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电话》教案

时间:2023-03-10 11:12:53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活离不开电话》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离不开电话》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离不开电话》教案

《生活离不开电话》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通讯工具,学习与通讯工具有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电话。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过对话、讨论、欣赏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通讯工具,学习与通讯工具有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通讯工具。 教学准备:

  师:相关资料;范图;范作;手机或对讲机两部。

  生:自选一种绘画工具;剪刀、胶棒、双面胶、彩色纸、纸盒、油泥。

  教学过程:

  ——游戏: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

  1、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位好朋友结成对子。

  2、提出要求:

  ⑴两人先站在一起说一说悄悄话。

  ⑵再让他们一个站在教室最前面,一个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再说一说悄悄话。(除了你的好朋友以外,你们两之间的交谈不可以让第三个人听见)

  3、手机悄悄的交给其中的两位学生,并要求他们在不让别人发现的情况下利用手机进行交谈。

  ——欣赏了解:

  1、他们是用什么办法让对方听见自己的声音的?!

  2、你知道手机属于我们生活用具中的哪一类吗?!

  3、在通讯工具中,除了手机还包括那些呢?!

  (电话、手机、对讲机、寻呼……)

  4、电话究竟是以怎样的构造进行通话、听到声音的呢?

  话将说话的声音转换为电流后送出。从话筒发送声音后,振动板会因为声音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并转换成电信号。用于听声音的听筒会让发送来的声音的电信号带动振动板,从而回复为原来的声音。声音的电信号通过电话线或经由电波进行发送。)

  5、你知道世界上的一部电话是谁设计的吗?

  (1875年6月2日,美国人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1876年7月,在费城举办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博览会上,贝尔和华生表演了他们的发明成果。)

  6、你还见过哪些有着特殊功能的电话?!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各种不同功能的电话图片

  ——设计创作:

  1、你想象中未来的电话,将是怎样的呢?

  2、你将用哪些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呢?

  (教师展示一些作品供学生)

  3、让我们也来做一会小小设计家,进行一次“梦幻手机设计大赛”设计出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的未来电话!

  4、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提出要求:

  ⑴、先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并标明它的独特之处。

  ⑵、利用彩色纸、纸盒、油泥等材料,将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

  ⑶、展开想象,大胆制作,设计新颖独特,与众不同。

  ——讲述:

  师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一种插接艺术,是立体造型艺术中的一种。

  ——观看:

  学生观看老师进行插接制作。先用硬纸片剪一些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心形、花形、以及其他较简单的图形。在这些图形的一边剪开一道小口,就可以进行相互插接了。

  ——:

  ·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的作品,说一说好在哪里?

  ——欣赏:

  1、小鹏友们做得真漂亮,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作品我们一一看吧!

  2、教师出示范画:

  ①、名家名作(图片)

  ②、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③、学生作品

  ——教学建议:

  一、教学过程多种选择:

  1、游戏:

  ⑴、传话游戏:

  教师讲一句话请小朋友挨个传一直传到最后一个人。

  看一看结果有没有变化。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最后一个小朋友能直接听到老师的悄悄话。

  ⑵、体验游戏:

  教师在课前都制作一些土电话(即用两个纸杯间用一根一米长的绳子穿起来,杯子就是话筒和听筒,绳子就是电话线。),让学生自由进行打电话游戏。体验打电话的乐趣和电话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知识:

  ⑴、第一台手机有多大?

  ①、第一台移动电话于1985年制造。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这样可以移动通信的电话诞生了。那时,还没有“手机”这样一个词,由于它要像背包那样背着行走,所以叫做“肩背电话”。当时,其重量高达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

  ②、与在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这是距今16年前的事。与“肩背电话”相比,非常轻巧而且容易携带的移动电话诞生了。尽管如此,重量仍有大约750g,与今天重约60g的手机相比,重量高达12至13倍。

  ③、⑵、手机逐渐变小。

  ④、1991年时,手机的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100为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1999年轻到了60克以下。1杯水的净重是180克,所以它只有1杯水的三分之一重!

  MOVERP(1991年发售)超小型登场

  PHYPER(1996年发售)轻到100g以下

  MOVERP(1991年发售)超小型登场

  P208HYPER(1999年发售)终于打破60g的记录

  P504i(2年发售)折叠式手机,薄16.8mm!

  ⑵、电话与手机有哪些不同?

  家里的固定电话通过电话线连接。看一下电话机的后面,知道插口外还伸出有一条线吧?声音的电信号就是通过这条电话线发送的。

  手机则不用电话线连接。它是用看不见的电波发送声音。手机将声音转换为电波发出后,“基站”就会接收这些电波。然后通过电话线将声音的电信号送给对方。手机并不是直接把电波送到对方的手机上。从“基站”到对方的手机,还要使用与普通电话相同的电话线。

  ⑶、设计创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折纸:用折钱包的折法,折出手机。并用彩笔进行装饰。

  (注意钱包是横折,做手机要竖折)

  纸盒:利用现成的纸盒,通过添加、剪切进行制作。

  油泥、陶土:它们可塑性强,可以直接拿来进行造型。

  泡漠板:利用厚薄不一的泡漠板,通过切割拼接进行制作。

  石膏板:利用石膏板的易刻性,进行雕刻。

  还可以利用各种食品,如:饼干、蔬菜……

  在设计上可以分两可内容进行设计外观不同的电话:引导学生将电话设计成为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形象。

  不同功能的电话:启发学生对电话的功能进行改进。

  ⑷、欣赏:

  根据设计创作的要求选择欣赏的图片类型:

  ·造型独特的电话

  ·有不同功的能电话

  ·艺术家以电话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和电话有关的生活图片(漫画、广告、新闻图片)

  ·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同年级学生的作品

《生活离不开电话》教案2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学生对电话结构的细致观察,老师对电话历史的适当讲解,师生共同对现有材料形状、材质等特征的分析,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实物材料和电话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帮助学生展开有目的又无拘束的创造与表现。本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电话的历史,欣赏现代造型各异、精彩纷呈的个性电话机,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引领学生在文化的情景中学习美术,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电话相关的文化、历史,了解电话的基本结构、功能,体验电话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的特征,运用美术表现的语言,大胆想象,创造造型各异的电话。

  3、情感目标: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探索的精神,同时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热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电话这个载体,引领学生体会电话设计功能的科技性和造型的艺术性,在学习中认识了解电话演变、发展的历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特性,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大胆的设计和创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各种废旧的材料,剪刀、胶带纸等各种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出示二十世纪老电话机图片,猜猜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

  ——拨号器、听筒、话筒,还有一根连接用的螺旋线。

  ——这其实就是电话机的基本特征。

  2、教师介绍:这是一台100多年前的老式电话机,从外形看,它不仅精致,还体现了一种古典的美。这种电话机是如何使用的呢?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设计意图:老电话机的出示,带着一种历史文化的痕迹,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首先提炼出电话机的基本特征。为整个课堂的推进奠定基础。

  二、欣赏感知,进一步了解电话相关文化、发展知识。

  1、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来传递信息的呢?

  ——展开讨论与交流。(烽火、快马等)

  2、1876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第一台电话机,从此人类的信息联络方式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现代生活中,电话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我们都离不开电话,因为它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大大提高了生活的效率。

  3、欣赏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电话机图片

  ①感受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电话机的发展、演变与设计风格。

  ②交流。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教师:每一个电话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造型而言,有的简洁,有的繁复,有的具体,有的抽象……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艺术魅力,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那么,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电话机呢?一起来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欣赏和交流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环节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视角进行欣赏,感受不同时期、地区、国家电话机所体现的艺术美感,同时拓宽视野,使学生有参与设计创造的欲望。

  三、创意联想

  1、电话铃响,教师出示一个特别的电话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别之处。

  细节:电话机的各部分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哪一种材料用得最巧妙?

  2、基本形实物联想:教师出示生活中各种废旧的物品:如瓶子、鞋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联想:怎样也可以把它们变成一台有趣的电话?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屏幕出示多种创新形象。

  四、创想擂台:

  1、以小组为单位,就老师给每一组提供的废旧材料,进行合作探讨活动。角色分配:A、创意总监1名:负责在众多创意中选择并确定最佳方案;B、科技IT:负责介绍电话功能的设计;C:广告策划师:负责创意方案的解释。D、市场推销员:负责小组创意手机的综合介绍。剩下一人作为VIP贵宾客户,负责对他组创意方案作出评价。

  2、教师评价各组合作情况。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创作就成了每一位美术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因为,创新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注意挖掘课程内容、形式和手法。传统的手工制作强调制作的技巧,制作方法单一,容易造成作品的单调苍白。本环节中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再出示图片,声画相结合的情景,最能体现多媒体的优点:轻轻一点鼠标,简单的操作,替代了把繁琐的实物带进课堂的麻烦,而直观的效果也让学生一目了然。

  设计制作

  1、好的创意怎样把它表现出来呢?一起欣赏一组范作。引导关注不同材料的添加和合理使用,强调各种方法的使用:切、剪、贴……

  教师:几根树枝看似随意的组合,一台古典的电话机就出现了;妈妈淘汰的红色手提包,加个通话器,粘贴上按键也就是一架新颖的电话了;纽扣、鞋带、瓦楞纸都能作为电话机创意制作的重要元素。

  图1:仿物法。将电话机的基本部位设计成某一个物件的样式,同时也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或生活中的某件物品。大家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设计

  图2:变形添加法。在废旧的物品上能够直接进行剪贴、添加,使其改变原来形状,形成独特的电话机造型。

  图3:装饰法。运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对电话机进行装饰,追求新颖、个性独特的效果。

  请同学们想象:还有哪些东西也能成为我们设计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电话机的重要元素呢?

  2、结合学生交流的.创意,稍做方法的指导和点拨。

  3、学生分组创作表现:根据小组确定的创意,分工合作,要求电话创新、个性、新颖,结构结实。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创作需要灵感,灵感需要转变成设计的方法。范作的出示,设计方法的介绍,为学生的创想提供了表现的翅膀,使学生在无从下手的状态中找到了出路,为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直观的方法。在学生作业时,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大量的电话机作品,并配上少儿歌曲《打电话》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富有激情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体验到创想过程带来的快乐。

  五、展示与评价

  1、每小组之间相互参观2分钟,有每小组的广告策划师负责介绍本组作品的创意和功能。

  2、请学生回到自己座位,由本组的市场推销员拿起自己小组创作的电话,以打电话的形式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彼此的想法,如作品的独特之处,彼此的建议等。

  设计意图:作品评析在美术教学中,往往会一带而过,丧失了绝佳的融合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机会。本环节创设生活情境,充分运用电话的功能,请学生用打电话的方式,融解说、评价、建议、交流各种机会,让学生的制作经验、审美体验得到再次的提升。

  六、拓展延伸

  普通的电话已进入千家万户,你想不想发明创造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电话机呢?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搜查有关新功能电话的资料,然后去寻找一些特殊的材料制作一个不但美观,而且有特殊功能的电话机。

【《生活离不开电话》教案】相关文章:

《电话》教案02-05

离不开您作文03-15

离不开你作文04-17

《打电话》教案08-26

《打电话》教案07-29

春天的电话教案02-09

《春天的电话》教案04-08

打电话教案04-05

《打电话》中班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