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
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
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三、精问,理文
1.作者怎么会看到那片爬山虎的?(这个问题涵盖了前面一至四自然段的内容,“获奖、修改、学习、激动”构成了“我”见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原因。五、六自然段为过渡段)
2、学习第一段(1-4节)
(1)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2)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四、深思,做人:
1、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问题应一分为二,先引导学生对叶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加以理解,了解其特点。课文四次写到“爬山虎”,教学时分三个层次进行。
(1)弄清顺序。部分→整体,具体—抽象。
(2)理解词句。画出时间词:“下午”、“黄昏”。找出关键词:“小精灵”、“沉郁”、“永远”。
(3)感情朗读。叶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好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已初步感知叶老院中爬山虎的“虎虎”生气。
(1)对比思考。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能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已“拥有”那份“心思”。
(2)递进思考。“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要指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推移,懂得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我”开始意识到:“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预示“我”将在叶老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影响下积极从事文学事业。
(3)换位思考。叶老对院中的爬山虎了如指掌,当“我”提及散文《爬山虎》时,叶老“眯起眼睛望望”,写出了叶老对爬山虎的感情,对年轻人的深切期望,这当然是十五岁的“我”无法理解的。
(4)总结思考。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作者每当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所以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5)文题对照。“绿绿的爬山虎”就是“我”在叶老的教导下,“我”不仅懂得了怎样作文,怎样充实自己,而且懂得了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做人。(课文两条线索因叶老为“我”燃起绿色希望而交融在一起。学生对文题似不相符的误解消除了,本文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附:板书设计
修改作文───改评
一丝不苟
指点鼓励
那绿绿的爬山虎人品作品堪称楷模
邀请作客───亲切(认真、期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2
教学分析:
课文分析叶圣陶是如何修改作文稿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是很好教导学生对学业要认真对待,不可马虎。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2、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出示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 这篇文章是1992年为 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写的,而那时叶圣陶先生已去世20多年了。让我们带着那份怀念一起读读课题,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 下面请同学们跟随作者,在30年后的今天,一起追忆30多年前的故事,一起去感受那份感动。放声读课文,标上序号,并把你的最受感动,印象最深的地方多读几次
2、 反馈: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投入呀,把你最受感动的和大家分享
3、 概括地说到底是哪两件事让作者念念不忘?(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4、 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修改作文”这件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1-5)
三、研读“忘不了”
提问:默读1-5自然段,找一找,是什么让作者忘不了??
(一)抓“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体会“忘不了”的情意
1、出示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2、细细地读,你感受到什么?(密密麻麻,到处: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把你的感受带入文字(当读——指名——齐)
3、让我们身临其境地看看这篇叶圣陶爷爷修改的作文稿(出示)哪一处,哪一个细节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标点、错字、句子的顺序、不通顺、长句改短句)
引读:怪不得作者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如此认真修改,愣住了——
怪不得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叶老把原来的作文题“一张画像”改成了“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在我的句子中删掉了“包”这个动词,使句子更——(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了)
4、可是叶老只是一篇这么改吗?只是二十篇吗?(引入叶圣陶的介绍:叶圣陶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看了介绍你想说什么?)
引读:他是一位大作家,大编辑,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作品等着他修改,等着出版。如此忙碌的叶老却为我这么认真细致地修改作文,我怎能不一下子——愣住了!
5、透过这满纸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你看到的,还仅仅只是修改符号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忙碌的叶老在桌前,埋头批阅,忘记了疲劳,可能点了一夜的灯呢!……引读:怪不得他看到这份修改稿吃惊地愣住了——
(二)抓“春风拂面”的作文评语,体会“忘不了”的`情意
1、出示句子:我虽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2、如果你就是作者,从没见过面的大作家帮你改作文,你有什么感觉?(温暖,激动,高兴,兴奋)带着这种感觉读。
叶老先生给我的感觉正如作者写的“如春风拂面”(板书:忘不了)
3、不仅对文章做了修改,让我们吃惊的是还有这样一则鼓舞人的短评,肖复兴最后也成为了一名大作家,老师在备课时候无意中找到了作者当时写下的一段感受。
(出示: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纷纷抖着翅膀。)(与短评一起出现)
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看似简短的一则评语,作家叶圣陶给肖复兴留下了什么?
4、他回想起20年前的事,由衷的感叹说——(引读)
小结:作者的自信、勇气、希望来源于叶老先生认真、平和和温暖(课件出示)
四、真情写话
1、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被一份感动所包围,把我们的感动化作文字。用“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句式写出作者的记忆。
2、交流
忘不了的还有很多,下节课学习。
五.课外拓展:
要求大家对自己的一篇作文也做细致的修改,下次带回交流。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3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要先学做人。 学习重点: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学习难点:懂得学作文要先学做人。 课时安排:两课时
阅读链接:
(1) 了解叶圣陶的生平。
(2) 了解肖复兴,以及他的创作情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等8个词语。 2.准确、流利地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重点: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难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过程:
一、我会学:(读、标、圈、注、组、查)
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给每个字组两个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删掉”“燥热。“融洽”“眼帘”“规范”“窗棂”“沉郁”“摇曳”“堪称楷模”“春风拂面”等词意,在书上做好批注。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我们一起来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真观察我都能分清。
篇( ) 帘( ) 词( ) 燥( ) 恰( ) 糊( ) 偏( ) 穿( ) 饲( ) 躁( ) 洽( ) 湖( ) (2)通过预习我能与同学们交流生字,以及词语的理解。
“推荐”,“删掉”“燥热。“融洽”“眼帘”“规范”“窗棂”“沉郁”“摇曳”“堪称楷模”“春风拂面”的意思。(可采用动作,近义词、反义词、我来说你来猜等方式。) (3)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全文的脉络,知道文章讲了哪两件事。 课文写了( )件事,分别是——和——。
(4)我要读读《资料袋》,谈谈体会。,并在文中找出举例说明。
①“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② “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 ③“把长句改成短句”。 -----------------------------------------。
④“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 -----------------------------------------。 ⑤“增添一些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⑥“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他( ),并请他到家里( ),使自己受益匪浅的(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作文( )。对人( ),堪称楷模的作品和人品。
二、课外拓展:
1、读《千纸鹤》中《球王贝利》、《晨读》、《一幕感人的短剧》。 2、读其他名人成长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抓住“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学习重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难点:在读中感受叶老的人品和作品,懂得学作文先学做人。 学习过程: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那些名人的故事呢?他们都是怎样的人? 二、读中质疑,读中解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师生分段来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体会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对我的影响。 (1)选择正确的解释
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的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A 清洁。
B 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语言标准、典范。
(2)我虽未见过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A 轻轻擦过。 B 违背,不顺。
2、找出叶老请“我”到他家做客时的环境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感受。 3、作者在文中几次写到爬山虎,这;两个句子含义深刻,你从哪些词,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眼前的爬山虎,显得虎虎有生气,眼前的叶老显得那么------------,那么------------。 眼前的爬山虎,绿得如此沉郁,叶老显得如此--------------、--------------。 4、课文最后点题,首尾呼应,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学以致用
本次作文同学们采用修改符号,以小组为单位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 教授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学生读题《那片绿绿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课文,读准字音。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三、学习第一段(1-4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5、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为什么?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处呢?指名答出示重点句。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1)“气候”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解释:气象情况;比喻动向或情势;比喻结果或成就。在这里句话里面,应该选哪一个解释?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比第一个方面更进了一步,所以用了“不仅……也……”这样的表达方法。)(板书:下大力气一丝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4)指导朗读。
7、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 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8、“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出示课件) (1)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2)指导朗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集体读)
9、学生置疑。
四、总结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好,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作业 1、抄写词儿 2、朗读课文
板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邀请做客”,感受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哪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2、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认真、平和)
二、学习“邀请做客”:
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相关句子。
1、交流汇报: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1)引导: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能成为作者的知音,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2)引导: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
(3)引导:“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板书:亲切、质朴)
2、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3、引导质疑: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3)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品味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4、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1、补充资料:
教师讲述: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2、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阅读积累:
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6
课前谈话: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什么来了?
生:爬山虎
师:出示图片,猜一猜
生……
师:大人小孩儿?
生:大人。
师:到底是哪个大人啊?
生:孙老师。
师:这就是我,我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出示录像)
师:我们在课间游戏呢。
(出示小学生的画面,让老师当大使)
(有个小学生介绍北京小吃)
师:南昌有什么好吃的?
生……
生:小小旅行家,北京有长城
生:黄山
介绍学校
师:出示校园一角,板书爬山虎,对叶圣陶有什么了解吗?
生:童话作家。
上课。
师: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和老师一起写,注意“那”字的左边是两笔,“绿”字的最下面一横稍稍长点……
(齐读课题)
师:绿绿的充满生机,再读课题。
师:想知道这篇文章里写了什么吗?那就打开课文来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表扬学生的读书姿势。)(大约5分钟)
师:谁坐好了就说明已经读完了。
(生继续读)
师:孙老师认为你们读得特别认真,再读读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
(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读得特棒。
(出示词语卡:推荐、融洽、删掉、规范、春风拂面……)
生读
生:(读)推荐、融洽、删掉、规范、春风拂面、
师:春风拂面,轻轻的拂过,再读一遍。
(生读)
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样的?
(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
学生读
(出示:曲线的“曲”“曲”两个字音的释义选项。)
师:选哪一种解释。
生选择并说出理由。
出示:两组句子。
师:第一组是写谁的?第二组是写谁的?
生:叶圣陶 肖复兴
师:肖复兴是一位作家,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和你们差不多。
师:《爬山虎的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都带有爬山虎,那篇是写植物的,这篇还是吗?
师:这篇课文是写哪两件事?在哪里可以分为两部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
师:可以交流交流。
生:1—5自然段写叶圣陶爷爷帮我修改文章,
师:我们简单的概括,修改文章,修改作文可以吗?
生:6—10自然段写叶圣陶爷爷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师:概括一下。
生:邀请做客。
师:大家跟他意见一样吗?
师:看课文的第一部分,自学这部分,一会儿交流。用笔画一画,一会儿出声的读一读划的.句子。
(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学)
师:出声的读读你划的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看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出示句子:翻到我的那篇……)
师:你从哪里看到的?
生:密密麻麻
师:“密密麻麻”什么样啊?看看叶老先生修改的。
(出示修改的文章的图片)
师:我们应该怎样画曲线直线啊,你自己读一读。
(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
(生读)
师:听到你的读,我仿佛看到“密密麻麻”。
生:从一张画像,一幅画像,我体会到用词的准确。
师:有什么不同呢?一起体会体会。
生:“幅”字用在画像上就更准确了。
师:我们平时说一幅画像,这样用字就更准确了。
板书
师:叶老先生曾经说过,你们再看看叶老的修改,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了一大段话……)
(出示:怎么你把包……)
师:两个修改符号,一个是删除,一个是删改,都有“删”字,知道“删”这个字是怎么来的?我们先看看“册”字的来历,(出示图片)古人也有写错的时候,他们就用小刀把字挖去,所以,删字就是册字加一个立刀。……
师:要想写好,注意什么?
(生说)
师:删改前的字和删改后的字有什么不一样啊?自己读读,试一试
生:书皮换成包书纸更确切了。
师:你用的是课本上的话。
师:叶老这个大作家为我这个初中生修改,你感受到什么?
生:认真
师:谁能在课文中找到呢?
(生读文中句子)
师:我感到这春风不仅吹到脸上了,还吹到心里了,应该怎么读啊?自己试试。
(生读)
师:这篇文章一千五百字,可是修改了一百多处呢,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读)
(出示修改文字)
师:配乐,叶老是教育部副部长……可忙了,但是还为我这样的学生修改文章,读——
(生读)
师:当时的叶老已经七十多岁了,牵挂着我们的成长,所以——
(生读)
师:叶老先生此时在你心里仅仅是一个认真的老人吗?
生:温柔
生:慈祥
师:叶老是一位教育家。
生:给我们关爱。
师:给予每一个学生关爱。
师:叶老后面还写了一段评语。不仅告诉肖复兴,还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写好作文的?
(生读)
师:怎样写好作文?
生:具体事实。
师:看第二句话,还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写好作文——
(生读句子)
师:你读出什么来了?
生:在这件事上深受感动。
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师:修改了一百多处呢?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提出来)
师:快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那段简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好作文的信心。
(板书)
师:走上了文学之路,成了一位大作家。他不能忘记,我们也跟随他一起,
出示: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
生填写内容,汇报。
出示:句子
师:读前面的句子,生读。
师:今天我们感受到叶老的平和,也学习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一下学习卡片上的话,看看怎么修改啊?(下课铃响)
(学生修改)
师:用上这两个修改符号。能说说怎么修改吗?
生回答。
师:还有其他地方吗?
生回答。
师:看到课题……
下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7
文本解读: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生长经历,表示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点:叶老给“我”批改作文
教学难点: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读题·释题。介绍叶圣陶。
二. 自读课文: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认读词语。
3. 分节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修改作文。做客)
四. 默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修改作文”和“做客”的段落。
2.同座互读这两个内容。
五.放声朗读“修改作文”和“做客”的内容。
六.作业:
1.誊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词语。
二. 细读课文,突出重点,引导理解“修改作文”的内容。
1. 自读课文3----5自然段,同学质疑。
2. 指读3---5自然段,考虑:
(1)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
(2)“我”有什么感受?
3. 指读3自然段。
(1)找出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读一读。
(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叶老修改多·修改细。态度认真)
(3)“愣住”何意?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生想象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4. 指读4自然段。
(1)这段话中哪些是写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
(2)哪些是写作者的感受的?(生读相关句子)
(3)从“仔细”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4)指读写叶老修改作文的句子,逐句体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5)从叶老的修改中你学到哪些方法?(逐句阅读体会,要求结合自身的作文实际来体会)
(6)齐读叶老修改作文的句子,感悟修改方法,结合实际谈自身的习作体会。
(7)看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他又是怎样的体会呢?(指读相关句子)
(8)齐读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体会。
(9)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作者此刻的心情吗?(生表述作者的内心世界)
5. 指读5自然段。
(1)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的?(生找出读)
(2)齐读叶先生的评语。叶先生的评语中交给了我作文方法,你知道吗?(作文事实具体。亲切)结合自身作文实际谈谈。
(3)作者看了评语之后,是怎样的感受呢?(读最后一句)
(4)此刻,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想象表述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 自读3—5自然段,复述修改作文的方法。
四. 感情朗读“修改作文”的内容。深化同学认识。你想说点什么?
第3课时
一. 谈话引入:这节课学习作者去叶老家里“做客”的内容。
二. 自读6---10自然段。
(1)课文在写做客的内容中几次写到了爬山虎?请把它们找出来。
(2)指读相关的句子。
三. 细读课文,突破难点,引导理解感悟作者去叶老家里“做客”的内容。
1.出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一):
(1)读句子。
(2)引导体会:这里为什么要写爬山虎?(写景抒情)
(3)“迷离”何意?为什么“像温柔的`小精灵”?(兴奋、紧张、期待)
(4)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这种心情吗?(生想象表述)
(5)感情朗读这个句子。(师引读、指读、齐读)
2. 出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二):
(1)读句子,这是什么时候的爬山虎?
(2)理解词语:沉郁、摇曳、虎虎。
(3)引导比较句子一、二中的比喻句,体会心情。为什么此时的爬山虎“像一片浓浓的湖水”呢?(心情平静,兴奋,充溢信心,期待)(4)读句子。用自身的话表述此刻的心情。(生想象表述心情)
(5)感情朗读句子。
3. 出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三):读句子,这是什么时候的爬山虎?
4. 指读第10自然段。
(1)这段话有几句?
(2)读第一句。“堪称楷模”何意?从中体会到什么?(作者很庆幸)体会读句子。再联系第6自然段朗读体会惊喜意外之情。(3)指读第二句话。理解词语:懂得、模模糊糊。既然“懂得“了,又为什么还”模模糊糊“呢?(作者很年幼)“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是哪样?(结合8—9自然段相关内容)“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么”是哪样?(结合修改作文内容理解)
(4)到叶老家做客后,作者又怎样的的感受?(读最后一句)
(5)这里写的是爬山虎,实际上是写自身的内心世界。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吗?(6)请结合上文用自身的话说说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 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1. 自由读文,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2. 讨论课文的命题。课文是写事的,请你重新给它拟题。
3. 教师小结:一个人一生中能够遇到良师益友,那是三生有幸!叶老的激励和教诲令肖复兴刻骨铭心。一天又一天,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一年又一年,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 师引读,凸显课题,升华认识。春天,在我的眼前,总有-------;夏天,在我的眼前,总有-------;秋天,在我的眼前,总有-------;冬天,在我的眼前,总有-------。
5. 教师小结: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从春绿到秋,从下绿到冬,那种刻骨铭心的激励和教诲令肖复兴也成了一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一流的大作家。
五. 相关链接:介绍肖复兴和叶至善
六. 作业:
1.积累:背诵自身喜欢的语段。
2.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作文 认真 (作品)
堪称楷模
做 客 亲切 (人品)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8
【教学要求】
1、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2、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句,练习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教学重点】
1、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检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从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在上一组,我们学习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比较长,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把课文很快地看一遍,想一想,怎样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再现再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⑴ 讨论:
课文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⑵ 交流:
你画出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
课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
五、布置作业
看看这一课的生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开火车读课文第一部分,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怎样修改作文的'。
二、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文的
1、谈话,激发兴趣:
在课文中,作者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我们看了已经很受启发。
2、小结修改作文的几点方法。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一丝不苟、受益不浅、隔岸观火、身临其境。
2、用“受益匪浅”“身临其境”造句。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听写词语:
一丝不苟、受益不浅、隔岸观火、身临其境。
2、指名读用“受益匪浅”造的句子,读后适当评议。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开火车朗读第二部分,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词语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⑵ “在我的眼前,那片绿绿总是那么绿着。”
三、简单小结,深化认识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成了比较的名的作家,写了许多好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离1963年有30年了,还写得那么具体形象,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这说明这件事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巩固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删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走进校园突然发现校园中的绿色明显减少了,原来是冬天来了!但是有那么一片绿色却一直出现在我的眼前:
出示: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师生感情朗读)
这是咱们前不久学过的《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的那抹绿意。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叶圣陶)
师:是啊,就是咱们的叶圣陶爷爷,那请你说说你对叶圣陶老爷爷的了解吧!
这就是叶圣陶的生平简介。(出示课件:叶圣陶简介)
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学生大声读)
请你来说说此刻叶圣陶爷爷在你心里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个著名的人;是个文学家……
师: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而写的(齐读课题)。来,抬起头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再读课题。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爬山虎,看着这一墙绿色,我们该怎么读?生再读课题。
师:同学们,一看这课题,你觉得文章应该写的是什么?那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打开书本,带着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前先看清朗读提示:
出示朗读提示:1、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已经删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说你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生字教学
真了不起呀,我想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就更不在话下了吧!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推荐、修改、愣住、燥热、眼帘、删掉、融洽、黄昏、蕴含、摇曳、意义非凡、春风拂面、堪称楷模
学生读。
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生回答)
看老师来写写这个词,(荐昏 )
大家拿出生字抄写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每个字写两个。
写字时,头放正,背挺直,脚并拢。
齐读词语。
3、了解课文梗概。
师:好,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学习词语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下面老师有个填空题,你能用这些词语完成这些填空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我上初三的时候,写了一篇叫《一张画像》的作文,经我的语文老师
( )在北京市少儿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了叶圣陶爷爷给我()的作文后我()了。(在此处插入对“愣住”的理解)
在他的批改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犹如()。
更让我激动的事,那年暑假他还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一进门扑入()的是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它使我消去了夏天的()。
通过和叶圣陶爷爷十分()的交谈(插入对“融洽”的理解)
我才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位( )的大作家。这真是一个()的夏天。(按照这样的顺序逐段出示)
三、结合文本,理解词语
读文,理解“愣住”
过渡:不过。老师这里有个疑问。作者看到修改稿后为什么会愣住呢?
让我们大家也来看看那篇修改稿。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你看了以后有什么什么想说的呢?
生:我也愣住了,修改了那么多地方,叶老先生太认真了。
师:那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为什么愣住的句子。(板书愣住)
出示句一: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1)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2)理解“愣住”:什么是“愣住”?(吃惊,惊讶)那我们应该怎么来读这个词呢?(学生读)恩,真是一群被愣住了的孩子。那我们把它放进句子里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读?请你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作者为什么会愣住啊?
生:因为有很多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你觉得这两个词应该怎么来读呢?请你来读一读。
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请你来读一读。
你是真的感受到了叶老爷爷修改稿子的那份心血。真了不起!
出示句二: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出示句三: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请这一小组的同学来读一读。你们的朗读也使我愣住了,怎么读得这么深情并貌呀!请这一小组也来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作者所愣住的画面吧。出示三个句子
读文,理解“融洽”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请你来读一读。读得十分自然。你来读,读得十分亲切,你再来读,读得真融洽呀!我们一起来读!
四、再现“爬山虎”,质疑课题
过渡:当作者沉浸在和叶老先生融洽的交谈中时,他的眼前看到了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出示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请你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就是( 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师:作者一直没有忘怀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作者会对这片绿绿的爬山虎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着特别的含义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他修改作文,并请他到家里做客,使他受益匪浅的生长经历,表示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同学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生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讲叶老给他修改作文是本文的重点,写自身到叶老家里做客时,几次写到爬山虎,这是本文的难点。教学这课时,我采取这样的步骤:整体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一. 整体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
初读时,引导同学了解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知道这两件事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着独立性,然后引导同学一局部一局部地学习。
二. 突出重点
第一件事讲叶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点局部。可以让同学先自读这局部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重点引导同学就“叶老师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以协助同学解决课文内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 突破难点
课文第二件事中几次写到爬山虎,这些语句含义深刻,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同学抓关键词揣测其含义。
四. 再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在理解了文中这两局部内容后,回归整体,讨论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使同学了解到,因为我的作文写得“亲切自然”,叶老批改了我的作文,因而对我有所了解,才情我到他家里做客。我见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以此为题。另外,教师还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在写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收获。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
⒈投影片A、B
⒉投影片(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
㈠自读:(第一轮)
⒈明确自学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
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
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试读与范读结合;板演、书空与范写结合。)
⒊解释词语:(以思考.练习4的词语为主)
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
颠倒:(举例)
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谈得投机)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样,模范。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
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出示投影(小黑板)B]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
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
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⑶思考.练习:
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曾学过叶老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爬山虎的脚》。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应邀作客;第三段(11)我的印象。
⑶课文讲了1963年“我”的一篇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并邀请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㈤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对文末句质疑并解答。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个性解读,了解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过比较诵读,感受课文通过爬山虎的描写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链接作者的文学之路,品味重点句子和课题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补充阅读,初步学习读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学理念】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
1、四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本册课文第6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
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
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谈话,使我对叶老的做事与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读悟,表层解读:
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具体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
(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几处具体描写读懂“认真、平和、质朴”等。)
2、资料帮助,个性解读:
一个初中生,习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请你也像作者一样从这修改中、交谈中去感受一番,你从中有什么感受与收获。
出示文后补充的“资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补充阅读原文中对谈话内容的记叙。
(附: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3、难点感悟,诗意解读:
⑴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他的批改却如“春风拂面”;我受邀做客,他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看着这两个词语,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哪些景象?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看着这样的修改,仅仅是脸上的感觉吗?冬天的冰融化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成淙淙的春水。那么,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让你想到了什么?)
⑵ 指导有感情朗读,引读课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
4、比较阅读,写法解读:
课文在第二件事的记叙中两次描写了院中那一墙爬山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⑴ 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去掉这些描写是否通顺?有何不同?
⑵ 联系作者两次看到爬山虎时的心情,想想两次对爬山虎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⑶ 作者借景抒情,那一片绿里跳跃着、闪烁着他的那份高兴,那份激动,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一种难以表达的憧憬。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诵读。
(师生合作,有感情配乐诵读。)
三、悟读课题,升华情感
1、补充阅读,感受“非凡”:
叶老的批改,如春风拂面,叶老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心里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那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看看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你对这“意义非凡”是否有更多的理解。(附: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2、深情回忆,诵读课题:
⑴ 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是仅仅在眼前吗?
⑵ 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时代的故事。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联系全文抒发情感。)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
⑶ 师恩难忘这是所有学生的心声。多年过去了,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带着感情读课题)。
四、读物推荐,课外拓展
同学们,有许多作家都写过感激、怀念老师的作品,著名诗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题描写发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这里呈现的只是文章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就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这一篇《在那颗星子下》。
……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3
【教学设计意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以爬山虎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虽言尽而意无穷。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对读者而言,他们读到的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
我在安排第一课的教学时,主要把与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和见面情景的描述中,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因此,我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平易近人”、“融洽”、“期待”等词语。
2、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并积累有关句子。
3、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为人,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初步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故事。有些事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成长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15岁的肖复兴和大作家叶圣陶之间,还有那。(出示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读题:
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所以读题目时应该慢一点,意味深长点。
(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简单交流预习方法:
师:为了学好这篇课文,老师课前让大家根据预习目标学习了课文,大家完成得怎样?
出示预习目标:
⑴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⑵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⑶ 查找资料,了解人物有关的信息。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好,下面老师就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
推荐 亲切平和 平易近人 融洽 黄昏
余晖 蕴含 摇曳 真诚质朴 堪称楷模
3、抽查个别词语的意思,并引导用词说话。
对于上面的词语你有什么问题吗?谁来帮助他?
4、让我们带着这些生字字词仔细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课文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
5、交流讨论、理清文章内容。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板书:
修改作文 邀请做客
三、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在小组内交流喜欢的原因。
3、出示《爬山虎的脚》中描写叶子的句子,进行比较为什么在作者眼中是那么不同?
请大家再仔细读第6~9自然段,你能找出原因吗?
(预设2:我们再来读读6~9自然段,看一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接待作者的?)
4、出示:
⑴ 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我感到意外。
⑵ 像见大人一样同我握手。
⑶ 把我当作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5、交流自已对叶圣陶了解情况:
(课件再出示叶圣陶的简介。)
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叶圣陶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大文学家,是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的你,还像见大人一样同你握手,把你当成老朋友,你有什么感受呀?
请你大胆地想像一下,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6、是呀,对于只是一名初中生的小作者来说怎能不意外,怎能不欣喜,读──(刚进里院──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齐读。)
7、(出示节选自作者原作中片段)让学生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朗读“他亲切中──以至不知黄昏到来。”
8、学到这里你觉得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9、小结: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面对这样亲切的话语,面对这样热切的期待,我那小小的心能不感动吗?能不融化吗?能不像在落日余辉温暖下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吗?
指导再读“落日的余──生气”。
四、总结
体会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请你谈谈作者该怎么做?
五、质疑问难,设置悬念
1、“修改作文”与爬山虎有怎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4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你知道这个人吗?师板书:肖复兴 简介肖复兴,(出示课件)学生读简介后谈谈读懂了什么?(他是《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当代著名作家。)
2、肖复兴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谈到这样一句话,出示: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学生质疑, 自由读,读准并理解“堪称、楷模”,师筛选问题:一位指谁?从哪里看出叶老先生是一位人品和作品都是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3、肖复兴为什么会发出这次的感慨呢?他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就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读书时间5分钟)
2、检查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说说难写的字)
3、课文中哪些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通过你的努力,读好了,读给大家听。(随机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刚才的读课文,肖复兴回忆了哪两件事?( 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三、学习课文
1、学习修改作文这件事,自由读1到5自然段。划出让肖复兴感动的句子,并做做批注。
2、交流(随机出示,课件链接)
①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研读 “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抓“密密麻麻”(体会叶老先生修改的多)
看看叶圣陶修改的作文稿,师:这时你又感觉到了什么?
再齐读这句话。
师:我一下子愣住了,当时我想不到的是什么?请读一、二自然段。
预设:
a. 我自认为不错,但还存在着很多毛病。
b. 大名鼎鼎的作家竟然亲自修改一个初中生的作文,而且改得那么认真,那么细致。
②句子: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学习第四自然段)
理解“春风拂面”是种怎样的感觉?
生齐读
③第五自然段: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读这则短短的评语,你品味到了什么?(当学生品味不出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还读不出,教师点拨。)
预设:
a. 叶老先生对我的鼓励。
b. 叶老先生的评语使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c. 叶老先生的评语告诉我们写好作文的两个方面:要写具体和写出真情实感。
3、总结:同学们,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还深深地留在了作者的脑海中,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齐读:“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课文中另一件事“叶老先生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4、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删”,生再找个自认为难写的写一写。(机动,有时间写写,没时间不写)。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三)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小结: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补充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三)再读课题,布置作业。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相关文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08-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5篇08-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4篇02-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5篇)03-07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优秀教案07-2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05-3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04-2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05-0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