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教案

时间:2023-03-12 13:25:32 教案 投诉 投稿

《小青蛙》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青蛙》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青蛙》教案

《小青蛙》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圈、小邮包若干、KT板做成的房屋、信封若干、矮桥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捉害虫

  “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们,跟妈妈去田里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吧。活动活动身体吧“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跳荷叶:

  咦,前面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荷叶(圈),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跳过去,试试自己的本领吧!(第一遍游戏)

  2、跳田埂

  总结“刚刚我们一个跟着一个很顺利的跳过了荷叶,现在妈妈还想请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呢,这里有一条高高的田埂(矮桥),挡住了我们怎么办?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送快递

  总结“妈妈真高兴,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真能干,跳过了荷叶,又跳过了田埂。还有一个更艰难的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呢,想不想试一试?

  这个任务就是,请大家做一回邮递员,把信分别送到相应颜色的家里去。

  介绍材料:(封发邮包)小青蛙们,现在变成了能干的邮递员,出门前妈妈给你们准备了邮包,里面装好了信件。注意喔,送的时候要看清楚信封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它送到和它一样颜色的房子里(教师示范)看,妈妈手里是什么颜色的信封,我应该把它送到什么颜色的房子里?我出发啦,跳过荷叶、跳过田埂,信件送到家。

  三、结束游戏

  师:小青蛙们真能干,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完成的很不错,累不累?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木头人:三三三,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变成小动物(小花朵),不许动!

  【活动反思】

  1、紧扣文本,随文识字。

  这首优美的小诗只有短短的3句话,却要求认识14个生字。新课标要求一年级识字“多认少写”,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才是关键。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本材料,安排随文识字,从而突出识字重点。第一步,我要求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宝宝,拼一拼、读一读。第二步,以“你和哪个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过度到自学反馈环节。重点放在“为什么”3个生字,读好单个字的读音后,指导学生读好“为什么”问的语气,再放到句子中读好问的语气,体现了语文学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基本。生字会读能记了,再把生字分散到课文中检查字音,使文本材料始终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三步,“咱们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就要把他们记到心里去,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进行字型交流。“从文本来,回文本中去”落实了本课时的识字教学。

  2、创设情景,情感熏陶。

  新课标注重挖掘文本材料的人文性。整堂课中,我努力创设课文情景,帮助学生进入情景,获得渐渐感悟的情感熏陶。比如:在指导朗读“青蛙妈妈也爱它,等它快回家。”这句话时,引导“青蛙妈妈要是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置换角色,以此体会青蛙妈妈难过、伤心、着急的心情,加深体会,从而联系到自己的妈妈也是这样地疼爱自己,至此,自然而然就能读出“也爱”、“快”等语言材料所蕴涵的`人文情感。再如“学生在看了有关青蛙捉虫的资料后,从眼神、表情就能看出那些数字对他们是有震撼力的,在这个适当的电动机给予他们一个动口的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的性情高涨,同时渗透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让孩子知道这是在做好事。

  3、鼓励表扬,充分调动积极性。

  一年级的课堂应该是有趣的,要让孩子“乐中学、学中乐”,教学设计固然重要,但关键要看老师的语言是否真正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在本堂课上,我始终牢记“给孩子一个笑脸,让课堂充满欢乐。”因此,我努力让自己的话语亲切、自然,贴近儿童,表情丰富多样,才能对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对孩子的评价坚持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而且灵活多样,“你真了不起”、“课外知识很丰富”、“你的笑脸告诉我,你真的很爱青蛙”、“我听出来了,你很想快点把小青蛙放了”、“你有信心读好课文吗?”、“老师真佩服你”、“看到你饱满的精神,老师也高兴了”等等。

  4、过渡语设计巧妙。

  如何让整堂课散落的每个环节串联成一条主线,过渡语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课堂中,我就从文本材料出发,设计了一些巧妙自如的过渡语。如:上课始伊,从“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宝宝,他们都很想念我们,来跟自己喜欢的生字宝宝打声招呼吧”引入到复习字词,读完1、2句话后,我以“妈妈让我快快放了它,你会怎么问呀?”过渡,学生问了很多的问题,我就说:“答案就在第3句话里”这样就进入了精读环节。学完第3句话,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融入了情感因素后,我说:“有这么多人都爱小青蛙,可是小青蛙真的有这么大的本领吗?点燃了学生心中对青蛙资料的内心需求,展示资料恰如“雪中送炭”,自然进入到“扩展延伸”环节。在写字指导中,“女”“安”这两个字与课文毫无联系,我就高计了这样一句话:“我得出来,小朋友都很开心,青蛙妈妈也很开心,看到自己的女儿平安回家,为了感谢大家,青蛙妈妈送了3件小礼物给咱们,想见见吗?”精妙的过渡语使教学环节不至脱节,使整堂课环环相扣,融为一个整体。

《小青蛙》教案2

  【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标试验教科书第一册

  【课题】:《小青蛙找家》

  【课型】:学唱课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小青蛙找家》,体会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2.学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做个环保的好少年。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2、能积极的与人配合,参与表演。

  【教具准备】:钢琴、磁带、背景图、小青蛙头饰、其它小动物图片

  【教学内容】:1.有节奏的学小动物的叫声2.欣赏有污染的池塘图片,学会爱护环境3.演唱、表演《小青蛙找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听《小蜻蜓》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3.复习《小蜻蜓》

  二.节奏训练

  1.模仿小动物有节奏的叫声(小猫、小狗、小鸭、小青蛙)

  2.按节奏XX|XXX||来念

  3.每组学一种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走路

  三.导入新课

  教师讲故事:今天,在森林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它们玩的很高兴,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高兴的往家走,可是,在静静的夜里却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小动物都在找这声音来自哪里?原来,是小青蛙在哭,它只对小动物们说“我回不去家了!”

  师问:小朋友们想想:小青蛙为什么回不去家了?

  1.看图片回答(小青蛙生活子阿水塘里,可是水塘里的水都被人们的脏水、废物给侵占了,所以小青蛙回不去家了。)

  2.动手帮帮忙(让小朋友们到前面来帮助治理水塘的脏物)

  3.漂亮的水塘挂图(小朋友们打扫的又快又干净,小青蛙很高兴找回了家,大家学一学小青蛙愉快的叫声)(呱)四.学唱歌曲1.游戏中互相配合:老师把它编做一首歌曲,但是需要小朋友们用青蛙的叫声来配合老师a.我用手一指你们,你们就说一声“呱”b.我说几个“跳”字,你们就叫几声“呱”试一试:(师)跳——跳跳——跳跳跳(生)呱——呱呱——呱呱呱

  2.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完成歌曲

  3.反过来听老师唱青蛙的.叫声,学生唱主要

  4.听音乐,体会完整的《小青蛙找家》

  5.跟琴唱

  6.纠正

  7.分两组配合着唱

  8.随磁带完整的唱

  五.创编、表演

  1.贴图片(水塘又美丽了,小鱼、小鸭、小蜻蜓、小蝌蚪又来聚会了,请小朋友上来把小动物贴在适当的位置。)

  2.表演:戴上青蛙头饰,表演小青蛙找回家高兴的样子

  六.小节

  师:我们以后怎样做小动物们会更加高兴呀?

  生:保护环境师:同学们要养成从小爱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学会美化环境,你们听,小青蛙在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里做客呢。

《小青蛙》教案3

  【活动目标】

  1、模仿青蛙跳,初步学习双脚定点跳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成一个池塘,地面上有荷叶、小虫。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律动:小蝌蚪游呀游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动,到池塘:"小蝌蚪游呀游,摇尾巴,摇摇头;小蝌蚪游呀游,摇尾巴,摇摇头。"

  二、初步练习双脚跳跃的动作

  1、引出青蛙跳我的小蝌蚪变成青蛙啦,呱呱呱,这么多的小青蛙,一起叫叫看:呱呱呱,呱呱呱。小青蛙会跳吗?和妈妈一起跳到荷叶上去玩一玩吧。

  2、自由练习跳跃的动作看那边,也有一片很大的荷叶呢,我们也跳过去玩玩,好不好,但是要从这些小荷叶上跳过去,不能跳到水里哦。先到的小青蛙,就坐在荷叶上等我们吧。

  3、再次练习跳看,我们跳过了那么多小荷叶,来,给自己鼓鼓掌――我真棒,刚才小青蛙都跳的很好,(.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谁愿意来给我们表演一下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下。(这里特别强调有没有都跳起来,特别是要双脚一起跳起来,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应变)我们再一起跳到那片大荷叶上去吧。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和观察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三、游戏练习跳跃:小青蛙捉虫

  (一)第一次游戏坐下休息,

  谈话引出:小青蛙累了,肚子也饿了,要吃虫子了。好,妈妈先去找虫子,你们坐在这里等我。老师示范抓、

  吃虫子:(儿歌)小青蛙,跳跳跳,抓虫子,本领大。小青蛙,跳跳跳,抓虫子,本领大。呱呱呱,好大的虫子呀,呱呱呱,瞧,吃到肚子里去了。(把虫子贴到衣服上)。看,小荷叶上有很多虫子,你们也来抓虫子吧。注意,每只小青蛙只能捉一条虫子。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

  (二)再次游戏

  1、荷叶上还有很多虫子,我们也把它捉回来。评价第一次游戏的'情况,提出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提问:你抓到几条虫子了?数数看。

  四、放松运动

  1、小青蛙玩得真开心,呱呱呱,到水里去游一游吧:(儿歌)小青蛙,水里游,游呀游,真快活。

  2、出活动室,结束。

  教学反思

  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有意识的锻炼和引导幼儿再创编多种玩法,整个活动过程中最好伴随欢快的背景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活动量调整游戏的次数或者在路途中增加一些活动障碍。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幼儿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小青蛙》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新笔画:斜钩。

  2.自主积累词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写好4个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投影仪、朗读音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共同来学习,你们猜猜它是谁?(投影谜语):

  小小游泳家,说话叫呱呱;

  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猜猜这个小游泳家是谁?

  2.学生猜谜、回答。

  (出示小青蛙图片)师模仿小青蛙和大家问好。在你眼中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呢?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小青蛙》。这只小青蛙还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呢!请大家认真听课文录音,看看它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质疑: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遇到困难?(针对学生读不好的字,教师加以指导)

  3.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直接感受读书的快乐,听听与自己读的是否一致。

  4.和老师竞赛读:师读一句,生跟读一句,看看是同学们读得棒,还是老师读得好。

  5.同桌之间互读,全班齐读。

  三、随文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小朋友还认识它们吗?

  2.指名读生字卡片。

  3.重点指导的生字:捉(翘舌音) 见、劝(辨音)

  等(后鼻韵母) 什(翘舌音、前鼻音)

  么(轻声)

  (1)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窍门: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四、课间休息

  师教唱儿歌:

  青蛙青蛙大嘴巴,

  唱起歌来呱呱呱,

  一只青蛙叫声呱,

  两只青蛙叫呱呱,

  三只青蛙呱呱呱。

  五、指导写字

  1.复习字音,练习组词:妈、见、我、问。

  2.复习与本课要写字有关的熟字:女、门、口。

  3.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1)组合法。

  “门”和“口”组成“问”。

  (2)笔画分析法。

  “见”字四笔写成,最后一笔竖弯钩;“我”字七笔写成,第五笔是斜钩。

  六、练习写字

  1.先说说每个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再在写字本上描红。

  3.练习写好每个字。

  要求写字时尽量不用橡皮,写好后查一查写得是否正确;在同一个生字中,哪个字写得最漂亮。教师进行巡视,随时纠错和表扬,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鼓励学生写好字。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了解内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你能说一说这首小诗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板:捉——放)复习词语:青蛙、一只、为什么。

  2.自由读全诗,数数全诗一共有几句话。

  3.小组合作学习:四人一组自学课文,先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小组汇报:汇报时先读句子,再说意思。没说明白的地方其余小组给予补充。

  二、细读课文,引导感悟

  1.(投影难过的青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青蛙的心情)师:这只小青蛙被文中的小朋友捉住并带回了家。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此时你会想些什么?会对我说些什么?

  2.师:妈妈看到这种情况后,怎样对我说的?这句话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你能体会妈妈的心情吗?谁能把妈妈焦急的心情读出来?(板书: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句话。

  4.师:你知道妈妈让我放小青蛙的原因吗?

  指名回答。(板:爱也爱)

  (1)指名读第三句。

  (2)想一想平时妈妈是怎样爱你的。青蛙妈妈也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爱着它的孩子。你能模仿妈妈的语气读读第三句话吗?

  (3)分角色朗读。

  5.齐读课文。

  6.中间休息:教唱《小青蛙,快回家》

  三、展开想象,延伸拓展

  1.你来编故事:课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我”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同学们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2.小结:老师不仅被你们的故事所陶醉,而且被你们的行为所感动。我想小青蛙回到了妈妈的身边一定会感激你们的。让我们一起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遍吧!

  3.边看投影边试着背诵全文。

  我爱( ),捉了一只( )。妈妈见了( ):( )。我问妈妈( ),妈妈( ):青蛙妈妈( ),等它( )。

  4.指名背诵,请背诵得好的同学讲讲方法。

  5.拓展:像青蛙这样的动物朋友,还有许多呢!出示动物图片。说说它们对人类的帮助。

  总结: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动物对人类有帮助。让我们行动起来,好好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吧!

  板书设计:

  小青蛙

  爱 捉 劝 放

  也爱快回家

《小青蛙》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掌握歌表演的基础上,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使用3种乐器为歌曲《五只小青蛙》配伴奏,并能较连贯地演奏。

  2.能借助对“数青蛙”段落配器方案的讨论,了解为歌曲配器与记录配器的方法。

  3.合作配乐时,能进行协商、共同尝试,体验合作演奏带来的挑战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教师用大图谱:《五只小青蛙》第一段歌词图谱(见文后)、压好膜的空白底版1个(见图1)。

  3张桌子,每张桌上分别放有1支黑水笔、1张幼儿用的小图谱(与教师图谱相同)。

  木鱼(6个)、沙球(6个)、小铃(6个)。

  幼儿分成3组,每组6人,共18人。

  幼儿事先学过《五只小青蛙》的歌表演。

  音乐与音响设备。

  活动过程

  环节一:回顾、重温阶段

  出示大图谱,引导幼儿进行歌表演,再次感知、回顾歌曲中“递减式数青蛙、嗯咂咂咂及呱呱”等段落的节奏。

  环节二:集体讨论配器方案阶段

  结合所提供的乐器(木鱼、沙球和小铃),集体讨论、交流适合的配器方案,学习记录配器的方法,为幼儿分组创编提供工作模型。最后,教师在大图谱下面的空白底板上画出相关乐曲的标记,目的是为幼儿后续记录配器方法提供示范(见图2)。幼儿尝试使用协商好的乐器(如木鱼)演奏“数青蛙”处的节奏,验证配器方案。

  环节三:小组合作阶段

  1.教师提出合作配器的要求,引导幼儿分组进行配器活动。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共同合作,用这3种乐器来为歌曲配伴奏!

  师:用几种乐器?

  幼:3种。

  师:老师给每组都提供了一只笔和一张小图谱底版,小底版和老师的大底版是相同的,用来记录你们大家共同讨论的配乐方法。

  师:今天合作配乐记录时有3个要求。第一,每组必须有这3种不同的乐器,每人手里只能拿一种乐器,所以要先商量由谁先去拿乐器;第二,选好乐器后,还要商量怎样用这3种乐器来伴奏,并且要确定由谁记录配乐方法;第三,最后要能将你们设计好的配器方案跟随歌曲演奏出来。

  (教师提出上述3条要求后,还要通过反问,引导幼儿复述这3条要求,帮助幼儿强化小组合作配乐的任务意识。)

  师:第一个任务是什么?

  幼:商量好谁先拿乐器。

  师:第二个任务是什么?

  幼:推选一个人来记录。

  师:第三个任务是什么?

  幼:听着音乐自己演奏出来。

  师:你们画的时候,我会用倒计时的方式提醒,倒数10下时,你们的方案就要设计好。哪组快,哪组的方案就会先被贴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6人一组,分成3组,分别围在相应的桌子旁进行协商与配乐活动。)

  2.教师围绕上述3条合作要求,督促每组幼儿明确分工,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

  师:想一想,先商量什么?谁来拿乐曲?

  幼:我拿!

  师:检查一下,你们组是不是3种乐器都有了?是不是每人都有乐器了?

  师:赶快商量一下哪里可以配乐?由谁记录?

  (教师通过语言督促,引导幼儿学习快速合作,并记录配器方案。)

  师:我要倒计时了110、9、8……1。

  3.教师连续放歌曲第一段3遍,一边观察各组配乐情况,一边引导幼儿按照自己小组的配器方法合作演奏。

  环节四:反思与评价阶段

  教师将每组幼儿的配器方案图贴在黑板上,分别邀请3组幼儿轮流尝试跟随音乐合作表演本组设计的配乐方案,并反思小组合作演奏中的困难。

  表演组1

  师:刚才第三组最快完成!先请他们组表演,看他们能不能听着音乐,按照他们组的配器方案演奏!

  (教师邀请第三组的6位幼儿各自拿着相应的乐器,在黑板前站成一横排,并提示他们持相同乐器的幼儿站在一起。)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需要看图谱吗?”

  幼:需要!

  师:看清该怎样演奏了吗?检查一下,是不是拿相同乐器的小朋友站在了一起?

  (教师引导此组幼儿再次对照图谱,重温配器方案“木鱼、木鱼、小铃、沙锤、沙锤、小铃”,为即将的合乐演奏做好心理准备。)

  师:看他们能不能把每个配乐的地方都演奏出来!

  (教师刚一放音乐,此组幼儿就没有衔接上,于是教师中断音乐,引导大家反思。)

  师:他们在前奏就遇到困难了?怎么回事?

  幼:没准备好!

  师:前奏该谁演奏?

  幼:我!(手持木鱼者)

  师:木鱼是吗?需要再试一次吗?

  幼:要!

  师:能准备好吗?

  幼:能!

  (第三组幼儿演奏结束后,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引导大家反思小组合作的情况。)

  师:这次,他们组演奏的怎么样?

  幼:不太好!

  师:还有什么问题?每个地方都演奏出来了吗?

  幼:他们老是停顿,不连贯。

  师:你们发现是哪个乐器在演奏时出现了停顿、不连贯?

  幼:小铃。

  师:小铃怎么回事?

  幼:没有敲!

  师:为什么你不敲小铃?

  幼:我没有准备好!

  师:这次木鱼怎么样?

  幼:很好!

  师:看来整个小组每个人都要怎么样?

  幼:每个人都要准备好!

  表演组2

  师:有请第二组!

  (第二组幼儿手持相应的乐器,主动站成一横排。)

  师:他们是不是相同乐器在一起?(幼:是)需不需要看图谱?(有人说需要有人说不需要)

  师:不需要的人可以背对乐谱站,需要的人可以站在——

  幼:斜着站!

  师:聪明,这样站可以看见图谱了。准备好了吗?谁先演奏?

  幼:我!(手持沙锤者)

  (教师边指图谱,边引导第二组幼儿在观察配器方案的基础上,跟随音乐进行演奏。)

  幼:后面(“呱呱”处)还有沙锤,没有画出来!

  师:哦?配器方案没有设计好,看来记录也有问题,前面演奏的还可以,可是后面呢?

  幼:失败了。

  师:他们在演奏时,哪个乐器演奏得比较好呢?

  幼:小铃!木鱼!

  师:到底是哪种乐器演奏得比较好?

  幼:木鱼!小铃!

  师:刚才我发现,木鱼在“数青蛙”的地方还是比较好的!而小铃在“嗯,咂咂咂”的地方还是比较努力的!

  表演组3

  师:有请最后一组!

  幼:最后一组和第一组是一样的!

  师:有人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的配器方案不谋而合!就像商量好了一样!你们组需要看图吗?

  幼:需要!

  师:今天都需要看图呀!想好谁先演奏了吗?

  幼:嗯!

  (教师边指图谱,边引导最后一组幼儿在观察配器方案的基础上,跟随音乐进行演奏。)

  师:这组演奏得怎么样?

  幼:还不错!

  幼:但小铃有一段没有敲!

  师:哪段没有敲?

  幼:“5”的地方。

  师:哦!是数字5的地方。

  师:不能够光指出别人的错误哦。我看出他已经非常努力了!现在我们来问问他,看看他有什么困难?再看看怎样才能帮到他好吗?

  (该幼儿在思考,但不知如何表述自己的.困难,于是教师双手握住该幼儿握小铃的双手,引导其在“嗯,咂咂咂”处练习敲击,感知此处的节奏,帮助大家发现是“节奏”的困难。)

  师:他的困难是不知用什么样的节奏,对吗?(幼儿点头表示同意。)

  师:今天的活动就要考验小组的合作能力!别人演奏时,你也要做好准备!不仅要仔细听,还要认真看图!为什么你们今天演奏时,都要不约而同地看图谱?

  幼:难!记不得!

  师:什么地方难?

  幼:我觉得,这里(指前奏)在心里数不清。

  幼:我觉得,我们这组可能配得比较难吧。

  师:难在什么地方?

  幼:倒数第二个是沙锤,后面又有一个乐器,来不及。

  师:今天第一组和第三组的配器方案上每个地方都有乐器演奏,衔接时,因为来不及,所以觉得难。以后我们要学习怎样配得正好,不会太容易,也不会太难,这样才能够演奏得更整齐更好听。

  环节五:提升与挑战阶段

  教师引导幼儿将大家公认困难的配器方案进行了调整之后,全体幼儿分成三个声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演奏。演奏效果好,幼儿们感到非常满意。

  环节六:小结

  师:现在我们演奏完了,有人说太简单了。还记得刚才我们碰到的那些困难了吗?这是因为你们一点一点地克服了那些困难,才会觉得简单。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都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刚分组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记得自己的任务吗?

  (有的幼儿说记得,有的幼儿说记不得。)

  师:我们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呢?

  幼:你提醒我们的。

  师:还有什么?刚开始演奏新配的伴奏时有什么困难?

  幼:会忘记,没有准备好!

  师:我们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呢?

  幼:自己使劲记住。

  师:个别小朋友碰到演奏困难,怎么办?

  幼:问他有什么困难,再帮助他。

  师:你们有困难的时候,老师可以帮助你们,你们也可以自己先想办法,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们也可以——

  幼:互相帮助!

  师:我们今天不光学习了怎样配伴奏,还学习了怎样合作和互相帮助。对吧?

  幼:对!

《小青蛙》教案6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能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2、学习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理解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排序操作,对数量的排序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一片荷叶、两朵荷叶、三只虾、四只螃蟹、五条小青鱼、六条小鲤鱼、七个河蚌、八块小石头、九个田螺、十根水草的'卡片各一;1—10的数字卡片;幼儿用笔;荷叶点数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内容

  教师策略:出示小青蛙

  指导语:小青蛙住在一个美丽的池塘,它有许多的好朋友,它的好朋友都有谁呢?

  二、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教师策略:

  1、逐一出示十张卡片,请幼儿以目测的方法数。

  2、看卡片上物体的数量,集体进行拍手数数。

  指导语:

  1、它的数量是多少?

  2、一片荷叶我拍一下、两朵荷花我拍两下……

  三、学习按1—10的数量排序

  教师策略:

  1、幼儿按图片的数量从少到多进行排队

  2、给图片下方贴上相应的数字

  3、教师给对的小朋友一个五角星

  指导语:

  1、小青蛙的朋友这么多,请小朋友帮助给它的朋友排排队。

  2、在小红旗后,把数量最少的朋友排在最前面,数量最多的朋友排在最后面。

  3、排好后在卡片下方贴上相应的数字。

  四、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教师策略:

  1、把1—10的数字按从少到多排列一排在黑板上,教师手指一个数字,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2、幼儿操作

  指导语:3的后面是数字几?4比3多多少?3比4少多少?

  在荷叶空格处画上圆点,使每排图的顺序按数量从小到大排列。

《小青蛙》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唱二声部歌曲,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进一步喜爱合唱这种演唱形式。

  活动准备:

  二声部图谱、已学会的一声部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小树叶》

  师:请大家跟着音乐的旋律做动作,进音乐王国去表演吧。

  练声:

  1、复习《落下来》

  来到了音乐王国,我们来唱唱《落下来》大家边唱边做动作,注意身体放松,面带微笑,轻声整齐的唱,感觉像一个人在唱。

  2、合唱训练

  (1)看手势唱音阶。

  师:小音符被我们好听的声音吸引来了,他们要和我们做个"看手势唱音阶"的游戏。请看我的手势唱出音阶。

  师:请这半的孩子看我的这只手,这一半的小朋友看我这只手,看我的手势唱音阶。

  二、学习二声部合唱《小青蛙》

  (一)复习歌曲《小青蛙》

  师:"你们唱的真好听,现在老师弹一首曲子,小朋友听听是什么歌曲?"

  "你们的耳朵真灵,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演唱这首歌曲呢?"(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快乐的表情来表现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刚才小朋友在演唱的时候,强弱拍子不够明显,这是两拍子的歌曲,第一拍要唱的重一些,第二拍要唱的轻一些,我们再来试一试。"

  (二)探索第二声部的演唱内容,学习伴唱。

  (1)师范唱合唱第一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本领,二声部合唱,我请林老师跟我一起来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仔细听,我们是怎么唱的?"

  提问:"听了我们的演唱大家感觉怎么样?"(欢快)

  "刚才我和林老师唱的一样吗?"

  "哪个老师唱的跟你们一样,哪个老师唱的和你们不一样?"

  (3)师范唱第二遍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小朋友在听一遍.

  师:"刚才马老师和林老师唱的一样吗?哪位老师唱的`和你们一样?(和你们一样的,这是歌曲的第一声部。)哪位老师和你们唱的不一样,(林老师)林老师唱了什么?(呱、咚、游)林老师唱的是歌曲的第二声部。

  (4)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图谱,探索歌曲的第二声部。

  师:"现在老师再来唱一遍,请小朋友认真听,马老师唱的什么地方唱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又和林老师一起唱同样的歌词?(教师一边指图谱一边演唱)

  师:"刚才马老师在什么地方唱的跟林老师不一样是歌曲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前半部分)

  A、小青蛙在池塘边玩耍的时候,很开心,发出好听的叫声。

  ("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B、接着,它就在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咚"的一下子跳到水里面

  ("咚"我们也来唱一唱。)

  C、在间奏的地方,青蛙在游泳"游"一起来试一试)

  D、接下来在什么地方马老师和林老师唱一样的歌词?(歌曲的后半部分)好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5)全体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第二声部。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演唱一遍"

  青蛙叫"呱""呱""呱""呱"

  跳到水里"咚""咚""咚""咚"

  青蛙游泳"游""游""游""游"

  一起唱"咕儿呱呱……"

  (6)抓出重难点,学习象声词(呱、咚、游)

  师:刚才我们唱的(呱、咚)都是象声词,在念这些象声词时我们要念的活泼一点,跳跃一点,我们来试一试。"游"前面两个小节要念足两拍,后面的也是跳跃一点。

  (7)配上音乐进行练习

  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来试下,

  三、尝试进行二声部合唱

  (1)与老师合作进行二声部合唱

  师:"大家学得真快,现在看我指挥,我唱第一声部,你们来唱第二声部,注意我一个人唱你们这么多人音量不能太大,要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唱的时候大家都要能听到马老师的歌声。跟你们合作真是太愉快了,我们再来一遍吧。

  (2)幼儿分组合唱。(交换)

  师:"马老师发现你们能控制自己的音量,真是越来越有音乐家的潜质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两个声部来唱。以这里为界限,这一半的唱一声部,这一步的唱二声部,唱不时候要倾听别人的声音,大家一起唱就像一个人唱一样,第二声部的歌声音量不能超过第一声部的音量。

  (3)请两位孩子合作表演,

  (4)跟老师互动

  师:"今天来了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学本领,我们来邀请后面的老师一起唱一唱,我们小朋友唱第一声部,请老师唱第二声部,在咕儿呱呱的地方我们一起唱,

  四、律动下课。幼儿随音乐跳出音乐室。

  师"你们和老师配合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学习了二声部合唱,小朋友有学会了新本领。是不是很开心,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教学反思:

  喜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学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轻松生动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里状态,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不足的地方是在最后的综合表演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兴奋度过高,所以课堂有点吵、乱,下次组织综合表演时,我必须加强有效的组织能力,在活动前,要明确的提出具体该怎么做的要求,让学生更有序的进行表演。

《小青蛙》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看懂舞蹈录像的内容,理解舞蹈所表现的故事。

  2、根据舞蹈情景运用较完整的句式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舞蹈录像《小青蛙的早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故事的角色

  嘘,看看谁在睡觉?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在睡觉呢?

  小青蛙会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舞蹈故事。

  二、幼儿看1—2段后提问

  1、故事里除了小青蛙还有谁呢?

  (幼儿每说出一个贴出相对应的图片)

  2、还有一群穿绿色衣服的是谁?

  3、荷叶宝宝最先醒来,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他们一起干什么呢?

  三、分段欣赏

  (一)幼儿看第1段后提问:

  1、荷叶宝宝看到小青蛙还在睡觉是怎么说的?

  (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说:荷叶宝宝叫小青蛙起床:小青蛙,小青蛙该起床啦。小青蛙和荷叶宝宝一起快乐地跳舞唱歌。)

  2、集体说与分角色对话。

  3、小青蛙和荷叶宝宝一起唱歌舞蹈,我们也跟着音乐来学一学,唱一唱。

  (二)幼儿欣赏第2段。

  1、小青蛙和荷叶宝宝跳舞后觉的肚子饿了,他们要找虫子吃,他们发现了谁?

  2、有人认为是苍蝇,有人认为是蜜蜂,你们说一说为什么你认为是苍蝇,你认为是蜜蜂呢?(幼儿分两组不同意见辩论)

  3、我们再仔细看一看,认真地听一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看录像)

  4、你现在认为是苍蝇还是蜜蜂,为什么?(它说自己喜欢去垃圾堆,所以是苍蝇)

  5、那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是蜜蜂呢,我们接着看。(看录像)

  6、苍蝇为什么要说自己是蜜蜂?它是怎么骗小青蛙的?

  7、那苍蝇还想骗小青蛙干什么去呢?

  (三)幼儿欣赏第3段。

  1、苍蝇想骗小青蛙去被蛇吃掉,如果是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帮助小青蛙?

  2、你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呢?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没有被蛇大王吃了,会是谁帮助它的。(看录像)

  4、谁帮助了小青蛙,它们想了什么办法?

  6、荷叶宝宝是怎样对小青蛙说的?

  四、完整欣赏一遍

  1、这真是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

  2、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呢?

  3、老师也很喜欢荷叶宝宝,因为他们很动脑筋,帮助了小青蛙,也喜欢小青蛙,它很爱劳动自己捉虫子,虽然开始上当了,但听了荷叶宝宝的话,吃掉了害虫。真为他高兴,我们也来和他们一起跳舞唱歌吧!

  五、跟着音乐舞蹈结束

《小青蛙》教案9

  设计意图:跳跃是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跳跃训练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特别的帮助。但是由于连续性的跳跃动作对身体的体力和体能要求较大,幼儿容易产生兴趣上的疲劳和怕苦怕累的情绪,于是我们以小青蛙为角色设计了这次活动,以其达到玩中学习,学中练习,乐中锻炼的目的。

  活动目标:《纲要》在健康领域提出,幼儿要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微目标:

  1、乐意参加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连跳的方法。

  3、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重难点: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连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荷叶、害虫。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主题师:宝贝们,春天来了,我们来活动一下身体吧。律动《我们来运动》

  二、讨论青蛙的本领师:宝贝们来告诉妈妈我们青蛙有哪些本领吧。

  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小结:青蛙的本领可真多,会游泳、跳跃、会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你们想不想做一只本领大大,农民伯伯超级喜欢的青蛙呀?那我们就一起来练习青蛙跳跃的本领吧。

  三、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连跳的技巧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1、幼儿自由跳,然后说说自己总结的经验,并示范。

  2、师小结,引出口诀:小脚并并拢,膝盖弯弯曲,跳。

  3、幼儿熟练技巧后再一次练习

  四、游戏:捉害虫农民伯伯打电话来求救,我们要出任务了。跳过荷塘,去稻田捉害虫,再从荷塘跳回来

  五、延伸活动我们一起回家观察认识一下这些害虫吧!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小青蛙的生长过程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利用夸张的动作,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满足孩子想爬、想跳的欲望。并且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孩子的环节与细节,例如:数虫子,可以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利用废旧纸皮做的荷叶及幼儿用报纸卷成的小虫,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

《小青蛙》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协调地完成双脚立定向前跳远、双脚立定从30cm高处往下跳、双脚跨跳过20-30cm高度的围栏。

  2、幼儿能大胆地游戏,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3、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生长发育过程、生活习性等。

  2、物质准备:硬纸块荷叶若干、害虫(图片)每人三条、篮子两个、平衡木两根、小椅子四把、绳子两根、青蛙头饰若干。

  3、事先画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复习青蛙的外形特征、生长发育过程、生活习性等导入。

  教师戴上青蛙妈妈的头饰提问

  (1)孩子们,看看老师头上戴的是什么动物的头饰?(青蛙头饰)

  (2)那我们来回忆一下:青蛙是害虫还是益虫呢?(益虫)

  (3)哪个小朋友知道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活习性吗?请讲一讲。

  (幼儿回忆并简单讲述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活习性)

  (4)青蛙最喜欢吃什么?(害虫)

  那今天老师扮青蛙妈妈,请你们扮我的孩子一起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好吗?(好)请你们戴上青蛙宝宝的头饰吧。(幼儿戴头饰)在干活之前我们要练好我们的本领哦。

  2、热身活动。

  师:小青蛙捉害虫主要会用哪些动作呢?(向前跳、从高处往下跳、跨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青蛙双脚并弄向前跳、从高处往下跳、跨跳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青蛙游水、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跨跳等动作热身。)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练习青蛙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跨跳等动作要领。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在学习青蛙捉害虫的本领时,许多宝宝唧唧喳喳,并使劲往下跳,还有的跳下去站不稳倒在了地上。这样的`本领能捉到害虫吗?(不能)对了,这样会把害虫吓跑的。那请你们试一试应该怎么做才不把害虫吓跑呢?

  (幼儿自由练习探索青蛙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跨跳等动作的要领,教师观察。)

  2、教师总结、纠正幼儿的动作,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双脚并弄向前跳、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跨跳等动作要领。

  3、教师带领幼儿再次联系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跨跳等动作。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⑴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师:孩子们,我们的本领练好了,现在我们要去为农民伯伯捉害虫了。我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先请看妈妈是怎么做的。

  玩法:当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时,每组第一个孩子迅速跑到第一个水田边双脚并拢向前跳进水田,捉一条害虫又游出水田,跑到第二个水田边,站上平衡木,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进水田捉一条害虫,又游出来迅速跑到第三个水田边,跨跳进去捉一条害虫,然后游出来迅速地跑回来把害虫放进篮子里拍下一个幼儿的手,站到对尾去,后面的孩子以此方法依次进行游戏,注意害虫掉在了水田或者路上不算,最先捉完害虫,并且篮子里的害虫条数最多的队就为胜。

  ⑵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⑶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简单点平后,幼儿再次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师:孩子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高兴)我们肯定也累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老师与幼儿一起做律动《落叶》放松后结束活动。

《小青蛙》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2、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3、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发言。

  【准备活动】

  1、多媒体教学课件,月亮、小鱼儿、小青蛙图片。

  2、《幼儿画册》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吧。

  大眼睛,眨呀眨,身上穿件绿衣裳。白肚皮,鼓呀鼓,唱起歌来呱呱呱。

  师:这是什么呀?

  幼:青蛙

  师: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只小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听听这是为什么?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幼儿倾听。

  2、提问:

  师:故事里有谁?(月亮、小鱼儿、小青蛙)(出示图片)师: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呀?(小鱼儿、小青蛙)

  师: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月亮婆婆是什么时候讲故事呢?(夜,静悄悄的`)师:那小鱼儿和小青蛙它们是怎么听故事的?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三、分段讲述故事(PPT1-2)幼儿倾听

  1、提问:

  师:(1)小鱼儿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让我们也来学学小鱼儿吧!请个别幼儿表演

  (2)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又蹦又叫)让我们也来学学小青蛙吧!请个别幼儿表演

  2、师:我们小朋友平时应该怎样听故事?向谁学习?

  四、分段讲述(PPT3-4)

  1、师:呦!小青蛙又蹦又跳地听故事,谁生气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那我们小朋友就安安静静地听听后面的故事吧!

  2、教师讲述,幼儿倾听。

  3、提问:(1)后来,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一声不吭)为什么?

  (2)小青蛙对月亮和小鱼儿说什么了?

  (3)月亮婆婆和小鱼儿出来了吗?

  师: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连忙道歉,也是好孩子,所以月亮婆婆继续讲故事给它们听。

  师:你们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

  四、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师:这个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月亮婆婆讲故事、小鱼儿等等)我们小朋友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吧!

  师:老师帮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你们想听听吗?(想)它的名字叫《小青蛙听故事》。

  五、幼儿听录音机一起讲故事师:以后我们小朋友听故事的时候也要安安静静地听,这样才能知道故事里的事情,学到更多的本领。现在我们就回到座位上学学小青蛙听故事吧!

  附故事:小青蛙听故事

  夜,静悄悄的,月亮来到了小河边,瞧瞧小鱼儿有没有睡觉。

  小鱼儿看见月亮,可高兴啦!一群小鱼儿围着月亮听故事,月亮给小鱼儿讲故事。小鱼儿安安静静地听呀、听呀。

  忽然,从草丛里蹦出来一只小青蛙。小青蛙叫到:呱呱呱,我也要听故事。小鱼儿对小青蛙说:别吵,听故事要安安静静的。小青蛙不理睬小鱼,还在呱呱呱地又蹦又叫。

  月亮生气了,皱起了眉头,躲进了云朵里。小鱼儿也钻进水草里不见了。

  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忙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会安安静静地听故事的。小鱼儿、月亮快出来吧!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睁大眼睛,一声不吭。月亮钻出云朵,露出了笑脸。小鱼儿也游回来了。

  月亮又接着给小鱼儿和小青蛙讲好听的故事了。

《小青蛙》教案12

  请五名幼L站至i]设置好的池塘边扮演五只小青蛙,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等唱到“一只小青蛙跳到池塘里”这~句中的“跳”字的时候,小青蛙逐一跳进池塘边唱边表演。

  演唱动作建议

  第一小节:伸出右手五指张开与面部平行,手跟随身体两拍一次左右摇摆。

  第二小节:双手臂弯曲交叉放至肩上,身体两拍一次左右摇摆。

  第三小节:前两拍,左手做抓虫子的动作;后两拍,左右摸肚子两次。

  第四小节:第一拍,左手摸肚子一次;第二拍,左手摸嘴,嘴说“姆”的声音;第三、四拍,左右按xxX的节奏型轻拍嘴唇,嘴里按XX X的.节奏型发出味道很好的象声词:啧。

  第五小节:右手伸出食指,身体两拍一次左右摇摆。

  第六小节:双手做跳进池塘的动作。

  第七小节:前两拍,右手伸出五指伸开的手掌;后两拍,左手把右手的大拇指摁进手掌,表示只剩下四只小青蛙。

  第八小节:第一拍,继续做左手摁右手大拇指的动作;第二、三拍,双手掌放至耳旁做青蛙状,嘴里发出“呱呱”的声音;第四拍,休止预备第二段的动作。

  第二段至第五段:与第一段歌词相同动作,歌词中数字变化处,动作也相应地跟着数字变化。第五段最后一句,双手臂下垂慢慢地将双手左右摊开,手心朝前,当最后二拍嘴里发出“哎”的声音时,双手掌心朝后收回。

《小青蛙》教案13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和技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章,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温暖的友情,同时,作者的创作手法高超,可引导学生体会优秀作品的表达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节,感受青蛙与蟾蜍间温暖的友情。

  2、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手法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班里你和谁是好朋友?你曾经为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或者好朋友为你做过什么?

  今天,我们也来读一读一对好朋友——青蛙和蟾蜍的故事。(出示青蛙和蟾蜍的图片)问:你能认出谁是青蛙,谁是蟾蜍吗?

  二、默读故事、体会友情

  1、两个故事中,青蛙和蟾蜍分别为好朋友做了哪件事?

  请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两个故事

  2、这两个故事,给你什么感受,哪个细节给你感受最深?说说为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情感,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3、你觉得青蛙和蟾蜍彼此为对方做的事真的很傻吗?

  4、如果青蛙和蟾蜍来到你的身边,你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体会,在生活中,朋友不一定要很聪明、很优秀,待人真诚、甚至愿意为你做些看似很傻事情的人,也是可以做朋友的。)

  5、你们成为好朋友了,你会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呢?

  三、体会写法

  两个好玩的故事,给我们介绍了两个好玩的.朋友。我们再读读故事,其实作者写故事的手法也很有意思。

  1、出示文字:

  青蛙望望蟾蜍窗外的信箱。蜗牛还没有到。

  “蟾蜍,”青蛙说,“说不定有人会寄信给你呢。”

  “不可能,不可能的,”蟾蜍说,“绝对不会有人寄信给我的。”

  青蛙又望望窗外,蜗牛还没有到。“可是,蟾蜍呀,”青蛙说,“也许今天就有人寄信给你呢。”

  “别傻了,”蟾蜍说,“以前从来没有人寄信给我,今天也不会有人寄信给我。”

  青蛙望望窗外,蜗牛还是没有到。

  (1)请学生分角色来读。

  (2)问读“青蛙”学生,你为什么读得这么“着急”?

  我没看到一个“急”字,你从哪体会出来的?

  老师点拨:作者很高明,从一次次地写青蛙“望望”这个动作,让我们感受到青蛙着急的心理。这样的写作方法在平时写日记时,我们也可以试试。

  2、在《等信》的故事中,青蛙和蟾蜍等了四天,蜗牛才迟迟把信送到。如果换成让兔子来送信,故事的结局会很不一样,你喜欢哪个呢?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设计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会体会作者让蜗牛送信的用心,进而体会作者创作手法的魅力,体会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四、介绍作者和《青蛙和蟾蜍》的系列作品

  1、介绍作者:

  这两个的作者是美国当代最尊重儿童智慧的作家艾诺·洛贝尔(Arnold Lobel)。他1933年5月29日生,1987年12月4日离开这个世界。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在纽约时报登了一则启事,大意是说:“如果你想念我,请不要设立什么基金会、奖学金、纪念碑之类的,请您看我的书,因为我就在里面”。。

  艾诺·洛贝尔曾经说,创作对他而言非常不容易,但是想到每天在这世界上,都有人坐在那里读他的书,欣赏他的故事,他就非常地高兴,他热爱为孩子做书

  2、《青蛙和蟾蜍》系列共有四册,分别是:

  《青蛙和蟾蜍──好朋友》,荣获1971年凯迪克银奖

  《青蛙和蟾蜍──好伙伴》,荣获1973年纽伯瑞银奖

  《青蛙和蟾蜍──快乐时光》、《青蛙和蟾蜍──快乐年年》,荣获19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童书奖

  每册书各有5个小故事,总共有二十个小故事。

  五、结语: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青蛙和蟾蜍,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艾诺·洛贝尔。如果,你喜欢他的故事,想知道青蛙和蟾蜍还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请你自己找来这些书来读读吧。

《小青蛙》教案14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中快乐的小青蛙。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主题相关的经验。

  2、多媒体课件、歌曲录音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过程:

  一、进入小池塘,伴随着乐曲,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春天到啦,池塘里的水变暖和了,游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是谁呀?

  二、听赏与感受歌曲旋律、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并随节奏表达,小青蛙在唱什么呀?

  咕呱呱呱,小青蛙们好像在做什么?说什么话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迁移已有的认知经验,跟着乐曲有节奏地说唱,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三、欣赏音乐课件快乐的小青蛙,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快乐情绪

  小青蛙真快乐啊,它们的歌唱得真好听,舞蹈跳得真快乐,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四、音乐游戏好朋友,愉快地唱唱跳跳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

《小青蛙》教案15

  一、设计意图

  由孩子们自发产生的“蝌蚪宝宝成长”系列活动已开展了一个星期。孩子们了解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他们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表现蝌蚪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表现青蛙的愿望。每次下楼梯到最后几级总喜欢学青蛙往下跳;在草地上玩时也喜欢学青蛙跳;尤其是每当在图书上看到青蛙的图片时,也会站到小椅子上,边“呱呱呱”地叫着边往下跳……我想,可充分挖掘“青蛙跳”这一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我设计了《快乐的小青蛙》这一体育活动。(在制订“快乐的小青蛙”这一活动的目标时,主要考虑一个活动指向多个目标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活动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1、喜欢参加体育游戏、在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练习双脚并拢轻轻往前跳,并能听信号行动,努力做到动作协调、灵活,这些都是属于健康领域。2、在游戏中感受5以内的数量关系,这是属于科学领域中数学知识。3、在游戏中巩固蝌蚪的成长规律,这是属于科学领域。4、知道青蛙能保护庄稼,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这是属于社会领域。)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6.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二、活动实录

  我和孩子们在活动室一起布置了一个“大池塘”,“池塘”中间是一块块软垫做成的“荷叶”。在“池塘”的一边分别是“绿草地”(塑料草坪)、“萝卜地”(萝卜是孩子制作的.)和“青菜地”(青菜是孩子们画的),还准备了许多“毛毛虫”(红、黄、绿积塑)。

  小蝌蚪长大了——热身运动

  在欢快的《戏春》音乐声中,我们的游戏开始了。我成了“青蛙妈妈”,带着一群“小蝌蚪”(幼儿)来到了“池塘”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小蝌蚪”游呀长呀,先长出了后腿(踢腿运动),再长出了前腿(伸展运动),最后甩掉了小尾巴(全身运动),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

  小青蛙练本领——练习双脚并拢轻轻跳

  我高兴地对“小青蛙”说:“祝贺我的宝宝变成了小青蛙,你们知道我们青蛙有什么本领吗?”“会跳”、“会捉虫”、“会游泳”,孩子们七嘴八舌抢着回答,

  o;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会保护庄稼捉害虫,但我们首先要练好跳的本领才会捉虫呀,今天妈妈先来教宝宝跳,看!妈妈是这样跳的。”我在池塘中的荷叶上,双脚并拢轻轻地跳来跳去,“小青蛙”学着妈妈的样子在荷叶上自由地轻轻跳来跳去,“妈妈”及时表扬跳得好的“小青蛙”。

  小青蛙捉害虫——双脚并拢向前跳、感受5以内的数量关系

  第一次游戏:去草地捉虫

  “那边草地上有许多虫子呀!”不知是哪个孩子叫了起来,我没想到孩子会去注意到“池塘”边“草地上”的虫子,我忙把孩子们召集到池塘边,“现在妈妈要带你们去捉害虫了,先注意看妈妈是怎样去青草地捉虫的。”我边去“捉虫”边指导:利用荷叶跳过池塘(注意跳的方法),来到青草地,捉1条虫子回来放“虫子”。“看妈妈捉到的是什么颜色的虫子?”“黄颜色的。”孩子们齐声回答。“放到哪个标记的家里去呢?”几个孩子抢着把虫子放到黄颜色标记的筐里。“每个宝宝到青草地去捉1 条虫子”,孩子们根据我的指令兴奋地去捉虫了,并认真地把捉到的虫子按颜色放到相应的箩筐里。我发现有个别孩子急于捉虫没在荷叶上跳就跑到草地去“捉虫”了。“哪个勇敢的宝宝愿去捉剩下的‘虫子’?”大家积极争取着“我去”、“我去”……

  第二次游戏:去青菜地捉虫

  在第二次去“青草地”捉“虫子”时,我特别强调每个宝宝一定要跳在荷叶上到“青草地”捉三条虫子,这一次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要求去做了。

  第三次游戏:去萝卜地捉虫

  “看!萝卜地也有许多虫子,这一次你去捉虫时,只要能数清几条就捉几条。”孩子们又跳过池塘忙着去萝卜地捉虫。看着孩子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何不好好利用这池塘里的荷叶,让孩子们休息一下呢?于是,我请捉到虫子的幼儿坐在荷叶上,边休息边数自己捉到的虫子,只见他们一个个在手口一致地点数,“1、2、3……”“妈妈,我捉了4条虫子”、“我捉了8条虫子”、“我捉了9条虫子”……他们兴奋地叫着。还把捉到的虫子放到了有相应颜色标记的箩筐里。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抬着“虫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教学反思:

  《新纲要》要求将幼儿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到本领,本着这个教学思想,

  我能用游戏贯穿活动始终,首先创设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成长过程,然后引入主题——小青蛙学本领(练习双脚并拢往前跳),接着幼儿分组练习各种双脚跳,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最后利用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巩固双脚跳。整节课让幼儿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本节课总体来看,教学效果明显比较成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区分颜色、巩固数数可以忽略不要)。为了提高幼儿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开始活动、练习活动、结束活动中增加音乐,使整个活动更加完美。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使我认识到了一节课中,教师深刻研究教案才能正确把握好重难点,其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案的设计上,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把握教学机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汲取这节课的教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小青蛙》教案】相关文章:

小青蛙教案06-26

《小青蛙找家》教案02-08

勇敢的小青蛙教案03-10

《小青蛙的叫声》教案04-02

小学《小青蛙》教案01-28

大班游戏教案:小青蛙04-29

池塘里的小青蛙教案03-09

《小青蛙捉害虫》教案03-16

小青蛙捉害虫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