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桥教案模板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桥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教案 篇1
第一课时《七彩桥》
教学内容
1.歌曲欣赏《迎宾曲》
2.学唱《唱着跳着走近你》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 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 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乐曲所具有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1. 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
1.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 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初步感受。
3. 教师介绍歌曲表现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1) 教师出示《迎宾曲》曲谱,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从歌词中分析判断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何时、何事、何地。
(2) 观看影片《客从何来》片段,教师简介一年一度的“广交会”。
4. 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 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
6. 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
7. 教师小结: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会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歌传情
1. 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
2歌曲接龙演唱: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唱合唱部分。
教师领唱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在曲谱中有颜色的地方加入什么样的伴奏合适?(如拍手、声势、打击乐器、做动作等都可以)
分别请学生尝试在演唱中加入伴奏,听听、看看谁创作的效果好。(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唱熟第一部分歌曲)
选择较好的伴奏方式,完整地演唱歌曲。
3、歌曲处理
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以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记号标注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
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会友
以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为蓝本进行歌词的改编,歌唱、赞美自己的家乡并以歌声热情地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
四、下课。
第二课时《七彩桥》
教学内容
1.歌曲欣赏《丝绸之路》 《中国花鼓》
2.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教学目标
1. 在《丝绸之路》、《中国花鼓》的欣赏中,初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及其魅力,知道“民族性即世界性”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 通过创编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使学生在载歌载舞中体验动人的旋律,交流情感、加深友谊。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中国花鼓》、《丝绸之路》
1.欣赏《中国花鼓》
(1)简介弗里茨克莱斯勒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875-1962),美籍奥地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生于维也纳,四岁学习小提琴,七岁首次公开演出,同年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十岁时因成绩优异得金质奖章。十二岁毕业后进巴黎音乐学院深造。1887年赢得小提琴演奏大奖,曾脱离音乐生活五年,后在莫斯科举行音乐会。1901年在伦敦作初次演出,1904年伦敦爱乐协会授于他贝多芬金质奖。1915-1924年移居美国,广泛演出,声誉日隆。二十世纪初多次在世界各地作旅行演奏。
(2)唱一唱《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并感受其中国音乐特点。
(3)初听乐曲,根据教材提示的旋律变化,感受乐曲的活泼、热烈的气氛。
(4)听一听,连一连
(5)复听,引导学生说说乐曲的演奏形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
教师小结:
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克莱斯勒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本曲。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亦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克莱斯勒曾在1923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
2.欣赏《丝绸之路》
(1)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2)初听,采用电视片段“配乐”的方式进行欣赏。
(3)请学生说说乐曲的情绪、表现的内容、是哪个国家的音乐风格、由何种乐器演奏。
(4)了解作曲家及音乐创作背景
(5)复听
二、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1.复习歌曲
2.分小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总结,选出优秀的动作组合。
三、小结本课,下课。
第三课时《七彩桥》
教学内容
学唱:《手拉手,地球村》
歌曲欣赏:《送别》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来表达小朋友们对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
2.学生能意识到地球环境的危机,并在听赏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地球的美”,从而喜爱地球,愿意保护地球。
3.在充满深情的《送别》旋律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
(2)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地球的灾难——欣赏影片《后天》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可能即将毁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断。
1.看
放映电影《后天》有关于地球上各种气候如龙卷风、洪水、冰川等气象给地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这一片断。
2.谈
谈看完《后天》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3.想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到这些灾害呢?
观看有关于地球环境遭受破坏的录像片。
二、 保护地球——演唱歌曲《手拉手,保护地球》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温馨的家乡遭到灾害,甚至毁灭,面对这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我们等待这些灾害的到来吗?不,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来保护地球吧!
1.说出我们的愿望——歌词教学
说:
激发学生说出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
2学唱全曲
师:你觉得最难唱的是哪一句?
注意指导学生八分休止、切分节奏、一拍附点节奏的演唱。
演唱全曲用饱满的热情,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欣赏——《送别》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2.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初听《送别》,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朗诵《送别》的歌词,体会诗此与音乐内容表达的情感。
复听,轻声跟唱
四. 心中美丽的地球村——课外拓展
师:小朋友们,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相信,在同学们的保护下,我们的地球村会装扮得更加美丽,请你们将你们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画下来好吗?
课后,请同学们将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用画笔画下来,且说出各自所画的地球村美在哪里。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3、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各种桥的制作材料与特点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制作成的桥的特点,进而感受它们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各种桥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奇妙之处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桥的资料,图片,生字卡,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层,盐层”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质疑
3、过度:这些桥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这些奇妙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这些奇妙的桥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交流预设:
这些桥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这些奇妙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特点?
初读课文生字学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其余学生用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生字:重点指导“制、吨、悉、扶、度”字的读音;找出与本课生字音/型相近的字
4、读生字,并进行口头组词
5、出示文中的词语: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裂盐层童话似乎原料扶手钢铁(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的游戏,新词比赛)
6、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下写上自己的感受
7、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悉、制、吨”
读课文
学会评价
悉—息扶—肤制—刺
度—渡
读生字,并进行口头组词
参加游戏
读课文,作旁批
书写生字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用玻璃做的桥,用纸张造的桥,用盐造的桥)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3、各个小组在小组内想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4、反馈学习情况:1段: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段:提问,引起下文。3段:写了用玻璃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4段:写了用纸张造的桥的特点和承受力。5段:写了我国用盐层造的桥和铁路的特点。6段: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5、各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6、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为一段,并给课文分段,(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概括各段的段意)
7、反馈分段,概括段意的情况:第一部分(1)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第二部分(2-5)写了用玻璃,纸张,盐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第三部分(6)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思考问题:(用玻璃做的桥,用纸张造的桥,用盐造的桥)
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1段: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段:提问,引起下文。3段:写了用玻璃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4段:写了用纸张造的桥的特点和承受力。5段:写了我国用盐层造的桥和铁路的特点。6段: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思考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第二部分(2-5)写了用玻璃,纸张,盐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第三部分(6)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片课文的第一课时后,我们知道可造桥的材料有许多,除了我们常见的木头,石头,钢铁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材料是可以用来造桥的如玻璃,纸张和盐,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是太奇妙了。
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作用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把你最感兴趣的`桥的特点和样子介绍给大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制吨钢扶度裂夸
2、听写词语: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裂盐层童话似乎原料扶手确实钢铁
3、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4、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用玻璃造成的桥,用纸张造成的桥,用盐造成的桥)
听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自由发言
回忆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中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质疑呢?
5、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难,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6、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材料可以造桥的呢?(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发言)
过度:是呀!多么神气呀!玻璃,纸张和盐可以造桥,用这些特殊的材料造成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想看看吗?
7、出示各种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并谈感受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题,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2、小组讨论,看到这些奇妙的桥,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3、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的句子
4、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谈谈你的体会。
5、学了这段文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张可以造桥,甚至连盐巴都可以造成桥……)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全班齐读本段
2、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3、说说这些桥的奇妙之处
读课文,学会倾听和给别人适当的评价
交流预设:我读懂了桥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我读懂了造桥的材料有石头,木头和钢铁……..
回忆课文内容
资源欣赏
读课文,学会倾听和给别人适当的评价
交流预设:我读懂了这种能造桥的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
我读懂了这种用玻璃造成的桥是晶莹透亮的。我读懂了美国人用一种强度很高的纸造成的桥,可以载重几吨的重量呢!我读懂了我国的青海省的盐湖上有一座用盐层造成的铁路呢!
……….
体会:(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张可以造桥,甚至连盐巴都可以造成桥……)
读课文,谈谈自己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回归主题
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围绕科学的神奇和学生热爱科学的这些主题进行发言)
巩固课文内容
体会:科学的神奇
作业布置
1、回答问题,为什么说这些桥是奇妙的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搜集一些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
玻璃桥晶莹透亮
纸桥强度很高奇妙
盐桥万丈长
桥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学习需要,我选择了儿歌《小熊过桥》。此儿歌篇幅短小,通过小熊过桥前后的心情变化塑造了一只勇敢小熊的形象,内容有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可以理解。而且儿歌词汇生动,如“走不稳、站不牢、心乱跳”,通过学习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特别是帮助幼儿理解小熊过桥前后的心情变化,让幼儿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引导幼儿根据小熊过桥的心情变化较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基于上述的解读,本次活动的设想是先以提问走独木桥的经历导入活动,唤起幼儿原有过桥的经验;接着再借助flash中形象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最后通过听教师朗诵、看教育挂图、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 喜欢参加儿歌活动,感受儿歌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2、 能够背诵儿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丰富词汇:走不稳、站不牢、心乱跳,并能根据小熊过桥的不同心情较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有勇敢的精神
活动准备
① 教具:事先消过音的“小熊过桥”的flash、有关故事内容的教育挂图
② ②学具:独木桥、用皱纹纸做成的小河、小熊和鲤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走独木桥的经历引入活动,唤起幼儿原有过桥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前天,我们在饭后散步的时候走过了铁索桥,小朋友站在桥上有什么感觉啊?
(二)通过观看flash,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今天有只小熊也想过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1、发生了什么事,小熊过桥遇到了什么困难?
2、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啊?小熊站在桥上有什么感觉,它的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立不稳、站不牢、心乱跳)
3、谁来帮助它了?鲤鱼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鲤鱼会对小熊说什么?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4、最后怎么样?小熊过桥了吗?它的心情怎么样?
(三)多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教师结合挂图再次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的心情变化,鼓励幼儿争做
勇敢的孩子
3、师幼结合挂图共同朗诵儿歌
4、教师创设情境,幼儿带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四)以“小熊过桥、回班庆祝”的形式结束活动
师:小熊过桥心情很高兴,它真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回班庆祝一下吧。
(五)活动延伸:
1、将挂图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进一步学习、朗诵
2、将头饰、“小河”、“独木桥”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情表演儿歌
附儿歌:
小熊过桥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走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边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桥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唱《小竹桥》
2、听、动:欣赏及表演《春笋》,表演《小竹桥》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竹桥》,并能根据歌曲情绪内容、旋律特点设计简单动作,随乐曲做歌表演。
2、欣赏《春笋》,体会歌曲活泼生动的意境和情绪,并能随歌曲作简单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猜谜
师:老师知道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特别聪明的小朋友,老师接下来要给你们猜一个谜,愿意接受我的挑战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才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生:竹子
2、师:看来你们的知识面非常广,竹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枝叶四季常青,那你们想知道竹子小时侯是什么形态,叫什么吗?生:春笋
3、师:春天来时,春雨姑娘抱着竖琴呼唤着小春笋,你听,他们在歌声中探出头来了。
(播放歌曲《春笋》,教师用适当的动作引导)
4、师: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觉得春雨用竖琴演奏出来的“丁东”声怎样?生:清脆、活泼……
5、师: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2个部分
6、师:在歌曲第一部分时你可以用你的声音去模仿一下春雨的琴声,第二部分舒展的地方你可以把我们的教室想象成一片翠绿蓬勃的竹林,而你可以扮演春雨、小春笋或者是正在长大的竹子,随着音乐节拍舞蹈、表演。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表现春笋破土而出,浓密的竹林,摇曳的竹枝)
二、新歌教授
1、师:雨后春笋节节高,长大后的'竹子兄弟说:“我们长大了该为人类做贡献拉!”你听,它们来到了苗家清水河正唱着愉快的歌呢!请你在听完这首歌以后,说一说你听这首歌的情绪和感受如何?(播放歌曲《小竹桥》)
生:活泼、愉快、跳跃的……前半部分跳跃欢快,后半部分略显舒展,好象在抒发着苗汉少年之间互相关爱团结的真情。
2、师:的确如此,苗汉少年在一起团结友爱,愉快生活,苗家少年能歌善舞,他们爱用歌声和舞姿表达心中的快乐,你愿意跟随老师走进苗寨,跟着苗家音乐跳一跳简单的苗家舞蹈吗?请你注意老师跳舞时用的节奏是怎样的?
(播放歌曲,师带领生用××|××|××|××0|的节奏律动)
3、师:刚刚看到很多小朋友的脚步和老师的一样整齐合拍,谁愿意上来做回小老师,教一教其他还不会跳的小朋友呢?
(请一到两位学生上台示范表演,还可以加入节奏口令,如“前后、前后、前后、立正、停”,师先用琴声慢带舞步,然后等多数学生掌握再加上音乐,齐跳。)
4、第一次走进苗寨,小朋友们就能将苗舞跳得这么整齐合拍,你们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描写苗汉少年亲密生活的《小竹桥》。首先请允许老师为你们演唱一次,你们可以用哑巴学唱歌的方式来边听边唱,也就是说你们的学唱是?生:无声的
(师范唱)
5、接下来,请小朋友跟老师的钢琴来分句学唱好吗?(注意纠正难句)
6、师:刚才有一句有的小朋友没有注意到音的高低跳动,请看老师边做手势边唱这一句,(“闪呀闪呀闪,摇呀摇呀摇”)
可先让学生聆听钢琴演奏,再在心里默唱,最后将音唱出来。
7、这句中有一个什么符号?“小小V字提醒你,唱歌时候要换气”,但这儿的换气应该又轻又快,否则后面一句就跟不上了,我们跟琴再试一次。(跟琴纠正)
8、师:你感觉这首歌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音色来演唱比较合适呢?
生:轻快、跳跃、活泼地……
师:说的真好,那就请你们带着这些情绪有表情地一起演唱这首歌曲吧!(跟音乐演唱)
9、师:刚刚我们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唱出了苗汉少年天真活泼的一面,你想一想,后半段也是完全这样的情绪吗?(不是)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展现他们亲密无间、团结友爱的一面呢?生:舒展优美的、轻轻的、稍慢的……师:那咱们就来试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曲,看看效果如何!(跟琴轻声稍慢演唱)
10、师:说一说这样演唱歌曲改变的如何了?生:更抒情了,更能体现出他们友爱的感觉……
三、欣赏《紫竹调》
1、师:这说明即使是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绪来演唱也会得到不同的听觉感受,这就是我们音乐朋友的奇妙之处,其实和竹有关的音乐作品还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师挑选其中一首具有江南风格的歌曲《紫竹调》和大家一起分享!
2、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了这一系列与竹有关的歌曲,你有什么想对竹子兄弟说的吗?
生:竹子兄弟,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你,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
3、师生道别音乐《小竹桥》教案这一教案。
桥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平衡、钻爬和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上、下肢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互相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幼儿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木制长凳8条(每条长2.6米、宽0.2米、高0.28米)、 地毯(长20米、宽10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
我们苏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城里有很多小桥,好看又好玩,我们一起来想法玩一玩有趣的“姑苏桥”。
2.幼儿三人一组站在长凳上,听音乐跟随教师一起做热身操:
上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关节运动―跳跃运动。
3.探索“钻桥洞”游戏
(1)在凳子下面让幼儿探索“钻桥洞”。
(2)鼓励幼儿在“钻桥洞”时,充分开动脑筋,手脚协调、 灵活地运用最快最好的方法通过。
(3)提醒幼儿在“钻桥洞”时,不要拥挤,按秩序鱼贯通过。
4.跨跳“小小桥”游戏
(1)要求:幼儿依次跨越过每个“小小桥”。
(2)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可用一脚踏在“小小桥”上,然后跳下。
(3)集合幼儿,教师边请个别幼儿演示, 边指出过“小小桥”方法。
(4)继续进行过“小小桥”练。
5.游“姑苏桥”
(1)将8条长凳摆设,让幼儿进行走过“姑苏桥”游戏。
(2)幼儿分成四组,依次进行。
(3)提醒幼儿用快而稳的方法通过“姑苏桥”。 为增加游戏难度,可把桥分开一定距离,让幼儿跨过。
6.走“多层桥”与“斜坡桥”
(1)将长凳叠放成多层桥(二层――三层――四层)、斜坡桥。
(2)教师谈话后,幼儿可自主选择桥进行锻炼。 提醒幼儿由高处往下跳时,屈膝下蹲,轻轻落地,保持平衡,注意自我保护。
(3)集合幼儿,教师进行讲评和演示。幼儿继续练习。
(4)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多层桥的高度。
7.放松操,听音乐跟教师一起做放松活动。
8.活动简评:对主动、积极投入活动和活动能力有提高的幼儿作切合实际的评价。
9.幼儿整理器材、离开场地。
评析
这是一次成功的体育教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目标意识明确
这次活动,从设计到实践,始终围绕一条目标主线展开,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行为适应性等方面作用显著。通过活动,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发展。
二、内容新颖有趣
利用了平时意想不到但能用于体育教学的长凳作为器材或玩具,并选择了“趣游姑苏桥”的主题,顺着情节的发展,设计了钻桥洞――跨小小桥――走多层桥、斜坡桥等多种颇具趣味且有新意的活动,能牢牢抓住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投入锻炼活动。各个分解的游戏,具有各自的不同要求,既有层次,又衔接自然,是一次内容完整小步递进的教育活动。
三、形式灵活多样
围绕目的和各个内容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活动中,采用幼儿个体的、伙伴结合的、集体活动的多种形式交替出现,灵活变化。注重个体差异,允许幼儿自主选择;适应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改变了“一刀切”、“一个样”的环境创设,使得体质、性格、活动能力有差异的幼儿都得到提高。
四、体现活动的主体
这次教育活动,自始至终在创设的心理环境方面,是宽松、自由、愉快的,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情绪高涨。教师能全面观察、重点观察,从实际出发,并在此基础上随时进行调整,有效地调节运动强度、心理负荷,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桥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领悟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解题:
2、(图片)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躁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一首诗让张继名垂千古,世界闻名。
3、展示书画,歌“枫桥夜泊”
不朽失眠著佳作,千古名篇天下传!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古诗,品读“入境”。
1、读准字音,你读出什么感受?
(凄凉……)
2、师范读,生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3、这首诗写了些什么景物?(生答)
1)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
2)霜,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品读这两句诗霜满天,地上霜(清冷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什么?(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
5、江枫“对”?——面对,相伴。“对”是什么意思?此时,谁与谁对?谁和谁相伴?江风和渔火相伴。张继有人相伴吗?体会了张继什么心情?(寂寞)
6、“眠”——睡了?谁“眠”?江枫、渔火、船家、周围的一切都睡了。诗人怎么样?(难以入眠)
树睡了
桥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有张继醒着
夜愈深,愈难眠
原来,作者是对愁难眠啊!生诵读教师改写的诗句
7、后半句
1)“客”思乡寂寞
钟声响起(课件)讲解作者遭遇,抓文眼“客”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想法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想(体会寂寞愁苦)。
2)诗人在想什么?
你能用语言表达作者的这种忧伤呢?不能,只能来读!
三、读整首诗,诵读悟情。
1、看画面入情入境,将情融入古诗朗读中。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
3、张继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1)边吟诗句,边想象画面。
2)师引读:
一千两百年前的一天.殿试揭晓的黄榜上人名密密麻麻.可偏偏没有他张继的名字。他羞愧沮丧.本来预期的结果不是这样的。虽经十年寒窗苦读,可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他踏上小舟默默南行。时至深夜,泊船枫桥.不能成眠的他。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张继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
月亮缓缓下坠——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一句)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二句)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三、四句)
没有父母的关怀,没有孩子的欢笑,有的只是--读古诗
没有家乡的`山水,没有熟悉的乡音,有的只是——读古诗
四、“出境”体会表达方法。
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感情,情景交融,达到美的艺术境界。
1、教师口述作者描写的画面或生设计诵读古诗的旁白(即在理解感悟古诗的思想感情过程中,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并在创编古诗时,有初步的运用)。
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张继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他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他感到孤独,使他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张继搭乘的客船上……
2、在教师的引导下联想类似的感情经历(夏令营活动中的感受),迁移运用表达方法。
五、整体感知古诗写法,拓展探究。
1、师生讨论:我们学过的古诗或课文中,有没有用到过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若有时间,安排学生现场练习一段情景交融的片段:今天上课前的心情如何?能否以写景来衬托你当时的心情?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情:清冷孤独寂寞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桥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诗句中体会作者淡淡的旅愁。
3.比比谁收集的古诗多。
二、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词。
三、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谈话导入。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折头,你在那头。那么,在诗人张继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你已对这首诗做了哪些了解?
师小结,并解释题目《枫桥夜泊》及作者张继。《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3.指导初读古诗。并评价,在书上做好标记。
4.理解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生回答师小结: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2)“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
问:为何愁眠?联系这两句的景色想一想。(出示课件)板书:愁眠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教师引读:1、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会触景生情,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和诗人有同感,,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意思。
(4)“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5.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6.诗中的感情。板书:表达了 __愁闷____的思想感情。
7.听音乐《涛声依旧》读古诗。
桥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
4、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 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计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理解选材的典型性,研讨 文 中介绍赵州桥的.部分。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生活中,你见过很多桥,这些桥各有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说说这两座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自学辅导
1、出示投影检查预习。
2、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教师范读课文,并投影下列问题。
①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③中国石拱桥很多,文章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
提问、启发、归纳以上问题,并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后小结。
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②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③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三、重点研读过渡:
作为杰出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样说明的呢?
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
②赵州桥有哪些特点?
③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然后向游人介绍赵州桥的有关情况。
学生齐读课文课文第4、5段,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完成。
归纳:
①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抓住“著名”“最古”两个词语,先概括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和宽;然后逐一分析桥身的结构特点及其科学原理。
②弓形独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结构匀称。
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课时小结
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理清了本文的说明顺序,领略了赵州桥这座独拱石桥的独特魅力。那么作为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魅力呢?
五、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桥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重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生命的壮歌》
2、(出示图片)大家对它一定不陌生吧?
它有什么作用?
下面这几个起支撑作用的墩子就是——桥墩(引读)。
3、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座桥,它就是——生命桥(引读)
我需要加上引号,再来读一读。
6、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指名答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指名读、齐读)
3、重点讲解:(1)蹬&瞪
(2)眼花缭乱——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看什么会令你眼花缭乱?
(3)“乱”是本课的生字。(师范写)
三、感知故事
1、回忆一下,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相机板书:年轻羚羊、老羚羊、猎人)
2、这种羚羊,就是斑羚。你了解斑羚吗?
3、这篇文章改编自“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起因部分】
1、这一天,羚羊们像往常一样在山中嬉戏,他们遇到了什么情况?指名说。
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画简笔画)这是相隔很远的悬崖,羚羊们就在悬崖边(贴羚羊图),后面是带着猎狗、猎*的猎人(贴图)。
此时羚羊们后退行不行?(指名答)那前进呢?
看来这群羚羊算是走上了绝路。(出示《斑羚飞渡》片段)
2、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羚羊此时的处境?
3、(老师师范这一句)您能读出羚羊走投无路的危急形势吗?(指名读)
4、假如你是猎人,这时你会想些什么?
是啊,对人类而言,这将是一场辉煌的狩猎。对这群斑羚而言,这将是一场灭绝性的屠杀。
【经过部分】
1、羚羊们真的死路一条吗?不,奇迹发生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奇迹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师生交流。【老羚羊】
l 第二自然段
(1) 如果学生是口述,就提醒:你能读一读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吗?
(2)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是谁让这个奇迹发生的?(老羚羊)
(3) 从哪个词体现这是个“奇迹”? 这说明老羚羊和年轻羚羊怎么样?
(4) 如果你是老羚羊,你在想什么?
(5) 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刻的情形。(播放视频)
(6) 在这么危机的时刻,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是什么心情?(惊奇、惊讶)
你们一定能读出这种惊奇的感觉,谁来试试?指名读,所有女生朗读。
l 第三自然段
(1)这次试跳——(引读)成功了!(指导读好感叹号)
其它羚羊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
(2)有了逃生的机会,谁都会抢着赶紧逃命,可羚羊们呢?
(3)(出示练习)面对死亡,老羚羊没有拥挤,没有争夺,是因为 。)
你能换个词说吗?(出示练习:老羚羊没有 ,没有 ,是因为 。)
(4)此时,你想对老羚羊说些什么?
(5)是啊,试跳成功!老羚羊看到种族生存的希望,于是从容的面对死亡,多么的悲壮,真是令人感动!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读好这一段话。(指名读)(所有男生读)
【年轻羚羊】
3、为了种族生存,仅仅是老羚羊创造了奇迹吗?
(还有小羚羊)为什么呢?
l 第一自然段
(1)有了年轻羚羊的配合,奇迹才能发生。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
“应声”体现什么?
我不禁要问:这老羚羊和年轻羚羊会是什么关系?比如?
(2)最终年轻羚羊活了下来,可它会有生的喜悦吗?为什么?
(3)是啊,如果老羚羊是它的妈妈,昨天还在妈妈身旁撒娇,而今要猛蹬妈妈的身体才能活下去,小羚羊的心里 。
如果…… 如果……
(4)生命的代价如此巨大,这是多么的悲壮!老师再来朗读第二自然段(师拿书范读)你们也能读出那种悲壮之情。(引读第二自然段:当年轻羚羊……奇迹出现了,一二)
4、这奇迹在悬崖边不断的上演着。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不断画出羚羊的运动轨迹),有多少条弧线,就有多少座生命桥。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现在你知道: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
5、老羚羊死得伟大,年轻羚羊活得悲壮,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6、因此猎人们——(生读)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
补充《斑羚飞渡》原文
四、总结升华
1、学完这篇课文,哪个人物最令你感动?
2、孩子们,老羚羊的自我牺牲可能给年轻羚羊留下什么影响?
3、不管是老羚羊还是小羚羊,在危急时刻,看重的是种族的生存,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它们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它们都值得我们的尊敬。
4、而我们的猎人,面对唾手可得的猎物,他们不由自主地放下猎*,他们在尊重生命。我们人类应该敬畏生命,不论是人,还是动物,甚至是植物。
5、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再来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6、动物界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发生,课下大家可以看一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些列”,感受更多生命的壮歌。
桥教案 篇10
《索桥的故事》是巴金的一篇散文,故事性较强。本文就来分享一篇索桥的故事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通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文中读出自己,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和结构。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情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学生按照旅游线路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通过感悟内容,让学生领会“人们美丽的手和心”,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和向往之情,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分析:
《索桥的故事》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故事性较强,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要想透彻理解文章主旨,就必须有深层次的阅读。也就是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文章内容较为零散,经过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特点。并体会引用其他情节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课文的故事情节并声情并茂的讲述。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感悟——探究——延伸,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共同感受人间的美好心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类最美好的事物,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使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介绍背景导入
1、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让人望而却步,“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没有索桥前,流传于百姓间的一句话。然而,何先得夫妇修了一座索桥,叫“安澜桥”,也叫“夫妻桥”,还叫“何公何母桥”。 课文围绕着索桥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游览索桥,了解索桥的'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请同学们轻声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介绍索桥;再写站在索桥上,看到都江堰联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 ;接着写走下索桥, 从何氏夫妇的故事联想到为了多数人牺牲自己的心 ;最后点明主旨,感悟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3、追问:索桥有什么故事?什么东西“ 比故事更美更好 ”?让我们先来了解索桥。
二、深入理解课文
师过渡:索桥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想看吗?
1、课件展示索桥图片,直观感受索桥的样子。
2、看到了索桥你有什么感受?(长、雄伟、高大------)
3、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索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圈出文中从哪些方面介绍索桥,并思考索桥有什么特点。
(桥身长、桥面是木板,不整齐,有的地方断裂,竹索编的桥栏、没有桥墩,用竹架代替)
4、你对索桥的那些地方感兴趣,试着当当小导游介绍介绍。(生练习,指名介绍)
5、听了小导游的介绍,我们一定对索桥了解很多,让我们把体现索桥特点的词语重读,语速适中读读第一自然段。老师读黑色的字,男生读红色的字,女生读绿色的字。
6、(2)过渡:了解了索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索桥的故事。
自学提示
1、浏览课文2-5,想想索桥有什么故事?
2、小声读读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文中做简单批注。
3、想一想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你从哪里看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读书心得。)
问题一:1、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2、何公何母为民修桥的故事。3、勇士丹柯掏心引路的故事。
问题二:课件:课外资料,了解李兵父子是怎样修建都江堰的故事。体会到李冰父子有一颗( )的心。读何公何母为民修桥的故事,体会到何氏夫妇也有一颗( )的心。勇士丹柯有一颗( )的心。
问题三
1、对照板书: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造福百姓、何公何母为民修桥勇于牺牲、勇士丹柯掏心引路舍己为人的精神“比故事更美、更好”。还有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从课文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生读出: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课件出示。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小组交流。(生谈体会,把自己的体会送入文字中读一读。)
3、师总结:像李冰父子、何氏夫妇、勇士丹柯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多数人的温暖、安康、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人,永远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心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千百年来他们依然在发光人们依然会记得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的心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在影响着一代代。他们都拥有一颗颗伟大的心。(板书)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 师总结:多么感人的故事,都江堰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桥上,领略索桥都江堰的雄伟、美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心灵也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你还能说出哪些人间更美、更好的故事吗?(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练笔:索桥的故事感染了作者,引发了他的思绪,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试着写下来)
3、师总结:老师希望同学们说到做到,做一个像李冰父子、何氏夫妇、勇士柯丹造福百姓、勇于牺牲、舍己为人、心地善良、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人。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课题:索桥的故事
四、当堂检测
1、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造福人民的人的敬佩之意。
3、积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这些句子。
五、课后作业
1、试着给课文列一个提纲。
2、搜集索桥其它的故事。
板书设计:
索桥的故事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造福百姓
伟大的心 何公何母为民修桥 勇于牺牲 赞美、敬佩
勇士丹柯掏心引路 舍己为人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2-26
《桥》教案04-04
神奇的桥教案09-03
《桥》优秀教案09-08
《桥》优秀教案12-30
大班桥的教案01-20
桥教案范文01-15
家乡的桥教案03-01
美丽的桥教案03-17
关于桥的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