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各种动物主要特征的认识,并形成家畜、家禽、野兽等概念。
2、教育幼儿要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3、发展幼儿的比较、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里设置山、沙、森林、草原、农舍等场景。
2、每位幼儿一张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吗?老师这里有许多动物图片,请小朋友每人选一张,看看它是什么动物,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二、通过分类形成概念。
“在我们活动室周围,有山、河、森林、草原、农舍、小溪、泥土地、现在请小朋友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他们生活的地方。”
幼儿自由讨论:为什么它们会住在这里,集体讨论,形成家禽、家畜、野兽、水生动物、鸟类等概念。
三、教育幼儿要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出示一组幻灯片(或图片,用实物投影图片),组织幼儿讨论怎么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四、总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他们不但长得不一样,居住的场所不一样,同类的动物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如家禽、家畜、野兽、水生动物、鸟类等,为了让这些动物能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让它们像我们人类一样快乐的生活。
五、游戏:找家
“现在请小朋友听好音乐,随着音乐每人拿一张动物卡片,做相应动物的动作,为它们找到家。”(幼儿可交换卡片进行几次游戏)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 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小结: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活动建议: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活动反思:
依据《纲要》精神和合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并利用操作、探索、观察这三种不可分割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教师还让幼儿通过探索获得感知经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积极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能分配好自己的角色,起到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作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活动还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由浅入深的引导幼儿去学习、游戏,孩子们对本节活动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玩中、在游戏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2、能按不同条件给叶子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3、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采集的叶子。
2、不同的叶子实物和图片。
3、分类盒、纸、笔。
4、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分享交流采集叶子的成果。
(幼儿的桌上陈列有采集来的各种叶子)
师:大家来相互说一说,你采集到了什么叶子,它是什么样的?
2、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1)师:这些叶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叶子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比较有关叶子。
教师小结:叶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大小、叶脉、边缘都不一样。
(2)师:叶子有共同的特征吗?
教师小结: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和叶柄。
3、给叶子分类
(1)教师:你会给叶子分类吗,看看谁和谁一家?为什么要这样分,给他们做个标记。
幼儿在分类盒中将叶子分类,并制作分类标记。
(2)请幼儿讲述分类情况。
4、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
(1)了解可以吃的`叶子。
师:叶子可以吃吗?你吃过什么样的叶子?
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你吃过这些菜的叶子吗?你还吃过哪些菜的叶子?
(2)了解有特殊本领的叶子。
教师(出示盆栽含羞草、猪笼草和毛毡苔、合欢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他们的叶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领。
教师演示、介绍这四种植物叶子的特殊本领。
总结性谈话▼
师:你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叶子,觉得大自然奇妙吗?大自然中是个神奇的大宝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活动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树叶,使孩子积累有关叶子的经验。(幼儿教育)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生长需要营养。
2、激发幼儿尊重生命,并感受成长的喜悦。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难点:
苹果为虫子提供了生长的'营养是合理的现象。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2、讨论与分享提问:苹果被虫子吃了,它心里面怎么想呢?如果这个虫子不吃苹果那么它会怎样呢?如果这个苹果没有被吃掉它会怎么样?如果被虫子吃了以后,种子落在地上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看课件)
3、游戏:我们要长大。
4、小结: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我们美丽奇妙的大自然,这些生物每天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和我们一地长大。
科学教案 篇5
科学活动:种子变变变
生成背景:
在生活区里放着石磨和石臼,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些古老的工具,磨豆浆是孩子喜欢
的,因为老师事先把豆子浸软了,但是当我提供了干、硬的豆子时,孩子们发现的现象是
不一样的,这里隐藏着一些科学现象,于是,我和孩子一起进行了科学探究。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比较,找出最合适的使用工具,增强探索意识。
2、能根据操作结果进行记录,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对操作活动感兴趣,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 干、湿黄豆、稻谷若干(幼儿参与浸泡)。
2、 石臼、石磨和擀面棒若干。全自动豆浆机一台。
3、 记录表《“种子的变化”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比较干、湿种子的不同。
引导幼儿看看、摸摸,讲述干湿种子的不同,为什么?
(二)第一次操作:使用工具后观察种子变化。
1、分别介绍石臼、石磨和擀面棒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幼儿操作,并观察种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3、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发现:你使用了什么工具?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浸泡过的种子容易碎,所以磨豆浆一定要浸泡,而为稻谷蜕皮应该把稻谷晒干。
实录:孩子们对这些古老但实用的生活工具显得非常感兴趣,因为生活中幼儿接触得不多,新鲜感非常强,第一次操作让孩子熟悉了这些工具,为下面的科学探究作好了铺垫。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兔妈妈打电话来说,秋天到了,他们收获了许多黄豆和稻谷,它想请他们的朋友到它家喝豆浆和尝到白白的大米饭,但不知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才能做到,请小朋友来帮助它。
2、幼儿猜测:你觉得兔妈妈使用什么工具最合适,才能吃到香香的豆浆?
3、幼儿操作:
(1)讲解记录要求。
(2)幼儿操作并记录。
实录:第二次操作让幼儿带着科学的问题去实验,通过记录把结果记录下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记忆,因为本次操作非常多样,共有12种,因此记录表在这里非常必要,而不是摆形式。
(四)汇总记录结果,比较发现最合适的工具。
1、交流、讲解自己的记录结果。
2、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别统计成功与否。如:使用石臼成功的举手等。
3、根据统计数字的不同发现最合适的工具。
反思:本次活动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幼儿有效的实验得出了科学的'结果,发现了米饭用干的稻谷和石臼最合适,而豆浆则用湿的黄豆和石磨最合适,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五)介绍全自动豆浆机。
1、米饭、豆浆非常有营养,以前的人们就是利用石臼来使稻谷蜕皮,变成大米的;用石磨来磨豆浆,然后把豆浆烧熟后再喝。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已经发明了碾米机和全自动豆浆机。人们想喝豆浆,只要把浸泡的黄豆放进去,一会儿就能喝到香香的豆浆。
1、 示范磨豆浆。
反思:现代化设备的介绍为拓展孩子的思维起到了作用,也推进了科学活动中的技术演变,能引发孩子发明更现代科学的工具。
延伸活动:
品尝豆浆。发明更方便的工具。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感兴趣。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水槽每组1个,木块、木片、钥匙、啤酒瓶盖、饮料瓶、棉花、橡皮泥等物品。
2、记录表1张,分类筐3个。
3、《科学》下p.26~27。
教学过程:
一、猜测活动。
1、请幼儿根据原有经验猜测:这些物体放在水里面,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是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
2、将预测的结果记录在画册《沉下去浮上来》的表格中,并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操作活动。
1、请幼儿动手尝试,看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教师观察指导。
2、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并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
三、交流活动。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将能沉下去、能浮上来以及既不浮也不沉的物品分类放在筐里。
四、拓展活动。
1、你能让沉下去的棉花再浮起来吗?
2、请幼儿想办法让浮起来的`物品沉下去,让沉下去的物品浮起来。
3、你知道游泳时为什么身体浮在水面上?
4、说一说,海中的什么东西是根据沉浮原理制成的?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飞机的不同部件,掌握制作方法。
2、能运用不同的技能制作飞机。
3、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体验制作飞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泥工板、橡皮泥
【活动建议】
1、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1)播放课件,出示飞机场,激发幼儿制作飞机的欲望。
教师小结:飞机场上的飞机都飞走了,请小朋友们来制作一些飞机,让飞机场热闹起来。
2、教师讲解飞机的塑造方法。
(1)飞机有很多种,但每一种飞机都是由机头、机身、机翼、机尾几部分。
(2)用长长的.形状做机身
(3)用大小相同的两块做机翼,分别装在机身两边。
(4)三角形的机尾。
3、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做不一样的飞机。
4、评价幼儿作品。
出示飞机场,将幼儿作品全部放入飞机场,组织幼儿参观飞机场里的飞机,找出式样新奇有创造性的和工细致、光滑的飞机给予表扬。
大班综合优质公开课《鸭子骑车记》视频+课件PPT+音乐+详案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新《纲要》中的强调,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教育。因此,我园的幼儿的科学教育,不仅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也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教育。转动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在平时玩积木时无意使积木旋转起来,坐上转椅也会转起来等,转动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根据幼儿这个兴趣点我组织了这堂课,让幼儿在尝试转动积木、转椅等操作材料的同时,转动自己的身体,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的`现象,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体验操作探索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都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风车、陀螺、积木、小碗、伞、圆纸片、轮子、筷子等多种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游哪些东西会旋转?
幼:(请多数孩子发言)
师:为什么会旋转呢?
幼儿回答,师作小结。(过渡下一环节)
二、基本环节:幼儿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师总结了东西转动的原因后,给幼儿提供筷子、轮子、小碗、伞、圆纸片、陀螺、积木等,介绍材料并交待活动要求。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
幼:(让幼儿来说名称)
师:你能想办法让这些玩具转起来吗?
幼:(幼儿在小组里交流)
师:请你们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让幼儿在活动中去探究,获得各种体验,积累各种感性经验,主动构建认识。在小组中交流,师小结。
三、 结束环节: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小朋友们,你能不用任何东西,让自己的身体也转动起来吗?你们可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哪些部位也能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自己或小朋友了。(自由交流)
四、 延伸环节:游戏“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先让幼儿说说转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全班交流,师再作小结。
教学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的知识经验。在交流中,我采取了自由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幼儿去探索发现。但在交流时,我对幼儿的问题太单一,只是问问孩子是怎么把物体转起来的,忽视了物体转动时的有趣现象,没有作很仔细的观察。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科学教案01-08
大班科学教案01-25
中班科学教案05-25
小班科学教案01-16
科学教案(精选3篇)03-12
蜗牛小学科学教案02-10
橘子小班科学教案11-09
声音中班科学教案11-10
幼儿园科学教案03-12
最新大班科学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