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

时间:2023-04-08 14:55:23 教案 投诉 投稿

关于草原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原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草原教案范文集锦9篇

草原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走进西部这个专题研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

  【设计理念】

  有创造性地运作“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渲、勒”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情感目标:

  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导言,板书课题:

  草原

  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2、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⑴ 带拼音开火开读。

  ⑵ 去拼音指名领读。

  3、指导写字:

  ⑴ 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⑵ 学生仿写。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自由读文,把自己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品悟:

  ⑴ 汇报。

  ⑵ 朗读指导:

  ① 出示草原美景图,教师配乐范读。

  ② 指名配乐读。

  四、拓展延伸

  看一组草原被破坏的图,与草原的美景对比谈谈感受。

  五、全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草 原

  风光美

  人情美

  草原风情画

草原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厂”、“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欢乐。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

  3、讲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办法?(用部件法记“原”:“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指出:“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

  ④教者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④教师讲:“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牧民们骑上了好马)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远处:远的地方;飘动:联系生活实际讲)

  4、复习巩固生字词

  出示下列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啪鞭黎明宁静铺满跨骏马

  结合认读生字词教新的偏旁

  5、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

  三、作业

  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听写:“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说出“处”、“牧”、“原”的偏旁名称。

  3、指名朗读课文。

  二、静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春天——新绿铺满草原;时间:早晨——黎明)

  口头填空。鞭声打破了宁静。的草原醒来了。

  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

  指名读全段。(重音: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

  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牧民们,追赶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板书: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

  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无边欢乐)

  3.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全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

  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你为什么这么说?(“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

  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

  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大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飘动歌声)

  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

  三、课堂练习

  1、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儿真多。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多乐)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鞭声 ( )草原

  ( )羊群 ( )清香

  照例填空

  一( )春雷 一( )气 一( )白鹅

  一( )小船 一( )梅花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结合口头填空练习,理清文章结构。

  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动牧原新

  2.指名认读。

  仔细看田字格内的“打、动、牧、新”,比较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归纳:

  虽然这四个学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安排上还是有区别的`。“打”,左高右低;“动”,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齐平。“牧”左右两部分一样高。“新”左右两部分的上面部分齐平,右边的“斤”字的“竖”稍长。

  “无”和“民”都是独体字。着重指导写好最后一笔:“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从田字格的中心起笔,沿竖中线往下写,写至与撇平时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钩。“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处,复习折文旁,再与“外”做比较。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外”是左右结构。

  四、作业

  练习描红。

  各自练习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背诵课文。

  板书: 5 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赶

  一群群 飘动 歌声

  (多) (乐)

草原教案 篇3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谈一谈如何记住本课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答。

  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小组讨论。

  2、小结板书: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下列词句,体会自然之美:

  ⑴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⑶ 羊群……大白花。

  ⑷ 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找出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草原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

  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

  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

  3、同桌互相讨论。

  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三、交流点拔

  1、看录像后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句子读一读。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画面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

  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

  6、指名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公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

  8、评读,该怎么读。

  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

  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

  10、指名读。

  11、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

  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

  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四、组织自学

  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

  五、交流点拔

  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看画面。

  ②学生说。

  ③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与绸带迎风飘舞,确实像一条七色彩虹。(指图说)

  ④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⑤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指名读。

  在以下小节中,再谈谈。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

  ①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

  ②指名说。

  ③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

  ①学生说

  ②蒙古族同胞还用什么招待我们?读句子。

  ③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情读读。

  ④指名读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难吗?

  ③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草原教案 篇5

  孩子们跃跃欲试,选定一部分同学到板前确定个人所画的内容。说说自己合理安排画面的理由。边欣赏边小组合作找出正确答案,代表汇报。培养孩子观察画面的确定方法。增强对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孩子建立正确构图的好习惯。了解同龄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培养画面颜色的统一的习惯才艺创新

  设计草原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

  1、设计制作一幅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手工粘贴、绘画等形式不限。

  2、创作时要构图饱满、要有疏密远近之分来体现草原的美丽。

  3、人景结合,处理好人景关系。

  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或马头琴曲。小组合作时要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合理的使用时间。运用大胆创新的理念,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培养孩子们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

  评价草原优秀作业展评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收获。评价他人作品的作品,找出优点,纳为己用。对创意新颖的作业进行重点点评。培养孩子们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 (天堂)

  近景 人物 主色 深绿 浅绿 黄绿 挂图

  中景 毡房 篝火 浅蓝 天蓝

  远景 羊群

  背景 草地 蓝天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从小学语文版到音乐版,已经有很多年了,到了今天的美术版终于出炉了。回头看来,似乎这道“美丽的草原”是这样酿成的。

  一、主料---育人

  本课通过欣赏草原导入新课、赞美草原探究新知、设计草原才艺创新、评价草原各抒己见这四大板块突出一个字,那就是“爱”,用美术教育人,通过手工粘贴、线描画、水彩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丽的大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对美术的热爱。

  二、配料---审美+创新

  美术是视觉艺术,我力求把这道菜制成视觉大餐。

  从欣赏视频草原美景,到我的`板书,以及孩子们在黑板上的即兴作画,欣赏颜色鲜艳的同龄人的范品,每一步都为孩子们提供着视觉美感和心灵的震撼,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想象和创作能力。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孩子们享受这着老师为他们提供的视觉大餐,激发内心与众不同的创意,小组合作的如此默契,将孩子们的创造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构图合理,主题突出,颜色搭配的符合自然常理,又有与众不同的创意,达到了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艺术实践当中。

  三、调料---趣味

  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恐怕离不开“趣味”做调剂,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实践证明,只有让孩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本课中,通过欣赏草原、赞美草原、设计草原、评价草原这几个大的环节,设计出各种各样与草原有关的美术作品,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也许这道丰盛的“美丽的草原”大餐的分量还不足,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丝回忆,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烹制一道道美术佳肴。

草原教案 篇6

  一、教材简析

  《草原的早晨》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草原。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羊的情景。

  二、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读写“原”,认识部首“偏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三、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们的勤劳。

  四、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渗透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成功地创设了情境,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素养、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的整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五、设计思路

  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人小情多。在这节课中,我紧扣一个“情”字开展教学:

  1.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时——入情

  开课时,孩子们伴随着草原上优美的歌声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草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顺势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后,我又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这两次感知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帮助学生自己用心参与,逐步构建起草原的概念,自然进入学习情境。

  2.在朗读感悟课文的描写中——动情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三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首先,教学第一自然段中时我借助草原上热闹景象的课件演示,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帮学生理解

  “草原醒来了”的含义。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先看录像,再读句子,最后联想自己下课时的情景,化抽象为形象,这样将学生的体验与文本联系起来,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就能把羊儿的多、羊儿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自然段通过欣赏动画,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和牧羊人的快乐。通过读书、想象、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拓宽了词汇。

  3.在感情朗读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抒情。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尽情地诵读,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这节课,师生的情感随课文的情感起伏而推进、延续,使课堂变成了草原,孩子们成了羊儿、马儿……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这些天,我们随着春姑娘走过了小池塘,翻过了梅花山,领略了小池塘的美丽,梅花山的热闹。今天春姑娘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听,那儿的歌声已经响起来了!(出示图片,放歌曲)

  2.师: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草原)学习“原”。你到过草原吗?看课件“草原风光”,你想说些什么?

  3.师:草原是美丽的,那草原的早晨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原的早晨。(板书: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美丽草原的情景之中,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子。

  2.说说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拉近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很好的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景。】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读了课文,你知道草原的早晨是怎么来到的吗?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读。看图,闭上眼睛,小朋友想想:四周都是黑乎乎的,这时远处的天边泛起了一点点白,天慢慢亮起来了,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似乎连风儿都躲了起来。小朋友,你觉得此时此刻的草原气氛怎样?(安静、宁静)

  指导读词“黎明的宁静”

  ②黎明的草原一片宁静,是什么把草原从睡梦中叫醒的?你听过鞭子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读词“啪!啪!”)

  是谁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抽出了鞭声?(牧民)牧民们是多么勤劳啊!

  谁愿意当一回勤劳的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指名读)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现在我们都来当勤劳的牧民,把草原叫醒。

  ③(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铺满新绿的草原,小朋友你看了感觉如何?(像一块巨大的绿绒地毯。)指导读词“铺满新绿”

  ④铺满新绿的草原被牧羊人勤劳的鞭声叫醒,草原醒来了,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

  ⑤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教学时,我利用闭眼想象、图文对照等形式,使学生充分理解“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醒来了”等重点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黎明草原静态的美。】

  2.学习第二段。

  ①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草原上的羊儿多不多?自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羊儿的多?(一只只、涌出、羊群)出示图片体会词语,感情朗读。

  ②如果你是草原上的羊儿,被关了一夜,清晨,看到通向无边草原的圈门开了,你会怎么做?来到广阔的草原上以后呢?你想干什么?指导读词“涌出”“蹦跳”

  ③羊儿们此是多么高兴、欢乐?谁愿意读好这句话?

  ④看到自己的羊群奔向了远方,牧民们可着急了,于是他们——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出示图片)想学学牧羊人的样子吗?边做动作边读。

  ⑤草原的早晨充满这欢乐,我们一起来读读?(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小朋友没有见过成群的羊儿奔腾在草原上的欢快场面,没有体验过牧羊人跨上骏马驰骋草原的潇洒心情,这是教学的难点。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演一演羊儿,体验一下羊儿的心情,再结合图片的赏析,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主动的去说去体验,学生学得开心。】

  3.学习第三段。

  ①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图,说说为什么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③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牧羊人的歌声)听,牧羊人的歌声都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听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④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儿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去,在草原的上空来回飘荡,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书上用了一个词,叫什么?(回荡)

  ⑤草原的早晨真美,谁愿意在牧羊人悠扬的歌声中读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

  4.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优美的歌声,美丽的画面总能打动一切,对于我们小朋友也不例外。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关木村的歌曲,意在使学生的身心完全沉浸在美丽草原我的家的情景中,用优美的旋律来渲染气氛,打动孩子们的心灵。

  七、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欣赏了草原的美丽风光,你想说点什么?课外同学们可以读读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以及有关写春天的文章。

  板书设计:

  草原的早晨

  羊儿

  欢

  牧民

  乐

草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的节奏型拍手跺脚

  2、能够用形体动作表现歌曲,再现草原生活,突出民族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较好的表现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热情、粗犷、豪放。

  教学难点:(1)啊哈嗬伊(衬词的表现)(连贯、自豪)

  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

  同学们,你们听了歌曲后,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谁能为同学们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个民族?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音乐文化,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辽阔的地方,内蒙古的人们勤劳、勇敢、热爱生活。

  二、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听录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蒙古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下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歌。

  要求:①请大家听蒙古族小朋友在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等)。

  ②感受歌曲的风格及小朋友的心情。(愉快的'、自豪的、快乐的)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小男孩的演唱,他的歌声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蒙古族小骑手的自豪感。

  ①你们谁能说说歌曲中哪里体现出小骑手的自豪感吗?

  ②谁能上台来做一做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活动的动作吗?

  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表现,并称赞他们是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跤手”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爱动、爱模仿的心理,又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在内蒙古草原上小姑娘也会骑马、射箭,下面刘老师也来当一回蒙古族人唱一唱这首歌曲。

  2、听范唱

  要求:①认真听一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②哪一句最能抒发小骑手愉快的心情?

  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跤手。请随着老师的鼓声有节奏地念一念这些词。(师将电子琴调到鼓声)

  (1)学生在老师鼓声的指挥下,模仿老师有节奏地念词。

  (2)学生一边有节奏地念词,一边跟着歌词内容做自己想做的动作。

  (3)边念词边进行四二拍节拍练习。

  (4)一、二组念词,三、四组律动配合

  设计意图:通过念一念、以及律动的方式,既让学生熟悉了歌词,感受了其中的文学形象,又掌握了歌曲节奏。这一切都为后面的创作、表现环节作了铺垫。同时,在活动中,歌曲热烈欢乐的氛围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也逐渐出来了。

  3、学生随教师的琴声轻声模唱歌曲。

  歌曲的第三大乐句的歌词以衬词为主,突出抒发了小朋友愉快、自豪的心情。草原上的小朋友骑着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心情非常舒畅。这样的衬词在蒙古族歌曲中经常见到,让我们也共同体会一下吧!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感受(听旋律)

  (2)轻唱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节奏“啊哈嗬伊”

  要求:注意咬字,把每个字都唱清楚。

  在唱前教师强调“嗬伊”圆滑线的唱法。

  教师纠正并指导个别学生演唱。

  (3)完整演唱

  要求:两小节换气,唱出愉快的心情

  生学律动歌唱(晃动身体)

  4、完整学习歌曲

  (1)视唱曲谱

  刚才同学们听歌曲时就发现了歌曲旋律有相似的乐句,现在大家跟着老师来仔细的看一看并且视唱旋律,感受歌曲的不同之处。边唱边体会自己哪里唱不好,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

  (2)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蒙古族是一个能骑善射的民族,那么蒙古族的小朋友还有其他的本领呢。进一步体会歌曲情感,“小射手”、“小摔跤手”唱出草原小朋友的愉快心情。

  三、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也富有舞蹈性,具有感染力,真想与歌曲中的小朋友一道去骑马、射箭、摔跤。下面我们共同来模仿蒙古族的舞蹈,共同体会他们愉快的心情吧!

  四、教师

  今天,同学们和刘老师一起学习了内蒙古歌曲,与那里的小朋友共同感受了骑马、射箭、摔跤时的心情,真是无比高兴啊!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用音乐架起一座座桥梁,用歌声沟通各民族的小朋友,共创美好的明天。

草原教案 篇8

  教学内容简介:

  《草原》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经历和感受写的一篇访问记,《草原》教学设计。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学生通过学习景美、人美两部分,体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文内涵。透过文字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与生命相互依存的关系,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受到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认3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迂腐、鞭子、疾驰、墨线、无际、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4、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去过草原吗?(指名回答)你知道草原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

  2、那么草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一课,一起感受一下草原的美景。

  二、了解作者加深印象。

  1、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关于老舍你知道多少呢?教师相机简介作者老舍。

  2、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什么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老舍的文章。(《老北京的春节》、《鸟的天堂》等)

  3、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初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

  2、草原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结合自己得到理解来谈一谈。(指名回答)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961年夏天老舍先生访问陈巴尔虎旗的经过)

  4、本篇课文作者写了草原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本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风景很美,一是草原人民的热情,教案《《草原》教学设计》。)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板书。

  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课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热爱,歌颂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

  四、品读赏析课文感悟课文中的美景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汇报交流。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合作探究。

  师: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你喜欢的部分。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第一部分:抓重点词句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

  2、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根据汇报内容随机出示相关句子,进行学习。

  (1)景美部分:

  在汇报第一部分时,可通过"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青翠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等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品悟草原的美景。渗透环保教育。

  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过渡: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真的应该多读读。选择本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

  (2)人美部分

  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让学生读自己认为最能表现出蒙古人热情好客的句子,体会人情美,渗透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教师小结。

  3、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五、总结课文。

  1、依据板书,讲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板书:写景--抒情,写事--抒情)

  2、归纳课文整体内容,并指出本课第一大段,写了草原的风光美,第二大段写了草原的人情美,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作者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笔重彩、有声有色的草原风情画。(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箭头连接有关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完整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不论对全篇课文的认识还是对每一个大段、段中的每层,都是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学习,最后再从整体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这在各个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板书设计

  草原

  景美人美

  明朗可爱热情好客

  一碧千里蒙汉情深

  民族团结

草原教案 篇9

  一、播放关于草原的课件,教师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

  2、你认为《草原》中什么美?引导学生归纳出“景色美,人情美”

  三、教学“景色美”

   1、自由

  朗读课文,你最喜欢哪些景色?为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安排朗读指导与训练。

  四、教学“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还有什么也让我们不愿离去的`吗?(人)

  1、小组讨论: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人情美”

  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

  3、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你还知道关于蒙古这个民族的风俗吗?

  五、小导游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蒙古草原呢?

【草原教案】相关文章:

《草原》教案03-31

草原的教案02-21

《草原 》教案02-19

《草原》教案11-13

草原的教案03-02

《静默草原》教案03-24

草原教案的内容04-24

《草原》教案范文03-07

草原的早晨教案04-01

《草原的早晨》教案09-09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