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案

时间:2023-04-04 15:50:42 教案 投诉 投稿

《核舟记》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舟记》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核舟记》教案锦集五篇

《核舟记》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和参看注释细读课文。并随时记下难懂的问题,等下节课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

  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三、阅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正音及解决疑难词句。(可以听录音)

  (1)正音。(略)

  (2)释词。(略)

  (3)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结成小组,互相讨论。

  四、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

  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说明对象:核舟

  五、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初步领略了核舟的奇特,和核舟各部分的组成。同学们都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自行解决了不少问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找一找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如数词的使用,实词中个别词的变化等等。

  六、布置作业

  1.本文开头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奇巧”,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这一段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核舟雕刻得十分精细,作者是怎样加以描述的?

  3.核舟雕刻人物十分传神,你最欣赏哪些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核舟大小如何?

  (2)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3)核舟上共雕了多少人和物?

  (4)古代的“记”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5)文章主体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二、研读课文

  朗读课文可以男生、女生分读,师读齐读等方式,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书力求使用普通话,尤其注意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的读法,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分析,设计问题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说明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答案:

  (1)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找四名学生朗读第2-5段,然后分析讨论。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第2-4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正面;第5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①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②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突出王叔远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③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3)研读第三段。

  讨论:①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找三个男生分别扭作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让他们按照课文中所述的情境实际演练,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为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教师点拨:“东坡”与“鲁直”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佛印”矫首昂视,屈膝盘坐,神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表演完毕后设计思考题如下:

  ②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③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④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4)研读第四段。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

  让两名男生扮作两个舟子,身边放上一些道具充当“楫”、“壶”、“炉”“蒲葵扇”等物,模拟两名舟子的神情动作,让讲台下的同学观看并说出他们跟书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文字为具体形象。下一步,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②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③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④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力,想像一下当时苏轼跟他的朋友泛游赤壁时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正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时,三个知心朋友暂时把身边琐事放在脑后,乘一叶扁舟荡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

  ⑤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b.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至此课文全部研读完毕。

  三、总结、扩展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写成一篇短小说明文。

《核舟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大意。

  2.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4.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5.体会本文空间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优秀、勤劳、聪明灵巧的。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作者链接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三、读准字音

  器皿(mǐn) 罔(wǎnɡ)不因势象形

  贻(yí)八分有(yòu)奇(jī)

  二黍(shǔ)许篛(ruò)篷

  髯(rán)石青糁(sǎn)之

  不属(zhǔ)诎(qū)

  椎(zhuī)髻(jì)舟楫(jí) 篆(zhuàn)

  四、疏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1)结合课文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3)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

  五、教师点拨

  通假字

  1.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还有零头。

  2.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

  一词多义

  1.奇: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2.有: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有。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3.为:①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②中轩敞者为舱:是。

  4.端:①东坡右手执卷端:一头,一方,名词。

  ②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形容词。

  5.而: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

  ②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

  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6.之:①径寸之木:助词,的。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这。

  7.其:①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

  ②其人视端容寂:那。

  同义词

  1.约——可:大约

  2.历历——了了:清清楚楚

  3.状——然:……的样子

  六、拓展延伸

  联系原文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找出文中的数词并分析其特点

  ①长约八分有奇。

  ②左右各四,共八扇。

  ③船头坐三人。

  ④横卧一楫。

  ⑤为字共三十有四。

  ⑥苏、黄共阅一手卷。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也就是说,数词+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则有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

  2.小结数量词的用法

  (1)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2)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一(幅)手卷 一(个)人

  一(张)桌一(把)椅

  一(把)扇一(块)抚尺

  篆章一(枚)一(条)舟

  为人五(个)为窗八(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能以径寸之木……鸟兽、木石。突出王叔远是“奇巧人”,有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二、背景链接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著名作品,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雕刻家虽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的拘束。如大苏泛赤壁是确有其事,但当时并没有黄鲁直和佛印陪同。

  三、整体感知

  1.这是—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交流点拨]核舟。手巧(体积小、构思巧、雕刻的人物、字数数量多)。

  2.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说一说。

  [交流点拨]

  (1)空间顺序:中——头——尾——背;

  (2)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

  (3)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

  3.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交流点拨]

  列数字:“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体积有多大,长有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

  作比较:“通计一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与“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四、文本探究

  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2.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文体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表达方式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五、拓展延伸

  按空间顺序介绍一件你喜欢的物品,要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六、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核舟记》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目的一、二是教学重点。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2、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本课文教学可细可粗,可深可浅。请根据不同对象斟酌处理。)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

  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

  ①罔、贻、轩敞、篛篷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五)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应当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简述如下: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内容的知识性;

  (2)材料的科学性;

  (3)语言的通俗性;

  (4)表达方式的解说性;

  (5)结构的条理性;

  (6)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上述问题,必须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讨论,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

  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贻余核舟一 为人五 曾不盈寸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轼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轼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较) 诎数

  2、口译并评价。

《核舟记》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说明顺序 。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二、教学重点: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教学难点: 古今词义的异同、词序和少数几个句子。

  三、作者简介:

  魏学洢:字子敬,明末人。其父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狱中。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他好学能文,是明代有名的散文家,着有《茅檐集》。

  四、初读文章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洢( ) 皿( ) 贻( ) 罔( ) 黍( ) 神情与苏、黄不属( )八分有奇( )壬戌( )(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多rán ( ) ruò篷( ) 衣zhě( ) 横卧一 jí( ) zhuàn 章( ) qū右臂( ) 椎 jì( ) yú山( )

  五、疏通文意

  1.解释加横线的字。

  (1)为宫室、器皿、人物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高可二黍许

  (6)清风徐来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黄泛赤壁云。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六、深入探究

  1.作者是如何介绍三个人物的?这三人的位置、神态各是什么?从作者的刻画中能显露出所雕人物怎样的性格身份?

  2.把“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约”、“可”和“许”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七、反馈检测:

  1、解释加横线的字。

  (1)高可二黍许 (2)清风徐来

  (3)与苏、黄不属 (4)诎右臂支船

  2.归纳本篇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以 为序,层次 ,构思 , 跟描写结合,语言 …… 。

  八、 课外作业 :

  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段。

《核舟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2、 理解课文的一些句子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词序特点,了解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3、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作者及文体简介

  1.抽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师补充。

  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2、 文体及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全面具体的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二、学生展示“核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三位学生读,正音:

【《核舟记》教案】相关文章:

《核舟记》教案01-15

核舟记教案04-02

《核舟记》教案05-08

关于核舟记教案03-11

《核舟记》教案范文05-07

精选核舟记教案四篇03-13

核舟记教案(精选20篇)11-11

《核舟记》教案15篇03-12

《核舟记》教案(15篇)03-27

精选核舟记教案三篇01-16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