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班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小手爬》是小班上学期主题活动三《我自己》次主题二《小手和小脚》中的一节活动。歌曲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旋律简单优美、内容生动有趣,速度为中速,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边唱边做动作的学习特点。简短的的两句歌词描述了小手爬上爬下的动作。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并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音乐的上行和下行,进一步发展其精细动作,进而产生愉快的情绪。在活动中还渗透了语言、健康的有关内容。
幼儿分析:
幼儿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对小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最初的吃手、玩手到用小手做游戏,小手都给幼儿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小班幼儿通过本主题前面几个活动的实施对自己的五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用动作来表现音乐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他们对游戏非常感兴趣,通过本活动,可以让幼儿知道小手能跳舞、做游戏,用处非常大,从而也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并发展其精细动作。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2、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发展精细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录音机、实物若干。
活动重点:
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活动难点:
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发展精细动作。
教法:
整体教学法、完整示范法
学法:
游戏法、体验法、表演法
活动流程:
玩手指游戏“爬山”——学习律动,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下行——替换歌词和动作——情感教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爬山”.(4分钟)
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爬山,爬呀爬呀爬上山。(感受小手爬动的'乐趣。)
1、能干的小手还能爬到哪里?
2、小朋友用小手互相爬一爬。
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小班孩子在活动前情绪容易不稳定,运用做手指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律动,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下行。(13分钟)
1、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示范。“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让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
2、教师完整示范表演,突出在每句结束时小手爬到头顶上或小脚上,关注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做上行、下行的动作。
4、这首歌里的小手真可爱,爬来爬去到处走,在小手向上爬和向下爬的时候,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小手爬到头顶上的时候音乐慢慢高起来,小手向爬到脚背上的时候音乐是慢慢低下来的!
5、听音乐师幼共同做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
6、替换歌词和动作。
小手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和小脚上,还想爬到哪里?
(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替换歌词,引导幼儿一起唱唱、做做。)
7、鼓励幼儿改变小手爬的动作,如:跳呀跳呀……一跳跳到……滑呀滑呀,……一滑滑到……
活动延伸:(3分钟)
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勤洗手,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结冰的自然现象,感知冰的特性与变化。
2、选择材料,体验冰花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粉笔每人一支,吸管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寻找结冰现象,感知冰的特征。
1、带幼儿到户外寻找,并说说看到什么地方结冰了,冰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从冰箱里取出自制的冰块,每人一块。
师:昨天我们在瓶盖上放了一些水,看一看,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师:摸一摸,按一按。冰块摸上去和按上去有什么感觉?
师:把冰块从容器中取出,透过冰块看一看,发现了什么?(丰富词:透明)
师:水为什么会结成冰块呢?
小结:冰是冷冷的、硬硬的、滑滑的、透明的。气温很低的'时候,水会结成冰。
二、做小实验,发现冰的变化。
1、实验一:冰块上的洞洞。
请幼儿常识用吸管对准冰块的某一点连续吹,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启发幼儿用习惯吹自己的手心,并讨论:为什么习惯讷讷感打洞呢?
2、实验二:冰块不见了。
用手搓一搓冰块,发现冰块不断变小。看一看,自己手上有什么呢?水是从哪儿来的呢?等冰块完全融化后,引导幼儿讨论:手上的冰块到哪儿去了?
看看场地上的冰块融化后遗留的水渍,用粉笔将水渍勾画出轮廓,说说像什么。
师:冰块为什么会融化?冰块融化后变成什么了?
三、自主阅读步骤图,制作冻冰花。
阅读幼儿用书中制作冰花的步骤图,了解冻冰花的方法。根据幼儿对步骤图的理解,教师常识做一个冰花,看其理解对不对。幼儿自选喜欢的容器和颜色,在教师帮助下自制漂亮的冰花。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一:花之舞活动目标:
1、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感受乐曲优美柔和的特点。
2、结合对乐曲的简单想像,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花的美丽。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来听听,听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优美、轻柔……――听了这首乐曲,让你想到什么?(小船在水上慢慢的飘、小鸟在天上飞……)2、幼儿回忆花的外形,说出花的层数、花瓣数。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水仙花圆舞曲》听到这个名字,你想到了什么?(花在跳舞……)――花是怎样跳舞的呢?谁来做一做。
――我们看到的花有几层?有多少花瓣?
3、教师和幼儿讨论:怎样表现四层花、五瓣花、两层花?
4、幼儿听《水仙花圆舞曲》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花的美丽。
只看见有的两个孩子抱在一起,有的三个孩子抱在一起,还有小朋友说:“我们来做双层花吧,里面一层,外面一层。”说着就去找好朋友了,听到音乐只看见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表演着,一层一层的花开的动作,确实非常漂亮。
活动二:迎春花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小动物及其叫声。
3、体验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春天的图片(有迎春花),CD。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学唱新歌。
(1)倾听音乐,初步熟悉曲调。
(2)在幼儿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教师范唱歌曲。
(3)幼儿在教师带领下随音乐朗诵歌词。
(4)幼儿随琴学唱新歌。
3、创编歌词:
――鼓励幼儿创编新的小动物及其叫声。
――迎春花多漂亮,还有什么小动物来看花?它是怎么叫的?
4、学习接唱。
(1)教师与幼儿接唱。
――教师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面小动物的叫声。
(2)幼儿与幼儿接唱。
活动反思:
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可以运用一些多元化的手段,比如:唱歌、舞蹈,更能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适时介入,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以鼓励为主,适当帮助使孩子获得成功,增加自信;对能力强的幼儿以设置提问为主,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在过程中同时给予适度的帮助。教师的帮助是适时、恰当的点拨与指导,而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对能力中等的幼儿,几种方法都可以用,视实际情况而定。
活动三:快乐的小蜜蜂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受音乐轻快的节奏。
2、通过故事情节,尝试用小蜜蜂飞、采花蜜的动作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蜜蜂采花蜜的图片。
[page_break] 2、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蜜蜂的情节。
——在美丽的花园里,有一只快乐的小蜜蜂飞来飞去地采花蜜,它飞着飞着,看见一朵花,就停下来采花蜜。
2、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随A段音乐做小蜜蜂飞、小蜜蜂采花蜜的动作。
3、幼儿随音乐做A段动作。
4、随B段音乐创编小蜜蜂找朋友的动作。
——小蜜蜂采完花蜜,高兴地与朋友跳起舞来。
5、幼儿随音乐做B段的动作。
6、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整的舞蹈。
7、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进行舞蹈。
活动反思: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有组织的乐音为形式,以丰富的思想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以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激励人、鼓舞人驶进高尚的境界。
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第五单元:花儿秀活动背景:
我们所面对的是仅有3-4岁的'小班幼儿,他们虽然在生理方面对手工活动表现出一种自然的需要,常可见他们撕撕、剪剪、贴贴,但这只是一种最低层面上的动手的需要;他们有表现的需要,但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还没有很好建立,脑和视觉对手的控制能力较差,手的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在用手工形式表达自我的愿望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使他们的表现和与人交流受到影响。心理方面正处于无意注意占优势,具体形象性记忆、思维为主的阶段,在手工活动中他们是非常情绪化的,易受情绪、情感的影响。因此,教师提供一些有趣、新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就有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能专注,要使他们对手工活动保持稳定的兴趣,必须要有足以吸引其参与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材料等。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好奇心、主动尝试的愿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注意选择新颖多样的材料,加之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多样新颖材料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综合因素隐藏在提供的材料中,使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融合其中,使之建立联系,更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在带领幼儿外出找春天的活动中,幼儿对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以及本学期的教研——主题活动中手工活动的探究,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折折、撕撕、贴贴、画画的美工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到蝴蝶翅膀的对称性,欣赏蝴蝶美丽的花纹,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对美术作品初步的审美能力。
名称:花园里的蝴蝶(纸工)
目标:
1、学习将正方形纸对折撕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再拼贴成对称的翅膀,表现花园里美丽的蝴蝶。
2、观察蝴蝶翅膀的形状,发现起对称的特点。
3、能够整洁、有序的进行拼贴活动。
准备:正方形彩纸若干,幼儿作业纸,胶水、抹布等,花园背景图及蝴蝶图片。
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一幅有花园的`背景图及蝴蝶图片。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开了,引得蝴蝶姑娘在花园里翩翩起舞,多美丽的蝴 蝶。你们希望蝴蝶飞到你们的花园里吗?那么,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许多漂亮的蝴蝶吧!
2、师生共同观察蝴蝶,讨论发现其翅膀的形状及其对称的特点。
教师提问: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形状、颜色、大小、位置方向都对称。
二、教师和幼儿示范制作蝴蝶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1、观察材料,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得到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你们看看桌上有什么?(正方形纸。)怎样用这张正方形的纸变成蝴蝶的一对翅膀呢?(对角折后沿中间的线撕下,可以得到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注意对角折时,角一定要对整齐,用力将边抹平,展开后,沿着中间的折痕撕。最后就得到了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
2、尝试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贴出蝴蝶。
先依次在两个三角形背面均匀地涂抹胶水,注意大角对大角或小角对小角,将它们粘贴在有花园的背景图上。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用彩笔为蝴蝶添上身体、触须及花纹。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撕三角形时要细心地沿中线撕。
2、注意两个翅膀要对称拼贴。
3、最后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圆点、线条给蝴蝶的翅膀上添画花纹。
四、评价及结束活动。
教师表扬能对称贴蝴蝶翅膀的幼儿,并将幼儿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大花园,再组织幼儿扮蝴蝶随着音乐在室内飞一飞,最后飞出教室。
活动反馈:
撕纸、粘帖蝴蝶这一活动,从幼儿的活动情况来看,幼儿都比较投入,大部分幼儿都能沿着折叠线撕纸,也了解了要做小的蝴蝶,只要将三角形撕小、粘帖即可。但在粘帖的过程中,有些幼儿没有找到相应的角,他们粘贴出来的蝴蝶没有了蝴蝶的形状——对称性。用蜡笔添画触须、花纹这一环节,幼儿对花纹的装饰比较感兴趣,他们运用了直线、圆形、小点子等进行了装饰,作品在这方面比较成功,但在添画触须时,部分幼儿的方向性较差,两根触须的弯角都是同方向的,在活动讲评时,重点让幼儿观察了蝴蝶的触须,使幼儿知道蝴蝶触须也要对称画的道理。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总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了解西瓜的特征、种类、作用。
2、认识西瓜,知道西瓜是夏天的主要水果,愿意用各种方式表征新经验,并体验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体验与同伴交流、分享和自由表现的乐趣,获得成功感。
主题内容及实施过程记录:
活动一:甜甜的西瓜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夏天的主要水果------西瓜,能通过观察、品尝说出其主要特征。
2、 知道西瓜水分多,可消暑解渴,喜欢吃西瓜。
(二)活动过程与简录:
1、 观察西瓜的形状。
今天加点吃的是大西瓜,看到西瓜,孩子们象往常一样兴奋。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的外部特征:“西瓜是什么
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崔阳:“西瓜是圆形的,我还见到过椭圆形的'西瓜呢。”
刘君:“西瓜是绿颜色的,我还看到上面有黑黑的花纹”。
李泽瑞:“他的一端还有细细的尾巴。”惠康:“不对不对,那是西瓜藤,我在老家见过------。”我赞许的向他翘翘大拇哥。经过一起讨论,孩子们明白了,原来西瓜是长在地里的,有长长的藤。
2、 观察西瓜的内部特征。
教师将西瓜切开,请幼儿仔细观察西瓜里面是什么样:
西瓜里面红红的是瓜瓤,小小的黑黑的是籽。
这时宝宝说:“我还吃过黄瓤的西瓜呢,可甜了。”李泽瑞急着说:“黄瓤的西瓜不甜”“不,我吃过,很甜。” “那为什么我妈妈说西瓜的瓤红了才甜”“我也不知道”。看到孩子对这个问题有了疑惑,我就鼓励他们回家再向家长了解一下,让孩子自己去了解答案。
3、 品尝西瓜,说出其味道:
西瓜瓤甜甜的,有很多水分,吃到肚里凉凉的,很解渴。
4、 了解西瓜的用途。
西瓜消暑解渴,多吃身体好,是夏季的主要水果,鼓励幼儿多吃西瓜。
5、生成内容:瓜瓤的不同种类。
(三)活动反思:
西瓜是幼儿在夏季接触最多的水果,在生活中幼儿较熟悉、感兴趣,生活经验较丰富,在预设方案的基础上又生成了瓜瓤的不同种类,获得了新的学习经验。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纸浆画,用不同感官感受纸浆画的独特之处。
2.通过纸浆画操作来激发幼儿对纸浆艺术的兴趣。
3、体验作品形成的成功喜悦感。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蛋形的硬纸板,各色纸浆、抹布、录像、优秀纸浆作品、范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纸浆,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完后请幼儿伸手去触摸,并让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感觉。
2、揭开谜底,并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纸浆,捏一捏,玩一玩,说一说,并思考这是什么做成的?
二、看录像,让幼儿了解纸浆的形成。
提问:
1、纸浆是怎么做成的'?
2、它能做什么?有什么用?从而引出纸浆画。
三、欣赏纸浆艺术作品。
1、带着问题欣赏:猜猜哪幅画是用纸浆做成的?
2、仔细观察,触摸,进一步感受纸浆画的立体效果。
四、示范纸浆画《美丽的彩蛋》:
1、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彩蛋的图案色彩。
2、老师示范彩蛋的制作(可请个别幼儿上来试试)
五、幼儿动手做纸浆画,教师个别指导。
六、作品讲评
请幼儿把作品拿到屋外晒干,同时进行讲评,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干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脏。”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活动名称:
该不该洗手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
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
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
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提问:
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
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
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
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
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
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教学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图画故事,感知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随着音乐有节奏地用语言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象声词,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洗澡情景。
3、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洗刷刷》和录音机一台。
3、幼儿欣赏过《洗刷刷》音乐。
4、实物展示仪、电视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出阅读活动。
师:小朋友,你洗澡吗?你在哪里洗澡?你和谁在一洗澡?你们是怎么洗澡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有趣的图画故事《在澡堂里认识自己》。
二、幼儿阅读图画书。
1、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打开相应的画面,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2、教师关注幼儿阅读,并与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3、师:图画书一里有谁?讲了什么故事?
三、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并用象声词表达洗澡时发出的声音。
四、表演故事中的.洗澡动作,讲述洗澡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完整呢感地阅读故事。
2、教师熊爸爸和小熊在一起洗澡,他们洗了那些地方?是怎样洗的?发出了什么声音?
3、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故事中洗澡的情景,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重复讲述象声词2-4遍。
4、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家里洗澡的时候,最喜欢洗什么地方?洗澡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五、音乐活动:洗刷刷。
1、师:小熊个爸爸在一起洗澡,真好玩呀!小朋友我们大家在一起洗澡玩好吗?
2、播放《洗刷刷》音乐,让幼儿自己找个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自己洗澡或和同伴相互洗澡,鼓励幼儿清晰身体的不同地方,感知洗澡的乐趣。
【活动延伸】
准备中我还画了熊爸爸和熊宝宝的图。
活动以熊爸爸和熊宝宝出去活动后出汗了为开始,引起幼儿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学习熊爸爸和熊宝宝洗澡,并用象声词发出洗澡的声音,让幼儿更感兴趣,幼儿学起来也容易记住,在不知不觉中知道自己身上的各个部位。活动中还让幼儿学熊爸爸和熊宝宝洗澡,并边洗澡边嘴巴发出象声词。最后让幼儿听音乐一起洗澡,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洗澡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花儿开放了,我在带孩子们去周围花园找春天的颜色的时候,孩子们对各种颜色的花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喜爱之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花的名字、颜色、形状等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白白的玉兰花,黄黄的迎春花,绿绿的小草,都让她们欣喜不已,于是《美丽花园》这一活动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化的环境,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在活动中,我将以学习者、引导者、观察者、参与者的身份让孩子们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撕纸。
2、尝试将红、黄、蓝、紫常见颜色进行简单的搭配。
3、在撕撕、玩玩、粘粘活动中,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只有绿叶没有花朵的花园背景图)、浆糊、擦手的毛巾。
2、红、黄、蓝、紫常见色手工纸若干。
3、优美欢快的背景音乐。
4、美丽花园的课件。
5、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欣赏春天的花,帮助幼儿获得直观经验。
三、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尝试将红、黄、蓝、紫等常见颜色进行简单的搭配。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尝试撕花瓣。
(教师和幼儿席地而坐,师出示彩色手工纸。)
——孩子们,老师要变魔术了。(从魔法盒里变出彩纸)看,变出什么了?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送给每人一张)
——你能把方方的纸变成长长的纸条吗?(引导幼儿尝试撕纸条)
——长纸条变成什么了?(教师再次利用变魔术的方式把长纸条变成小纸片。)
——你也来试试吧!试试怎样撕会更快一点?(鼓励幼儿探索尝试怎样撕会更快一些。)
——小纸片象什么?(引发幼儿思维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玩花瓣、送花瓣回家:体验玩纸片的乐趣。
——我们和花瓣玩一玩吧!(师幼共同做玩纸片的游戏)
——花瓣落在地上,小脚踩来踩去把花瓣都踩破了,怎么办呢?
3、花园赏花:引导幼儿观察花朵颜色的搭配。
——看,这朵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花芯什么颜色?
——你还发现了什么颜色的花?花芯是什么颜色的'?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
4、花儿开了:指导幼儿粘贴花。
——我们把花瓣变成花,打扮小花园吧!
——看谁粘的花有花瓣,有花芯,还能粘出各种颜色的花。(鼓励幼儿大胆粘贴,用花瓣拼出不同颜色的花,提醒幼儿注意花朵颜色的搭配和卫生清洁)
5、蜜蜂采花蜜:欣赏讲评作品,师幼同扮蜜蜂到花园采蜜。
——美丽的花儿开了,把小蜜蜂都引来了,你觉得哪朵花漂亮?为什么?
蜜蜂在花丛里跳舞采蜜,我们再到别的花园去看看吧!
师幼模仿蜜蜂跳舞采蜜下场。
五、活动延伸:
将粘贴的“美丽花园”张贴在活动区中,供幼儿继续粘贴。或投放在角色区供幼儿做表演背景。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小猫》。
2、在欣赏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歌曲《小猫》钢琴伴奏录音、小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猫和老鼠》
师:今天金老师要来跟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我来做老猫,你们来做可爱的小老鼠,不过小老鼠们要记得跑回自己的家哟。
二、初步欣赏理解《小猫》
1、出示歌曲名称。
猜猜我是谁?(教师扮演小猫的`声音,引导幼儿猜测)
出示头饰,表明歌曲名字。
2、教师第一遍弹唱歌曲。
你们听到了什么?
3、教师第二遍清唱歌曲
谁在敲门?
小猫敲了谁家的门?
三、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第三遍清唱歌曲。
重点引导一部分幼儿能够跟唱。
2、教师第四遍播放录音,一起学唱歌曲。
重点引导大部分幼儿能够跟唱。
四、游戏《小猫》
1、游戏:《小猫》
要求:教师做小猫,幼儿做小老鼠,小老鼠把门关好,小猫敲门时,做出救命的动作。
2、教师第五遍播放录音,师幼共同游戏。
3、结束:你们还想敲哪个小动物家的门?那我们一起去敲敲吧。(播放录音,退场)。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闻的气味08-24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03-09
小班教案 | 小班综合:野菜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花海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对不起08-25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