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

时间:2023-03-02 08:42:54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政治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政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以及价格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使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决定和调整产量、开发新产品的。

  二、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幻灯片、常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价值,也知道价格会受到供求的影响,那价格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20xx年11月,广州的百佳和万佳两个超市发起价格战,消费者用8毛钱就可以买到一只烧鸡,低价引来抢购狂潮。同年12月,诺马特购物中心在羊城开业,标出:生菜1角钱一斤、鸡蛋1角钱一只、玉米1角钱一斤,……超低的生鲜市场再次引来抢购狂潮。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板书)

  一、 价格变动的影响(板书)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上涨

  1、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价格下降

  价格的变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购买,买什么商品。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比如,当超市的烧鸡、生鲜回升到原来的价格的时候,人们就不怎么购买了,而在当时,人们可是要排长队购买的啊。就好像是书本上第一个思考题,有些商品在旺季购买,有些在淡季购买就是由于价格的因素。市场上也是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我们想想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呢?(学生思考)在供过于求的时候,还有就是当个别生产者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时候。因此,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我们看书本的第二个练习题。思考应该怎样回答。(学生回答,)

  分析:“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说明了除了价格的影响外,消费时还会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都想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当价格不断下降时,人们想等它再降价时再买;当价格上升的时候,人们为了不要多花钱买同样的东西,就会抓紧购买。这些都说明价格变动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有特殊的情况存在,所以,书上是说“一般说来”,它不否定特殊情况。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我们回想一下,非典的时候,米价、盐价曾一度上涨,但是购买的人们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台风过后,肉类价格上升,也不见减少其购买量,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人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即使价格上涨了,还是要购买的。相反,如果米价下降,人们也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没有人会因为大米降价而一下子买几百斤回去。因此,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

  前两节课,我们讲的本田飞度如果由8万元降到4万元,购买的人就会多了;再比如手机,90年代的时候要几万元一台,现在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台,购买的人就多了;今年7、8月的时候,广州的空调降价,引来大量的人购买。但是如果这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呢?大家必会持币观望,等到价格合适的时候才出手。可见,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生活必须品

  2、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消费者对既定的商品的需求,除了受到该商品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什么其他因素的影响?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替代品

  3、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互补品

  是的,还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我们找出替代品的含义并找出它的重点。

  (学生思考,回答)

  替代品是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的两种商品。我们要注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比如:由于今年的油价不断上升,一些城市就用较低价的乙醇汽油代替90#、93#的普通汽油,并且开发新能源汽车,用电动汽车代替烧油汽车。再比如,去广州,汽车和飞机就是替代品,湛江— 广州的汽车票是150元,如果机票降到140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汽车的人就会改乘飞机。这些现象说明替代品对需求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都说明替代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它的价格不变或是降价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它的替代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互补品是另外一种影响因素,请同学们找出它的概念并分析它与替代品的不同,并且思考P16的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

  替代品是满足消费者同一需要而不用同时使用的商品;互补品是共同满足需要,而且必须同时使用的两种商品,缺一种都不行。书本的题目说明汽车销量的增加导致汽油销量的增加,油价的上涨导致汽车销量的下降,因为两者是互补品。也就是说,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使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相反,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增加,引起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以上我们知道了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它对于生产者来说,有说明影响呢?

  (二)、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板书)

  看书本P16和P17的两道思考题,思考为什么药农和高先生的结果不同。

  联系我们上节课讲的供求的图表(或是P17的图)来分析:当牛蒡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的时候,药农有利可图就会扩大生产,当种植的规模过大,供应远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这时药农就严重亏本。当狐皮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减产,当减产到一定规模时,供应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价格上升,高先生就赚钱了。由此可见,价格的变动会调节生产者的生产,使其扩大生产规模或是缩小生产规模。

  对于生产者来说,目的是赚钱,那就要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大降价的空间,才具有打价格战的资本。我们思考一下:生产者怎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属于扩展性的题目,简单让学生了解。比如: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价格影响着人们对商品的选择,每个企业都在价格方面费尽心思。但是价格是不是企业致胜的惟一“杀手锏”?消费者在追求低价的同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考虑点?今年4月的安徽劣质奶粉造成的 “大头婴儿”事件被媒体曝光。这样的奶粉,即使价格再低,人们也不会购买,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我们找出来。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简单地说是商品的有用性。每种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比如:棉衣可以御寒;食品可以充饥;书籍可以阅读;农药可以除虫……没有人会买没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的。企业在追求低价的同时,必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做到“物美价廉”,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生产对路的商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调节生产(板书)2、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3、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板书)

  【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有关价格的影响问题,知道了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能判断替代品和互补品。

高中政治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世界的思考。 3.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4.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哲学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一谈到哲学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神秘,非常的深奥。真是这样的么?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个小故事。(播放视频:司马光砸缸)

  【教师】好,故事看完了,大家思考一下为何面对困难有的人能想出巧妙办法,有的人则无计可施?

  【学生】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教师】对。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学会了用哲学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我们就可以做到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就可以游刃有余、举一反三。所以是一门让人变智慧的学科。下面就让我们开启这段智慧之旅吧。

  【幻灯片】标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探究一:

  【教师】看教材第4页内容,思考孔子为何不愿意与弟子交换?他的智慧是如何获得的?我说一下要求:首先自己仔细阅读这个小故事,并试着回答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形成书面材料,到讲台展示。

  【板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点拨】刚才这两个小组的结论都非常好,都指出了孔子的智慧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提炼形成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产生。(随之板书)

  【板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教师】这个结论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也可以找出理论依据。哲学作为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必修三中我们学过文化实践中产生。

  【教师】为什么在实践活动中会产生出哲学的智慧?大家看课本第五页内容,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人在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

  【教师】对。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对整个世界抱有很大好奇心,进而有了追问和思考,这样才有了哲学的产生。所以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幻灯片】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教师】由此可见好奇心是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幻灯片5】可是同学们你有多长时间没对周围的世界产生过惊讶了

  探究二:

  【教师】课前让大家都搜集了一些哲学小故事,现在大家就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学生分享故事

  【教师】这些故事都很精彩,为何里面的主人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很高明?

  【学生】都得益于他们的思维方式。

  【教师】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真正哲学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举一反三、游刃有余。因为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他就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科。

  【教师】好。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本意。

  【教师】但是如果我们在错误的哲学指导下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就会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作为哲学的入门课。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哲学思想。

  【幻灯片】一、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哲学思想。

  【教师】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哲理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我们一起读一下。

  【幻灯片】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课后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A.哲学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B.聪明的人

  C.真理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在抵御金融危机,战胜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要坚持用哲学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是因为()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哲学是智慧的源泉”是说()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一切智慧都源于对哲学的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关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

  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6.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生活处处有哲学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语言的含糊性④研究哲学问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高中政治教案3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个而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

  文化什么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剧照)展示学习目标:(生读)

  1、理解优秀文化为什么能够塑造人的道理;

  2、结合实例,分析优秀文化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中自觉接受优秀文化,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预习回顾,精讲点拨:

  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已经结合学案预习了,接下来我们根据问题引领来回顾一下预习的内容。(展示要求及问题引领)

  要求:

  1、对照问题引领,记忆并互查基础知识。

  2、用红笔标记不明白的问题,以备下一步合作探究解决。

  问题引领:

  1、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3、为什么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4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人全面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学生记忆并同位之间相互检查,教师深入学生内部抽查部分同学)

  [过渡]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生的?

  (展示本班学生在艺术节上的活动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些活动吗?这些活动对于我们有意义吗?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可以健全我们的人格,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设问]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归纳]

  (1)文化与人的关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①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

  ②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过渡]我们要通过优秀的文化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那么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又是什么呢?

  [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积极向上)

  [过渡]“一本好书,能教会你怎样做人!”

  金戈铁马,斗志男儿,士兵的精神世界丰富和冷峻;一个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他单纯而执着,在军人的世界里跌打滚爬。因为他的笨,让全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他在种种困厄和磨难中百炼成钢。

  经典台词:许三多: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不抛弃,也不放弃。(展示《士兵突击》剧照)

  [设问]优秀文化怎样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生答)

  (1)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师分析]感染力和感召力—→震憾人心—→增强精神力量—→物质力量

  思考:我们的国歌过时了吗?为什么?

  ——没有过时。中国是从一次次跌倒中站起来的,国歌中的力量对我们中华民族依然有振奋力量。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过渡]再来看一幅漫画“畸形人”,你能从中看出什么?(生答)导入人的全面发展,

  (1)人全面发展的表现

  (2)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优秀文化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反过来人的发展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结合学案,幻灯片分别展示探究习题)

  探究一: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看这部电视剧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欣赏,更是感受一种精神力量的蓬勃释放,它如同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拉近了剧中人和观众的距离,进而变成了观众发自心底的深情呼唤,这不单是一种回忆,更是一种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结合材料,说明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塑造人生中的积极作用。

  探究二:“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xx年元旦起在中文国际频道隆重推出。1月18日,《记住乡愁第一季》第18集播出了《万家村——立德树人》。通过讲述山东淄博周村区万家村毕氏家族立德树人祖训的传承,再现了万家村毕氏家族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优秀家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记住乡愁》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提出探究要求(展示)

  1、独立思考,高效自学,对有疑问的问题作出记号准备讨论

  2、小组长要布置好,组内先一对一讨论,然后再集中讨论,激情讨论,安排同学阳光展示

  3、未展示的同学及时准备总结,力争全部达标

  4、小组讨论不会的问题、疑难问题由小组长用纸条反馈给老师

  安排展示小组(幻灯片打出)提出展示要求(同时安排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1、展示要书写规范、快速,总结规律。

  2、非展示同学结合探究问题继续讨论、交流、完善,点评同学做好点评准备。

  安排点评小组,提出点评要求

  1、点评答题规范、答案正误、是否全面,进行答案的补充修正、知识拓展、规律方法的总结。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重点内容用红色笔做好笔记、有不明白或补充的大胆提出、勇于质疑,力争每位同学都能掌握运用。

  (学生点评、完善,教师点拨,展示答案,留时间学生整理)

高中政治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文化生活》第十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学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青少年应该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框题的学习,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了国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本课将从微观上即从个人的角度重点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原因及具体要求。本课内容离学生的距离较近,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

  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内在联系。

  分析:当代中国青年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思想道德冲突,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挑战。

  (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

  (通过对“两个修养”的对比和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当代中学生自觉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能力,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学生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归纳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五、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述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展示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对道德冲突时如何判断选择。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思想道德价值。

  学生学法:自我阅读法、列举法、讨论法、归纳法等自主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启发思考

  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左右为难的事。

  镜头一:教师节那天,家长给我送来了茶叶等礼品,我该不该收?

  镜头二:班里有位学生上课经常开小差,打瞌睡,成绩又差,是班里的后进生,我要不要放弃他?

  镜头三:家长多次打电话给我,希望周末给孩子补补课,并会支付一定的报酬,我该不该答应?

  教师:(过渡提问):请问同学们在校园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两难的事情?

  学生:思考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思想道德冲突的事件。

  2、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3、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预设学生的思想冲突事件)

  镜头一:老师三令五申在考试时不允许作弊,但我最好的朋友要我在考试时给他传答案,我要不要答应?

  镜头二:校园里散步,捡到一张饭卡,朋友说一起用此卡去超市消费,我内心有点矛盾。

  镜头三:中午食堂吃饭,队伍很长,排在前面的同学叫我插队在他前面,我该不该过去?

  教师:出示两幅漫画,指出走出校园,我们共同会面临冲突与选择:遇到老人倒地,要不要扶?遇见小偷行窃,要不要管?

  学生:课堂探究一:思考1: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道德冲突?

  思考2:怎样解决类似的道德冲突,做出正确选择?

  教师:归纳知识点一:这些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的原因: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到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从而引发道德冲突。

  (2)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层次不同。

  4、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教师:归纳知识点二: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1)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2)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教师:(过渡)科学文化修养就是平常所讲的“才”,思想道德修养就是我们所说的“德”。

  学生:小小辩论赛:当代社会“德”和“才”哪个更重要?

  探究活动:唇枪舌剑论“德”“才”(突破本课重点知识)

  学生展开辩论:正方观点——当今社会德比才重要

  反方观点——当今社会才比德重要

  教师:(点拨)大家在各自的立场上讲得都很有道理,德和才都很重要,所以有人就说: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才有德才是“精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精品,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学生:朗读名人名言,懂得德与才的重要性。

  东汉哲学家王符:“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高中政治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置情景,充分利用资料、图片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下主动思考、自主感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列举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让学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属于文化现象。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旁听一次听证会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高中政治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物质的含义

  (2)自然界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难点:物质的含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教学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探究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忆一忆

  (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我们在第一单元里知道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我们也知道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科学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呢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呢现在就先让我们来看看物质的概念。

  一、什么是物质

  探究一:

  (1)质就是桌椅、黑板、苹果……吗

  (2)那看不见又真实存在的磁场、超声波、红外线是物质吗它们有什么共性

  知识点一: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学生找主干:物质是客观实在。

  注意: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比如我们窗外的高山、树木,不管你看到不看到、愿意不愿意,它们都耸立在那里,是不会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我们说物质具有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

  ②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比如我们刚才说的高山、树木,我们能够感觉到它、能看到它,因此,我们说物质具有可知性。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注意: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它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3)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吗

  通过动物的例子来说明:小狗、小猫、小鸡等动物是它们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而动物就是对它们共性的概括。这里的“动物”就是物质,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也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因此物质不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什么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注意: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练习: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A甲观点正确,乙观点错B甲观点错,乙观点正确

  C两人观点都正确D两人观点都错

  二、世界是物质的

  老师:如何证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它的物质性呢

  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要验证世界是物质的,就要分别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才行。

  探究二:自然界它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创世的传说

  请运用有关地球或生命起源的知识再分析一下上帝创世说事背离客观实际的。

高中政治教案7

  【使用说明、方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的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在预习的同时熟记基础知识。

  2、小组合作交流导学案,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课堂准备展示、点评。

  一、教学目标

  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

  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

  预学区 : 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

  【基础知识预习】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

  1、民族节日

  (1)内涵:

  (2)作用:

  (3)功能:

  2、文化遗产

  (1)地位:

  (2)意义和价值::

  (3)要求: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及地位:

  (1)含义:

  (2)地位:

  2.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的构成:

  (2)文化是世界的(文化的世界性)表现及形成原因:

  (3)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及形成原因:

  总之,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 民族的,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

  2.原因(必要性)

  (1)内在要求:

  (2)必然要求:

  3、原则及具体要求:

  (1)原则:

  (2)要求:

  总之,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知识补充】 (理解区别即可)

  1、 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的区别。

  (1)文化内涵不同: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2)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

  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化是不能混同的。

  区别:第一,基本内涵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 化的和性质来说的,从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

  第二,社会作用不同。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 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文化多元化的存在对社会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第三,对待态度不同。对待文化多样性就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对待文化多元化则是既要大力维护和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又要坚决克服和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联系:多元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导学区 : 合作探究重点 互动撞击 思维

  问题情境1:

  国

  外

  的

  传

  统

  节

  日

  思考探究:你知道上面的图片分别是我国或国外的什么传统民族节日吗?从这些民族的不同节日中,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

  问题情境2:

  (1)比较上述奥运会会徽的异同,你能解释它们的文化印记吗 ?(只谈04和08年奥运会)

  (2)用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

  (3)从奥运会 会徽的设计上,你能否感悟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问题情境3: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 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根据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各美其美”?

  (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

  固学区: 及时练习 当堂掌握

  1.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 .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 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 )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将(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C.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D.会失去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削弱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4.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 )

  ①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5.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 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这表明(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6.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这表明 ( )

  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呈现出来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各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应相互借鉴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高中政治教案8

  一、教学理念

  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体现新课程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三大课堂教学理念,追求教学的真实性,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收入分配公平和效率的含义,理解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辩证关系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教学难点: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

  四、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20xx恒大亚冠赛进球集锦)。

  (提问)是什么造就了恒大如此的成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指出:教练、团队、外援、金钱……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聚焦到我们经济生活来看,其成功确实也离不开金钱这个激励因素。也就是奖金,怎么分,才能激励球员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究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问题,聚焦到一支球队,我们一同探讨恒大成功的秘诀。

  【设计意图】选用恒大亚冠登顶的事例,一是因为材料新,具有较强的话题色彩;二是具有生活气息,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三是音频和影像资料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感,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四是为后面的知识起到开篇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与课堂活动

  (过渡)恒大的分配方案究竟是怎样的呢?以恒大首场胜利为例,奖金1400万,如何分配才能体现公平?这里有两种方案,大家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案能不能体现公平?为什么?(时间1分钟)

  (PPT展示)方案l:平分奖金方案

  2:进球者80%,其他人20%,不上场0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讨论。

  讨论结束,学生回答探究问题。

  教师总结:公平≠平均,公平≠过于悬殊,那公平是什么?实情究竟如何,是否与我们大家所想一致?我们来揭晓答案.

  (PPT展示)恒大亚冠首场(广州恒大一全北现代)奖金分配方案,最高者103.27万,最低者93.27万,不上场的替补球员人均6万。

  (提问)这种分配方案,好在哪里?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就是说,公平不是平均,是有差距,公平不是差距悬殊,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由此,由一支球队管窥一个国家,由恒大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大家看课本60页。

高中政治教案9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从“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中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我国最基层的组织是农村和城市的小区。民主管理要想真正的得到实现,首先就应该在农村和小区这两个中国最基层的组织中实现。

  探究与共享:(1)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机构是什么?(分别是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2)从上述“ 村民道德评议会”的活动看,村民是如何通过基层民主自治机构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村民通过村民委员会发表意见,对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参与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3)我国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重大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可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它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村委会设立的目的是让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务。村委会的成员都是 由村民直接投票产生,其最高代表是村委会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民主管理上的伟大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199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至今,全国有31个省份全部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与以往相比,20xx年村委会选举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农民参选热情高;村委会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大多数村民选举能做到:“法律规定的程序一步不少,农民该有的权利一点不留”。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一个有委任制到选举制、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转变过程,实现了有不规范到逐步规范。

  2、村民自治的内容

  地处海滨的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某镇,20xx年前曾是山东“上访第一镇”。两年后的今天,这个镇成为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无重复上访的“信访三无镇”。由“上访第一镇”变为“信访三无镇” ,该镇的主要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选举:完善村级民主选举,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原则,选出让村民满意的村官,让失去民心的村干部坚决“下岗”。——广大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民委员会干部。

  决策:定期召开一次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农户代表共同参加的会议,村民称之为“三代会”。会议的主要功能是互通信息,事关全村的重大事务向代表报告,经 代表讨论、审议并表决通过。——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 定。

  管理: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亮出村务“三本账”。一是资产账,二是收益分配账,三是土地账。这些账 目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审核,并张榜公示,村民无异 议后方可认可。——制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来规范干部和村民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监督:年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干部述职,村民按照评议的标准,对村干部进行评定通过民主评议、调查、审核听取干部本人的申述意见,送达劝辞通知书,由干部本人签署意见,提出辞职报告。——村民在自治实践中,创造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对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P24探究——你或你所在的村有没有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如果有,你能说出一两条吗?(如关于村民建房及宅基地的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土地承包的有关规定;关于财务管理办法等问题)填表:我心目中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行为规范、依法管理制度、社会管理制度 、村级领导干部行为规范、村务公开制度、福利待遇制度)在你填写的《村民自治章程》条文中,你认为哪一条是最很重要的?说说你的理由。(村务公开制度最重要。因为村民最关心的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有关问题,只有村务公开,才能让村民了解村里的决策的内容,便于发扬民主,进行村务监督、增加决策的透明度。)

  P25探究——请你说说在这三个镜头中,村民是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本村事务管理的。(镜头一是通过村务公开的方式,理财小组进行查账参与村里的财务管理;镜头二是通过召开民主质询会的方式,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镜头三是通过设立村务公开栏,以监督的方式参与村务管理。)假如你的家在农村,你能说说你们那里的村民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村务的吗?(村里设立村务公开栏,让村民监督村务参与管理;召开村民大会,对村里的重大问题让村民发表意见;让村民讨论制订本村的村规民约。)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了解村务公开的范围。(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落实方案;救灾救济款的发放情况;水电费的收缴等。)

  “自己的户口在村里,却无法享受村里其他众多村民享受的福利待遇,几位农民遂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而村委会则认为,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有权通过合法途径,对集体经济收益进行自主分配。能否享受村民待遇,应该听从全体村民的民主决议。”讨论:当个人权利碰撞村民自治时,即使不公法院也无权干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即使大多数村民或居民形成的决定是错误的,法律也无权干涉。)

  3、居民委员会

高中政治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

  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三、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

  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x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高中政治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过程与方法】 情景探究法 比较分析法 启发诱导法 归纳总结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努力实现个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教学过程

  导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课件《我们的圈》

  自主探究:比较分析放羊娃的圈和武汉男孩的圈并构思自己的圈,你认为这里的圈指的是什么?为何每个人的圈都不一样呢?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看来,之所以每个人所走道路不同,是受价值观的指引,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价值与价值观。

  探究新课

  一. 价值与价值观

  (一).价值:

  1.物的价值

  自主探究:《超市购物》,让学生自己说出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各类食物不同的属性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归纳价值的含义。

  生:思考后回答

  师总: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思考:是否任何事物都有价值?哲学上讲的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是一回事吗?(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展示课件给予总结)

  2.人的价值:

  教师展示课件:漫画:我有价值吗?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此引起学生对自己价值的思考)

  师问:到底什么是人的价值呢?

  生:略

  教师:课件打出人的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比较: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有何不同呢?

  生:比较后回答

  师总:物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而人在满足主体需要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而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3.价值评价

  讨论:既然人的价值由贡献和索取两方面组成,那么,应该怎样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呢?能不能以索取来衡量,为什么?

  生; 略

  师总;课件打出 你不贡献,我不贡献,谁来贡献。

  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过渡:普通人的人生有无价值呢?

  展示课件:《两个年轻人的故事》,试分析他们这样做值不值得?是什么在指引着他们这样去做呢?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让学生谈谈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从而引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①《李建华与歹徒》让学生评价,然后从学生的不同评价中引导学生体会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导向作用。

  ② 《今日话题》趁年轻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相干的事情,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体会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结论一: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办法。而错误的价值观将会引导人们形成错误的认识采取错误的办法。

  教师展示课件:正反两则案例 《丛飞的事迹》 《胡某的陋行》让学生分析,从而体会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所起的导向作用。

  结论二: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将会指引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而错误的价值观将会让你的人生误入歧途。

  学以致用:展示课件 结合《超女选秀下的价值观》,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呢?这节课你收货到了什么呢?

  课堂小结:价值观是我们人生的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人生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衷心的希望大家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幸福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板书设计

  物的价值

  一.价值 含义

  人的价值

  评价

  含义

  二.价值观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导向作用

  2.人生道路的选择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赢在课堂》上的这可习题。

高中政治教案12

  【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

  其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明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明确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2、能力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20xx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已经有2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加,到时世博会将会成为一场世界文化的盛宴,充分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这节课学习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探究:看课本28—29页三个镜头。三个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体育运动项目,欧美国家流行击剑,韩国盛行跆拳道,中国人爱好武术,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建筑,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说明了什么?

  学生: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老师: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课本上举了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民族节日是不一样的。

  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西方欧美国家的节日有哪些?

  学生: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学生: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问题: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由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从时间、由来、习俗三方面比较)

  学生:时间:春节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圣诞节从阳历12月24日开始到第二年1月6日。

  起源: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风俗:春节: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吃水饺、除夕守岁、拜年磕头、压岁钱、上坟拜祖宗、逛庙会、赶年集等。圣诞节:装饰圣诞树,点燃圣诞蜡烛,唱圣诞歌,吃圣诞大餐,送圣诞礼物。

  老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

  学生: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

  老师:中秋节就要到了,我们为什么要过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

  学生: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

  探究:看课本30页虚线框材料。

  问题: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各有什么特点?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丽江古城:古朴的风貌、淳朴的民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奇特、神秘;阿布辛拜勒神庙:雄伟、神奇。

  老师: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问题: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长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布达拉宫等

  老师: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思考: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它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学生:(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遗产名录》的方式保护世界的文化遗产。学生阅读课本30页“相关链接”。了解世界遗产分哪三类。

  透视文化多样性

  过渡:上面我们列举了很多事例,了解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下面大家阅读课本31页,思考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学生: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老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点,世界文化是相通的。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举例,美国电影带有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特征,但我们中国人能够看懂,并且看的津津有味。(文化是相通的)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带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外国人也能听懂,听的时候也感觉非常优美动听。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所特有的,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老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尊重文化多样性

  探究:课本32页虚线框,思考以下问题。

  (1)三届奥运会会徽是不同的,你能解释一下它们的象征意义吗?(会徽中的图案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27届奥运会会徽采用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色、阳光的黄色和空气的白色作为基调。运动员手中燃烧的圣火,由悉尼歌剧院经典的屋顶造型演化而成。澳洲土著人文化在会徽设计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三支土著人狩猎用的回力标组成了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土著人的图腾“蛇”则装饰在构成运动员双腿的回力标上。

  学生:28届,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的奖品。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在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

  学生:29届,印章和书法的组合体现了中国特色。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三届奥运会会徽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和宣传,北京奥运会会徽被世界各国人民认识、理解和接受,这有什么意义?(对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学生:有利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学生阅读课本32-33页,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学生:(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国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老师:解释费孝通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板书设计】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含义

  2、意义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

  2、怎样

  备课资料

  比较熟悉和应当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刘三姐歌谣、阿诗玛、江格尔、格萨尔等;

  2、民间音乐:兴国山歌、花儿、聊斋俚曲、川江号子、古琴艺术、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唢呐艺术、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江南丝竹、五台山佛乐、武当山宫观道乐等;

  3、民间舞蹈:京西太平鼓、秧歌、龙舞、狮舞、高跷、安塞腰鼓、苗族芦笙舞、彝族葫芦笙舞、傣族孔雀舞等;

  4、传统戏剧:昆曲、川剧、湘剧、秦腔、晋剧、上党梆子、河北梆子、豫剧、越调、京剧、徽剧、汉剧、粤剧、桂剧、石家庄丝弦、闽剧、评剧、武安平调落子、越剧、沪剧、苏剧、扬剧、楚剧、黄梅戏、曲剧、藏戏、壮剧、皮影戏、木偶戏等;

  5、曲艺: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京东大鼓、陕北说书、河南坠子、绍兴莲花落、东北二人转、凤阳花鼓、山东快书等;

  6、杂技与竞技: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天桥中幡、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蒙古族搏克、蹴鞠等;

  7、民间美术: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衡水内画、剪纸、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象牙雕刻、夜光杯雕、金石篆刻、曲阳石雕、乐清黄杨木雕、泥塑、塔尔寺酥油花等;

  8、传统手工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磁州窑烧制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壮族织锦技艺、苗族蜡染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宣纸制作技艺、湖笔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端砚制作技艺、木版水印技艺、雕版印刷技艺、浏阳花炮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等;

  9、传统医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

  xx、民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都江堰放水节、黄帝陵祭典、炎帝陵祭典、成吉思汗祭典、祭孔大典、妈祖祭典、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大禹祭典、祭敖包、那达慕、秦淮灯会、泰山石敢当习俗、民间社火、安国药市、楹联习俗、惠安女服饰、苗族服饰、回族服饰、瑶族服饰、农历二十四节气等。

  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1)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3)“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老师:刚才提到长城,长城这个文化遗产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还是属于世界的?

  学生:长城既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

  探究:

  辨析: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文化应该趋向统一,而不应再保留什么多样性。

  问题: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不对。因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所以世界文化必然呈现多样性。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老师:保持文化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学生:

  问题:你能否再举个例子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语言文字、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流行歌曲、民族舞蹈、风俗习惯等。

高中政治教案13

  1.教学目标:

  能依照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情制定多维度教学目标,目标内容表述清晰,用语精炼准确。

  2.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

  简明分析本班学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学生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教与学(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并作简要说明,也可阐明教与学的设想和规划,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关键设计和学法指导。教法、学法设计可选一项或两项。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容量适中、结构合理,教学活动设计能突出学生主体,体现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具有一定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符合课改理念,体现高效课堂精神。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拓展和落实,有教具、学具、多媒体等应用设计,有简要板书设计,有精炼的.作业设计,有教学反思。

  6.书写规范:

  格式整体、美观、布局合理、内容完整。

  高中板书设计评分标准

  1.板书设计目的明确、条理清楚,能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

  2.板书设计布局合理、内容恰当、有层次感(20)。

  3.板书设计无知识性失误、书写规范、美观,无错别字,标点正确,间距适中。

  4.板书设计新颖、独特、巧妙、美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很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领会教材内容,掌握所学知识。板书设计能结合教材特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形象性和艺术性(20)。

【高中政治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04-11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08-31

高中政治教学总结04-17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09-24

高中政治教研活动总结02-21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6篇03-15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6篇)03-15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7篇03-13

高中政治考试反思(7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