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1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既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需要才智,需要哲学
举例:学生用水擦黑板,是从上往下擦,还是从下往上擦,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水是往低处流的,假如先擦了下面的黑板,当再擦上面的时候,擦黑板时的脏水可能就会流到下面已经擦洁净的黑板上,结果就造成了重复劳动,所以从上往下擦更具有科学性。
人们对问题的高超熟悉、解决问题的奇妙方法,都和肯定的哲学才智联系在一起。
(过渡)可见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哲学,同时我们的生活也是需要哲学的,那么哲学是从何而来的呢?
(2)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复习旧课)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的两项根本活动)(同时展现相关的图片)
既然是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毕竟什么是世界呢,在哲学当中所讲的世界包括哪些内容呢?
哲学中所讲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和意识。(同时可以帮学生进展归类:这三者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客观)世界;思维和意识——精神(主观世界),两者是相互对立存在的。)
(过渡)在人类熟悉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人们就会进展思索,便产生了哲学。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插播“疯牛病视频”
所以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即: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不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并不是很高深,也没有远离现实生活)
(过渡)哲学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哲学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过渡)要了解哲学如何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首先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展现相关资料)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才智,哲学就是才智之学或追求才智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才智,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提问学生)哲学是爱才智=哲学是才智?
两者有重大的区分:我们成认“哲学是才智”但更强调“哲学是爱才智”。
学问的总和不是才智,学问是“既成的”,才智是“敏捷的”因而博学虽有利于提高才智,但博学不是才智。才智偏重于对将来的想像和制造。哲学更是对才智的“爱”和“追求”。
哲学才智不是现成可得的,要获得它,首先必需对它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喜爱之情。爱的丢失,就意味着才智的消灭。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p5即:查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的功能有哪些
哲学的功能:
第一: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
其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三: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它是指导人们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帮忙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抱负观念。
板书设计。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需要才智,需要哲学;
(2)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3、哲学的功能有哪些。
课后小结。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2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探究:
(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探究提示:
(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对待。片面地对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才智,对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亲密相关。
1、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熟悉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才智。生活需要才智,需要哲学。人们对问题的高超熟悉、解决问题的奇妙方法,都和肯定的哲学才智联系在一起。
哲学的才智不是从人们的主观心情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进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应当供应让人惊异、惊异、惊醒的创新论断。
国外一本工具书说,哲学家是那些爱提出令人苦恼的问题,并给出稀奇奇怪答复的人。人们未必能够同意这个稀奇奇怪的定义,但它传达出的哲学应当让人惊异的信息,则是人们必需充分留意的。
讨论哲学需要惊异。惊异不同于被事物外部表象所吸引的奇怪心,而是为事物深层神秘所激起的深思。柏拉图认为,哲学根源于惊异。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头的时候,就去进展哲学讨论。在社会实践根底上,哲学思想起于对问题的惊异,进而以让人感到惊异的思维方式来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必定能起到惊醒世人的'作用。惊异的核心是思想创新。面对问题(新问题和老问题),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不以寻常眼光对待问题,不以寻常思维考虑问题,不以寻常语言谈论问题,不以寻常方式解决问题。
哲学让人惊异,但反对故弄玄虚。使人惊异的深刻的推断内涵,只要找到一个适宜的表达方式,是不会脱离群众的。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2名言)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转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进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熟悉世界需要才智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心情中凭空产生的D转变自然界,需要进展人的智力
答案:A
解析:引文的本义是说人们转变自然界的程度打算人们的智力程度,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即是实践打算熟悉。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补充:哲学上说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前两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主观世界。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
◇课堂探究:
(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索过类似的问题?
(2)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
(3)你现在常常思索哪些问题?为什么?
◇探究提示:
(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索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谈体会。
(2)杞人忧天的故事当然不行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索,而这种追问和思索特别珍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进发出哲学的火花。
(3)此题特别开放,要依据每个同学详细的状况来探讨。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索世界,思索四周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索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索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教材通过两句名言说明白哲学并不是悬浮于高空的思想楼阁,而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亲密相关。
3、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索,就会发觉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亲密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3名言)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索了。这说明()
A、辩证法是原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亲密相关
C、思索的力气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
答案:B
解析:A、D两项说法有误,C项不能反映题意。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相关文章:
生活处处有学问作文03-22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02-13
生活处处有温暖作文02-28
生活处处有真情作文03-20
生活处处有科学作文03-22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03-03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精选15篇05-16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15篇)04-19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15篇03-06
有哲学的句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