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寻找污染源。
2、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通过看录像和实验, 了解脏水变清的简单方法。
4、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6、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资水污染和清水对比及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材料准备:
1、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 棉花、河水、砑石、树叶。
2、层级污水过滤器。
组织准备:按幼儿意愿分组, 每组3-5人。
活动一:实地考察
1、考察目标: 通过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 寻找污染源, 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 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 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考察过程: 教师要充分注意, 做好对幼儿的引导, 鼓励支持和解释工作。
(1)出发前交待问题。教师说:“今天我们去熊耳河看一看, 那里的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熊耳河的河水怎么样?”
(2)考察熊耳河污染严重的一段。到达目的地后, 教师指导幼儿考察河水特征及污染源。
a.考察河水特征教师问:“请小朋友看一看, 这里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这里河水又黑、又脏、又臭, 河里有许多脏东西, 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 我们平时用的水清澈透明)。
b.寻找污染源教师问:“那些白色泡沫是从哪里来的呢?”带领幼儿寻找, 看见河附近有一个大洞口, 只见汨汨黑水夹着白色泡沫, 不断地从里面流出来, 流入熊耳河, 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告诉幼儿这是工厂里排出的废水, 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 还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 所以河水变的又脏又臭。
(3)走访熊耳河附近居民a.采访一位老住户, 教师问: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样子?(河水清澈见底, 里面游着许多小鱼, 沿河两岸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到了夏天的时候, 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 还有人下河游泳。)现在变脏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河水变脏以后, 我们天天都闻到臭味, 有时出门都得用手捂住鼻子, 靠近河边的住户都不敢开窗, 夏天苍蝇、蚊子乱飞, 原来种在河边的'大树, 都慢慢枯死了。)b.教师小结:人们吃了受污染的水, 容易生病, 动植物汲收污染的水, 会影响生长,甚至会危及生命, 而饮用干净的水, 则有利于动植的生长。
背景资料(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
1、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与都市垃圾, 它的危害是导致水中缺氧, 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 它维持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 河水就会发黑、发臭、毒素积累, 伤害人畜。
2、化工、造纸、干洗、化学洗剂危害, 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水生物, 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物死亡, 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物体内, 致使人食用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难以净化, 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危害。
活动二:脏水变清
目的:通过实验、看录相, 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 培养幼儿实践能力。
1、做实验a.教师告诉幼儿, 人是最聪明的, 有办法把脏水变清, 引起幼儿兴趣。
b.引导幼儿将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 在上半部可乐盖上钻几个小洞, 然后依次铺上棉花、沙子、砾石、树叶, 做成一个小过滤器, 并将其倒置在可乐瓶的下半部。
c.让幼儿将脏水一半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里, 观察过滤过程, 然后把过滤好的水倒入烧杯里让幼儿和污水对比, 发现脏水变清了。
d.互相参观并讲述实验方法及发现。
e.观看教师用层级过滤器作污水过滤的演示。
(1)介绍层级过滤器:
第一层装沙; 第二层装活性炭; 第三层装过滤纸; 第四层空箱, 用于接过滤水。
(2)把污水倒进第一层过滤后, 依次进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清洁水)。
2、提问:那么你们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取自江河、湖泊、水库、那是怎么变清的呢?)观看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让幼儿了解到我们平时的自来水一般寻找干净的水源, 沉淀过滤和消毒4个步骤, 再经过管道送入千家万户。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护清洁水。
活动三:组织幼儿听故事《生病的水娃娃》
目的:
(1)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 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
(2)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 养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过程:
1、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里, 住着快乐的水娃娃, 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 为什么呢?
2、教师介绍故事名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并提问?
a.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里讲了什么?
b.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小百科:水,化学式为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学习简单的配节奏方法及打击方法,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水桶、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2、能跟着音乐旋律拍节奏。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找块垫子坐下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脸盆、水桶),在哪里见过?原来你们家都有,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盆和桶来当小鼓来欢迎客人老师,好吗?”师提出打击要求:小鼓听指挥,听见叮叮声小鼓不能发出声音。幼儿做好打鼓准备。
(二)敲鼓说说欢迎词
1、师念儿歌并用动作表示:我和小鼓玩游戏,它在前我在后,挺起小肚皮,握住小魔棒。(引导幼儿正确摆放鼓、棒。)
小鼓说话很有节奏,来试试,谁能敲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自由打击。
幼儿自由打击后请个别幼儿演示打击的方法,大家跟学。(鼓面、鼓边、鼓棒) 并出示标记。
“XX小朋友敲的真好听,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敲的,他敲的是鼓的上面,叫鼓面并出示标记,跟他学学看。咚咚咚,很有节奏,鼓面好像在唱歌。小鼓还有其他地方会唱歌吗?谁来试试 。”(出示鼓边标记,幼儿跟学。)“其实我敲的也不错,请看…师边敲边说,我敲的是鼓棒,(出示标记)。一起来敲敲。”
“原来敲鼓不同的地方就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现在我们来玩个看标记敲鼓的游戏。”教师点击标记,幼儿敲出鼓声。(个别幼儿尝试后集体玩游戏。)
3、给欢迎词配节奏
“你们敲的真不错,加上欢迎的话就更棒了,听我来说一说!”
(1)教师示范欢迎词:老 师|老 师|中X班呀|欢迎你呀|师念两遍,跟着我一起学,我们来拍拍节奏把。
(2)小鼓也想来说说欢迎的话,小鼓会怎么说呢?谁来帮助它?注意节奏。(个别幼儿尝试后,集体尝试,从鼓面、鼓边、鼓棒三个方面展示)
(三)敲鼓唱唱欢迎曲
1、“小鼓跟我说它有点累了,让我们的小鼓休息下吧,鼓棒轻轻放旁边,来听一段音乐,边听可以边拍手。”听《加油干》音乐,复习节奏。
2、“今天我把这段音乐改成了好听的欢迎曲,请看…”教师出示《欢迎鼓阵》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出示图谱,“认字吗?说说,歌名叫什么?听我来唱一唱。”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嘿嘿;欢迎你呀么,嘿嘿;我们大家欢迎你呀欢迎你呀,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嘿嘿!”
3、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曲,表现内心的愉悦心
4、分段配鼓,个别幼儿演示后集体跟学(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
“前两段节奏比较慢,应该配上怎样的鼓声才好听?谁先来试试。”幼儿尝试后敲击,“我们就用你的方法来试试”,(师在图谱上配鼓面标记)“歌词有变化吗?唱嘿嘿时,能不能改变一下鼓声?”(请个别幼儿尝试后师出示标记。)“让我们一起来敲敲看”。
“下面的节奏加快了,我们该配怎样的鼓声才好听?”(幼儿尝试后集体跟学。)
“最后一段的节奏跟哪里相同,怎么配鼓声?谁来帮我配标记?一起敲敲看。
5、鼓声配好了,跟我一起来演奏。师敲鼓幼儿跟学。
6、幼儿看图谱敲。
7、跟着音乐敲二遍,第二遍要求唱出歌词。
8、请一名小朋友当小鼓手上台演奏?其他小朋友跟着一起敲。调动幼儿情绪,展现快乐的表情。
(四)幼儿用鼓声向各位老师再见。
“小鼓手们都很神气,这首歌还能用不同的方法来配鼓声吗?怎么配?我们回到教师里去试试。时间不早了,我们用小鼓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自然现象并知道产生彩虹的原因。
2、让孩子们一边和面一边制作出五彩的彩虹。
活动准备
和好的面,颜料,木工胶
活动过程
[导入]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彩虹。
- 下雨后可以看见我。
- 我有七种颜色,我是什么呢?
[展开]
1、谈谈彩虹。
- 你见过彩虹吗?
- 什么时候看见的彩虹?
- 看过彩虹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彩虹的.样子。
- 彩虹长什么样子?
(雨停后,空中大量的水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许多颜色,构成一个半圆形。)
- 彩虹都有什么颜色?
(红色,橘黄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紫色)
- 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
(下雨的话空气中会有许多水珠,而光有各种颜色,当空气中的水珠被光照射的话就会形成彩虹。)
3、制作彩虹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想要制作出彩虹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和好的面怎样制作出彩虹呢?
4、用和好的面来装饰出彩虹。
① 把面粉用颜料染成7种颜色后,开始和面。
② 把面揉成长长地一条,制作出彩虹的形状。
③ 按照天空中彩虹的颜色顺序用面粘贴出来。
[结尾]
1、让孩子们把做好的彩虹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感知了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排列的顺序。同时,幼儿们尝试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作品《彩虹真美丽》,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不会画彩虹,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幼儿语言不完整,注意对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幼儿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表扬与激励。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有规律排序。
2、能初步尝试设计不同的规律(AB、ABB或AABB)来排序。
3、体验有规律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鸡盖的新家、展板(见资源包)。
圆形、正方形、半圆形和长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见资源包)。
《铺小路》游戏卡(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过程
观察展示小鸡家和门前用图形卡片铺好的小路,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序规律。
教师:小鸡家门口铺了一条小路,这条小路有什么形状的砖?
是按照什么规律铺的呢?
操作
1.出示《铺小路》游戏卡,引导幼儿尝试按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设计小路。
教师:帮助小鸡多设计几条小路。用圆形和正方形的砖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小路?
还可以怎样设计?
2.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小路粘到展板上,感知不同的排序规律。
游戏
1、出示不同形状的.砖,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鸡给小朋友准备了圆形和正方形的砖,还准备了一些其他形状的砖,看看都是什么形状的?
2、将小鸡家图片固定在场地中间,引导幼儿以小鸡家为中心,呈四射状有规律的铺小路。
教师:我们从小鸡家开始,向外铺小路,要连着铺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
体验
1.请幼儿站在自己铺的小路终点,集体观察铺好的小路。
教师:看看谁的小路铺的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
2、请幼儿自由走不同的小路,互相学习,体验有规律排序活动的乐趣。
教师:一边走,一边说出你踩到的砖的形状。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按规则排序经验,即从物体排的序列中找出简单的排列规律,然后按照规律接着往下排。本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选择两种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让幼儿运用这两种图形来设计不同的排序规律。
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观察小路时,要让幼儿从头说说每块砖的形状,自主发现小路上的砖是有规律来铺的,初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幼儿通过操作卡片来为小鸡家设计小路,所以活动前教师要在《铺小路》游戏卡贴上塑封膜,制作成插入式操作卡,方便幼儿操作图卡。对幼儿设计好的小路进行展示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分类摆放,将有一定规律的摆在一起,对没有规律的进行指导和纠正。在"铺小路"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半圆形和长方形的,以便当幼儿需要时自由地去选择,将其拼成自己需要的形状继续铺小路。天气好可将本活动放在户外进行,如果班级幼儿数量较多,可以采用分组活动的方式进行。
活动后,教师在区域中投放《图形宝宝排队》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引导幼儿通过连线帮助图形宝宝排队,丰富幼儿排序的经验。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的一个活动改编而成。冬天到了,很多孩子都冷得缩手缩脚,而腊梅的不畏严寒,正是它品质的高贵。《指南》指出:“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因此,我设计了《吹梅》活动,引导孩子们在通过欣赏腊梅,感受腊梅的美,最后用吹、点、添的方式来表现腊梅的特点和美,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吹点画,体验吹点画的乐趣。
2、学习用吹、点、添的方法,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1、墨汁、红颜料,图画纸、彩笔,毛笔,抹布,吸管,卷轴展板。
2、雪中腊梅的图片,点吹腊梅的作品。
3、腊梅花的课件。
4、利用散步时间观察过腊梅。
活动过程:
一、欣赏勇敢的腊梅花。
1、冬天到了,前几天我们到小花园散步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谁是冬天里最勇敢的花?
2、(播放腊梅花课件)腊梅花,真勇敢,不怕冷,不怕霜,越冷越飘香。
3、看看腊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开放的腊梅花,我们来数数有几个花瓣?
4、这些花瓣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排列的?没全开的腊梅是什么样子的?
5、腊梅花开在什么地方?(贴着树枝开的)
(说明:本环节运用观察法来让幼儿通过播放腊梅花课件,直观地对腊梅进行认识的再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发挥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对梅花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二、作品欣赏,了解吹画的方法和特点。
过渡语:腊梅美吗?很多人也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腊梅花,把腊梅画了下来。
1、(出示作品)我发现这幅腊梅画很特别,你发现了它的特别之处吗?(树枝刚劲有力、花朵鲜艳)
2、猜猜它的树枝和花是怎么画出来的?
3、介绍作画工具:这幅漂亮的腊梅图用到了这些工具:墨汁、红颜料,图画纸、彩笔,毛笔,抹布,吸管。
4、了解吹画的方法。
(1)吹出树干、树枝:先用毛笔蘸黑色的颜料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吸管对着墨汁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吹时注意用力的适度,主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小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
(此环节运用吸管,避免了吹出的树干型的表现不够,使创作时孩子更好地把握树干长势的方向性。)
(2)点画花朵: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贴着树枝,在适当位置点腊梅花的花瓣。点画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层次,如果出现排队现象花朵就散了,不美观了。点画后及时擦手。
(3)用彩笔添画花心:等画面稍干的时候用彩笔添画上花心。
(说明:本环节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画让幼儿感受吹点画的有趣,达到激发孩子们创作热情的目的。)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过渡语:想拥有这样一幅美丽的腊梅图吗?让我们拉高袖子,也来试试吧!
1、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卫生。
2、操作中发现有表现好的树枝、腊梅点画的`作品,及时给幼儿欣赏。
2、建议能力强的幼儿可多吹画几颗梅花树,能力弱的重点掌握吹的方法。帮助每个幼儿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展评作品,用幼儿作品布置教室。
1、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作品展示到前面的大卷轴上,然后去把小手洗干净。
2、啊!真美啊!我们的作品放在一起变成了一幅大型的腊梅图。你觉得里面的哪支腊梅很美?为什么?我们的作品放在一起,像什么?对,像走进了梅花林一样,好像还闻到了梅花淡淡的香味呢!
(说明:讲评的环节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已有穿插,在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孩子从单支的美放眼至整体的美,感受集体创作的快乐。)
五、活动延伸
1、将幼儿的卷轴作品布置于活动室,欢迎请家长和其他班的小朋友到班里欣赏梅林。
2、欣赏古诗:《咏梅》。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树叶的特征,简单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动手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知道绿叶和枯叶的.区别
难点:了解树叶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枯叶和绿叶;
2、小碗六个、擀面杖六根、剪刀、胶水、磁带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音乐引入
老师放出音乐《小树叶》,让小朋友自己找出今天的教学主题----小树叶。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冬天到了,小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知道它们是怎样飘落下来的?让幼儿分组表现树叶飘落的样子。(一名幼儿当树干,展开双臂,其他幼儿扶着他的手当树叶,老师说,秋风来了,“树叶”便从站着的姿势变成蹲下的姿势)全班一起表演歌曲《小树叶》。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叶的外形结构。师:叶宝宝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师演示树叶外形结构的课件,使幼儿知道大多数树叶是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2、幼儿讨论,初步了解树叶每部分的作用。老师:叶宝宝是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的,那他们对叶宝宝来说都有什么用呢?(幼儿讨论)教师演示树叶每部分作用的课件,向幼儿分别讲解叶柄、叶片、叶脉的作用。
三、将幼儿分成六组,通过动手实验发现绿叶和枯叶的区别,培养幼儿的求知欲1、教师出示一片枯叶和一片绿叶。提问:这两片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使用各种工具从颜色、形状、有无汁水等方面发现区别)小结:使幼儿明白枯叶与绿叶的根本区别:枯叶呈黄色,褐色,黑色,易碎、没有叶汁;绿叶呈绿色,不易碎,有叶汁。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一起到户外搜集落叶,分组做叶子粘贴画,张贴在展示角。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选择的是孩子们最常见的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乡土材料——树叶。从整个活动来看,内容丰富有趣,既有音乐元素,又有动手操作;既利用了多媒体,也使用了实物对照,使孩子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团队协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观察和发现的方式,表现出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有肢体语言、有实验总结,有语言描述等等,动手操作的小实验更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我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材料,旨在发挥他们最大的自主性,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并发现知识,积累经验。但由于分组的关系,导致个别内向的孩子参与度不够,下次会多关注这些孩子。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感受乐曲的滑稽和幽默。
2、尝试分声部演唱、轮唱的表演方式,培养合作能力。
3、在演唱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完整图谱一张;节奏卡1、2(“叮铃叮铃”、 “叽嘎叽嘎”的节奏);红蓝颜色标记若干、幼儿分成红蓝两队(身上贴有颜色标记卡)
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1、师生问好
2、小动物爬楼梯
二、学唱歌曲《三轮车》
1、欣赏歌曲《三轮车》
师:小动物们爬楼梯真有趣,小猫。。。。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学一首好听又有趣的歌曲,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歌是不是又好听又有趣呢?你听到了些什么呢?
2、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是这样吗?我们再来听听吧(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图谱)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歌的名字就叫《三轮车》。
3、师请幼儿念歌词。(两遍)
师:先跟着老师把歌词念一念吧!
4、师:刚才我们念得真好!我们跟着琴声也来用好听的声音唱一唱。(第一次唱)
5、师配动作,请幼儿再次演唱。(第二次唱)
6、师:刚才老师是怎样骑三轮车的?我们一边骑三轮车一边来唱歌吧!(第三遍)
7、师:我们把小椅子当成三轮车,骑上三轮车出发啦!(第四遍)
三、轮唱歌曲《三轮车》
1、认识颜色标记作用。
T: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身上贴了圆片,有红色的、蓝色的'。现在老师教小朋友一种新的唱法,我将红片放在这里,就由红队的小朋友唱,接下来谁唱……咦,这里红色和蓝色一起,那由谁唱呢?
2、按颜色标记,幼儿轮唱表演。(交换演唱)
四、分声部演唱
1、练习配唱《三轮车》。
T:三轮车骑起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来学一学?(引出“叮铃叮铃”)
出示节奏卡1,请幼儿仔细观察两小铃有什么不同?(一小一大),强调节奏不同,小的铃唱得快,大的铃唱得慢。让幼儿看着节奏卡1练习“叮铃叮铃”。(配上动作)
T:骑了很长时间的三轮车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出“叽嘎叽嘎”)
出示节奏卡2,通过比较踏脚的大小,发现是一样的,因此唱的节奏也是一样的。让幼儿看着节奏卡2练习“叽嘎叽嘎”。
(配上动作)出示配唱部分的图谱,完整练习配唱部分。
T:看,老师也把它们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咦,这是什么呀?——引出“问号”中的秘密。)
2、两位老师示范分声部演唱。
T:这首歌还有另外一种有趣的唱法,它叫“分声部演唱”,先听老师来唱一遍。教师小结:有人唱歌词,有人唱三轮车发出的声音。
T:接下来老师来唱三轮车发出的声音,小朋友唱歌词。(交换唱一遍)
T:这次我们要加大难度,红队小朋友唱歌词,蓝队小朋友念三轮车发出的声音。(交换演唱)
大班教案 篇8
游戏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建构技能,能根据场地的设计,建构雪地上的景色。
2、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故事《白房子》的理解。
游戏准备:
1、各种积木,纸盒、彩色纸、蜡笔、剪刀等。
2、报纸、牛奶盒、树枝、蛋糕盒等。
游戏过程:
一、谈话,激起幼儿建构的欲望。
1、冬天到了,美丽的雪地里有些什么?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
2、小朋友说得可真多,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一起来建构这个美丽的雪地,你们愿意吗?
二、设计图纸,进一步巩固建构内容。
1、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雪地上的景色,那你想怎样来摆放呢?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
3、选出一张最合理的图纸。
三、幼儿分工,进行建构。
请幼儿与同伴商量,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建构雪地中的什么景色?
幼儿自由配合选材料进行建构。
四、
1、请你来说说今天你搭了什么?与谁合作了?
2、在建构过程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下次进一步修改的?
五、巩固故事《白房子》 我们以前学过的故事《白房子》讲的就是在美丽的'雪地里的故事,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我们看这我们建构的雪地的景色,一起把故事说一遍吧。
大班教案 篇9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毛线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色彩丰富、易于造型的一种材料。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确立了毛线“变变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引导幼儿创造、探索毛线的玩法。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创作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审美意识。
2、探索、尝试、交流毛线的玩法,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色毛线、剪刀、胶水、铅笔、白纸、卡纸等,尽量多准备一些辅助材料。
2、毛线贴好的范画。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毛线。谁能告诉大家毛线有什么用途?幼:织毛衣、翻花绳等。
2、师:毛线还可以用来变魔术呢!老师把它变成神奇的画笔,用它来作画。
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毛线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毛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线来变魔术。
幼儿自由取线,自主探索玩法。(幼儿动手操作前,提醒幼儿注意剪刀、铅笔等工具的'使用安全)
4、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玩法,与幼儿协商确定几种玩法,按照幼儿的意愿分组活动。
5、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的活动,启发幼儿根据方案充分发挥想象,及时表扬好的构思。
6、提醒幼儿注意互相学习,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小朋友。
7、作品展示、评价
a、师: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你们能干的小手,把毛线变成了美丽的作品,你们真了不起啊!谁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能让我们一下子喜欢上你的作品呢?
b、引导幼儿从的构思、色彩搭配、美观度等方面对比欣赏各组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活动反思:
玩毛线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但是如果在活动中提供的范例太多,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会局限幼儿的思路,幼儿的作品多数会以模仿为主,创新内容单一。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活动过程中,注意采用了提问方法、讨论方法,让幼儿去思考,自己作出结论,让幼儿在自己探索中主动学习。毛线变变变活动旨在让幼儿由易到难,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但是自主创新不是放任自流,一些技能技巧还是需要老师去合理的指导,才不会使幼儿畏难而退,才能培养幼儿想象、创造能力,让幼儿体验创新的乐趣。
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使每个幼儿勤于动手、动脑,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把自己的潜在创造能力充分表现出来,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附:
本次活动中涉及的玩法
毛线绕画框————把各种形状的厚卡纸边缘剪成均匀的锯齿,按一定的规律用毛线在锯齿间缠绕,做成好看的画框。
毛线球————把毛线剪成许多长短相同的段,然后在中间部位捆扎,做成毛线绒球。
编辫子————将适量的毛线段平均分成三股,幼儿练习编麻花辫。
编花篮————用毛线在成品小塑料花篮的经条上按一定规律缠绕,进行编花篮。
织渔网————先将毛线缠在梭子上,像织毛衣一样起一个头,左手拿一个像尺子一样的竹板,然后用梭子在板上及上一层的网扣中来回穿梭系扣,这样网越织越大。
毛线粘贴画————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好图,再沿画好的轮廓涂上胶水,选好毛线,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连线环贴、剪碎粘贴、剪段贴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其他教案:圣诞贺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单的斑鸠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艺术教案:欢乐秧歌_大班艺术教案07-06
大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综合教案07-06
大班综合教案:认识调料_大班综合教案07-06
大班游戏教案:好玩的绳梯_大班体育教案07-07
大班艺术教案:捏面人_大班体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_大班健康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