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3-02-18 18:29:17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教学难点: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义。

  课前准备:

  1分硬币、学生用尺、米尺、纸条、小棒、超市购物卡、光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入题

  今天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学习,据我了解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爱讲卫生,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刷牙、洗脸,然后吃饭上学。老师教的学生中有个男孩叫豆豆,他也很爱讲卫生,上周五早上他到学校后和我说了几句悄悄话:(幻灯片示出)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了约15米长的牙刷刷牙,刷牙后急忙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跑的太快,把1米厚的橡皮丢了。

  师:你们笑什么?豆豆的话说错了吗?能告诉我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确答案:

  床长2米牙刷长15厘米橡皮厚1厘米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量物体长度的单位。你能从你的直尺上找到1

  厘米的长度吗?(引导学生从直尺的左端刻度0开始:刻度0到刻度1是厘米)

  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你会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吗?说说画法(学生一般会说从刻度0画到刻度1)师:1厘米就只有这一点长。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长的线段呢?(100个)为

  什么?(因为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身边的故事,找出错误的单位名称游戏,唤起了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分米、毫米做准备。)

  师:电脑键盘约长5()(幻灯片出示)你知道用什么长度单位吗?

  师引导:米和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有没有其它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指出:电脑键盘约长5(分米),想知道分米是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吗?想知道1分米是多长吗?

  板书:认识分米二、实践操作,主动探究

  1、认识分米

  (1)量一量学生小组活动:直尺量出纸条、小棒

  师:纸条的长度是几厘米?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生:长度都是10厘米)

  指出: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课件出示1分米)师:纸条的长度是几分米?小棒的长度是分米?

  (纸条的长度是1分米,小棒的长度是1分米,)

  (2)沟通分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师:纸条的长度是几厘米?(生:10厘米)纸条的长度是几分米?(生:1分米)10厘米长还是1分米长?(生:一样长)我可以用哪个符号表示1分米和10厘米?(生:等于号)

  (板书:1分米﹦10厘米生齐读)

  师:在自己直尺上找到刻度0到刻度10,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一共有多少厘米?(生:10厘米)

  追问:10厘米就是几分米?2分米是多少厘米?5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呢?

  (设计意图:分米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量纸条、量小棒的长度都是10厘米的基础上,老师介绍:10厘米就是1分米。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感知到1分米的长度,并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构1分米表象。)

  (3)找一找

  师:你们的直尺子上只有这一个1分米吗?仔细找看谁的眼睛尖!启发:直尺上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分米?在直尺上指一指说给同桌

  小朋友听听。(引导学生指出从刻度1到刻度11、从刻度2到刻度12等都是1分米)

  (4)画一画

  提问:你能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先想一想,再画一画学生动手操作后讨论: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的?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一般会说从0刻度画到10刻度)

  提出要求:同桌小朋友交换量一量画的线段,及时纠正错误。

  师: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请大家同桌合作,一人比划,一人测量验证,看谁比划得准。

  (5)联系生活,体会1分米的实际长度

  师:出示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小朋友知道了1分米大约是这么长,那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呢,你也可以一边找一边量一量(从文具盒中找)。

  (6)沟通米与分米间的关系

  游戏规则:每位学生拿一个长1分米的纸条,学生接纸条。老师拿出1米长的

  (明确长度1米),提问:老师的长多少米?每个纸条几分米长?几个小朋友的纸条接在一起和老

  师的1米一样长?几个1分米等于1米?

  (板书:1米=10分米生齐读)

  (设计意图:长度单位之间近率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用手中的1分米长的小纸条接起来贴到米尺上,直观清晰的让学生探究出1米里有10个1分米,也就是1米=10分米。学生在贴纸条、看一看中自主探究了1米与10分米之间的近率。)

  2、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

  观察: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数数每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生: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

  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课件出示)

  (板书:1毫米教给学生读法)同桌小朋友指一指

  (2)沟通厘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师:请大家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2厘米是多少毫米?2厘米往后再多数一小格是多少毫米?多数2小格、5小格、7小格呢?

  数一数:(习题纸第27页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看的。

  说明:刚巧对准哪一个数字就是几厘米,不到点或超过点就要用毫米表示了。

  (3)举例体会1毫米的实际长度

  师:知道了1毫米是这么小的长度单位,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的师出示:一分硬币(厚度)、医保卡(厚度)、苏果、时代超市购物卡(厚度)、光碟(厚度)

  要求:在数学书上数出8张纸,先用手捏一捏,猜一猜,再量一量这8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大约1毫米)

  找找看,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根据学生的举例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物体,让学生量一量它们的'厚度,如5角硬币、电话卡等

  师总结补充)

  (3)量一量现在请你们来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告诉同桌你量的答案。

  (4)比一比1毫米

  师: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在数学书上数出8张纸,先用手捏一捏,同桌两人合作,一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8张纸,一人轻轻的帮他抽出书,大拇指和食指间的空隙就大约是1毫米。

  (设计意图:毫米是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学生从直尺上数每1厘米间小格子的方法直观的感受了1毫米的长度,并自主探究出了1厘米和10毫米之间的近率,联系生活中的数学书8张纸厚度、购物卡厚度、一份硬币的厚度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毫米这样的长度单位也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3、说明

  毫米与米、分米、厘米一样都是单位长度。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分米用dm表示,厘米用cm表示,毫米用mm表示。(幻灯片出示)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选择合适的单位

  (1)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铅笔,先选定合适的单位,再各自测量它们的长度。

  (估计情况:对于橡皮的厚度,学生一般会用毫米作单位;对于铅笔的长度可能用分米,也可能用厘米作单位,铅笔有长有短,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都可以,要根据铅笔的实际长度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单位。)

  小结: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哪个最

  长?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用手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这些单位长度,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单位长度的理解、认识,通过比划、比较这些单位长度的长短,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合理的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在习题纸上填空,交流确认答案。

  2、游戏:比比谁的眼力好!想想做做第6题

  (1)让学生凭自己的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最短。

  (2)用尺量出它们的长度,来验证结果。(学生分组两线段的长度)

  四、反馈评价,回归生活

  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新单位长度?和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课后选择家中的物体,从你学到的长度单位中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画片?说说动画片里得人物。

  交流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及片中人物。

  二、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瞧,孙悟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课件:孙悟空)他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兵器。(课件:金箍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短了)谁来回答悟空的问题?(课件:这时金箍棒的长度是1()。)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长度单位(边说边板书:米)。你能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吗?

  请继续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又变短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这时金箍棒的长度是40()。)厘米也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长度单位(边说边板书:厘米)。你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

  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评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中呈现的逐渐变短的金箍棒,增强了动感效果,旁边悟空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比划的方法加深对1米和1厘米的理解,较好地巩固了这两个长度单位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表象。】

  三、新授

  1、认识毫米

  (1)引入毫米

  接下来,可要仔细观察了,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得更短并进入孙悟空的耳朵)那你猜猜这时金箍棒会有多长呢?(学生积极参与猜测)到底有多长呢?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根小金箍棒,请大家动手量一量,量完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全班汇报:不到1厘米。

  这根金箍棒特别的短,都不到1厘米啦,要想准确测量他的长度,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板书:mm)

  【评析:变得更短的金箍棒,学生非常踊跃地猜测它的长度,当学生经过实际测量发现准备的学具金箍棒不到1厘米时,发现原有的两个长度单位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引起认知上的冲突,就产生了创造新的长度单位的欲望,这时告诉学生新的长度单位的名称毫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比米和厘米要小的多。】

  (2)认识1毫米

  那1毫米有多长呢?(一把直尺)请看直尺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那同样这1小格的长度也是1毫米(课件演示)。那你能在你的直尺上找到1毫米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感受1毫米

  现在请大家在你的文具盒中拿出1分硬币,然后测量一下他的厚度是多少?那你能借助这一枚一分硬币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指一生到台前演示: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硬币,然后用另一只手慢慢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就是1毫米。)通过比划1毫米,你有什么感觉吗?看来1毫米很短很短。

  【评析:先通过课件中尺子上的一小格来认识1毫米有多长,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表象,再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来验证对1毫米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借助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进一步巩固了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整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了1毫米的长度观念。】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举例,教师适时纠正引导)

  【评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毫米正确表象的认识,加强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强化了估测能力的培养。】

  (4)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直尺仔细观察,想一想,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厘米=10毫米。)

  练习1:单位换算:3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你是怎样想的?60毫米=()厘米呢?你又是怎样想的?

  (5)准确测量小金箍棒的长

  学到这里我们能不能准确量出那根小金箍棒的长度?动手量一量。全班汇报测量结果。

  练习2:老师这里还有一根金箍棒(课件出示),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长度是多少?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看来这根金箍棒的长度既可以用3厘米3毫米来表示也可以用33毫米来表示。

  【评析: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尺子自主发现了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并及时通过两种类型的练习进行了单位之间的换算,加深对两者关系的理解,特别是第二个题目的处理更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2、认识分米

  (1)引入认识分米

  下面请同学们把小手里的东西放好,坐正。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孙悟空的金箍棒又有什么样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从孙悟空的耳朵里出来并逐渐变长)老师也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根同样长的金箍棒,它又有多长呢?看谁能快速准确的测量。(板书10厘米)10厘米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来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板书:分米,dm),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齐读)

  (2)感受1分米

  你能在直尺上找到1分米并指一指吗?(学生小组合作找一找、指一指)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只要是10厘米就是1分米。找到了1分米,那你能用直尺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那就请同学们借助线段或金箍棒用手势来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那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

  (3)单位换算:(课件出示)

  1分米是10厘米,那3分米=()厘米呢?你怎么想的?80厘米=()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

  老师还想知道1米=()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评析:认识分米的教学路子与认识毫米大致相同,但是在教师告知学生10厘米就是1分米后,从认识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到在尺子上找1分米,画1分米的线段,找1分米的物体,感知1分米有多长,基本上都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形式来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让学生独立发现米和分米的关系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练习

  1、知识梳理

  同学们,请看黑板,通过研究金箍棒的长短,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把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在小组内说一说。

  2、选单位

  认识了这么多长度单位,在测量时我们要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那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课本34页第4题)

  3、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这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各是多少呢?请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并填在课本34页第2题的表格中。

  八戒的日记

  3月12日星期六晴

  早晨,我从________长的床上起来,拿起_________长的牙刷,挤出________长的牙膏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和高的哥哥一起上学去。走了________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高的凳子上,拿出长的铅笔和________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

  谁能帮八戒完成日记。指生说。

  【评析: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认识逐步完整,形成了明确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在实际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更是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并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身边的物体,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2、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2、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三、教具、学具准备:

  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问: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

  3、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

  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

  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

  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学生回答出步骤,说不全可互相补充。师强调:硬币与尺子一定要垂直。先把硬币捏在指间,再把硬币慢慢从指间抽出,指名说说指间留下的小缝大约有多宽?再把硬币塞回去检查一下。把硬币再次抽出,同桌互相看看,说说这条小缝的宽约是多少?

  (4)小组活动:

  数一数每一厘米有多少毫米?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厘米=10毫米,还能怎么说?(10毫米=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5)画一画:在纸上画出1毫米有多长。最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6)电脑出图,看米尺填数。在纸上完成,指名回答。

  (7)完成60页3题,看图说出别针和钉子的长度。

  (8)量数学书的厚度,指名汇报,说说产生误差的原因。(书纸厚度不同)强调:量时从尺子的0刻度线量起。

  2、认识分米:

  (1)提问:量数学书的长度时用毫米作单位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再大一些、比米再小一些的单位就好了,让学生猜一猜有没有?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请同学告诉大家。

  (2)小组活动:量指定纸条的长度(10厘米),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多长,用手比比,说说1分米是几厘米,再闭上眼睛想一想。(板书:1分米厘米)

  (3)提问:请你用1分米纸条与米尺比比,猜猜1米里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画一画:在练习本上1分米长的线段。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彩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 ) 桌子高( ) 从家到学校500( )

  橡皮长30( ) 文具盒厚4( ) 楼房高30( )

  小组活动:借助绳子作工具,量出杯子侧面一周的长度。师巡视,指名汇报方法。

  2、电脑出图:小蚂蚁爬房顶(三角形边长分别为1米5分米,90厘米,9分米),一共走了多长?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毫米 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2~53 页例 1、例 2,第 54 页的“想想做做” 。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 长度观念。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 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体会认识成都单位是实际生活中计量长度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价值,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份米长和一毫米厚的物品若干件。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直尺,一枚 5 角硬币;每个小组准备一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提问:谁能知道,教室的门大约有多高?要知道教室的门有多高,可以用什么作单 位来测量呢?1 米有多长?1 厘米呢?用手比划比划。

  2.说明:米和厘米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个新的长度单 位 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 认识新知

  (一)认识分米

  1.量一量。 出示一个长大约 20 厘米、 宽大约 10 厘米的文具盒。 用直尺量出文具盒的长边和短边的 长。明确:这个文具盒的长大约是 20 厘米,宽大约是 10 厘米。 指出:像 10 厘米、20 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来表示,10 厘米 是 1 分米,20 厘米是 2 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dm”表示。 (板书:分米 dm) 追问:这个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宽呢?

  2.认一认。

  让学生拿出直尺,按照 10 厘米是 1 分米,在直尺上找出 1 分米的长度,看看有多长。 提问:从直尺上看,1 分米是几厘米? 指出:从直尺上可以看出,1 分米正好是 10 厘米,也就是说,1 分米等于 10 厘米。 (板书:1 分米=10 厘米) 提问:你能用手比划出 1 分米有多长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

  3.画一画。

  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 1 分米的线段。 反馈:你是怎样画的?请同桌学生互相检查一下,再看看 1 分米的线段有多长。

  4.找一找。

  反馈:找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同桌互相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进一步感受 1 分米的实际长度。

  5.数一数。

  让各小组的同学轮流在米尺上数一数,看 1 米有几分米。 (板书:1 米=10 分米)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有几厘米,并和同学交流。 提问:数学书的厚度不到 1 厘米,要表示它的'具体厚度,怎么办?你有什么想法? 指出:表示不到 1 厘米的长度,就需要认识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大家在直尺上数一 数,课本的厚度有几个小格。 指出:直尺上 1 厘米中间 1 个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 (板书:毫米)这是我们今天要认 识的另一个长度单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现在请大家观察直尺,并在直尺上指 一指 1 毫米,看看 1 毫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明确:直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 1 毫米。

  2.数一数。

  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 1 厘米里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1 厘米等于几毫米?(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看一看。

  出示一些厚度大约是 1 毫米的物品(如,5 角硬币、身份证等) ,说明它们的厚度大约 都是 1 毫米。然后让学生在数学书上输出 10 张纸,量一量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再让同桌 学生互相比划 1 毫米的长。 提问:测量呐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指出:毫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三、课堂练习 巩固提升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各是多少毫米。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各是几毫米的? 再问:你认为怎样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的边,说一说怎样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 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自己的发现。 出示平行四边形图,让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组织反馈。 提问: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你有什么发现?

  3. 做“想想做做”第 3 题。

  完成测量后,让学生说说课桌和板凳的高各接近几分米,饼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让学生分别估计数学书和讲台的宽, 说一说估计的结果, 以及为什么估计数学书的宽要 用厘米作单位,而估计讲台的宽要用分米作单位。 让学生分别测量数学书和讲台的宽,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提问:数学书的宽正好是整厘米数吗?比 18 厘米多几毫米?可以怎样表示? 再问:讲台的宽正好是整分米数吗?可以怎样表示? 比较:请同学们比较估计和测量的结果,想一想是估计的结果准确一些,还是测量的结 果准确一些。

  提出:估计时,一般不需要得到十分准确的结果,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表示,而测量得 到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可以用几厘米几毫米或者几分米几厘米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4. 阅读“你知道吗” ,并进行交流。

  四、反思交流 总结收获(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能力目标: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

  3、情感目标: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难点:

  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学生以前学过什么长度单位?(板书:厘米cm、米m、千米km)

  (1)用手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贴1米的长度条)

  (2)那1厘米大约有多长?在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的距离时常用厘米作单位(贴1厘米的长度条)

  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mm)

  (二)新课。

  1、毫米。

  (1)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尺子。

  师:尺子上的刻度有什么长度单位?除了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 找到1毫米的长度。

  (2)生活中发现:找找生活中我们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毫米?(学生找,要求说的有理有据。)记住1毫米厚度的感觉。

  (3)巩固加深:那2毫米有多长?用手指比划。那 3mm?5mm?8mm?10mm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4)进率:1厘米之间有10个小格,一格代表1毫米,10个1毫米是1厘米。

  (5)质疑:问那我们课本中的一页纸大约有1毫米么?(要求说的有理有据),估一估,大约几张纸才是1mm厚?

  (6)学以致用:大家估一估,回形针大约有几毫米?量一量?注意事项?(同桌为组)

  (7)做一做习题:

  今天的降雨量约是5毫米。 ( )

  小结:我们学习了厘米、米,为何还要学习毫米?我们学习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ppt)

  2、分米。

  (1)引入:大家猜猜有没有一个比米小又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引出分米dm,板书)

  (2)探索: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那厘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黑板演示)。

  用手比划,记住1dm长度的感觉。(2个手指一跨大约为1dm)。

  问大家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黑板演示)

  (3)找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分米?(开关盒 印台盒的长边)

  再次加深,那你们的手臂大约几分米?(方法:用已知探求未知)

  (4)做一做习题。

  总结:手指记忆法。

  板书设计:

  五指记忆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6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

  (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 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

  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测量,做一做(67页)

  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备注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 第1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四、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 第2题,填在书上。

  六、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例1 例2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7

  教育理念:

  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内容:

  教科书6061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方法:

  指导自学法。

  学具准备:

  直尺、皮尺各一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上个月我们学校举行了校秋季运动会,我们班杨明在哪一项比赛中获得第二名?

  生:800米赛跑。

  师:在刚才这位学生的回答中有一个长度单位,谁听出来了?是什么?

  生:是米。

  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

  (生展开双臂用手势表示)

  师:在日常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这个长度单位?

  生:测量黑板的长。

  生: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生:测量大树的高。

  师:你们还学过哪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

  师: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在直尺上找出来。

  (生在直尺中指出来)

  师:在日常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

  生:测量课本的长和宽。

  生:测量文具盒的长。

  生:测量铅笔的长。

  师:用厘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数学课本的厚度。

  (生测量)

  师:结果是多少厘米?

  生:半厘米。

  生:不到1厘米。

  师:用什么样的单位测量就能得到精确的结果?

  生:用比厘米小的单位测量。

  师:比厘米小的单位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60页,仔细阅读60页的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划下来。

  (生仔细阅读,认真划重点句子)

  二、指导自学认识毫米

  师:同桌3人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

  (生同桌3人交流)

  (指名全班交流)

  生:1厘米中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师:你为什么把这句话划下来?

  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1毫米。

  师:大家在书中划的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看看。

  (生指互相看)

  师:数一下1厘米有多少1毫米?

  (生认真的数)

  生:1厘米有10毫米。

  师:大家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互相看看。

  (生在直尺上指互相看)

  师:在直尺上数一下,1厘米有多少1毫米?

  (生数)

  生:1厘米有10毫米。

  师:2厘米有多少毫米?

  生:2厘米有20毫米。

  师:大家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的'长度。

  (生用手势表示)

  师:说说你对1毫米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太小了。

  生:几乎无法用手势表示出来。

  生:跟我的牙缝差不多。(同时张嘴让大家看他的牙缝)

  生:1毫米跟1分硬币的厚度差不多。

  生:1毫米太短了。

  师:用毫米这么小的单位可以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呢?

  生:测量橡皮的厚度。

  生:测量男生头发的长度。

  生:测量铅笔的厚度。

  生:测量板凳面的厚度。

  师:三一班有个学生的凳子坏了,他爸爸想帮他做一个,和你座的一样的凳子。但不知道板凳面的厚度,你们帮他测量一下。

  (生用直尺测量自己坐的板凳面的厚度)

  生:我的板凳面是17毫米。

  生:我的板凳面是18毫米。

  师:为什么你们测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坐的板凳面有厚有薄。

  师:认识了厘米的小弟弟毫米,厘米还有一个小哥哥是分米。想认识吗?大家自学61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

  三、指导自学认识分米

  师:大家将自己认为的重点句子划下来,同桌交流一下。

  (生认真划重点句子,认真交流)

  (指名全班交流)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你为什么把这句话划下来?

  生:这句话告诉了我1分米有多长。

  师:大家在书上画的尺子中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看看。

  (生认真的指,互相看)

  师:拿出皮尺,在皮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互相看看。

  (生认真的指,互相的看)

  师:在皮尺上数一下1米有多少1分米?

  (生认真地数)

  生:1米有10分米。

  师: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互相看看。

  (生用手势表示,互相看)

  师: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分米?

  生: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生:测量课桌的高。

  师:后勤主任准备给电教室的每张桌子做一个桌罩,以保护桌面,大家说做之前需要测量什么?

  生:测量桌面的厚度。

  生:测量桌面的长和宽。

  师:第一组的同学以毫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厚度,第二组的同学以分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第三组的同学以分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宽,同桌3人合作测量。

  (生合作测量)

  汇报结果:

  生:桌面厚8毫米。

  生:桌面长12分米。

  生:桌面宽7分米。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认识了毫米和分米。

  生:我知道1毫米和1分米分别有多长。

  生:我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认识毫米、分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

  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 )厘米 床长2( ) 铅笔长15( )

  二、设问导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5毫米有多长?

  生:1分米有多长?

  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认识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平时用的直尺(幻灯片播放),这上面除了我们认识的1厘米,你还发现了什么?(一小格一小格的) 师:小博士告诉我们,这里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板书) 出示毫米定义

  (3)感知

  师:那你们现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长了吗?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毫米很小)对,因为毫米很小,所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时候就用毫米做单位 师:能不能再比一下5毫米的长度?那你现在知道5毫米有多长了吧?噢,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毫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毫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毫米?

  (5)寻找关系

  师:大家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手比一下)

  师:那还记得米和厘米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的毫米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米或者厘米是不是也有关系呢?(播放幻灯片) 师:那你现在知道了吗?( 10毫米=1厘米)

  师:那2厘米=( )毫米?3厘米呢?5厘米呢?(出示练习题)

  (二)、认识分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了1分米放到了甜甜的手心里,通过图片,你能猜一猜1分米有多长吗?(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小博士(播放幻灯片) (小博士说: 10个这样的小格是1分米,用dm板书表示) 出示分米定义

  (3)小组合作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会思考、会学习,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答,那你就跟分米成为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题目

  (1)分米跟厘米是什么关系呢?

  (2)分米跟米又是什么关系呢?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分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分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分米?

  (5)感知

  师:那你能不能用手比一下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噢,原来孙悟空又把他的金箍棒变到这么长,怪不得正好可以放到甜甜的手心里了

  (6)小结

  师:我们学过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什么?他们都叫做“长度单位” 出示长度单位定义

  三、自学检测

  师: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相信在用这些长度单位时,大家也能表现的更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你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呢?(幻灯片出示练习题)

  1、 1米=( )分米 5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4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6厘米=( )毫米

  2、小兔子身长4( ),尾巴长约7( )。

  3、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

  四、巩固练习

  1、 38米+54米=( )米 1米 -6分米=( )分米 5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38( ), 他的大拇指宽约( ), 手腕一圈长约12( )

  五、拓展延伸

  师:拿出1张白纸,谁能量出这张白纸的厚度?(生量后发现不到1毫米。) 师:其实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同样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

  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9

  整体感知:

  长度计量单位,特别是用毫米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对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是有帮助的。因为长度单位是抽象的,靠教师很难使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手段,增加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在课堂多活动、多操作。同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二)能力点

  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长度。

  2.能用手势表示 1 毫米、1 分米。

  (三)德育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厘米10 毫米,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 书的封面宽 14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 1 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宽 14 厘米多,不到 15厘米;厚不到 1 厘米,20 厘米多,多多少?不到 15 厘米,差多少?不到 1 厘米,那是多少?20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教学例 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 20 厘米多,14 厘米多,不到 1 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 20 厘米还多 7 个小格; 宽是 14 厘米还多 5 个小格; 厚是 8 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 1 厘米小,它的名字叫 1 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 厘米中间从 0 到 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 2~3、5~6、9~10 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 10 个小格,都是 10 毫米。 3教师板书:1 厘米 10 毫米

  3.请同学们想一想,1 厘米和 10 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 厘米10 毫米板书: 1 厘米10 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4.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 1 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 1 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 1 毫米、1 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 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一一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 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二)认识分米。教学例 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 10 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 1 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 1 分米中有多少个 1 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 4 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三)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 1 米、1 分米、1 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板书 4.测量,做一做67 页 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 4 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第 1 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 6 毫米。 跳绳长 2 厘米。 课桌高 7 米。 粉笔长 75 分米。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毫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分米的认识》教案02-27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05-04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04-02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02-20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01-1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11-18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01-1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15篇11-1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