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的教案

时间:2023-02-19 11:01:01 教案 投诉 投稿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国诗两首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1

  【教材分析】

  1、《蝈蝈与蛐蛐》: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运歌声不断,运充满生机。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来点出主旨;又分别描绘感受“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的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的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科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揭示的都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做新颖独创、相思颇具匠心。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中浓郁。“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可喜的划丛”,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的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的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反衬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上鸣叫”结尾,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以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这首诗的意境即精微伏美又广大深邃,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地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2、《夜》: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夜的`静谧美丽,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诗的第一节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世界的一切都归于寂静,河水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这里既有听觉也有视觉,还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第二节接着写寂静的夜色中,溪水在轻轻的歌唱,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美,然后再由听觉转入视觉,借助月的光辉,描写静夜的美丽,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反复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令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教学建议】

  1、建议对这两首诗歌进行联读教学,不宜多讲,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悟内涵。

  所谓联读,是指将内容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合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的一种教学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或增大课堂容量,或加深课文理解,或进行学法迁移,或开拓文学视野,运用这种设计思路的关键在于教者需精心挑选课文的姊妹篇,让其相得益彰,因课堂容量的限制,此种设计思路特别适合教材中精美的短篇或精彩的片段。

  2、《蝈蝈与蛐蛐》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欣赏《夜》一诗要抓住夜景的静谧、美丽的特点,体会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

  1、把握意象,感悟诗歌内涵。

  2、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意象,感悟诗歌内涵。

  2、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大意,想象画面

  1、指导朗读:

  ⑴注意几个词语的音、形、义(投影显示)。

  ⑵注意几个句子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投影显示)。

  2、理解大意:

  让学生用一句话大致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要求用填充式表述:“借助 的意象,表达了 的情感”。

  3、想象画面,分别根据两首诗的诗意,在头脑中再现幽美的画面。

  二、读出感情,理解主旨

  1、品味精粹语言,理解句子蕴含涵的感情及深义:

  ⑴《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⑵《夜》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美静谧,可为什么在第二十节却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这种写法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⑶在《夜》这首诗中,先后数次写到夜的静谧和美丽的月色,这是简单的重复吗?有何作用?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2、有感情的朗读。

  三、读出异同,把握全诗

  1、深入探究,比较两诗在内容、形式与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⑴题材相同,都是田园诗。

  ⑵写作手法相似,都是以大自然极常见的事情作为感情表达的意象,情味浓郁,意蕴悠长。

  ⑶两位诗人都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主要表现在构思方面:《蝈蝈与蛐蛐》一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仅仅描写了蝈蝈与蛐蛐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丰墨不多,都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叶赛宁的《夜》,纯然写景,反复吟咏,在写景中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四、熟读成诵,再次体味

  “联读”,是一种大容量,高质量的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其优点在于:

  1、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

  2、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

  3、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6、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课外搜集一些外国诗歌,读读,背背。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2

  知识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

  能力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揣摩精美语言,领悟诗歌的意蕴美和声韵美。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学习诗歌,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能从诗歌中获得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悟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自学《夜》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小组在实践中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去走走。说到田园诗,大家想到什么呢?

  引导学生复习田园诗知识,背诵过去学过的田园诗,如《过故人庄》《饮酒》《归园田居》等,列举熟悉的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第一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及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三、诗歌创作

  学生模仿课文自己吟诵一节,课堂朗读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交流。四、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第二课时

  自学《夜》

  1、课前准备:

  分小组学习《夜》,读、改写、画、唱、说等学习方式任选:

  请课代表牵头,自荐小组长组织小组准备。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课文、适合个人特长的方法,也可参与其中,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2、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感受:

  师:相信这样的模仿创作会培养出一大批诗歌爱好者,伟大的诗人也许就会在你们中间产生。好,下面到了百花齐放的时候,分小组自学“夜”,然后我们上台交流。

  请各个小组课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自由点评。在自学和点评的过程里,教师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要让学生感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评价时多关注学生的优点,特别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出示问题:

  诗歌抓住了“夜”什么特点?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讨论明确:静谧、美丽的夜;安适、宁静的心境。

  4、试比较《夜》与《蝈蝈与蛐蛐》的异同。

  生:两首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朗读前者时可以感觉到诗歌充满生机活力,后者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生:诗歌第二节中写“只听见溪水轻轻地歌唱”,是以动衬静的写法。而《蝈蝈与蛐蛐》中运用的是以静衬动的写法。

  生:最后一行诗中的“披”字,赋予明月以人的灵性,写出了月亮的多情。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这种情感和第一首诗是一样的。

  生:第二节和第四节中都写到“夜来临,四下一片静”、“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反复重复相同的话,给人感觉像唱歌一样,最好听的地方重复多次,令人印象深刻。这和第一首诗第1行、第9行的作用差不多。

  师:是的,反复吟诵,造成了诗的节奏美、形成回环复沓的'旋律美,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诗人此时的心境与诗歌的意境是一致的,那么安适、那么宁静。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夜、对于自然万物的喜爱与赞美。请大家深情朗诵诗歌。(全班朗诵)

  5、课堂小结: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这有限的45分钟,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6、布置作业:

  熟读诗歌,摘抄优美的诗句。

  板书设计:

  《外国诗两首》

  夜

  静谧美丽的夜色反复吟诵

  安适宁静的心境以动衬静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布置作业

  【教学总结】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在诗人的联想中,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蝈蝈与蛐蛐》一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外国诗两首》教学杂谈

  〖关于九年级语文诗歌和戏剧单元的备课〗

  我们来看《黑人谈河流》,这首诗更富于现代气质,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第一节作者反复强调河流的古老,让人想起一个词,就是“源远流长”,所以,这河流,实际上就是作者对黑人悠久历史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追随作者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重温黑人的历史。因为黑人种族见证了人类的历史,黑人的“灵魂”里容纳了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而“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表达了作者身为黑人的自豪感。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林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独运。

  3、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1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平常的昆虫的 叫声,在 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今天,我们将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区倾听生命的赞歌。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 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 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三的写作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案】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 《陶罐和铁罐》教案

  ★ 《小石潭记》教案

  ★八年级语文组歌教案4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济南的冬天

  ★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

  ★ 《春雨的色彩》教案2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4.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5.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6.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的象征手法,逐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反复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联系自身实际,深刻体会两首诗的思想意义。

  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比较鉴赏法。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理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味诗人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教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瞬(shùn)息伫(zhù)立荒草萋萋(qī)幽寂(yōu jì)延绵(yán mián)

  解释词语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延续不断。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愁闷。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二、赏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读。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如何面对人生的。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二)、简介作者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主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问题探究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3、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诗人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使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许多人把这首诗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四)、背诵诗歌

  三、赏析《未选择的路》

  (一)、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二)简介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他的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等。诗作名篇有《白桦树》、《修墙》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问题探究

  1、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4、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

  5、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路,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四、积累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五、布置作业

  尝试写几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诗,举行诗歌朗诵会,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课后反思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6

  课文简析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创意说明

  1、《蝈蝈与蛐蛐》可以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所呈现出来的场景,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2、《夜》这首诗很具有一种画面感,可以通过语言品评的方式再现诗歌所创设的意境。

  另外,这两首诗都可以通过不同之间译文的比较来品评诗歌的语言。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蝈蝈和蛐蛐

  一、整体感知

  1、诗中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幅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些场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

  1、为什么诗中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场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

  2、为什么诗中仅仅描写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却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三、比较品析

  对于济慈的这首诗歌,有许多版本,你认为那一种译文最能体现作者的歌颂大在然,歌颂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的感情。

  出示三种译文:邹绛译;屠岸译;查良铮译

  第二课时

  夜

  教学预设: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营造诗歌氛围。

  2、学生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画面感,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思考:这首诗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研读赏析

  仿照示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勒梦梦乡,

  幽暗的松林市区喧响。 茂密的松林也是静静的。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夜莺也收起了美妙的歌声,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长脚秧鸡也停止了它的快乐的叫嚷。

  三、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四、比较品析

  1、阅读另外一种译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夜

  叶赛宁

  疲倦的白昼垂向黑夜,

  喧闹的波浪起始静息。

  夕阳西下,而月亮

  沉思地在苍空浮行。

  岑寂的山谷在聆听

  平静的小溪的潺鸣。

  幽黯的.树林弯着身子,

  在夜莺的歌声中微睡。

  河水侧耳倾听呖呖莺啼,

  亲热地同沙岸叨叨絮谈。

  而在河面上,轻轻地漾起

  芦苇快乐的簌簌的声响。

  2、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活动简析:

  “雨的诉说”从《雨说》一诗引申出来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人们熟悉却并不关注的雨等几种常见现象,来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的诗意之美,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同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项活动可以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来开展。

  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活动建议:

  1、学生三项活动任选一项,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2、 活动在第一课《雨说》教学之后提前布置活动。

  3、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

  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请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活动安排: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

  在雨淅淅沥沥下起的时候,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带着一份好心情,去观察雨幕,去倾听雨韵,去感受雨情。

  1、作好以下记录:

  具体季节和时间:

  地点:

  雨的特点:

  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

  自己观雨时的心情:

  2、请你把听雨的感受及听雨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第二组:说说雨的功过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福祉与灾难的资料,了解雨的别样情形,并在展示课上讲述给同学听。(以下可参见《读写导航》)

  1.概述一个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选择一个进行探究)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

  1、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并将有关描写“雨”的名句或名段摘录下来,在展示课上向全班交流。(有关雨的古诗名句可参见《读写导航》)

  2、将自已搜集并喜欢的有关雨的文学作品,制作成配乐诗文,在展示课上与同学分享。

  全体同学: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或诗歌。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7

  关于作者:

  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

  本诗主题: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读了这首诗后同学们一定会有像高尔基所说的我开始读普希金诗时,好像我走进了树林中的一片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的感觉。

  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读准字音

  忧郁、向往、瞬息

  二、词

  解词: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三、学习本诗

  思考:

  1、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

  生活是本教科书,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战胜挫折,真正学会生活。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未选择的路》

  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一、读准加粗字的音

  伫立()涉足()萋萋()

  诱人()幽寂()人迹()

  二、解词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三、学习本诗

  思考:

  1、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句话象征了什么?为什么?

  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象征了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魅力。

  2、本诗能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哪些?

  一片树林里分开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亲切。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8

  教学目的:

  1、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了解诗歌用语同散文的区别。

  蝈蝈与蛐蛐

  济慈(英国)

  教学要点:

  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诗歌联想的特点。

  教学进程:

  一、引入新课

  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区别。今天我们要学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感受一下外国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的美好。

  2、朗读课文。(根据前面学过的读诗的方法,请同学们在读诗之前先给诗歌划上节奏和重音,然后自由朗读,注意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二、解题

  1、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济慈。

  2、请说一说你对“蝈蝈与蛐蛐”这个题目的理解。

  3、诗人写这两种小动物是为了给我们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吗?(回忆《绿色蝈蝈》)

  明确面对大自然,诗人有唱不完的歌。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

  1、朗读全诗。划出的重音处要强调一下。

  2、将你认为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的地方作上记号,并且在旁边写上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3、抽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4、小结: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喜悦之情,在朗读时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和赞叹

  四、分析诗歌构图的特点

  1、提问诗人是怎样描写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又是怎样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如何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诗的含义?

  分析这道思考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在朗读中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了解作者的

  夜

  叶赛宁(俄罗斯)

  教学要点:

  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认识诗人的写景技巧、比较两首诗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教学进程:

  一、引入新课

  1、朗读诗歌。回忆以前学过的写夜的`诗歌。提问人们对夜的认识是怎样的?

  2、关于叶赛宁。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1、问题:诗人在《夜》中主要想表达一些什么思想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补充。)

  明确《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全诗虽是纯然写景,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时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出了丰富的生命底蕴。

  2、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划出节奏,标明重音。仔细体会诗句中传达出的情感。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京剧风格和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用风趣、幽默、诙谐地情绪表演《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分角色设计表演唱,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夏天的夜晚,当人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田野却热闹了起来,同学们说说看都有些什么?(生回答,师出示一蝈蝈和蛐蛐的图片)

  2、他们两个还有一个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蝈蝈和蛐蛐》。在南边的山坡上,在一块青青的草地,草地上住着蝈蝈和蛐蛐小哥俩,它俩吃饱了肚皮没事做的时候啊,老爱在一起吹牛皮。这不,今天天气挺好的,小哥俩又走出了家门,唱歌吹牛皮了。我们来听听!

  播放歌曲《蝈蝈和蛐蛐》。

  二、新课教学

  1、师:带着问题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歌曲分为几段?情绪与风格又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三段,第一乐段8小节;第二乐段是中间带有反复记号的部分,9小节;第三段是最后的13小节。歌曲的曲调吸取了我国北方戏曲(如京戏)、说唱(如评剧)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风趣、幽默、诙谐。

  2、教师范唱,学生来跟着伴奏来哼鸣或跟着老师一起唱。

  3、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即前三句)。

  1)切分节奏型的知识点。

  (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加入自己的名字来唱唱看。

  2)乐段最后前倚音的解决。可让学生画圈或摇头来帮助学生演唱。

  3)介绍两个人物“蝈蝈”和“蛐蛐”,他俩一唱一和开始“吹牛皮”。让学生连起来唱唱第一乐段。

  4、学唱第二部分。以说唱的形式各自吹虚自己的本领。

  (1)教师可直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部分的演唱。

  (2)说白部分由教师来打节奏,学生来说,再慢慢引导学生边拍手,边说。

  5、学唱第三乐段。(1)教师可分别演唱带切分、附点、装饰音和不带切分、附点、装饰音的两种唱法,让学生进行对比。

  (2)再分乐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加入声势演唱。

  6、完整的演唱全曲。可让学生适当的'加入身体动作,。

  三、创编活动

  1、根据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分组分角色来设计表演,可以加入伴奏或其它肢体动作。

  2、分组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得出来一个怎样的道理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融趣味性与论理性为一体的歌曲《蝈蝈和蛐蛐》,它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10

  【创意说明】

  无论是莱蒙托夫笔下的俄罗斯大地还是休斯的河流,都距学生遥远而陌生。因此,本设计拟利用多种形式的课中活动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步骤】

  一、学习莱蒙托夫《祖国》

  1、朗读全诗,初步感受。

  2、续写诗句,体验情感:

  祖国啊,我爱你那野火冒起的轻烟,因为它们在我的眼里恰似一支优美的小夜曲,是那样美妙动人!

  祖国啊,我爱你那小山上闪着微光的白桦,它们正像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亲密无间,坚贞不渝。

  2、改写诗句,歌唱祖国:

  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分号为限,可分为五小节,任选一节改写成散文,必须用进下列词语:

  温馨

  宁静

  质朴

  简单

  美不胜收

  刻骨铭心

  如第四小节,可以改写为:

  我喜欢这样的温馨宁静的时刻: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看那堆满谷物的打谷场,从那里飘来阵阵丰收的馨香;再回头望望那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在暮色中静默无言,是那样和蔼可亲;在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乡亲们质朴简单的日子这样平常而普通的'乡村风景,在我眼里美不胜收,因为,我刻骨铭心地爱着这片土地!

  二、过渡,学习休斯《黑人谈河流》

  1、了解背景。

  2、体验情感:

  用诗人谈河流,就是谈

  说话。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的历史。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自己这令人自豪的种族。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在深重苦难下创造历史的伟大。

  三、比较两首诗写作的不同点

  两首诗一从空间着笔,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一从时间人手,追溯黑人悠久的历史。

  两首诗一把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爱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二通过河流这一意象来表明对自己历史的自豪。

  四、分组朗读,收束全课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把握全诗主旨。

  2、学会比较阅读。

  3、揣摩诗句,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联想和想像,以意驭情,强化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自然万物,生机勃勃,充满诗情画意,令无数诗人为之讴歌。

  二、《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一生写有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可惜他宏才初展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他的墓碑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学生朗读诗歌。

  3、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把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比作大自然的歌声,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4、诗中怎样表现虫声之美?

  衬托: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

  冬日的寂寞冷清、人们家中的温馨。

  三、《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30岁时,因思想极度矛盾,精神忧郁,自杀身亡。

  2、反复朗读诗歌。

  3、请归纳这首诗每一小节的内容: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在轻轻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夜的静谧、月色的美丽。

  4、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夜景:

  学生以小组单位自主活动,答案不求统一,只求感悟独特。

  四、拓展比较

  与郭沫若《静夜》相比,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自主发言)

  预设:

  相同──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光。

  不同──《夜》:描写眼前实景,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

  《静夜》:在写景基础上转入想像世界,引发对理想境界的遐想。

  五、课堂小结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无论济慈、叶赛宁,还是包括我国诗人在内的许许多多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并通过诗歌表现出来,渗透着自己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着生命的底蕴,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熟读这两首诗。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12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并把握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特征。

  2 、理解两首诗所抒之情的异同点。

  二、自学指导

  1、简介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孟浩然(689-641)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2、写作背景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是年春,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他希望被朝廷任用的幻想未实现,因此依然放行于山水。在岳州,他遇到被贬放的`族叔李晔,两人同游洞庭,其心情可以想见。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痛饮之际,忽见兀立在洞庭湖中阻挡湘水归江的君山,就仿佛看到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于是情动辞发,写下了这首纷愤愤不平的绝唱。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一首求职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挤,已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他便招孟浩然为荆州从事。

  三、同步练习:

  3、熟读全诗,掌握加点词的字音。

  刬却()涵虚()舟楫()羡()

  4、诗歌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试背两首诗歌。

  5、试翻译这两首诗歌。

  6、解析诗歌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

  ①诗人为何突发“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呢?

  ②“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写出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③诗人因景伤情,又借酒消愁,而君山犹在,世道如是。由此,你会想起诗人笔下的哪个名句?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①诗的前四句诗写洞庭湖的名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哪些特点?

  ②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四、当堂训练

  1、填空。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与杜甫并称__________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诗人,与王维齐名,世称__________ 。

  2、翻译重点句子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欲济无舟楫”的本义是__________,比喻义是__________。

  5.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答:__________ 。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教学重难点】

  1、诗歌诵读。

  2、诗歌仿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英国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叫济慈,他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经典的话本身也是一句诗,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诗,人的一生也是诗。如果我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时时有诗情,人生处处有诗意。写诗,并不像许多同学想象的那么困难,今天,就让我们以两首优美的外国诗为阶梯,去尝试一下写景诗的创作。

  二、品读济慈和叶赛宁,感受写景诗的特点

  1、介绍两位诗人: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自由诵读感受诗意诗情:

  ⑴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

  ⑵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引导学生交流:

  《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

  《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歌的语言:

  ⑴重点读《蝈蝈与蛐蛐》引导学生体会:

  散文一样的语言:娓娓道来,似在说话,不造作不生硬。

  感受方式:改变诗歌分行排列的方式,把它们以散文的形式排列,读一读体会一下,原来,散文诗就是一篇散文。

  ⑵重点读《夜》,引导学生体会:

  诗的语言就是形象化、细节化、生动化的语言;

  景物的铺排:松林、夜莺、长脚秧鸡、溪水、明月;

  特点的凸现:松林的“幽暗”、夜莺的“歌声”、长脚秧鸡的“欢嚷”、大河的“银星”、小溪的“银波”……

  ⑶教师总结:

  写景类抒情诗其实很简单:

  写诗,就是诚实地写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细腻地描绘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优美地表达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灵活地排列出心中的话;

  ……

  三、他山之玉:看看如何把散文变成诗

  1、把《春》的'前几段变成诗: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

  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把记叙文变成诗:

  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曾把《荷花淀》的开头由记叙文改成这样了:

  原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四、自由创作

  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为题,或者以《夜》为题,模仿这两首诗简易朴实的写法,即兴创作小诗一首并朗诵交流。

  (提醒学生:如果觉得难,可以写成散文再考虑形式。)

  五、课外作业

  自由创作诗歌,在班上举行诗歌创作比赛。

【外国诗的教案】相关文章:

《外国诗两首》教案08-26

《外国诗两首》教案05-07

《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08-25

《外国诗两首》教案14篇02-24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11篇03-05

《外国诗两首》教案11篇03-15

外国诗两首教案(通用6篇)12-25

《外国诗两首》九年级语文教案03-12

杜甫诗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