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地理教案 推荐度:
-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能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过程与方法:
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能够读出某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培养读图获取信息、概括总结得出规律的能力;
根据具体情景,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找到同一时间在不同季节的照片,作为导入,更为直观)
[情境创设]去年6月,李明的父母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李明分析原因吗?
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轨迹图么?
3、用画简单示意图的方式介绍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注意正高与太阳直射点的联系,直射光线与晨昏圈的关系
(1)随纬度变化在同一天,每个地方的正高是一样的么?在什么地方最大?最大为多少?(离直射点越远,正高越小)
观察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完成表格一:小结规律:同一时刻,正高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注意表述)
由此我们可否计算出某天某地的正高?比如,计算夏至日时北极圈的正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纬度差)
练习:计算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北京和钦州当地正高(北京40°N 钦州22°N)
(2)随季节变化小组讨论完成:不同纬度范围的正高出现最值的时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
赤道上
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3)应用
①楼高与楼距:规律总结:H=Ltanα
(H为楼高,L为楼距,α为当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
例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
(1)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
规律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为余角
例2: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 B、30° C、47° D、60°
③影长、影子朝向与立杆测影求正午太阳高度或当地纬度
(课后作业:设计实验利用正高求当地纬度)
4、[过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仅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使得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依据日常经验:哪个季节天亮得最早?夏季。哪个季节天黑得最早?夏季。也就是说,夏季的昼长是最长的。其原理和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接下来继续学习。
(1)概念:晨昏圈将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昼弧长度代表昼长,夜弧长度代表夜长。
对于同一纬线圈,昼弧长于夜弧时为昼长夜短。当夜弧为0为极昼;当昼弧为0时为极夜。
观察昼夜长短变化动画,填空:(师先示范)
太阳直射________,北半球昼____夜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分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赤道五种情况。)小结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1)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2)12.22到3.21,直射点向哪里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3)北半球昼渐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哪里移动?
(4)当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小结规律②太阳直射点往哪边移动,该半球(除极昼地区)昼越来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有没有昼夜等长的`情况?③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实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基础上学习了地球公转的两个地理意义——正高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同一时刻的正高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而同一纬度上的正高和昼夜长短情况会也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正高和昼夜长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来探讨!
高一地理教案2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教学过程
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修Ⅰ主要学习了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必修Ⅱ,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内容有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
师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700万,预计到20xx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请同学们看图1-1-2世界人口增长,然后思考一下问题:
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
板书:一、世界人口增长
师(指图总结)世界人口增长呈现“J”形曲线。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持续性是指世界人口的发展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阶段性是指人口增长经历了古代(农业革命开始-工业革命开始)、近代(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人口增长特点又存在着差异。农业革命时期,战争、灾害、疾病、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时期各个发展国家独立,工业革命创造了极大地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机器工业代替了农业手工业,死亡率降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较快。
师人口增长在空间上也是有差别的。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的差别就是空间上的差别。请大家看图1-1-1比较一下欧洲和中国在近50年之间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何在?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个概念,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人口增长有快有慢,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师板书衡量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生从1950-20xx年,欧洲和中国的人口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但欧洲的人口增长较慢,出现负增长。原因:欧洲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出生率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中国采取计划生育以来,经济有所发展,医疗水平提高,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减少。
师很好。(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进入低谷;之后经济发展,死亡率下降,由于补偿性生育导致出生率陡然上升,增长率高,在这以后出生率维持较高水平,人口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前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使我国出生率略有回升,增长率随之回升,中期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随之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少,这句话对吗?
生人口数量增加的多少取决于人口基数和人口增长率。一个国家尽管增长率较小,但如果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数也会很大。例如,中国尽管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可达10003。同理,一些国家尽管自然增长率较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净增人口数也较少。
我们思考:为什么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1.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
2.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3.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板书:影响原因——生产力是根本
总结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承转)通过对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板书:二、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师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世界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继续读教材5页第一段)
通过对近代世界人口问题的研究,人口学家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
(讨论)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讨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阶段、原因及地区分布等。
第一组:“高—高—低”模式第二组:“高—低—高”模式第三组:“低—低—低”模式
学生讨论后,教师对各组代表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回答,若有答错的地方,可再进行讨论或及时给予纠正,最后教师作总结概括。
同的特征。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人口增长上的分化比较明显。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表“1930-1940年世界人口
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图”
师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低—低—低”模式。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三低”特征,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的趋势,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死亡率虽然已降至与发达国家持平,但是出生率仍然较高,尚处于下降过程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过度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地区。由于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因此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也属于“高—低—高”模式,处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阶段。目前世界人口增长,95%来源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师世界各大洲在不同的时期人口增长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请看图分析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生非洲国家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模式。亚洲和拉丁美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稳定增长。欧洲、北美、大洋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下降。
师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基本步入现代化的人口增长模式。师阅读P8“中国人口变化模式”这段文字,
思考:
(1)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始于哪一年?计划生育以后。促进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是哪种人口增长模式?
生(1)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二是制度因素。国家的人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促进了出生率下降。三是计划生育因素。少生、优生、优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承转)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所处的阶段和类型,会影响这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师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可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可以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直观显示。教材图1-1-4“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问题:说出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所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师(总结)“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承转)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反过来,人口增长模式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师(提出问题)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能够满足农业社会时期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利”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高一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
[学生阅读]
回答问题:
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②什么是人口迁移?
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
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展示] 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承转]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示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
探究问题:①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讨论回答]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新兴工业发达;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承转]从以上分析:引起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生态因素。
[阅读回答] ①自然环境因素中哪些是拉力,哪些是推力?
②什么是环境移民?三峡移民是否为环境移民?
答案:拉力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地形平坦,资源丰富;
推力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称为“环境移民”或“生态移民”。三峡移民并不是环境移民,因为环境移民是被迫的,结果都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举例: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
[承转]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阅读课本]回答:
①经济因素中的拉力、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
答案:拉力为经济水平高,迁入率高。推力为经济落后,迁出率高
表现: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发展,交通运输
[展示资料]深圳-年轻的特区城市、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
提问:造成的人口迁移分别受哪个因素影响?
答案: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活动参与]学生阅读课本活动要求,看图分组讨论: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
②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方向: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从山区向平原——从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原因:①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
②城乡之间收入是促使人口大量迁移的根本。
③国家政策允许人口迁移。
[阅读提问]阅读课本材料: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
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与巴尔干地区的人口迁移分别是有什么因素引起的?
答案:国家政策、战争即政治因素。
[自主学习] ①社会文化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个方面?
A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B印巴分治 C老张到深圳去和儿子一起居住(文化教育、宗教、家庭婚姻)
[活动参与]阅读课本活动要求,讨论回答:
①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②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剩余。主要受经济原因影响。)
③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经济因素)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在以上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讨论回答:
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对经济、文化发展深远影响;同时对城市的环境、交通、住房等产生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1. 热力环流:a.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b.热力环流的产生及图示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
教学重点、难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
知识结构:
来源:太阳辐射
大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唯独差异
气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的 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 大气的水平运动 只改变方向的力:地转偏向力
动 阻力:摩擦力
大气水平 低气压中的大气,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气旋)
运动形式 高气压中的大气,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北半球反气旋)
引入: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夏季风带来了雨水,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全靠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一、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指出: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1) 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 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 水平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即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小结: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
(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练习: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 ①
气压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①) ④ ② 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气压低于③。
判断:书P34《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③
①城区因工业生产与汽车等人类活动,气温高于农村,称为“城市热岛”。
②图中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③规划时应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距离之外。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大气水平运动中所受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使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力的产生:水平气压差
判断:右图所示的4点中
大气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的是 B a b 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c
③特点:A.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压线
C.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b点风力最大。
(2)地转偏向力
①力的产生:地球自转。
②特点:A.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问:如何改变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B.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练习: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C
1006 1012
1008 1010
1010 1008
1012 1006
A B C D
( 3 ) 摩擦力
读图2.11《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无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面平行。
②低空(近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
交角。
∴风向与等压线有无交角,可以判断风在高空还是在
低空(近地面)。
2、 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判断:
①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②再确定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与风向成90°的是地转偏向力。
④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结:①从右图中可分析出风所在的南北半球,气压高低,高空还是低空。
②近地面大气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压中的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运动。
高压中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运动。
高一地理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三、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与分类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1)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2)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总结分析:
(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课件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xx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四)断层构造地貌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一地理教案6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带雨林区的民居,西-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7
教学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一、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如图2.33,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
几种气象灾害对比表
种类概念成因分布灾害表现防御措施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气旋的强烈发展
热带、副热带海面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防灾、减灾
暴雨洪涝
24时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强烈上升降水时长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洪涝、农田被淹、财物受损
监测、预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干旱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
长期无雨或异常偏少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社会经济不稳
农牧林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寒潮
大范围剧烈降温,伴有风、雨、雪等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
我国冬半年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受冻、建筑物毁坏、破坏牧场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
教学后记:
各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让学生从具体实例着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应急准备。
高一地理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高一地理教案9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而展开的,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知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乡土地理的内容,本人先后采用了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广州本田厂等例子。使学生感到这一知识讲的就是自己周围的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本节内容的主线,即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理清知识线索,使本节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现象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我将每个班分成四个小组,各组分别调查“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
并对每个调查内容提出调查要求。
1.新塘牛仔业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做一条牛仔裤要经过哪些工序
C.做牛仔裤的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2.永和经济开发区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工人工资是多少
C.工厂租金是多少
D.厂区附近的交通情况
E.厂区附近有没有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导入新课]
1.请问生产一条牛仔裤经过哪些工序
2.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3.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组讨论,找代表发言。
[图片展示]新塘牛仔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围绕图中牛仔工业的分布,说出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一家工厂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些工厂联系在一起可以进行消息交流,工作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
板书:1.工业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专业化工业集聚
[图片展示]永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分布图
[提问]
1.主要有哪些工厂?
2.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3.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图中工厂的分布及课前准备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这些工厂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布局在一起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板书: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用公共设施的工业集聚
[承转]由于工业联系而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工业地域。
[提问]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新塘牛仔城和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永和经济开发区在形成上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的关系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各工厂由于共用公共设施而集聚在一起。
[知识拓展]世界上有许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面包城”,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城。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很少形成工业城。
[承转]从工业联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集中在一起,产生工业集聚现象,而有些工业虽然有联系,却是分散在世界各地。
[提问]
1.分布在广州经济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总厂有没有联系?
2.两间工厂有联系为什么不集聚在一起,而却分散在不同的国家?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工业分散可以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力丰富地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知识拓展]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设立生产厂家外,还设立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问]什么导致工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也能取得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现代化的交通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热点渗透]广州本田在新塘镇沙埔正在大规模地筹备建建厂,假设抵制日货成功,你们认为这间工厂还能否建成?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七、教学反馈
1.保洁公司在广州设厂的目的是什么?
A.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接近市场
C.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 D.减少污染
2.根据工业的集聚效应,你认为在仙村最好布局什么工厂?
A.制药厂 B.炼油厂 C.硫酸厂 D.瓷砖厂
3.我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投资建立的工厂正式运行,所雇佣员工大部分是美国人,而美国人的工资要高出我国好多倍,海尔雇佣美国员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降低生产成本 B.提高美国就业水平
C.增进中美友谊 D.企业文化建设
4.新塘牛仔业的集聚与新塘太平洋工业区集聚现象是否一样?目的分别是什么?
5.仙村的主导产业是水泥厂,随着经济的发展,仙村有没有可能发展成水泥城?为什么?
6.东莞家电分布是属于集聚还是分散?
7.东莞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称,现有3000多家电脑生产企业,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探究活动
上网搜集有关辽宁鞍山工业城,1、鞍山主导产业是什么?还有哪些工业?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2、主导产业生产工序如何?3、工业是分散还是集聚?为什么?
高一地理教案10
主要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
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教学重点:
1、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2、阐明东北区农业、工业等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3、指出东北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面积78.8×104k㎡,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696万(20xx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表结构
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二)自然景观
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二、资源优势
(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耕地面积为192×104h㎡,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7%,人均占有耕地为0、167h㎡,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2倍。土壤比较肥沃,东北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全区可垦荒地多,约有667×104h㎡。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以红松、糠椴、胡桃楸、水曲柳等为主,材质优良。
(3)东北草甸草原区,草地面积2866、7×104hm㎡,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8%,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饲养。
(4)本区内陆水面约333、3×104h㎡,南临黄海、渤海,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二)水资源比较丰富
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90多条,水网稠密。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1653×108m。6—9月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0%~80%。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330×108m。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为1530×104kW(大于10000kW),其中可开发的约为1370×104kW。
本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歉,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比较齐全,已探明储量的'有100余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达45种。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矿产。
有菱镁矿、石墨、滑石、白云石、石棉、钾长石、硼、金刚石等。相互配合良好,便于开发利用。
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加工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
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基础,以鞍(山)钢、本(溪)钢为主,建起了包括大连钢厂、抚顺钢厂、北满钢厂,以及通化、齐齐哈尔、凌源等钢铁厂在内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主,形成机床、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中心,能够生产汽车、内燃机车、船舶、铁路客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能够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
(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
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全区煤炭储量约723×104t,煤集中分布在本区东部和西部。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的储油和产油区。其中80%的储量集中分布在大庆。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
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远景;建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业也具有优势。
二、农业基地建设(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本区是大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的农业地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玉米、大豆、甜菜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2%,45%和54%,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甜菜、亚麻、柞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90%和82%,均为本区的重要工业原料作物。
(2)以农区舍饲为主的畜牧业。本区畜牧业既有与耕作业紧密结合的舍饲畜牧业,也有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但以舍饲为主。全区产奶量约占全国的1/4,是中国主要产奶区。
(3)具有全国意义的用材林基地。东北区是全国的天然用材林区,全区林地总面积约4665×104h㎡,其中有林地3550×104h㎡。东北林区基本上为国有林区。全国130多个森林工业局有82个分布于本区。
(二)松嫩平原农业基地建设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今后应立足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解决产量不稳不高的问题,加强水利建设和建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增强对旱、涝的抗御能力;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避免、减轻低温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强化种植业和饲养业、农区和牧区的结合;巩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甜菜以及肉、奶为主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三)三江平原的开发治理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的低湿平原。1949年以来,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开垦了大量荒地,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40×104hm2扩大到目前的370×104hm2。国有农场机械化程度高,机耕、机播、机械收割面积分别达耕地的99.5%,93.4%和87%。沼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泥炭资源,又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对沼泽的开发利用,应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三、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比较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在东北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居主要地位,约有70多条,营业里程占全国的28%。铁路密度达125km/k㎡,高于全国57km/k㎡的水平,纵横交织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东北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总长已达14×104km,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不同层次的辐射公路网。
以大连港为中心,以及营口、丹东、锦州港的海上运输已展开。管道运输主要是从运输大庆、扶余油田的石油至东北、北京各炼油厂,部分经大连鲇鱼湾港外运。
(二)邮电通讯业: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电话普及率低,长途电路不足,农村通讯严重落后,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四、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发展
(一)东北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
周边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与韩国、日本也相距不远。从世界地缘角度看,我国东北区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构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区正处于这一经济圈的中部,为本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南部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的港口群,在北部形成了满洲里陆上口岸。
(二)图们江地区开发
图们江部分河段是中、朝、俄三国界河。以图们江口为中心,以900km为半径,可以到达东北亚各国。图们江下游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央部位,它是我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惟一水路通道,也是实现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互补的重要结合点和经济联系的枢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小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区,把“大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图们江开发一般指“小金三角”的经济开发。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一、水利建设东北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西部水资源短缺,特别是辽中南地区,城市密集、工业集中,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是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水利建设的另一重点是松花江、辽河的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辽河支流柳河流域的水土保持。
二、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森林资源丰富是本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森林生态严重破坏:
(1)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
(2)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9世纪末至今,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由70%降到35、55%,林缘平均后退150km。并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气候变坏,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合理开发措施:
第一,坚持合理采伐。
第二,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
第三,积极营造人工林。
三、开发旅游资源
1、冰雪旅游。
2、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熔岩风景名胜旅游。
3、自然风景有千山、林海雪原、兴凯湖、以及扎龙等自然保护区。
4、沈阳故宫为清初皇宫旅游四、生态环境建设。
大量采伐森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采育严重失调,森林日减,林相渐趋恶化,特有的野生动植物也在迅速减少,有的濒临灭绝。草原建设投资很少,而开垦草原,以农挤牧的现象严重,加上草原普遍超载过牧,导致土地沙化、碱化,草原退化加剧,产草量下降。从农业上看,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普遍下降,有机质明显减少。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环境中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过剩或不足,而引起的地方病也较普遍。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等。
东北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的治理。依靠法律和经济、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土、森林、草场、野生动物、水产等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积极治理三废污染,净化生态环境;对地方病多发区加强环境的改善,逐步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
四、能源建设
为了解决能源不足,需加速建设东西部和南北两头能源基地建设。
(1)西部煤电新基地建设。重点开发霍林河、元宝山、伊敏河等大型煤田,相应新建和扩建元宝山、伊敏河、通辽、海拉尔等电厂,建设坑口电站。
(2)开采北部煤炭资源,建设一批火力、水力发电站,扩建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煤矿及相应的电厂,将来可与俄罗斯合作在黑龙江中上游建设大中型梯级电站。
(3)开发东部的珲春煤田,新建扩建白山水电站等。
(4)扩大南部的能源建设,利用铁法煤建铁岭电厂,用晋煤建绥中电厂、鲅鱼圈港口电厂,同时筹建核电站。
教学活动建议主题:东北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阅读文献
能力训练:网上收集信息能力
要求:完成1份小报告
思考与练习1、简述东北区的基本特征。
2、分析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3、分析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前景如何?
高一地理教案11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最明显的是
A.汽车制造业 B.理发业 C.服装零售业 D.煤炭采掘工业
2.下列产业活动之间的联系属于生产协作的是:
A.汽车业和造船业 B.货运公司和大型超市
C.研发机构和生产厂 D.炼铁厂和轧钢厂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影响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为水源的是 ( )
A.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B.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C.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4.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海郊区的乳牛厂——技术
B.阿根廷的牛肉出口到欧洲——交通运输、冷藏技术
C.美国一个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机械
D.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交通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水稻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为同一城市郊区,可大规模种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四种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城市消费,且地价相同。据此回答5~7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①东北平原 ②珠江三角洲
③华北平原 ④黄土高原
A.① B.② C.③ D.④
6.根据表格提供信息,如果该地距离城市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 )
①花卉 ②蔬菜
③水稻 ④甘蔗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从经济效益看,距离城市最远的作物及其最远距离边界是 ( )
①水稻 ②甘蔗 ③60千米 ④120千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永嘉县位于温州市北部,地处括苍山北部的丘陵山区。依托县内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资源,其发展了“山上茶果竹、田间瓜菜米、栏内畜和禽、水里特种鱼”的生产模式。回答8—9题。
8.该地区茶树的种植面积较广,影响茶树
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9.读永嘉县1978年和2007年农业内部结构
图,可知引起当地农业内部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科技 D.劳动
读“温州地区某鞋厂同一种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①丰富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较高的技术 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B.该鞋厂所需的资金、技术、订单全部来
自西方国家某公司
C.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气候中风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最为显著,下列四幅图中城市功能布局形式最恰当的是
13.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右图图中表示的
工业部门,排序正确的是( )
A.①电镀厂 ②火电厂 ③酿酒厂 ④化工厂
B.①电镀厂 ②化工厂 ③酿造厂 ④火电厂
C.①化工厂 ②酿酒厂 ③火电厂 ④钢铁厂
D.①化工厂 ②电镀厂 ③酿酒厂 ④火电厂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完成14-15题。
14.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15.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为“某聚落形态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 该聚落发展初期沿运河分布,便于取水和交通
② 从 1950 年起,该聚落的布局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③ 图中铁路建成于运河挖成之前
④ 1950年,该聚落形态呈条带状主要是受长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温州居民夏季用电量普遍达到高峰,直接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剧热岛效应 B.蒸发加剧,湖面萎缩
C.城市大气膨胀上升,降水增多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右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示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问题
B.生态破坏问题
C.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出来的全球性问题
19.图示国家该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偷猎
B.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栖息地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D.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读某制糖工业的清洁生产流程图回答20—22题。
20.该工厂可能在我国( )
A. 华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珠江三角洲
21.在制糖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新
产品是( )
A.浆料 B.动物饲料
C.甲烷 D.污泥
22.清洁生产流程图与原流程图相比,产生
了新的经济效益。下列关于这方面的叙述与
图相符合的是 高考( )资源网
A.使糖产量增加,提高了规模效益
B.经过必要的处理,有机废水可以达标排放了
C.干燥器的使用,增加了能源的使用量,使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D.使制糖副产品变成了一种新产品
2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反映的人地关系是
A.“人定胜天”思想 B.“恐惧依赖”思想
C.“地理环境决定”思想 D.“天人相关”思想
读右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判断24-25题
24.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B.是有一定功能的
C.是具有独立性的,不会对其它区域造成影响的[
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
25.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
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
读某地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26-27题。
26.从该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A.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C.当前该地城市化水平较高
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27.从区域发展阶段看该地当前
A.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B.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高科技可能是推动该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区域内部经济表现了低层次平衡状态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28-31题。
28.该项工程依次通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A.-疆、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上海
B.-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C.-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安徽、河南、江苏、上海
D.-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29.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能
C.天体引力能 D.生物能
30.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读右某区域图判断31-33题。
31.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红色荒漠化 D.石漠化
32.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ks5u
B.多大风,多沙质土壤
C.过垦过樵过牧破坏植被
D.全球变暖冰雪融化,流水侵蚀加剧
33.该湖泊湿地的萎缩可能的后果是
A.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引发洪涝 B.调节气候能力下降,使周边地区更为干旱
C.航运价值降低使周边联系不便 D.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读下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35.近几年来图中水文站所测长江径流量比以往更稳定,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② 洞庭湖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③ 南水北调东线开通,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加强
④ 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有3小题共30分。)
36. 阅读“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该区域的平原
地区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
住……”这首歌反映的典型区域。据此回答:(13分)
(1) “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 ;(1分)
试评价其区位条件:A 有利:
;(4分 )
B 不利: 。(2分)
(2)该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3)若图中发展粮食或经济作物、果园、乳牛、花卉等农业生产,则A ,B ,
C ,D 。(4分)
(4)该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1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材料二:甲图为“伊利集团主产基地位置图”,乙图为“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示意图”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 (填字母)模式。(1分)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1分)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点。(1分)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 等。请从草场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就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38.读下面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图表,回答问题(8分)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 经济地带。A城市为 。(2分)
(2)读上表试描述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该城市区域发展阶段已进入 (2分)
(3)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许多产业出现了生产成本加大,竞争力下降等问题,试用你学过的知识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当前粤西、粤北地区已成为珠三角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试分析当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分)
瑞安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
1—5 DDBAB 6—10 BCDAC 11—15 CABBD 16—20 AABDC
21—25 CDABC 26—30 CCBAD 31—35 ADBDD
36.(13分)
(1)水稻种植业 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当地人民的主食;(自然条件两点2分,社会经济条件两点2分)水旱灾害多发,春秋两季长受低温冻害影响;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一点1分,社会经济条件一点1分)
(2)河流(1分)
(3)A乳牛 B花卉 C粮食或经济作物 D果园(4分)
(4)水土流失(红漠化)(1分)
37.(10分)
(1)B(1分)
(2)近原料地(1分)
(3)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近市场)(近公路、交通便利)(1分)
(4)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1分),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工矿及交通建设不当(任答3点给3 分)
退耕还草地、建人工草地、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3点给3分)
38.(7分)
(1)东部 深圳 (2分)
(2)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产业;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2分)
(3)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 (任答1点给1分)
地价较低 劳动力价格较便宜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任答2点给2分)
高一地理教案12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2. 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节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下一节课(新工业区)打下基础。
3. 教育功能: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 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这节课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是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比较和观察,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比较浓。
3. 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难度:
学生学习了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综合整治,但在知识的迁移中可能出现回答要点不全面。
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
2.教学原则: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3.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情预设]: 学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
2.课件展示,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 德国的'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二、德国鲁尔区
1.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师生探讨:
(1)课件展示,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2)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3)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4)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知识链接]: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钢产量占德国70%。
4.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提取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基本都能说出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场其中一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5.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课件展示,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1)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3)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
1)、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 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2)、今天,由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在极大提升了全球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为10亿吨,1999年钢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8.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三、联系实际
1.“辽中南”老工业区,注意比较与鲁尔区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应得到什么的启发?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 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当“某东北老工业区的领导”,并做好记录,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 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用这个案例目的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比较激烈,课堂气氛活跃,但从同学们回答及做的记录来看,对比两传统工业区的相似之处归纳较好;但对鲁尔区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文字归纳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
四、板书设计
1.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新技术的冲击
3.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调整工业结构
五、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主要煤矿和铁矿分布示意图、南水北调路线图
2.学生完下列要求
(1)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还有哪些?
(2)为了尽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借鉴美国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3、问题(2)的提示:
(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3)加强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讲解工业区位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均以“案例”为中心。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辽中南工业区目前存在较大问题,让同学们去分析原因,借鉴相似类型的工业区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觉得学地理真的有用。适量、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高一地理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 了解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2. 掌握洋流的分布。
3. 能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教学重点
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演绎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设计意图1: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河流,推测学生比较陌生的洋流,初步感受“演绎法”。)
先请问大家一个小问题,都见过河流吗?给大家描述一下,河流一般都啥样? 下面请大家据此推测一下,洋流一般都啥样? 新课学习
一、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设计意图2:由风带的分布,推测部分洋流的成因——风海流)师:投放“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请大家仔细查看太平洋中洋流的分布,然后与风带中风向相对比,看一看两者之间有没有相关性? 生:南、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和信风的方向相一致,北太平洋暖流的流向与西风的风向相一致,西风漂流的流向与西风的风向基本一致。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分布一致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类似的这些洋流都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设计意图3:在空白图上画出世界上比较重要的风海流,加深印象,培养动手能力,并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我们上课前下发的的空白图上。把上述洋流描画上去,描画的时候请注意,暖流用实线,寒流用虚线。
生:画赤道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
师:从教材图示中看,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是季风洋流。这种类型的洋流该如何画? 生:答略。
师:投放“北印度洋海区图”,逐一投放冬季、夏季季风风向,洋流流向。并提请学生注意:
①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是“冬逆夏顺”,画的时候注明是冬还是夏。
②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也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2.影响洋流形成的其他因素
(设计意图4:利用已知的风海流及其他洋流的现实分布,推测影响洋流形成的其他因素。)师:刚才我们将部分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画在了空白图上,对比一下教材洋流分布示意图,我们将会发现,还有好多洋流没有画上去,这些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动画逐步演示:北赤道暖流向西运动到达大陆东岸,受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这支洋流之所以向北流,一是受陆地的阻挡,二是还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三是补偿北太平洋暖流,四其它因素。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形成阿拉斯加暖流;一部分折向低纬,补偿赤道洋流。
师: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洋流的形成除风力作用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盛行风向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此外,洋流的形成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的影响。洋流的成因很复杂,任何一种洋流的形成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日本暖流”有人认为它的形成还和海水温度差异、密度差异有关。案例分析一:郑和下西洋选择的时间
(设计意图5: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投放“郑和下西洋图”及相关材料。
郑和下西洋,出发时多选择什么时间?返回时多选择什么时间?为什么? 生:出发多选在冬季,返回多选在夏季,顺风顺水。
师:从刚才大家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第一个问题我们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继续探究第二个问题: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寒暖流的分布规律
(设计意图6:利用刚才所画图示,总结寒暖流的分布规律,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师:刚才在绘图的时候,要求大家用实线表示暖流,用虚线表示寒流。现在请大家再仔细地读一下图,看一看寒、暖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查图,找规律。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是暖流,东岸是寒流;中高纬度,大洋西岸是寒流,大洋东岸是暖流。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此外,西风漂流是寒流。
师:大陆东西两岸洋流的分布,大家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生: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暖流,有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师:投放——寒、暖流的分规律: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2.寒暖流的概念
(设计意图7:根据寒暖流的分布规律,倒过来给洋流下定义。加深对寒暖流的认识,培养推理能力。)师:刚才我们明确了寒暖流的分布,现在大家根据寒暖流的分布来试着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洋流是暖流?什么样的洋流是寒流? 生:答略。
师:与流经地区相比较,水温高的是暖流,水温低的是寒流。3.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
(设计意图8:利用前面所画的洋流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一图多用。)师:投放“洋流分布示意图”。
请大家拿出我们刚才亲手绘制的“洋流分布示意图”,找到“北太平暖流”,然后跟着我做:用笔画“8”;找到“南赤道暖流”,然后画“0”。
洋流的分布规律就是这样的。
大家看一看,在中低纬度地区,北半球洋流的分布和南半球的洋流运行的方向有何不同? 生: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
师:投放——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 生:逆时针方向。
师:投放——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方向和中低纬度的相反。南半球则形成西风漂流。师:投放——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
此外,我们刚才还提到,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
投放——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冬逆夏顺。案例分析二:哥伦布两次航行时间不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9: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一石三鸟。)师:投放“哥伦布两次航行路线图”
从图示上看,第一次航行路线相对短,但是航行的时间却长,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生:第一次航行逆北大西洋暖流,第二次航行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师:演示北大西洋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的分布。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又进一步掌握了两条洋流的分布,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洋流影响航行,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除此之外,洋流对地理环境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10:利用既有的洋流分布示意图,推测寒暖流对气候、海洋生物的分布、航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等的影响)
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这幅图中的洋流,南、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此外,这一区域还有拉布拉多寒流,东格陵兰寒流。这些洋流对地理环境还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生:答略。
师: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可以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也可以促进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从而调整全球水热平衡。
寒流可以降温减湿,暖流可以增温增湿。寒暖流交汇区可以形成大的渔场。师:为什么在寒暖流交汇海区容易形成大的渔场? 生:答略。
师:①寒暖流交汇区,底层海水上泛(海水受到扰动)(海水激荡),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由此我们也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海水上泛(海水激荡),底层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这样的地方也就都有可能形成渔场。
②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师:此外,洋流对海洋污染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净化污染还去,扩大污染范围。
师生共同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多,也很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全球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③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底层海水上泛区容易形成渔场。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⑤对航行的影响:节省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案例分析三:同一时间西欧和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不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11:应用所学生知识,具体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投放“20xx年11月14日西欧、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气温)比较”
阿杨纬度位置低,但气温却低;卑尔根纬度位置高,但气温也高。为什么?
生: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阿杨受千岛寒流影响。暖流有增温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
师:投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类似阿杨和卑尔根这两个地区,气候受洋流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还有很多。(点击)案例分析四: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12:应用所学生知识,具体分析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投放“秘鲁渔场分布图”
这个地方不是一个寒暖流交汇区,但会不会是一个底层海水上泛区呢?
投放“秘鲁渔场成因图” 生:答略。
师:秘鲁西海岸地处东南信风带,这种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在离岸风的作用下的吹拂作用下,海水向西流动,底层海水上升补偿,该海区盛行上升流,即底层海水上泛,容易形成渔场。
案例分析五:石油污染的影响
(设计意图13:应用所学生知识,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投放“日本海区石油污染图”
该海区被石油污染,如不及时清理,哪些海区还会受污染? 生:答略。
师:顺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那利寒流扩大无污染范围。小结:
洋流的分类 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 补偿流 按性质分类 暖流 寒流
四个分布规律 四个影响
中低纬北顺南逆 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 南半球中高纬西风飘流 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对气候的影响 对渔场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对航行的影响
课堂教学反思:演绎法,可以较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本课中,对“洋流的成因”这一部分内容采用演绎法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即由风带的分布推测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这一结论。但有些内容的处理采用演绎法则显得十分生硬,如“洋流的分布规律”以采用归纳法为好。由此可以看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高一地理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6、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
运用读图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四、新授
导入新课
据中国台网测定,2005年10月08日,11时50分36.0秒在巴基斯坦(北纬34.4,东经73.6)发生7.8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外,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活动智能要求预测点拔活动1
阅读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图4-32。完成: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结合实例来说明)
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哪些影响?
4、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活动2
读表“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及“中国的自然灾害”分析完成:
1、从自然灾害的类型来看具有哪些特征?
2、自然灾害通过哪些途径来限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
3、中国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活动3
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灾情”回答:
1洪涝灾害包括哪几类?各是一种什么样现象?
2读表归纳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含义及特点。
读“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及“长江洪水淹没范围”分析:
1这次全流域洪水有什么特点?
2形成洪水的气候因素是什么?
3从河流形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5从图中分析防洪压力特大地区是哪些地方?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回答:
1成灾的原因是什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它对洪灾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3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
4分析暴雨形成条件是什么?我国暴雨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分析长江洪水造成哪些危害?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读“淮河流域图”,回答:
1淮河流域包括哪几个省区?
2淮河水系有什么特点?说出淮河流域的省区、水系特点提示水系的类型。读“淮河流域有关资料”,回答:
1从地理位置上看,淮河流域易造成洪灾的原因是什么?
2从气候因素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3从地形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4从水系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5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6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有什么特征?
治理淮河的措施有哪些?
7一般河流防治洪涝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能从分析中掌握一般分析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措施。提示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
五、板书
略
【高一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01-13
关于地理的教案02-10
初中地理教案03-15
中考地理教案02-28
高一地理总结03-12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11-24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05-28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02-05
高一地理教学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