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优秀(通用22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优秀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数量对应摆设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5以内数量的水果图片若干、大正方体积木(贴有5以内的点卡)。
学具:五个小篮子贴有1—5的圆点标记,每位幼儿15个片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5以内的数量
1、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一些水果来,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水果
2、教师逐一出示苹果、雪梨、西瓜、香蕉、桃子的水果图片,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请个别幼儿根据水果的数量拍几下手,并给各种水果匹配相应的'圆点卡,请其他幼儿帮他验证。
3、教师出示大积木,教师滚积木,请全体或个别幼儿点数并用拍几下手来表示相应的点卡数量。
二、幼儿自主操作
1、在小朋友桌子上的袋子里有许多片片,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片片拿出来,送给圆点朋友。
2、出示五个贴有标记的篮子,集体点数卡片上圆点的数量。
3、幼儿操作:看篮子里的圆点数量送片片,一边送一边说:几个圆点送你几个片片。
三、小结。
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进行简单地总结,并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小班教案优秀 篇2
活动名称:
各种各样的汽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汽车的类型和特征。
2.了解一些汽车的特殊用途。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各样的汽车》。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我知道的汽车
1.教师:大家平时见到的汽车长什么样?
(幼儿的讨论)
2. 特殊功能的车(播放PPT1、2、3、4)
教师结合课件,汽车的基本特征以及功用。
二.找一找:儿歌里的汽车
1.教师:除了刚刚说到的小汽车,你还见到过哪些车呢?
(1)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出示PPT 5、6、7、8、9
(2)这些车有什么用呢?和之前我们看到的车有什么不同呢?
2、欣赏儿歌:
(1)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新的儿歌——车,我们先来听听。
3.教师:儿歌里都说了哪些车?它们长什么样?各有什么作用?
三.学念儿歌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边看PPT边逐句学念儿歌《车》。
小班教案优秀 篇3
【设计意图】
本活动从绘本故事入手,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开展分类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教具设计方面,教师采取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PPT,发挥绘本中动物形象的优点,营造良好的游戏情境;另一方面利用传统教具,从集体操作到分组操作再到集体操作,给予幼儿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说出物体的颜色、形状,能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2、对操作活动感兴趣,初步学习按照规则操作。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爱吃糖的大狮子”课件。
2、教具:红、蓝、黄、绿颜色标记,大盘子三个,大糖果若干。
3、幼儿操作材料:有形状标记盘子的操作板、“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森林里住着一只大狮子,它肚子饿了,想要吃小动物。聪明的小狐狸想了个好主意,看一看,谁能看懂小狐狸的主意?
二、集体活动
1、第二天小猴子送来好多糖,大狮子说“我想要吃红色的糖!”,将红色糖果找出来。
2、大狮子又说“我还要吃蓝色的`糖!”小猴子很害怕,谁来帮帮它?
3、还剩下一些糖果,谁能把它们分到一样颜色的盘子里?
三、小组操作
1、这次换小乌龟来送糖果了,大狮子说“我要吃圆形的糖!”小乌龟太害怕了,谁来帮助它把糖果按照形状分一分呢?
2、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糖果,每人都有三个盘子,盘子上有标记,请你们帮助小乌龟把糖果放到一样形状标记的盘子里,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讲评:看看有没有都分对呢?逐一检查。
四、故事收尾
大狮子吃了很多糖果,牙齿真的疼起来了,小狐狸的主意成功啦,我们一起去庆祝下吧!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教案优秀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圆形连接的方法画毛毛虫,提高大胆绘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毛毛虫
2、教师范画,幼儿用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照片
教师:(好奇的口吻)哎呦,这是什么呀?奥!是毛毛虫呀。
小朋友,快给毛毛虫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照片—幼虫
请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毛毛虫的`头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
观看毛毛虫
(3)毛毛虫的身上长满了什么?
(4)毛毛虫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圆圆的头,在头上画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触角。
(2)在头的后面,依次画出4、5个圆形。
(3)给毛毛虫涂上好看的颜色。
(4)画完后适当的添画太阳、小草等。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三、结束
教师讲评:重点从幼儿所画的毛毛虫的形状方面进行评价。
小班教案优秀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语言描述小兔、小猴、大象的特征。学说"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xx"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图片、美工用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引起兴趣。
1、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鸡,相互打招呼。
2、今天对小鸡来
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你们知道什么日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是小鸡的生日,它请了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庆祝。
(二)、使用课件,幼儿根据动物的一种特征进行辨别,并表述。
1、描述小兔的`特征,并学说礼貌用语。
2、逐一出示大象和小猴,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两个动物的明显特征,并学说礼貌用语。
(三)、幼儿操作,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欢。
1、你喜欢小鸡吗?如果我们也给小鸡送一份礼物,你会送什么?
2、你想送小鸡什么礼物,说一句好听的话。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说"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xx
教学反思:
幼儿很高兴,很感兴趣,也学习了歌曲。不足之处:讲解时有点乱。
小班教案优秀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物品,学会区分物体的大中小。
2、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套大、中、小熊操作板,大、中、小礼物的操作材料一套,三只熊。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只熊
1、 今天有动物朋友来到我们小六班做客,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动物朋友,动物朋友快出来。
2、 看看是什么动物朋友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来了几只熊,看看这三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一样大吗?请你把最大的找出来,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大熊,把最小的找出来,给它取名叫小熊。中间的熊有点大又有点小的`叫中熊。
小结:原来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这只最大熊叫大熊,这只最小的叫小熊,中间这只比大的小一点比小的大一点的熊叫中熊。
二、播放PPT
1、 小熊们想请我们去做客,看看小熊的家在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熊的家?
2、 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吧。
你们看到桌子上有什么?这三只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这三张床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班教案优秀 篇7
活动目标:
感受故事的诙谐、充满童趣的意境,体验故事中“变”带来的快乐。
尝试用动作和故事中语言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重点:
感受故事中“变”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
尝试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故事《我变小了》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通过游戏吸引孩子注意:“—二三,请将你的手变大:三二一请将你的手变小:一二三请将嘴巴变大,三二一请将嘴巴变小”
提问:手变大了会怎样?变小了又有什么好玩的事发生呢?
小结:手变大能拿住更多的东西,变小会变成小拳头,变得有力气!
变大变小都很有意思呢!
2、导入:小朋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身体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小结:有一只小熊梦见自己变小了,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一起来听故事《我变小了》。
二、分段讲述故事,在师幼互动中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变”带来的快乐。
1、出示图片一,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第一段。
提问:瞧,小熊和爸爸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熊在哪呢?为什么能坐在爸爸的.口袋里?
教师通过动作和课件帮助幼儿梳理,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有一天,我梦见我变小了,爸爸带我出去玩,让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提问:坐在爸爸的口袋里,不用自己走路,感觉怎么样?你心情怎样?
小结:身体变小了可以坐在爸爸口袋里出去玩,可真有趣!
2、出示图片二(我和妈妈)讲述故事第二段。
提问:妈妈给了小熊什么呀?小熊拿到棒棒糖后吃了多久?为什么总也吃不完?
小结:哦,原来身体变小了,胃口也跟着变小了呢!一根棒棒糖能吃整整一下午,真好!
3、出示图片三,讲述故事第三段。
提问:小熊变小了,姐姐让小熊干什么了?
小结:原来变小了可以钻到姐姐的娃娃家里,变小了可真好玩!
4、出示图片四,幼儿讨论:在梦里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提问:小熊藏在哪里?为什么哥哥找不到小熊?
小结:原来是因为小熊变小了呀!小的东西藏在哪里也很难找到,真有意思!
5、教师讲述故事第五、第六段。
提问:当梦醒了,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结合图片表情)小结: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就是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情呢!真好!三、完整欣赏故事《我变小了》,尝试用动作和故事中语言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1、提问:小熊觉得变小了是一件很好的事,你想不想变小?如果有一天你变的很小很小,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幼儿尝试用故事中的语言讲述,“有一天,我梦见我变小了…”
想象变小以后的各种趣事。
2、讨论:如果你一下子变得很大很大,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教师小结:其实变大、变小都会发生很多快乐的事情。
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到表演区去表演一下自己变大或者变小之后还会发生的趣事。
小班教案优秀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故事,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2、通过观察图片,尝试猜测故事内容。
3、能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老鼠、鸭子、猴子、海狮、狮子、马和大象有初步的认识
2、物质准备:绘本《鼠小弟的背心》,幼儿操作游戏卡,小老鼠手偶,律动音乐,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老师带着幼儿做小老鼠的律动入场。
2、观察手偶,引起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是谁?(小老鼠)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鼠小弟,它和其他的小老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穿了一件红色的小背心)这个小背心可是妈妈送给它的呦!鼠小弟可喜欢了。
3、观察图片内容表情和服装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站起来充分表达?)究竟小老鼠遇到了什么,让我一起来听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鼠小弟的小背心》
4、第一遍讲故事。
鼠小弟穿上妈妈送的`小背心,觉得真神气!这个时候来了一只小鸭子,小鸭子看到鼠小弟的小背心觉得真漂亮,也很喜欢。
于是小鸭子说:鼠小弟,能把你的小背心借我穿穿吗?
鼠小弟:让我想想,那好吧,那就借给你吧!
小鸭子可开心了穿上了漂亮了小背心说:有点紧,但是还挺好看的。
这个时候,刚好被小猴子看到了,看小猴子在干嘛?小猴子看到了小鸭子的小背心,它也很喜欢,你们猜猜它说什么?小鸭子会同意吗?小鸭子说:借给你穿穿吧!咦,小猴子这是怎么了呀?(幼儿随意回答)原来小猴子因为背心太小太紧了它的毛都竖起来了,但是小猴子觉得还是很漂亮。它说:有点紧,但是还挺好看的。接下来谁来了?
海狮出来:(它做了什么?它怎么说?小猴子答应了吗?小猴子也愿意跟大家分享,我们看看它穿上了吗?你们发现了什么?背心对他来说?但是还是?)狮子想干嘛:(谁来了,它看了看海狮的背心,它怎么样了?它觉得也很漂亮,于是它对海狮说?我们来看看海狮借给她了吗?狮子穿起了背心,是什么表情呢?
马出来:小马也看到狮子的小背心,也很喜欢,于是它说?狮子会答应吗?于是小马也穿上了小背心,看看小马怎么啦?但是它依然很开心。
大象也看上了小马的背心,你们觉得大象穿的进去吗?你们看看它难受吗?为什么?因为背心太小了,身体太大了。
引出提问(1)都有谁穿了它的背心?
(2)为什么他们穿了小老鼠的背心,小背心就坏了呢?
(3)那有什么办法能让小老鼠高兴起来呢?
(4)我们来看看大象怎么做的?
5、总结:小老鼠将自己喜欢的小背心借给了同伴,在你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
6、第二遍讲故事刚才我们一起探索了故事中小动物,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一起再将故事回顾一遍吧!
7、操作活动(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鼠小弟的小背心",请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操作材料,给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穿"上合适的背心。
老师:我们给小动物们也准备了小背心,大家一起来帮助小动物们找到合适的下背心吧!
(2)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幼儿根据动物体型大小,配套"穿"上合适的小背心。
幼儿分享作品,体验成功的的快乐。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教案优秀 篇9
一、活动目标
1.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
2.会用钉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3.能按图形的外形特征分类。
二、重点和难点
认识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和三角形。
三、环境创设及材料
在活动区中提供硬卡纸和彩色纸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钉板和橡皮筋。分类盒。
四、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更多采用归纳的方法,即是在接触了大量图形后才能逐步归纳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所以,活动设计不宜让幼儿从认识图形的概念入手,而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感知图形的活动,如找出相同的图形、照样子做图形、用几何图形拼搭各种物体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为以后概括提炼各种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这四种图形中幼儿认识的难点是三角形和长方形,因为这两种图形有许多变式(即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活动中应该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消除幼儿认识上的定势。
五、活动流程
探索活动――求同,拼搭,制作――讨论活动――指认,命名,分类――复习活动――拼搭,制作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动是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图形标记进行匹配活动,即将标记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
求同活动的材料要有层次,首先提供与标记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再提供同类变式图形。
(2)拼搭活动是让幼儿用几何图形复制图纸上的物体,如照图纸拼出一艘船。提供给幼儿的几何图形,可以和图纸上的一样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以增加复制的难度。
(3)制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给某类图形涂上指定的颜色,又可以让幼儿在有几种图形的纸上剪下某一类图形,还可以让幼儿用钉板勾出图纸上的几何图形。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小班教案优秀 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
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 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
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小班教案优秀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里外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活动重点:大胆地在圆形里、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自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
核心要素:
想象、创造、
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小熊吹泡泡大图片、小熊吹泡泡作业单、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笔、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熊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会把圆形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二、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变圆的魔术,说说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师:我们一起数1、2、3,再吹一口气,(教师用简笔画形式画出西瓜)提问: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小熊还会变什么呢?第二次变:小熊在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小熊可真棒,它还会变什么呢?小熊在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小结:小熊的本领真大,它能把圆泡泡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三、启发想象
师:小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朋友你想变圆的'魔术吗?你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幼儿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说出来。教师可启发幼儿说一说吃的、玩的、教室里、马路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
四、创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师:刚才,小熊又吹了许多圆泡泡,小朋友也来做一个小魔术师,把你想变的圆圆的东西都变出来吧。
(2)教师指导幼儿在圆形里边、外边添画。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用范例加以启发引
(3)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圆泡泡鼓励其创造。师: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给它变一变吧。
五、交流讲评
(1)幼儿围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师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谁变的东西和大家的不一样?
(2)老师讲评: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圆圆的可爱的东西,小熊夸我们真能干!看,小熊奖励给我们许多吹泡泡玩具,我们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戏吧。
小班教案优秀 篇12
目 的 要 求
1、能有意识地注意妈妈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赣州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准 备
1、挂图第
2号,故事磁带。
内 容 与 指 导
1、完整欣赏故事
(1)有位小朋友名叫菲菲,一天,妈妈带她到公园里去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谁菲菲找妈妈?菲菲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2、看第一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
(2)菲菲把妈妈弄丢了,她是怎么做的?
3、看第二幅挂图,欣赏故事
(1)警察叔叔来帮菲菲找妈妈,假山前的那个人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呢?
4、看第三幅挂图,欣赏故事
(1)短头发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
(2)菲菲妈妈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3)对菲菲笑眯眯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
(4)菲菲最喜欢妈妈的什么?
5、看第四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的妈妈对菲菲说过什么?
(2)菲菲在哪里找到了妈妈?
5、谈话:我和我的好妈妈
(1)菲菲的妈妈总是背着一个包,包里总装着好吃的东西;头发长长的、香香的、软软的,还有一点卷;笑起来甜甜的,会唱好听的歌,会轻轻地和菲菲说话。你们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呢?
(2)你有没有把妈妈弄丢?你最后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6、教师,活动。
小班教案优秀 篇1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
五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盘三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 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五、小结:我们的嘴巴很能干,不仅会说话,会唱歌,还会品尝各种味道。我们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都能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开始一环节设计非常好,孩子们开心地和老师一起游戏。孩子们能开动脑筋说出嘴巴里还有什么。在幼儿尝味道这一环境中,准备很充分,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品尝味道,在请幼儿说说各种味道时,引导还不够,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说说,然后再集体或请个别代表说。在游戏——看表情猜味道这一环节,如在课前做适当的铺店,让孩子学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充分让孩子去说、去尝试,鼓励幼儿,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的最优化。
小班教案优秀 篇14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撕贴、揉搓等方法自由地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并作简单想象,体验乐趣;同时幼儿又喜欢吃匹萨,于是就设计了这个《美味的匹萨》的活动。旨在通过为幼儿做匹萨的情境,尝试运用揉搓和撕贴的方法制作匹萨,从中体验做匹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手工活动,体验创作披萨的乐趣。
2.了解披萨的外观特点,尝试用多种材料组合装饰披萨。
3.能用搓圆、搓条的泥塑技能表现披萨上水果蔬菜的形态。
重点难点
重点:用搓、压、揉等动作制作出食物。难点:用绕圈的方式挤压出沙拉酱。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有吃过披萨的经验
2.物质经验准备:披萨图片、制作披萨视频、卡纸画的披萨人手一份、超轻粘土、皱纹纸、吸管、颜料、金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兔子厨师说它在森林公园开了一家披萨店,那里的披萨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 去看看呀?
二、讨论观察,了解披萨 1 .欣赏披萨图片
提问:你喜欢吃披萨吗?你吃过的披萨是什么形状,什么味道的? 提问:披萨上面都有什么食物,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小结:披萨饼上可以放圆圆的西红柿、苹果、西兰花、蘑菇;还可以放长长的辣椒、 菠萝肉等。
2 .今天小兔想请我们来当小厨师,自己来做一个好吃的披萨饼。三、学习制做披萨饼的方法
1.观看披萨制作视频
做披萨前,小兔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视频里的披萨是怎么制作的呢?
小结:首先把披萨饼放在平底锅里,然后
小小彩泥拿在手,团成一团圆溜溜,轻轻压在饼面上,圆圆的蔬果真好吃。
小小彩泥拿在手,搓成一条长长的 ,轻轻压在饼面上,长条的蔬果真好吃。
2.请小朋友制作披萨。
3.提问:我们的披萨做好了吗?还差些什么?
4.欣赏视频最后一步:
食物全部放上饼,绕圈挤上芝士酱,撒上美味调味料,美味披萨做好啦
提问:视频里的芝士酱是怎么挤的呢?是一圈一圈有规律挤的,还是胡乱随意挤的? 小兔子有一个小诀窍要告诉小朋友们,我们要轻轻的捏着瓶子挤,如果用力的挤就很 容易把调料挤多了,那样我们的披萨就不好吃了。
四、幼儿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指导重点:
1.请小朋友选择多种不同的食物在饼面上分散进行制作。
2.请小朋友用绕圈的方法挤上芝士酱,不要集中在一坨。
五、交流作品,分享披萨
1.小厨师们,你们都完成了美味的披萨,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2.请小朋友用小贴纸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披萨作品。
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中融入了多种技能(揉、搓、撕、贴),对于小班初期的幼儿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所以我选用的是皱纹纸,幼儿能轻易的揉搓成团,最后给披萨添加酱料需要幼儿用绕圈的方式用力挤压出来,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
活动最后将幼儿的作品呈现在桌上满足了幼儿强烈的表现欲望的同时也让幼儿体验到
了完成作品的成就感,由此得到了情感上的愉快体验。
小班教案优秀 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接力,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2、以角色扮演方式,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竞争意识。
3、体育教学锻炼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教学准备:
1、两个小鳄鱼的图画形象
2、一些路障和两把小椅子,四个小圈
教学过程:
一、游戏介绍
1、小鳄鱼要过河,但是要经过很多的路障(6个左右)
2、每个小朋友都是小鳄鱼,将自己身上的.小鳄鱼当做接力棒,在完成一次障碍后把黏在自己身上的小鳄鱼转贴在下个小朋友的身上
3、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二、开始游戏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赛
2、开始游戏,遇到路桩绕一圈,遇到椅子跨过去,遇到圈圈单脚跳
三、游戏点评
1、哪一组更快,同时更有秩序
2、哪些小朋友特别的快
教学提示:
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游戏的秩序
教学后,表扬所有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小鳄鱼
教学反思:
游戏秩序的重要性
情景描述:
首先,将游戏的规则教会幼儿,然后将全班分成两组,面对面进行对抗接力赛。每个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十分积极和兴奋,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为自己队的幼儿加油,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显得紧张又快乐。当遇到路桩就绕一圈,遇到椅子跨过去,遇到圈圈单脚跳,路障形式多样,因而他们特别喜欢这个游戏。
教学分析:
1、大班孩子虽然对游戏的规则的掌握程度很快,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是较短,同时幼儿比较容易忽略游戏的一些小规则
2、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比赛而显得有些紧张,也会不遵守规则
反思调整:
1、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幼儿容易分散注意力,在玩过一两次之后就容易削减对游戏的积极性
2、每个幼儿在体育能力上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学过程需要老师尽可能的照顾到这些孩子,以提高他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优秀 篇16
活动目标:
1、 能区分物品颜色、花纹的相同与不同,并能将用品一双、一对的配对摆放。
2、 能理解活动规则,并有趣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相应教具、学具。
活动过程:
一、做“实物配对”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宝宝上幼儿园,妈妈准备了很多穿戴的物品,
可手套、袜子、鞋子还没有整理,都混在了一起。”
2、教师从当中拿出一只手套:“小朋友,谁能帮忙找一找,宝宝的另一只手套在哪里了?”
3、教师:“你是怎么看出这只手套和它是一样的呢?”
4、引导幼儿继续找,引导幼儿辨认相同和不同。
二、介绍卡片配对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活动规则。
1、教师出示几套杂乱摆放的卡片:“这里还有许多要整理的卡片,谁能把里面一样的两张卡片都找出来,然后两两并排放在一起?”
2、引导幼儿进行卡片配对的游戏。
三、完成《幼儿画册》相关内容。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操作。
小班教案优秀 篇1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ABA结构、发准字音"zi、ji"(自己)。丰富动词:走、飞、跳、游。
2、通过形象、动作的对比、匹配,理解、感知并初步仿编儿歌。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大人抱。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背景图上面有天空、草地、池塘和小路
2、贴绒教具:小鸟与鸟妈妈、小兔与兔妈妈、小鱼与鱼妈妈、娃娃与妈妈
3、其它动物图片若干。
4、图文诗歌。
活动过程:
一、逐一在背景图上出示小动物和它的妈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
1、这是谁?启发幼儿用"··与它的妈妈"进行完整的表述。
2、小鸟(小兔、小鱼)是怎么飞(跳、游)的?用不用妈妈抱?
3、请幼儿模仿小鸟(小兔、小鱼)自己飞(跳、游)得动作。丰富动词。
4、小朋友看见小动物们自己走,他会对妈妈说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二、出示图夹文诗歌学习儿歌。
1、师:"我们刚刚说的每一句话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好听的儿歌。"
2、教师出示图文诗歌并完整的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集体、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朗诵儿歌。
三、初步尝试用替换动物的方式仿编儿歌。
1、教师出示其它动物图片替换鸟、鱼、兔,自然地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2、幼儿有感情的朗诵仿编好的'儿歌。
四、品德教育:长大的要自己走,做一个能干本领大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将图文诗歌贴到语言区,并提供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帮助幼儿继续仿编。
2、结合体育活动,巩固:飞、挑、游、跑等动词。
课后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我所创设的情景都很感兴趣,大部分能跟着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积极性都很高,大致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也有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动脑筋,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如主动邀请他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多鼓励,多赞扬他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状况,如在让幼儿集体扮演兔宝宝时,幼儿出现了乱窜的现象,我费劲将他们拉了回来,这提醒我以后,在设计活动时,我要考虑得更周到些,将一些意外状况都要考虑在内;我未交代清楚动物的家与幼儿园的位置等。
活动结束后,更加觉得我要特别注重活动中的细节,如我在与幼儿互动,我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时,在走到兔宝宝家时,可以与幼儿一起跳着去,不要一本正经的走过去;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可以灵活机动,加上“天亮了,宝宝起床上幼儿园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个别与集体的互动要合理分配等。
小班教案优秀 篇18
目标:
1.初步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泡泡。
2.能运用图形和线条的组合表现简单的人物特征。
3.体验洗澡的快乐,愿意做爱清洁的宝宝。
准备:
1.印有浴缸的材料纸人手一份。
2.水彩笔、背景墙。
过程:
1.幼儿回忆洗澡经验。
(1)出示宝宝洗澡图片一,师:“看,这个宝宝在干什么?”(洗澡)
“你们每天都洗澡吗?”
“你是怎么洗澡的?”
2.观察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泡泡。
出示图二,师:“这里有什么样的泡泡?”
3.教师结合洗澡儿歌范画。
师:“我们也来洗个澡,好吗?”
(1) 出示范画一
淋湿身体(淋湿头——淋湿身体——淋湿手——淋湿脚)——画宝宝,
抹肥皂搓泡泡——选择油画棒画泡泡
①教师画两个不同的泡泡。
②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不同的泡泡形状。
师:“还有什么形状的'泡泡呀?谁来画?”
③请1——2位幼儿画。
清水淋浴冲洗干净
(2)出示范画二
师:“瞧,这个宝宝也在洗澡,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4.幼儿绘画。
师:“你喜欢洗澡吗?”
“把你洗澡的样子画下来吧,要搓出许多不同的泡泡哦。”
5.欣赏与评价幼儿的作品。
把幼儿的画贴在背景墙上,“你喜欢哪个宝宝的画?”
小班教案优秀 篇19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喂鸡》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公鸡叫、母鸡下蛋等表演动作。
2、尝试根据画面的有关信息及已有生活经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公鸡和母鸡的样子。
3、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与众不同的意识。
活动重点:
初步熟悉歌曲《喂鸡》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公鸡叫、母鸡下蛋等表演动作。
活动难点:
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与众不同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观察过公鸡、母鸡,并初步了解公鸡和母鸡的外形特征及动作特点。
2、幼儿用书:《喂鸡》
3、音乐mp3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幼儿听歌曲的前奏说出歌名,并重点练习唱第1、2句
师: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小小蛋儿把门开》,我们再来唱一唱。
师:我们再来把第一、第二句唱一唱吧。
师:如果加上好看的动作那就更棒了,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二、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喂鸡》,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并熟悉旋律。
1、引导幼儿看ppt,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师:图中有谁?他在干嘛?教师慢速、完整的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内容
师:我们来看看第一张图奶奶养了几只鸡?是什么鸡?两只鸡每天忙什么?(配合ppt)
师:一只下蛋时会怎么叫?另一只怎么打鸣?
3、教师梳理歌词并初次演唱。
师:歌曲讲了奶奶喂鸡的事情,所以名字就叫喂鸡。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说一说奶奶喂鸡的事情,现在听老师来唱一唱喂鸡的故事。
师:老师再来唱一唱喂鸡,你们仔细听,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哼。
4、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师:老师不唱了,我来看看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
三、幼儿尝试创编表演动作。
1、创编第一、二句的动作。(奶奶喂了两只鸡呀,两只鸡,两只鸡。)
师:有什么方法让别人知道奶奶养了两只鸡呢?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教师反馈并帮助幼儿整理动作,再带领幼儿边唱边有节奏的做动作来练习。
2、创编三、四句的动作。(大母鸡和大公鸡呀,大母鸡、大公鸡)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看见过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图上的大公鸡是什么样子的?你还看见过怎么样的大公鸡?
师:那你还见过母鸡吗?母鸡又是什么样子的,图上的大母鸡是什么样子你还看见过什么样的大公鸡?
教师演唱三四句,幼儿练习在第四句时有节奏的表现大公鸡、大母鸡的动作。
师:老师来唱,你们来做一做公鸡和母鸡好不好?
3、创编第五到八句的动作。(一只每天忙下蛋呀,哎嗨哟,哎嗨哟。一只清早喔喔啼呀,一只清早喔喔啼喔喔啼)
师:母鸡下蛋是什么样子呀?谁来做一做。
师:公鸡喔喔叫是什么样子呀?谁也来学一学。
教师带领幼儿练习。
4、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师:我们自己把《喂鸡》的动作编好了,来表扬表扬自己。那我们来完整的表演下吧(教师用表情鼓励幼儿做不同的动作,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有节奏的表演师:
师:在歌曲结束时,我们还可以学公鸡叫,我们来试试看。(师幼练习最后两句)
师:哟真棒,现在我们都是小小演员了,全体起来,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表演一下。
小班教案优秀 篇20
设计意图:
《咕咚》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经典童话故事,内容生动,幽默动感十足。落入水中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吓坏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体的慌张,顿时乱做一团,最终发现是自己吓坏了自己。本节教学设计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基础后,让幼儿不要惊慌,要沉着,要先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体验师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动物的`情绪,学会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活动难点:体验动物逃跑时的紧张情绪。
活动准备:
1.绘本ppt,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大图一套。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听到"咕咚"声,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表演导入(一只胆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听到"咕咚",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2.提问:刚才的小老鼠怎样了?(逃跑)它为什么要逃跑呢?(害怕)它害怕什么呢?(咕咚)"咕咚"会是谁呢?(幼儿猜测)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观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师:小老鼠跑着跑着,会遇到谁呢?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播放课件,和幼儿一起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大熊并学学他的动作。再模仿小动物们紧张的样子。
2.讨论并理解故事内容。
(1)师:让大熊带着小动物去找"咕咚"我们来想想,小老鼠吓得往前跑时,碰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及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声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儿,让幼儿体验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总结本节教学活动,放松身体。
小班教案优秀 篇21
活动目标:
1、对泥塑活动感兴趣,体验塑造活动的快乐。
2、运用已有的经验、技能大胆塑造。
3、学习从多角度观察的方法,表现自己对狗的瞬间动作与姿态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在泥工区开设一面小墙饰———幼儿搜集的狗的图片、照片等关于狗的内容。
2、各种材质的玩具狗(绒毛狗、布狗、石膏狗、塑胶狗)。
3、将活动室两个大窗台作为陈列泥工作品狗和玩具狗的场地,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欣赏评价、抚摸感受。
4、帮助幼儿完成作品所需的不同的胶泥,软硬的电线、小木棍、豆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在种类繁多的狗中确定下要塑造的两种体态特征表现明显的狗———大狼狗和京叭狗。
二、谈话导入
你喜欢哪种狗?喜欢它的哪种样子?请幼儿表演一下狗的姿态,重点帮助幼儿整理当时狗的身体动态和头部、嘴部的特征,分析大狼狗与京叭狗的凶狠和温顺表现最明显的部位,如:大狼狗遇到生人两耳竖立,瞪着眼睛,张开大嘴,吐着舌头很凶狠,它跑起来身体细长,骨架明显。小京巴狗圆滚滚的.身体,圆圆的小脑袋,短短的小腿很可爱。
三、幼儿按意愿塑造
四、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幼儿在塑造过程中的表现,如遇到技能表现的问题,以平行游戏的方式影响或示范;姿态表现上的问题,可播放录象或抚摸感受玩具狗或辅助工具来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五、相互欣赏、评价。
小班教案优秀 篇22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尝试双人划船和多人划船。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观看过划船表演
(材料准备)音乐、课件、四条长即时贴
重点:
体验划船的快乐
难点:
多人划船时的动作一致
教学过程:
一、观看划船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嘛?(在划船)
他们划船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他们有的是双手在中间,前后划船的,有的是双手在身体的一侧左右划船的。
二、欣赏划船
1、欣赏歌曲、动作练习(重点)
提问:歌曲里的人们要怎样划船才能划得快又好?(要跟着节奏用力划)
“让我们一起听着歌曲,做一名划船运动员练习一下吧。”(幼儿在椅子上第一段前后划,第二段左右划)
2、两两面对面划(重点)
“一个人划船的力量太小了,我们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划好吗?”(幼儿面对面坐地上,手拉手划)
3、列队左右划(难点)
提问:我们要去参加划船比赛了,船还不够大,怎样才能造出一艘长长的大船呢?
小结:大家前后连起来,一个接着一个就能变出一艘大船。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重点引导幼儿按照地面即时贴提示排成四队,较为小跑步,手为划桨动作。
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入四艘大船的首尾相接,联合穿行队形。
三、表演划船
第一段双人划,第二段变成四艘大船划。
【小班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的小班教案02-26
小班教案优秀02-14
小班《动物》优秀教案12-24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04-05
小班小寒优秀教案01-06
优秀小班体育教案01-02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04-01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1-22
小班活动教案优秀02-06
小班优秀健康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