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

时间:2023-04-08 17:49:44 教案 投诉 投稿

有关师说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说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师说教案集合9篇

师说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温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本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本;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文章主要思想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文章主要思想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本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本,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本。“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本.就可

  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文章主要思想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文章主要思想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文章主要思想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式论证文章主要思想

  论点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文章主要思想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文章主要思想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式?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教案 篇2

  【结构分析】

  本文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从师原则,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以教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本文从整体上是按照“正一反一合”的逻辑顺序来行文的。我国古代论说文有一个传统的模式,即“起、承、转、合”,实际揭示了说理的一般思路及其结构形式。但由于长期以来科举的八股文的影响,掩盖了其理性的光辉。我们今天在诠释古文写作规律时,仍然可以借鉴并加以运用。本文首句是“起”,说明“什么是师”;紧接着写“为什么要从师”就是“承”;“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是“转”,不再是讲道理,而是联系实际,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说明“从师之必要”;“圣人无常师”之后,就是“合”了,即全文的归结,说明“圣者为师”的道理,实际回答了“怎样从师”的问题,并与开篇相呼应。

师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夫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含义。“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含义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夫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含义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夫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夫子。孔夫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使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含义,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

师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无长无少( )择师而教之( )句读( )或不焉( )不耻相师(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其可怪也欤( )郯子( )苌弘( )老聃( )李蟠( )六艺经传( )以贻之( )

  2、句读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二、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学者 古: 今: 所以 古: 今: 从而 古: 今:

  众人 古: 今 不必 古: 今: 小学 古: 今:

  (2)一词多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吾师道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

  吾从而师之

  (3)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或师焉

  不耻相师

  吾从而师之

  而耻学于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4)通假字

  受业 或不焉

  (5)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不拘于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研读课文

  1、教师的职责是什么?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2、我们为什么从师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

  3、第二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论证?

  4、以孔子为例,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5、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呢?

师说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师说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 (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 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风尚,名词

  I道路,名词

  无:没有,动词

  无论,连词

  圣、愚: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蠢,形容词

  (3)特殊句式。

  请找出下面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并翻译,

  ①判断何

  ②被动词

  ③宾语前置句

  ④介词后置句

  ⑤省略句

  [明确]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于时 译:不被时俗束缚。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 (年纪)大小,

  2、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五)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习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一)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l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角: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 (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 (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 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 (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 (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 (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 《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研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1)①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无贯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研读第二自然段。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具体分析,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

  2

  3

  与总论点关系

  [点拨]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习,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习的原则的论述

  前后呼应。

  [明确]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话)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讽刺)

  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

  5、研读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 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6、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要点]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迸步,并意味着不仅 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 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经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7、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 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二)小结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

  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所以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也。 /……者,……。 /……者也。/……,……)

  2、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

  梁父即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广陵》)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所以/所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

  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议兵》)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国志》)

  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

  1、处所。

  2、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

  3、为……所……,表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所破。(《三国志》)

  4、表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5、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里所谓的“用做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使动,使……小。 客观)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意动,认为……小。主观)

  名词的意动用法:

  A、吾从而师之。(《师说》)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清层次:提出中心论点——师的作用——从师的原因——从师的标准

  集体诵读第一段

  分析第二段:

  明确:本段教师按照层次分别请五位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请这五位同学串起来翻译。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师道之不传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其皆出于此乎 句读

  句读之不知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其可怪也欤

  重点拓展: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B、否定句中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韩愈 《师说》)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理清层次:师道之不传(分论点)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于其子—于其身(对比论证)

  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结果)

  集体诵读第二段

  分析第三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孔子师郯子 术业有专攻

  理清层次: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孔子从师—事例论证

  孔子曰—引用论证

  集体诵读第三段

  分析第四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六艺经传余嘉其能行古道

  理清层次:赠李蟠(写作原因)

  集体诵读全文

  给学生5分钟提问。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章的字词,需要大家课后去巩固。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兼具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议论文带表作。无论在论说和语言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方法,需要我们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课后作业:

  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诵读全文。

  2、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3、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中心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先全班背诵,再请三名同学分别背诵一、二和三四自然段)

  二、推进新课

  韩愈的《师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篇文章具有高度的说服力。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也已经知道,《师说》主要论述的是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到论证到结论,环环紧扣,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韩愈是怎样论述“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中心的。

  (1)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从理论上阐明师道的重要性,从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从师的标准几个角度来加以阐明,并以此作为全文的基本论题。

  (2) 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该段一开始就掀起一道波澜,本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了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性。

  2、本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已,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砭时弊,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作者用三层笔墨,一层深一层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展开,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文章如剥笋,一层接一层越剥越深,越说越透。

  (3) 分析第三段

  明确:这是从正面论证,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用孔子的言和行来进行事例论证。

  (4) 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赞扬李蟠倡导从师。“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照应以上论点。点明了写本文的原因。

  (5) 小结论说文的写作方法(本文的借鉴之处)

  说理不仅要从正面说,也要从反面说;说理文总要靠对比;运用整齐和对仗的句式也是必要的。

  (6)韩愈的《师说》锋芒棱角,有破有立,有论有证,篇幅短小而精悍,实为上乘之作。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其语言上的润色。

  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8)补充阅读

  学记三则①(其一) 《礼记》

  虽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虽有至道④,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⑦也。故曰:教学相长⑧也。

  注释:

  ①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论文。

  ②〔嘉肴〕美味的熟鱼、熟肉之类。嘉,美好。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理解不清。

  ⑥〔自反〕反回来要求自己。

  ⑦〔自强〕自己不倦地钻研。

  ⑧〔教学相长(zhǎng)〕教和学互相促进。指通过教学,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长,增长。

  (9)小结全文:

  韩愈的《师说》立论鲜明,中心明确,全文以“学必有师”为中心论点。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阐明中心。思路开阔,思想深刻,富有气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作为现代人,我们依然可从中获取新知与感悟。

  板书设计

  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无长无少

  师道之不传 于其子——于其身其智反不能及道之所存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师之所存

  圣人无常师 孔子言和行

  赠李蟠

  (9)课后作业及补充资料

  (10)教学反思

  《师说》这一篇古文备课良久。在实习指导老师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人也试着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将时间留给学生,努力展开多重对话,有意识地培养高一学生学习浅易文言文的兴趣与习惯。

  本次教学也突出了几个语言知识点,着重引导学生如何积累。在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以及“所以”“所”等点上,教师花费了较多时间。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外针对古文的背诵,教师从结构分析着手,进行了指导。学生对此反应良好。

  当然由于自身初为人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与优化。比如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注解,从而有效地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如何在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中顾及到其他学生;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如何使自己的发音足够的响亮

师说教案 篇8

各位老师、家长:

  你们好!今天我要上的课是一节拼音拼读游戏课,拼音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将为入小学的汉字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也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幼儿学完以后掌握的怎么样,发音是否准确,是否掌握了拼读方法都非常重要,至今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课的内容,但孩子是否能熟练运用还是一个重要课题。

  所以在整个课程学完以后能让幼儿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我准备了这节拼音拼读游戏课,以拼读作为重点,让幼儿在灵活多变的方式下反复、熟练的拼读各种音节,让幼儿能非常牢固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我采用了三种方法来上这节课。一、字母卡拼读;二、汉字拼读;三、实物拼读。

  开始部分:先进行复习总结学过的拼音内容分为三大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复习把这三大内容融到一起,从以下三种方式里来让幼儿熟练掌握拼音:

  一、字母卡拼读

  1、教师先出示We、sheng、wang、jin、轻声字母卡,拼读之前先请幼儿说出两音相拼的`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然后再拼读。最后请幼儿说一说给拼音带声调的儿歌“a 要在把帽戴,a 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边给谁戴”。这样小朋友会很清楚的戴在哪个字母的头上。然后请幼儿拼读带声调后的音节:“wèi、shēng、wáng、jìn”。同样用以上方法,出示第二组字母卡:huo、gai、jing、sui,带声调后成为“huǒ、gāi、jǐng、suì,”然后请幼儿拼读,教师随时引导、纠正幼儿的发音。

  2、以上是两拼音节,幼儿掌握后过渡到三拼音节。

   二、字卡拼读:

  1、教师出示汉字字卡:起、好、娃等让幼儿看字卡、拼读字卡的音节,集体或个人分别。

  2、教师出示字卡组词:翅膀、祖国、广场、练习、困难、世界等字卡,请个别小朋友举手起来拼读。锻炼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并能丰富幼儿词汇,熟练掌握拼音的拼读。(给予表扬)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字母卡拼读、字卡拼读这两种方法的融合,让幼儿产生了浓厚的拼读兴趣,这时老师将进行下一步练习。

  三、实物拼读:

  (用形象直观的物品引起幼儿的拼读兴趣)教师分别出示实物:钟表、小水桶、文具盒、玩偶唐老鸭、花篮等,用实物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及学习欲望,请幼儿拼读各种实物的音节。(教师现场讲评或示范)

  能过以上三种方式的融合、灵活变换方式,让幼儿在不同的方式下反复拼读音节,幼儿的拼读能力一定会增长很多,能为幼儿上小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师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教案】相关文章:

《师说》教案02-01

师说的教案02-28

《师说》的教案02-21

师说的教案01-15

师说的教案02-09

《师说》教案03-08

韩愈《师说》教案02-10

有关师说的教案08-25

师说优秀教案08-27

关于师说的教案03-27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