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教案

时间:2023-02-08 17:10:20 教案 投诉 投稿

音乐活动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活动教案

音乐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区别音乐的强弱、高低的不同。

  2.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青蛙的叫声,体验演唱的乐趣。

  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一架。

  2、虫子一串,竹竿一根,青蛙手偶两个。

  3、录音机、各种风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引入主题

  “小朋友,春天来了,小河边的风景可美了,今天老师带你们进行一次开心旅行,一起去河边看看美丽的风景,好不好?”带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变化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一片大大的、绿绿的荷叶呀,我们让它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吧!”师幼一起把荷叶放在地上。

  1.倾听音乐,体验强弱

  “听,风吹来了,是什么样的风?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放轻风和狂风的音乐让幼儿感受。

  “第一段音乐是什么样的风?”(是轻风)

  “第二段音乐又是什么风?”(是狂风)

  “轻风吹来,荷叶会怎样动呢?请你们猜一猜。”(轻轻地动)

  “荷叶是轻轻地柔柔地抖动。”

  再次放轻风的音乐,师幼共同轻轻地抖动荷叶。

  “听,又来了一阵风,是什么风?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我们边边抖动荷叶。”

  再次放狂风的音乐,师幼用力地抖动荷叶。

  2.交替进行,感知音乐的变化

  “嘘!风停啦。”师幼停在原地。

  “我们都知道风是会变的,让我们跟着风声抖动荷叶吧!”放两种不同的音乐,师幼变换强弱抖动荷叶。

  三、学唱青蛙的歌,感受音乐的高低

  1.情景表演:引出荷叶上的青蛙

  “风停了,让我们把荷叶放在水面上吧。”师幼一起把荷叶远远地放在地上。

  “咱们在这里做游戏,惊动了河里的小动物,看,它们是谁呀?”出示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手偶。

  “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看见我们在玩游戏,它们也跳出水面。小青蛙见了老青蛙赶忙热情地打招呼:‘呱呱!’老青蛙见了小青蛙连忙说:‘呱呱’,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就向老青蛙介绍自己:‘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用清脆的声音表现)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很想和小青蛙做伴,也向小青蛙介绍自己:‘我是一只老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用低沉的声音表现)说着说着,它们就高兴地唱了起来: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 (清脆的声音);我是一只老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低沉的声音)。”

  2.学习用清脆、低沉的声音分别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①练习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先是谁唱的?小青蛙的声音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唱歌的?后面的呢?老蜻蜓的声音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唱歌的?

  “虽然老蜻蜓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高高的、尖尖的,一个低低的、粗粗的,但是它们喜欢在一起唱歌,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

  ②多种形式学习歌曲。

  “青蛙的歌好听吗?现在请小朋友当小蜻蜓,老师当老青蛙,咱们一起来唱歌。”

  “小朋友,谁愿意做老青蛙,谁愿意做小青蛙呢?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唱起来吧(帮幼儿分组),记住要唱出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声音哦!”

  四、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孩子们,今天出来旅行,你们玩得高兴吗?哎呀!肚子好饿啊,我们去捉害虫吃吧。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捉害虫的动作)现在让我们蹦蹦跳跳地捉害虫吧。听到高高的声音就跳得高高的,听到低低的声音就跳得低低的(放高低不同的音乐,幼儿听音乐练习跳跃)。来捉害虫啦!(教师手拿竹竿,挑着虫子,做高高低低的动作,幼儿蹦跳着捉)哇!吃饱了,也跳累了,我们回家啦!”

  活动反思:

  《开心旅行》在山东省编教材中是以带幼儿外出远足的形式出现的,我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结合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研究探索,将其改成了让幼儿辨别音的高低。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幼儿轻松自然地在玩中学。用两只青蛙的不同声音表现音的高、低,幼儿理解起来特别容易,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个别细节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注意:一是要关注个别幼儿,让所有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二是要注意手偶的摆放位置,因为幼儿对手偶特别感兴趣,在最后的活动中有部分幼儿去和手偶玩,没有参与到活动中。

  设计思路:

  “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基本的音乐能力之一,但音的强弱、高低对他们来说又是非常抽象的概念。

  模仿动物的叫声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在“春姑娘来了”的主题中,小青蛙又是主要角色之一。于是,我借助孩子们熟悉、喜欢的小动物——青蛙,用“开心旅行”贯穿整个活动。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用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游戏形式,视听结合,抽象的东西也变得形象了。

音乐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掌握 的节奏型,随着音乐进行歌唱表演。

  2、幼儿对各种不同的节奏感兴趣,喜爱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身体音阶歌》、《爱跳舞的小猴》、节奏图片若干、歌词、小猴子手偶、地上贴五彩线。

  活动重点:

  幼儿掌握| |的节奏型,并用不同方法表现。

  活动难点:

  幼儿能将节奏型运用到歌曲旋律中。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以《握手舞》引发幼儿的兴趣,感知音乐快慢的不同。

  小朋友们好,今天有几位老师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们和他打个招呼吧。今天好听的音乐又来和小朋友做游戏了,

  基本部分:

  一、出示单个音符图片, ——踢踢 ——踏。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好多豆子)有大豆豆,还有小豆豆。我们看一看他们是谁?小豆豆名字叫做八分音符,念“踢踢”; 大豆豆有个名字是四分音符,念“踏”。

  二、组合各个音符,幼儿使用各种方法练习节奏。

  现在音符宝宝们要找一找朋友,我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站在了一起,踢踢—踏

  踢踢 踢踢 踢踢——踏。我们现在用我们的小身体来感受一下。(手脚交换一下)

  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三、引出小猴子,出示歌词,学习歌曲。

  1、看一看谁来了?(小猴子!)他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安静,不然就听不到了!教师念白,并出示歌词。

  2、与幼儿一起学习歌词,将歌词用刚才的节奏念出来。

  现在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

  3、放音乐,听一听,跟唱,可以加入动作。

  四、音乐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学习表演歌曲。

  2、现在老是把小猴子的花园搬到了咱们班里,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条线?(五条)教师在线上再和幼儿跳跳舞,复习节奏和歌词

  3、我请坐得好的小朋友到花园里,听着音乐跳跳舞。

  结束活动:

  小猴子累了,想回家了,我们和他说什么?(再见)

  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一个新歌,你可以回去当一回小老师,把这首好听的歌曲教给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我们跟客人老师们再见!

  附:歌词:

  小猴子呀,爱跳舞,上上下下来回蹦。一线上面点点头, 二线上面耸耸肩。

  三线上面扭扭腰,四线上面拍拍腿。五线单脚蹦一蹦,小猴子呀爱跳舞!

音乐活动教案3

  一、设计意图

  《库乞乞》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乐曲。全曲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欢快而又跳跃。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弧线形,四句旋律线看上去像四座山。第二部分是四个向上级进的长音。感觉像人上楼梯。第三部分是一个由人声念出的固定节奏型。节奏为(库库︳库乞乞‖)听上去很有趣很神秘。根据音乐的旋律走向画出图形谱,《上山寻宝》的故事也就随之在脑海诞生了。我想通过一幅画一个故事来诠释一首音乐,把抽象的音乐化为看得见的音乐。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音乐情绪、理解音乐结构,在故事中发挥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舞蹈动作。培养孩子能主动地“从自己内心出发”来进行与音乐的交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乐曲所表现的三种不同的节奏。

  3.感受音乐节奏游戏的欢乐气氛。

  三、活动准备

  大白纸一张、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热身律动开始(教师一边打鼓和幼儿一起进场,变化不同的节奏入场)

  2.故事引出,初步感受音乐。

  今天朱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寻宝,这个宝藏藏在一个很远很秘密的地方,精灵告诉我们只有拿到两件法宝才能找到地图。

  (二)幼儿倾听音乐,教师随音乐画出“地图”。

  1.师: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分析“地图上有四座个山,然后还有四个楼梯,因为楼梯太高了所以爬起来太吃力,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爬慢一,引导幼儿讲出开门的咒语“库库库乞乞”。

  2.幼儿随着图谱感受音乐。教师一边听音乐,一边指着图谱。让有完赏音乐。

  3.幼儿一边拍手表示音乐第一部分,一边拍腿表示第二部分。

  (三)音乐游戏“骑马寻宝”

  1.根据音乐,创编骑马、走楼梯、念咒语的动作。

  2.带领一同随着音乐跳舞。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没有找到宝藏(回忆、分析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

  (四)通过幼儿努力找到宝藏幼儿分享找到宝藏带来的快乐。

音乐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声音、表情及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和情绪。

  2、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有趣及优美、抒情的旋律。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蝴蝶花图片、音乐《蝴蝶花》。

  2、幼儿已认识蝴蝶花及花蝴蝶的不同特征。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2、设置悬念导入。

  出示蝴蝶花图片,让幼儿猜猜图片上是花蝴蝶还是蝴蝶花,并问为什么?

  3、教师范唱。教师清唱《蝴蝶花》。

  提问:歌曲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4、肢体感应,熟悉歌曲。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运用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肢体动作感应音乐节奏,表现音乐节奏,熟悉歌曲内容。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

  5、学唱歌曲。

  (1)随着钢琴哼唱旋律。

  (2)伴随钢琴轻声跟唱。

  (3)跟随音乐演唱。(引导幼儿用声音表现歌曲中疑惑、惊喜等情绪)

  提问:最后发现是一朵美丽的'蝴蝶花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那么我们在演唱时表情、声音应该怎样呢?表演歌曲。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自由探索创编。(引导幼儿注意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表现出惊讶、恍然大悟的情绪)

  (3)教师提升动作表演示范,并注意提醒幼儿表演时的情感表现。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上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唱歌、律动后又加入的表演得成分,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过多。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把幼儿欣赏的注意力拉到律动的表现上,而淡化了音乐欣赏。使学习的知识过多而非常粗糙,没有深入的探索和学习,老师可以让幼儿欣赏后说感受,然后再进行表演。深入的探索对音乐欣赏的引导。注重欣赏音乐习惯的培养,注重欣赏的有效性。

音乐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3.知道要爱护树木,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小松树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幼儿跟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行律动。

  2.熟悉旋律。

  (1)师:春天在哪里?春天的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2)师:春天春暖花开,小树在慢慢长大,大树长出了嫩绿的树芽,有首春天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3)师:这首春天的歌曲说的`是什么?

  3.学习歌曲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曲。

  (3)幼儿跟唱歌曲

  (4)幼儿表演唱

  活动延伸

  改编歌词:将“小松树”改成春天的人和花草树木来演唱歌曲。

音乐活动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2.能力目标:能跟随音乐创编动作,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表演,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小旗两面、海军帽、音乐《小海军》、低音炮、哨子

  2.学具:小海军帽(两顶)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海军叔叔图片。

  师:小朋友们,下午好!请你们看看图片里是什么?

   海军叔叔在干什么呢?总结海军叔叔保卫祖国的领海。

  (2)教师戴海军帽、做海军手语展示小海军的风彩。

  (3)组织幼儿整队,发出“立正”、“稍息”等各种口令,

   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歌曲欣赏

  欣赏歌曲小海军(师:现在,让我们安静地欣赏歌曲吧!)教师提问:小朋友刚才听到了什么?

  3.歌曲学唱

   (1)播放音乐,让幼儿整体感知。

   (2)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拍手念歌词。

   (3)让幼儿跟音乐唱歌。(师:现在,让我们试着唱一遍好

   不好?)

   (4)小海军不怕辛苦,不怕难。我们应该用这样一种声音来

   赞美他们。(教师范唱)

   (5)让幼儿跟伴奏唱一遍。(这次老师要求小朋友跟伴奏小

   声唱一遍,老师看哪位小朋友唱得最棒。)

  4.歌曲表演

  (1)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教师用心留意幼儿的动作。

   (2)逐句编动作,请部分幼儿逐个表现,由全体幼儿挑选最合适的`动作。

   (3)教师总结,整理幼儿的动作,完整地边唱边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做。

  (4)分组进行比赛,表现好的小组可获得一面小旗,从表现好的小组里挑选一位表现最好的获小海军。

音乐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诙谐、跳跃的特点。

  2、通过自由操作、听故事、自扮小动物、做游戏的方式,进一步表现和理解音乐的特点与情绪。

  3、能愉快的、主动的参与感受、体验活动,并能合作、创造性的进行游戏和表演。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简单的场景布置,小动物的装饰物,弹簧小动物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在活泼有趣、诙谐幽默的音乐中进入场地。

  2、幼儿自由的操作弹簧玩具,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3、教师使用弹簧玩具表演音乐的内容,让幼儿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他在做什么?

  4、教师用讲故事的口吻,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并请幼儿集体表现乐曲,重点理解音乐的跳跃与乐句中的重音停顿。

  5、请幼儿利用材料自由化装成各种小动物。

  6、进行游戏活动:《狐狸与小动物》。

  7、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中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故事、游戏、图谱提示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听音乐过程中感知音乐的重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掌握乐曲中重音的出现。并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游戏中的乐趣。让规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个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1、大灰狼的教具简便、轻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现音乐的形象,又便于教师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师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风,带上可怕的头饰,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袜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这一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2、图谱比较贴切: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效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找重音、听音乐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级提出加深难度,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3、结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们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结局从另一个视角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们的生活要充满爱!大家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4、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游戏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富有激情,因为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

  活动不足:

  1、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觉得活动的量还不够,也就是说活动从深度广度来讲略显不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桃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让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处拍手跺脚这个游戏环节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戏规则只说了“在大牙齿的地方拍手跺脚”,而没有反过来强调“在小牙齿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脚”,以至于第一遍游戏时有几名幼儿在小牙齿处拍手,在重复了游戏规则后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齿处拍手,我告诉他下课后我俩再单独交流。下课后我才理解他对音乐重音的诠释方式:小牙齿处轻拍手,大牙齿处重拍。

  小百科:拨弦是借用弹拨乐器的表现手法,它能使弓弦乐器发出铿锵分明的弹拨声,与弓毛擦弦声形成了色彩鲜明的音色对比,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音乐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能随音乐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并自由结伴表演。

  3.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已看过鞋匠修鞋

  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集体和个别结合

  二、学习歌曲

  1.回忆鞋匠的工作。

  鞋匠是怎样修鞋子的?(针线缝、敲钉子等,同时幼儿学一学动作)

  2.教师清唱歌曲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能有节奏地说出歌词,并作相应的动作。)

  幼儿完整地跟唱

  3.引导幼儿巩固演唱(我们一起来做鞋匠,做一双什么鞋?)

  幼儿唱完后问一问,你的鞋子怎么样?

  三、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

  1.幼儿看图谱,提问:做鞋匠先要干什么?

  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

  2.幼儿找到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跳《鞋匠舞》

  教师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鞋子?

  反思:我是在早晨临时决定请中班年级组教音乐的老师来听课的。课的基本结构我也思考了一下:为了在一个教时内完成歌唱和韵律这两个活动,我制作了一个图谱,帮助孩子来感受节奏,记忆歌词,学做动作。但是“鞋匠”的形象孩子们不熟悉,也不知道鞋子制作的方法及过程。上网找图片也没有,而且光看图片,孩子们也感受不到“鞋匠”在做鞋时用的力度,以及“鞋匠”的快乐,如果和录像就好了。最后,我决定带孩子去看修鞋匠的工作。在修鞋摊上,在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孩子们看到了修鞋的工具(榔头、剪刀、针线、鞋钉等)和修鞋的工程,感受到了修鞋师傅修鞋时用的力度,我想这对孩子学习歌曲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整个活动是按照我的思路进行下来的,很多孩子很投入,而且学得也很快。但我很累:一个活动放开来后,要使孩子们加快安静下来,我要讲很多遍。这是一个习惯和常规问题。同时,在语言的引导和组织上还有所欠缺。

  音乐活动就是要让孩子感受音乐,音乐的元素要重一些,可今天的活动太过形式化了,为了尽快完成下一个目标,对于歌曲的把握,我自己感觉孩子们还没有完全达到目标,如:如何欢快地演唱这首歌,表现“鞋匠”的心情,如何引导孩子在“拉拉拉拉叮叮叮”时表现“鞋匠”在用力等。把本活动改成两个课时,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三:中班音乐《办家家》活动反思>>(370字)

  本次活动是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与以往活动不同的是,它是说、唱互动。

  这首歌小朋友很喜欢,并且很快就学会了。

  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谈谈自己喜欢的游戏,从而引出“办家家”这个话题,然后让幼儿想想、说说他们玩办家家时的游戏。在他们讨论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还根据歌曲旋律进行哼唱,改变传统的歌曲教学方法,这既将歌曲形象的融入了游戏,也是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准备。

  这首歌曲中间的说唱部分,是最令幼儿兴奋的部分,孩子们用歌声唱出了当“爸爸妈妈”的喜悦之情,也用动作表现了歌曲中的说唱部分(炒菜的姿势)。在学唱歌曲时,幼儿的兴趣非常高,还能自发地做一些相应的动作,学的非常的投入,整个活动气氛比较活跃。

  活动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在炒菜这一环节,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炒菜的姿势,这样更能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氛围,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四:中班音乐:好朋友活动反思>>(603字)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充分的听音乐,充分的感受,这样给歌曲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过感受音乐,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心情,这是个进步,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这一点我利用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决,在歌唱过程中,我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诉孩子,和我拉过勾勾的人都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了,这样一来,激励了其他没有被我拉过勾勾的孩子,大家是在开心的过程中学会的,因为每个人在学会歌的同时,都和老师成为了好朋友。

  在活动中遇到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我会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归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学唱的过程当中,我深入孩子中间和他们拉勾勾的时候没有想到要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只是和学生简单的拉了几下,如果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则能够渗透到音乐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

  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孩子学会了许多知识,学会了一首歌曲,能自己根据生活经验来创编动作,上了一节有趣,活泼、开心的音乐课。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总结不足,发扬优点,不断的提高自己。

音乐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教幼儿学会较准确地唱歌。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提前听录音、录音机、磁带、有关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介绍一位懂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启发幼儿结合平时对待老人的态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现。)

  二、在音乐声中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初步感受歌曲。提问:

  1、好娃娃带来了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爷爷是怎样的?好娃娃是怎样对待爷爷的?爷爷高兴吗?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孩子说奶奶。

  3、爸爸妈妈看了是怎样的态度?是怎样说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词进行总结。

  三、幼儿学唱歌曲。歌曲的题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环节中解决重难点。

  1、教师示范唱一遍。

  2、请幼儿跟唱。

  3、请幼儿集体唱。

  四、延伸活动:办家家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音乐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学习炒菜等动作。

  2. 体验做爸爸妈妈的愉快心情。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布娃娃若干、白纸帽、围裙、图片。

  2. 录音带。

  活动过程:

  1. 让幼儿观看大人工作时的图片,体会父母的辛苦。

  2. 学习律动《办家家》。

  (1) 放音乐,幼儿跟唱。

  (2) 启发幼儿自由做炒菜、端盘子、尝菜等动作。

  (3) 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然后抱起娃娃喂东西。

  (4) 分别请男孩拌爸爸,女孩扮妈妈,听音乐表演律动。

音乐活动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与跳跃。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图谱一张、皮球一个。

  2、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去欣赏一些对比性较强的旋律。

  三、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听音乐,进活动室——准备活动——熟悉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皮球游戏,结束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听音乐,全体幼儿有序进场,围坐成半圆,有节奏的拍手。

  (二)、准备活动

  1、安静旋律

  2、律动《做做,摸摸》: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三)、熟悉音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呀?(出示皮球)哎!是一个皮球,那平时小朋友们经常玩皮球,今天许老师也想要来玩一下皮球,你们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皮球的吗?

  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玩球(A段:左右手来回滚球;B段:拍接球)

  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玩球的?(引导幼儿模仿老师来边讲边玩球)

  那刚刚除了眼睛看到老师玩球,耳朵听到了什么呀?(引出音乐)

  下面呢老师再跟着这音乐来表演玩球,请你们听听看老师滚球时音乐是怎样的?(柔柔的、连贯的)

  拍接球时音乐又是怎么样的?(有力的、跳跃的)

  2、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师:那老师之前就欣赏了一遍这音乐旋律,老师边欣赏边把这音乐的样子画了下来,小朋友们想看吗?(出示图谱)

  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图谱上看到了些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引出圆滑线和断奏点符号,引出圆滑线出表现的是滚球,而断奏点符号表现的就是拍接球)

  下面请小朋友们边欣赏这音乐旋律边看这一图谱,看的时候注意老师的食指,会依照这一图谱做哪些动作。(幼儿边欣赏边观看图谱、食指动作)

  提问:刚刚老师的食指依照这一图谱做了些什么动作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

  哎!在这圆滑线时食指是划、摇来表现皮球滚动的,在断奏点符号时食指是点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那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很多的肢体部位,那还可以用什么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呢?(引导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分别表现)

  引出跟着音乐选择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正式开始前可请个别幼儿演示一下等等要表现的相应肢体动作)。

  幼儿跟着音乐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可换一下肢体部位再次表现)

  (四)、皮球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皮球游戏。等等请小朋友们来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师先做拍皮球的人,听音乐在前面两段圆滑线处也就是表现皮球滚动的地方请慢慢的左右摇动身体,等到音乐断奏处也就是拍接球时老师会拍某一个小朋友,那个幼儿就快速的蹲着跳一下。

  2、幼儿游戏,可进行两次。第二次可请幼儿来当拍皮球的人,教师也扮演成皮球,与幼儿一起玩。

  3、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对游戏规则掌握的程度,适当增加难度及趣味性,如:轻轻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五)律动出活动室

  在音乐旋律下,带领幼儿做相应动作有序的出活动室,结束。

  活动反思与评析:

  选择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是因为本次欣赏活动的趣味性较强,其中活动中有小游戏,幼儿也会在活动中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旋律特点,幼儿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选择了本次活动。

  那活动一开始教师用音乐带进场,还做了一些律动,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活动正式开始时,教师的导入(选用了小皮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想法很不错,幼儿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顺的引入到了活动中去;在教师跟着音乐玩球时幼儿都看得很仔细;那教师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对活动流程也很熟悉,每个环节间过度的也很流畅,都会有过渡语;教师的语气语调也还可以,在游戏时教师能融入到孩子中去,跟孩子一起玩;最后在音乐当中边做动作带离活动室也与开头上下呼应,不错!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可提高的部分,听过课的老师也都给予了对课的评价,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那以下就是我对自己活动的一些反思及老师提出的一些不足及意见:如:教师与配班老师配合的不是很好,因专门选一个老师来放音乐,这样就不用让配班老师又忙于播放音乐又要拍照,赶不来及;此外,在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与跳跃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很好理解老师的意思,说了几遍,幼儿才弄明白;但幼儿选择的肢体动作表现范围不是很广,肢体部位的动作不是很多,就只有个别幼儿选用了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其他幼儿特别在跳跃音乐时都是用整个身体跳跃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会跟着其他幼儿去做动作表现;因此,教师可积极提示、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跳跃;最后,在进行拍皮球游戏时,由于教师没有组织、分配好,集体幼儿在蹲下游戏时会挤来挤去,有些乱,我觉得当时可让一部分幼儿在椅子后面,一部分在椅子前面,这样可能就会避免这个问题了。

  当选幼儿当拍皮球的人时,可以分男、女轮流进行,不游戏的来拍节奏跟着音乐,这样就不会使他们傻乎乎的坐着了,分批进行也可以避免以上的一些挤、乱的现象;此外,感觉像是健康活动,这是因为教师让幼儿欣赏、感受的不够,都是老师在提醒幼儿做什么动作,可让幼儿自己去感受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不过,整体来说活动目标还是基本上完成的,开展的还可以。

音乐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1)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2)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3)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4)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5)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6)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活动反思:

  孩子们非常乐于参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变成自己喜欢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

音乐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分糖》,懂得应当乐于分享。

  2、能够根据物体简单新的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分糖》。

  2、一次性饮水杯每人一杯,杯上各贴一个几何图形,正方形或者圆形,两种几何图形的数量相同。幼儿人手一个糖果袋,内装圆形和正方形的糖果图形卡片4、5各。

  活动过程:

  一、一起分糖真快乐

  1、【片头】

  教师:新年到了,家里有许多糖果,小熊和小猴是怎么给朋友分糖的呢?

  教师播放课件【儿歌欣赏】,幼儿欣赏儿歌《分糖》。

  2、教师:小熊时怎么分糖的?小猴呢?结果怎么样?你觉得谁的分糖方法好?为什么?

  3、教师:好吃的.糖果大家一起分享会更快乐,糖吃起来更甜了。

  二、游戏:相同的糖果举起来

  1、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袋糖果(图形片)。请幼儿看看自己的糖果都有哪些形状?每个形状的糖果有几颗?

  2、相同的糖果举起来:

  教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圆形或方形糖果的纸板举起,然后请幼儿在自己的糖果袋里找出相同形状的糖果。还可以根据课件中【游戏一】,请幼儿点击相同形状的糖果放进相同形状的糖果盒子里。

  4、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可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有方形和圆形两块糖果的纸板举起,请幼儿在自己的糖果袋里分别找出两种相同形状的糖果。也可以播放课件【游戏二】请幼儿把糖果分别放进相应的糖果盒子内。提高游戏难度。

  (一)游戏:吃糖喽

  1、教师:大家一起分糖吃,快快乐乐不得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袋糖果,大家一起来分糖吧。

  2、教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贴有几何图形的饮水杯,将持不同图形水杯的幼儿随机分为两组。

  3、分分送送:请两组幼儿比赛,在小组内部将相同形状的糖果放在配对的饮水杯里,看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音乐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知并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借助情境、并在问题引导下熟悉歌曲,尝试表演。

  3、在活动中乐意扮演小花猫,体验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带《咪咪小花猫》

  2、小花猫的胸饰、“老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模仿操。

  师:“你们现在是猫宝宝,那我是谁呀?对了,我是猫妈妈。”

  (师生互相问候)“猫宝宝好!猫妈妈好!”

  师:“我们猫宝宝呀都很爱干净的,跟着妈妈来整理一下自己吧。”

  师:“我的猫宝宝真漂亮,和妈妈一起去做游戏吧。走的时候要听好音乐。”(幼儿听着音乐旋律跟随老师学猫走的韵律动作)二、音乐游戏。

  1、初步熟悉旋律,自由创编动作师:“猫妈妈的肚子好饿呀,你们饿不饿啊?”

  师“猫宝宝最喜欢吃什么呀?”

  师:“最近我们这里来了一群坏老鼠,我们去抓住它,好不好?”

  师:“猫是怎么抓老鼠的呀?”“做给妈妈看看”

  师:“现在你们的本领学好了,我们一起去抓老鼠吧,(跟着音乐的`旋律做动作,“跑来跑去,这里有只老鼠赶快抓住它。”)师:“刚才你们是怎么抓老鼠的?我们来做做看”

  师引导:“有的猫宝宝是这样抓的,有的是眼睛瞪的大大的抓的,还有的是跳起来抓的呢)”

  师:“现在猫宝宝的本领更大了,一定能抓到更多的老鼠。”

  2、教师演唱,幼儿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师:现在请你们听一听,看一看猫妈妈是怎么抓老鼠的?”(教师边清唱歌曲,边表演。)师:“妈妈是怎么抓老鼠的呀?”

  师:“妈妈抓了这么大的老鼠,我们怎么吃呀?(喵呜喵呜一口一口啊呜啊呜吃完了)3、运用道具,在游戏中熟悉旋律师:“我们这里的坏老鼠可真多,让我们再去把它们消灭掉。”

  4、玩手指游戏,学唱歌曲。

  师:“老鼠抓完了,我们回家吧。”(老师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坐下)师:“喵喵喵,谁来了呀?小花猫来了,你们听!”

  5、整体表演,在游戏中练唱。

  师:“吱吱吱,谁在打扰我们唱歌啊?啊,原来是坏老鼠又来了,怎么办?”

  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做抓老鼠的游戏,并在游戏中结束教学。

音乐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随音乐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棉花糖的变化。

  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感知食物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跟随音乐探索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棉花糖。

  难点:自主表现棉花糖的变化。

  活动准备

  认识棉花糖,了解棉花糖的制作过程,故事音乐《棉花糖》、轻音乐一首,语言CD故事《小佳的棉花糖》。

  活动过程

  小佳的棉花糖

  回忆关于棉花糖的经验。

  小朋友,你吃过棉花糖吗?棉花糖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是什

  么味道的?

  你见过会变的棉花糖吗?

  聆听音乐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小佳在老爷爷那儿买了怎样的棉花糖?

  棉花糖先变成了什么?像什么一样大?它变得越来越大,又

  像什么?

  随风变形的棉花糖

  猜测棉花糖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化。

  一阵风吹来了,棉花糖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它可能变成了什

  么?

  棉花糖可能变成了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好看的动物……

  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棉花糖的变化。

  如果你是小佳的棉花糖,你会变成什么呢?

  听,风来了,棉花糖变咯!

  奇妙有趣的棉花糖

  跟随故事音乐表现棉花糖的变化。

  小佳来买棉花糖咯,棉花糖宝宝们准备好吧!

  棉花变成了篮球,变得像汽车一样大,变得比大楼还要高、还要大……

  突然一阵风吹来,棉花糖开始摇摇晃晃了,哇,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创造性地表现棉花糖的变化。

  天空中的棉花糖变成了……

  太阳出来了,小佳的棉花糖慢慢地融化了。

  拓展故事,重复进行游戏。

  我们再做一些不一样的棉花糖,和风姑娘做游戏吧!想一想,你想变成一个怎样的棉花糖?

  活动延伸

  1.将音乐及幼儿涂鸦的棉花糖图片投放到表演区,吸引幼儿根据图片进行自由想象,进行表演游戏。

  2.在生活区投放棉花糖机,指导幼儿自己制作有趣的棉花糖。

【音乐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03-01

买菜音乐活动教案03-03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2-11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2-22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12-07

小班春天音乐活动教案04-05

音乐活动教案动物走路08-30

《买菜》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1-29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