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理解妈妈的亲切、辛苦,知道要关心、热爱妈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中妈妈的亲切、辛苦,知道要关心、热爱妈妈。
2、学习用亲切的语调唱歌,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
3、听完琴声的前奏再演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独立歌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准备
茶杯一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听音乐节律,做动作。
二、学习歌曲:我的好妈妈。
1、介绍歌曲名称。
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我和妈妈。
2、教师一边表演,一边进行范唱。
3、提问:妈妈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对妈妈说什么?
他为妈妈做什么事?
4、按歌曲节奏学念歌词。
5、幼儿学习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你们来试试。
提醒幼儿注意听琴声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教学反思
《我的好妈妈》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典儿歌。在班级里开展此次教学活动时,自己坐在幼儿中间,心和情感离幼儿很近,有种师生互动的感觉。然后以谈话的方式导入,亲切、自然,这样迅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接下来的各个环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使音乐的表现与创造在平日教学中紧密相连,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和生活联系紧密。同时,还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音乐教学渗透到其它学科,成为一整体。本堂课,幼儿在认知水平、艺术实践能力及情感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但少部分幼儿的参与意识还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待加强。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掌握歌词,学习感受音乐中的大小分句。
2、结合生活经验,感受颜色的多样和美丽。
【活动准备】
《彩色世界真奇妙》录音,FLAS。
【活动指导】
1、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首儿歌里,有些什么颜色?"念儿歌一遍,请幼儿回答。"蓝色,绿色,红色!"分别出示对应颜色。"儿歌里,蓝色(绿色、红色)的是什么?","小朋友来想想,我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蓝色(绿色、红色)的呢?""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象什么?"想想,弯弯的'彩虹象什么东西啊?""许多颜色和彩虹变成了一个彩色的世界,彩色世界真奇妙!"
2、学歌"音机里的小朋友还会把这首儿歌唱成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反复听几遍,试着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3、与游戏结合:分辨长短句
(1)将呼拉圈(数量与幼儿数相同)放在地上,请幼儿边唱边自由走动,每长完一句,即唱到"飘"和"妙"的时候,就跳进一个呼啦圈中,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大乐句。
老师先请几个小朋友来做,然后请一半的小朋友(分男生来做,女生来做)。最后一起做。
(2)将6个呼拉圈排放在地上,请幼儿排队轮流随着歌曲的进行,边唱边走,唱到"天"时就要跳进一个呼拉圈,唱到"草"、"飘"、"虹"、"桥"、"妙"时,就跳进第二、三、四、五、六个呼拉圈里,让幼儿从中感受音乐里的小乐句。
4、结束"小朋友都累了,我们一起去回到小椅子上去休息下吧。"幼儿欣赏FLASH,进一步巩固
【活动反馈】
《彩色世界真奇妙》这首歌,我们小朋友都很熟悉,对旋律也会跟着哼唱。因此在活动中,重点是让幼儿学会歌词,并且跟着钢琴歌唱。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歌词,我采用了形象的图片,在唱到那一句时就出示相应的图片,这样不仅便于记忆,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而后来游戏的开展改变了枯燥反复歌唱的疲劳状态,更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同时也对理解辨别乐句的长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
活动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
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
活动过程:
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
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
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
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
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认真关注到自己睡觉枕的枕头的样子以及了解枕头带给人们的好处,并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的。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儿歌、学念儿歌《小枕头》。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枕头。
3.通过活动知道枕头的作用,并学会好好爱护自己的枕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枕头的作用。
活动难点:
尝试用多种颜色颜色装饰枕头。
活动准备
1. 各种形状实物小枕头两个,各种漂亮的枕头图片。
2. 幼儿绘画《多彩的枕头》。
3. 幼儿用书《多彩的枕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枕头,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这是什么呀?(小枕头),小枕头有什么作用的呀?(睡觉的时候垫头)舒服吗?(舒服)你的枕头是什么样的?(幼儿各自述说)
(2)引导幼儿观察小枕头的形状、特征、小枕头是什么形状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心形的)看看这些枕头的装饰图案是否一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小枕头的图案)
2.教师小结:
(1)小枕头有很多是方形的,也有心形的,圆形的,小枕头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花式,枕头让人舒服,睡觉睡得香,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小儿歌念给你们听。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儿歌,请幼儿翻阅幼儿用书并欣赏。
(3)幼儿学念儿歌:用完整教法教幼儿学念《小枕头》2—3遍。
3.教师展示各种装饰枕头的图片,激发幼儿绘画欲望。
(1)师:这些枕头是老师画的,你们看漂亮吗?(漂亮)图上的枕头装饰有什么?(幼儿观察并说出来)
(2)今天我们来画画可爱的小枕头,把你见过或喜欢的图案画出来,看谁画得最漂亮。
二、活动指导
1.幼儿操作绘画《多彩的'枕头》,装饰“枕头”。
2.教师两边走巡,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帮助较差幼儿。
3.提醒幼儿不要乱画乱涂,注意画面的整洁。
4.分享和交流。
教师将幼儿的图画展出,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
三、活动结束
1.课后小评。
2.教育幼儿午睡时上落床铺要注意安全,睡觉时要安静,不要打闹。
3.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都能很好地配合跟随老师的思路走,很好地理解目标1和目标3,并懂得用心地想起自己的枕头的特点,告诉老师和同伴,学习氛围很好,但在绘画时,有很大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绘画装饰枕头。对于小班来说如果能一个一个细说并捉手操作也许效果会好很多。同时也因本人经验不足,但本活动能让我在幼儿教育专业上学习到细心对待幼儿每件事情,每个动作。总体来说,师生护动还是挺满意的。在本活动中,我能很好的让幼儿掌握枕头的作用从而知道爱护枕头,这是我本活动的突出点,不足的是绘画环节,从这个不足让我知道今后在绘画时要作到细心察觉到每个小孩的绘画本。如果再让我上这节课,我会按原来设计环节进行,只是在绘画操作时多让幼儿看模范画。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小班幼儿喜欢听着音乐自由欢快地表演。他们的表演往往是无意识的动作行为活动。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虽喜欢表演,但他们的节奏感与身体动作协调性还不够灵活完善。因此,根据本班幼儿特点与兴趣关注点,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教育活动,初步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与肢体语言的互动活动,培养幼儿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唱歌并较合拍地做动作
2.初步学习节奏型:ㄧX X X -ㄧX X X Xㄧ会看图谱拍节奏
3.尝试增编歌词,发展幼儿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4.体会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三个节奏型图片:ㄧX X X -ㄧX X X -ㄧX X X Xㄧ,小手小脚图片各两个,录音机歌曲伴唱带,每人一个小马鞭
活动过程:
1.发生练习:小喇 叭 哒哒 哒 哒哒哒哒 哒 哒哒哒哒哒.
2.复习歌曲:《干净的小手》
3.分别出示小手、小脚的图片,引出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刚才我们唱了小手真能干,今天能干的小手、小脚又来到我们这里,小朋友喜欢他们吗?他们要比赛打节奏,看看谁的本领大”教师以小手小脚比赛游戏口吻引出主题。
(1)出示小手节奏性:ㄧX X X -ㄧ幼儿练习拍打,做出动作“拍拍手”
(2) 出示小脚的节奏型:ㄧX X X -ㄧ加上动作朗诵“踏踏脚”
(3)出示小手小脚图片:同时出示节奏型:ㄧX X X Xㄧ 加上动作朗诵“拍手踏脚”
4.教师放录音《拍拍踏踏》,让幼儿感受歌词旋律
(1)第一遍倾听感受音乐的美。
(2) 第二遍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参与加动作表演。
(3)教师纠正难点“拍手踏脚拍手踏脚”要合拍。
(4)和老师一起听音乐表演歌曲。
(5)增编歌词: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填入曲调中并唱出来。如:拍腿、拍肩、拍头等,提示幼儿每段歌词要有两个不同的动作,让想出动作的幼儿带领大家唱和做动作。
5.律动:小骑士
发给幼儿小马鞭,骑着马奔向辽阔的草原。
活动反思:
我上了一节音乐教育活动《拍拍踏踏》,这是一首节奏与唱歌相结合的歌曲,在拍手踏脚动作表演中感受歌曲的节奏感与身体的韵律美。在活动中,我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了游戏化、拟人化的形式和新颖丰富的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节奏,表演唱节奏,用节奏动作增编歌词。从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脚、动口、动脑、动耳的能力。我觉得本次活动的亮点是:一教具的利用适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形象思维。在学习节奏型时,我采用了图片与节奏型一一对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并以游戏化的情节展开:以小手小脚比赛节奏乐为导线,引出主题,激起情趣。在直观生动的教具吸引下,幼儿很快掌握了节奏型的打法和动作要领。为下一环节的歌曲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生动的教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还不够完善,在做”拍手踏脚拍手踏脚“动作合拍时,我发现有的幼儿手忙脚乱,显然不够灵活,于是,我让幼儿放慢速度多练习几遍,并以小手小脚的口吻及时对幼儿的进步加以鼓励,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几遍的练习之后,幼儿的情绪高涨,就连平时不爱表演的孩子,也能随着音乐做动作进行合拍了。三结构紧凑,层次清晰,不忽视每个环节。在最后复习律动《小骑士》时,我为幼儿提供了新颖的马鞭道具,幼儿们挥着马鞭充分感受大胆表现音乐的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次教育活动。
当然,本次活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老师的语言组织有时不够严密。二是在学习节奏时,配上响板乐曲敲击效果更精彩些。三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还要加强些。
记得贝多芬说过:“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迸发出火花,”音乐教学中应贯穿这一主线音乐形象的整体性,从教学氛围到教师范唱、范奏;从学生的演唱到每首歌歌曲的处理,都应强调音乐形象的整体性,使学生能在美好的音乐中受到教育,感受到音乐的美。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体验同伴之间齐心协力、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蚂蚁搬豆》和《爬呀爬》的音乐。
经验准备:
活动前已了解过蚂蚁及蚂蚁的生活习性,已学会歌曲《爬呀爬》
活动过程:
进场:随《蚂蚁搬家》音乐旋律进场
“孩子们,春天到了,天气真好呀!我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
一、发声练习:《爬呀爬》
绿油油的草地可真美呀!瞧,那有一片空地,我们找个空位置坐下休息休息吧!
咦,哪来的一只小蚂蚁呀,哟,它爬到我的身上来了呢!(自己身上——同伴身上——自己身上(节奏变快)
二、讲述故事,理解歌词
1.师讲述故事:“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回洞里去啦,有一天,小蚂蚁碰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它在门口看见一粒豆,小蚂蚁开心极了,跑去抬豆子嗨哟嗨哟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回到洞里请来好朋友,两人一起抬豆子。
三、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1.学念第一段歌词
①出示图谱边提问:
故事里的小蚂蚁在干嘛?
小蚂蚁在哪里看见一粒豆?(出示相应图片: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 小蚂蚁抬得动吗?(出示相应图片:嗨哟嗨哟抬不动,急得直摇头) ②完整学说第一段歌词
它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蚂蚁着急的样子吧。 ③再次完整学说第一段歌词
小朋友们说真好,我看见这个妹妹还皱着眉头表现出小蚂蚁着急的样子呢,我们学学她皱着摇着脑袋表现出小蚂蚁着急的.样子吧。
2.学唱每一段歌曲:
①师范唱:老师还会把小蚂蚁着急的样子唱出来呢!
②引导幼儿学唱第一遍: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试试?(---慢) ③引导幼儿学唱第二遍:要唱出小蚂蚁着急的心情哦,再来试试 ④引导幼儿学唱第二遍:我们还可以边唱边学小蚂蚁抬豆子呢?
3.学唱第二段歌曲
①讨论:怎么办呢,你能帮小蚂蚁想个好办法吗?
②师范唱歌曲第二段:我们来看看小蚂蚁是怎么做的,仔细听!(师再次范唱:出示第二段图谱)
③小蚂蚁想出了什么办法?(师指图谱歌唱回答:回洞请来好朋友,一起抬着走)
④跟唱歌曲第二段:小蚂蚁真聪明呀,我们一起来唱唱聪明的小蚂蚁吧
4.完整学唱歌曲:
①完整范唱:那它们俩有没有把豆子搬起来,让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会唱的孩子一起来唱唱:“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 嗨哟,嗨哟。唉!”(操作教具:两只蚂蚁)
过渡:豆豆搬回洞里了吗?
②完整学唱第一遍:师用小蚂蚁口吻:朋友,我们可是蚂蚁王国里力气最大的呢,鼓起劲再试一次吧!小朋友,你们也来帮我们鼓鼓劲,一起唱好吗!
③完整学唱第二遍:用我们的歌声把洞里的蚂蚁请出来抬豆子吧!
④完整学唱第三遍:小蚂蚁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来帮忙?现在有几只蚂蚁一起搬豆子了?成功了吗?要不我们边做动作边唱,把洞洞里所有的小蚂蚁都有请出来抬豆子,好吗?
四、经验提升:
为什么小蚂蚁一个人搬不动豆子,叫来了朋友就可以搬起来了呢?(提升经验:一个人力气小,大家人多团结起来力量大。)
五、歌曲表演
1.表演唱:这儿有粒大豆子,我请他跟我一起去抬豆子,好吗?那我们唱出来吧。
提问:刚才妈妈是什么时候去找朋友帮忙的呀?(唱到回洞时)
2.这粒豆子这么大,这么重,等会我们唱到回洞时,我们就一人去找一个朋友来帮忙吧!要找快乐的小蚂蚁哦!
六、结束:
哇,又找来这么多朋友,我们去请来所有的小蚂蚁,大家一起把豆豆搬回洞大吃一顿,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跳跳糖。
2.能创造性地表现出不同的跳姿。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会跳舞的跳跳糖"的音乐。
2.拟人化的跳跳糖胸饰若干、实物跳跳糖若干。
3.日常生活中可提醒孩子品尝跳跳糖,说说吃跳跳糖的感觉。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跳跳糖。
1.(出示跳跳糖让幼儿品尝)刚才小朋友吃了什么?
2.你吃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跳到嘴里甜又香)你觉得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舞的?(提示幼儿可用身体动作表现)老师结合箭头练习,向前跳、向后跳、跳得高、跳得低、转个圆圈。(可以在幼儿的腿上进行练习)(配伴奏)
3.后来嘴巴里还有跳跳糖吗?没有了,对呀,不见了。
4.幼儿可跟着老师一起根据动作念歌词。
(二)学唱跳跳糖。
1.幼儿欣赏跳跳糖的歌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跳跳糖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样跳的?最后它变成了什么?(欣赏老师唱)(如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再次范唱)
2.幼儿学唱歌曲。
(1)歌曲里的跳跳糖是怎么跳舞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把相应的图片放入图谱),一起来唱一唱。
(2)出示完整的谱子后,幼儿跟着谱子学唱。
(3)一次拿掉几张图谱,幼儿学唱。
3.幼儿一边唱一边在腿上练习跳跳糖,跳舞的动作。(配音乐)
4.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跳跳糖跳舞。
(三)有趣的跳跳糖游戏。
教师:(出示"巨人"的大嘴巴)"巨人"的嘴巴好大呀,今天"巨人"要邀请跳跳糖到它的大嘴巴里做游戏,一定很好玩。
1.教师带领幼儿在巨人的"大嘴巴"(事先已经画好一个圆圈)周围站好。跳跳糖先在什么地方跳舞?跳跳糖在唱到哪句的时候跳进大嘴巴呢?什么时候要跳出大嘴巴呢?那么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大嘴巴里?什么时候不见的呢?是在歌曲的前面还是后面呢?
2.跳跳糖跳进嘴巴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3.跳跳糖跳出嘴巴不见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4.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游戏的玩法。注意提醒幼儿要用自己创造的动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并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或跳出大嘴巴?
5.幼儿游戏。一部分幼儿扮演跳跳糖,其余的'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表示大嘴巴拍手唱歌,然后交换。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磁带和胸饰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自由表演。
2.日常活动: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会跳舞的跳跳糖。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味觉通道和动作通道的参与模式让幼儿参与活动。在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尝尝跳跳糖,让幼儿感受跳跳糖在舌头上的感觉,再用动作来表示。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新受歌曲,这样孩子们就比较容易记住。为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我还特意设计了游戏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巩固新受的歌曲,另一方面让幼儿在好玩、有趣的音乐游戏中感受乐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因此,我觉得此活动在多种体验方式在开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和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
2.初步尝试创编歌曲,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3.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重点】能够记清楚歌词中数字的逻辑顺序
【难点】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小矮人图片、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图片
2.歌曲《十个小矮人》CD
3.PPT、小熊玩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伙伴,他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播放小矮人在森林里边唱边玩的画面)
(开始部分教师直接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优美的.大森林里,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初步的听觉感受,于是,开始便将画面与即将学习的歌曲联系起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幼儿的画面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了美得熏陶。)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歌曲《十个小矮人》
(1)观察小矮人的形象,学说“小矮人”
教师提问:森林里可爱的小伙伴是谁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说“矮矮的小人”)
教师:这些可爱的矮矮的小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矮人
(幼儿学说“小矮人”)
(因为幼儿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形象没有接触过,并且“矮”也是个相对词,因为我在帮助幼儿理解“小矮人”时,我在设计PPT时,把小矮人和高高的树设计的比例相差很大,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能够让幼儿直观的看到矮矮人与我们的不同,通过幼儿自己观察,得出结论,他是矮矮的小人,并学说“小矮人”。)
(2)学习歌曲
教师提问:小矮人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
我数三、二、一,你们把眼睛睁开,找小矮人好吗?
(教师数三、二、一)幼儿找小矮人
教师有节奏地说唱幼儿找到的小矮人
教师:小矮人都找到了?一共有几个小矮人朋友呢?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唱歌词,配班老师用琴声伴奏)
“是吗?小熊也要来数一数”
(教师抱着小熊,边唱边数,幼儿试着歌唱)
“原来森林里住着十个小矮人”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3-08
小班音乐教案11-02
音乐小班教案03-03
小班音乐鱼教案01-29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1-06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03-25
小班音乐《伞》教案03-25
小班优质音乐教案02-11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10-12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