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7 08:14:07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十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十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本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是在本册加和减(一)中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基础上学习的。退位减的方法又是以后学习两位数乃至多位数减法的基础。

  例题采用摆画片的场景,通过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减法计算题。

  例题分成两段,先教学整十数减一位数,着重解决退位的方法,再教学需要退位的非整十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材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运用学具帮助思考,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思路,提倡算法多样化。

  试一试能帮助学生消化退位减的算法,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退位方法,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计算机显示例题画面)引入:有三位小朋友做了些画片,他们分别有多少张画片?你能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0-8、33-8、33-30。

  2.设疑、揭题。

  谈话:在这三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30-8、33-8是几位数减几位数?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

  (1)30-8等于多少?想想看,怎样算?

  (2)同桌交流探讨算法。

  (3)学生汇报不同算法,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①摆小棒;②用学过的算法算。

  2.建立表象,初步感知。

  (1)小组学生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2)指名演示摆法:先摆3捆,再拿出1捆拆开,从中去掉8根,所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3.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试着叙述30-8的计算过程,并板书。

  (2)计算机直观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跟着配音一起完整地说说这题的计算过程。

  4.小组合作,探究33-8的计算方法。

  (1)各小组讨论交流33-8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先用小棒摆一摆33-8等于多少。

  (3)学生交流多种操作方法,并一一展示。

  (4)引导学生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5)小组讨论汇报各种方法,教师板书。

  (6)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说一说33-8的计算过程。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50-6=□ 46-9=□

  (2)各组学生试做。

  (3)叙述计算过程,在小组里交流。

  (4)集体订正。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同桌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再独立计算,小组校对。

  2.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练习。

  (2)比一比每组的第1小题和其他三小题有什么联系。

  (3)你发现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3、4题。

  (1)创设情境1:今天小明的妈妈过生日,小明要折34个纸鹤送给妈妈,现在已经折好几个?还要折几个?(投影演示情境)

  要求还要折几个?怎样列式?在书上填写算式并计算。

  (2)情境2:小明把礼物送给妈妈后,又去问爷爷今年多大了,爷爷说:我今年66岁。爷爷比小明大几岁?(投影演示情境)

  要求爷爷比小明大几岁?怎样列式?在书上填写算式并计算。

  (3)开放题:爷爷今年66岁,再过4年就70岁了,4年后,爷爷比小明大几岁?

  (4)思想教育:妈妈、爷爷都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尊敬他们。在他们过生日时,小朋友可要献上一份爱心。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与以往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有什么不同?(把课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口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我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喜爱做画片的心理特点,课伊始,创设三个小朋友做画片的情境。先弄清分别做多少张,再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两个不同的减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分组合作,求异探索。

  本课教学中时刻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新课部分,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参与中,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汇报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求异思维,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关键处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让学生体验退位减的思考方法和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多媒体计算机的图像、声音、文字的综合运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

  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从现实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我们说的话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可以这样说“我爱看漫画书和故事书。”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想不想一起去研究?

  通过前几节课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咱们再继续探索,看看又会发现什么新的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三))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初步感知。

  (1)(出示长方形草坪图)课件演示。

  师:我们宝鸡的人民公园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这是一块草坪,工人叔叔准备在草坪的四周围上栅栏。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求栅栏长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什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生计算,师巡视)

  (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A)

  师:像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4)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B)

  师: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这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呢?

  A: B:

  (61+39)×2 61×2+39×2

  =100×2 =122+78

  =200(米) =200(块)

  (5)师:这两个算式,解决了同一问题。计算的结果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师:这两个算式真有趣,明明是不同的算式,却能得到相等的结果。它们之间一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生讨论,师巡视)

  (7)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8)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发现:

  相同点:都使用了乘法和加法 ;

  参与运算的数是相同的;

  意义相同(都算了长方形的2条长与2条宽之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左边先算和,再算积;右边先算积,再算和

  2、再次感知。

  你们帮老师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出示笑脸图,每行有五个黄色笑脸图,三个红色笑脸图,共四行。)

  (图略)

  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

  (5+3)×4=5×4+3×4

  3、概括定律。

  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两个等式:

  (61+39)×2=61×2+39×2

  (5+3)×4=5×4+3×4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师:(惊奇地)你们真的发现了这些算式中隐含着的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师:从大家的神态和脸部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能猜到。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

  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

  师: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学生积极地与同桌交流着,又踊跃地参加集体交流。

  生1: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后乘以一个数,等于把括号里的两个数都去乘以一个数,再把乘出来的积加起来。

  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边把两个数加起来乘以乘数,等于括号里的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加上括号里的'另一个加数乘以乘数。

  师:你们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吗?(教师出示幻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c=a×c+b×c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师: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小黑板出示:(25+36)×4 ,谁是它的好朋友?

  6×(20+30)

  (a+50)×6

  45×8+55×8

  7×16+7×184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①(12+50)×3= □×3+□×3

  ②15×(40 + 23) = 15×□+15×□

  ③78×20+22×20=(□+□)×20

  ④▲×+●×=(□+□)×□

  ⑤66×28 + 66×32 + 66×40=(□+□+□)×66

  3、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 25×(4×8)相等的算式是( )。

  ①25×4+25×8; ②25×4×25×8; ③25×4×8

  全班学生中有一位选①,三位选②,其余都选③。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后,集体订正,电脑逐个显示订正后的答案。

  4、选择其中一组题目来计算

  甲组乙组

  ①100×13+2×13 ① 102 ×13

  ②(63+37)×39 ②63×39+37×39

  ③ 9×(46+54) ③ 9×46+ 9× 54

  师:先观察,确定一下你做哪一组。(先选好要做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最后总结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然后学生独立做题,完成后交流答案。)

  5、实际应用。

  足球比赛的时候,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饮料。准备了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吗?(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师:每箱饮料36元,付1500元够吗?(学生完成后,交流)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哪里最好?

  3、老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希望它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活、成长。

  4、作业(略)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重点难点:

  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复习(2):汤姆讲述:我带来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学生分类) 8+1 10+1 2+6 4+10 7-3 8+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电脑演示),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3、瞧: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式,你会算吗?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 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7及练习十六第4、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

  25710595791135

  2、填空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10个()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3、在2287、650、80、285、651、79这几个数中:

  是两位数的有()是四位数的有()最大的数有()。最小的数有()。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以及千以内数的比较。

  二、学习情景的.创设

  1、看挂图

  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

  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猜价格的游戏激发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兴趣,同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互动活动

  (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1430和980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

  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

  (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3864和3529的大小?

  汇报得出:

  因为3864大于3529。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

  师生总结:

  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掌握万以内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理解题意。独立比一比。

  汇报比较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5850和8637239和70072133和31445488和5458

  独立比较,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课外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8677□0072406466□2□49413□2120142934□6315+7□+7

  20-205□-205

  2、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2)1720、1730、()、()、()

  (3)5000、5100、()、()、()

  (4)1360、2360、()、()、5360、()

  (5)2130、3240、()、()、6570、()

  (6)9999、8888、()、()、5555、()

  .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计算简单的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2、使同学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使同学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发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准备:例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二、教学例题

  1、(出示题图)引导同学看图。

  提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呢?

  讨论:这盘桃该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上个学期我们认识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3、想一想

  假如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提问:把这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个桃是4个桃的几分之几?

  三、想想做做(64-65页)

  1 、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

  (上面一排题目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1个的情况,第二排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几个的情况。)

  进一步让同学体会到: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先填写,然后交流。

  把12个小方块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的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占这12个小方块的几分之几。

  3、先分一分,说说每份是几个,再涂一涂。

  4、集体拿一拿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自由拿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交流。

  5、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本课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五、作业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 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 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 =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一、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 13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4课时

  总复习 31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8课时

  统计与概率 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1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年月日编号:

  教学课题: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2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14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小学数学教案【热】01-09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1-09

【荐】小学数学教案01-06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01-02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1-02

【精】小学数学教案01-15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24