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案

时间:2023-03-01 10:48:17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教案1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教案16篇

  《论语》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2.学习古人勤学好问,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教学设想

  1.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孔子,教学第一、二、三则。

  第二课时,讲评练习,教学第四、五、六则,总结思想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

  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释词、口译,分析前三则。

  教学过程

  1.简介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50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经周游列国、终不再任。晚年致力于教育,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还整理《诗》《书》,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迷信鬼神的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弟子有三千,著名学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奴隶制秩序,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2.教师范读课文。

  3.正字正音。

  愠yùn罔wǎng说yuè——不亦说(悦)乎

  4.教学第一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子曰”:子,古代用作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指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学了、学过,后面省略了学的内容;而,顺接连词;时,按时,时时;习,温习、实习;之,代学习的内容。学了(什么),按时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共同学习、研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别人;知,了解;而,转折连词;愠,恼恨、怨恨;君子,这里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却不恼恨(他),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这一则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这一则包含三层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一层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既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层表明了学须有友。《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这一层讲的是朋友间虚心互学的学习态度问题。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层直接表明了个人修养的问题,其实也表明了学习态度的问题。《论语宪问》篇孔子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可以帮助体会这一层的含意。这一层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第一则三句话讲了三个意思,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5.教学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朗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故,旧的(知识);而,顺接连词;以,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为,作为、当作。复习旧知识,能够领悟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这一则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具有什么含意?

  这一则表明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语言虽简,含意却很丰富。这里的“知新”,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体会,即认识的加深;第二是领悟到新的内容,即知识的扩大。这里的“温故”自然也不只是重复阅读,而是在不断复习的过程中,思考探究,获得新体会,掌握新知识。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

  6.教学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顺接连词;思,思考;则,就;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只是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苦思苦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一则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具有什么含意?

  这一则表明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这见解是很精辟的。

  7、教学第四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以何。为什么,凭什么;谓之,称他。子贡问道:“孔文子(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聪敏;好(hào),喜爱;耻,把……当作耻辱;下问,问下,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以,以是,因此。孔子答道:(“孔文子)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因此(他的谥号)称他为‘文’”。

  这一则中,孔子对弟子进行了什么教育?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提出的问题,教育弟子既要勤学,更要好问,要敢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明了在学习上要有勤学好问、不耻下问的态度。韩愈在《师说》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意思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请教关于音乐的事,向师襄学过弹琴,向老聃问过“礼”的知识。这些人的学识和个人修养都不如孔子。这正是孔子对子贡答话的很好的注解。8、教学第五则。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默默地;识(zhì),记住;之,它,代所学的东西;厌,满足;诲,教导;何有,有何,有哪一样;于,在;哉,叹词。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对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从不感到疲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翻译: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论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 2、合作 探讨 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态度 人生修养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浅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学情分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朗读磁带、幻灯片

  教学过程:

  《论语》教案 篇3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教师明确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须坚强并且有仁爱之心,并能坚持到底。

  D、“岁寒”章: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存,不畏艰难。

  E、“子贡问”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5、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6、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7、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四、课堂总结: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五、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六、 板书设计:

  七、 课后反思:

  《论语》教案 篇4

  一、复习检查:

  1、注音、释义:

  说 信 愠 三省

  2、翻译句子: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学而”章

  此章为儒家压卷经典《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明确:“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义。

  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2)“温故”章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结合孔子的思想谈谈。

  明确:《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3)“诲女”章

  《论语》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明确: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对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5)“岁寒”章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确:何晏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这是借松 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四、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怎样看待“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从“我的学习方法”或“我从《论语》学到很多”两个题目中任选取一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引用论语或格言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字数500字左右。

  五、布置作业:

  完成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

  《论语》十则

  学习方法:1、3、4、

  学习态度:5、6、7、

  修身做人:2、8、9、10、

  课后反思:

  《论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②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②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二、认定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注意以下词语: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吾身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诲汝 是知也 弘毅 死而后已 后凋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五、重点探究:

  1.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 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 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2.自主、合作、探究

  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提出要求: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需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传不习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诲女知之乎!

  六、课堂训练:

  1.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2.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3.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4.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5.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七、课堂总结: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八、布置作业

  ① 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注音、释义: 说 信 愠 三省

  2、翻译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课文探究:

  理解后五段内容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需重点讲解的:

  ①见贤思齐焉。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怎样看待“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从“我的学习方法”或“我从《论语》学到很多”两个题目中任选取一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引用论语或格言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字数300字左右。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布置作业:

  完成写作练习

  板书设计:

  《论语》十则

  学习方法:1、3、4、

  学习态度:5、6、7、

  修身做人:2、8、9、10、

  《论语》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文言文必须读通的道理。

  2.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论述。

  3.初步熟悉几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

  1.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弄清实词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篇课文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开始,怎样学习是关键,着力抓把诵读,使学生当堂成诵,疏通文义后,让学生在课上背诵。(全班齐背,再个别同学分行背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背诵,所以大家要多读,读熟才能背。

  正音:

  愠(yùn),罔(wǎng),殆(dài),谓(wèi),哉(zāi),

  诲(huì),焉(yān),亦(yì),识(zhì)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大家读过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为什么叫“子”呢?(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所记,用“子”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论语》和孔子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BC511—BC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曾担任过委吏、司寇等小官,后罢官,周游列国,终不在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著者七十二人,但他看不起劳动人民,政治上维护贵族统治,提倡德治和教化。

  学生再读课文,老师领读全文。

  诵读前四章,教学步骤如下:

  ①齐读1~2遍②颂读并划分停顿③疏通文义④自由练习诵读(抽查个别学生),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学而时习之”

  “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这些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③]

  〈译〉学习了知识按时去实习它,这是很愉快的事。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知”了解。

  “愠”怨恨。“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叫“反问”,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

  2.“温故而知新”

  “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发现。

  〈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章

  “罔”指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译〉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贡”章

  这章形式与其它各章不同,是学生提问,老师作答。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谥号”:在封建时代,帝王和大臣死后要根据他生平的功业给他一个名字叫“……”,孔圉的谥号是“文”。

  “谓”叫做,称为。“敏”聪敏。“耻”以……为耻(意动)。

  “是以”因此。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作业]背诵全文六章,前四章会默会译。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前四章的内容。

  5.“默而识之”章

  “识”记。“之”学习所得。“厌”满足、厌倦。

  “诲”教导。(“厌”同“餍”满足)“何有于我哉”

  〈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学生而又知厌倦,哪一样我能有呢?

  6.“三人行”章

  “择”选择。“善”好的地方。“改”改正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好地方学习,对他们的不好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

  背诵课文

  [练习]一~四

  (要求):把课文间行抄在本上(空3行),一行写字义,两行翻译。

  《论语》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班内学生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课后记: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论语》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1~5则。

  ②过程与方法:运用“进入角色法”,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1~5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成语、格言、警句,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想修养。

  二、教学重点

  1.朗读、翻译、背诵全文。

  2.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三、教学难点

  理解《论语》十则1~5则丰富精彩的内涵。

  四、难点突破

  运用五环节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 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其中有人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那么同学们,最完整的保存孔子的智慧的书,你们知道是哪一部吗?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论语十则》。

  二、确立目标 自主学习

  1、掌握作者的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1)了解《论语》;

  (2)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3)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

  明确:

  1、了解孔子和《论语》相关知识。

  孔子(前551~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十则》中各章的体式不尽相同:1~9则属语录体;第10则 属对话体。

  2、听朗读,注意语气、语调、停顿,给加点字注音:

  论(lún)语 不亦说(yuè )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 )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诲女( huì rǔ )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弘毅(hóng)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 其恕(shù)乎

  3、合作朗读,划分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整体感知:本文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方法)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

  三、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进入角色:“与孔子面对面”质疑释疑,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要求:全班分为两大组。A组同学为提出问题组:就1~5则重点字词 及文意等方面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B组同学为“孔子”组:与A组 的同学对话,回答A组同学的问题。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一)

  以下二则加点词如何解释?每一则写了什么内容?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时常”。习:复习,实习。“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而:却。愠:生气,发怒。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

  固定句式: “不亦……乎?” 译作:“不也是……吗?”

  [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实践它、复习它,不也令人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所为)吗?

  这一则包含三层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一层讲了学习方法。表明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层表明了学须有友,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 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省:检查,反省。为:替。谋:办事。忠:尽心竭力。交:交往。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

  固定句式: “不……乎?” 译作 “是不是……呢?”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这一则表明了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背诵1~2则。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二)

  以下三则加点词如何解释?每一则写了什么内容?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明确: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故:旧的(知识)。知:领悟。可:可以。以:凭。(之):(这一点)。为:做。矣:了。

  [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危险,有害。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这一则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诲:教导,教诲。 女:通“汝”,你。知之:认识事物(的道理)。知:知道。为:是。 是:这。 知:通“智”,聪明,智慧。

  固定句式: “……也” 译作 “……是……”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这一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 ,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

  背诵3~5则。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三)

  1、从第一则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2、用原文回答曾子经常反思的是什么事?

  3、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明确:

  1、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不仅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起消极的影响。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四)

  1、“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作者强调了什么?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3、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

  明确:

  1、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2、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3、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语录,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论语》,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 》、《 》、《 》合称“四书”。

  2.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 _________。

  3.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

  4.以上三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1.大学 中庸 孟子

  2.不断学习、复习

  3.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才能做老师。

  4.温故知新

  5.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因为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说理由。

  2、课外阅读于丹《论语心得》。

  教师寄语

  同学们,《论语》是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请同学们吸取精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做文明好少年。

  《论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听录音范读,学生在音乐中初读课文

  (四)、学习前六章内容

  (五)、分类归纳前六章内容

  四、课堂小结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字多义等方面对前六章进行知识点小结

  作业布置:

  1.有哪些成语出自刚才学习的这六章当中?

  2.我们称二十岁为“及冠”,称三十岁为“而立”,四十岁为“不惑”,五十岁为“知天命”,六十岁为“耳顺”(也称为“花甲”),那么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乃至一百岁又分别称为什么呢?

  3.背诵前六章,熟读并自行翻译后六章。

  《论语》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预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

  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⑤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3)古今异义

  ①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②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

  (4)一词多义

  乐不亦乐乎(高兴)

  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

  2、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三)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第四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前两句将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轻易改变。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板书设计

  重要字词

  重点句子

  每章要点理解内容--掌握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重点)

  2、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本课。

  二、教学新课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传不习乎?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子曰:“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三、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勤于复习

  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以学为乐

  诚实谦虚

  珍惜时间

  修身做人宽厚仁义

  坚贞守节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四、拓展提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生甲: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生丙:我不太赞同以上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论语》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而”、“之”等

  3.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三、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四、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五、《论语》概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1、体式归纳起来有: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2、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六、创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七、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感知、讨论: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课文讲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要学习与思相结合。启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论语》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八、归纳总结

  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yuè。

  一词多义

  1、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

  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知道)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可以为师矣(当,做)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二)、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四)、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九、课堂小结

  本文的内容围绕着孔子的言谈举止,向我们展示了其形象、性格、思想观点和态度,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能够准确的背诵和翻译本文,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常识,理解了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十、课下作业

  默写全文、做相关的练习题

  《论语》教案 篇12

  课 题: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学目的: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境界,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 法:

  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导语:

  在学习上要“温故而知新”,还要不满足,不厌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下一节内容。

  2、板书课题:学问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初读感知

  1、识记:默而识( )之 悱( ) 行( )彀( )

  2、初步感知: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2)诲:教诲。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4)束修:修,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修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修”。

  (5)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6)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7)隅:角落。

  (8)文:文献、古籍等。

  (9)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10)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11)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12)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13)弥:更加,越发。

  (14)钻:钻研。

  (15)瞻:音zhān,视、看。

  (16)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17)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18)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19)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0)兼人:好勇过人。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24)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26)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27)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29)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30)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31)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33)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34)所谓‘学海无涯’!别人向自己讨教,不得已而回答是必要的。如果喜欢随意指点别人,就会自以为是,甚至产生自满而不再进去、追求。这是阻碍我们自身发展的一大忧患!现在很多人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对别人的举动、言论横加指责。其实,不知道别人他们的举动都是经过考虑的。这种立场上的区别由于出发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是应该理解的。

  (3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教师不能教,学生无法学,小至手工技巧,大至治国安邦,凡事都有法可依,有规矩可循

  (36)不屑而教的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他,是让他羞愧而奋发向上。因此,不屑于教诲只是不从正面讲道理而已,是从反面激发他的自尊心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2、翻译第30、31段文字

  3、整理特殊句式

  五、积累与应用

  1、名句诵读: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⑤、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六、教后感悟

  《论语》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详见《预习检测》)

  2、技能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翻译见《预习检测》)

  3、情感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三、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四、课时安排:

  1、5课时(0、5为预习检测,达到认知、技能目标,本课时为1)

  五、课型:

  多媒体授课

  六、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

  七、教学过程

  1、导语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够聚在一起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接下来,请大家集体背诵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学生集体背诵。(落实背诵,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3、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整体感知文本)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重点句)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表述)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4、“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5、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6、作业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2、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论语》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并诵。

  〖教学设想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一节课很关键,所以,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孔子、《论语》及语录体

  二、朗读

  三、理解文意

  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即每一则语录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然后理解大致意思,朗读背诵。然后进行集中的字词训练和朗读背诵。

  1、“时”“说”“乐”“愠”“君子”

  2、“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3、“罔”“殆”的意义;

  4、“诲”“女”“知”的'意思

  5、“谓”“耻”“是以”

  6、“识”“厌”

  7、“三”“从”“善者”

  8、“好”“乐”

  9、“川”“斯”

  10、“尝”“以”

  四、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关上课本,进行练习。

  1、见课后练习一、三,使用课件。

  2、补充: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给出的短语中的三个以上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F、敏而好学

  G、不耻下问

  H、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I、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J、默而识之

  K、学而不厌

  L、诲人不倦

  M、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逝者如斯夫。

  五、背诵

  六、板书设计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一、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诚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论语》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 读准字音

  2. 了解孔子的“仁”的基本意义

  3.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和实词

  4. 引导学生阅读、背诵《论语》的有关章节

  5. 对判断句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重点】

  1.孔子的思想

  2.仁的意思的解读

  【教学难点】

  孔子言论中提出的加强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观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走进文言写就的历史,与古人晤对一堂,孔子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许他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对他敬而远之,也可能觉得他是封建礼教的源头,对他加以批判。在你们印象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学生回答,作大致的讲评)

  二、写作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迁居鲁国。少“贫且贱”,及长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年五十)任中都住⑺究埽虿宦饴彻凑净缸铀肼扯苡挝馈⑺巍⒊隆⒉獭⒊泄疾晃本茫樗烙诼场Tて诰弁浇惭В饺私惭У姆缙涤械茏尤耍硗照?SPAN lang=EN-US>72人,被称为“贤人”,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现在,人们都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一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响的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贡献,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介绍:孔子对于当时的“礼坏乐崩”的时代有深刻的感受,他自认为“斯文(即古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终在为恢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孔子认为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在绍述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其实并非如此,在绍述的同时,他为旧的礼教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种情感,即“爱人”,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忠恕之道”,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孔子对于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实现了仁,也就完成了完满的自我人生。

  三、《论语》简介

  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后来失传了)

  看课文注释①,《论语》专门记录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纂集而成,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故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的魅力之大,大家空余时可以翻看一下。

  四.课文讲解

  (一)先请一位学生朗读引言

  (二)让学生照书下注解,标好字音,默读课文,提醒注意句读

  (三)全班朗读 ,纠正字音和句读。

  (四)讲解

  第一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颠沛⑥必于是。”

  【注解】

  提问:每句话开头的“子曰”中“子”指的是谁?

  回答:孔子

  ① 处:置身,居住,引申为享有

  ② 去:离开,这里指躲避

  ③ 恶乎:恶,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乎,介词,相当于“于”。“恶乎”相当于“于何”,凭什么,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举例:

  (1) 惟利是图、惟命是从: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语序应为“惟图利”、“惟从命”

  (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④ 违:离开

  ⑤ 造次:仓猝、匆忙

  ⑥ 颠沛:困顿挫折

  【译文】

  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分析:第一则首先提出“富与贵”和“贫与贱”两个对立的命题加以讨论,前为人之所欲,后为人之所恶,这是按常情推出的常理,但是得出的两个结论却出人意料之外:“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个“道”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仁,下文就可作验证,“君子去仁,恶乎其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子强调宁可不要富贵,宁可安处贫困,但内心要守住“仁”作为一个君子,要想成名,怎么能离开“仁”呢,连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能违背“仁”,即使在仓猝匆忙之间、困顿挫折之时,也要与仁德同在。

  第二则

  子曰:“贤哉,回也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注解】

  ①贤哉,回也:贤德啊,颜回!回,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器重的一个学生。颜回家境非常贫困,他的身体状况也很糟糕,29岁时头发就全白了,视力连孔子也不如,32岁时就去世了 。

  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箪,盛饭的器具。陋巷,指简陋的小巷子。

  ③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堪,忍受。

  【译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分析:列举了颜回安于贫困的事例,说明安贫乐道是贤士的标准。颜回的行为正应了安贫乐道这句话、时刻都处在与道合一的境界,时刻都很满足快乐。

  举例: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绘了这么一个“五柳先生”(实际写的是自己),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而“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第三则:

  子曰:饭①疏食②,饮水,曲肱而枕③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解】

  ① 饭:动词,吃

  ② 疏食:粗粮

  ③ 枕:动词,当枕头用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显贵,在我看来如浮云一般。”

  简单的生活、日常的饮食、穿衣睡觉时刻都处在快乐之中,这正是得道君子的写照。真正的君子不论生活的境遇有什么变化都能够做到快乐自在。富贵的时候不会骄奢淫逸、忘记人生的志向,贫困的时候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依然快乐自在。

  分析:前几句也在谈安贫乐道的事,重要的是后两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的“不义”就是不符合“仁”的标准,用不正确的方法得到的富与贵,在孔子看来,犹如浮云一般不屑一顾。

  举例: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战国时有个齐人叫黔娄。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课堂讨论:通过学习《〈激流〉总序》,我们知道要去征服生活,在生活的“激流”中搏击、奋发,而孔子所崇尚的是“安贫乐道”的思想,两者是否有矛盾的地方,该怎么理解呢?请谈一下“安贫乐道”思想是否适应我们现今的社会。

  总结:前三则语录所谈的是怎样对待富贵和贫贱的问题。你们读过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论语》教案 篇16

  课 题:

  《古之学者为己》

  教学目的: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境界,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 法:

  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教师。他以极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和对人性的精微体察创立了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师道理想。和孔子一样,孟子的'一生也在为“道”而游走、讲学,以他的方式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观念。他们的教育目标是共同的,那就是培养真正的君子。

  2、板书课题: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

  二、初读感知

  1、识记:为( )己 假( )馆 雏( )百钧( )

  2、初步感知:朗读课文,明确古之学者求学的目的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4)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5)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6)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7)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8)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9)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10)叩:叩问、询问。

  (11)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12)竭:穷尽、尽力追究。

  (13)居:坐。

  (14)愚:受人愚弄

  (15)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16)贼:害。

  (17)绞:说话尖刻。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3)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5)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6)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8)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2、翻译第九段文字

  五、积累与应用

  1、名句诵读: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④、当仁,不让于师

  六、教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