶的美?(形状)
5、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5、6、7三自然段,回顾美景。
点生回顾作者的写作角度:从落叶的数量,颜色,色泽,形状等方面描写了落叶之美。
6、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有心人。
五、布置课内积累作业。
1、用阅读摘抄本摘抄本文已学部分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词语不少于15个。句子不少于5个。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摘抄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课堂点评:
这节课是一节践行生本理念、讲究教学艺术的优质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方式多样,指导得法,实用性强;以生为本,设计科学,艺术性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教完了。我的教法很简单,就是带着他们读读课文,然后把“我”的大大小小的发现一一找到。边读边找,我们共同完成了如下的发现:
第一发现:天开始放晴了。
第二发现:天空多么的明朗。
第三发现:地面是潮湿的。
第四发现: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第五发现:水洼映着小小的蓝天。
第六发现:闪着雨珠的、金黄的梧桐树叶粘在湿的水泥道上。
第七发现: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
第八发现:是一块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的地毯。
第九发现: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第十发现: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的落叶不规则、有些凌乱,但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第十一发现: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蹦跳、歌唱……
我把这些发现写在黑板上,学生看着共同寻找的发现,都笑了。肯定有老师说,这样教,太碎了,合并成三五条就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告诉我不要合并;课堂上,同学们的全部参与,告诉我这样找发现有意思。我手中有有关部门给我的四本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教学设计、教案,但他们所教都比我复杂,那些复杂教法,总觉得就是按部就班,虽然他们也谈到发现,但都是相当概括性,几乎是没有什么逻辑可谈的。大家可以细读这十一条,顺序不要变,相信你一定会读出某种逻辑。
为什么要这样一条一条找出来?因为背着书包上学,经过门前的水泥道,就这么点的路,为什么作者能写下这么细的文章?不就是将这些一条条发现串起来的吗?
我告诉学生,要想写好日记,每天把自己的若干发现串起来就行了。不难,作家张秋生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熟视无睹是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一年四季的微妙差异,如果你发现不到,同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教这一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出现了两次,这种修辞手法叫叠句(课堂上可以讲),但两次同样的句子,意思一样吗?学生说不一样。谈一谈理由。学生说,最后一次是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感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从“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第一回觉得看出来的。
我顺势说,如果“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改成“一夜春风,一夜春雨”“一夜夏风,一夜夏雨”“一夜冬风,一夜冬雨”,门前的水泥道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说,肯定是不美的,因为没有金色巴掌在上面。
同学们所说的感谢,我认为是对的。但教学参考书及名师们设计的那些课,看不出有这种设计与思考。他们所说的,我无法认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这么简单的读与对答,我相信简单之教,学生们会有不少变化的。因为他们知道了平常之路、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一天的美,与季节有关,与自己的一条又一条的发现有关,与自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发现串成文章有关。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2、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四、教具准备
1、歌曲《掌声响起》、《爱的奉献》。
2、小红花一朵。
3、学生准备卡片。
4、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周我校召开了运动会,我班的同学……都为班上争得了荣誉,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
2)孩子们,还有一些人却常常被我们的掌声所遗忘,如果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掌声》。
板书:掌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通过一件事使她在孩子们的掌声中发生了改变。)
3、精读课文,品读领悟(学习1,2自然段)
(1)细读课文,想一想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找出有关句子划出来并读一读)。
①学生将找出的句子读出来。
②多媒体显示,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把勾出的句子读一读,生边读师边指导(男女生比读)。
③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时的英子内心怎样?
(自卑、痛苦……)板书:自卑
④带着这种自卑、痛苦的心情齐读第1,2自然段。
(2)后来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习第4自然段)
①分4人小组学习
要求:
A、找出有关词语、句子认真读,认真体会。
B、想一想,在英子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C、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英子内心变得怎样?
D、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②抽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同时板书:快乐
③抽几个学生读这一段,比一比,评一评,谁读得好?
④用快乐的语气齐读这一段
孩子们,是什么使自卑、忧郁的英子变得这么坚强快乐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自然段。
4、汇报交流,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创设擂台,精读课文
A:挑战要求:
①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提出的问题。
②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没法解答对方的提问。
③各小组画出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比赛读一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略读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人们对小燕子的关心,受到关爱生命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略读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一共有几个角色?主要人物是谁?(田田和韩奶奶)你觉得她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关心燕子的人)从哪些句子或词语能体会出来呢?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找到呢?(略读,抓重点句、关键词)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体会思想】
二、精读感悟运用略读
1.学生自由读文,围绕“田田”,感悟内心
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的?
预设如下:
(1).“小燕子饿了,燕子妈妈出去找食,什么时候回来呀?”
追问:田田是什么心情?她为什么这么着急?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才能把田田对小燕子的关爱之情表达充分?
(2).“如果谁把它关上,燕子妈妈衔食回来就进不来了,小燕子会饿死的。爷爷,我们想想办法吧。”
追问:田田为了什么事担心得不得了?她的担心有必要吗?她对爷爷说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3).“二楼韩奶奶家离燕子窝近,我们跟韩奶奶说一声,大家共同看着这扇窗户。”
指导朗读:想出办法的`田田一定激动不已,读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激动的语气。
(4).田田“抢先说”说明她很着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会的略读的方法来抓人物的语言,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指导朗读】
2.自由读文,围绕“韩奶奶”解读文本
学生汇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韩奶奶也很关心小燕子一家的?
(1).“韩奶奶正站在门口”可以看出她也十分担心和关心,担心的是窗户被关上,关心的是小燕子被饿坏了。
(2).“有一天窗户关上了,燕子妈妈的叫声跟哭声一样”,
追问:韩奶奶听到后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想?这叫什么?(将心比心)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将心比心”的含义。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和语句,挖掘背后隐藏的深厚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教育,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关爱,对待动物也应该有爱心,因为那也是一条生命。】
4如果你是小燕子,听了他们的谈话和想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教育】
三、回读课文积累背诵
1.是啊,人关心动物,动物也同样会回报人类,我们应该和睦相处,那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就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再次感受一下田田他们对小燕子的关爱吧!自由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背下来。
板书设计:
燕子回家的路
小燕子饿坏窗户关上
田田:焦急担心
关心
站在门口
韩奶奶:担心等待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6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提出“这棵树除了可以叫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告别奇丽的五彩池,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出示CAI课件:海滨小城全景图)大家想去吗?(拿出写有“海滨之旅”字样的导游旗)
生:想!
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在哪里?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美不美?
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是什么样?
【点评】教师激情满怀的#三年级# 导语,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教师挥动着导游旗,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进入角色创造良好的开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是自己的需求,自己也就能主动去探究问题答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那么,海滨小城到底什么样叫?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也可以站起来读。读完之后,再说说海滨小城到底是什么样。
师:读了课文谁想告诉大家海滨小城是什么样?
生:海滨小城又美丽又整洁。
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哪几处景物呢?
生: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五处景物。
师: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又是写小城的?
生:大海、沙滩是写海滨的,庭院、公园、街道是写小城的。
【点评】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语文教育要体现时代性,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围绕问题广泛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探究的能力,获得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导游介绍,导学“海滨”
师:现在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进这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去尽情游览、用心感受它的美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8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爽、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凉爽”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好句。
3.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同学们,从图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徐徐的秋风,飘飘沙沙的落叶,多么舒服的季节。让我们跟着《秋天的雨》走进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板书,读课题)
2.这不是春天的雨,不是夏天的雨,它是(生补充)?再读课题。
过渡: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读一读吧!读前别忘了带上几个小锦囊。(PPT展示——学习生字:A小组长带读词语;B小组内开火车轮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重点强调“爽、匙、柿”的翘舌音和“爽”的写法以及多音字“扇”。
过渡:同学们喜欢秋天吗?我们的作者也十分热爱秋天,读一读你就知道到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雨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再轻一点!还要轻一点!带点喜爱之情轻轻读!带点惊喜之情轻轻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转动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吧!秋天的美景到哪里去了?风景藏在你们的课文里呢!
3.四小组分读2-5自然段,你们若能读好这一段,老师就用一句话告诉你这段话的意思。(板书、师评价朗读)
师:诗歌一般的句子,想读吗?(生读,师评)
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五彩缤纷含有的颜色太多了。我们看看都给了谁?
四、仔细品读。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用“——”划出来。
黄黄的银杏树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成熟的果子、娇艳的菊花仙子。
2.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句子1: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银杏树叶像什么?你能用动作告诉我扇子是怎么扇的吗?请大家配合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师:黄黄的银杏树叶被秋风轻轻吹过,慢慢地,微微地在摆动着自己的身姿,与秋风共舞。你可以再读一读这一句吗?谁还来说一说他喜欢的景物?
句子2: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为什么喜欢枫叶?到了每年的10月,北京香山就要举办红叶节,那里的'枫叶就象一团团的火焰,可美了。同桌读,生互评。从他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可以把这么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景物吧。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爽、邮”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片抒情散文,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扎扎实实的进行读的教学,并在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指导读的教学中,着重做到:每一次读都有目的,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 24 篇课文, 安排了 6 个单元, 其中 18 篇讲读课文, 6 篇自读课文。 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 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 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 与活动结合, 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
二、作文教学目标:
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逐步开始练习习作。不拘 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大部分学生虽然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也很高。但整体水平低,语文表达能力很弱。这学期要采 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阅读,练习写作,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词句训练。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 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2.加强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 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 写作下铺垫。
3.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4.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合素养。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写一次玩游戏的经历
指导目标:
1.介绍自己玩过的游戏,把游戏的步骤介绍清楚。
2.通过对游戏的描述,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指导重点: 如何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清楚。
指导难点:
1.有序介绍。
2.如何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指导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 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引导审题。
1.学生读习作要求,抽生说写什么。
2.教师小结:本单元是让我们以“玩儿得真开心”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目的是引 导我们回忆自己曾玩过的游戏,从而再次体验游戏带给我们的乐趣。
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
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 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说了什么? 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 游戏结果怎样? 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 [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肯于把时间给学生去玩、去观察。加强实践,在真实 的游戏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
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怎样写才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清楚呢?
1.了解游戏的名称及游戏的步骤。 从小到大,我们做过很多有趣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们都很开心。选择一个 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或记得最清楚、玩得最开心的一个游戏来说一说,再写下来。 在写的过程中,不但要写清楚这个游戏的名称,还应该了解它的游戏步骤,有哪 些特点,可以提前查找相关的资料。
2.确定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是关键。 生活中,我们经常和身边的小伙伴做游戏。回忆一下最近和谁做过哪些有趣的游 戏?从中选择一个新鲜、有趣的游戏,按照游戏的先后顺序讲给自己的小伙伴听听, 然后再写下来。介绍前,先要把时间、地点、事件简单地说清楚,再搞清楚自己要表 达游戏的哪一方面特点,这样有助于立主题,使自己的表达思路更加清晰。
3.想好表达的顺序和语言,突出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心情。 提起游戏,我们都会感到十分亲切,因为它伴随我们成长。在叙述游戏的时候, 应该突出一个“趣”字,要把自己玩得开心时的情景和当时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 特别是玩的过程,一定要详细介绍,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描述,还要注意语言的 通顺连贯。
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
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
(二)、放假第一天
指导目标:
1.让学生认真观察漫画, 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把它写 下来。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看懂四幅图的意思,把每一幅图的意思表达清楚。
指导难点:学生能够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写下来。
指导过程 :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调查了解,激发兴趣。 你喜欢放暑假吗?假如明天就开始放假了,你打算怎样安排明天的生活? 抽生回答。
2.今天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朋友,明天就是他们放假的第一天了。你们知 道明天这个小朋友想做什么了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近漫画《父与子》之放 假第一天吧。相信看完漫画,你们就会明白了。
二、走近漫画内容。
1.了解漫画的含义。 什么是漫画呢? (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 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2.学习漫画的内容。 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板书:看漫画,说故事。 ) 从课题上,你知道漫画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这个小朋友还没有名字,给他取一个 好听的名字吧! (抽生) 让我们走进( )小朋友和他爸爸的故事,来欣赏这一组漫画。 首先,谁看懂故事发生的时间了?(早上)是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早上,但却在 一个早上的三个不同时间点。 你觉得选择什么词语形容这些图片? 谁有看懂漫画中的地点了?(家、路上、 牧场) 你们可以分别用一句话来形容每幅图片吗? 老师随机板书。抽生用填空的方式完成每幅图片的大意:
(1) (时间) ,爸爸带着 走进 的房间。
(2)很快,爸爸和 抬着床 。
(3)地点 ,爸爸开车得到了 的帮助。
(4) (时间) , 醒来,发现自己在 。
三、深入漫画,探讨交流。
1.指导写好第一、二幅图片。 请大家看第一幅图,一天早上,东方刚刚泛白(东方刚露出鱼肚白) ,在()的 房间里,故事开始了。请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 主要人物第一次出 场,一般可以写写他的样子。 (卜卜还在做着香甜的梦。一位中年人悄悄地推开了 卜卜的房间门,他头顶秃了,留着两撇小胡子,挺着一个大肚子,原来是卜卜的爸爸 带着保安叔叔进来了。他们蹑手蹑脚地走近床边,小心翼翼地抬起床) (教师示范动 作,并板书:动作) 接着看第二幅图, 来到哪里? (来到门外) 请观察爸爸的神态, 你发现什么? (爸爸慈爱地看着熟睡的儿子) (板书:神态)他们把床结结实实地绑在了爸爸的车上, 尽量不弄出一点声音来。 学生动笔写。
2.指导写好第三幅图片。 继续观察第三幅图。车子出发了,爸爸会开得怎么样?(慢,像蜗牛一样)他在 路上遇到了什么? 同桌讨论:第三幅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说什么了吗?讨论结束后,邀请几 个孩子来表演。 爸爸在路上只遇到这样一次麻烦吗 (只得到这样一次帮助吗) ?教学生仿课文 《倾 斜的伞》 :就这样,每次……总是…… 动笔写作:车子出发了,……
3.指导学生写好第四幅图。 太阳渐渐从天边升起, ( )小朋友睁开眼来,惊讶地看见一个新奇的世界。引 导按序观察:天上——地上——动物——植物—— 引导想象( )小朋友看到这一切,会有什么表情,会怎么想?爸爸看到卜卜 的神态,又会怎么想?他们还会说什么? 动笔写作:太阳渐渐从天边升起, ( )睁开眼来,……
四、整理修改。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语句写通顺,还要内容连贯完整。
1.和同桌一起相互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2.读读自己写的故事,在开头添个起因,文中哪里不连贯,修改修改。
3.同桌交换读,为别人提点意见。
(三)、校园一角
指导目标:
1.仔细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2.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指导重点: 观察细致,表达清楚具体。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导入:我们的学校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春天,绿草如茵,夏天,树木苍翠欲 滴,秋天,树叶随风飞舞,冬天,北风呼呼。我们生活在这里,对它既熟悉又亲切, 今天让我们把它的美丽再回味一次吧!
2.今天我们来学写作文——校园一角(板书课题)
二、引导审题。
全班默读岀示百花园三的习作内容和要求,找出本次习作要求。 引导明确写作要求:选择校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把它的特点写 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指导选材,理思路,学写法。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指名提问)
2.我们选择好了校园的一处景物后,接着该怎么写呢? 引导回答:本次写作是属于什么作文?(板书:写景)写景作文我们一般可以按 照什么方法来写的?(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在具体写作时我们还要注意什 么呢?(指名回答)(1)要注意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2)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可以写出景物的静态、动态,远看、近看的不同样子;或者景物在不同季节,不 同天气、一天不同时段的特点,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都写出来,同 时还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景物描写出来。(3)要注意情景交融。 在写景的同时还要描写人物的活动,做到景、人、情有机融为一体,这样写出来 的文章自然会漂亮!
四、总结写景作文要点。 写景四字诀:仔细观察,把握特点,描写有序,理清层次,展开联想,动静结合, 字里行间,表达真情。
五、学生习作。
(四)、写一封邀请信
指导目标:
1.了解写邀请信的用途和书写格式。
2.学会写邀请信,并能实际应用。
指导重点:
邀请信的书写格式。 2.学会写邀请信,并表述清楚。
指导难点: 邀请信的格式。
指导过程:
一、激情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二、引导学生审题。
1.读百花园的习作要求,抽生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教师小结本次习作的要求。 本单元是要求我们学会写“邀请信” 。在生活中,除了口头邀请之外,我们还可 以给人写邀请信,通过信件的方式来告知被邀请人一些关键信息。邀请信是一种应用 文,在写邀请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其语言和格式。
三、指导写邀请信。
1.读书上的邀请信,你明白了什么? 同桌交流后,教师点拨。
2.邀请信如何写呢?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要明确邀请别人的目的和具体内容。 邀请信的写作目的是向别人发出邀请。那么,在正文当中应该写清楚邀请的具体 内容,如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等,让对方对活动有所了解。如果需要对方在活动中 发言,也应该提及,好让对方有所准备。
(2)了解邀请信的.正确书写格式。 邀请信一般是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日期几部分构成。 称谓是对邀请对象的称呼, 要顶格写, 后加冒号, 称谓前一般会加上敬语, 如 “尊 敬的”等。 正文是邀请函的主体,位置在称谓下一行,空两格在正文中要写清楚举办活动的 原因、目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邀请对象以及邀请对象所做的工作等。 敬语,末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临”此致敬礼”等。 落款和日期,署上邀请单位或是个人的名称以及发出邀请信的日期。
(3)写邀请信时,一定要语言明了、通顺,字迹要工整还要做到语言得体,要体现 出书面邀请的正式性和对对方的尊敬。
(4)写好请信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事情是否说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 别字。
四、学生习作。
(五)、我有一个小窍门
1、指导课教案
指导目标:
1.写一写你知道的生活小窍门,比如,用淘米水洗能洗得更干净;牙膏可以用来清 洗白色鞋子上的污渍;面包層可以擦除衣服上的油污……
2.说清楚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小窍门的。
3.说说你用你掌握的这些小窍门解决了什么。
指导重点: 了解生活中的小窍门并表达清楚怎样为自己解决难题的。
指导难点: 把利用小窍门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清楚,以及解决问题后的感受。
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知道生活中小窍门吗?说说看。 抽生。
2.教师板书:我有一个小窍门。
二、引导学生审题。
1.读百花园的习作要求,抽生说说这次作文的内容及要求。
2.教师小结: 本单元要求我们写生活中的小窍门, 其实就是让我们去发现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的妙 用,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这些常见事物的妙用,并把它 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三、指导习作。
怎样才能写好本次作文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写作:
1.讲清楚你了解的小窍门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只有把这个小窍门的用途讲清楚, 才 能让别人清楚地了解这一事物的用途,并学会使用。这一部分可以略写,要做到简单 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2.写清楚你用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写作的重点,需要详写。只有结合自己的的亲身经历来谈,才能 让你的发现具有可信度。所以你如何利用这一小窍门去解决问题经过,就是需要重点 讲述的内容。
3.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这个小窍门的。 作为补充介绍,我们还可以写一写自己是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小窍门的。常见的发 现途径有:来自长辈的经验,网络査询,书本知识,以及自我实践等。
四、学生习作。
(六)、一则成语故事的启示
指导目标:
1.简单介绍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2.写清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它给你的启示。
指导重点:
1.写清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它给你的启示。
指导难点:
成语故事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成语,弄清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许多成语故事。最近你读过哪些成语 故事? (学生交流。 )
2.这些故事让你们明白了道理,得到了启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一 则成语故事的启示。
二、引导审题。
1.齐读百花园里的习作要求,相互说说本次作文的要求。
2.教师小结: 本单元要求我们根据一则成语故事来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目的是引导我们联 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内容,让我们明白成语故事中 包含的深刻道理,从而增强我们学习成语的兴趣。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故事则通过有趣短小 的故事,将成语的道理娓娓道来,如我们学过的守株待兔、滥等充数等。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谈一谈自己对某一则成语故事的理解,写写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习作指导。
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来进行本次习作:
1.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则成语故事。 注意事项:要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感触最深的一则故事来进行写作,这样写出 来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
2.理解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选择好成语故事之后,我们要理解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复 述一下这则成语故事。复述的时候可以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几方面来进行概括和归纳。想好之后可以先讲给家人或者同学听一听,看看别人 是否能听懂,以使自己的复述更加清楚、准确。
3.认真领悟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我们可以先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成语故事的深刻内涵。
4.结合生活经历谈成语故事对自己的启示。 谈启示的时候要紧紧扣住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来谈,最好还能举出具体的例 子,以使启示更加深刻、感人。如守株待兔这个故事阐述的道理是:一个人如果不靠 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只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围绕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谈, 可以举正面的事例, 也可以举反面的事例,可以写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身边其他人经历过的事情。注意对事件的讲述 要简洁、集中,启示要深刻。
四、学生习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三、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五、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音字组词练习,使学生区别多音字的不同用法。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4、在认识修改符号的练习,为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习作打下基础。
5、阅读短文的练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初步学习状物的一些写法。
6、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7、学习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
教学重点: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或习作。
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组词。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能力。
4、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的词语。
教学难点:
扩大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以及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词语。
二、第一题:多音字组词
1、出示:干发倒数(说说它们都有哪些读音?)
2、口头组词。
3、填写在书上括号内,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二、第二题:照样子组词语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词语接龙。
3、照样子自己完成。
三、第三题:连词成句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看谁写的又多又正确。
4、汇报连句的结果,评议。
四、作业:积累本册中学过的`多音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修改符号,自己试着用一用。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修改符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修改符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前在我们造句或是文的时候总是出现丢字、错字等情况,今天老师教你几招,学完之后,你们就不会再为写错字、丢字,然后从写而发愁了。
我们一起认识三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二、出示例句。
1、指名读一读句子,思考:句子的毛病出在了哪里?
2、汇报。
3、教师:如果有几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又同时出现我们就要删掉其中的一个,就要用到删除符号。如果出现了丢字、丢词等情况时,我们就会用到增加符号。如果有错别字的时候我们就能用到更换符号。
4、每人发一张修改条,把其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
5、汇报,展示。
三、阅读短文:
1、默读短文,借助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介绍了小瓷象哪几部分?
3、汇报说出每一部分都什么样?
4、作者是怎样把小瓷象介绍具体的?(小组讨论交流。)
四、作业:把今天的感受写一写,出现问题用修改符号解决。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生要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指导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进行准备,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交流。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养成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过程:
一、明确交际要求:朗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二、选择交际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是讲快乐,或是讲烦恼。
(小组学习,学生要学习表达于倾听)
三、进行交际活动:先小组进行听说练习,同学之间互评,在选代表向全班做汇报。
四、进行交际: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五、课堂:
第四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把自己喜欢的小物件的样子,用语言文字文字表达出来。
2、对习作进行点评,让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
3、培养学生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4、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点评中认识自己习作的缺点,然后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
把小物件的样子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好的小物件。
教学过程:
一、习作: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自己的小物件,说说它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3、全班交流。
二、指导书写:动笔写下来,进行习作。
三、修改习作:
1、写完后读一读自己进行修改。
2、请一人读习作,然后全班进行点评。
3、同桌互相读习作,互提意见,进行修改。
四、板书:
语文实践活动6
写样子:先整体后部分;
顺序:从上至下从下至上。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雨的特点,感受秋雨的美。
学习流程: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天炎热的洗礼,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好闻的气味,还有奇妙的声音。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二、整体把握,细读品味
(一)齐读课文第五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找生逐段读思考课后练习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赏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秋雨的颜色吧!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3、喜爱秋雨颜色的同学们,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给大家讲讲。
(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课后抄到积累本上。)
4、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课件展示)
()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
()的果树()的菊花
5、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欣赏吗?
(学生欣赏美丽的多媒体画面)
6、秋天的雨景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老师适时鼓励、点评。)
7、你知道秋雨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例句说一说。
例: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秋天的雨把()给了(),()像()。
8、小结:秋雨颜色真多!有黄色、红色……,秋雨的颜色真是……,你能用课文里的一个词语吗?(领悟“五彩缤纷”)
9、把你喜欢的那种颜色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四)、赏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你知道讲了哪些水果的'气味吗?
3、四人小组一个水果,让学生感觉水果的气味。
4、除了课文里说的水果,你还想到有哪些水果的气味吗?(说中扩展)
(五)、赏读第五、六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由学习,解决下面的思考题。
A、有哪几种动物听到秋雨吹起了小喇叭知道冬天要来了?
B、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要冬眠的?
2、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
3、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
4、激情朗读最后一段。
三、小小展示台:
1、是啊,秋天给咱们又带来些什么呢?
学生展示收集的好词佳句、自己画的秋天的画,丰收的庄稼和水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语文三年级上册选读第一课《不懂就要问》
1. 学习重点:
是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
2. 学习难点是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生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
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3、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有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孙中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四人小组全班交流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6、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奋发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布置作业:
a、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b、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c、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D、把课文中你认为是最打动你的句子抄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之外的古诗。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体会诗的韵味和意境。
[教学准备]
有关文中重点词句的影像资料、字词卡片、田字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诗人,导入新课
1.背诵诗文。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精练,含意深刻,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谁愿意绘声绘色的背诵一首古诗?(自由背诵)谁会背诵苏轼的诗?
2.了解诗人。
你对苏轼了解多少?随便说一说。(苏轼,号东坡居士,人们又叫他苏东坡,我国宋代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有名的大诗人。)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步感知
1.理解诗题。
(1)齐读课题。(注意“赠、景”的读音。)
(2)你想怎样学会“首、刘”两个字?(学后汇报交流,书写,并扩词。)
(3)说说诗题的意思。
2.播放课件。
(1)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教师讲述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一天,苏轼和朋友聚会,其中的一位叫刘景文,学问渊博,诗写得非常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看到外面美丽的景色后,诗兴大发,便提笔写下这首诗,赠送给刘景文。)
3.配乐朗读。
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诗?听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初读课文,了解诗意。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标出,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
(2)反复读记,易错字音。(圈画出易错的字音,多读几遍,并让同一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采用多种方法识记。)
(4)自读课文,圈画词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5)小组合作,理解词义。(反复朗读,结合画面理解词意,重点理解“擎雨盖、傲霜枝”。)
(6)汇报交流,质疑问难。
①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目的。
②读字卡:刘 首 菊 残 君 橙 橘 枝 记
③读词语:姓刘 首先 首长 秋菊 残花 君子 国君 橙色 橘子 树枝 记住
④编字谜: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编得又多又好。
⑤质疑问难,探讨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
2.反复朗读,感受意境。
(1)教师配乐诵读,感受韵律、节奏、意境美。
(2)学生模仿朗读。自读、同桌互读、组内比赛读。
(3)指名读,师生一一评价、导读,学生再练读。
(4)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棒!
3.朗读品味,体会诗情。
(1)播放优美的古筝曲,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朗读,边读边想象诗情画意。
(2)组内读,评价、指导,再读。
(3)分组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等形式练习读。
4.想象诗境,背诵诗文。
(1)边想、边读、边背。
(2)指名背、齐背。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诵、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背诵苏轼的诗、词和描写秋天的诗词。
2.背一首李白的诗《子夜吴歌》。
子 夜 吴 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教师介绍时代背景,朗诵这首诗。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首、刘、枝、记”的结构和应注意的问题。
2.学生说一说,怎样书写。
3.教师指导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六、教师小结,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谈谈收获。
3.学生质疑,引导解答。
七、作业
1.背诵李白的《子夜吴歌》。
2.搜集杜牧的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人类和太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课文在介绍太阳有关知识时,运用数字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等方法,把有关知识说得很具体、很通俗、很明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上课的学生不是本班的学生,而是四(3)班的学生。太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它,陌生的是对于太阳的日出东方,从西边落下这种现象、太阳是怎样的、它离我们有多远等在脑袋里有一连串的问题。而对于有关太阳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谜语、文章都接触得比较多。但对于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就不太了解。
设计思路:
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
1、会读13个生字,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引入(齐读谜面)
2、指名猜(师板书:太阳)齐读课题
3、(幻灯出示图片)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在晴天我们都能与太阳见面,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还知道哪些?(指名学生说)学生说不出时师简介。
4、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挺多。那现在面对着太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学生质疑题目)
5、师小结:同学们真会提问,那刚才的问题有些^答~`案已经在这篇文章里,有些还得让同学们课后从课外书中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可能到现在还没有^答~`案,正等着你去解开其中的奥秘呢?
过渡:那现在就让我们读读这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打上小问号。
2、检查字音
座位读————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去掉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3、指名说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当真正理解后再擦去问号)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把课文读通了,下面请同学们用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再读课文。(师幻灯出示方法)边读边画出或写出课文的每一段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4、座位讨论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5、指名汇报
师板书: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与天气的关系
与人类的关系
6、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主要讲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特点、与人类关系密切
7、通过读第四段开头一句和最后一段,理清课文整个的脉络。第二大部分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过渡:那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三、理解课文
1、请四人小组学习1—3自然段,想想课文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汇报:师板书:列数字、举例、比较、比喻、引用
3、读句子,再次体会这些方法的具体、通俗、明了、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过渡:既然这些方法有这样的作用,那我们也学着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上吧!
四、拓展练习
1、(出示月亮图)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点是什么?(远、小)
2、(出示月亮的有关资料)请同学看着这些资料,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运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写具体,通俗好吗?
3、生小练笔
4、师点评
五、总结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能学以致用,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希望我们以后能再有机会坐在一起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与天气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与人类的关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2-27
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03-30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案02-23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2-23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1-07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14
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教案01-04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教案02-14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30
小学三年级语文《蜂》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