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
活动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活动难点:
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牛奶盒、药盒、牙膏盒、易拉罐、茶叶桶、扑克牌、光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1、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茶叶桶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说一说他们是什么样子的.。知道牛奶盒和牙膏盒是长方体,易拉罐和茶叶桶是圆柱体。
2、请幼儿摸一摸,数一数:
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方体的定义。
b、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吗?能不能滚动?小结圆柱体定义。
3、请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
4、请幼儿说一说:家庭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
二、基本部分
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
2、教师再出示一张光盘和许多光盘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用牛奶盒、牙膏盒、药盒、易拉罐等材料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子?该怎么做?
2、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
活动延伸:
请幼儿调查家中的物品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并完成调查表。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
2、学习根据自己了解的原因,动手制作不倒翁。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不倒翁玩具。
2、每人一份沙子,纸团、鸡蛋壳(半个)、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玩具,鼓励幼儿游戏。
1、展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玩具,鼓励幼儿游戏。
(1)教师:桌上有许多玩具,请你玩一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幼儿自由玩不倒翁玩具。
(3)教师: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请你用动作学一学。这些
不会倒的玩具接触桌面的部分都是一样的吗?
2、幼儿观察不倒翁玩具,找到它们不倒的原因。
(1)教师:请你再次观察一下不倒翁,找找它为什么能摇摇摆摆却不倒的.
原因。
(2)幼儿再次游戏,独立寻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3)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你找到原因了吗?
(教师小结:原来不倒翁很轻,下面比较重,接触左面的底部是半圆形
的,而且里面的东西是固定的。
3、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倒翁玩具。
教师:这里有沙子、橡皮泥、纸团等材料,请你将橡皮泥捏成片状粘到鸡
蛋壳底部,看看谁都能做出不倒翁,再请你改用在鸡蛋壳中装沙子、纸团能否做出不倒翁。
4、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1、教师:你们制作出不倒翁了吗?你是怎样制作的?
为什么只有用橡皮泥才能制作出不倒翁呢?将纸团放进乒乓球或鸡蛋壳中
会怎样?为什么呢?将沙子放进乒乓球或鸡蛋中又会怎样呢?为什么呢?
2、想一想你们的不倒翁都是上面轻轻的,下面比较重,橡皮泥都是固定在半圆形底部的中间吗?
3、幼儿自己制作不倒翁,体验成就感。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借助已有经验,尝试猜测、分析、推理动物过冬的方式,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尝试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动物,表现它们各自的过冬方式。
3、 对动物过冬方式感兴趣,愿意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具:动物过冬课件
学具:动物实物图片挂牌、过冬方式标记
经验准备——幼儿有关于动物过冬的零散经验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论自己知道的动物,唤起已有经验,猜测分析动物在冬天面临的困难。
1、自由谈论,引入话题。
教师:你喜欢动物吗?你们知道哪些动物?(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这些动物你们都认识吗?看看有谁?(松鼠、乌龟……)
2、看冬景的画面,猜测分析动物在冬天面临的困难。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冬天)
教师:这么冷的冬天,动物们怎么度过呢?(躲起来……)
教师:在冬天,动物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找不到吃的.、很冷…)
教师:冬天,动物们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可是它们依然生存着,动物们还是会度过寒冷的冬天。
二、幼师展开讨论,梳理并拓展经验,猜测、推理动物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
1、教师: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办法,你知道哪些动物,它会有哪些办法呢?
共同观察动物画面,针对幼儿谈到的每一个动物进行引导,教师按过冬方式的不同逐渐梳理出线索。
2、教师:动物们是不是用这些方法过冬的呢?好,我们来看一看。
看课件,了解小乌龟、大雁、雪兔和蚂蚁的过冬方式,归纳出四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3、教师:看来动物们是有自己的办法,它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度过了寒冬。
三、看课件,玩游戏,巩固提升经验,表现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1、教师展示四种过冬方式标记,看课件做游戏。
教师:看来,你们都很会动脑筋,动物们很想和你们做朋友,我们后面的桌子上有一些动物,待会儿请你们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来扮演它。
教师:自己是谁?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怎样过冬呢?(幼儿选择动物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好,请你们把小动物挂在胸前,回到座位上,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教师展示四种标记,分别挂在椅背上,交代游戏规则:这里是动物们的家,你就是一个小动物,请你仔细想想:你是怎样过冬的?冬眠过冬的小动物都回到这个家里,南飞过冬的小动物都回到这个家里,换毛过冬的小动物都回到这个家里,看谁先回到家里。
(适时看课件四种过冬方式交互页面,寻找答案:请××小动物回到自己家去。)
2、幼儿再次选择动物角色进行游戏。
教师: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家,请你们把动物图片放回椅子上,到后面的桌子上再选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扮演吧。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蜡烛、尼龙袋子、气球、打火机、水。
2、课件-空气污染
【趣味练习】
空气污染的原因
【趣味练习】
如果没有空气
【活动过程】
一、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个变魔术的游戏。(教师示范)。
2、将手帕团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帕还有别的东西吗?
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里的手帕会怎么样?
3、实验
我们来试一试,杯子里到底有没有其它东西。将玻璃杯倒扣压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
手帕湿了吗?为什么?
杯里除了手帕外还有其他东西,是它把水顶住不让水流进杯子,所以手帕才不会湿。
4、你们能看见杯子里的东西吗?这东西手摸得到吗?用鼻子闻得出吗?
那么,杯里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示范。将杯口斜着浸入水中。
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东西从杯子里跑出来吹出泡泡的?(学习词:空气)。
5、请小朋友拿起尼龙袋,张开袋口。看看袋里有什么?
请幼儿迅速将袋口拧紧,用手慢慢向袋底挤。为什么挤不动了?尼龙袋里有什么?(空气)。
6、你们刚才在哪里捉到了空气?你们看得见空气吗?能摸得到空气吗?
闻一下空气是什么气味的?
小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气体,
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东西。
二、认识空气的作用
1、将点燃的蜡烛用杯子完全罩住,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了?
2、请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说说有什么感觉?
3、除了我们人需要空气外,还有谁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离不开空气外,动物、植物也离不开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空气。
三、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录像,
想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观看课件图片
(1)满天飞扬的尘土,对空气的.污染;
(2)汽车排出的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3)烧香、放鞭炮时的缭绕烟雾;
(4)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
(5)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
(6)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设疑——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莫比乌斯环现象。
2、在多次操作尝试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科学操作的乐趣。
3、初步了解莫比乌斯环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各种纸环、纸条、胶棒、剪刀、记录表、笔、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变变变”。
用大拇指和食指变成一个圈、变成两个圈
二、操作尝试,发现莫比乌斯环现象。
1、操作比较没拧过和拧过一次的纸环剪开后的区别。
1)(出示纸环)纸环也来做游戏。怎样把一个纸环变成两个纸环?
示范:纸环对齐捏一捏,先在中间剪个口,再把剪刀伸进去,咔嚓咔嚓剪到头。
2)幼儿操作。
你剪出了几个环?(一个、两个),将纸环送回家(两处)
为什么有的剪出来一个,有的剪出来两个?发现了什么秘密?(没拧,拧过一次)
3)请两名幼儿上前操作。
小结:没拧的纸环剪过以后变成了两个环,拧过的变成了一个大环。
2、操作比较拧过一次和拧过两次的.纸环剪开后的区别。
是不是只要拧过的纸环都会变成一个大环呢?
1)幼儿再次操作拧过的纸环。
你剪出的纸环是怎样的?(将纸环送回家)
同样是拧过的纸环,为什么有的剪出了大环,有的却剪出了相扣的两个环?
2)教师分别演示拧一下和拧两下的纸环。
3)请两名幼儿上前示范操作。
出示记录表记录并小结:拧一下的纸环剪过以后变成了一个大环,拧两下的变成了两个相扣的环。
3、猜测拧过三次或四次的纸环剪开后的区别,并自主操作验证。
拧三下的纸环剪开可能会变成几个环呢?拧四下呢?
1)幼儿猜想、记录
2)幼儿操作:先拧、再剪。
3)交流操作结果,并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三、了解莫比乌斯环现象发现者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今天我们玩的纸环有趣吗?这是一种神奇的科学现象“莫比乌斯环”。早在150年前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了这种神奇的纸环,人们就用他的名字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莫比乌斯环。莫比乌斯环在生活中有许多运用:过山车、立交桥、机械传送带、打印机色带等。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下科学教案01-3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10-0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2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11-0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11-1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1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3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18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