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均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均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平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平性,就要用到平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预习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平?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平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其他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 平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平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b.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平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平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平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二)平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的活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预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平均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习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通过对任教的三年级(2)班学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学生面对“比总数不公平”的情境,能够想到“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的建议,但没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回答“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就公平了?”。退一步说,就算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那么“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是否就能直接与“每人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画上等号?细微的文字表述差异的背后,又表征着学生怎样微妙的思维差异呢?
事实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而言,其心理活动的表征往往是“先求总和,再除以人数”。而这一心理运算对学生而言,其直观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终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又是如何成为这组数据的代表的,其意义的“联结点”对学生而言更是很难直接建立。由此可见,仅仅从“比较的维度”揭示平均数的意义,潜藏着学生难以跨越、且教师也很难察觉的认知障碍与思维断点。
于是,教师将备课的思维焦点再次落到“数据的代表”上来。能不能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重新为平均数寻找一条诞生的新途径?于是,便有了本节课的尝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建立意义
(一)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1.谈话:
(1)上个星期,于老师和体育来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看谁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赛结果?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数据,请你判断一下,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课件分别依次出示来老师和于老师三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2.提问:
(1)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为什么?
预设:分别计算出两位老师三次投篮的总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小结: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比较谁的水平高我们经常先把总数算出来,看总数谁多。
(2)观察观察数据,还有别的办法很快地比较出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吗?
预设:直接将两位老师每次投篮的个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提问: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结:如果每一次投篮的数量一样,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一次的成绩作为我投篮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问:选择哪个数量来代表来老师的投篮水平呀?那于老师呢?方便不方便?
【设计意图:创设“1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精心设计数据,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
(二)强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1.谈话:不过,我可不服气,就找了一个理由:你是体育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结果来老师还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问:
(1)你们说于老师再投一次的话,会不会对我目前投篮的成绩有影响?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师最后一次投篮的结果?(课件出示于老师第四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我这次1分钟投了几个?我太高兴了,我为什么高兴呀?你们认为来老师会同意我的观点吗?
(4)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比?
(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几个?
a.谈话: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了,请你试着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或者在图下面写一写、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b.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预设:从第四次投的7个中拿出3个分别给前3次各1个,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个。
谈话:你这个办法可真好!这样一移实际就是把几次不相等的数匀乎匀乎,看起来每次都一样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有个名字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呈现“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的过程,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强化平均数“匀乎匀乎”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问:还有同学用计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的个数。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3+3+3+7=14(个)16÷4=4(个)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了4个。
谈话:实际上就是把于老师四次投中的个数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书:先合后分)
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了,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3、3、3、7的平均数是4。
提问:再来看看,来老师水平高还是我水平高,这种情况下我干嘛要用到平均数来比较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投篮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数不公平。这时就需要用平均数作为几次投篮个数的代表来反映投篮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活动2【讲授】二、深化理解
提问:
1.那你们觉得于老师要是再投一次的话,这个平均数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2.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个,你们觉得于老师投篮的整体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你可没算,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诉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4.那我要想让我的投篮水平再上涨一点儿,你们觉得我得投几个?算算我投篮的水平上涨了没有?(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5.要想让我投篮的整体水平上升点,你觉得我这次得投几个才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了统计学的意义后,进一步设计活动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活动3【练习】三、拓展提升
(一)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1.估计平均数(课件出示)
提问:
(1)不能算,直接看,有这样5个数据,估计一下平均数可能会是几呢?
(2)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数是5呢?平均数可不可能是2,为什么?
(3)真的是5吗?你怎么知道是5?用计算的方法会算吗?怎么算?
【设计意图: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平均数总是介于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判断直条所在位置(课件出示)
提问:
(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第五个数据如果我也要画一个直条,它会在这条红线上面?还是在红线下面?请同学们用投票器进行选择。
(2)来选一个代表,谁愿意告诉大家为什么在红线的下面?
【设计意图:变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数逆求部分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平均身高
提问:
(1)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觉得可能吗?
(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个人都是160厘米吗?
(3)既然李强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据这个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过160厘米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平均数的意义进行推理判断,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
2.平均水深(课件出示)
(1)提问:
a.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
b.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2)谈话: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真实的情形吗?(利用课件,呈现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3)小结:虽然平均水深能够很好地反映这条小河水深的总体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处的深度。看来,平均数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当,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发生危险,今后我们还会研究中位数、众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去思考,平均数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意图:处理这一题目时,教师适时呈现小河的截面图,并标注出5个距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学生仍能借助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东东下水的危险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感悟到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时存在的局限性,适时提出今后还要学习其它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水平的统计量,做好统计知识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衔接。】
《平均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平均数》教案4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平均数问题》。把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最终都变得完全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叫做这几个同类数量的平均数。其基本特征是: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几个初始数量的总和及数量的个数都保持不变。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这种问题被分为两类:算术平均数问题、加权平均数问题,两类问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本讲就要学习把简单的加权平均数转化为算术平均数来求解。解决平均数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主要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奥赛天天练》第46,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0千米,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2个小时,回来时由于顶风用了3小时,求他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析】:
问题“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中,往返的总路程相当于总数量,往返总时间相当于总份数。
往返总路程为:30×2=60(千米)
往返总时间为:3+2=5(小时)
即他用5个小时行了60千米的.路程,则平均每小时行:60÷5=12(千米)。
《奥赛天天练》第46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解析】: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都考了84分,而这次就考了100分,总体平均分是86分。题目的意思就是求在这种情况下的测验次数。
想移多补少,从100分里要移走:100-86=14(分);此前每次测验的分数都要补上:86-84=2(分)。14分里有7个2分:14÷2=7。
所以,此前测验了7次,这一次是第8次测验。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某一幢居民楼里原有3户安装了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一户。这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同时使用3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解析】:
我们假定在24小时内,有3台空调开了24小时,即始终开着,有一台空调开了0小时,即始终没开。求平均每户开多少小时,就是求这四台空调打开时间的平均数:24×3÷4=18(小时)。
《奥赛天天练》第46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解析】:
分别用□、△、○代表甲、乙、丙三个数,由题意可得:□+△=90;□+○=82;△+○=86。
所以:(□+△)+(□+○)+(△+○)=90+82+86=258,
即:(□+△+○)×2=258,
则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258÷2=129,
所以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129÷3=43。
《平均数》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
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平均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平均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能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得出总数,个数变化时平均数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教学难点:
总数、个数有变化时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师:小丁丁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了96分,数学得了98分,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 学生单独思考解答。
3、 学生汇报交流: (96+98)2 =1942 =97(个)
答: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7分。
4、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学生回答) 板书:总数个数=平均数。
5、 师:那么如果现在我们知道了英语得分是97分,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你会怎样计算呢?
6、 学生可能会有二种解答方式。
7、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计算的问题。 板书:平均数的计算
二、 探究新知
(一)新授1
1、 师:我们来看一下,四位小朋友制作了很多的动物模型。(课件演示)
2、 师:这一小队平均每人制作了几个动物模型??
3、请小组讨论交流,你会这样思考?(时间留足让学生充分思考)
4、 师:谁来愿意说一说你的想法?请学生把不同的答案板演。
5、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小胖这位好朋友的答案是否和你相同呢?(课件演示)
6、 师:你认为谁的方法更加适合呢?
7、 学生交流讨论。
8、 小结: 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平均数;当资料中相同的.数据较多时采用小胖那样的算法比较简单。
9、师:对于7.5个小动物这个数据你有什么疑问吗?
10、小结: 因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所以在计算平均数时,人数,个数可能会出现小数。
11、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算式:(请说一说理由) 上海八月的一周气温情况如下表: 小丁丁平均每次得分是多少分?
A.(32+30+32+30+34+32+34)7
B.(323+302+342)7
(二)新授
1、快速列出算式: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2 = 6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84)(22+24)=10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平均每人做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226+284)(22+24)=10朵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里没有直接出现总数,而且得到总数先要利用平均数乘以个数得到其中一个总数,然后加上后面的总数。
4、学生小组合作,解答问题。
5、小结:做题需看清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找到对应的总数和个数,然后用总数个数,求出平均数。
6、试一试:国庆节黄金周参观科技馆人数的情况。
( 46781 4 + 83615)(4 + 3 ) =(187124 + 83615)7 =2707397 =38677(人)
答: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有38677人参观科技馆。
(三)小结
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要看清题目中给出条件中隐含的意义,不能光从数字上来理解。
《平均数》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专用,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例3的主题图
谈话:四年级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你想了解他们的比赛情况吗?
第一轮:
课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谈话:我们来看这两个小组同学的套圈情况,第一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刚,女生是小燕(分别出示表示两位同学套中个数的直条),他们各套中多少个?(6、4)谁套的准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谈话:这数字6可以代表男生组的水平,那么女生组的水平可以用?来代替。
第二轮:
谈话:第二个出场的男生分别是小明(课件出示直条6),女生是小娟课件出示直条4),(结合手势,表示整体)比较每组中同学的比赛成绩,你认为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些?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预设:生1,比总数,生2,比每个人套中的个数)
提问:这时,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水平吗?(预设:生1,6、4,生2,12、8)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第三轮:
谈话:第三、四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宇和小杰(7、9),第三、四、五个出场的女生分别是小敏、小芸和小芳(7、5、10)(完整出示条形图),现在,你能比较是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啊?你想怎样来比较呢?学生讨论
提问:我们先来想想,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一般水平?
生交流,总结出(28、30)来表示不合适,也就是比较总数不合适。
那你认为要找哪个数,才能代表男生组的一般水平呢?(这个数要基本反映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1、探究男生求平均数的方法
谈话:我们先来仔细找一找男生组的这个数,男生的得分各不相同。我们怎么来找这个数呢?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能代表整体水平吗?那你觉得这个数应该在什么范围呢?
给大家3分钟,在练习纸上想办法找到男生组的那个数。(练习纸)
交流:
方法一:移多补少(课件演示)
方法二:先合后分(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预设:
如果只答出方法一:除了像这样局部调整,得出平均数,还有其它调整方法了吗?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可以把所有男生的个数先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再把这些个数平均分配给他们。
如果只答出方法二:除了像这样,把他们的得分先加起来,再重新平均分配给他们。还有其它调整方法了吗?给大家一个小提示:能否只移动其中一小部分个数,使得男生的个数一样多。
交流。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能表示男生组的这个数7,我们来回顾一下。
一种方法,通过移动来局部调整,把多的一部分,移给少的,从而得到男生的平均个数,你想帮它取个名字吗?(板书“移多补少”);
另一种方法,通过整体重新分配,先把所有的个数先加起来,再平均分给他们,也得到了男生的平均个数,你也能取个名字吗?(板书“求和平分”)。
2、揭示课题
谈话:两种方法都得到了一个新的、能够反映男生组整体情况的数据,就是7个。没错,这个数就是男生组(6、6、7、9)的平均数。
用课件显示图中平均数画线,直观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让学生也在练习纸上画线。请你用一条线把这个数7表示到图上来
提问:得到的这个数7表示什么含义?你觉得这个数是一个怎样的数?能不能说男生组中每人都套中了7个?这个数7与小宇套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平均数比最厉害的个数?比最差的'呢?
3、迁移类推,感悟意义
谈话:现在,请你们也来找一找女生组的平均数吧。(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并交流)
说说“6”的意义
交流,提问:现在可以比较出哪组套的准了吗?(完整板书)
提问:仔细观察这两组的平均数,你想说些什么?原来的数据和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发现?高于、低于平均数的有几个?(其中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高,有的比平均数低,初步感受平均数的范围)
感受平均数的优势:老师啊觉得平均数真厉害,因为它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也能公平的比较出男生和女生哪组的水平高,老师说的对吗?
三、巩固练习,应用平均数
1、书本练一练。(课件逐个出示笔筒)
第1个笔筒有( )枝,第2个有( )枝,第3个笔筒有( )枝。
怎样移动笔筒中的铅笔,找到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铅笔。(课件动态显示移多补少的过程,然后逐步变化为条形图)我们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样更直观。(显示移的过程)
交流:当然,你还可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求和平分)
如果用求和平分,怎么计算?综合算式?
2、第一题
出示丝带图,提问:这时你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一下子找出它们的平均数吗?
估一估,平均长度到哪儿?
想一想,应该在多少厘米到多少厘米之间?(平均数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
算一算,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
提问:如果每条丝带都增加1厘米,平均长度会有什么变化?(相当于每条丝带的长度增加了1厘米,也就是平均长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厘米)
如果把其中一条丝带的长增加3厘米,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厘米?如果减少3厘米呢?(刚刚每条丝带增加1厘米,总体增加了3厘米,那么现在呢?)
指出:一组数中有一个数据变化了,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平均数很敏感。
3、第4题(假如我当经理)
先估计一下苹果和橘子平均每天卖出的箱数,再同桌分工计算,然后画出表示平均数的那条线。
提问:如果你是水果店的经理,看到这样的数据和平均数的情况,你会有什么想法?
4、第3题(篮球队员的身高)
提问:李强是学习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出示篮球队5名队员的身高统计表)
小结:同学们,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整体情况的数,如果只知道平均数,要去推测其中一个数据是多少,这个数据会有很多种可能性,这就体现了依据平均去推测其中一个数据的(不确定性)。
但是,知道了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可以用“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后分”明确地得到平均数是多少,体现了求平均数的(确定性)
思考:如果姚明加入学校篮球队,平均身高会如何变化呢?(图片显示)
出示现在的平均身高,提问:这时得到的平均身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增加了姚明,小队员的身高都在平均数一下了?(太高的人,对平均数的影响很大,所以姚明的身高在这组数据中属于极端数据,具有极端数据的话,平均数就变得不一样了)
介绍: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像这种不一样的平均数,你想知道吗?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生读)
谈话:通过xx的介绍,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带这这个新认识去看看吴萌的诗朗诵比赛吧。
完成练习八第9题。(口答综合算式)
四、总结经验,感悟平均数。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平均数有那些认识?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愿大家能带上今天的学习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平均数》教案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平均数: 7 平均数: 6
《平均数》教案10
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为什么两个阿姨都领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再认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作业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两位阿姨排队买票的情境图(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另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
师:从画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买票时应该怎样做?(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件依次演示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买了两张票。
师: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两个阿姨都带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学龄前儿童免票的规定)
2.引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板书:平均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熟知的乘车买票情境入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1.组织学生讨论: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1)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
(2)1.2m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
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
课件出示: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指导学生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学生进行计算,独立填表,排出名次。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实际比赛中计算平均分的规则。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实际比赛中的评分规则和平常的求平均数方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并汇报: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4.小结: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的记分方法。
5.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个数有变化,所求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平均数》教案11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概念。
2.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做出解释。
3. 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十个小皮球、两个小筐、多媒体课件
学具:五个笔筒、十五根铅笔、统计表三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玩过投球游戏,今天咱们再来一场比赛,好吗?男队、女队各出三人,看哪队能赢。请两队各派一名记录员做好统计。其他同学做裁判。学生进行比赛。赛完后展示统计表进行比较。(游戏开始,老师事前制好统计表,分发给两个统计员,进行记录。比赛两次)
二、巧设冲突,理解意义
师:听说亮亮他们也在举行投球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
咦,怎么吵起来了?喔,原来他们在争执哪组投的成绩好呢。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两个统计表,从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数不等及每人投中的个数)请大家帮着兔博士一起给评判一下吧。(最后定为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公平,多者为胜。)
师:怎样才能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幻灯单独出示第一组的统计表。)
师:那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数7个,就是这组同学投球的“平均数” 。(板书)
师:谁能求一下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是除以4,而第二组却除以5呢?
师:现在比较一下,哪组获胜?
生:第一组获胜。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求平均数的方法裁决出第一组获胜。看来平均数用处不小啊,这不,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呢。出示统计表。
师:请大家帮亮亮算一算,妈妈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上边三道题的解答过程,你知道怎样求平均数了吗?(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 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不过兔博士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呢。出示“议一议”1.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不是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师:出示2.求出的 “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四、动手操作,巩固验证
师:看学得这么认真,兔博士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大家轻松一下,来一个拍球比赛怎么样?每组为一个队,由组长做好记录,发统计表。最后看哪组平均成绩好,哪组就获胜。比赛。最后表扬优胜小队。
师:大头蛙有几个问题实在是弄不明白,谁能帮帮它?(判断题)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厘米,a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吗?b这个球队有没有身高超过厘米的队员?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平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吗?
师:兔博士站又添新内容了,想去看看吗?
出示:
我国每人平均住房面积:城镇24平方米;农村28平方米。
我国平均每人年收入为8800元。
我国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为208升。
我国平均每人每年用电量为1081千瓦时。
我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米。
我国女性平均身高为1.54米。
看完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 调查自己家水费、电费平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 统计本小组成员假期读书情况,并计算出小组平均每人读书多少本。
课前让学生亲历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复习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人数相等可以比总数”,为后面人数不等求“平均数”的情况埋下伏笔。
由于人数不同,(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就不公平了)所以不能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老师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抛向学生,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近了平均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平均数产生的价值和必要。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建立了平台,又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求完平均数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总量与份数是要一一对应的,加深学生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印象。
在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充分印证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平均数的意义,知道“3个”不是妈妈某一天丢弃塑料袋的真实个数,而是一个平均数。
让学生再次明确平均数的意义。与实际数据加以区别。
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根据认知规律,适当地加入学生熟悉的游戏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平均数。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设置兔博士站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适时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师: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一共投进去8个,女生一共投进去了6个,所以男生赢了。
师:女生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两队各加2人参加比赛。)
师:这次是哪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这次男生一共投进了11个球,女生一共投进了12个球,所以是女生赢。(也有可能出现相平的情况)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输赢的?
生:看哪队一共投中了多少个球。看哪队投中的多。
师:刚才两个裁判都用比投球总数的方法裁决出了胜利者,这种方法公平吗?
生:公平。
生1: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投进球的总数多。(受前面评判方法的影响)
生2:不公平,他们人还多呢。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组有投球冠军,刘杰一个人就投中9个呢。
生4:一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全组人都好。
生5: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
(学生若实在说不出来老师可参与进来。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听老师的方法行不行,我们比较这两个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
在求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移多补少;2.计算
生:从8里面拿出1给6,那么这四个数都是7了,所以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
生:先求出投中的总数,再除以人数就求出来了:(8+7+6+7)÷4=7(个)
生:(9+8+5+3+5)÷5=6(个)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是6。
生:第一组投进球的总数是4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4;第二组投进球的总数是5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个)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吗?
生:先算出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用总个数除以天数,就是平均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
生:都是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求平均数的方法。板书。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认识:1.认为就是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不是真实的数,从而认识平均数的特点。)2.认为不是每天实际的个数。
会出现三种方法:1.移多补少;2.求平均数;3.把所有铅笔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笔筒里。
生:(边演示边叙述)从多的里面拿出来放到少的里面去。每个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生:用刚学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做。(3+4+2+5+1)÷5=3(根)
《平均数》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平均数》教案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
五、挑战自我
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
六、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
反思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平均数》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平均数》教案15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周的作业,有三位同学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励给他们。大家看统计图,哪三位做得最好,分别获得了几支铅笔?(叶雨7支、叶茹5支、李新3支)(课件展示)
师: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把叶雨的7支拿2支给李新,这样每人都是5支。课件展示)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板书)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15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5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板书)。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从不等变成相等,都是5。
教师指出:这里的“5”就是“7、5、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简单的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吗?(学生思考或者讨论,教师在听取汇报后总结。)
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说到平均数,同学们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的哪个数学概念。(平均分)是呀,平均数是5,那么他们每人的铅笔支数应该都是5,是这样吗?(质疑,区分平均数和平均分)
师:难道,老师真的不公正吗?他们的铅笔到底要不要重新平均分配呢?告诉你们,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叶雨书写最干净,而且明显进步,而李新最近书写有些下降了。同学们觉得老师做得公平吗?刚才的平均数只是一个反映今天奖品发放总体情况的数,不是真的把奖品平均分了。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平均数?说一说。(见课件)
看来平均数的用处还真大,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哟!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同学们,上个月我们班每个同学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小红星。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统计结果。
第一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茹李新吴玉刘超
14111013
第二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雨付涛张新江南夏丽
15128119
其中,叶雨的个数最多,我宣布第二小组为优胜组,你们同意吗?
生1:不同意,她一个人怎能代表全组,就算叶雨最多,可是张新才8个。
师:那你们说怎么比呢?
生2:可以把每个组的个数加起来,看哪个组的个数最多,哪个组就好。
生3:可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了一个人呀!怎么能比?
同学们认为怎样比最合适呢?(平均数)
对,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也就是把两个小组的平均数分别求出来再比较。(大家领悟到比较平均数最公平,从而认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用处。)
下面,我们就各显神通,先求出第一小组的平均数吧!
小组讨论、汇报。
(将叶茹多的两个分给吴玉,刘超多的一个分给李新,这样,她们每个人都得到了12个,也就是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他用的什么方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的个数。)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第二小组的平均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先合再分法)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法比较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我们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可是14、11、13、10这几个数里,没有一个是12的,它们有的比12大,有的比12小;第二小组的平均数是11,可是15、12、8、11、9这几个数里面也只有一个11,并不是每一个数都是11,它们有的比11大,有的比11小。所以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教案】相关文章:
《求平均数》教案03-05
平均数教学反思02-05
平均数教学设计03-08
《平均数》三年级数学教案02-12
课文《平均数》教学设计范文03-2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02-12
平均数听课心得体会03-05
《平均数》教学反思(通用10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