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明确写小计划的要求。
2、自己制定一份阅读、工作、活动或者参观计划。
【教学重点】
掌握写计划的格式。
【教学难点】
制定一份合理的小计划。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计划的用途。
二、了解写计划的`格式要求:
1、开头:
列出目标(做什么)——为进一步……,制定如下计划……
2、正文:
措施(怎么做)和具体步骤(分几步做完)——可分几方面来写;
3、结尾:
为了达到目标……一定争取到怎样的成绩……
三、制定一份阅读、工作、活动或者参观计划。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
二、教学过程
出示图画——剪纸,让生欣赏
师:看了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太精致了!
生2:技术也太高了!
生3:太漂亮了!
……
师:那么课文中又是如何说的呢?读一读,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生读书,师出示文中的话
生:我觉得姥姥心灵手巧,技术很高
师:这里有个“神”字,能将他读出来吗?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师:李姥姥的剪纸还真是这样神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喜鹊登枝”,不是去看图,而是用心灵去感受一下字里行间中是如何写的?(学会用批注的方法)
生默默地读课文
生1:从这里我感受到姥姥的剪纸真的没话说了,绝了!
生2:技艺真的很高超,竟然不看也能剪得有模有样的`!
师出示图文,让学生朗读,看能否读出作者的感受,尤其是这个字——嗬!
生1:佩服
生2:赞叹
生3:敬佩
生齐读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呢?
生:蒙住了双眼都剪得那么好,真是熟能生巧啊!
师总结:课文用了两个地方夸赞了姥姥的技艺——别人的夸赞、我的一次蒙眼。但课文还有一处最吸引人,那就是老牛和兔子的画面。(出示“碧云多雨的夏天……”)
生读
师:有一个字——“拴”能读出来什么来吗?
生:不让我出去,担心着我。
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呢?找出来读读。生读书。
生1:关爱作者,也启发了作者的思维。
生2:疼爱我,看得出 的感情很深。
生3:亲密无间的情感
生4:对我的期待,希望我早点回来。
生5:期望很高。
生6: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
……
师:作者长大了,剪纸还能拴住他吗?出示文字,范读,期待着什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待会交流!
生1:早点回来。
生2:完成学业,合家团聚。
生3:看看她的剪纸。
生4:自食其力,让他有所作为。
生5:有所成就回来,团圆,陪陪姥姥。
……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部分。生读
师:出示图画——老牛与小兔子的那一幅:“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开阔的草地。”能给它加个题目吗?
生1:远行的兔子
生2:期待
生3:希望
生4:目光
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师配乐朗读补充内容,(三年后,作者回来了,看到姥姥已病榻在床的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写一写此时最想说的话!
生1:姥姥,我回来了,你的最疼爱的孙子回来了,我们分开也有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一直牵挂着您啊,您给我剪的老牛与兔子我一直带在身边。。。。
生2:您起来啊,再做个小兔子和老牛给孙子我吧!
生3:我这一走就是三年啊,正如《游子吟》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放心吧!姥姥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
三、作业:
师:出示一段话,让生填写。
幼年时,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
长大后, 拴住了我的心。
生1:怀念
生2:思念
生3:无私的爱
生4:牵挂
……
师:是啊,能拴住作者的是一种亲情,是一种割舍不掉思念,是一种无私的爱,让我们记住这深深地祖孙情吧,记住最后两节,记住最后的文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设计理念
把同学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同学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同学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随同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战略,同学真正成为学习者。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俺爱阅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板块:
1.“读书交流会”。
(1课时)同学对于读书有自身的认知,也了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也有自身喜欢的作者、作品,有自身的读书经验……单元学习开始尊重同学的学习经验,布置一次交流活动。给同学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能够看到同学已有的效果,也可以看到同学在读书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师了解同学的起点,有利于调整教学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顺学而导。
这一局部就布置综合性学习,提出活动话题,设计方案。让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单元。
2.“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
(1-2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同学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和作者大体相同的感受,对文本由基本的认同感,获得阅读感受;让同学和文本对话,学习文本语言及基本的表达方式;让同学和自身对话,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找到自身的感受;让同学之间相互对话,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认知,获得新感受新体验。
3.“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
(3-4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同学从文本中获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同时慢慢总结自身的读书方法,对自身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有所感受,有所领悟。
4.“汇报与展示”。
把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展示台中的内容进行整合,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分为“谈体会”(读书感受、读书方法、读书乐趣等)“讲故事”(自身的或者他人的)“争辩会”(开卷是否有益),这三个小活动可以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有所偏重,关键是引导同学反思学习过程,养成善于考虑,善于总结的习惯。同时,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做必要的总结;同学根据交流的情况,完成一篇习作;组织一次效果展示,包括展示台中提示的读书记录卡、班级图书角、习作、访谈记录、心得体会等。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设计意图】
拓展学习咏物诗,激发学生对咏物诗的兴趣,从而多诵读积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借物抒情
运用对比
一词多义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再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借助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对比的方法,领悟一词多义,诵读、积累咏物诗。教学时,我除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更注重对知识的运用与巩固,设计了大量的词句与阅读训练,在设计训练题时,我注重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解读教材,而不只是学教材。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学习目标
1.提高同学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他人的喜爱,让他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俺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沛的准备.
考虑“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用.
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身的产品.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
你认为怎样才干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规范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确定习作内容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如、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4.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鹭鸶这种动物吗?(课件出示图片)
2.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 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是最后一只白鹭鸶?它的同伴呢)
二、整体感知
1.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 125 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 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时要注意读准生字词。
2.谁来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按事件的六要素把故事概括得简要而完整。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讨。
1. (课件出示坪林山美景图)坪林山上,绿树成荫。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面宽阔,潭水 清澈明亮,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鸟语花香醉人心。潭边的坪林村(学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不知什么 时候来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他们也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在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边捕鱼,或在田间漫 步,也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眼前的美景不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着!这样的美景让你感受到什么呢?(宁静、幽美)
2.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了我们,更吸引来了一群建筑开发商的到来。 过渡:对于他们的到来,白鹭鸶心里怎样想?
A.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联系课文说说你认为它们会担心什么呢?(有感情的朗读)
B.有着美好的愿望。 (谁有什么愿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感情的朗读) )
3.是啊,一只白鹭鸶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这不仅是白鹭鸶的, 也是我们人类最初的美好愿望啊。 (出示广告词,先指名读,再联系前文师生接读。 ) 引导学生品悟从广告词的句式排列中感受到什么?
4.这么宁静优美的环境怎么不让人心生向往呢?可往往事与愿违。仔细读一读 4-7 段勾画出环境 变化的句子,看看发生了些什么事?
(1)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轰隆隆的,尘土飞扬。
A.噪音和尘土让鹭鸶们不习惯。他们习惯的是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说一说。
B. (失去了平静,安静。 )指导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是啊,听着机器的轰鸣,原本宁静的家园被一只只“怪手”给毁了!
(2)那巨大的看板,挡住了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月功夫,山猪潭变 小了。 (失去了碧水蓝天) 小结:环境越来越槽糕,白鹭鸶们现在不仅遗失了宁静,更遗失了属于它们的碧水蓝天。出示读: 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3)水田不见了,潭边筑起堤防,堤边正在修建环潭道路,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被砍光了。 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小到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 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A.抓住词语体会环境的变化。想象一下,山猪潭会小到什么程度?
B.出示句子: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什么让它觉得可怕?(没有了水田,没有了食物,没有了相思树,也就没有了它们栖息的家啊! ) 人们在惊讶的叫着: “真的有白鹭鸶! ”时,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成千 2 上万只白鹭鸶都飞走了,只剩下这是最后一只白鹭鸶!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连这最后一只白鹭鸶都会 失去!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亲手毁了我们最初的.梦想: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与动物和谐共处。
5.所以,鹭鸶们都飞走了。看看鹭鸶行动的句子,比较这三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A.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B.暑假还没过完,鹭鸶们都急着飞走了。
C.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6.白鹭鸶一批比一批走的急切,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 。就连最后一只白鹭鸶也不 堪忍受,仓皇离开。你能理解这些鹭鸶们的感受吗?带着这样的感受来分角色读读重点句子。 (男生读 环境变化,女生读白鹭鸶的不同反应。 )
7.最后一只白鹭鸶,原本期望与人们友好相处,可是最终却带着万分的恐惧,匆忙的离开了自己 的家园。他孤零零的在空中飞行,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同伴们一起戏水的山猪潭,想到了自己曾经栖息的 相思林,想到了自己曾经散步的草地,可是,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如果你是一只白鹭鸶,你会 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8.学习“遗失启事”,强化环境意识。
(1)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群环保工作者听到了白鹭鸶的诉说,他们举起了一块牌子: (课件出 示遗失启事,以读代讲)
(2)这一再的遗失!遗失!遗失!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但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遗失的仅 仅是这些吗?
(3)现在的山猪潭不在祥和。白鹭鸶们无家可归,你愿意为白鹭鸶在武汉找个家吗?快快模仿广告 语或遗失启事,写下邀请吧! (课件出示邀请函)
(4)说得多好啊!希望我们现在的悔改还来得及。那么在生活中,面对山猪潭这样的事件,我们应 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最后一只白鹭鸶的悲剧不再有!
板书设计:
最后一只白鹭鸶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4个;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品味感悟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要保持冷静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错误 。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如何面对错误。
教学方法:
指导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成吉思汗。
2、师强调鹰与蒙古勇士间的关系。
3、出示课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障碍。
2、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自读课文,将课文分为五部分。
2、小组讨论分段情况。
3、全班交流。
第一段(1):简述成吉思汗时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
第二段(2—8):讲成吉思汗在狩猎归途中找到一个滴水的`泉眼。
第三段(9—18):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
第四段(19—22):写成吉思汗知道了鹰打翻杯子的原因。
第五段(23):写成吉思汗的懊悔与顿悟。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板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
简述 起因 发展 ** 结局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名概述故事。
2、当成吉思汗明白真相后,除过懊悔,还明白了什么?
3、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4、从哪里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盛怒”?
5、他是不是一开始就盛怒?
6、自读课文,找出反映成吉思汗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7、小组合作交流。
8、第一次打翻杯子时为什么没有写情感?(宠爱)
9、再读课文,归纳一下成吉思汗“盛怒”的所有原因。(狩猎收获不多;口渴得厉害;三番五次打翻杯子)
三、拓展延伸,哲理感悟。
1、成吉思汗的后悔能使一切回复原状吗?
2、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从此以后成吉思汗怎样告诫他的子孙?
(A我们遇到事情时,常因自己生气的情绪而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常会作出事后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故事中的成吉思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不但杀了救命恩人,还失去了他的爱鸟,而后悔一辈子。
B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与其事后后悔,不如在事情的当下忍住自己生气的情绪,想清楚,用理性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以避免作出伤人害己的事情。)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一谈。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
有点生气了 真的生气了 气急败坏
打到的猎物少 心情差 射死鹰
口渴得厉害
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材料交流
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
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
4.诗歌体裁: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二)诗歌朗诵
1.诗歌朗诵指导(节拍、语调、重音)
2.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3.诗歌的写法:(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练习
1.小组朗读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四、小结
1.文学常识
2.朗诵知识
3.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业
1.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
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口语交际·习作六
教学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学重点
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在这堂课上,老师想让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出示图片)师:从刚才这些图片你看到什么?生:?
师:小动物的父母是怎么疼爱自己的孩子的?生:?
是呀,小动物的爱是多么伟大啊。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更不例外。这一课,我们就要走进口语交际六——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复习第六组课文。父母的爱可能是亲切的话语,可能是热情的鼓励,也可能是严格的要求。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感受的爱说出来,与老师、同学、父母一起分享。
二、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古代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么的父母又是怎样表达他们的爱呢?(出示故事
一、故事二,生读)请学生讲述上述故事中的爸爸妈妈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2、师:打骂是爱,溺爱也是爱,只是父母所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可否认的,咱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出示故事三)
师:读了这个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爱第三个爸爸的方式。但是每个父母的方式不用,不可能每个父母都用这种方式来爱我们,但是我们要记住,无论爸爸妈妈用什么方式来爱我么,他们爱我们的心是不变的。、让我们一起来体会父母的爱,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诗。(出示诗歌)
三、小组交际,形成观点、父母的爱是伟大的。在学习、生活中,你的父母是怎么疼爱你的?把父母对你的关爱说给大家听一听。
(出示口语交际要求,小组同学交流。)、全班交流,多元感受。再次明确口语习作的要求。、师总结评价。、生交流想对父母说的话。
四、作业布置
1、将3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2、构思内容,为下节课习作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明确要求
1、学生读“习作”中的要求,明确本次习作可分以下三个方面:
(1)有关父母之爱的事情
(2)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
(3)和父母说说心理话
2、让学生各自思考适合自己的话题,交换意见
(1)学生简要写出本次习作的内容。
(2)教师巡视,了解是否每个学生都确定了自己的习作内容。
3、全班交流,简要说说自己的习作内容。要求说出三个要点: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具体事例;自己的观点。
三、列出提纲
1、确定每个学生不同的习作内容后,要先构思习作的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想清楚,各自列出提纲。
2、列好提纲还要确定哪些地方要具体写,哪些地方要用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3、交流、修改提纲。
四、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写法指导。
1、回顾本组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
2、通过学生自己举的事例展开,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和认知。
3、重点指导心理活动描写。
4、辨别病例,师生共同修改。
(1)爸爸打电话说要回来吃饭,妈妈接到电话手忙脚乱起来。她先去菜场买菜,还在小区的商店里买了爸爸最喜欢喝的啤酒,然后回到家就洗菜、做饭。(手忙脚乱与下文的内容不符。可改为“高兴地忙碌起来”)
(2)我考试得了高分,爸爸知道了很高兴,还漫不经心地说要带我去旅游。
(漫不经心与当时的情景不相称,也不符合爸爸的人物性格。)
5、人物外貌、动作等描写要注意什么?
五、例文学习。
六、学生习作学生各自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点评
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自己的习作满意吗?想不想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使自己的习作有更大的提高?
一、小结习作,提出修改任务
1、复习本次习作重点要求:
(1)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具体的事例,有自己的观点。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神态描写,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父母的爱。
(3)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的同学。
3、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1)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2)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二、欣赏佳作,师生评议
1、选择两篇较好的习作,让小作者自己读一读,并抓住要求自我评价。
2、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欣赏这两篇文章的哪一点。
3、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根据习作要求分项评价,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师指导。
三、各自修改,互评互议
1、学生各自阅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要求,初步修改,在有问题的地方做好批注。
2、同桌之间交流各自的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3、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
4、誊写修改后的习作。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谈话引入。习作是最主要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2.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学习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
3、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1、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2、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师: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1)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
(2)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3)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1、《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1、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恶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
⑴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读书故事;
⑵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采访记录;
⑶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记一次辩论活动.
2、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3、点拨写法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四、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纸上.
五、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以“记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
2.确定习作范围,补充题目
在本单元活动中,学生有很多经历,读书、采访、交流、辩论、讲故事??相信在这些经历中一定有学生觉得印象深刻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描写。
3.讲评
很多活动都是学生亲身参与的,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讲评中注意对活动过程的描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二.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3、通过熟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换角度审视问题。
4、积累阅读资料。
教学重点: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什么问题?把你想到的问题和同桌交流。
板书课题:(两个农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两个农夫各自有怎样的盘算,结果如何?
3、你怎样看待这两个老农?
三、巩固课文
1、练讲故事指名讲故事。
2、小组内交流。
3、选出课文好的部分,全班交流。
四、讨论
组织讨论: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内交流:选出好的全班交流
五、写一写
根据讨论中大家提出的意见,分别给两个老农提建议,然后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自相矛盾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课前活动:
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课前的比赛中,大家说了许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
(灯片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 自觉自愿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自我陶醉 自相残杀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
2、齐读成语。
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
二、精读《自相矛盾》。
1、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正音。
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5、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
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6、现场表演: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
(四人一小组,商量商量,说一说,最好演一演。)
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
三、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 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练读原文
3、对比读现代文。
4、看着原文复述课文。
四、仿编成语故事。
1、播放自相矛盾现代版
2、四人小组编成语故事。
3、交流,评价。
五、教师总结。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六、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的: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增强爱护大自然、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意识,激发探索生物世界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具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概括课文的大意
二.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读自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设计生态金字塔示意图的形式,并通过比较各组所画的生态金字塔,理解:什么是生物世界的食物链?
生态金字塔是怎么回事?
它有哪几个营养级?
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在对生态金字塔有了准确了解后,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画出课文中介绍生物世界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相关知识的重点词句,认真揣摩。
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2.画己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词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可将课后练习第2题“读一读,比较带点词的异同”放到这个环节,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学生去寻找相关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
3.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重点段落:
第一、二、四、五自然段,讨论探究这几个自然段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每段的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它与前面句子有什么联系,从而感悟作者
在布局谋上的独特。这也是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办法。
三.畅谈感受,发出倡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认真朗读结尾段,然后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或想象人类将遭到大自然哪些方面的惩罚,或谈谈人类应该为保持生态金字塔的平衡作出哪些努力。最后,可以班级的名义,向学校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写出倡议书,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板书设计:
16生态金字塔
肉食动物
爱护大自然﹛草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绿色植物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7-28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鲸》07-26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12-07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12
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04-04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10-15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3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30
语文上册教案模板08-16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