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们和我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和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和我教案1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情景点击】
【课程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说明学习生物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
4.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自主预习精细梳理】
1.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
(1)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2)癌症的预防措施
①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各种致癌因子。
②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
①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伤寒及副伤寒、梅毒、疟疾、出血热、猩红热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脑、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乙脑、霍乱、出血热等。21教育网
2.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对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病,可通过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并对确诊患病的胎儿实施人工流产,从而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2)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病的新途径,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或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受体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思考】有些糖尿病是由于基因(遗传物质)突变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从而形成糖尿,目前一般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暂时缓解,但一段时间后血糖又会升高,如何根治?
提示:采取基因工程的方法把健康基因导入胰岛细胞,即基因治疗。
3.21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对生命现象与生命本质的研究不断扩大、深入,向微观和宏观、最基本和最复杂的两极发展。
4.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许多生物现象及规律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法而被发现的。实验法要遵循一定科学过程,通过雷迪→尼达姆→斯巴兰扎尼→巴斯德的实验,不但能体验到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更能感受到实验法是挑战伪科学最有力的武器。
5.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
研究生命科学的程序包括观察、假设、实验、对假设的进一步修正,得出结论、进一步地观察、进入下一个认识周期。在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问题。
(1)观察: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观察有时需要使用一些辅助仪器,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2)测量:对被测量的对象用比较精确的数据加以表示。
(3)实验设计:预测技能实际上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作出的推论。由于预测只是推论的一种,所以可能出错,必须通过巧妙设计实验来检验预测的正确与否。在设计实验时,特别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量原则等。
(4)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叫做数据收集。运用数学知识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与他人交流。
(5)安全实验:科学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规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思考】巴斯德的实验最精巧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提示: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如图。好处是:瓶子虽未密封,却可以保持无菌。
我们和我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结合内容了解诗歌写作特点,初步学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歌写作特点学写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指导法。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和平诗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作者是怎样写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老师范读,指导诵读方法,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3、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师生点评。
2、读读想想,和平诗歌该如何写?以什么材料来表现主题?物象是什么?
3、师生交流下列问题,边读边想:
①放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并想一想,大海本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是什么情景?
②说一说: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说后再带着体会的感情齐读。
4、按以上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再读诗歌,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读出感情,然后再一次展示朗读风采,然后师生交流下列问题:
①体会“这究竟是为什么?”这句话作者总共问了几次?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让人感觉到诗人对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②为什么作者选取了“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这四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海陆空”,暗示是整个大自然都遭到战争的破坏)
四、学写诗歌:
同学们,战争仅仅是给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带来破坏吗?还有什么遭破坏?请写下来。
1、(出示)让学生仿写诗歌:
的
本来是
可是
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
2、交流,朗读自己写的诗
3、拓展运用文本语言:
1)让学生根据课文说说: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2)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并写下来: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4、回顾诗歌最后的一个标点——省略号,你觉得省略的是什么?(省略的.是美好的、无限的希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平”)
六、总结教学。
1、总结:
是啊,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热爱和平的我们一起来呼吁和平,用我们的笔老师抒发对和平的渴望。
2、配乐朗诵:
让我们带着作者的祈盼,带着对和平的呼唤,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七、课后作业。
读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话要说?请以诗歌的形式写下来,我们再找个机会来交流。
板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大海(乐 园) 失去安宁
沙漠(天 下) →战争 → 打破梦幻
夜空(家 园) (对比) 打破安静
草地(玩耍场所) 侵占欢乐
和平
我们和我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反馈
1、指名读诗,看字音A是否读准,句子是否通顺。
2、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五、自主阅读学习
1、回忆学习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六、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作业
我们和我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通过游戏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学习他们的自强不息。
2、教育幼儿学会尊重、照顾残疾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光盘、眼罩、小球、筐子、图片、、铃鼓、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盲人走路”
1、小朋友蒙眼依次进入教室,寻找小球。体验看不到光明的人的感觉 ,听声音寻找老师。
2、提问: 你蒙着眼睛走路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这样方便吗?
你是怎样找到小球的?又是怎样找到老师的?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他们属于残疾人)
3、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
重点:从语言上尊重他们,不再盲道上设置障碍。
4、小结:看不见美丽世界是很不幸,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通过辨别声音,手指触摸来完成的。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帮助我们周围看不见的人们。你还知道那些人是残疾人?
二 、游戏“运球”
1、我们的小手都能干什么?没有手该怎样做这些事情呢?现在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2、把你的手藏起来,先碰碰肩膀、再拍拍腿。
3、用你身体的来运球。你会怎样做?
4、小结:不用手有什么感觉? 保护好自己,不触摸危险的东西
三、游戏“走路”
1、认识残疾人标志,坐在轮椅上的人一般是那里残疾。
2、用腿走路很正常,可是不用腿能走路吗?小朋友试试。
3、游戏“用手走路”,小朋友有什么感觉?
4、游戏“运粮食”
5、小结:没有腿很不方便,他们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需要照顾,我们小朋友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四、看照片、光盘。知道如何帮助残疾人、学习他们的勇敢坚强、我们都是健康的人,好好保护自己,多多关心别人,尊重残疾人、谦让残疾人。这样你会在快乐中长大。
活动反思:
这节课因为准备充分,游戏活动多,幼儿很感兴趣。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在积极参与中,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痛苦,懂得了在生活中应该帮助残疾人,并且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和我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在读中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表达的感情,激发对战争的憎恨和爱好和平的情感。
2、品析诗,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
3、有感情的朗读,提高朗读能力和技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饿事例与图片,特别是儿童方面的了。
2、真情表达:
听了这些事例,看了这些画面,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播放大海,沙漠,草地课件画面,教师配以情景描述:
大家看,蔚蓝色的大海,宽广的沙漠,绿莹莹的'草地,快乐的学堂世界本来多么美好,充满着祥和。但是一声声的轰炸,使这美好的一切化为乌有,我们美丽的家园遭到破坏,多少儿童丧失生命停止战争,我们要和平这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心愿,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正是一位和平爱好者的真情呼唤。
二、学文
1、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反复读,读到有所感悟,比比看谁感悟多,提出要求:可感悟诗意,诗情,字、词、句的品析。
3、交流感悟:
⑴ 先在小组内感悟,然后全班交流。
⑵ 交流时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拨,引导其他学生也感悟同一方面内容。
4、感情朗读:
⑴ 自己根据感悟,品析内容,放开读一读。
⑵ 展示,在班上读一读。
⑶ 评,评那里读的好,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建议。
⑷ 自由读,可同桌结合,可小组在一起读。
⑸ 齐读。
三、总结
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肯定学习成果,激发读书热情,鼓励阅读。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共5个小节,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说出了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我们和我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关系
3.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4.了解自然发生说的含义及其相关的实验
5.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实验各步骤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
1.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
3.了解科学家挑战“自然发生说”的主要过程
4.理解研究生命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
三、知识梳理
(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
1、细胞的癌变
⑴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⑵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称为致癌因子,致癌因子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①物理致癌因子:该类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
②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亚硝胺、黄曲霉素、煤焦油等,农药中的有机氯杀虫剂等。
③生物致癌因子:乙肝、丙肝病毒等。
⑶预防措施:
①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各种致癌因子:
②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⑷细胞癌变的特点:
①能无限增殖;②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③癌细胞的表面糖蛋白物质减少,使得细胞之间黏着性减少,导致癌细胞在有机体内的分散和转移。
2、传染病
⑴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玻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20xx年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率为180.14/10万,死亡率为0.35/10万,病死率为0.20%.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和麻疹;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和流脑。
⑵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⑶其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的几种方法(初步认识)
⑴核酸分子杂交法(DNA探针法)
该方法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互补的双链DNA解开,把单股的DNA小片段用同位素、荧光分子或化学发光催化剂等进行标记,之后同被检测的DNA中的同源互补序列杂交,从而检出所要查明的DNA或基因。
具体步骤:抽取病人的组织或体液作为化验样品;将样品中的DNA分离出来;用化学法或加热处理法使样品DNA解旋;将事先制作好的DNA探针引入到化验样品中。这些已知的经过标记的探针能够在化验样品中找到互补链,并与之结合(杂交)在一起,找不到互补链的DNA探针则可以被洗脱。这样通过遗留在样品中的标记过的DNA探针进行基因分析,就能检出病人所得的病。
⑵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
PCR技术可模拟细胞核内DNA复制的天然过程,可在3~4h内使目的基因扩增上百万倍,达到肉眼可见的.量,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就能分析、检测基因,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的灵敏度。
具体过程:首先,研究者把DNA加热,使双链分开,然后人工合成一段单链核苷酸,即DNA引物,把人工合成的引物粘附到DNA单股螺旋上,之后按照DNA复制规律就能够复制出DNA来,重复放大50倍后就可以制成10亿个DNA分子。在PCR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是利用耐热DNA聚合酶使少量的DNA在短期内即能扩增数百万倍,便于分析、检测。
2、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的原理是指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某种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这样重组受体细胞因导入正常的基因,可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或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患者的某些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科学家不断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
观点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关键(或缺陷)
雷迪相信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来源于生殖。
腐肉上的蛆是从哪里来的?
①苍蝇与肉接触-----肉上出现了蛆
②苍蝇与肉未接触---肉上不会出现蛆①苍蝇是由亲代苍蝇在腐肉上产的卵产生的
②苍蝇或蛆不会自然发生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
尼达姆支持“微生物自然发生说”结构复杂的生物由亲代产生,微生物能否自然发生?①煮沸羊肉汤杀死微生物,用软木塞塞紧瓶口,几天后肉汤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②改用植物种子和杏仁煮汤,结果相同。
微生物能自然发生缺陷:无法排除肉汤本来存在微生物的可能;瓶子未完全密封,微生物可能进入。
斯巴兰扎尼反对“自然发生说”对肉汤彻底密封和杀菌,还会自然产生生物吗?盛肉汤烧瓶实验后一段时间
A(塞上软木塞,煮沸2min)污染
B(塞上软木塞,煮沸1h)污染
C(熔化玻璃封口,煮沸2min)污染
D(熔化玻璃封口,煮沸1h)未污染`密封的肉汤长时间加热煮沸,就能阻止外来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会自然发生。关键:严格密封和杀菌,以排除外来微生物和本来存在的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拢。缺陷:严格密封不能排除有空气时微生物可以自然发生的可能。
巴斯德不同意“自然发生说”让肉汤接触无污染的空气,微生物能自然发生吗①盛酵母菌溶液的普通瓶子(消毒后带到山顶冰川处,暴露一会儿后密封,若干年后)多数瓶子保持无菌。
②盛酵母菌溶液的瓶子(消毒后拉成曲颈瓶,未密封)保持无菌。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
①瓶内先消毒,排除其内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②曲颈使瓶内不会被污染。
(四)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
研究生命科学的程序:
①生命科学的研究大多数从观察开始。
②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③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一个初步的解释及设想,进而提出假说。
④对所提出的假说作出科学的预测。
⑤设计严谨的实验对预测进行检验,即用科学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与否。在生物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中要设计对照实验组,要考虑数量及重复性。
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论可能肯定所作的假说,也可能否定假说。
⑦修正假说并进一步观察,进入下一步认识周期。
我们和我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热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正处于繁花似锦的春天,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喜欢做些什么呢?
2、谈话:是啊!春天代表着美好,代表着幸福,代表着希望,大家每天都在享受着春天。可是,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却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双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失去了如花一般灿烂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对那些战火硝烟中的孩子们说一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3、板书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标上节号,纠正错音。
2、字词质疑: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
3、诗歌的哪几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了种种不安宁?
(1-4)
最后一节说了什么?(发出祈盼)
三、品读第一部分,了解战争。
1、作者描写了哪些地方?请快速默读课文1-4节,用圆圈圈出来。
2、指名朗读1-4节
3、自由读文,同桌讨论完成表格。
4、简单描述,这些景物给大家什么感觉?
5、是啊,原先的景象是多么美好呀!谁愿意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诗句
6、可是,现在这些景物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生回答(大海是怎样的?……)
7、原先的景物是那样美好与宁静,而现在却是这样凄惨与荒凉,把这前后决然不同的两种景物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8、从这些强烈的对比中,你意识到了什么?
9、在每一节的末尾作者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你现在明白了这究竟是为什么?一切都是因为战争,一切都是战争惹的祸。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除了可惜之外,更多的是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吗?个别读。谁能读得更愤怒些?齐读
<<<12>>>
10、(残酷的战争不仅破坏蔚蓝色的大海,还破坏了金黄色的沙漠、深蓝的`夜空和绿茵茵的草地,你们愤怒吗?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请几个同学读这几句)
11、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愤慨和抗议来朗读前4节。
四、激情朗读第5节,体会感情。
1、目睹战争带来的凄惨与荒凉后,我们特别渴望、特别祈盼什么?让我们有感情朗读第5节
2、读了这节,你有哪些感受呢?
3、有感情朗读:(引读)是啊!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齐读)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4、同学们,想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有什么?请模仿以上句式写一两句。
例如:有一个家庭,温馨的家庭,
不被轰鸣的大炮拆散!
5、(多么美好的愿望呀!我们还希望战火中的孩子……)
(齐读)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还和我们一样干什么?你说:和我们一样(
6、同学们,这里有个省略号,你觉得省略了什么呢?
7、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再次发出对和平的呼唤。高声朗读第5节。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学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板书: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2、你想对战火中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3、小结: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因为战争的灾难,人们不再幸福,让我们一起祈盼,我们一起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吧!
六、拓展延伸
1、自由读《儿童和平条约》。
2、读了之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我们和我教案8
教学要求: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已有知识,谈话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了解到了当今世界并不和平,还有许多地方的孩子在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因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发出了呼吁──我们需要和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读书就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答案就在诗歌当中。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首诗。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导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象:读了这首诗后想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战舰和水雷破坏了海鸥的乐园……
2、学生朗读,概括内容
请五位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同学注意听他们是不是都读通顺了,并且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
三、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四、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五、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1、师:可恶的战争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这是我们的心声,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说出我们的心声吧!
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啊,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点火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让我们为战火中的孩子来祈盼吧—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六、享受春天,深知责任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自由读,齐读重点段落
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我们和我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工具书,自学4个生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悟,以读激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学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训练:1.演讲。2朗诵。3词语速记,连词成段训练。
一、 导语设计
春天代表着美好,代表着幸福,代表着希望,大家每天都享受着春天。可是,有许多孩子却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双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失去了如花一般灿烂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对那些战火硝烟中的孩子说一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着和煦的春光,在美丽的鲜花中嬉戏,都能在安宁的校园中描绘自己的未来。
二、自读自悟
1.指一名学生朗读导读部分,其他学生明确要求。
2.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批注。
三、以读带讲,读中悟情
1.学生汇报读文后体会。
问题预设:
(1)词语巡弋、不速之客。
(2)感悟对比的写作手法。
(3)抓住四个为什么采用多种形式引读,读出疑惑、悲愤、质问、控诉、抗议等语气。
2.师生合作读前四节。
3.引读语:目睹战争带来的凄惨与荒凉后,我们特别渴望,特别祈盼什么?
学生齐读第五小节
4.课堂练笔:你还有类似的愿望吗?模仿第五小节写一写。
5.生读自己的练笔,进一步体会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痛苦。
6.引入资料:世界各地因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亡等情况。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最后一小节。
四、情感升华
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一起读《和平条约》,读后说说你的想法,你想为和平做些什么?
当我们不禁要问
重重地问
大声地问
疾声质问
1.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2.从这些强烈的对比中你意识到了什么?
3.每小节末尾痛心的问:这究竟是为什么?你现在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了吗?(一切都是战争惹的祸)
4.除了可惜之外,更多的是什么?(愤怒)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五、品读感悟深化理解
1.目睹战争带来的凄惨与荒凉后,我们特别渴望,特别祈盼什么?读了这节,你有哪些感受呢?(引读:是啊!我们希望、我们祈盼(齐读))
2.你还有类似的愿望吗?(模仿写一两句:拥有一个家庭,温馨的.家庭,不被轰鸣的大炮拆散。)(学生写好后展示)
3.多么美好的愿望啊,我们还希望战火中的孩子(齐读:和我们一样在)还和我们一样干什么?
4.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再次发出对和平的呼唤。(齐读第五小节)
六、拓展阅读
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一起读《儿童和平条约》,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1.学生齐读《和平颂》,然后谈体会。
2.齐颂《和平鸽》再次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结束语: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人们不再幸福。让我们一起祈盼,一起希望停止战争,还世界和平与安宁!
我们和我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蔚、弋、频、茵”等4个生字,理解“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会用“不速之客、祈盼”造句。
2.能仿照课文1~4节,补写一节诗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一美丽的家园,二是残酷的战争画面,三是其它关于战残酷性的数据和资料。
2.学生准备:收集、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争等战争的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对比,铺垫激情
1. 课件播放“平静而美丽的蓝天、大海、草原、沙漠以及人们幸福生活”的画面,交流: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2. 课件播放“残酷的战争场面、战后荒凉的废墟”,交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有怎样的感受,看着这前后两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
3. 小结:是呀,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里,有不少地方还笼罩着战争的阴影,他们正祈盼着和平,呼吁着和平,饱受战火的人们希望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般美丽而和平的世界!(板书课题)
4. 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解悟情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划出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 交流讨论:
(1)读准并理解下列词语:“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搅、祈盼”。
蔚蓝—— 你还知道哪些蓝?如嫩蓝、瓦蓝、深蓝、碧蓝、青蓝;填一填“蔚蓝的( )”如大海、天空、海面等;
巡弋——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如通过查“弋”的意思,或是联系上下文猜想;
不速之客—— 怎样的客人被称为“不速之客”,课文中指什么?战舰和水雷为什么被称为“不速之客”;
频频—— 联系“频频点头”猜测“频频”的意思,想想课文中“频频发射的导弹”说明了什么;
祈盼——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如企盼、盼望、渴望等。
(2)指名朗读课文;同桌互读,点评。
(3)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诵读感悟,体会入情
1. 出示四幅画面及相关诗句,指导朗读:蔚蓝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金黄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2. 在每句中加上“本来(该)”,再读一读,说说加上“本来(该)”后感觉有什么不同?是呀,本来是这样的宁静而美丽,那么现在怎么了呢?
3. 出示1~4小节,指导读好“本来…… 可是”的转折语气。
4. 讨论:这究竟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破坏了这宁静而美丽的世界?(残酷的战争、贪婪与残暴、掠夺与侵略……)
5. “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感情?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四、拓展补写,升华抒情
1. 其实,战争带来的残酷远不止这些,课前大家了解了战争的有关情况,把你了解到的情况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数据,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这场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摧残。
3. 读了上面的数据,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请根据你对战争的了解,选择其中一句,模仿补写。
4. 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指导朗读课文最后小节。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五、阅读链接,丰富感情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
1. 介绍条约的背景:(出示)
这份《儿童和平条约》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订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 自由朗读,交流体会。
六、作业选择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 诗歌仿写;《儿童和平条约》读后感或进一步阅读了解战争的相关资料。
我们和我教案11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了解伊拉克战争或其他中东战争情况。
2、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如沙漠本来的情景与战争的情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亡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自主阅读
1、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我们和我教案12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寻找新的能源是世界性的新课题。我们本节课文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电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学习与生活、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性的思维。用电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生活离不开电。今天,电能现在出现了紧张的情况,举国上下都在关心这个问题。我们不但要开发新的能源,同时还要节约用电。我们的小学生也知道要节约用电,却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还有家用电器普及,小学生对用电安全也非常关注。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学习电的有关知识、电的产生;电在我们生活、学习、社会上的应用;防触电的知识、触电自救的方法、探索节约用电的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一点电的知识,生活中也接触了不少家用电器。同时,学生们都拥有进行探索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们设想让学生作为一次探究活动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在生活中学习,在网络里学习,在采访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和提高。本课学习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法,能更有效地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亲自调查、访谈、参观、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的有关知识。积极参与节电宣传的活动,使学生、家庭成员、社区成员们对目前缺电形势、电来之不易等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人们的节电意识、知道在日常生活如何节约用电。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2、发展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电的特点,用电安全的方法,掌握节约用电的办法,达到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创新感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预防雷电的方法和触电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好上课用的挂图。实验的材料、设备。预测教学中会出现的困难,做好防备。为学生方法提供网络学习的网址,采访的单位和人员,向学生提供多中学习方法。
2、学生准备:分好学习小组,选好组长,拟订小组研究计划,聘请好导师,选好学习基地,采访对象等,并进行上网收集资料,采访专家学者,为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流程示意图
一、谈话和看录象导入
假如夏天里停电,你们的将会遇到什么麻烦?(让学生自由发言)对,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所以,我们要认识电,用好电,节约电,防止触电。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的王国,探索电的秘密。
二、初次探讨过程
(一)认识常用的家用电器
1、调查家中的电器。
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小组汇报,出示比较普遍家电图,介绍如何注意使用安全。
(二)、节约用电办法多。(自我调查,每人以一个月为标准,记录每个月的用电情况,分析浪费的情况,可节约的可能性,提出节约的办法,并如何在家里推广和实施节约用电的措施。第二个月进行节约用电尝试,看看节约了几度电。请大家互相介绍节约用电的好办法,并推广开去,坚持下去。将节约用电的好办法到亲戚朋友家去宣传,到社区中去宣传,让节约用电的好办法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
(三)、学习电的知识。
(1)人人上网查阅、下载有关电的知识。
(2)采访供电所和电力局的工程师,采访有关人员,了解有关电的知识。
(3)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请各小组用演示文稿形式,向大家介绍,宣传电的知识。
(四)、收集有关电的故事
1、富兰克林的故事
2、爱迪生的故事
(五)、参观发电厂
参观珠江发电厂(珠江发电厂是用煤发电,厂区干净,重视环保。珠江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4×3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占广州市属装机容量的48.2%,承担着向广州地区供电的重要生产任务。)
(六)、网上自学汇报
(七)、小组探索汇报
第一小组的探讨汇报
山东威海市利用海潮资源发电走在了全国的前头。威海拥有今天中国装机容量第二的乳山白沙口潮汐发电站。这个潮汐电站建于1970至1975年,目前总装机容量960千瓦,年发电量191万度,而实际上,这里的装机容量可达10万千瓦。
第二小组的探讨汇报
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的,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天气状况的影响,并且地热资源同时具有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所有特点,随时可以采用,不带有害物质,关键在于是否有更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目前地热能在全球很多地区的应用相当广泛,开发技术也在日益完善。对于地热能的利用,包括将低温地热资源用于浴池和空间供热以及用于温室、热力泵和某些热处理过程的供热,同时还可以利用干燥的过热蒸汽和高温水进行发电,利用中等温度水通过双流体循环发电设备发电等。
第三小组探讨汇报
风力发电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增长最快,年增达35%,美国、意大利和德国年增长更是高达50%以上。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风力发电产业,近期目标为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到120万千瓦。
第四小组探讨汇报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坐落在深圳市的东部,离香港直线距离45公里。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安装两台984MW压水堆机组,由法英两国提供主要设备,年发电量超过140亿度电。
三、再次探讨学习
1、静电小实验
静电小实验,每人准备一把塑料尺,一块尼龙布,一些纸屑。体验一些物体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说说产生静电的科学道理,体验静电。并让大家充分发言,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还发现了那些静电现象。
2、认识直流电
手电筒的`电池、汽车的电池、手机电池等。
3、认识交流电
家庭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工业、农业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至380V。电压高,人和动物触到交流电都非常危险,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电的安全。
4、安全用电宣传和触电自救
(1)不能带电清洁电风扇,不能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不能在电线上晒衣服,不能带电和用湿布擦电灯泡。
(2)发现有人触电时,要马上拉下电制。千万要手去拉。
(3)发现有人触电,如果离电制较远,千万不要用手拉,要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5、雷电知识讲座
(1)防雷电常识
雷电就是巨大的电火花。雷电流总是选择距离最近、最易导电的路径向大地泄放,凡是空气中导电微粒较多、地面上高耸物体、地面与地下的电阻率较小的地段容易落雷。
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也比谷地易遭雷击。
专家提醒:打雷时,首先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尽量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特别是不要打手机。路上行人在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当然,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装家用电器过电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
(2)遭受雷击时自救方法
雷电造成的灾害除经济损失外,还伤及到人的生命。人在遭受雷击时,电流迅速通过人体,
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脏骤停,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严重者可发生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如果伤者衣服着火,应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应在地上翻滚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以扑灭火焰。之后,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清洁的手帕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如果触电者已昏迷,应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并立即施行触电急救,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把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3)防雷电的知识竞赛(略)
(4)防雷电、防触电的表演。(略)
四、教学反思
《电和我们的生活》的学习,学生不是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而是重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网络意识,交往素养,用电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掌握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能力。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救护能力都不是很理想,值得我们重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教学设计的第一次成型时,教学的过程中基本都是老师的讲述和演示,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再读设计,我们认为,为什么我不架设多些平台让我们的学生显示自己的才华呢?于是,我们对教案进行多次修改。修改后的设计让学生有很多的动手机会。例如:设计中探索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去,到社区中去,到网络中去,到工厂中去学习,去接触新事物,寻找创造的灵感。修改后的设计的时候加入了综合性学习的元素,教学方法更灵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像一位位科学家一样,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再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探究新的知识,去设想,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在愉悦中学习,在交流、采访中提高,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成功。 专家点评
点评内容:《电和我们的生活》的设计合理、科学。本设计加入了综合性学习的元素。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向新的科学领域去探索,同时也架设了许多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平等、民主、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生们在学习、在实践中接触了新的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们和我教案13
一直大力提倡素读这种流行于私塾时代的读书方法。是经典诵读的很好的、很有效的方法。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现代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独立阅读课文的特点,我尝试运用了素读的导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学目标:
1、至少认识4个生字;
2、至少积累6个词语;
3、能通过重点词体会诗句的意思;
4、能从词语的链接中体会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5、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二、导学时间:一课时
三、导学重点:词语链接
四、导学过程:
(一)听(抄)写词语,激发兴趣
①蔚蓝金黄蓝黑绿茵茵;
②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③乐园天下家园(天堂)
④海鸥蜥蜴、甲虫星星、月亮孩子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一环节中,有听写、还可以抄写,同时还有一个()需要学生自己去填,目的是为了通过适度训练梯度,灵活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词读句,体会句意
读:竖着读→横着读→添词读成句子。
[设计意图:竖着读,体会词的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横着读,让学生进行相关链接,产生意象,有所感悟;添词读句,一方面,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对诗句产生初步的印象。教育要在不知不觉之中,当学生发觉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教育的功效就已经降低了。]
(三)反问提示,引出下文
①是这样的吗?
②那么是怎样的?
③这究竟是为什么?
④你从这句话中读明白了什么?
⑤你能找到答案吗?
(这是因为: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所以,我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第一:突出本来、本该的意思,强化学生对该词语的理解,第二:通过是这样的吗?引出学生对下面诗句的理解,明白现实到底是怎样的,从而回答那么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第三:加深对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从而为诗的最后一节的朗读和理解奠定基础,为体会课文表达情感确立感情基调。]
(四)指导朗读,小结归纳
①读:诗的最后一节;
②你从最后一节中读明白了什么?
(板书:仇恨战争祈盼和平)
③小结:是呀!孩子们,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祈盼着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让他们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板书课题: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训练,通过学生长时间的阅读和体会,我想学生形成对战争的恨、对和平的祈盼应该是水到渠成。明白诗歌中为什么要反复问这究竟是为什么?的道理、知道课文为什么要以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题是不会怎么过于困难的。]
(五)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①词语归类:词是语言的基础,理解词语可以把话说好、把课文读懂,把习作写好,词语的学习很重要;
②词与词连接在一起就是句子,诗人们也是这么做的,相信同学们也会学着做,做得像诗人一样,能成为写出自己心声的伟大的诗人!
③读是我们理解词、句、文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不是吗?古人就曾经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词、读句、读课文体到了诗歌中表达的仇恨战争,祈盼和平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用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己去用心读阅读链接中的《儿童和平条约》,相信你们也能像这节课一样读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
附:板书设计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本来本该)
↓
这究竟是为什么?
↓
仇恨战争渴望和平
蔚蓝金黄蓝黑绿茵茵;
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乐园天下家园(天堂)
海鸥蜥蜴、甲虫星星、月亮孩子
我们和我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4个新字:蔚 弋 频 茵。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歌,联系上下诗节的意思来理解诗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 (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图片。)
1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二、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3、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注意:“茵”的读法。
2、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想象大海本来是怎样的?现在是什么情景?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默读二、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读诗句
五、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六、总结课文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韵律和节奏。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2、走进资料城,了解更多关于人民渴望和平的文章。
八、拓展写作,回顾主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战争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给与他们怎样的鼓励和安慰?请把它写下来。
2、对比战乱中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呢?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我们和我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体会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2.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并提高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懂得人类对微小世界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表一或表二)每组一份酵母菌发面材料: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
学生准备:整理收集的资料,完成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并且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填写在收集表中,大家完成了吗?
2.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3.一组同学在交流的时候,大家注意仔细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他们交流后提出来。
二、资料交流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教师:哪组同学愿意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了哪方面的资料?
1.学生汇报。
(等一组汇报之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这一组的资料进行评价和质疑,由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按这样的方法,组织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对交流的资料进行讨论评价。
——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学生谈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时,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也可适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2.教师小结:大家收集的材料真丰富!像同学们刚才所介绍的,人类确实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既有食品、医学方面的,也有农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等其他方面的,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有些同学还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果。
三、尝试用酵母菌发面
(出示: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大家看,这是什么?
1.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酵母。
很多同学早餐都要吃馒头或者包子,那么馒头、包子是怎么制作的呢?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要经过发酵这个过程,通过发酵可以使面粉体积膨胀,而发酵就离不开酵母。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尝试着怎么使面粉发酵吧!
2.教师示范:
先用一小烧杯( 50 毫升)水将酵母( 10 克左右)化开,再加入面粉( 100 克左右)和匀,揉成面团,然后放入塑料量杯中。
3.教师:
现在我们来观察面粉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每隔 20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组织学生分组尝试面粉发酵的实验。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坚持记录:面粉发酵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课外继续观察记录,下节课一起交流面粉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