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教案

时间:2023-02-25 10:08:09 教案 投诉 投稿

《咬文嚼字》的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咬文嚼字》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咬文嚼字》的教案

《咬文嚼字》的教案1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咬文嚼字》的教案2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

  【导言】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篇课文与其它版本在文字上稍有差异。于是我就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主合作,通过比较揣摩、咬文嚼字去加以探究,并以此带动全篇的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录】

  (一)多媒体展示: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课文);2、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其它版本)

  师:这两个诗句仅仅是文字上的差异吗?

  生1:不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师: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很好。那么,换一个说法,其意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2:“穿”字写“乱石”直插天空,给人以“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感觉;但“崩”字则进一步写出了“穿”的程度,高耸入云,使云层发生了崩塌,显得更有气势。我们甚至能由此联想到倾盆的大雨以及“惊涛”和“千堆雪”。

  生3:同样的道理,“拍”只是动作本身,而“裂”字则进一步写出了“拍”所带来的结果,显得更有力度;这个结果似乎还能说明江中“乱石”乃是“惊涛拍岸”所致。

  师:很好!对上面的分析,大家能不能用精练的语言做个归纳。

  生4:用“崩”和“裂”比用“穿”和“拍”好,更能表现赤壁景色的雄奇壮丽。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嘛。那么,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有哪些作用呀?

  生5:烘托当年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

  生6:我觉得还可以烘托下片所写的周瑜的.英雄形象。

  (二)多媒体展示:1、樯橹灰飞烟灭(课文);2、强虏灰飞烟灭(其它版本)

  师:“樯橹”和“强虏”相比,用哪个词语更好?为什么?(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7:我认为用“强虏”好。“强虏”说明曹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而曹军号称80万众,力量悬殊,用“强虏”符合历史事实。

  生8:我补充一个理由。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越是强调曹军的强大,越能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师:二位注意课外阅读,值得大家学习。有不同意见吗?

  生9: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

  生10:我认为还是用“樯橹”好,它比“强虏”更形象,而形象化应该是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

  生11:用“樯橹”才能突出曹操的水军,而水军是这场战争中关键性的角色。

  生12:我还补充一点。“樯橹”与“灰飞烟灭”的字面意思好象更一致。

  师:看来争论还很大呢,不过也都有些道理。

  生13:老师,你的意见呢?(众笑)

  师:我认为还是用“樯橹”好,当然也只是个人意见。至于理由嘛,大家都已经说完了。(众大笑)这样吧,下课之后,大家把自己的意见写成小论文交给老师,怎么样啊?

  生:(齐答)好!

  【后记】

  朱光潜先生说:“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强调“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上述观点和要求在教学片段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咬文嚼字》的教案3

  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下面是课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 2. 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3.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进一步分析筛选,借鉴吸收. 重点难点:结合文意深入理解. 预习提示: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见解认识的语句加以体会.

  导读

  进一步分析借鉴:

  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一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A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加以回答

  B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共同点是什么?

  点拨

  1、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2.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3.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4.“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 ”,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5.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6.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深化理解:

  1. 结合文中的分析,你从所读古诗词中举例谈一下“推敲”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2. 结合个人写作情况,谈一下自己对“套板反应”的认识及克服的方法。

  导练

  1、品味下列诗句

  A黄昏还没溶尽乌鸦的翅膀———臧克家《难民》一诗的修改)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点拨:当年,诗人臧克家在《写诗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一文谈到原来写成“黄昏里煽动着乌鸦的翅膀”,又改成“黄昏里还辨得出乌鸦的翅膀”,仍不满意,再改成“黄昏还没溶尽乌鸦的翅膀”,这才满意。为什么这才满意?作者本人分析说:“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颜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一霎的淡,最后两者难于分辨,好似乌鸦翅膀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所以,“溶化”一词既符合特点,又大大增强了时的艺术美。

  B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害陇右尹继高三十五书记》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点拨:这两句诗写的是一个勇猛的武将,驰马战斗,说他像一只鸟那样轻灵活泼。当年,王安石、刘贡父等人选的`字也就是起、落、疾、下、浮、飞等。后来,得到一个善本,才知道是“过”。大家都叹服了。过为什么闭“起、落、疾、下、浮、飞”好呢?经过分析,我们才知道,用“起、落、下”只限于鸟的起始和结束的动作,不自然,不贴切。“浮”就显得有些呆板,“疾”只是说速度,是鸟的一种状态。恰是一个“过”字,“身轻一鸟过”教人联想到碧空晴日,一鸟瞥然而过,那样轻灵自然活泼,道出枪急将勇,驰马追敌,一闪而过的感觉。这样一句“身轻一鸟过”,才呼应的起下句“枪急万人呼”。只有伟大的诗人才有这样极其敏锐的语言感觉。

  C练习三 比较下面两句诗的优劣并说明理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第一例是杜甫《水槛遣兴二首》之一,描写江边景物,一句是写他低头看到江里的景物,一句是写他抬头看到的岸上的景物,正是仰观俯察,表示他赞赏景物的美,透露出他对景物的爱好。他看到细雨落在水面上,水面上有一个个水泡,鱼儿在这水泡中跳跃着;风轻,燕子借着风势飞行。这里显示出万物的生机,诗人就这样细致的捕捉了这个景象把它描绘出来。“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是个写的不好的例子。这是说,江水像条白带子,鱼儿跃起来像抛起一只玉尺,柳条像丝线,黄莺在柳条中穿来穿去像黄金梭子在织丝。对比杜甫的诗句,细雨,所以鱼儿跃出,微分所以燕子斜飞,彼此都密切相关。鱼跃练江,莺穿柳丝并没有说出在怎样情况下鱼跃莺穿,先的作者缺乏细致的观察。把鱼跃比作抛鱼尺,这是个拙劣的比喻。作者只在词藻上用功,像“练”“玉”“丝”“金”等的涂饰。并没有表现事物的特色。所以这样是做作的,不自然的,雕琢之痕毕露。

  2、知识巩固

  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Α.尺牍 剥琢有声 学福五车 刻苦自励

  B.蕴藉 点铁成金 斟酌 清沁肺腹

  C.俗滥 自鸣得意 流涎 索然无味

  D.岑寂 不即不离 凝炼 锱铢必校

  下列句子都是谁说的:

  ①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② 惟陈言之务去.

  ③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④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认为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实在远不如原文”,并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除了作者的分析之外,你对改前与改后还有什么见解吗?

  3、拓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写何景,口头表述,并深入理解其特点。

  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二、三、四题。

《咬文嚼字》的教案4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咬文嚼字》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 迁移应用

  一.导语

  1.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现代汉语词典》咬文嚼字的解释: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2.《新民晚报》某日头版头条登出了一条新闻,标题是:

  论坛开讲,“福”临上海

  报道的是世界著名的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在上海召开的新闻。

  (发问)标题中,哪个字最吸引你呢?(学生可能回答:)

  最吸引我的目光的是这个“福”字 ,因为这个“福”不仅扣住了“福布斯论坛”这个名词,而且,全球重要的商界、政界、学界人士聚集我们上海,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为经济把脉,这对正值经济大发展的上海来说,可不是福分吗?这一个“福”字用真是生动。

  我们古人也讲“吟安一个字,捻短数径须。”看来“咬文嚼字”不一定总是贬义。作者使用它作题目,显然另有一番用意,其中用意就让我们好好去探索一番。(引入课文)

  二.教学过程

  1.作者介绍: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表达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下课”

  我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看1-5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 推敲

  具体分析:

  1、同学集体朗读,请个别同学示范朗读,然后比较、分析不同句子的感受,

  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比较作者和你的答案。

  2、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3、介绍关于推敲的故事,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个?同学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 郭沫若改字——是改这——感情变化

  王若虚该文——增与减——意味全改

  贾岛作诗——推与敲——意境有别

  小结:3个修改的例子中,改得效果如何?为什么?

  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

  2是改坏了的。

  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课外拓展

  操刀上阵来“咬文嚼字”,老师摆出实例,学生抢答。

  1.《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提示:绿字作动词,拟人手法生动再现春到江南景象

  2. 红杏枝头春意“闹”

  提示: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3.眼看朋辈成新鬼

  提示: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眼看”没有“忍”字的悲愤意味。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示:文字的好坏要看表达的效果,不能光看繁简。

  5.前村深雪里,昨夜数(一)枝开。齐己《早梅》

  提示:一字更体现出其“早”字

  5.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并且也小试了一番身手。作者这种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的阅读、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习,学会品味赏析,加上不断地练习,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的提高。

  6.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从自己的阅读中找材料来“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下分析内容。

《咬文嚼字》的教案6

  导学新概念:

  新教材说明指出:“阅读训练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正是依据这个要求确定的。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精品,纵横古今,囊括中外。课本编者独具匠心精选了许多美文精品,特别是现当代的一些学者文人的作品。如钱钟书、余秋雨、汪曾祺、朱光潜等。面对这些熠熠发光的篇章,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强调从某一个侧面进行分析,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方可谈得上借鉴吸收。当然我们借鉴吸收的是其中的精华,借鉴吸收的是有用的东西。而《咬文嚼字》本身了具有这种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古人炼字的好例子,大家能举上几个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这些炼字的做法,似乎显得有点咬文嚼字,但实际上却调整了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正阐明了这一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

  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仔细分析原作,可设计表格帮助学生分析。

  参考表格如下:

  例子分析说明的道理文章主旨

  品味评价:

  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还可以采用复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做出评价。

  借鉴吸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召开专题讨论会,研讨学习了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后你得到了什么或应吸收借鉴哪些。如从材料方面,可以领会借鉴材料的重要,更领悟到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观点方面,注意领会观点和材料的`完美统一。也可以研讨这些观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为了检验学生借鉴吸收的结果,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练习来强化。如:

  1、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析。除此之外,低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A。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B、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A、僧推月下门。

  B、僧敲月下门。

  A、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B、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

  B、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A、红杏枝头春意浓。

  B、红杏枝头春意闹。

  2、作者认为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实在远不如原文”,并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除了作者的分析之外,你对改前与改后还有什么见解吗?

  3、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习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如何?

《咬文嚼字》的教案7

  目标要求:

  1、学习本文的语言,积累一些典故。

  2、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独具的论证方法。

  3、评价作者的观点,借鉴吸收。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文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

  预习解决: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涎( )茗( )镞( )沁( )藻( )滥( )

  2、解释下列词语。

  援例:

  深恶痛绝:

  锱铢必较:

  索然无味:

  玩索:

  胸襟:

  岑寂:

  游离:

  意蕴:

  蕴藉:

  流弊:

  下乘:

  3、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文论证方法是什么?是否能说明问题?请举例说明。

  ③你对作者的说法都赞同吗?若有不同看法,试举例说明理由。

  学习研究:

  1、弄清本文的结构,概括说明文章的思路,完成下列提纲。

  一、引题( 段):

  二、揭示中心,初步论证( 段):

  咬文嚼字 三、进一步论证( 段):

  四:总结( ):

  2、阅读课文第6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说自由直接意义和联想意义,用了两个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何相似点?

  作者用这两个比喻恰当吗?说说看。

  ②文中说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它的妙处就在于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根据作者的分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丰富和有蕴藉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写这个例子又是什么目的。

  ③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字的联想意,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某字联想的境界不同,因而它具有不确定性。

  B、与科学的文字不同,文学的文字不靠直指意义而是必须用联想的意义来表现,诗尤其如此。

  C、联想的意义在文学创作中难用,因为它是游离的、个性化的;同样,读者若不了解其中某些关联和意味,也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

  D、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作者善于根据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关系,充分地使用文 字的联想意义以创造独特的境界。

  3、 细读课文第7段,完成以下各题。

  ①本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与第6段相比,它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②文中说,从前作诗文的人写不同的诗文往往用一些现成的不同的套语滥调,作者对这种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我们对作者所列的那些典故、文化知识等到底应持什么态度?作者没有说,你是怎么看的?

  ③套板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请用3个字概括。

  ④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作者是从两个角度说明原因的,请分别用4个字概括。

  就作者说:

  就读者说:

  ⑤惟陈言之物去,这是一句最要紧的教训,这里的教训是什么意思?

  ⑥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这里的作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

  5、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6、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7、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8、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一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加以 回答:

  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共同点是什么?

  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9、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 不 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10、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①②③④两题。

  有些人根本比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子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①作者举古今美谈推敲故事一例的用意是说明(不超过30字)

  答:□□□□□□□□□□□□□□□□□□□□□□□□□□□□□□

  ②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5字)

  答:□□□□□□□□□□□□□□□□□□□□□□□□□□□□□□□□□□□□□□□□□□□□□

  ③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0字)

  答:□□□□□□□□□□□□□□□□□□□□□□□□□□□□□□□□□□□□□□□□

  ④依作者的看法,贾岛诗句中的推字与敲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扼要回答,可采用条目式,不超过60字)

《咬文嚼字》的教案8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必须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习。

《咬文嚼字》的教案9

  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咬文嚼字》教案。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XX。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么,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

  生:也有,

  师:这是读书,那么,我还要搞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没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生:装修。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大家说,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咬文嚼字》教案》。

  师: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绍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标

  师: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打投影: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四、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好了,这节课目的达到了,怎么?下课吧?

  生:下课?

  师: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

  师:对。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师: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五、具体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师: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师: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你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

《咬文嚼字》的教案10

  目标要求:

  1、学习本文的语言,积累一些典故。

  2、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独具的论证方法。

  3、评价作者的观点,借鉴吸收。

  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文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

  预习解决:1、给下列字词注音。

  涎( )茗( )镞( )沁( )藻( )滥( )

  2、解释下列词语。

  援例:

  深恶痛绝:

  锱铢必较:

  索然无味:

  玩索:

  胸襟:

  岑寂:

  游离:

  意蕴:

  蕴藉:

  流弊:

  下乘:

  3、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文论证方法是什么?是否能说明问题?请举例说明。

  ③你对作者的说法都赞同吗?若有不同看法,试举例说明理由。

  学习研究:1、弄清本文的结构,概括说明文章的思路,完成下列提纲。

  一、引题( 段):

  二、揭示中心,初步论证( 段):

  咬文嚼字

  三、进一步论证( 段):

  四:总结( ):

  2、阅读课文第6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说自由直接意义和联想意义,用了两个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何相似点?

  作者用这两个比喻恰当吗?说说看。

  ②文中说“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

  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它的妙处就在于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根

  据作者的分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丰富”和“有蕴藉”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写

  这个例子又是什么目的。

  ③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字的联想意,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某字联想的境界不同,因而它

  具有不确定性。

  B、与科学的文字不同,文学的文字不靠直指意义而是必须用联想的意义来表现,

  诗尤其如此。

  C、联想的意义在文学创作中难用,因为它是游离的、个性化的;同样,读者若不

  了解其中某些关联和意味,也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

  D、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作者善于根据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关

  系,充分地使用文 字的联想意义以创造独特的境界。

  3、 细读课文第7段,完成以下各题。

  ①本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与第6段相比,它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②文中说,从前作诗文的人写不同的诗文往往用一些现成的不同的“套语”“滥

  调”,作者对这种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我们对作者所列的那些典故、文化

  知识等到底应持什么态度?作者没有说,你是怎么看的?

  ③“套板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请用3个字概括。

  ④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作者是

  从两个角度说明原因的,请分别用4个字概括。

  就作者说:

  就读者说:

  ⑤“惟陈言之物去”,这是一句最要紧的教训,这里的教训是什么意思?

  ⑥“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这里的“作”的具体含

  义是什么?

  4、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

  5、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6、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

  是什么?

  7、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8、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一

  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加以 回答:

  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

  共同点是什么?

  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

  离。

  9、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 不 肯用俗滥的语言,自

  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10、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①②③④两题。

  有些人根本比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子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①作者举古今美谈“推敲”故事一例的用意是说明(不超过30字)

  答:□□□□□□□□□□□□□□□□□□□□□□□□□□□□□□

  ②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5字)

  答:□□□□□□□□□□□□□□□□□□□□□□□□□□□□□□□□□□□□□□□□□□□□□

  ③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0字)

  答:□□□□□□□□□□□□□□□□□□□□□□□□□□□□□□□□□□□□□□□□

  ④依作者的看法,贾岛诗句中的推字与敲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扼要回答,可采用条目式,不超过60字)

《咬文嚼字》的教案11

  师:“套板反应”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啊?我想先请大家来填个空。(PPT投影)

  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之类的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 ”“王嫱西施”,才子都是“ ”;谈风景必是“____”,叙离情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叫“ ”“ ”。

  生:美人多是“柳腰桃面”,才子当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风景常常是“春花秋月”。

  生:我知道一般刊印书籍叫“付梓”或“杀青”,我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我们民族使用的竹简和雕版刻书。

  师:好。谁来挑战下后面的几个?想想在历史上以经商闻名的有谁啊?

  生:我知道范蠡,自称“陶朱公”,好像被人供为“财神”。(有人笑,小声说“财迷”。)我想填“陶朱风采”。

  生:好像老师讲过子贡做生意也很擅长,且有“端木遗风”之誉。(掌声)

  师:如果每个人写作都陷入“套板反应”的俗套,千人一面,人云亦云,还能有什么美感?所以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这时一生高高举手)

  生:老师,我不赞同朱光潜先生的说法。“套板反应”固然俗套,但我觉得我们也离不开,要不古人还要《文料触机》《幼学琼林》干什么,付梓、杀青就很有文化味道,说美人是王嫱西施可以带给人们无穷的联想,这不也是我们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吗?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其实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一下子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我的直觉是回到问题的原点。)但是你忽略了朱光潜先生说话的语境和概念的内涵。(于是PPT又返回到“套板反应”。)大家再来看看这几句话。

  (PPT投影)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生:我也觉得朱光潜先生没有完全反对套语,他是说若是“安于”套语,“毫不斟酌地使用”就不行了。

  师:对,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语言严谨之处,我们不能断章取义。你学会了咬文嚼字,学为所用,不错嘛。

  (同学笑)

  师:还有两个连词用的非常巧妙。

  生:“而”字应该传递这样的信息,看到一件事物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如果你再三斟酌,做出比较辨别,甚或有所创新,就是推陈出新了,“而”之后表达了一种误区。

  师:这是变“套板”为“跳板”啊,在一定程度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验证了熟悉了诗歌谴词造句等文字运用技巧的“套板”后,你“也会吟”,但要成为诗中高手,非得要深入生活、体验情感、揣摩意境,跳出“套板”不可。

  生:我觉得朱光潜先生更在于说一种心理,比如“立即使你”、“安于”、“自鸣得意”。这说明你已经有了习惯性思维,自己却不觉得是“滥调”,“并且”得意,这就显得荒谬可笑了。

  师:那大家再想一想,朱光潜先生写“套板反应”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批评时弊吧。

  师:不全是。

  生:我觉得应该是这一个段落开头的一句话:“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这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套板反应”就是朱光潜先生用专业术语下的一个定义,进行的例证。

  师:太好了。你又回到了论说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上来看问题,有分论点就有与此相关的例证,有实例就有分析,有古人运用就有今人对应,这怎么感觉一滑就又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了呢?

  (生大笑。)

  师:我们常说文无定法,但不是无法,是不拘泥于方法而又不违背于方法。或者说,做诗文是有一定的“套板”的,但需要化“套板”为“跳板”,推陈出新。

  师:最后老师和毛主席《七律·长征》,赋词一首,送与大家。

  七律·套板

  学子莫惧文学滩,吟诗作文亦胜闲。凤头豹尾加猪肚,章法句式有定论。

  东坡笑烹小团月,韩贾推敲一时谈。挣脱套板一身轻,从容掷笔展笑颜。

《咬文嚼字》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

  二、如何克服套板反应。

  预习提示:

  1.词语积累:

  锱铢必较

  清沁肺腑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套板反应

  举不胜举

  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自鸣得意

  索然无味

  不即不离

  点铁成金

  一时兴会

  尺牍

  下乘

  玩索

  流弊

  援例

  冷寂

  岑寂

  拘礼

  游离

  蕴藉

  2.文学常识

  朱光潜

  谢灵运

  韩愈

  贾岛

  李商隐

  贺铸

  3.背诵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长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惠山烹小龙团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4.附录

  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②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贾岛

  ③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没有一项意思是褒扬的。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

  二、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

  三、什么是套板反应?怎样克服套板反应?整理成一段文字。

  四、讨论课后第四题,并举出例子。

  五、参照《语文读本》,讨论课后第二题,并整理成一短文字。

  六、作业:完成第十课基础训练。

《咬文嚼字》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中出现的错别字的原因。

  2、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二、互动

  1、试试你的火眼金睛

  下面是从一些报刊中摘下来的句子,请同学们找一找里面的错别字。 ①聆听时代的蛩音(某报“社会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

  ②采用先进的“快思逻辑”系统,就算是量度微弱或不规则的脉膊,也准确无误。(广告)

  ③笔者又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又马上贡奉在祖先排位前。(《探访洞穴民》)

  ④我们登上了……的主峰,登高远望,一揽众山小。(图片说明)

  ⑤ 以我之薄力是图劳的',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这小园的消失。(《永久的挽歌》)

  ⑥本刊的发行量在全国文化综合类期刊中始终高踞榜首。(《本刊重要启事》)

  ⑦轻时局部凸起,略带搔痒。(某月刊文章)

  2、下面是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偶刚到米国,举目无亲,5646,经常555~~~~~,无意中在网上遇见一只大虾,是个帅气的gg,他是一论坛斑竹,很有才气,风流周党,酱紫,偶这只菜鸟很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上这些现象?

  4、导致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5、怎样消灭错别字?

  三、课堂小结

  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语言,但每年有25种语言消失。

  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90%的语言可能会灭绝。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警惕“语言入侵”、“文化入侵”的问题。许多国家在维护民族语言方面,态度非常鲜明,立场非常坚定。

  1992年,法国国会郑重地把“法语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句话加入到法国宪法中。1994年,法国又出台了新的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的所有标语、公告牌必须用法语书写,原文是其他语种的也要翻译成法语,而且法语字母不能小于原文。

  20xx年,波兰制定一项法律,规定所有公司的推销广告和产品说明书必须用波兰语。

  20xx年,普京总统就签署一项要求维护俄语“纯洁性”的命令,禁止在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

《咬文嚼字》的教案14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3,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4,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解说:教学目的的确定最重要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单元要求,二是本课编者提示。这两者新编课本均有,万不可忽视。)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

  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

  ③评价作者观点。

  2,写法揣摩

  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

  ②学习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自读,理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由举书中例分析作者如何正确运用例证法;熟悉典故及词语。

  媒体设计

  投影器一台,透明塑料纸若干张,准备让不同学生写出课文中心论点,一同投影,以供讨论。如无此设备,也可叫不同程度的学生若干人板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在大家预习———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以求能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并借鉴一些文章的写法,让我们的文章也变得美起来。

  二、解题

  1,投影映出: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教师口头说明:清代,安徽桐城出了以刘大木魁、方苞、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先生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的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2,让学生明确本文论题是“咬文嚼字”,它只是圈定论述范围,而其论点要在文章中求取。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本文共.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

  ②在理清段落层次大意的基础上,讨论中心论点。

  2,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第1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2段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3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4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解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旨,中心论点在第3段才出现。二是本文中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中心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举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为此中心论点的辨析要作为重点,并且让全班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评析并重。)

  3,欣赏品味。

  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核心段,可作典型剖析。

  第3段计有7个完整句,第①句到第⑦句可以看作一个句群(意群)。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面,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展开。第④句承①③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与第⑦句(含例)是从反面证明。如作图解,可这样画。(略)

  剖析这个核心段可以确立其在全课中的地位,进而有利于确定它在全文中的地位;再者也可以窥知作为有深厚桐城派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的风格。

  4,课堂训练。

  ①本文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明确:观点与论题的异同(前面题解时没触及):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②论题多用短语及非判断句,非陈述句表达,而论点则要用判断句或陈述句表达;③论题指示、框定观点;论点围绕、点击论题。

  ②完成课后练习二。

  明确:A,朱光潜与马南屯阝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文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文单说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则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情感,最精确地表情达意。

  B,“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读。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

  C,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

  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解说:这两道题的设计很有匠心。第1题考查归纳推理(概括能力)。第2题所用的材料曾在旧高中课本第六册选用过。摘录马南屯阝貌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及论据,让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选这两题作为课堂练习旨在巩固对本课中心论点的认识,并初步培养对读书的正确态度方法。)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文章论证结构的把握、段落层次关系的分析以及典型语段的品味来揭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后我们还通过做课后第二题,达到对作者观点的进一步认识,并初步评价了作者的观点。

  (解说:此小结旨在使学生明确本课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的教学目标进行的,专心致志,决不旁鹜。作者的观点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不可拘泥,也不可不看所读对象及读书条件等刻意套用。)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题。

  2,自选一个段落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例证法,即怎样运用实例充分展开证明论点的?

  附:课堂板书设计(预先写在投影塑料纸上,按授课程序逐步显示)

  (解说:板书显现顺序按①②③④⑤⑥序号,箭号在说明层次关系时再标上。)

《咬文嚼字》的教案15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让学生默读《不求甚解》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析《不求甚解》的结构层次。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次,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承,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 “不求甚解”是谈学习

  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承,并行不悖

  附: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②,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①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①[《五柳先生传》)这是陶渊明一篇自况的短文。因宅边有五株柳树,作者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②[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后成为修正主义者,孟什维克领袖之一。

  ③[王粲的《英雄记钞》)王粲(177—217),东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史书无王粲作《英雄记钞》的记载。本文所引《英雄记钞》中语,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鱼豢《魏略》中语,文字悉同。

【《咬文嚼字》的教案】相关文章:

咬文嚼字教案03-05

《咬文嚼字》高二册语文教案03-09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范文03-30

《咬文嚼字》的教学设计范文03-11

读《咬文嚼字》有感04-07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