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一分钟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分钟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分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新字新词。
2、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
1、出示时钟,找出一分钟,数一数,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干什么呢?这一分钟会影响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课。
3、板书课题:“《一分钟》”。
4、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追着汽车跑?
5、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读准音:
翘舌音:钟、迟; 后鼻音:零; 鼻音:闹; 轻声:欠“呵欠”。
多音字:背---(背书包)---(后背)。
找出识字规律。
*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悔。
*熟字换偏旁:快---决, 诲---悔。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三、指导写字:
1、看清部件与笔画。“包”里的部分要注意。
2、“迟”字里面的“尺”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3、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的匀称、美观。
四、初读课文,了解图意。一分钟教学设计|一分钟精品教学设计
1、自由读课文,了解两幅图的大意。
2、说图意。(元元在追汽车,可是汽车开走了。)
3、老师对元元说:“你迟到了”。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理解时间的意义及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流利。
2、听老师读课文,谈谈自己了解了什么?
3、讨论以下问题:
*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元元面对绿灯和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
三、回答问题,朗读课文。
(1)*闹钟响时,元元打了个呵欠,翻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此时元元是什么情况?懒----勤快)。该用什么语气读。(懒洋洋的'口气)
*齐读第一自然段。
元元看到绿灯与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他想到了什么?(怕迟到)
此时的元元还会想到什么?(自由畅想)
该用什么语气读第2、3自然段。(焦急、后悔)
(2)继续讨论以下的问题:
*后悔的元元怎么办?
*到了学校的元元面临什么情况?元元是怎样的表现?(学校已经上课了。)
四、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晚)一分钟 (迟)20分钟
要早起
一分钟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四、课时准备: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谈话交流:同学们,请回想一下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香港是东方的明珠)
出示课件:香港风光图片及中国地图,了解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曾经隶属于广东省。
然而它却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占据了长达150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吗?
(二)展示资料
1、割让历史:出示课件:三个不平等条约。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香港人民留下了数不清的苦难与屈辱。
度,50年不变。区花是紫荆花,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
(三)、导入新课
公元1997年6月30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会展中心五楼大会堂。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一刻的激情吧!。
(四)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候?文中4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读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指名说
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由紫荆花绽开的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因为,从这一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象征着百年国耻,一朝得雪。
(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
(五)体会诗歌内容。
(六)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3、情感体验:香港回来了,流浪百年的游于回来了。面对着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七)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H、对,就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就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就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就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就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自学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
4、认读词语卡片。
5、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6、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并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
2、小组讨论。
3、派代表在班上发言。
(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⑴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这时他的心情怎样?
⑵ 请用叹息、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过渡: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组讨论:
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如:工人、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教案03-08
大班教案一分钟01-08
《一分钟》优秀教案01-02
一分钟教案15篇03-22
《一分钟》教案(20篇)06-16
大班教案一分钟反思01-10
《一分钟》教案12篇02-27
【精选】一分钟教案三篇04-22
一分钟教案六篇08-01
精选一分钟教案四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